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听书大唐帝国陌上香果四、一蟹不如一蟹

四、一蟹不如一蟹

        小皇帝一上台,人们就再次见识了不可思议的遗传力量。

        小皇帝李湛基本上就是穆宗李恒的翻版。

        李湛首先是继承了李恒的慷慨。刚一登基,他就连续三天对宦官们大加赏赐。所赏赐的东西不仅有金银、绸缎和珠宝,而且还有官服。赏赐的标准依天子的心情而定。比如今天刚刚赐给某个宦官绿色官服(六品、七品),明天就会赏他红色官服(四品、五品)。

        其次是继承了穆宗的娱乐精神。从当上天子的次月开始,小皇帝就天天打马球、游乐、宴饮、看戏,而且不停地赏赐宦官和戏子们,其次数和数量多得连史官都懒得记载。

        最后一点,也是最要命的一点是——小皇帝和穆宗一样,一点也不喜欢政治。所以每日例行的早朝对他来讲就是一件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登基不过才一个多月,小皇帝上朝的时间就一天比一天晚。谏官们屡屡上疏,李湛却置若罔闻。

        三月十九日这天,日上三竿,大殿上依旧没有天子的身影。百官都列队在紫宸门外等候,年事已高和体弱多病者都已渐渐不支,几欲晕厥。谏议大夫李渤对宰相说:“昨天我刚刚上疏提醒皇上上朝的时间太晚,没想到今天更晚,我身为谏官,难辞其咎,请准许我到金吾卫的军法处待罪。”

        最后小皇帝总算来了。匆匆开完朝会,小皇帝就急不可耐地要起驾回宫,不料左拾遗刘栖楚却站着不走,显然要进谏。小皇帝李湛假装没看见,准备开溜,可刘栖楚的声音还是从背后追了上来:“宪宗和先帝都是年长之君,天下尚且叛乱不断,陛下年纪正轻,而且刚刚即位,更应早起治理朝政。可陛下却偏偏喜欢睡觉、贪恋声色,日晏方起,何况先帝的灵柩还未及下葬,宫中的歌舞伎乐却已日日喧腾;美誉尚未昭彰,恶名先已远播!臣恐陛下的福禄不会长久,请让臣在台阶上撞死,为荒废谏官之责谢罪!”

        话音刚落,刘栖楚就已经跪倒在地,一次次地用头去撞台阶,一瞬间便已血流满面。天子吓呆了,顿时不知所措。宰相李逢吉和牛僧孺闻讯,匆忙赶来解围,叫刘栖楚不要再磕头,先退下去听候处分。刘栖楚捧着鲜血淋漓的脑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一开口又骂起了宦官。天子李湛皱着眉头冲他一直挥手,示意他退下。可刘栖楚却坚持说:“陛下不听臣言,就让臣死!”

        牛僧孺赶紧再次替皇帝解围:“你所奏之事皇上都已经知道了,赶紧先下去等候处分。”刘栖楚这才不情不愿地退了出去,和李渤一起在金吾卫听候裁决。

        小皇帝询问宰相们该如何处理此事,宰相们一致认为,谏官的意见是正确的。李湛无奈,只好命宦官前去宣慰,劝他们回去。不久后,朝廷将刘栖楚(原官秩为从八品上)越级提拔为起居舍人(从六品上),小皇帝还赐给他四品的红色官服。可刘栖楚却以生病为由拒不接受。

        这场“死谏风波”总算没闹出人命,可不到一个月后,一场突发事件却差点要了小皇帝的命。

        这是一次暴动。

        暴动的策划者是两个平民,一个叫苏玄明,一个叫张韶。苏玄明是一个算命先生,张韶是宫中染坊的一个杂役,两人是好友。有一天闲来无事,苏玄明就替张韶占了一卦,说:“卦象显示,你将会坐在天子的位子上,与我一同进餐。”

        张韶闻言,不禁吓了一跳,可紧接着他又听见苏玄明说:“现在皇上每天都在打猎和玩球,经常不在宫中,如果我们趁机干一件大事,未尝不能成功。”

        张韶歪着脑袋回味了半天,一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壮志在他胸中油然而生,于是狠狠地说了一声:“好!”

