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王立群大风歌在线收听三十八、反乎冤乎

三十八、反乎冤乎

        在楚汉战争的大舞台上,韩信的军事才能可圈可点,他有义士的气质,大将的风度,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但可惜的是,这位大将军在政治上却是幼稚的,正是因为这一点要了他的命,而关于韩信之死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韩信是被冤杀的,也有人认为韩信是罪有应得,那么哪一种说法符合历史的真实呢?王立群老师对此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一直到今天,学术界关于韩信之死实际上是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叫谋反被杀,咎由自取;第二种就是冤杀功臣,实在可惜。我们先介绍第一种看法,就是认为韩信该死,谋反嘛,你还不该死?认定韩信谋反被杀的这一派的有一个很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韩信的谋反是一个过程,从不谋反到有怨恨,到想谋反,一直到最后真谋反,他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是这一派的基本观点。人们认定韩信没有叛乱,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的《淮阴侯列传》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载了两个说客,一个是项羽派来的叫武涉,另一个就是韩信手下的蒯通,这两个人给韩信说了好多,韩信就是不反,那个武涉说完以后,史书记载韩信是坚决不反,说了四个字叫“虽死不易”,易是改变,即使死了也不改变自己,不背叛刘邦的这个决定,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这是武涉去游说的时候韩信表的态。蒯通跟韩信谈了两次,蒯通第一次谈我们详细地介绍过,蒯通第二次谈我们没有介绍,我们不妨在这里把蒯通第二次游说韩信的时候,所说的一些主要的观点介绍一下,大家听一听蒯通怎么样劝韩信的,韩信是如何表态的,这个东西直接影响到许多人对韩信是否谋反的判断,和这件事情有关。蒯通其实第二次游说韩信的时候给韩信着重讲了两点,第一点,有功称王,错,韩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我是立了大功然后刘邦封我为王,我有这么大的功劳,他封我王是应该的,我有这么大的功劳,汉王不会不考虑这些问题最后把我冤杀掉,这不可能。所以武涉,包括蒯通他们劝韩信的时候,韩信就一直抱着一个想法,就认为自己有功,封王是应该的。但是蒯通第二次说,你这个观点其实是错的,你觉得你有功封王,你那么信任刘邦就不会动你吗?不对。蒯通从道理上跟事实上两个方面都讲了,先讲道理,再摆事实,你看蒯通很会讲话。什么叫讲道理呢?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你觉得刘邦对你好,那只是你们俩利益一致他对你好,一旦你们俩的利益相冲突的话,他绝不可能对你一直好下去。这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刘邦对韩信会不会一直这样永远地好下去。

        当然他空讲道理不行,蒯通讲了两件事,他说第一,我们看一看朋友怎么变成敌人的,他举的例子就是我们上一集讲过的张耳和陈馀,张耳和陈馀当年是布衣的时候,他两个是什么样的交情啊,刎颈之交,生死之交,最后怎么办呢?反目为仇。蒯通就抓住这件事给韩信说了,他说你和刘邦的关系,你俩再铁铁不过张耳和陈馀的关系吧,你们俩的矛盾,你们俩之间存在的问题远比张耳、陈馀的问题,他们俩就是因为两个将军,你俩的问题要比那两个将军复杂得多,你想想,你俩能够一直保持这么友好的关系吗?这是第一件事,朋友。第二,我们从君臣来说,历史上君臣关系中间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越王勾践的复国了,勾践复国以后两个大功臣走了一个,那个聪明人,那个人叫什么呢?范蠡,留了一个文仲,那是个傻子,最后被勾践杀了。他说你想想,君臣关系是个什么关系啊?君臣关系是共患难,是朋友,同富贵是心患,心腹大患,是这么一种关系,这叫君臣关系,君臣关系说白了就是这种关系。他说你跟汉王的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从朋友讲,刎颈之交还能反目为仇,从君臣讲,死在你前面的人有的是,比你还有功的人还有的是,勾践复国,文仲立了多大的功啊?最后还是被杀了嘛,讲完以后韩信不听,这是他讲的第一点。

