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武汉的明星名单大全第二章 苏州人的哲学

第二章 苏州人的哲学

        谁都说自己的家乡好,谁都说自己的家乡美,然而我在言说苏州时却常常感到笔力不足,这是因为当代苏州的变迁难用几句话、几个篇章可以叙述和筛滤得清的。这一点连生活和战斗在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们也都同情我。

        当代的苏州是什么?有人说苏州是一种模式,有人说苏州是一种精神,也有人说苏州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其实,苏州从伍子胥建“阖阊城”那天起,注定了她是一种独特、一种文化、一个镌刻着中国独特文化与奋进追求的精神家园。

        人们所言及的“天堂”之意,大概就是这种具有东方色彩的独特文化与奋进追求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吧。

        “天堂”一语自古就有,这是东方人追求的最高生活境界。我们现在用“小康社会”作为现生现世的一种追求目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话出自之中,可见“小康”概念在几千年前的东方哲学思想里就有了。“小康”是东方人对现生现世生活的一种向往目标,“天堂”则是东方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梦想追求。“小康”与“天堂”,蕴含了东方人对现生和来世的全部人生哲学追求。

        苏州古今被称作“人间天堂”,当代的苏州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下的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典范和样板,我确实有些感到笔力不足,因为你无论从哪个角度和哪个方面去讲述近三十年的苏州发展史都可能是一部鸿篇巨著。

        有人对我说:你应该写一写苏州的教育发展史。我稍作涉足,就发现这块领域的苏州,在昨天和今天都是那样的光彩夺目。

        昨天的苏州教育可以说是星光灿烂,有远古的军事教育家孙武,他的十三篇《兵法》传世千秋。传说当时的吴王想试孙武的兵法是否实战中管用,于是令他操训宫女,结果孙武令旗一出,吴王的两位爱妃嬉笑乱阵,孙武当即杀之,半点没军事知识的宫女们顿时肃然操练,军容整齐。孙武兵法从此名扬天下,直至被今朝中外军学界所用。昨天的苏州人,另一位令我敬佩的重教育者是宋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范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为千古座右铭,他在苏州为官时选了一块地方准备安家传后,结果风水先生一看,说“此乃龙头宝地,范氏后裔必世代大官”。范仲淹一听,立即改变主意,自己出资造了一座孔庙和一座学府,开创了当时中国的第一个培养高等人才的郡学,也从而开创了苏州学风之始。“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人才,伟哉!”范仲淹在《苏郡儒学兴修记》中如此赞叹道。苏州学风从此“甲天下”,故而带来苏州才子层出不穷,成为中华优秀人才的摇篮。后朝的苏州教育之风更是大盛,光有名有姓的教育家如明初的况钟,北京故宫的设计者、文学教育家冯梦龙,建筑教育学家蒯祥,唐伯虎,清代的医学教育家叶桂、文学教育家俞樾、苏绣教育家沈寿,近代的教育家就更多了,如顾颉刚、叶圣陶、颜文梁、夏坚伯、谈家桢、时钧、钱伟长、张光斗……一大串名士。他们的存在,使得苏州这块富庶的土地上始终学风蔚然盛行。在我小时候就常听大人教诲一句话,叫做“书包翻身”,意是只有上学念书才能解放自己、获得理想。重教和重人才是苏州人一以贯之的理念,它也是苏州能够几千年长盛不衰的一个永恒的真经。近年在他乡采访,总听一句豪言壮语: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苏州人不是这样说的,苏州说:再富你也得苦读书,你穷就穷在不念书。过去历朝历代,苏州念书人出名当官的自然不用多说,旧时的状元苏州一直居全国之首,甚至还有像翁同龢等一族出了两个三个状元的也有好几个家门。在当代,苏州籍的院士也是为数最多的地区。像大名鼎鼎的中国无线电创始人李强,“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王大珩、程开甲和化学专家张青莲、物理学家何泽慧、水利专家陆佑楣、电子学家韦钰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朱棣文及大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等都是苏州人。据苏州有关部门2005年时作过的调研,发现当时的125名苏州籍院士中,绝大部分家境并不好,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但由于他们的家风好、族辈重视教育,所以成为了“书包翻身”的典范。

        我知道,在我老家人的眼里,口袋里有钱并不能显耀,但若家里出了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是可以大大显耀的。在干部的嘴里,你的DGP也非显耀的资本,可你的学校建得好、出“状元”多、高考分数在省里市里平均水平高了,却尽可显耀。还有一件事在苏州干部中是可以显耀的,那就是家中的藏书。苏州每年有一次个人藏书展,基本上是自发的一项民间活动,届时大家可以把家里的藏书之宝和数量报出来,然后有“书会”评委进行评定。苏州市委的领导和宣传部的正副部长一说起这件事,可以跟我说几个小时,而且手舞足蹈,因为他们都是藏书状元。宣传部长徐国强是读书人、藏书人又是教师出身,他倡导下的苏州读书活动自然不用说了。他说在苏州当干部如果不提倡读书的话,你即使领导创造了再高的GDP也会有人骂你。苏州人重教育、重知识远比重金钱的程度高。朱永新这个名字在中国教育界和青年学生中名气很大,他现在是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之前他在苏州当了十多年管教育的副市长。我与他有多年交往,给我的强烈感受是,这位博导出身的市长对教育特别是他一手发明和倡导的“新教育方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多次私下对我说:“当官总有当到头的时候,但搞教育你会发现没有尽头,而且其乐无穷。”朱永新做到了这一点,他当副市长时与同事们一起一方面把苏州全市的教育引领到了一个全新的高水平上,同时他不停地写书,不停地到全国各地讲学作报告,推广他的“新教育革命”,现在他的“子弟”有几十万人,有人称其是“中国民间教育部长”。

        有人对我说,你还应该写写苏州的城市建设改变。其实这是根本用不着争议的问题。借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的话说:“苏州的老城外形没有变,但内容变了。苏州老城的外面是苏州新城,苏州的新城是苏州老城的继承者和创新者,苏州城外的苏州也早已是美丽无比的城市。”这话听起来有些绕口,可丁教授说出了今日苏州的城市概貌。

        现在的苏州城与2500多年前时伍子胥建造的“阖闾城”从面积和风格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值得庆幸的是苏州这些年在保护老城上所下的功夫和投入是空前的,你若有机会到苏州一游,你就会发现这一点。对待古城的保护是一门大学问,对苏州这样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她是国务院发文明文规定的一座整体风貌需要保护的城市,同时,她又不得不与现代文明社会接嵌,保护和改造成为摆在苏州人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聪明的苏州人采取的态度是:老的不动,不动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原样,要保持原样就得在“动”的时候下功夫。为了这“动”与“不动”,苏州近几届政府领导没少动脑筋,甚至没少受各种压力。然而这种压力带来的效果是我们今天能够让世人看到的苏州古城里的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创新之间流动着的那种美观、深刻和韵味——当然是具有东方水城特色的那种畅流着文化和民风的韵味、深刻与美观。它们仍然是我们记忆中的观前街、干将路、沧浪亭、狮子林、虎丘塔和粉墙黛瓦的民居、花木飘香的小巷及亭园塔斜的映月……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有一日我站在苏州西门的老城与新城交会处的立交桥上,不由想起元代名僧释惟则写的这首诗,一下觉得很奇怪:几百年前的老僧他怎知几百年后的苏州人会有“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的感受?

