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我的青春有个你免费完整版来点严肃的(1)

来点严肃的(1)

        (2003年6月)

        很多依靠娱乐片大获成功的导演,或者因为本身思想的转变,或者因为想突破类型的束缚,希望能改拍一些严肃题材的影片,这种事情被我称为“转严”经历,在此,我想以三位“重量级”导演拍摄题材的转变经历,即“转严”经历———卓别林、斯皮尔伯格和希区柯克———给大家欣赏一番。先来介绍卓别林,他是这三个人里资格最高的,不仅因为这里头他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还因为他的成就以及对电影做的贡献,使他属于艺术家的级别,而其他两人则属于艺匠。

        卓别林的风格改变是从1920年的开始的,同情与友爱渐渐替换掉了单纯的搞笑,成绩可嘉。但这应该和其他人因为突破自己而渐渐开始拍摄严肃题材的影片有别,因为题材的逐渐严肃是卓别林思想成熟的标志。获得了不小的欢迎,而这部颇有自传色彩的电影,使我每次看它,都要为其情节痛苦不已。紧接着拍了两部喜剧片后,1924年,卓别林不想再拘泥于喜剧片的束缚,于是他邀请当年的一位正希望有所发展的女演员作为主角,拍摄了讲述女性婚姻爱情的严肃电影《巴黎一妇人》,卓别林并没有担任演员,只是做幕后工作。从这部电影能看出他做的努力,但影片没有受到公众的赞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众更喜欢他的喜剧表演。正巧在这时,卓别林从报纸上受到对淘金者经历的报道的启发,在1925年,拍摄了电影《淘金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成为卓别林电影排名中最精彩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卓别林第一次显示出了他对美国梦深刻的解析,以及对人性欲望的探知,可以说卓别林的作品真的越来越优秀了。但是如果文章写到这儿,就结束对卓别林转型的记述,就太错误了。卓别林风格、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与那个动乱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城市之光》,对贫困的人民同情以及怜悯;,在大工业时代对机器奴役人民的嘲讽;《大独裁者》,二战即将来临,呼吁和平,渴求团结;《凡尔杜先生》,对人性阴暗面的重重一击。《城市之光》的代名词是希望,而则是批判,《大独裁者》是渴望,《凡尔杜先生》是绝望。

        这里面其实我认为最值得研究的应该是《凡尔杜先生》,研究者的浅薄造成这部卓别林最深刻和最尖锐的影片被人们遗忘。这部电影大概讲述的是,一个银行职员凡尔杜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下岗风潮中被撤职。随后的各种人生磨难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他不断地与有钱的女人结婚,杀死她们以获得她们的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养活下肢瘫痪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当一场事故使他的妻儿丧命时,凡尔杜痛苦万分,终于自首,当警察询问他的罪行时,他说了最发人深省的话:“我的疯狂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疯狂至极。”这话看起来很疯狂,实际一点错儿没有。这也与当时身处麦卡锡时代的卓别林屡次遭受政府审查并扬言驱逐时绝望的心情有关,此片一经推出,就在政府的压力下只放映了不到五场,而且各大电影院从此不敢再放映此片。而在欧洲,当喜爱卓别林电影的观众满怀欣喜地想看一部喜剧片时,银幕上出现的却是杀人如麻的凡尔杜,观众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后来个结尾:从以后或者说《大独裁者》以后,卓别林的黄金时代,或者说观众心中的卓别林黄金时代,(可我认为卓别林从1940年起刚刚迎来黄金时代)就已经过去了,他之后也很少拍片子,并且影响并不大,40年代就拍过两部电影,之后50、60年代各拍过一部。接着来说说斯皮尔伯格,他的“转型”经历是最典型的,1975年的《大白鲨》,1979年的《第三类接触》,1981年的《夺宝奇兵》,转年的,不到35岁的年龄,斯皮尔伯格就拍摄了4部跻身于电影历史上十大卖座片行列的电影。他是纯正的娱乐片导演,《大白鲨》里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恐怖意味连悬念大师希区柯克都大为赞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