        第二个观点,功高震主者,危,你功劳大得威胁到君主的存在,是非常危险的,你的功劳太大了,你想想你多大的功劳,灭魏国,灭代国,灭赵国,胁迫燕国投降,灭齐国,你把黄河以北五个诸侯国家你全部荡平了,这叫什么功啊?这叫不赏之功,就是没法赏了,也没法再给你加封了,换句话说,刘邦那儿没东西可给你了,这叫挟不赏之功带震主之威,处臣子之位,你具有不赏之功,带着震主之威,你肯定很危险。你现在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呢?“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你到楚国去,楚国人都怕你,你到汉王那儿去,汉王那儿也都怕你,你功劳太大了,你投谁谁都怕收留你,这叫什么?这叫天不收地不留,你别以为你立了大功,立了大功你的功劳太大了,天不收地不留。蒯通的话可以说讲得非常透啊,韩信听完很平静,说什么呢?“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什么意思呢?您受累了,回去歇会儿吧,我再考虑考虑,不听。停了几天蒯通再一次拜见韩信,道理全部讲完了还讲什么?蒯通还会讲,讲完以后看起来都讲完了,又讲了三条,第一,人要识劝,为人要识劝,不管什么事,发生什么事以后别人劝你你要听,如果一个人不识劝,别人怎么劝你都不听,一旦你做了错误的决定再没有改正的机会了。第二点,奴仆思想后果严重,蒯通说你韩信放着主人叫你当你都不敢当,你只想当奴才,你这是个奴仆思想,这个后果极其严重。第三点,犹豫不决害死人,你现在一直在这儿犹豫不决,这个犹豫不决害死人。当然蒯通举了很多例子,他说猛虎要是犹豫的话,它还不如那个蜂虿螫人呢,就是不如那个蜂来蜇人一下呢,那个千里马要是犹豫了还不如劣马呢,一个勇士要是犹豫了,他还不如一个庸人呢,一个聪明的人犹豫了他还不如个哑巴呢,哑巴还会打个手势,所以说犹豫不决害死人。蒯通又给他讲了三点,讲了三点当然韩信还是不听。

        在《韩信破齐》一集中蒯通已经苦口婆心的游说了韩信一番,但是韩信没有心动,当蒯通第二次游说时,可以说他已经前前后后穷尽了所有的道理和各种可能,但韩信仍然不为所动,那么在韩信的心理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节呢?他为什么如此执拗呢?

        武涉劝他,蒯通劝他,特别是蒯通苦口婆心,剖析利害,韩信就是不听,其实韩信不听是四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对刘邦有幻想,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对刘邦有幻想,这个幻想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他功劳大,他觉得我这么大的功劳主上还会伤害我吗?他对刘邦这个幻想非常重。他的幻想来自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韩信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你看当年那个漂母不是给他饭吃了吗?他做了楚王以后怎么对待漂母?千金重谢;当年受胯下之辱的那一个无赖,他封了那个人,他没有报复那个人,他封那个人做中尉,就是让他当警察了,当警察局长了,韩信对人总是一种态度,就是知恩图报,以德报怨,他是这样来对人的。当然他也希望别人也能够这样对他,这往往就是善良的人啊最容易犯的错误,我不害他他还会害我吗?这样想,这是幻想。第二点,没有称霸之志,韩信这个人是有志向的,这个志向就是因功封王,他既没有项羽的称霸之志,也没有刘邦的称帝之志,既不想当霸王又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一个因功封的诸侯王,他把人生的目标就定在这个位置上去了,你叫他干别的他不干。第三点,就是他对刘邦精神臣服,从精神上臣服于刘邦,有一个严格的依赖型的人格,他的人格上他没有一个自主自强的人格,是非常依赖他人的依赖型人格。第四个原因,性格中间的犹豫徘徊,有的人性格非常果断,有的人性格就是犹豫徘徊,韩信属于犹豫徘徊之人,不果断,这四个原因导致他不会叛乱,这是韩信跟刘邦关系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对刘邦的幻想被打破了,幻想被打破的原因是陈平设计刘邦伪游云梦,诱捕韩信,装着游云梦,韩信一来把韩信抓起来了,抓起来又找不到证据,把他从楚王降为淮阴侯,这件事对他刺激非常大,打破了韩信对刘邦的幻想。所以你看韩信一听说刘邦要到陈地来视察,他第一个反应欲发兵反,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发兵造反,你可见他这个时候已经有警觉了,所以这个时候应当说呢,韩信已经在反和不反之间摇摆,但最终反了没有呢?没有反。没有反有两个证据,第一,史书记载韩信考虑过来考虑过去,自度无罪,我自己想来想去我没有错,我没有罪你凭什么抓我啊?你想想自度无罪,说明他确实没做违法的事。第二,刘邦抓了他最后又放了他,把他王降为侯,假如韩信真谋反刘邦能把他降王为侯吗?刘邦对谋反一律是杀,没有一个宽恕的,说明他确实没有反。那么他不谋反,为什么最后被刘邦所抓呢?这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信甘心为臣,但是又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是他有些做法上还达不到像萧何那样,让刘邦彻底解除对他的戒备,刘邦对他的疑心没有减,所以最后还是被抓了。