        现在的苏州城已经成为一城三体,即原有的古城,与东、西山合为一体的“新苏州”和东边与上海接壤的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中心的“洋苏州”。它们以古、中、洋三个不同特色构成了今日苏州城的风貌,其面积已比“阖闾城”大了几百倍,与二三十年前的苏州城相比也完全变了样。今天生活在苏州城内的居民特别地幸福,他们既可享受古典风物的韵味,又可呼吸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更可与当今世界最完美的物质文明景物融合。如果你想重温姑苏的市井旧景,你可搭乘免费公交车上人民路,然后到观前街轻步漫游;如果你想换换空气、观赏蓝天白云、鸟语溪流,你就或骑车或驾车到孙武亭旁的太湖岸堤上,那里既可朝来暮归,也可享受半时一午的浪漫情调;当然,如果你是年轻人,最好上东方的金鸡湖,那岸头的时代广场和水上游艇,尽可让你激情澎湃……

        苏州城的历史性变化是在这二十多年里,这种变化既有形体的,更是内容的,但只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对古城的保护。为此,苏州人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昂贵的。因为历史和现实的衔接、保护和重建,其实充满着矛盾与对立,有位苏州官员告诉我,苏州百姓对旧城的感情和保护意识强到你若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为什么要动一块砖、一块瓦时,他会直接向北京中南海写信告你状。我听说有一任苏州市委书记在任三年,被老百姓骂了三年“大拆”。后来这位书记走了,他力主改造的老城老街改造好后,老百姓又经常念叨他的好。这事让我深切体会到“苏州干部不好当”的真实含意。

        “苏州干部不好当”的后一句话应该是:苏州干部必须当好。

        前者不易,后者更难。

        然而苏州的干部们依靠邓小平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工作的指导,几十年来很完美地完成了一棒接力一棒、一棒更比一棒强的执政任务。

        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的十几年间,苏州依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大飞跃,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可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是“温州模式”出现后,苏州的乡镇企业经济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这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阶段的苏州人异常地痛苦。摆在他们的面前有两条路:或继续固守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导的集体经济形式作最后的挣扎,或摒弃它重走一条腾飞新路子。固守老路显然要准备接受落后的现实,重闯新路同样将可能面临“死亡”的命运,因为在这之前的苏州一直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并已经形成响当当的“苏南模式”。

        那是一场蜕变。一场意味着必须自我否定的蜕变。一场意味着从头重来、另起炉灶的蜕变。

        凤凰能否涅槃,姑苏城内城外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谁敢动一下我们的机器,我们就砸谁的脑壳!”那个时候恰逢全国纺织行业大调整,国家下达了“砸”几万万锭纺织机械设备的指令,苏州的乡镇企业又多数是纺织企业,是“砸”纺机成为首当其冲的地区。某乡镇的几百名工人手持铁铲和锄头,堵在厂门口,死守三天三夜,欲与前来砸锭的干部拼个你死我活,并声言“愿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社会主义成果”!

        纺机仍然要砸,而且砸得稀巴烂……

        工人们嚎啕大哭。

        又一个工人痛哭流涕的现场:一群工人们愤怒地撕碎手中的新工作证,高喊着“要当社会主义企业的工人阶级,不当资本家皮鞭下的臭苦力”的口号。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转制,想不通自己用几十年的心血建设起来的工厂一夜之间成为某某个人名下的企业,尤其是想不通昨天还是“共产党的厂长”,却转眼成为掌握许多股份的“资本家”……

        “转制!”

        “必须定时间、定任务地转制!”市委的死命令。县政府的死命令。镇上的死命令,企业和工厂关上门也要完成的死任务!

        呵,那岁月,苏州像一艘漂荡在海上的大船,突然折断了桅杆与篷帆,不知驶向何方,在风涌浪滚的海面上打转转……

        “来,你们看看,看看这条小河还可不可以下去游泳了……”

        “来,你们闻闻这江水为什么是臭的,看看水里还有没有游动的鱼儿……”

        “来,你们瞧瞧这桃花为什么不再是红粉色的而像是涂了灰似的……”

        干部们耐心地将原来是种地的农民现在是乡镇企业工人的群众引到河边,领到江堤上,让他们自己体会发展和致富的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污掉的河可以治,涂了灰的桃花可以在雨后重艳芬芳,江湖清了小鱼还会欢游,可是产品不对路,资金周转不了,工厂就会关门,这才是真正的自取灭亡啊!

        苏州全市的干部群众不得不放下头上的光环,开始痛苦地反省……

        “浙江的私营企业火得很,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越来越成问题,人家的企业越办越红火?到底奥妙在哪?”

        “没啥奥妙,人家姓私,我们姓公,一字之差,效益和效率差之十倍百倍。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我们不败才怪!”

        有人已在私底下“悄悄革命”——把僵板的企业分配制度和产权制慢慢分解成集体的、个人的,还有企业主的,甚至是彻底的私人承包制的、部分出租式的……

        那股风从东南角吹来,越吹越猛。那风里夹着浓浓的“温州味道”,最先吹到了苏州乡镇企业走在最前面的丝绸之乡——盛泽。

        “一河之隔,人家的原材料,人家的销售成本低了又低,利润高出我们几倍,而且老板可以当场付现,甚至十万百万的现钞出手也没违规、违纪一说,可我们呢,厂长请客商吃一顿饭因为没有发票却弄不好被说成是贪污!别无选择,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浙江人俘虏过去了……”一位在苏州土地上当了15年乡镇企业的厂长经受不起浙江人五万元的年薪诱惑,带着10多名骨干跨过一道十来米的小河,在浙江嘉兴的一家私营纺织厂安营扎寨,不到半年这个厂长获得20万元“分红”,那10多个骨干每年也有4万元“红利”。

        一条小河可以隔成两种经营制度,却隔不断老百姓的耳朵。于是又有十个百个盛泽人跨过那条十来米宽的小河省界,来到浙江嘉兴和湖州地盘,或加入当地的私营业主的行列,或干脆租下几间房子自己开始干了起来……

        “怎么样?跟这边集体的效益比哪个好?”

        “还用说!过去我们是为‘大家’干,现在是为自己干,干多干好除了缴税全归自己,你说哪个好?”过河的人对河这边的人如此说。

        于是,又有一批批盛泽人过河去了。这回不再是盛泽人,还有震泽人,甚至是吴江以外的昆山人、常熟人,甚至还有张家港和老吴县人。

        苏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严峻。这种危机和严峻不仅反映在内部的分裂状态,更有外界机枪式的对乡镇企业发展实质的抨击与争议。

        彻底的否定是唯心主义的。苏州乡镇企业从无到有、直至成为“半壁江山”,一切讲实事求是的人谁也无法否定它对国家、集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带来的深刻而直观的积累与贡献——那些年农民们盖的小洋楼、昔日泥泞的乡村土埂变成了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还有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等公益事业的大改观,难道是天上掉下黄金白银后才换得的这些吗?

        不,没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硕果丰实的乡镇企业经济,一切都不可能有!

