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王阳明一切心法怎么样十三

十三

        至于建设龙冈书院,大略算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据《龙冈新构》诗序,当地少数民族帮助王守仁建成小庐以避阴湿,不月而成,远近学子听闻之下纷至沓来,请命小庐为龙冈书院。诗以记事:

        诗中描绘的是一种亦耕亦读、自得其乐的生活,自诫自勉说不要轻视农耕,因为“道”就在其中。吴与弼前辈于力耕之时读书传道,岂不正是这样吗?吴与弼当年的一点心火通过娄谅传到了王守仁的心里,终于在这相似的土壤里盛开成一团烈焰。阳明心学后来强调的为学须在事上磨炼,既得自前辈学人的辗转心传,更是从王守仁自己的五更汗水中来。大约在龙冈学子们的眼里,王先生正是当年吴与弼一流的人物吧。

        王守仁的性格远较吴与弼洒脱,所以龙冈书院里的讲学既不是苦行僧式的,亦非正襟危坐式的,反而很有孔子当年的杏坛之风。《诸生夜坐》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一种逍遥自适的风流韵味:

        师生之间或弹琴读书为乐,或饮酒投壶为戏,或在讲堂秉烛,或在溪边弄月,对一个纯粹追求精神旨趣的人而言,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该再有什么遗憾了,只是背井辞亲的牵挂时不时会涌上心头。《山石》一诗写得凄楚:

        亲情毕竟割舍不下,这是龙场顿悟之后的王守仁唯一无法安心的因素。但如果当真割舍得下,当真能做到这样的决绝,那也就终于突破了儒家的底线,走向佛老一途了。

        王守仁的思想历程,有所谓“王子之五溺”,先后溺于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而之所以最终复归于儒家阵营,正是因为领悟到亲情非但割舍不下,也不应当割舍。儒家一切繁杂的理论与仪节,归根结底都能够追溯到一个“孝”字上,欲尽孝而不能的痛苦,暂时也只能用讲学来排遣吧。

        此时的王守仁却不知道他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犯下了官场大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