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唐玄宗马震杨贵妃视频背水一战:利用军队对韦家不满的态势,准备出兵

背水一战:利用军队对韦家不满的态势,准备出兵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唐中宗去世刚满二十天。因为还在国丧期间,满城缟素。突然,从里冲出一队人马,马上的人身着大红大紫的崭新官服,手里拿的武器上还沾着斑斑血迹。这些人在长安城的大街上大说大笑地一过,整个城市立刻笼罩上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空气。这些人是谁,他们怎么敢在国丧期间如此高调?让我们从头说起。

        上一回我们讲到,唐中宗死后,韦皇后准备效法武则天再当女皇,李唐宗室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为了挽救李唐王朝,原本身份不高、默默无闻的李隆基挺身而出,调动自身势力,联合相王与太平公主势力,准备和韦皇后拼一场。就在李隆基悄悄谋划着政变的时候,本来属于韦皇后派系的大臣崔日用反水,提醒李隆基,形势紧张,政变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如果再拖下去,很可能功亏一篑。

        李隆基听了崔日用的话是什么反应呢?他暗中吓出一身冷汗。幸亏崔日用两面三刀,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他立场坚定,把掌握的情况报告给韦皇后,自己的脑袋早就跟脖子说再见了。有道是“当局称迷,旁观必审”。李隆基也知道,崔日用说的对,政变已经是刻不容缓。可是,要发动政变,总要先评估一下风险指数。这场政变有没有风险呢?风险太大了。把双方力量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韦皇后优势非常明显。首先,她有舆论优势。她已经立了中宗的小儿子李重茂当皇帝,自己以皇太后的身份主政。她的一切政令,都是以小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谁反对她,就是反对皇帝,就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这就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了舆论优势。其次,她有军事优势。中宗刚死,韦皇后就立刻调集五万府兵,让他们和禁军一起,对长安城实行军事管制。为了确保军队的忠诚,她还任命自己的侄子、女婿等亲信担任将领。这样的军队不仅军事过硬,而且政治合格,当然力量强大。再次,她有政治优势。我们说过,韦皇后在中宗一朝已经安插了很多亲信担任宰相,因此,当时的宰相班子基本都是她的支持者。宰相是百官之首,一呼百应,韦皇后有了他们的支持,在政治上也是颇为稳妥。有了舆论、军事和政治这三大优势,想要挑战韦皇后,无疑相当困难。

        反观李隆基这边的情况,和韦皇后恰恰相反。韦皇后的优势,正是李隆基的劣势。舆论上,当时天子已立,而且是中宗的儿子,符合继承原则。李隆基要兴兵,那是师出无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舆论上首先就处于劣势。军事上,李隆基虽然没少在禁军中下工夫,在万骑里也有一些朋友,但是,这些朋友是否能够在关键时刻为李隆基卖命并不确定;另外,他们都是中下级军官,即使自己没有问题,能否有足够的号召力来发动下属也值得怀疑;更重要的是,当时的防卫力量由万骑、飞骑和府兵共同组成,就算是搞定万骑,其他军事力量也还是巨大的威胁。政治上,李隆基这边的谋臣都是中下级官僚,人微言轻,和韦皇后那边的宰相们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这样看来,李隆基能够动员起来的力量和韦皇后代表的国家机器相比,显得相当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政变,确实是胜算不大、风险不小。但是尽管如此,事情也很难再拖下去了。因为时间拖得愈长,韦皇后的势力愈稳固,愈难以动摇;同时,准备时间愈长,自己暴露的可能性也愈大。与其如此,还不如背水一战。就在李隆基为此忐忑不安的时候,禁军里发生了一件事,不仅坚定了李隆基政变的决心,也成为他举事的重要契机。那么,军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件事与李隆基政变又会有怎样的关联呢?