        苏州人清楚。苏州以外的人后来也清楚——“人间天堂”并非上帝给的,天堂同样得靠人的奋斗与辛勤的劳动。

        但此时的苏州人更清楚另一点:任何一种创新的产物都早晚会僵化,都早晚会走向反面。只有继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永葆生命活力。思想解放的成果只有在继续思想解放中才获得可持续发展。“苏南模式”是如此,其他模式也是如此,一切模式都不过是发展途中的一个路标。现实的自我否定并不意味对历史的全部否定,而恰恰是对历史更加尊重和未来的负责。

        “乡镇企业到了该脱胎换骨的时刻!那种政企不分、不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和不注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皆是开放型市场经济的阻力,我们需要调整,需要继续创新。”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清醒地意识到:90年代之后世界工业革命已呈明显的全球化经济特点,开放型是它的主要特征,顺其规律所行则昌与盛,逆势而走则灭与亡。

        既然是开放型,我们的发展方向不能简单地掌握一种“灵丹妙药”,也就是说,浙江的私营经济模式我们要,但我们更要大量吸取外资企业,走外向型经济之路!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这样说。聪明的苏州人在严峻的历史转折关头,他们又比别人更清楚和高出一筹:一方面派出数千名干部全力以赴帮助乡镇企业全面转制,一方面花大力气左冲右突抓外向型经济项目……如此握紧两个拳头,以万钧迅雷之势,在短短的几年里实现了98%以上的乡镇企业的转制,并将一定规模的企业又集中到乡镇以上的工业园区,同时调整产业结构,高调喊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苏州人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深刻总结出的一条血的经验教训,也是曾经被人在“苏南模式”的光环上涂黑漆的一处隐痛——有痛,才能有痛定思痛。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土地资源,这是苏州飞速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难题,巨大的经济总量,洪流般的劳力拥入,使得苏州人越发“虽富难安”。为这,他们给自己制定了一条铁律:38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是谁也不能碰的红线,随之他们提出了后来传之全省乃至全国的经验——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于是,招商引资中有了一条“土地投资强度”硬性指标:每亩土地上的投资必须达到500万以上,否则入门无路。

        “绿色苏州”、“生态苏州”、“文化苏州”“平安苏州”、“情趣苏州”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一个个地提出来,并且一个个被实实在在地做了出来。

        造绿、造园是苏州人的传统与特长,苏州人以其特有的聪明和智慧,再一次用古典园林的技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新版图。

        这一苏州新版图在2004年、2005年全面形成:

        2004年,苏州被入选当年“全国十大最具活力城市”之首,并获得惟一的年度大奖。到这一年年底,苏州市区的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化地达8.6平方米。古城区内的居民出行350米即有一处小游园;全市建成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9个县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5个县级以上森林公园,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0%,整个苏州市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7%,在全国重点城市名列前茅。

        在苏州老百姓的眼里是另一种发展的新景象:楼房改成了小别墅、小庄园。河水开始能见底,鱼儿又在水面上嬉戏,白鹭飞满了湖塘……

        那一年,美国《新闻周刊》刊发一篇文章,推介了世界9个被认为是信息时代重要角色的新兴科技城市,它们分别是美国的奥克兰、奥马哈、塔尔萨、汉茨维尔、阿克伦,巴西的大坎皮纳,西班牙的巴塞罗纳和中国的苏州与法国的蓝色海岸。无独有偶,其后不久的《纽约时报》也评出世界最具竞争力和最佳投资的十大城市,苏州也赫然在列。

        海外众多媒体此时都把苏州评价为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的第一名。

        到了2005年的苏州更了不得:全市GDP过4000亿元,等于1982年时的全国总量。这一年GDP总量统计一出,使得苏州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排名一下从第七位跃升为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全国第六名跃升为全国第二名(仅次于上海),农民纯收入全国第一……

        “苏南模式”似乎仍未降温,“苏州现象”则又再次成为全国焦点,并引起世界瞩目。

        “苏州发展好,应当率先在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胡锦涛两任总书记分别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向苏州发出号令。

        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得令后,两年中为指导苏州的“两个率先”,光到昆山就跑了不下七次。“苏州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应当负起这个使命!”李源潮每到一次苏州,总要反复强调这句话。

        江苏省委和李源潮是讲求实际的,“两个率先”到了他们手里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硬邦邦的“4大类18项25个综合指标”,其中第一大类就是经济发展指标,它具体包括人均GDP、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几项。“全面实现小康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以富民优先,以老百姓切身感受为依据,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省委的文件上这样明确,李源潮说得更直白和坚决:“农民纯收入不到8000元的,一票否决!”

        苏州人没有辜负党的领袖和上级的期望。到2008年,全市的GDP达6701亿元,财政收入6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元。

        这样的一串数字在普通人的眼里也许并不感觉什么,但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执政者、领导者,你就知道它的分量。拿出苏州2008年的GDP的数目来同其他地方的GDP比一比,你就会怦然心动地发现全国有些省市的GDP落后在苏州这样一个地级城市之后。再拿2008年苏州的财政收入数目来比一比,你同样会惊叹地发现全国有些省市的全年财政收入少于苏州。

        什么叫对国家的贡献?什么叫对民族的创造?什么叫伟大的时代精神?

        苏州便是。苏州的发展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标志。

        苏州的贡献、苏州的创造、苏州的精神便如今天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发挥的作用一样,你无法忽视,也无法不被它的光芒与伟大所折服。然而,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苏州,或者并不真正认识“苏州精神”是什么,他们只把苏州看成是简单的“好地方”——自然条件好、人聪明、机会多,他们并不知道苏州的这些“自然条件好”、“人聪明”、“机会多”并非天造的,而是苏州人的汗珠甚至是流血牺牲以及千百年、千百回磨砺与挫折之后所换来的,是在这样的千百年、千百回的磨砺与挫折中熏陶出的超越于他人的修养、灵性、文化与哲学。

        其实苏州人所拥有的这种超越于他人的修养、灵性、文化与哲学从他们的远古祖先那里就已经开始显现——

        很难想象,假如伯泰、仲雍兄弟二人不是因为谦让和忍辱负重,来到当时的江南湿地,“断发文身”,何来吴国的伟大纪元?何谓“断发文身”?就是因为当时吴地到处是荆蛮荒芜的水域之地,长发飘然不利于劳作,于是只能“断发”。而当时近靠大海的吴地水害常发,处在蒙昧时代的人们以为是“水怪”,于是在自己身上刺画花纹,打扮得像个怪物,企图以毒攻毒抵挡水怪的侵袭。伯泰、仲雍原是王室公子,也要“断发文身”并终日与百姓下地蹚水,流血流汗,足见其磨砺。传说仲雍有个小孙女叫女红,那一日恰在隔壁内房缝衣,听爷爷仲雍在与乡亲们商议如何减少因“文身”而引发的感染丧命的对策,不慎一针扎破了手指,血滴在衣料上,为了遮掩血迹,女红用丝线在血迹上绣了一朵梅花,岂料这一偶然事件使她顿生灵感:为什么不把刺在身上的花纹刺在衣裳上呢?女红被自己的灵感所感动,连续七天七夜用五彩丝线绣成了一件图案衣裳。这绣上花纹的衣裳试穿的正是她爷爷仲雍。穿上绣花衣的仲雍迫不及待地跳到水里看效果,据说水蛇等看到这美丽的“怪物”,吓得纷纷逃遁,于是仲雍高兴地下令勾吴全境推广这种绣衣,以替代文身,从此吴国兴盛刺绣,也再没有人惧怕潮起潮落的“水怪”现象了。最早的“苏绣”就是这样诞生的,以前的绣娘也叫“女红”。关于“苏绣”诞生史,还有一种说法在苏州的第一部地方志汉朝的赵晔所著《吴越春秋》中载道:“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忽然而卧。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此文道的是在伯泰、仲雍兄弟之前的大禹来到吴地为与土著人打成一片,不得不整天裸身奔走,苦不堪言,于是大禹不得不苦思冥想解决方案,有一日大禹谎称梦见一个上苍派出的使者是穿着龙纹绣花衣。迷信的远古者一听皆学天使从此穿起了绣衣,替代了以往的文身。看来无论是哪位发明的绣花衣取代文身,“苏绣”的诞生皆有一个血与泪的代价。

