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王立群大风歌在线收听三十四、夺储之祸

三十四、夺储之祸

        由戚夫人发起刘邦鼎力支持的废立太子一事,终于在高帝十二年因为商山四皓的出现而画上了句号,从此刘邦不再提及废立太子之事,戚夫人也只能偃旗息鼓。但吕后却不会善罢甘休,在刘邦死后吕后就残忍地杀死了戚夫人。戚夫人因为发动这场夺储之战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么戚夫人究竟失败在哪里呢?谁该为她的死负责呢?

        刘邦虽然不再支持戚夫人进行夺储之战了,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了结,它一个最大的隐患就在于,戚夫人和吕后之间已经结成了死冤。所以这件事情在刘邦下世以后,出现了两个刘邦生前很担心的结果:第一,戚夫人被残害为“人彘”被迫害致死;第二,是爱子刘如意被吕后所杀。所以戚夫人发起的这场夺储之战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就引起了我们的一个思考,就是在这场战争中间,戚夫人肯定是战败的一方。那么戚夫人最终是被迫害致死的,戚夫人的被迫害致死谁该负责任呢?当然我们可以想到,那肯定戚夫人自身要负责任,她要不挑起战争,那么这场战争不就没有了吗?另外还有刘邦呢?这戚夫人“打仗”靠谁?靠的是刘邦,这刘邦也应当负有责任。当然还有另一方,刘邦跟戚夫人是战争的一方,战争的另一方是吕后,吕后肯定也有责任。所以我们这一集实际上是在讨论,就是这一个后宫的夺储之战,谁该为这场战争负责,就是谁该为戚夫人的惨死负责。我概括起来总结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叫“戚姬估计失误”,第二叫“刘邦难辞其咎”,第三叫“吕后应对得力”,这三个人我们应当这样来看。我们先看戚夫人,戚夫人她的失败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判断失误,第二是阻力很大,第三是没有妻党,这三大原因是戚夫人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先看她的判断失误,戚夫人发动这一场夺储之战,严重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严重地低估了吕后的能力,而戚夫人这场夺储之战战争的方式是种什么方式呢?戚夫人这个战争方式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就是戚夫人首先想摆平刘邦,再让刘邦去摆平吕后和朝中大臣,是这样一种方式,这个方式如果我们把它抽象概括一下,就是一个女人她先征服一个男人,再通过这个男人去征服这个世界。这样说起来其实是一个很古老也很现代的故事,这种故事古代有当代也有,中国有外国也有,这是女人征服世界的一种方式,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但这种方式要成功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女人自身要有很大的杀伤力;第二,就是被攻击的那个男人要果敢有力,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那么这个女人就可能会获胜。那么我们再按这个标准来看一下戚夫人呢?戚夫人自身确实有很大的杀伤力,至少说她在征服刘邦这一方面来说做得很成功,刘邦对她非常依赖,愿意支持她,愿意把她的儿子立为皇太子,这一点上做的是很成功的。

        但是,刘邦并不是帮她办成事的那种男人,就是刘邦不是一个处事果敢有力的男人,当然这话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刘邦叫“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对外在权力之争中间刘邦是非常果敢的。项羽一自杀,他回到齐国第一件事,夺了韩信的军权;鸿门宴一结束,回到营中第一件事,杀曹无伤,毫不手软,所以我们叫他“外战内行”。但是一沾到他的老婆、儿子、女儿,这事就不成了。你比如在平城被围七天,他出来以后,刘敬给他献了一个计策叫和亲匈奴,当时提出来,就是让刘邦和吕后的亲生女儿嫁给匈奴的单于,刘邦当时答应了,但是回来以后跟吕后一商量,吕后来了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刘邦这事就做不成了。最终结果怎么样?拉倒,找了一个刘姓宗室的女儿,说是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的单于了,这就是汉代和亲的开始。所以你从这个上可以看出来,刘邦沾着女儿的事办不成,沾着儿子,想换个儿子当皇太子办不成,想换个皇后办不成,这就叫“内战外行”,他这种事情一律办不成。但是“外战内行”,这是她对刘邦判断的一点失误。

