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出现了好多的奇谈怪论,有的人干脆撇着一副标准的汉奸腔调,按自己的奴才心理,曲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对西安事变就有着多种意义的解读。
主要是断言张学良将军是千古罪人:救了危境中的共产党工农红军;激发日本人发动华北事变的欲望——竟把日寇全面侵华的责任巧妙转嫁,让一个以抗日为目的发动事变的国军副总司令承担了!
这好比:强盗进了家门,强奸了小女儿,杀死了老父亲,蹂躏着母亲,抢掠着财物,有罪的竟是以拳头强迫当家长的长子反抗并终于成功了的弟弟!那强盗是由于你们家庭不和才来作孽的,是来帮助拾掇你们家庭内部不服家长管教的成员,应该欢迎才是啊!
叫嚣出这种谬论的人们,无非是觉得那位一心内斗的家长太冤,被全体家庭成员逐出家门流落海外,至今尸骨不能还乡。这是为在大陆丢掉政权的蒋记国民政府招魂!可是,心理不平的人们怎么就不用脚后跟想想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事呢:一个靠抓壮丁维持军事、靠印钞票维持经济的政权,垮台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更不用说政府官员贪腐成风,舆论宣传谎话连篇;外交软弱,新闻封锁;对民主靠镇压,执军政靠专制;出版书刊要政治审查,国民代表要提前内定;这难道不是亡国之道吗?
史为今鉴,亡羊补牢未晚;车之前辙,覆水求命已迟!
不管怎么说,面临民族的危亡,国共两党终于掉转了瞄着对方的枪口,一致对外向强盗开了火,虽貌合神离的携手把日本人赶回了老家,但终于又兄弟阋墙,拼了个你死我活。
可是日本人走了六十多年了,竟还留下了那么多汉奸的骨血,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国共两党的兄弟情仇不是老孙几句话就所能侃完的话题,还是转回东汉的袁氏两兄弟携手抗击曹操的故事,毕竟此书名是侃曹操,略侃点袁谭、袁尚兄弟俩的事还沾点边,胡侃些国共党两兄弟之争就有些离题千里了。
袁尚的大军在曹操围城大军的背后扎了大营,双方现在兵力相当了,态势曹军略有不利,毕竟内有坚城外有牵制,属首尾被击的两线作战局面。但曹军的战力却大大强于对方,所以也足以相持,问题在于相持可不是曹操的目的。
双方大战打不成,小战却不断,曹军欲攻城,不但城内的袁谭突击出城攻击攻城部队,背后的袁尚也趁机出寨骚扰曹军背后;曹军欲先拔袁尚营寨,那黎阳城中的袁谭却不时的出城打击曹军的后背。曹操只得兵分两向,被动应付,欲要同时围攻两个方向的敌军?那兵力确实远远的不足。
而那袁家兄弟却也没有主动进攻或配合聚歼曹军的实力,这场现在说不清谁围谁的战事就只有继续相持下去了,表面上看敌我双方势均力敌,实际上各人的苦楚各人知道:
袁氏兄弟虽相互救援,但却尽量确保自己的实力不受损,虚招多,真玩命少;曹操呢?是身处敌占区的背水作战,后勤供应成了大问题,军粮俱从远方调运,士卒劳苦不说,还要分出野战部队给予沿途护路,战事的实质问题是曹操拖不起了。
这不死不活的局势袁谭、袁尚也清楚的很:现在到了曹操决断的时候了,是继续苦苦相持?还是黯然退军?实际上,曹操现正在连日召集谋士、将领们开会,决定大军的去留。
时已早春,黄河即将解冻,到那时粮秣供给更加不易,春雨一降,沿途道路必然泥泞不堪;最为要命的是黄河的开凌期,河水必然暴涨,冰块顺流而下,横冲直撞,浮桥不能存,舟船不得渡,到时欲退也不能了!
可是曹操却不甘心啊!劳师远征,损兵费粮,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回许都,竟是受挫于两个小辈之手!这个脸可算丢到家了。尤其是,这冀州士气一盛,必然渡河侵扰,自己想安定也是不可能的,这河北将来更是急切不能收伏了。
又来了更为可气的消息:今天伏路士兵捉到几名袁军散卒,据供称:二袁将军近日各自集会动员,说曹军即将败走,大破曹军就在近日,此战必能雪官渡之耻,报父帅血仇,要以曹贼之首级来祭奠被坑杀的八万冤魂!
曹操闻听大怒:小辈安敢欺我?竟然妄想捉我曹某?且看你二人腿有多长!随即下令:全军立即准备撤营收兵,退回河南,各部可派出小分队加紧袭扰二袁城寨,掩护大军南撤黄河。
小分队袭扰敌军,由于兵力弱势,必然难有胜机,两天的骚扰活动反而损失了不少士卒,有些分队竟然全队覆没,被袁军一网打尽,全部给活捉了过去。
那袁谭、袁尚已经觉察到了这两天曹军不正常之动向,经仔细审问捉到的零星战俘,知道了曹操今晚欲趁夜弃突然退军,怎能容你这么轻松一走了之?当下二人飞骑约好举火之暗号,于亥时同时进兵,除留守黎阳的少数步兵外,全军出动,趁曹军仓皇败退无战心之时,追尾掩杀,必可大胜!
曹操能顺利走脱否?二袁兄弟能如愿报仇雪耻否?
正是:
天算不如人算,欲走未必如愿。将士虽有归意,主帅各拨算盘!
众人的意见基本倾向于及早退兵为上,时间与形势在那儿明摆着,能全师而归应该是理想的结局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