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的动荡像一颗蓄谋已久的炸弹,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被一个叫河本的日本人引爆在了沈阳城外的柳条湖铁路。
同年十二月,南京。冬夜茫茫,阴雨绵绵,混合了血腥的寒气仿佛是一层酽稠的浓雾,与北方升腾的狼烟交织在一起,厚重而迷蒙,包裹着、逼迫着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喘不过气来。
雨淅淅沥沥,密织的雨丝在浑浊的路灯下也似泛起了暗红色。夜深,在一条僻静小巷,有一间阁楼的窗户依然透着淡黄色灯光。历史教员罗崇文正伏在小木桌前,就着一盏台灯读父亲的来信。为了不使这深夜的灯光过于引人注目,他在灯罩上方盖了一张报纸,阁楼里的光线变得微弱、昏暗,使他的阅读十分吃力。
崇文儿:
见信如面。
近闻外面时局动荡,学生不安心课堂,纷纷涌上街头滋事,必将惹下祸端。吾儿身处是非之地,应以家业为重,言行须谨慎再谨慎,不可受人蛊惑,卷进旋涡。切记!切记!
汝所需银资已寄出,望查收后即刻复信。
为父与马县长的婚期之约将近,且梅梅已由马家送至兰州,家里诸事俱备,盼吾儿尽早返家完婚……
罗崇文放下信,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这样的信他已经收到很多封了。他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在这样一个纷乱的时代,罗崇文年轻的胸膛同样涌动着青春的热血,他是常常被外面的呐喊鼓荡着的。但每次读了家信,他又觉得自己不能辜负父亲的教导。他犹疑不定,始终没有让自己的行为激进起来,当然也没有参加到请愿学生的行列。日本人是该杀!然而……可是,自己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喊喊口号有什么用?就像珍珠桥惨剧,不是以学生的流血而告终吗?他们多么年轻啊!国家的一代栋梁之才,就这样殒去了?作为教员,他深深为他们惋惜。且政府说,要以大局为重,防止事态恶化……自己是学历史的,只知道些许过往岁月的沉渣烂滓;至于未来么,有政客,有军队,他们应该对国家的安定负责。但愿政府能将一切平定下来,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不再失去无辜的生命;让学生重返课堂,做他们应该做的事……自己的想法也许过于软弱了。内忧外患,物价暴涨,自己的一月薪水尚购不得一石稻米,日常用度仍需老父供给,想来亦惶然。父亲来信说兰州是大后方,目前局势比较安定,家里的日子要好过些。只是今年县城乡下的农田遭了灾,麦子收成不好……
啪、啪、啪,楼下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罗崇文纷乱的思绪。他收起信,立即将灯灭了。听说最近在抓捕可疑分子、无政府主义者。这样的非常时期,小心无大错。
啪、啪、啪,敲门声如密集的雨点般越来越紧,还伴随着焦急的低唤:“罗崇文老师,快开开门啊!”
能喊出他姓名的应该是熟人,在这多风多雨的半夜里会有什么急事呢?罗崇文被声声低唤催促着,他重新亮起灯,疾步走下阁楼的木楼梯,拉开了门闩。
借着昏暗的路灯,眼前的情景令罗崇文大吃一惊。两个模糊的人跌跌撞撞,相互搀扶着靠在门边,蒙蒙细雨飘洒在他们的头上、身上,血水和着雨水,顺着他们的脸庞流淌着。那两个人的衣服已经湿透,在灯光下隐隐呈酱紫色,像在血水中浸泡过一样。
“罗老师,快,快,帮我扶一把!”说话的是个男青年。
罗崇文终于从沙哑而焦急的声音分辨出,来人是他的同事——国文教员司马文心,他扶着的是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女学生。女学生大概伤得很重,她的头一直搭在司马文心的肩上,差不多是由他拖着走的。罗崇文把两个人搀进屋内,立即插紧了门闩。
零零星星的枪声响了整整一夜,把阴冷的夜空搅得丝丝缕缕,像无数柄利剑悬在大街小巷,让南京城心惊胆寒,彻夜无眠。
“你们这是为什么?”罗崇文小心翼翼地问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本人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我们的行动虽然改变不了局势,却可以唤醒民众。”司马文心忧愤地说。
罗崇文找出一张新床单撕成布条,又找出一瓶白酒和一些消炎药片,和司马文心一起给女学生清洗、包扎伤口。然后,天就蒙蒙亮了。
“你帮她找个大夫。”司马文心说。
“你去哪里?”罗崇文问。
“我还要办一些事。请你照顾她,等我办完事再回来接她。”司马文心简单交代了一下就走了,留下身负重伤的女学生在罗崇文这里休养。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因为恪守本分的罗崇文从来没有引起过外界注意,他的住所相对安全。
数天后,女学生清醒过来,罗崇文才得知,她是司马文心的妹妹,叫司马寻心,是从东北流亡到南京的。但走了的司马文心一直没有消息,像随着那个冬夜的雨雾蒸发了一般,他始终没有回南京城接他的妹妹。
司马寻心的伤势逐渐好转,她才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不明就里的陌生环境里,她对眼前这个叫罗崇文的人一无所知。当时的情况下她有两种选择:要么离开罗崇文家,汇入东北学生继续流亡的行列,再伺机寻找哥哥——自“九·一八”事变后,许多大城市都有东北流亡学生,他们对孤身在外的小同乡肯定会完全接纳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么她继续留在罗崇文家里,一边休养一边等哥哥的消息。权衡左右,她选择了后者。这并不是表明她的柔弱或者害怕外面的动荡与磨难。自从家乡沦陷,动荡与磨难成了东北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且曾经跟随哥哥一起为能够早日结束这种生活而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她做出留下来的决定,主要是身体方面的原因。由于失血过多,到目前她连扶着墙走路都还吃力,又如何能到外面做什么大事?何况,哥哥暂时没有来接她,肯定有重要的事脱不开身,她到外面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罗崇文根本不会让身体虚弱的她独自离开。对于司马文心的托付,他是恪守信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