        前面讲过韦皇后不是派了六个侄子、女婿去控制军队吗?这几个小伙子都没在军队干过,是空降兵,完全是因为和韦皇后的亲戚关系才被骤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的。这样的任命既让他们高兴,也让他们担忧。他们唯恐手下将士不服。怎么才能树立威信呢?几个小伙子一合计,觉得要想立威,就得来点硬的,先让军队怕了自己再说,于是他们想了一个损招,有事没事就找碴儿,动不动就把手下叫来揍上一顿,特别是掌管万骑的韦播和高嵩。因为万骑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所以他们管理起来格外严厉,打起手下来也特别狠。可是,真正的威信一定要建立在别人发自内心的爱戴敬畏基础之上,而发自内心的爱戴、敬畏又怎么可能是打出来的呢?何况,万骑本来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心里还是颇有些骄傲感的,对待这样的军队,打人的效果只是适得其反。果然,韦播和高嵩这么一打,整个军营都炸锅了,一时间群情激愤。万骑的中级将领葛福顺、陈玄礼等人已经跟李隆基来往半年多了,平时都拿李隆基当贴心人看待。看到这种情形,两个人就找李隆基诉苦。李隆基当时正跟刘幽求等一帮谋臣在商量政变的事呢!听完葛福顺和陈玄礼两个人的诉说,不由得彼此会心一笑,这真是及时雨。政变的关键就在军队,现在军队对韦家不满,简直是天助我也,不利用是对不起上天啊!所以,好言好语打发走葛福顺他们,李隆基马上跟军师刘幽求说:事情紧急,还请先生出马,帮我把万骑搞定!大家可能有疑问,既然想要利用万骑,李隆基为什么不当面直说,还要再派刘幽求啊?其实,这就是李隆基的心机所在了。首先,万骑虽然对韦氏势力不满,但是否不满到政变的程度还不清楚,这时李隆基作为主帅质然动员有风险。其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领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挥手下的长处,而不是事必躬亲。刘幽求作为谋臣策士,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正是他的优势所在,这和里,智取生辰纲之前,晁盖先让吴用去试探阮氏三雄是一个道理。果然,刘幽求找到葛福顺,把政治大义和个人功名富贵结合起来一番动员,葛福顺等人慨然允诺:没问题,我们早就觉得韦皇后不是东西,现在韦家子弟如此作践我们,我们更是忍无可忍,愿意跟着临淄王谋取功名,军队的事交给我们了!

        搞定了万骑将领,政变也就进入倒数计时了。究竟哪一天发难呢?李隆基订在六月二十日,也就是唐中宗李显死后第十九天。那么,到这个时候,这场政变有没有把握呢?还是没有。尽管葛福顺、陈玄礼已经允诺带万骑参战,但是,韦皇后的相对优势并没有改变,还是敌强我弱。可以想像,这场政变不会那么轻松。果然,政变时间刚刚确定,第一个麻烦就出现了。什么麻烦呢?李隆基的手下人不干了。谁呢?就是李隆基的贴身保镖王毛仲。我们说过,王毛仲是个聪明人,主人想干什么,他打眼一看就知道,眼看着政变时间迫近,王毛仲害怕了,他分析一番形势,怎么都觉得对李隆基不利。生命诚可贵,尽管王爷对自己不薄,也不能陪着送死啊!所以,六月二十日这天一大早,王毛仲就开溜了,哪里都找不到。王毛仲可是李隆基的贴身保镖,连他都临阵脱逃,可见这场政变对于李隆基方面而言,就是铤而走险!

        韦皇后操控小皇帝,掌握朝政之后改元“唐隆”,寓意是使唐朝兴隆起来,以此掩饰她想要称帝的野心,谁知“唐隆”与“隆”有一字巧合,竟成为李隆基举兵的心理支撑,这也是韦后所始料不及的。然而,就在李隆基准备发动政变的关键时刻,他的贴身侍卫却逃跑了,这也预示了政变的成败难测。那么,政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险情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