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王立群读《史记》100集第二节 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

第二节 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

        我觉得,诸如此类的事和项羽的性格有关,因为性格就是人。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就是刚愎自用。

        项羽刚愎自用,引起了一系列失误,就是失察,失人,失态,失信。

        

失察:韩信的寒心



        先说失察。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那段生活很伤心。韩信攻占了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韩信当时很伤心地说了这么几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我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干事,官位最高的不超过郎中,职位只是执戟;言不为项王所听,计不为项王所用。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转会了。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就是韩信和项羽。刘邦充其量只是个二流。”

        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对韩信的基本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会是毫无价值的。项羽听不进去,为什么?项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到哏里吗?项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刚愎自用给项羽带来的第一个致命伤: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再说失人。

        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这个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太有关系了。拿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项羽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观性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项羽。决定撤销第二天军事行动的是谁?项羽。他和谁商量过?没有。他召集过会议吗?没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过吗?还是没有。所以项羽不要谋士。

        前面我们讲过陈平利用一桌饭菜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其计谋水平非常普通。我们接着讲这个故事:

        过了不久,范增建议急攻荥阳。当时,项羽选准了刘邦的软肋——粮道(甬道),集中兵力,断了刘邦军队的粮道。刘邦被困在荥阳城中,断了军粮,陷入困境(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只好提议:“请割荥阳以西以和”。荥阳以西是刘邦已经攻占的土地,而且,占了荥阳以西,就可进一步夺取关中。刘邦要不是陷入困境,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项羽因为怀疑范增,竟然不听范增的建议。范增勃然大怒,请求告老还乡。项羽竟然也答应了,于是范增离开了项羽。

        项羽如此轻信,使他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范增。范增临走时说:大王好自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范增已经知道,项羽没戏了。范增的离去,可以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情啊,太遗憾了。

        项羽的刚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还失去了一大批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这就是他刚愎自用第二方面的恶果:失人。

        

失态:项羽的大怒



        再次谈失态。

        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有关项羽的记载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呢?“怒”,“大怒”。项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细翻检了,就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整个《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么时候笑的呢?乌江自刎。乌江亭长划着船叫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啊,这个时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后,就自杀了。换句话说,在项羽的一生中间,随处可见的就是项羽大怒,项王怒,项王大怒。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列举: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阮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曱持戟挑战。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于项羽的自尊受到了伤害。项羽是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那些最爱生气的人,气性大,爱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之人。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

        

失信:钟离眛被疑



        第四谈失信。

        项羽的失信主要指项羽很难相信别人。任何一个群体之中,总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就是一般的人;另一类人就是才智之士,精英。这样一个结构划分,带来一种什么情况?有才之士很容易招嫉。这种招嫉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群体之内,比较有才干的人,他的机遇比较多,他的机会比较多,他可能得到的也比较多。而其他的人可能机会少,或者机会来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得到的也可能少。这是一种招嫉。

        另外还有一种招嫉。两个敌对的群体,比如说刘邦和项羽两大集团,某一个群体中间的精英,就最容易招致对方的嫉恨。我们前面讲过,范增在项羽集团中间应当说是一个最有谋略的人,虽然这个人的本事不是很大,但是他毕竟是项羽集团的唯一的谋士,这就招嫉了。

        陈平在荥阳对峙之时和刘邦分析过项羽的性格,说他“意忌信谗”,行反间计可以使项羽上下不和。所谓“意忌信谗”,就是指一个人疑心太重,容易受谗言蛊惑,这是项羽性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陈平之所以能献出此计,原因是陈平在项羽手下待过很长时间,比较了解项羽。

        刘邦听了陈平的话,给了陈平四万金,让他放手实施反间计,而且不问他的支出状况。陈平利用这些钱,离间了项羽和范增、钟离眛(mò,音“莫”)的关系。

        前面谈到的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所使用的计策,实在不高明,但是,对项羽竟能生效,不能不说项羽非常容易信谗。

        每一个人都会听到谗言,但是,听到谗言后的态度大不相同。有人信谗,有人不信谗;有人能够分辨出谗言,有人不能够分辨出谗言。

        为什么有些人信谗,有些人很难让他信谗?