        当然韩信被抓以后,韩信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了,韩信最重要的变化是两个,把他从楚地抓到京城,把他王削掉,封他为淮阴侯住在京城,韩信从此以后称病不上朝,我有病了不上朝,这实际上是什么?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抗刘邦,你不是不信任我吗?不信任我我也不干了,你就是不让我带兵,你让我去管我也不管了,不上朝。第二,羞于和绛灌为伍,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这都是第二梯队的大功臣,但是韩信很耻于和这帮人划到同一列。他成为一个侯,韩信的功劳是当时第一的,他是王,所以把他降为侯以后,有一件小事,有一次他去樊哙家里头,到樊哙的府上,樊哙有双重身份,第一他跟刘邦是连襟,第二他是大功臣,所以他被封为舞阳侯。韩信一到樊哙的府上那樊哙受宠若惊,史书记载樊哙对韩信是“跪拜相迎”,樊哙对谁跪拜过?只有对韩信,佩服韩信的才能和功劳。而且说了一句话,说将军竟然来到我的家里边,实在让我樊哙感到非常荣幸,您是那么一个大功劳的人,来到我们这个寒舍来了。结果韩信出来以后仰天长叹啊,我韩信落到现在和樊哙这号人弄到一块儿去了,看不起这个卖狗肉的,他觉得他那个侯算个什么侯啊,我这诸侯王竟然跟这些人弄到一块儿去了,很不屑。所以这个时候应当说,韩信的话对自己的这种状况已经心生不满了,很不满意,因为他感到对他不公正,他的幻想也毁灭了。另外他的人生目标丧失了,他的目标是封王,现在王没有了,同时还让他大失脸面,他本来是第一功臣,最后被刘邦抓住绑起来,用车从那个陈地一直拉到京城,这一路上都是关在囚车里边,所以感到这脸上挂不住。换句话说,刘邦用不光彩的手段来对待韩信,进行不公正的处理,让韩信感到心寒。大家注意这两个不,不光彩的手段,不公正的处理,让韩信心寒。所以韩信就这样心里边产生了谋反的愿望,所以他从不反到反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关于韩信之死有观点认为,那是因为韩信谋反才招致被杀,而还有一派观点认为韩信没有谋反,当年蒯通穷尽天下的道理试图说服韩信,韩信都没有动心,那么现在他为什么谋反呢?所以他们认为韩信谋反是莫须有的罪名,是被冤枉的。那么他们有什么证据呢?