        很难想象,假如伍子胥不是因受杀父灭族之痛、之耻,他身为一代名将而怎能落魂吴国街头当乞丐?也正是因为吴王重用,他才上书“欲立强国必先立城郭”,并用七年时间“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起了“周四十一里二十一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的“吴大城”,即古苏州城,亦叫“阖闾城”。历时2500多年的姑苏城,为什么依旧被当代人所惊叹欣赏与赞美为人间极品的“东方水城”?是因为它的设计充满了“能进能退”、“能攻能守”和便于生活、四通八达的建筑传世经典。伍子胥其实并不是建筑专家,但他内心的那份强盛吴国、复仇楚国的强烈心愿使他对苏州城的倾注程度远远超越于任何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的智慧与艺术。有兴趣者现在仍可在漫步苏州街头时体会到当年伍子胥建城时那种因势利导的高超艺术。“坊市棋立,桥梁栉比”。苏州老城的街坊与河道是并行的,一街一河,街、巷、桥、店、庙、宅、埠、衙等皆临街、临水布置,前门沿街,后门临河,前门御车,后门登船的“门前石街人履步,屋后河中舟楫行”的那种现在常听苏州人说的“双棋盘”格局的独特水乡景象。这种“双棋盘”格局的水乡建筑是中国惟一的,后来对苏州乃至整个江南水乡城镇建筑都起到过示范作用。“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古苏州城有八座城门,它们为抑制外敌入侵和通达四方济民强国发挥了极端重要的功勋。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著履到渔家。

        苏州古城能够留给今人那种永远无法忘怀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便是一种永恒的物景文化与流动的哲学深意。它的每一条河流与每一扇城门及每一块街砖,都蕴含了深刻的岁月磨砺的痕迹与万象人世间的悲喜。

        多数人只以为江南水乡的苏州只有水与桥,或者只有江河湖塘,其实苏州还有很多山峦,虽然这些山峦比不上神州五岳,但苏州的山几乎每一座山峦都充满了灵秀之感。如太湖边的吴山,虽不高,但却绵延数十里,由于它身伏太湖水域之边,常倒映于万顷湖水之中,仿佛是天造之画,难怪柳宗元叹言:“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名镇木渎的西北灵岩山可能是苏州境内的山峦之代表,它四周峰峦环绕,自北向西依次有天平、塞山、银顶、穹隆、香山、清明等山峦,自南向东依次有横山、黄山、狮山,楞伽山,可谓峰联岭属,或起或伏,而灵岩则居其间,独秀挺拔,故有“吴中第一峰”之称。

        苏州的山有不少是在湖中水里长着的,比如茫茫八百里太湖中就有七十二峰。其美其妙,只有坐在湖船上欣赏或在晨暮之时静坐在渔坞旁观摩才可知其美不可言之妙。

        有人把太湖的七十二峰比做浮于水晶盘中的一颗颗青螺,此乃绝佳和出神入化的比喻。试想一下,你坐在湖中的船舶上,再闭上眼睛,然后猛然睁开,但见蓝天白云下碧漪涟涟的太湖如同一只巨大的水晶盘,那一座座峰青翠翠的,大的如田螺,小的如螺蛳,这儿一颗,那儿一颗,吸附在这个盘子上,何等悦目,何等诗意!如果你能晨暮坚守,还会发现那“盘中青螺”是活动着的,是变换着的,忽而高顶穹空,忽而藏身于地面,忽而随浪波动,忽而凝固成湖体本身……

        这就是苏州的灵峰妙山。它看起来默默无言,却时常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莫测变幻;它似乎沉静呆板,却突然间奔涌激情,让世界感动和震撼。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我的祖先这样品评苏州的山与水之间的关系,故而有“天下之山,得水而悦;天下之水,得山而止。”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才能有醉人的胜境。

        苏州的山正是如此。于是苏州的山让我想起了苏州的一位先人,当然是兵法创造者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其为孙子、孙武子。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在伍子胥到吴国前,孙武一直隐居在太湖边的虎丘一带的山林之中。后与伍子胥一起帮助吴王阖闾灭楚称雄于中华。但后来的新国君夫差不听伍子胥规劝,被越王勾践的十年卧薪尝胆而反灭。孙武冷眼时势,尤其是对好友伍子胥的惨死而痛楚不已,从此彻底隐居于深山数十年。也正是这样的孤独、清消的磨砺,孙武潜心对过去所写的13篇兵法重新修订,使其更臻完美,也使孙武自己成为中国春秋时代与孔子、老子齐名的三位最伟大的思想家而光耀千秋。

        我常想,人们都说苏州人的性格是水做的,是水的柔性与地之肥沃及阳光的充足而熏陶出来的,似乎做什么事都能成功。难道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否也,听了孙子的故事,也许你会有另一番了解苏州的聪明之处是何处而来。

        《孙子兵法》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充满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着的,强调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这是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具有的何等高超的思想艺术!我们最熟悉的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法,不仅是军事学说,而且是能够运用于各种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法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吉兹在《企业管理》一书中这样指出:“《孙子兵法》中所揭示的许多原理原则,迄今犹属颠扑不破,仍有其运用价值。”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在《兵法经营大全》中指出:“采用中国的兵法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美国的企业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自孙武传授兵法的几千年来,世界各国之间的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之间的各种争战,很多都是用《孙子兵法》来化解的实例。

        苏州人是孙武的后代,他们对先人留下的兵法之道是最能吃透、理解和熟用,掌握了这样本事的人群,即使碰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战无不胜。

        我还想起了另一个苏州的伟大先人,他就是宋代改革派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大清官范仲淹。

        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去朝圣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整个城市轰动,人们争先恐后去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同学见状呼他:“快去看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这位埋头看书的学生随口说道:“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只管继续读他的书。果然第二年这位学生得了进士,见到了皇帝,他便是后来成为宋朝一代名相的范仲淹。范仲淹是苏州人,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吴越国朝中的官员。由于父亲早逝,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艰苦,在襁褓时就随改嫁的母亲到了山东。寄人篱下的小范仲淹进取爱学,后来当官后一直不忘百姓之苦,并力主改革旧端和根治国家之弊病,所以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与胸襟,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人品和闪光思想在那篇传世之作的《岳阳楼记》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了扬洒……

        吴国之地的苏州,历史上出过无数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产生与存在,注定了这块沃土的富饶与强大、丰收与壮美。

        继承,可以使并行者比别人多一份智慧和聪明。而不断的创新与追求更使同行者有比他人更多超然的本领与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勇气。苏州人属于这种人,属于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因此总比别人走得快些,攀得更高些,并且永不歇劲地奔走在前面——几千年来始终如一……

        不像二三十年前从京城回一趟老家要走一两天,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抵达,借助手机和网络、电视的帮助,如果想了解故乡的每一天情况和每一个进步与业绩,极其方便和快捷。因此像“小安小富,不满小胜,不守不成”这样的话,我常能在这些年中听老家的干部和群众说。何谓“小安小富,小满小胜,不守不成”?言下之意是:现在的苏州是追求的大富、大胜和大成。

        呵,大富、大胜、大成者苏州也。

        呵,大富、大胜、大成者自然是苏州,自然是我的那可爱、可敬的父老乡亲!

        然而有谁将苏州人的大富、大胜、大成者的品质与品质来源真正挖掘与总结出来了呢?

        有。但似乎又很不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发展与进步举世瞩目,有人也对此总结和提炼出了诸如“苏南模式”、“苏州精神”、“苏州之路”等闪耀之词,可什么是真正的“苏南模式”、“苏州精神”和“苏州之路”的灵魂与核心呢?又是什么东西真正形成了这种“苏南模式”、“苏州精神”与“苏州之路”呢?