        第二点,就是戚夫人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她没有想到阻力会那么大,她想着皇帝是这个“集团公司”的“老总”,如果把“老总”摆平了,“老总”一声命令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她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这么难于被大臣们接受,这是她没有想到的。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中间,戚夫人所做的事情是历代帝国制度最难接受的一件事,叫废长立幼,这个废长立幼是中国古代历代国君做这件事情都很困难。当然不是说做不成,那也有很多做成的,你比如汉景帝把他的皇长子刘荣废掉,然后立了刘彻作为太子,刘彻后来继位成了汉武帝。他废皇长子的时候也是大臣们反对,栗姬也反对,他最后做成了,汉景帝是非常果断的一个皇帝,能做成。汉武帝晚年听了小人的谄言废了皇长子立太子,最后他立了8岁的小儿子刘福陵做了皇帝,就是汉昭帝,那能做成。所以你看汉景帝、汉武帝都是废长立幼都做成了,唯独刘邦废长立幼做不成,这和皇帝的办事风格有关系。刘邦是个什么呢?事儿还没办他都喊得全中国都知道了,谁都知道了,大臣也知道了,后宫也知道了,这个找他说,那个找他闹,最后他没办法,他说我给你们说的都是开玩笑的,搞的自己很被动。

        戚夫人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妻党,就是妻子的妻,戚夫人在刘邦的阵营中间她是只身一人过来的,她不像吕后。吕后在这个集团中间她是有影响的,她是刘邦的结发夫妻,早年跟刘邦共过事,而且吕后她的两个哥哥都是刘邦手下的功臣,我们讲过他都被封为侯了,她有一个庞大的集团。所以吕后你看,劫持张良是她哥哥办的,请商山四皓也是她哥哥办的,就是她有一个家族的背景。而戚夫人没有,就是孤身一人,她和刘邦集团所有的大臣都没有联系,就在这种情况,她是一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之下来和吕后来做权力之争的,这种权力之争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斗争,戚夫人是无党无派,既没有妻党也没有自己的一派势力,是孤立一人来和功臣派、外戚派在做斗争的。

        戚夫人想挑战皇后之位,但她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有认清自己在实力上和吕后之间的差距,所以虽然鼓动刘邦掀起了废立太子的风波,但最终没有成功,而自己也以悲剧收场,可以说戚夫人的错误在于判断失误。那么刘邦在其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他对戚夫人的死又应该负怎样的责任呢?

        那刘邦呢?刘邦叫难辞其咎,刘邦的难辞其咎主要是三点,第一,立储过早,他立这个太子什么时候立的呢?他做汉王就立了汉王的太子,当了皇帝就把那个王太子转变一下就成了皇太子了,立得太早,所以这个立得早的时候他往往看不出来。刘邦立他的长子做太子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后面还有几个儿子呢,到后来他稀里哗啦来了一批儿子,等那八个儿子都出来了,他发现这个嫡长子不行,但是已经立过了再改很难,叫立储过早,这是一点。第二点,虑事不周,考虑事情不周全,这就我们看到刘邦这个人的两面,刘邦在和项羽的斗争中间有他老谋深算的一面,刘邦在和诸侯王的斗争中间也有他老谋深算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刘邦也有考虑事情非常简单,处事非常粗糙的一面。你比如说他支持戚夫人要换太子,要夺这个储君之权,这个战争是轻易不能发动的,一旦发动以后后果不堪设想。刘邦就没考虑到,他没有想到这件事一旦公开化吕后很生气,问题很严重,他没想到这一点,所以事情出来以后功臣派反对,吕后派反对,他没有办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戚夫人的错误是刘邦误导的结果,这是第二点。第三点,优柔寡断,按照我们看史书的记载,转折点是商山四皓的出现,实际上商山四皓能够代表社会舆论吗?那是张良制造的假象。后来很多古人在评论这件事情的时候说,刘邦当时就是把商山四皓杀了又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场储君之争最后给戚夫人,给爱妃爱子带来那么大灾难,刘邦是难辞其咎的。

        戚夫人想挑战皇后之位,这给吕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吕后的第一反应是惶恐,害怕自己的皇后之位不保。但吕后毕竟经历过很多人生磨练,她知道,当事情找上门来的时候,恐慌害怕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吕后在最初的慌乱过后她迅速冷静下来。那么面对戚夫人的挑战,冷静下来的吕后做了什么呢?