        下面我介绍另一派的观点,韩信没有谋反,这一派有什么证据呢?第一,策反陈豨不合情理,你说刘邦最信任的就是陈豨,陈豨去跟韩信道个别,韩信就把左右推开,就说我要跟你说番话,你将来去那个地方,他俩就开始商量谋反的事了,这可能吗?当陈豨是受刘邦信任的一个大将,去跟韩信道个别的时候,我要出差了,到外地去了,好长时间不能见面,陈豨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要谋反啊,人家没有表明态度要谋反,他怎么敢一见面就跟人家说谋反的事,这不是让人觉得太奇怪了吗?一个老同事来看你,你俩一商量马上就商量谋反,人家没说谋反你怎么敢这么轻言谋反啊?何况是韩信这么一个这么不受信任的人,这个不合理。

        第二,谋反的时机不合情理,他手握精兵30万在齐王的位子上,两个人劝他谋反他不反,现在手中一个兵没有了,他要反了,这合乎情理吗?这个疑问呢后人传得非常广,唐代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许浑写了一首诗叫《韩信庙》,这个诗写得很漂亮:“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这个诗写的就是我们刚才那个观点,怎么解释呢?“朝言云梦暮南巡”,就是早上说要去游云梦,晚上就决定就出发了,说明刘邦抓捕韩信的时候动作非常快,早上商量好晚上就启程,这叫“朝言云梦暮南巡”。第二句“已为功名少退身”,意思说韩信成就功名的时候他应该全身而退,他没有退,惹上麻烦了。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一个意思,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观点,“尽握兵权犹不得”,手里掌握了30万大军的军权的时候你不反,“更将心计托何人”啊,手里边一兵一卒没有了你去跟人家商量谋反,你光杆司令一个去跟人家商量谋反啊?而且人家对方并没有说来找你谋反,人家来跟你告个别,你就跟人家商量谋反的事,这是许浑的诗。

        第三,动用兵力不合情理,韩信谋反想动用什么兵力呢?把京城官府的奴隶解放出来,然后让他们武装起来去打,这个合理吗?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你是一个列侯,又不受信任,没有皇帝的诏书符节,那么这些官府的奴隶怎么会相信你,怎么会听你的呢?第二,就是他们听你相信你,这能集合出来多大一批乌合之众呢?你带着这么一批乌合之众去攻打皇后和太子的皇宫,和正规军去作战,你弄了一帮乌合之众去和正规军去作战,这能打赢吗?动用兵力不合情理。

        第四,动手的条件不合情理,其实韩信动手的最好的一个条件就是刘邦出京,刘邦一离开京城韩信就可以动手了,结果刘邦离开京城了你不动手,还要和陈豨书信来往,陈豨在外地你在京城,你要派一个使者那个时候很不容易,不像今天发个电子邮件,打个手机,发个手机短信,当时要派人骑着马带着书信,这些信使万一在路上被刘邦截住呢?看到密件了那怎么办呢?他不怕走露消息吗?在京城谋反这种事情可以说这叫间不容发,怎么能够靠这种工具来传达一个命令呢?很不可靠。

        第五,诛杀韩信的过程不合情理,韩信怎么被杀的呢?骗他入宫,骗到就绑起来,绑到就立即就杀,缺了什么?缺了审讯,最重要的是缺了查证。韩信不是和他的手下的人商量吗?那你把他手下的人抓起来审一审啊,谁主谋的?谁出的主意啊?他手下的同谋一个不抓,一个不审,一个不调查,韩信一进去就绑,绑起来拉出去就杀,有这么杀人的吗?像这样的杀人是谋反啊还是谋害啊?所以,不同意韩信谋反的提出来了五个方面的反驳的理由,说这不是韩信谋反,这是刘邦跟吕后两个人男女双打要杀韩信,所以这叫谋害,这不叫谋反。

        关于韩信有没有谋反,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两派的观点一直存在着分歧,那么在观点交锋和冲突中,哪一派的观点比较可信呢?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王立群老师的观点是什么呢?

        我来介绍一下双方交锋的时候怎么说的,第一,为什么找陈豨,我们不是说陈豨来向他辞行,他就跟他商量谋反了吗?他怎么说呢?陈豨第一受信任,第二手握重兵,一个深受信任手握重兵的将领你去赴任就得了,你临走之前干嘛非去找那个韩信去辞行呢?你明明知道韩信对皇帝那么不满你找他辞行,辞行的本身就说明你想和人家联手了嘛。而且陈豨受刘邦信任,韩信和他联手刘邦不会怀疑啊?韩信要是找彭越,要是找黥布,这些久经沙场、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已经被刘邦严密地盯着了,韩信一找他们那刘邦马上就知道了。所以找陈豨刚好符合情理,找一个刘邦最不容易怀疑的人最容易成功,这是反驳的第一点。