        答案更加小了。

        我是苏州的儿子,苏州是我的故乡,我想寻找这种答案,寻求故乡进步与发展的灵魂与血源——

        

江水、河水、湖水、塘水……



        什么是苏州的最美?有人会说沃土。有人会说是这块沃土上的历史遗韵和人文胜迹。也有人会说是这里一年寒暖分明的四季,尤其是春天桃花与菜花并开的田野风光。有人还会说是苏州的女人,尤其是那些垂发挥针的绣娘和唱着嗲里嗲气的舞台美眉……干脆有人说是阳澄湖的螃蟹、太湖的鲜鱼和飘香的桂花黄酒。其实苏州的美物,可以写下千行万句,但在我看来,苏州之美,乃是天造之物的江湖河塘之水。

        苏州是水育之地。苏州土不露头的时候是一片汪洋之水,苏州的土露头之后仍是水绕水环之地。苏州成为九州富国时也是因为水秀湖色的烘托与孕育之下方显繁荣的。

        “川曰三江,浸曰五湖”。我故乡吴地在远古时就有“三江五湖”,司马迁当年登姑苏台眺望美景时就被这里的水色美景所迷住。古时的“三江”是指松江、娄江和东江,该三条大江是吴地最早的排水干路,是吴人身上的主血管。“五湖”指贡湖、游湖、胥湖、梅梁湖、金鼎湖。其实“五湖”是泛指太湖流域一带所有的湖泊,毫无疑问,古“五湖”是我们吴人最重要的胃、肝、脾和肠……没有它们的存在,我祖先的生命就不可能繁衍到今天,也就没有了我和我的父老乡亲。

        苏州人要感谢祖先的英士很多,其中最需要感谢的是那些造水、治水和利水的英士。大禹不用说了,他在太湖降龙治水传说不仅表明了人类是可以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同时也给吴越先民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其后的伯泰、仲雍是以身作则带领土著人破除了“水怪”的骚扰而平安了这块荒蛮之地的野性,最早开凿的“伯泰渎”给这里的庶民带来了灌溉、航运和饮水的多方面利处。还有像春秋时的范蠡、三国时的孙权包括秦始皇、主张开凿大运河的隋炀帝、吴越小国王钱镠、宋朝的范仲淹和赵霖,以及明朝那位以智断“十五贯”冤案著称的况钟、钦差大臣海瑞及在此当了五年官的林则徐等都为我的故乡吴地做过造水、治水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二十多年里,农民出身的毛泽东是造水、治水最杰出的贡献者。我和我父亲都是他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拥护者和战斗员,我父亲成为一名共产党干部就是因为在水利工程大战中的突出表现,那时他22岁。至于我,就年龄更小了,17虚岁时就在长江大堤上跟着大人们苦战了三个月,那一幕我永远忘不了:江风吹得刺骨疼痛,双脚踩在冰凉的烂泥中要不停地走动,因为肩膀上有一副一百多斤的担子压着……我们少年时是个疯狂的年代,但我常为自己曾经为家乡的水利所作的一份贡献而自豪——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可能有我们那时的这种磨炼了。

        人语潮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这首《晚入盘门》勾起我当年的一番在长江大堤参与治水战斗的悲喜交织之情。

        回忆可以使经历中的许多断裂联接起来。而一个区域的发展史如果也能像人一样将记忆中断裂的碎片联接起来就非常困难了。苏州人的本事是他们能够完美地将这种断裂的碎片联接起来。

        比如众所周知的苏州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亮点是乡镇企业,90年代之后的亮点是开放型经济,两者似乎是具有机制和体制上的巨大差异,甚至是断裂的、对立的。然而苏州人后来只经过了几年光景,就将这种“断裂”与“对立”很快统一起来,如他们祖先传承下来的那种治水的本领一样,很快将两股完全不同的江与河之水融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湖塘之流,为整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积蓄了巨大的发展力量。

        苏州的水最多的一块地方是太湖。太湖是苏州的母亲的胎腹,太湖之水是苏州的母亲的胎盘里的洋水。没有了太湖和没有了太湖之水,便没有苏州的生命与生长的可能。

        2000年,国务院对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如何理解这一定位,学问很大。苏州人既不盲目又不自大,他们始终将自己摆在以下两个圈层中的位置:一是苏州在环太湖城市圈的位置;二是作为环太湖城市圈城市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的位置。太湖以水为媒,使苏州大地呈现中国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与最具财富积蓄力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板块,毫无疑问,上海是这一区域的龙头。那么苏州在这一区域里是什么呢?是龙身还是龙尾?龙身便应发挥其壮实而巨大的能够影响整个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能力,苏州似乎还达不到具备如此庞大的躯体;是龙尾?龙尾便应能左右天下风云,执掌巨龙前行后退的方向,这似乎也不是苏州所长、所能。那么苏州是什么?

        “我们苏州要在太湖区域中发挥走在先、走在前、走得最好、走得最可持续的典范。”从无锡市长、无锡市委书记来到苏州当书记的王荣,对太湖和环太湖异常熟悉。无锡人一曲“太湖美”,和苏州以外的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以为太湖就是无锡,其实太湖水域百分之九的面积属苏州。现在王荣当了苏州“一把手”,从此也就成为真正的“太湖之王”。然而如何当好环太湖之王可不是一件易事。苏州地位突出,但东有大上海,左是无锡,右是湖州,西有常州,北有南通等,东南西北皆是强盛而繁荣之市,这些城市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各领风骚,你追我赶,谁也不言败。上海不用多说,它自扬巨轮之帆,一路高歌猛进,昂首于东海之滨,在世界大舞台上展尽中国风流。而苏州左右前后的无锡、常州、南通、湖州等城市则如拥簇与挤贴在苏州之四周的一只只猛虎,稍不留神,它们会一声长啸,或吃掉你,或将你远远甩在后面……

        于是苏州人经过反复酝酿和思考,最后将自己定位在与“龙头”的上海对接和错位发展之上。“苏州要永远做上海的‘乡下’,苏州才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才永远不会落伍于环太湖各个城市的强势之中。”王荣说。

        苏州人一直这样清醒着,一直仰头紧盯“龙头”大上海,一直埋头干好自己分内的活……

        然而,紧跟“龙头”并不能意味着一定就是成功,成功之路需要自己的创造和实践。笔落此处,我想起了李源潮同志在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苏州实践研讨会”上说的一段话。李源潮同志在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之前在江苏工作七年,是江苏省的前任省委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生在苏州,对苏州很有感情”。对苏州的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苏州现代化建设,李源潮不仅熟悉,而且也倾注了许多感情和心血。他在说到“苏州科学发展道路”时这样说:在一个历史阶段里,一种理论的创造是非常伟大的,但实践更伟大,所以我认为苏州在改革开放30年的波澜壮阔的前进中,苏州人民的伟大实践形成了重要作用。“我觉得如果总结苏州的发展的意义,也还要跳出苏州来看苏州,这就和我们跳出苏州发展苏州是一个涵义。”李源潮的这句话,画龙点睛地道出了苏州科学发展之路所具有的经验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核心所在。

        苏州的发展30年,其印痕非常清晰:第一个台阶是在邓小平同志构架的“翻两番”和“小康”思想的影响下,通过乡镇企业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第二个台阶是紧紧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极大地推进了本区域的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率先实现了“内转外”的历史性跨越;第三个台阶是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率先按照江苏省委制定的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而全面发展。30年,三个大台阶,使苏州的发展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的速度和进步,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