        这和人的判断力有密切关系。判断力强,不容易“意忌信谗”;判断力差,很容易“意忌信谗”。

        同时,它和自信也有关系。没有自信,容易信谗;过于自信,也非常容易信博。没有自信,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当然容易信博;过于自信,别人说什么也听不进,只听符合自己判断的话,自然也容易信谗。

        我们再来看陈平如何离间项羽和钟离眛。钟离眛是项羽手下一员大将,非常善战,多次打得刘邦狼狈不堪。陈平以重金收买项羽手下的人,散布谣言,“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终不得裂地而王”,因此,钟离眛等将领想和刘邦联手消灭项羽,然后分了项羽的地。结果,项羽果然上当,不再相信钟离眛等忠心耿耿的将领(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了。

        其实,钟离眛最忠诚。汉四年(前203),项羽第二次东归打击断楚军粮道的彭越,派了两个庸才曹咎、司马欣守成皋,这两人仅仅五天就丢城自杀。项羽听说成皋丢失之后,立即回师,赶回成皋时,“汉军方围钟离眛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楚军在成皋的军队几乎全部覆灭,唯有钟离眛带着自己的军队还在死守。如果钟离眛要背叛项羽,岂不早就归降刘邦了?如果钟离眛是庸才,他能独木支撑残局,直到项羽杀回成皋吗?可以说,钟离眛是忠诚与才能兼备。

        项羽死后,钟离眛逃亡。钟离眛早年与韩信的私交极好(素与信善),就逃到韩信那里(亡归信)。刘邦灭了项羽之后,仍然非常恼恨钟离眛,得知钟离眛藏在韩信的楚地,专门下诏书要韩信逮捕他。有人向韩信建议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韩信于是亲自来见钟离眛。钟离眛知道韩信的意图后,对韩信说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曰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韩信本想卖友自保,结果,逼杀钟离眛,自己却不免被捕。

        项羽死后刘邦都不愿宽恕钟离眛,可见钟离眛当年打得刘邦多惨。如此忠诚、善战的部下,项羽不信任、不重用,竟然相信陈平的反间计,疏远钟离眛,自毁长城,多么可悲。

        其实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陈平的反间计,而且这个反间计叫我们今天看起来,是末流之计,是不人流的计策,而就这就能骗得了项羽!

        项羽如此轻信,使他失去了重用钟离眛的良机。

        如果让钟离眛守成皋,还会失守吗?

        

项羽的幸与不幸



        上面我们讲了项羽刚愎自用的四个“失”。但是,项羽是要打天下的,他也是要用人的,为什么却如此刚愎自用呢?他为什么不能够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过了头?

        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能征惯战。项羽自己确实能干,他的才干我们概括成四个字:能征惯战。他自己说过:“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他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军事家。一个没有才干的人,绝对不会刚愎自用;所有刚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的人,项羽也不例外。

        第二,少年得志。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项羽的一生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二十四岁起兵反秦,项梁是主帅,他就是副统帅;二十七岁,就做诸侯的总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二十七岁当国家主席,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给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他这一生,什么好事都赶上了,什么机会他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阅历跟经历的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项羽的人生中磨炼太少了,他太顺了。一个人的人生,特别是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顺,就会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内外失聪。项羽这个人是内无自知之明,外无逆耳之言。他个人太顺利了,又不善于自省,于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即使是做了错事,也不认为是自己错了。这叫内无自知之明。你看看,对一个说了一句“沐猴而冠”的“说者”,稍微有一点逆耳之言,他就一个字:烹!这样为人处事,谁敢给他进逆耳之言啊?忠言逆耳,不好听啊。我们普通的人也都是这样,听到不顺耳的话总是心里不舒服,听到吹吹拍拍的话总是飘飘然。

        所以这三个原因:能征惯战、少年得志、内外失聪,导致了他的过度自信。

        

刘邦的能与不能



        和项羽对比,我们再看看刘邦。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间,我们没有看到刘邦自己出过一个金点子;刘邦的许多重大决策也并不都是张良、陈平这些谋士提出来的。比如新城三老董公建议刘邦为义帝发丧,举义旗伐楚;辕生提出调动项羽,使项羽的力量分散;郑忠建议增援彭越,加大对楚国后勤补给线的破坏;韩信提出开辟北方战场——这些都是极有见地的意见。

        辕生和郑忠的建议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董公是谁?史无明载。但是,董公的建议让刘邦在政治上占了大便宜。

        为什么刘邦能够听到新城董公、辕生、郑忠这些小人物献的奇策?为什么项羽很少听到这些小人物的奇谋?