        于是一场暴动就从这两颗朴素的脑袋和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中诞生了。

        二人说干就干,迅速纠集了一百多个染工,于四月十七日这天把兵器藏在运紫草(一种染料)的车中,准备从大明宫东面的银台门运入宫中,在这一天夜里起事。不料刚走到银台门,禁卫人员就察觉到车载太重,将他们拦下盘问。张韶眼见事情即将败露,不得不杀了盘查人员,和徒众们挥起武器,大声嘶喊着冲入皇宫。

        此时小皇帝正在清思殿和宦官们玩马球,忽然听见外面杀声震天,顿时大惊失色。宦官们慌忙关上宫门,可变民很快便砸烂宫门、一拥而入,魂不附体的小皇帝在宦官的簇拥下仓惶逃往神策军的军营。左神策中尉马存亮一听皇上驾到,赶紧跪地迎驾,并亲自把小皇帝背进了军营,随即命大将康艺全率骑兵入宫讨贼。

        变民们径直冲上了清思殿,张韶一屁股坐在天子的御榻上,一边招呼苏玄明一起吃东西,一边兴高采烈地对他说:“你卜的卦可真准哪!”

        苏玄明气急败坏地对张韶说:“我们起事难道就为了这个?”

        苏玄明话音未落,殿外便已传来禁军的喊杀声。张韶终于回过神来,急忙跳起来夺路而逃。

        可他们已经无路可逃了。

        数百名禁军士兵此刻已将清思殿团团包围。

        苏玄明、张韶和大部分党羽先后被禁军砍杀,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宫里的秩序直到这天夜里才渐渐恢复。次日,躲藏在宫中的漏网暴徒悉数被禁军捕获。

        事后追究责任,被变民攻破的各道宫门的三十五名看守宦官按律当斩,可小皇帝却下了一道诏书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处以杖刑,同时保留他们的所有职务。

        天子如此偏袒宦官,着实让某些正直的朝臣感到义愤。

        不过人们更多的只是无奈。

        因为“幼主临朝”的一个直接结果往往就是“阉宦得宠”,这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是屡见不鲜的。

        这场平民暴动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荒唐的闹剧,在本朝二百年历史上似乎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不过还好只是一场虚惊。除了宫门被砸烂几扇、御座上沾了几点染料和污渍之外,李湛发现他好像也没什么损失,所以没过几天就把一切不愉快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随后的日子,小皇帝该怎么玩还怎么玩,一样也没耽误。

        五月,小皇帝又动了大兴土木的念头,想建造一座规模庞大的豪华宫殿,连所需的木材和石料都准备好了。眼看就要破土动工,又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劝谏。

        这个大臣是新任宰相李程。他只说了一句话,就把天子这桩美事给搅黄了。

        他说的是——请陛下用建宫殿的这些材料转修先帝陵寝。

        这真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建议。

        同样是劝谏,李程显然比那个刘栖楚聪明多了。小皇帝虽然不乐意,可他不敢不答应。

        因为不答应就有不孝之嫌。

        小皇帝没辙,只好强装笑容,当即批准了李程的请求。

        阉宦在朝中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识时务者纷纷依附。这年年底,前任盐铁转运使王播花了十万钱贿赂枢密使王守澄,希望官复原职,重新得到这个肥缺。谏官们风闻王播即将复任,联名发起弹劾,要求天子召开廷议,讨论王播作奸犯科的种种劣迹。天子不以为然,否决了谏官的提议,并且在第二年春,即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正月执意任命王播为盐铁转运使。谏官们屡屡劝谏,可天子李湛全当耳旁风。