        “2002年时,我们全市的财政收入也还在300亿元左右,可到了2008年时,全市的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1500多亿元。5年时间,增加了4倍。这样的增幅在世界发展史上绝对是少有的!”一位苏州市领导告诉我。

        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财政收入是最硬的指标。苏州奇迹令人感到有些像神话,但它绝非神话,是苏州人民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靠什么?“靠合力。靠苏州各种经济形式、各个县市的城乡经济体的合力。靠苏州社会各界和各个层面的共同奋斗精神与提升素质的合力。”苏州干部们这样告诉我。

        “有人将我们苏州的发展视为‘苏南模式’。那么‘苏南模式’是什么呢?其实‘苏南模式’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无固定规则的模式,它容纳着各种经验,吸收了各种先进技术,聚集了各种力量,并从自己的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将其汇成一种合力,推进着苏州整个区域的发展和向前。这样的力量可想而知其威力……”苏州干部自豪地对我说。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在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按照省委要求,迅速作出了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和四大具体行动计划,它们包括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和‘塑造当代苏州人新形象行动计划’等,这四个行动计划,着重反映了苏州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等内涵,立足苏州现有发展阶段、城市定位、产业基础和人文特征,明确了苏州发展特色、工作特色的总体目标,同时在时间上既与苏州‘十一五’规划纲要配套、衔接,又在空间上按照‘大苏州’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涵盖了全市各区域、各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又高举、发挥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等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使之成为全市奔向新的奋斗目标的合动力,同时紧紧依靠各个区域经济体的自身特点,让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实体和私营企业一起发力!这才有了我们苏州在近五年中创造了超常的高速发展。”市委书记王荣和市长阎立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型领导,他们都很温文尔雅,在言及新时期的苏州发展形势和前景时,充满了底气和力量。

        是啊,苏州现有包括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等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名的“五虎”,加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这“两头猛狮”;苏州现有上万个外资企业、15万民营企业、30万户个体企业,以及600万勤劳和智慧的苏州人民、600万甘心尽愿为吴地奉献的新苏州人,他们以其各自的优势和力量,汇聚成犹如滚滚东流的大江之水,将苏州经济和社会建设推向一个又一个惊天而光辉的高度,令世人无不刮目相看!

        “你们是龙眼啊!闪闪发光的龙眼啊!”突然有一天,一位中央领导来到苏州,当他在环太湖走完一圈后,欣喜地对苏州人如此说。

        “龙眼”——多么准确而形象的比喻!

        是的,苏州是“龙眼”,苏州是环太湖高速经济发展区域的“龙眼”,是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的中国巨龙身上的“龙眼”。

        画龙点睛,是最精彩之笔。苏州的发展与发展经验难道不就是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之经验与辉煌的画龙点睛之笔?

        呵,滚滚长江,汹涌奔涌,呈现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

        呵,浩淼太湖,碧波万顷,呈现的是一种宽阔坦荡的胸襟。

        呵,潺潺河流,川流不息,呈现的是一种通达四方的追求。

        呵,粼粼塘溪,吸风纳雨,呈现的是一种平和融合的气度。

        这就是苏州人。既有江河之势的力量与勇气,又有湖塘之水的包容与平和,还有春雨般滋润大地的涓涓修养。

        江河湖塘,组成了苏州人独特而绚丽的性格,那性格既是豪放的,又是柔美的;既是开放的,又是含蓄的;既是粗犷的,又是细腻的。是豪放中的柔美,是柔美中的豪放;是开放中的含蓄,是含蓄中的开放;是粗犷中的细腻,是细腻中的粗犷。因而苏州人自古常胜不败,因而吴地长盛不衰……

        江河湖塘组合在一起,这就是苏州人的性格,它既可是一种奔放,又可是一种吸纳;既可是一种选择,又可是一种决断;既可去冒险,又可是避险。是理性下的激情,是激情中的理性,是激情和理性交融后的理与智、亲与情。

        这就是我的故乡苏州。

        与苏州人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苏州不是一个专横跋扈的地方,即使是那些名闻天下的园林与世界文化遗产,也只是含蓄之美。苏州人恪守中庸之道,凡事绝不会太过分。这——皆是江河湖塘交融的水性文化所缘。

        “金盆出水耀光芒,玻璃迸破银瓶泻。”有人说,苏州是水做的,苏州就是水神的化身,苏州的灵性来自水的柔与动的搅和。这话没有人深思,其实再往上远考,就会发现苏州“代代收金盆,朝朝银山出”的渊源了——

        不是吗,有人说,你张家港是苏州的,怎么说着软绵绵的吴语干出的事却如气吞山河的山东大汉所为,尤其是那秦振华。君不知,张家港人喝的是汹涌澎湃的长江之水。那一泻千里、滚滚东去的扬子江早已把张家港练就了一身豪气与胆识。

        昆山也说软绵绵的吴语,但君不知昆山人一边说吴语,一边喝着阳澄湖水,其性格里早已融进了习惯于跟大海风浪决斗的上海人敢闯的血气方刚。

        常熟、吴江、太仓人更不用说,这儿的人种几千年来就是地道的“吴人”,因此其血脉里流淌最多的就是河塘湖水的柔性与厚力。什么叫水的厚力?不复杂,一掬水,柔得你放在手掌之中比丝绸还软,可假如是一江、一湖、一河、一塘之水放在一起,泻——能排山倒海;聚——能顶泰山压顶,故而这几个地方的人说好了是水做的“人中之杰”,说邪了是水造出的“人精”,他使一半心计就可平定天下事,当然他们干的都是正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道。

        江河湖塘之水,各有所长与习性,各有智慧与气度,如果将这四种水性融合在一起加以发挥、发力,你想还有什么不可战胜、不可创造?

        这就是江河湖塘的力量之奥妙所在,这就是苏州人的水性文化与水性智慧。

        苏州的水是柔的,苏州的话是软的,可你万不可因此简单地认为苏州人缺少力量,缺少勇气,缺少豪放。试问——

        君不闻一句软绵绵的吴语顶过关公的十声长啸?

        君不知一曲孟姜女哭夫吴歌唱倒了万里长城?

        君不见一幅绢上绣猫吓死一窝偷粮仓鼠?

        这就是我故乡的不败经。来自这个地方的独特文化与独特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的独特修养和气节。

        我故乡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有时很不一样,常理上理解“江河东去归大海”,这流动的水总是往一个方向奔涌而去。其实在我故乡的江河之中会常常出现江河之流逆向而流。这是为什么?原来,我故乡的江河离大海近,月亮和地球间发生的引力诱发了潮涨潮落而形成江河之流复去复回的特殊景象,而这使得我故乡的江河之水非常活泛,因而更加富有灵性。

        没有一个地方的水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形态。这样的水总是富有激情,善于创新,勤于思考,勇于运动,有激情,有创新,有勤思考,善运动的水是世上最好的水,是我们一切生命之水。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故乡的“小桥流水”是我永存的家园景象?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故乡人的柔性软语总充满了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美感与诱惑?

        现在你应该知道什么是苏州了!

        苏州是水的世界,苏州是由水组成的灵性之物,她因此可以永远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纷乱、景象万千的各种来自自然与人为的较量、搏杀,当然也有和善的媾和与敌意的诱惑。

        水,是我故乡永远搬不掉、罩不住的灵性。它是我的生命之根,是我故乡苏州大地的生命之根、之魂!