        韩信曾说项羽吝啬,刻好官印,放在手里左把右玩,棱角都磨平了,还不愿赏给他人(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别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其实,韩信看到的吝啬只是表面现象,骨子里是项羽太自负,自负到只认可自己,不认可他人。项羽听说刘邦想做关中王就勃然大怒,骨子里也是认为刘邦不行,他那点本事还能做关中王?只有他自己是英雄,只有他自己行。这种自负使项羽很难和他人结为同盟。刘邦善于在关键时刻封官许愿,大搞统一战线,拉拢韩信、彭越,为消灭主要对手项羽服务。

        天下的诸侯王本来都是项羽封的,本来他们和项羽就有天然的联系。但是,有几位诸侯王是项羽的铁杆盟友?有谁愿意在关键时刻帮助项羽?过于自负的人,往往都是孤家寡人。

        我们再看军事。军事方面,有项羽在,有韩信在,刘邦撑破天也只是个二流。

        刘邦政治二流,军事二流,他凭什么自负?他没有自负的资本啊!但刘邦有个特点,就是从谏如流,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不行。你说刘邦什么行?打仗他老打不过项羽;出谋划策,他周围比他高明的人很多,且不说张良、韩信、萧何,就是辕生、郑忠,也比他高明很多。

        像刘邦这样一个人,一不会打仗,二不会治国,三不会出谋,为什么能够作为君主,作为一把手统领那么多人?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刘劭,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人物志》。刘劭的《人物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讲人才的书。刘劭在《人物志》里,把天下的人才分为两类,一类叫特殊人才,谁是特殊人才呢?帝王,帝王是特殊人才。第二类是普通人才,就是做臣子的人才。刘劭有一个观点:他认为所有的臣子,无论是将还是相,或者说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叫做偏才,只有国君才叫做通才。

        刘劭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一个大厨师做菜,会用很多作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酸甜苦辣咸,但这五味都是偏才,都不能放多了。盐放多了,叫打死卖盐的了;辣放多了,那是川菜,川菜辣得太狠了也不行;糖放多了也不行,什么都不能多。酸甜苦辣咸都不能作为烧菜的“主帅”。什么是主帅呢?刘劭说,这个大厨师做菜,作为主帅的就是那一瓢水。那一瓢水是主帅,咸了,倒进一瓢水,不咸了;辣了,添上一瓢水,不辣了;酸了,添上一瓢水,不酸了。刘劭讲得很有道理。我们想想刘邦,再想想刘劭的《人物志》。刘邦就是那无色无味的一瓢水。哈也不是,你尝那一瓢水,啥味道也没有,那就是主帅。

        项羽是什么呢?项羽是那个辣椒,项羽只能烧出一盘让四川人、湖南人都不能吃的辣得太狠的菜,太辣了;刘邦是那一瓢水。所以,我们要是看了刘劭的《人物志》,就知道,主帅其实不需要有某种具体的才能。主帅需要的是协调能力!需要的是一瓢水中和五味的能力。

        你手下的臣子,会领兵打仗,当上将军去吧;会治国理财,当相国去吧;会出谋划策,当谋士吧。主帅干什么?主帅三件事:善听,善用,善赏罚。

        先说善听。

        善听有两层意思,一是别人提了个好意见,你一听立即付诸实行,这叫善听。善听还有另一层意思,别人不提意见,你怎么办?你要会向别人说四个字为之奈何?这叫善听!别人给你提了好建议,你听了,这不算真正的善听;真正的善听,是别人不说话,你能问他“为之奈何”,这叫真正的善听。

        第二,善用。酸甜苦辣咸,该放多少?哪个人该放在哪个位置上,哪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事件上放在哪个位置上,这都是善用的问题。

        最后一条,善赏罚,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做到这“三会”,你就能当那个无味之水,你就能统领天下。

        我们回过来,再看看那个“沐猴而冠”的故事。那个“说者”的悲剧在什么地方呢?悲剧就在于他找了一个不善听的人去说话了。所以,提建议你还得看看你的君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的君主只会说一个字——“烹”,那你可千万别提意见!一说准“烹”,找死啊!要找那个善听的人去提建议,这样才能够把你的建议变成实际的行动,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

        从另一个方面看,“说者”的意见很对。项羽没有听“说者”的意见,他也不会听其他人的意见,这是项羽的悲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