        第二点,手握重兵不反,手无一兵一卒却反,为什么?很多人就抓住这一点,当年他不反现在他反了,这不合道理。其实大家忘记了当年不反是因,现在反了是果,它俩没有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有两种因果,一种叫必然性因果,一种叫或然性因果,必然性因果是一个因只能推出来一个果,比如说他昨天骑摩托车使劲儿摔了一下,因此他今天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这可以值得相信,骑摩托车重重摔一下今天还是健步如飞那大家不相信,这个因果就是这个因必然产生这个果,这个因跟果有必然性关系。当年不谋反现在会不会反呢?两种可能,当年不谋反现在还不反,当年不谋反现在反了,是不是有两种结果?当一个原因可能引发两种结果,这叫或然性因果,我举的头一个例子叫必然性因果,这叫或然性因果。你不能说他当年没反所以他现在不会反,那不一定,当年不反是当年,现在他反不反是现在决定的,他现在可能反也可能不反,一个因可以推出两个果,这叫或然性,所以说拿当年不反来推翻今天的谋反,这个在逻辑上说不过去。

        第三手中无一兵一卒,手中无一兵一卒也不是否定韩信谋反的充足的理由,韩信一生打仗一向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你看韩信打的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有井陉之战,打那个龙且之战,每一次他都是以少胜多,出其不意,他虽然兵少,但不一定说他兵少就不能够把谋反做成功,这是第三点反驳的。

        第四点反驳,韩信这么机密的事,他给陈豨两个人商量这么机密的事,就他两个人知道,司马迁怎么会知道呢?司马迁怎么窃听到这个消息的?所以不相信嘛,这个不奇怪,史书中间记载两个人密谈的事情多了,没有第三个人在场。我们经常说这个言不过六耳,四个耳朵就是两个人,六个耳朵那就是三个人在场,那就肯定会传出去,但是即使是两个人说,史书只要有明确记载,你也不能够贸然地推翻它。

        第五,抓捕韩信的手段,你看吕后怎么抓韩信的,假如韩信没有相当的准备,吕后抓韩信太容易了,韩信不就是一些奴仆嘛,家里就是些家人,家臣呐,那很简单,吕后调一支正规军把韩信的侯府一包围,进去到府里边把韩信抓起来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不去抓捕啊?说明韩信已经做了相当的准备了,不敢轻易地那样去抓捕,而是用诱捕的方法,而不是用抓捕的方法。最后一个《彭越传》,我们现在还没讲到,《彭越传》明确记载彭越谋反是冤案,是吕后指使彭越的手下诬告彭越谋反,写得非常明确。假如韩信谋反不是事实,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在《彭越传》把彭越的谋反写成是个赤裸裸的冤案,明明白白的冤案,为什么《韩信传》写的是明明白白的谋反呢?那只能说明韩信确实是反了。

        所以这样一来呢两派的观点反复交锋,我介绍了两派的不同观点和他们的依据,还有两派的论战的一些主要的观点,大家可以自己取舍。就我本人而言,我比较倾向于韩信在最后关头确实是谋反了,他第一次被抓是冤案,他没有谋反,但第二次在京城和陈豨他联手,确实是谋反了,这样解释可能比较更合乎历史事实的记载,当然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还可以继续发表。那么我们下面还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学者都不相信韩信谋反呢?都觉得韩信冤枉呢?我觉得大体上有这么几个:第一,韩信的功劳太大;第二,韩信死得太惨,功劳那么大,死得那么惨;第三,韩信确实被冤枉过,在楚王位上第一次谋反是被冤枉的;第四,韩信的军事才能太出色;第五,刘邦杀了不只韩信,杀了一批诸侯王。所以人们根据这五点来判断,一般人都会倾向于韩信没有谋反,韩信作为一代名将,最终还是死在了西汉政权的屠刀之下,确实很可惜。有关韩信之死还有几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说法,这些说法影响很大,这些说法有哪一些?它们有没有道理?请看下集《死因之辩》,谢谢大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