        清澈、奔涌而富有感情的水,依然在我故乡长流……

        

小桥、流水、人家……



        有一天我站在故乡的一座小桥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滋润着我生命的每一个成长旅程。

        这是作为游子的我对故乡小桥流水的一种认识,其实苏州的“小桥流水”包含的内容很多,也很宽泛和象形。

        河多自然桥多,我故乡的河多如网状,我故乡的小桥因此也多如繁星。不用置身实地,只要一闭上眼睛,那蜿蜒交错的河流就像飘然舞动的白练,而一座座桥梁恰似那练带上闪光的珍珠……它们都会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如果把一条条河流比作五线谱,那么一座座古桥就该是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它们交相辉映,交响共鸣,将吴地的美丽图景变成可以留在人间与诗人华章里的佳作。

        我故乡的小桥多得叫人吃惊,民间有“一步两桥”并非夸张。“绿浪东南西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白居易这样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荀鹤这样写。据《姑苏志》记载:明代中期的苏州城内有桥301座,城内外总数小桥有573座,这自然不包括苏州各县乡镇和村间的那些小桥。如果把乡村的小桥加起来,苏州全境旧时的小桥应该不会少于万座。我知道苏州城郊的一个小镇在仅一平方公里的镇区内,就保存了35座石桥。“桥乡”盛景,可见一斑!

        苏州现存最早的桥要数“宝带桥”了,它建于城东南郊的古运河旁,跨于澹台湖口。现在所看到的宝带桥共53孔,均为青石砌拱券,桥全长317米。宝带桥在建桥上有两大特点:一是使用了柔性墩,代替了冗长的堤堍,从而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在桥中建造了刚性墩,可以防止多孔桥的连续倒塌。二是该桥拱券砌法也很特殊,既不同于赵州桥的单拱拼合法,又不同于卢沟桥的条石弧砌法,而是采用了二者结合的多铰拱。宝带桥因其独特的建造特点而被列入中国16座古桥之一。“云开霄汉远,春入五湖深。天外虹飞彩,波心日泻金。”明朝苏州才子文徵明把“宝带桥”的仙境描绘得如此出奇,令人叹为观止。

        我故乡最小的一座古桥,它全长只有2.5米,宽0.9米,跨度1.3米,桥栏更只有0.2米,其桥虽小,而形式和构造却一应俱全,是典型的宋代小型石拱桥,故而它也是一座非常有历史价值的吴地古桥,名“引静桥”,位于苏州名园网师园水池东南桂轩之侧。“引静桥”全国独一无二。

        我故乡的万余座古桥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寒山寺旁的枫桥了。该桥横跨在古运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它的名声是因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而闻名于世。

        我故乡的桥多,最显著的原因无疑是河多而不得不建造的。小桥大多是乡民们自发捐钱建造的,古桥基本都是石桥,也有少数是木质桥,还有个别是竹桥。石桥以拱桥和梁式桥为主,既坚固又美观,尤其是倒映在水中十分好看。

        小桥的作用很大,便利河两岸的交往和方便行人车马是最显著的用处。而对船航者来说也十分有用,因为苏州离大海很近,潮涨潮落时那些出门的船艄公经常在小桥旁歇工待机。

        石桥对附近的居住者更有诸多好处。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季节,傍晚我爷爷总是搬着小木凳、手持摇扇端坐在石桥上给我和小伙计们海阔天空地讲他年轻时的风云岁月事。小石桥给我这样以上的年龄的人都留下了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可以说,我们的小时候是在小石桥的流水声中走过来的。

        苏州的石桥,在历史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过惊天动地的经历与琐碎的杂事。

        水乡的小桥其实就是我故乡的一个个历史老人,它们负责记录着本土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城镇、每一个人所走过的脚印。因此人们对小桥有着十分严肃的敬畏感,不能轻易损害它的皮骨。

        小桥还是一块非常神圣的地方和界域。小时候,奶奶曾经对我说过:跟人吵架,不能过了桥再骂人,过桥再骂就是属于“恶心人”,她教导我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恶心人”。“恶心人”在我们吴语中就是心眼都是坏了的大坏蛋。可见小桥还是好恶的分水岭。

        爷爷告诉我,他当年做生意时多半是在桥上“碰面”。“碰面”就是会见、会面的意思。“生意谈得好不好,桥上碰面见分晓。”我现在还能记得爷爷说过的这种话。可见小桥还是与外人谈判、与外界对接的地方。

        故乡的小桥很结实,再重的担子、再多的挑夫都压不垮它。小桥最可爱之处是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随波晃动起来更美不胜收。“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你如果是诗人,你一定会站在小桥上赋诗吟诵,因为小桥之景是诗的源泉。

        小桥的美,其实关键在于桥底下的流水。假如小桥之下的水流是活的,奔流不息的,这小桥就会变得富有生命,其生命也伴着激情,伴着生机勃勃,伴着潺潺,伴着委婉……但假如小桥下的水不动了,成死水一摊,那这小桥也将死矣,成为永固之物。

        小桥与流水是相映相美的一对,是一动一静的双景,小桥在流水的动静中显示力量与坚强、可靠与信誉;流水则在小桥的坚固的屹立中显示朝气与进取、创新与无畏。小桥像男人,流水好比女人。男人需要在女人面前表现力量,表现那种顶天立地的力量。女人要在男人的目光和爱抚中表达温情与细语……这是我故乡的小桥流水间的秘密与亲情,只有长期生活在它们身边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体味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苏州人都是小桥流水的儿女,我们的血液里因而也总是留存了坚强与柔软的两重基因。

        如今我故乡的小桥已经被众多钢铁大桥和盘旋式的立交桥所淹没了。它们已经不再成为交通要员,只是存留在巷头街尾,或者还在村前宅后的草丛之中。但我的父老乡亲们始终没有抛弃它们,仍然将它们视为亲密挚友,因为大家非常清楚一点:站在高速公路岔口处的立交桥上是不能久留的,哪怕一支烟的工夫你都会有种惧怕感。然而在小桥上就不一样了,它永远让你感到安全和亲切,只要你愿意,就是光着身子躺在它的身上也照样没有一点事儿,那样你会感到心平气和,静目养神,有种说不完的惬意。

        这就是苏州的小桥,它平和,它通达,富有构架与支撑一个社会的本领。它因此也是苏州人的生命本质。假如你感到了尘世的喧嚣,你就到小桥上停留片刻;假如你想继续人生远航,你就从小桥的石级上走过,它会教你如何将步子迈得更坚稳些。

        苏州人永远离不开小桥,因为小桥是他们身体内的血管,架连着肢体的每个部位,那小桥下还有潺潺湍动的流水,如人的血液,源源不断地保证着生命的延续……

        我以为,苏州的小桥和流水似乎可以比作城与乡之间的关系,而“小桥”、“流水”加“人家”,就是这片美丽富饶的沃土上构架起的整个社会。

        可以这么说:苏州在过去的30年里,历届政府始终把建设一个优美而独特的现代化城市和城乡统筹发展、市民与农民同在一个“人间新天堂”作为不懈的奋斗目标,这也使得我故乡的“苏南模式”更具了金光闪烁的独特魅力。改革初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州小城镇发展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建设的前列。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外向型经济的持续推动下,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政府指引下,苏州的城市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也得到了重生和新的发展空间。于是这里的中心城市的扩张和小城镇的再集聚,使得广大农村居民从“离土不离乡”向“离土离乡”转变。这一阶段的苏州城镇建设和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原有的城市市民和“离土离乡”的农民新市民开始实现了大融合,旧城镇的改造与脱胎换骨和新城镇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全球化经济和本土化经济相结合形成新的高速发展的上世纪末、本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苏州全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基本形成,以新的苏州中心城市加5个县级中等城市再加数十个重点集镇为主体的全区域城市化格局全面呈现风采。此时的苏州全境区域内,交通、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工业基地、农耕土地、绿化水面等等社会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素,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用我父老乡亲们的话说,“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苏州美,美苏州。苏州之美,美在“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的名片:苏绣



