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我无法融入这个世界学佛要有次第和方法

学佛要有次第和方法

        济:佛法博大精深,经典浩瀚,今天的人学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这个难度不在于我们接触佛法的机会太少,正相反,是在于资讯过于发达,以致让人无所适从。很多人虽然对佛教有兴趣,但并不清楚应该通过学佛来解决什么问题。有病急乱投医的,也有附庸风雅、当作文化修养的,不一而足。而那些有心学佛者,因为对佛教缺乏基本正见,所以在面对各个宗派的各种说法时,不知道这个经典和那个经典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因为不同经典代表不同的修学体系,如果没有次第,缺乏对佛法的宏观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陷入选择上的困难。

        周:是的,面对佛学的浩瀚典籍,我也是望而生畏,不知从何入手。

        济:佛法太博大了,每一部经论,每一个宗派,都包括从教理到修证的完整体系。虽然条条道路归长安,指向的终点是一样的,但起点不同,路径不同,有的看起来完全是两码事,甚至彼此矛盾。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次第,往往学了几十年还是不得要领。

        周:这不光是方法问题,还有慧根的问题。

        济:学佛需要有良好的氛围和有效的引导。这种引导,主要是明确先后次第,掌握方式方法。学佛不能单纯作为理论去学,那就和做学术没什么区别了;但也不能什么理论都不学就盲修瞎炼,那只会在自己的感觉中闭门造车。不少人看起来很精进,但见地跟不上,修来修去都不得力。如果观念有问题,就意味着他还会不断制造烦恼。他修的那点法往往还挡不住制造的烦恼,就会修得很痛苦,很怪异,所以见地很重要。

        周:其实,学哲学也是这样,首先必须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对哲学经典的脉络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找到二者的对接点。

        济:学佛是学习佛法的智慧。在修学过程中,需要把佛法见地转化成自己的观念。我们在没有学佛前,也会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佛之后,就要发自内心地接受佛法,以此代替原有观念。当然,这种接受不是盲目的,而是在闻法、思维、理解基础上的接受,并且经过现实人生的检验,确认佛法所言不虚。只有这样,学佛才能落到实处。特别要注意的是,替换观念不是知道概念。仅仅知道概念,就像得到一张药方但不去服药,或是得到产品说明书而不去使用产品,是没有真实力用的。唯有将佛法落实到心行,以佛法智慧看问题,才能消除错误观念,进而消除由此产生的痛苦烦恼。

        周:按照我的理解,接受佛法,代替自己原有的观念,不是一个单纯代替的过程。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在自己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际发生的是对已有积累的一种清理,去除谬见,而让优良的种子发芽生长。用宋明新儒家的话说,这叫明心见性。

        济:明心见性也是佛法修行的重点,禅宗尤其重视,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然,这是对上根利智设定的捷径。对一般人来说,还是要经历戒定慧、闻思修的常道,需要从树立正见、改变观念入手。所以,我提倡的学习方法是“理解,接受、应用”。首先是从法义上理解,比如佛教说“诸行无常”,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我们不仅要“理解”无常的道理,还要把这个道理拿到现实中去检验,看看哪样东西不是无常的。当你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事物的确是无常的,就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个观念。具备这一认识,就要用来替换过去对“永恒”的幻想,学会用无常的眼光看待一切,这就是“运用”。当你对佛法真正地理解、接受并应用后,自然会达到观念、心态乃至生命品质的改变。因为观念会影响心态,心态会造就生命品质,这是由此及彼的。

        周:佛教界本身是否也存在这个学习方法的问题?

        济:佛教有自身的修学传统,但对多数人来说,还是存在文字、理解和选择等方面的障碍。我们目前做的,是针对现代人对佛法存在的误解和修学困惑提出解决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正信。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这就需要帮助他们一一扫除,认识到佛法对人生的重大意义,知道为什么需要学佛。其次是让佛法和现实人生建立联系。一般人会觉得,佛法离生活非常遥远,这就需要让佛法落地,让大家了解,如何运用佛法来认识并解决人生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三是对修学的引导。学佛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让我们心态平和一点,快乐一点,而是要引导学人从迷惑走向觉醒,走上自觉觉他的菩提大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