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唐鲁孙作品集全六册txt谈裱褙艺术

谈裱褙艺术

        1976年夏季,叶公超博士在亚太地区博物馆研究会发表一篇有关中国裱褙艺术的英文论文。承历史博物馆何馆长浩天赐寄原文,叶博士对于中国裱褙艺术不但所知精湛宏博,而且颇多阐发。他认为故宫博物院设有裱褙部门,只能做到抱残守缺,实嫌不够。应当邀请日韩各国裱褙专家,共聚一堂,把这项艺术广泛讨论,对于裱褙及一切有关的技巧技术,设计出一套标准规格的工作程序,最终的目的是要裱成一幅能持久、能达到最高水准的字画。

        叶博士这篇论文,不但引起中、日、韩三国裱褙艺术专家的注意,就是欧美各国藏有大批东方字画的博物院如法里尔、纳尔逊艺术院、大英博物馆也都注意到这件事,在裱褙艺术方面深入探讨,希望有所贡献。

        中国的传统书画,除了最早的壁画以外,写字画画总离不开宣纸、棉纸和丝绢,可是这三种材料不但质地柔软而且薄弱,精心传世之作,必须装裱起来,才能便于保藏。所以几千年以前的名人字画,能够流传下来,都有赖于装裱得好,才能绵绵胤育流传到现在。

        《唐书·百官志》:“熟纸装潢匠唐八人。”《通雅·器用》:“秘阁初为太宗藏书之府,并以黄绫装潢,谓之太清本;潢,犹池也,外加缘则内为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即表背也。”这是最早裱褙见诸文字的记载。后来宋人虞繇在《论书表》里有“宋范晔喜卷帖装治”的说法。可见晋代以前,还不会装裱,到了唐初才开其端。虽有专人担任装潢,尚难求其精丽,到了宋时,范晔良工良法才深得装裱之妙的。

        明朝周嘉胄写一部《装潢志》,清朝周二学著有《赏延素心录》,都是有关装潢艺术的著作,可惜都是偏重理论的书籍,对于技法步骤,都约而未详,所以裱褙技艺只有师徒授受,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叶博士的呼吁,确具有深知远虑的。

        笔者自幼对于苏裱名人字画就有浓厚兴趣,虽然自己不去动手,可是旧藏的字画艺签缥带,牙轴锦镶,倒也足供摩挲把玩的了。由于故都名画家萧谦中的介绍,而认识了北平琉璃厂松古斋的装裱高手苏州人汤渐藜。由阴朝到清朝,字画讲究苏裱,而苏裱中能够称得上尽善尽美的能手,也不过几个人,被同行中尊为国手的,也不过是汤强两家(汤就是京剧《审头刺汤》里的汤动汤大老爷)。汤渐藜就是汤裱褙俊之的裔孙,不过汤大老爷被戏里渲染成奸狡虚猾的势利小人,在大庭广众之间,不愿意承认罢了。

        笔者自从认识汤渐藜之后,没有事就往松古斋跑,凡是家里的字画,无论新旧都送到松古斋去装裱、重裱。久而久之,汤知道我喜欢装池艺术,而不是打算吃这碗饭的,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顾忌地倾囊而谈啦。

        汤渐藜说:“裱画手艺拿北平来说,分苏裱、行裱两种:苏裱讲究手工精细,款式大方,绝不偷工减料;行裱是能省就省,含糊蒙事。裱以琉璃厂为中心,价钱虽贵,可是从不欺人;行裱以廊房头条做据点,那比琉璃厂的手艺,价钱尽管便宜,可是手艺工料就差得太多了。一幅作品送到裱褙店去装裱,因为写字画画,不是宣纸、棉纸,就是丝织的绫绢,质地柔软,缺少韧性,所以装裱第一件事是在字画背面,先粘上一层棉纸,把原件增加厚度,稳形定性,内行话叫作‘托’。同时有残缺皱纹,这时候都可以弥补熨平。等衬纸完全晒干,然后把四围不用的边,从落款一边起切割整齐后,就可以着手镶边工作了。镶边先要在裱件背面四周,先比齐粘好细条的纸打底,然后贴上棉纸。讲究的用绫缎,此中高手,为了配合字画纸张的色泽,有的甚至于用水纹绫、古锦缎来托衬,把裱出来的字画显得清新华贵,色彩冷艳,真能把字画的身价抬高。做好了镶边,这幅作品装裱手续,只能算是完成一半。

        “裱褙字面过程中,调制糨糊是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工作,良工巧匠,各有各的手法,日积月累,精神所萃,自然神而明之。不知道的人,总觉得高手们全有密不告人的窍门。

        “其实《装潢志》上就列有治糊方法:‘先以花椒熬汤,滤去椒,盛净瓦盆内,放冷,将白面逐旋轻轻糁上,令其慢沉,不可搅动。过一夜,明早搅匀,如浸数日,每早必搅一次。俟令过性,淋去原浸椒汤,另放一处,却入白矾末乳香少许,用新水调和,稀稠得中,入冷锅内,用长大擂锤不住手擂转,不令结成块子,方用慢火烧。候熟,就锅切成块子,用原浸椒汤煮之。搅匀再煮,搅不停手;多搅则糊性有力,候熟,取起,面上用冷水浸之,常换水,可留数月。’请看古代治糊有多么繁琐精细。其实坦白地讲,治糊要用花椒水,要加白矾乳香,要调得细,搅得匀就成啦。不必一定要照上面说来做。托画的糨糊要稀,跟水是三与一之比,托绫的糨糊要稍浓,跟水是二与一之比,镶边用糨糊要黏性稍重,不必加水就可以使用啦。大致如此,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奥秘。不过一般南纸店书局所卖的化学糨糊,虽然看起来不错,可是您打算裱一幅工细的字画,还是避免使用为是。因为化学糨糊,都是大量制造,黏性有时不够稳定,容易起气泡,生皱纹,日久天长气候急骤变化,不管是横披与组立轴,尤其手卷扇形裱件,都容易发生拳曲走色变形种种现象。所以不要只图一时的省事,遭致无法挽救的后患,千万要慎之慎之。”以上都是汤亲口告诉我的,到台湾之后跟此间裱褙行家谈谈,都认为汤渐藜很对。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世界物价都在缓缓上升,币值淅渐下降,所以各国豪商巨富,为了谋求自己的财产保值,目标都转移到搜集古玩字画上来了。所以古董字画的行情,日新月异,节节上涨,咱们中国的文化输出,当然也不后人,尤其国际友人对于中国的古玩字唾兴趣更浓,因此裱画店的生意不但财源滚滚而来,甚至于裱褙人才也陆续外流到欧美各国去求发展。

        因为装池变成抢手的热门生意,于是从事裱褙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讲求速率,裱褙功夫也就日趋马虎,甚至于比起当年的行裱还要差劲。要知道这种艺术是慢工出细活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终南捷径。叶公超博士有鉴及此,所以在亚太地区博物馆研究会上发表宏文,也就是希望倡导文化复兴运动的先生们,加以注意的,把千百年来经验所积的纯国粹的裱褙艺术维系不坠,要能进而发扬光大起来,让这种艺术不致失传,那就更好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