        宦官们仗着有皇帝撑腰,越发横行无忌,于是在春节前后又闹出了一场风波。

        事情发生在去年年底的一个傍晚,地属京兆府的鄠县(今陕西户县)县令崔发在县衙里办公,忽然听见外面吵吵闹闹,崔发命人出去询问,回报说是宫廷五坊的人在殴打百姓。崔发大怒,立刻下令将那些人逮捕。当时天色昏暗,没人注意到这些人身上穿的什么衣服,所以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等到关押之后,崔发准备亲自提审,才发现自己抓的居然是一群宦官。

        崔发大惊失色,知道这回闯了大祸。可还没等他采取补救措施,早有宦官告了御状,皇帝暴跳如雷,立刻命人把崔发扔进了御史台的监狱。

        崔发刚被关进去,一伙宦官就手舞棍棒冲进了大牢,抓住崔发一顿暴打,直打得他满脸是血、牙齿脱落,眼看他即将断气才扬长而去。崔发昏死不久后逐渐醒来,可第二拨宦官又已经冲了进来,御史台官员赶紧把崔发藏在草席底下,才算救了他一命。

        数日后就是新年正月,天子宣布大赦天下,和崔发同监的人都被释放了,唯独他不在赦免之列。给事中李渤上奏说:“宦官蛮横凶暴,若不以国法制裁,恐四方藩镇会轻视朝廷。”谏议大夫张仲方说:“皇恩浩荡,泽及天下,难道竟不能泽及眼前?天子德泽尚且普施虫蚁,何以竟独漏崔发?”其他谏官也纷纷上疏,可天子一概置之不理。

        最后还是宰相李逢吉想了个办法,他知道天子听不得别人骂宦官,要救崔发就要找个让天子舒服的台阶下,于是说:“崔发擅自羁押宦官,的确是大不敬之罪。可他老母年近八旬,自从崔发下狱后便已忧惧成疾,陛下以孝治天下,还是应该怜悯他们的。”

        这一说终于对了皇帝的胃口。李湛说:“每个谏官都说崔发冤枉,没人说他犯了不敬之罪,也不说他家有老母,要早像你这么说,朕不早就赦免他了吗?”

        崔发被释放回家,他的老母亲当着宦官的面又打了他四十大板,这件事才算有了个了断。

        李湛登基的第一年,虽然讨厌上朝,可还是不敢不上,顶多就是迟到而已。可到了这一年,他开始连朝也不上了,整天跟宦官佞幸们厮混在一起,寻欢作乐毫无节制,一个月上朝最多不过两三次,满朝文武连他的面都很少见到。

        朝臣们心寒不已。当今皇帝非但全盘继承了先帝李恒的所有缺点,而且种种荒唐行径都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大唐天子真是一蟹不如一蟹!

        宰相牛僧孺眼见皇帝荒淫无道、阉宦佞幸当权,朝政日非、国势日蹙,自己身为宰辅,既怕谏诤获罪,又不甘尸位素餐,思前想后,只有离开朝廷才能获得内心的解脱,于是屡屡向敬宗上表请求外调。正月,天子命牛僧孺出任武昌节度使,仍然保留其“同平章事”的中央官职。

        这一年冬天,敬宗李湛决定去骊山温泉游玩,时任左仆射的李绛和谏官们极力劝阻,李湛不听。拾遗张权舆伏在紫宸殿下叩首,说:“周幽王游骊山,被犬戎所杀;秦始皇葬在骊山,国家灭亡;玄宗在骊山广修宫室,安禄山作乱;先帝亦曾前往骊山,享寿不能久长……”

        李湛听见这一连串惊悚故事,忍不住乐了,说:“骊山有这么凶险吗?朕倒要亲自去证实一下,看这些话对不对。”

        天子去玩了一趟回来,得意洋洋地对左右宦官说:“那个磕头的说那些话根本就不可信!”

        年轻的天子显然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那些子虚乌有的迷信之说。当然,谏官张权舆本人也不见得会相信这些话,他不过是想借此吓吓小皇帝而已。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短短一年后,张权舆随口说的这番话就在天子李湛的身上应验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