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柳枝绿了,县城渐渐热闹起来。万物复苏,天气晴朗,人们从静默了整整一冬的慵懒中缓过精神气儿,在街头巷尾走动、扫除。进城的牛车或骡车更加频繁,吱吱嘎嘎转动的轱辘声响彻在整个县城;戴白色或黑色帽子的赶车老汉噼里啪啦甩动着鞭子,牦牛或黄牛的鼻子里呼呼喷出热气,它们按照鞭子的节奏缓缓地踏着步儿;骡车比牛车走得快,骡子的蹄掌嗒嗒敲击着石子路面,好像所有的街道都跟着它在跑动。小孩儿举着自制的瓦片风筝,呼拥着走向外面的原野,他们用风筝将自己的一点心愿和一片向往送到了天上,直上九霄;春光便随着风筝的飘浮一天天老去……
至暮春时节,所有的槐树都开花了,枝条上缀满雪白的细碎花朵,整个县城飘溢起浓郁的芬芳。有几个老婆婆则踩着木凳站在街边的榆树底下,一边抬起手撸树枝上的榆钱儿,一边哼唱学来的戏文:王三姐守寒窑一十八载,刘翠萍苦度了一十六春;还有前朝英台女,生生死死爱梁生;这都是父母嫌贫爱富贵,女儿不忘恩爱情……由于老婆婆们已经豁了几颗门牙,嘴是漏风的,她们又只会用当地方言讲话,因此唱出的戏文都跑了调,并不能听真切她们到底在唱什么。
因了槐花和榆钱,县城里扬起一片漫无边际的热闹与欢欣。
罗家是县城里少数几户每天吃三餐饭的人家之一。临近晌午,母亲也从自家院子里的槐树枝上采摘槐花。她将那些花瓣肥厚的花朵从茎部掐下来,放入白瓷盆中,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瓷盆,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将槐花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拌上面粉和姜、葱、咸盐、胡椒面儿等调料,再点上炉子搭上蒸锅,将拌好的槐花放进笼屉里蒸熟。这样的饭食叫散子。
一九六四年的春天,困难时期刚过去不久,人们脸上的菜青色还没有完全褪尽。曾经靠榆钱儿或槐花度过三年大饥荒的平安县城居民仿佛怀着感恩与朝圣般的心情,等待每年春天榆树抽芽、槐树开花的这段时间,家家都必定要吃几餐用榆钱儿或槐花掺上面粉蒸的散子,并且逐渐将其演变成了县城里一种特有的生活习俗。这一天,采摘了槐花的母亲早早地点燃了廊子前的煤炭炉子。不久,炉子上的蒸锅吱吱冒着白色的蒸汽,院子里飘散起槐花的清香。等槐花散子蒸熟出锅,盛在一只瓷盘里,那是一种透亮的灰白色面团,再往面团上淋一点麻油,满街满巷都飘散起无尽的温暖与馨香。
晌午的阳光暖融融地晒着。祖父在这温暖与馨香的气息里合上手中的书,轻弱地打起了鼾儿。姑奶奶端走了他的茶碗,又从房里取来一条薄毛毯搭在他身上。在院子里玩耍的罗扬不知道祖父在做一个怎样的梦,他在梦里又见到了一些怎样的人。酣睡了的祖父会梦见祖母吗?或者,虚弱而蹒跚的祖母只能常常在罗扬的梦里独行?
做饭的间隙,母亲已经在两棵大槐树之间拉了一条绳子,晾晒刚刚翻洗过的被褥和衣裳。院子里顿时投下一片一片的阴影,轻轻摇曳着,仿佛在地上落下了一朵一朵的祥云。罗扬、姑奶奶和祖父以及祖父的鼾声就淹没在这一朵一朵的祥云里了。
吱嘎一声,罗家的柴扉院门突然被推开,进来三个人。走在前面的年纪大一些,脸上留着浓厚的络腮胡,头发已经谢顶。罗扬认得,他是县文化馆的柳馆长,常到家里来向祖父请教文物方面的问题。跟在柳馆长身后的是罗新宇和一个年轻人,他们各人抱了一只长木盒。
罗扬推醒祖父:“爷爷,柳伯伯来了。”
“噢……是柳馆长啊?”祖父抬起头,打量着来人。
“罗老师,今天又要打搅您。这是文化馆收藏的一对青花插瓶,我觉得有些不对,不敢确定,拿过来您给看看。”
“爹,您看!”父亲已经把怀里的木盒打开了。
“不急,不急,先搬桌子过来。”祖父拦住父亲,又扭头对坐在一旁的姑奶奶说,“您把我的老花镜和放大镜都拿过来。”
不一会儿,父亲搬出来一张小条桌摆在祖父面前。母亲又搬出三张椅子,重新沏了几碗茶。
两只木盒都打开了,一对青花插瓶被小心翼翼地放到条桌上。祖父举着放大镜仔细察看起来。
据说那对插瓶是县城里卖凉粉的麦老太太的传家之物,县文化馆建立之初她捐的。她的儿子麦三也因此成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插瓶的标签上填着“明初宣德青花”,它们摆在条桌上,要祖父的慧眼给它们评定身价。
那对插瓶通体润白如玉,在瓶身正中绘有一束兰草和两只蝴蝶,一只蝴蝶落在兰花枝头,另一只蝴蝶在兰草叶旁飞舞,栩栩如生。图案是靛青色,衬得瓶体愈加洁净,在迷醉的春光里泛着青幽幽的光芒。
祖父戴一副老花镜,举起放大镜,对插瓶的每一丝釉色和每一条纹路进行观察。他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摇头。琢磨了很久,最后祖父对柳馆长说:“假的。从它们的烧制工艺和釉色可以判断,应该是民国后期出品的。”柳馆长点点头,和跟来的那个年轻人一起小心翼翼抱起插瓶送回了文化馆。据说,柳馆长连夜向上级部门写了一份有关“明初宣德青花”插瓶的鉴定报告。
后来麦三仍然留在文化馆工作,只是文化馆的展厅里再见不到那对青花插瓶。据知情的人说,那对假古董又回到了麦老太太手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