        第三点,我们看吕后,吕后在这件事情上做得非常好,我们叫“应对得力”。吕后在这件事情一发生的时候,吕后确实感到很恐慌,一个是担心儿子,一个是担心自己。但是吕后和戚夫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我们讲过戚夫人是通过征服男人在征服世界的这种女人,而吕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女人呢?吕后是不通过男人,是仰仗自己的力量就要征服世界的女人,所以她跟戚夫人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女人。吕后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说她应得力,主要指这么几点,第一借力打力,吕后非常巧妙地借用了三种力量,第一,功臣派的力量,功臣派像叔孙通、周昌、张良,都反对刘邦易位太子,这种力量吕后利用了,而且用得很巧妙。你看周昌“臣期期知其不可,臣期期不奉诏”,她一听说,不顾自己皇后的高贵身份跪谢周昌,那她这一跪那周昌更来劲儿了,以后沾着她儿子的事周昌都要扑上去了,这就叫借力,借助了朝臣的力量,关键时刻能大能小,能借助大臣的力量来约束刘邦,这是吕后很得力的借助大臣。第二,借助商山四皓代表的舆论力量,商山四皓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舆论,商山四皓是张良制造的一种假象,但吕后就利用了商山四皓,用最谦恭的语言写信,用最贵重的礼品相邀,把四个老头请过来了,这四个老人一来让刘邦就收手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吕后其实是借用了商山四皓的力量。当然最后还有一点,她借助妻党的势力,她的两个哥哥都帮了她,特别是吕泽对她帮助很大,应当说,吕后在借力打力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所以在这样一种斗争中间,戚夫人判断失误,刘邦优柔寡断,吕后应对得力,那么最终的结果毫无疑问吕后全胜,戚夫人完败。戚夫人的失败,刘邦的失败,是不是意味着刘邦易位太子这件事情做错了呢?刘邦换一个太子是错吗?我觉得这个话应当分析,如果像张良所说刘邦是因爱废立,显然这就有问题了。当皇帝的选一个儿子作为继位之君,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能力,他能不能驾驭朝政,能不能把这个政权跟大局巩固下来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他母亲如何其实是不应当考虑在内的。而刘邦是因为喜欢戚夫人,喜欢赵王刘如意,所以这个因爱废立本身刘邦是有责任的。但这个还有一种因素在里边,我们还应当相信刘邦是有一定眼力的,刘盈和刘如意两个都是他的儿子,尽管一个母亲吕后他不太喜欢,只是他的政治伙伴,另一个戚夫人是他最喜爱的,那么这两个儿子之间他还是做过一番权衡的,他一个说“类我”,一个说“不类我”,实际上对两个儿子做了一个比较。刘盈没有从政能力,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继位做了汉惠帝以后果然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看到戚夫人被残害为人彘以后,他就感到精神要崩溃了,最后就沉湎酒色,没有几年他就死了,他在位一共只有七年时间,确实没有什么作为。而他继位的另一个他的弟弟,他是老三,老四就是汉文帝刘恒,那是个很有作为的一个君王,所以他和他的弟弟刘恒相比,这个汉惠帝刘盈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刘邦看他不行这点看得还是准的,问题是刘邦看的这个赵王刘如意有本事吗?这个小孩一早就被吕后杀了,我们现在不知道刘邦看得准不准。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说,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最应当看好的是他的皇四子刘恒,就是第四任代王刘恒,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这个汉文帝在整个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是最有城府的一个儿子,深度潜伏,所有的人都没有发现他有能力,最终他胜出了,在吕后这一个家族被灭掉以后,他最后做了皇帝,而且很有作为。但是这个却没有被刘邦所发现,这应当是个失误。当然刘邦在终止这场战争以后,我们前面花了很长时间在讨论一个问题,谁该负责任?那么当刘邦明白这件事情以后,就觉得这个战争不该发动,刘邦晚年当废太子的事情终止以后,刘邦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非常懊恼。

        刘邦担心他的爱子刘如意的生命安全,因为他知道弱无力的戚夫人根本保护不了自己的儿子,而有权力、有谋略又残忍的吕后,在他死后是不会放过他的爱子刘如意的。那么刘邦担心自己儿子的生命安全,他为此又有了些什么呢?

        刘邦对他的老婆还是有所了解的,因为他目睹了他的老婆吕后怎么样杀韩信,怎么样杀彭越,他是知道的,所以他为自己的儿子担心。那么刘邦为自己的儿子担心,他做了什么没有呢?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派了他自己手下的御史大夫周昌,去做他的爱子赵王刘如意的国相。这个周昌本来是一个中央政府的御史大夫,这个官位很高的,他把他作为一个赵国的国相,这个级别就低多了,地位就低多了。他为什么派周昌去呢?出于三点考虑,第一,周昌这个人值得信赖,周昌跟他是老乡值得信赖。第二点,周昌这个人不辱使命,非常耿直的一个人,当易位太子的时候,反对最强烈的三个人中间就有周昌。第三,周昌有恩于吕后,我们讲过吕后跪谢周昌,吕后都对周昌跪谢,所以他觉得让周昌去保护他的爱子,吕后大概不会为难。实际上最终的结果证明刘邦的判断错了,刘邦死以后,吕后就下令叫赵王刘如意进京,周昌就不让进,下一道挡着不让进,下一道不让进,最后吕后就先把周昌给调走,调到京城骂了一通,然后再把赵王刘如意调进京,调进京不久就把刘如意给杀了。周昌保护不了自己的儿子,这一点刘邦想不到吗?刘邦很天真地以为,一个耿直的大臣就能够保护自己的儿子,我觉得这个想法太幼稚了。毕竟周昌是臣,吕后是君,君臣之间很明显,掌握主动权的,有权力的只能是吕后,不是周昌,周昌再耿直,他在刘邦那儿他能说“臣期期知其不可,臣期期不奉诏”,碰见吕后他一个“期”都没有了。史书没有记载吕后骂周昌的时候周昌说什么话,什么都没说,周昌就是生闷气辞职不干了,回家几年气死了。因为你一个大臣,其实一个臣子他是不是有本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领导,他的领导比较宽容他敢于说话,如果像吕后那样的领导谁都不敢说话,碰见刘邦那大臣们一个劲地反对,等到吕后要封吕氏为王的时候,只有一个王陵出来说了几句反对的话,其他陈平、周勃一律都附和吕后,那个制度决定的。第二件事就是力斩樊哙,除了调周昌做赵国的国相以外,他听说樊哙想等他死了以后协助吕后害他的儿子,他派陈平去杀樊哙,陈平没杀,这个我们前面讲过。陈平杀不杀是一回事,但是至少反映出来一点,刘邦一听说有人在他死后要害他的宝贝儿子刘如意,刘邦气得就立马把这个人要杀掉,而且这个人竟然是樊哙,樊哙是他的“连襟”,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叫既亲且贵,既是亲戚又是有身份的大臣,这个叫贵,亲贵他不顾他一定要杀,说明刘邦对保护自己的儿子还是重视的,但是重视不够,最后导致爱妃被杀爱子被杀。

        戚夫人虽然在刘邦生前得到了无限的宠爱,但在刘邦死后,她又被吕后非常残忍地杀害,她的人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生。那么在整个事件中,究竟是谁导致了戚夫人的悲剧呢?

        我现在想读一首宋人写的《戚夫人》的一首诗,这个诗讲到了谁该为戚夫人的悲剧负责任,宋人这首诗题目就叫《戚夫人》,这诗是四句,这样说的:“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南山皓首人”就是指的商山四皓,这个诗四句是说什么意思呢?刘邦跟戚夫人活着的时候,每到七月七,刘邦跟戚夫人两个人都要举行一些仪式活动,这个七月七,七夕,刘邦跟戚夫人经常在一块儿要举行一些纪念活动,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他两个是情侣关系,所以到七月七就要在一块儿聚会。这首诗是以戚夫人口吻写的,她说最恨的是秦始皇,你秦始皇不是焚诗书、坑术士吗?杀了那么多人,怎么不把商山的四个老头给杀了呢?你要把那四个老头给做掉了,我戚夫人不就没事了吗?秦始皇杀得不干净,留了四个老头把戚夫人给害了,所以这个诗很明显,这个写诗人认为导致戚夫人悲剧的是商山四皓。那么只要一提到商山四皓,第二个“犯罪嫌疑人”就出来了,谁推荐的商山四皓?张良,所以张良是第二被告,张良也有责任,你张良为啥把这四个老头给抬出来呢?你张良不提,吕后不是想不到吗?也不知道吗?所以张良有责任。第三个,那戚夫人有责任,戚夫人叫咎由自取,如果你本分的安分的就做一个嫔妃,没有非分之想,你会招致这一场大祸吗?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正像我们前面的分析一样,最应当负责的是刘邦,因为这件事情从本质上讲,是刘邦的江山美人之争,商山四皓一出现,刘邦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刘邦毫无悬念地选择江山,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刘邦是政治强权人物,这种人物,这种政治领袖他有一个基本的处世的出发点,就是把权力看作高于一切,因为这些政治领袖一旦失去权力,他可能什么都没有,如果他有权力的话,他什么都会有。所以你看我们前面讲项羽,项羽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和他那个美人虞姬做了道别。所以无论是项羽也好,无论是刘邦也好,只要他们是政治领袖,当他们面临江山和美人之争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都会选择江山,不会选择美人,这一点古人看得也很清楚。我下面给大家读一首清代诗人写的一首咏古诗,写得非常漂亮,这首咏古诗这样写的:“谁教玉体两横陈,粉黛香消马上尘,刘项看来称敌手,虞夫人后戚夫人。”“玉体横陈”是个成语,这个成语出自魏晋南北朝,“玉体”是形容那个年轻女子的肉体,非常漂亮的那个肉体叫“玉体”,“谁教玉体两横陈”就是指的一个是项羽最喜欢的虞姬,一个是刘邦最喜欢的戚姬,叫“谁教玉体两横陈”。“粉黛香消马上尘”,“香消马上尘”是两个比喻,说什么呢?这两个美女最终都死了,这叫“香消马上尘”,是刘邦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心爱的女人,项羽也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心爱的女人,无论是失败者项羽还是胜利者刘邦,最终都没有把自己心爱的女人保护好。所以,这个诗的最后就这样做了个评价,他说刘邦跟项羽看来真是打了个平手,刘项看来称敌手。“虞夫人后戚夫人”,就是虞夫人死了以后没几年戚夫人也死了。实际上这个诗是讽刺刘邦的,项羽失败了,没办法只好让自己的爱妃死了,你刘邦是胜利者,你是皇帝啊,你不是也像项羽一样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人吗?这个诗表面上看来是讽刺刘邦的,批评刘邦,实际上点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刘邦没有在保护戚夫人上下功夫。

        刘邦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他为了保证他的江山不落入他姓之手,他有一个白马盟誓,白马盟誓的要点是三句话,第一叫非刘不王,不姓刘不能称王;第二句话叫非功不侯,没有功不能封侯;第三句话,如果不是这样天下共诛之。就是刘邦和他的功臣有一个白马盟誓,这个盟誓盟了以后,谁都不敢封异姓王,吕后封自己的吕氏封王的时候,大臣们都敢反对,可见,刘邦如果想保存一个政权的话,他还是有作为的。那么刘邦保护戚夫人做的事应当说是很不够的,他可以给戚夫人颁布一道诏书,也可以给戚夫人预留一道诏书,戚夫人在危急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刘邦的遗诏。什么都没做,当然还有更好的办法,他什么都没做,最后导致戚夫人的惨死。当然这个清人这个诗中间说“虞夫人后戚夫人”,说虞夫人跟戚夫人同样都死了,但是两个人死还是有区别的,虞姬是在项羽失败的时候自己很有尊严地死去了,而戚夫人是在受尽凌辱以后,毫无尊严地死去了,两个美人虽然都死了,但是其实她们在死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这一集要讨论的,实际上是讨论在刘邦的后宫中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之争,这场权力之争以吕后的完胜和戚夫人的完败而结束,所以刘邦最终是应当为戚夫人和刘如意之死负责任的人。但是刘邦的一生是个多事的一生,这皇帝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他非常潇洒的一面,但是皇帝天天那个烦心的事也非常不少。也就是刘邦在解决他的后宫之争的时候,另外一件让刘邦非常痛心疾首的大事发生了,这件事让刘邦十分震惊,那么这是一个什么事情呢?请看下集《封王之路》,谢谢大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