        有一种地方特产是苏州人特别感到骄傲的,那就是苏绣。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传统名绣的瑰宝,早已被世人所瞩目和喜爱。而苏绣中最为耀眼和名贵的要数“双面绣”。所谓双面绣,就是正反两面都可以观赏,甚至一模一样,这样的工艺是苏绣独有的高超艺术和表现形式。

        谈苏绣,必须要提到一位重要人物,她就是现代苏绣的奠基者和苏绣教育家沈寿。沈寿原名云芝,因在1910年她的两部作品在世界万国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并获得“世界最高级卓越奖”而后来被慈禧太后赐了一个“寿”,故更名为沈寿。苏州绣娘沈寿自学成才后与才气横溢的画家余觉结为夫妻,俩人并莲合作,使得沈寿的绣品艺术达到高峰,开创了苏绣的“仿真绣”新风,沈寿后在南通办了中国刺绣女子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绣花艺术家。

        绣花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技术中受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民族工艺,它的精美之处是靠手工刺绣。而一般的刺绣都是单面绣,即针脚一面是不露给观赏者的,但苏州双面绣突破了这种传统刺绣的常规,使得刺花绣品实现了正反双面的观赏价值。

        曾有人说过:“如果把刺绣比作工艺美术中的皇冠,那么双面绣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何谓苏州“双面绣”?或许有人见过这样一幅著名的绣。那绣架上的,一面是一只灰狸猫,翘首凝视,神态逼真,从另一面看则是黄狸猫,形态一样栩栩如生。这就是典型的双面绣,同时还称为“双面异色绣”,因为它两面的猫物颜色不同,绣这样的作品,除了双面绣的基本技术外,还要照顾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其内的藏针隐针要藏得妙隐得巧,只有高超的艺人才能完成得了此类佳作。

        你能想象得了在同一块绣品上,正反面绣出同一个物体并变换颜色竟全靠绣女手中的一针一线?更神奇的是这种双面绣还能做到在同一绣品的正反面可以绣出完全不同的景物或动物!在苏绣之乡的镇湖镇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幅双面绣:同一幅插屏上,一面是蹲伏的小白猫,它文静可爱,茸毛柔顺,绣面细腻和顺,犹如工笔画般清秀。另一面则是向左蹲伏的棕黄色哈巴狗,它憨厚有趣,毛丝相叠,绣面粗犷浑厚,好似油画一样艳丽。若不是亲眼所见,你怎么相信这是苏州绣娘手下的杰作!

        镇湖有一条绣品街,那里家家户户都有美丽的绣娘在不分日夜地挥针绣画,她们的作品既可是百姓家的日用装饰,又有国家元首间的馈赠品,名扬天下。那些绣娘能将一根头发粗细的丝线劈成64股,这样的技艺,中国独一,世界无二。难怪南朝高士张率先生这样赞叹道:“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黼。自帝虞而观风,杂藻火与粉米,郁山龙与华虫。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仿,龟龙为文,神仙成像。总五色而极思,藕罗纨而发想。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

        苏绣,尤其是双面绣,是苏州的一张名片,其实也是苏州人的一种性格形象。她双面玲珑光亮,表里如一,既体现了一种高超的艺术,又渗透了一种为人处世之道。这就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老乡亲们常讲的一句俗话:面子与夹里。衣服有面子和夹里之分,人其实也有面子和内在之区别。苏州人特别讲究面子,他们认为自己干什么事不能让外人说三道四,如果连面子上的事做不好、做得不够意思,那这种人、这种家庭、这种单位肯定是差儿劲的,所以为了面子上的事,他们可以倾家荡产,以命相抵。所以如果苏州的哪一条街、哪一栋建筑不像样,让前来旅游的外乡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那苏州人是最受不了的,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它完善,完美到人人都说一个“好”字为止,苏州人不喜欢“差不多”这样的评语,苏州人喜欢“蛮开心”,心都开了,那便是心花怒放,那就是完美的结果。

        讲究面子其实是为了一种做人的尊严和信誉。苏州人非常在乎这个面子,你到苏州地面走一走,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如果你看到哪条道、哪个地方不讲究卫生、见外乡的游人出口伤人,你就可以当着众人面指责和批评,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当地人的攻击。

        而苏州人更有一个特别之点是:他们更讲究面子与夹里的统一,而且常常把夹里的光亮、实惠与真实看得更重要。因为“暖不暖,靠的是夹里”。我的父老乡亲最懂得这个朴素的真理。

        比如像苏绣,本来已是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了,可苏州人还要努力提升工艺,他们创造了“双面绣”,表里如一,正反面都经得起观赏,而这就算是精益求精了吧?可苏州人又继续思进,创造了“双面异色绣”——同一幅绣品上正反两面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美轮美奂,让外人无任何挑剔的话可说!

        苏州人把这种追求和境界称作是“味道”。

        “双面绣”是苏州人认为的最有苏州风格代表性的“味道”。

        这“味道”里的学问太深了,所有想学苏州的人如果不懂得苏州人讲的“味道”之说,你就永远无法学到他们的真谛。

        听说过苏州太湖之滨的西山盛产一种碧螺春茶叶吗?知道这种茶叶的味道为什么特别地清鲜异香吗?这是因为一是用的“种”好,据说是仙鹤衔来的种子,二是因为采摘工艺特殊。西山碧螺春讲究的是采摘者全是当地少女和新媳妇,她们需要在采摘前沐浴更衣,采摘后又因为怕柔嫩的茶芽受损,往往都将茶芽放入怀中保存,叶芽一得体温,顿时异香扑鼻,所以苏州西山碧螺春又名“吓杀人香”。苏州年轻美女将茶芽放在酥胸上焐暖是有传统的。“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的古诗为证。一位欧洲诗人观赏到苏州碧螺春茶叶的采摘过程后,醉倒在太湖边的长廊内,并写下这样一句诗:“在清香的碧螺春汤里,我看到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那春色让我留连忘返,醉死梦生……”

        这就是苏州味道。它让你赤裸裸地感受到什么是发自心底和生命源头的美……

        苏州人特别讲究味道,吃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味道。味道在苏州人心中就是品质,就是境界,讲究味道,便是追求品质,追求境界。

        到过苏州的人都见过这里的百姓喜爱住在一条条深深的小巷之内的庭院内,而不太喜欢住在那些高楼毗邻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小巷子深处才有味道,这味道是曲径通幽,静谧恬淡,祥和平安。这样的小巷子深处,白天她像一位安静读书的少女,傍晚她像一位依灯绣花的闺秀,即使到了只有蛐蛐叫的深夜,她也还只会像是一位熟睡的美女,总有说不尽的美意。

        这就是苏州人说的味道。

        现在的社会里,一般的人都特别注重表面的整齐与光泽和舒服,对内容和实质则并不在乎,所以我们有了那么多“形象工程”和让百姓谩骂的事。苏州人讲究面子,但更注重“夹里”,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和观念里,夹里是实惠和真实的,面子不能当饭吃,“夹里”是暖在自己身子骨上的东西,绝不能马虎。

        苏州人讲究面子和里子的例子,还可以从苏州人怎么欣赏美女来帮助你认识苏州。

        苏州人看美女并不排除看脸蛋,甚至看胸部,但多数苏州人在评价和欣赏美女时则更多喜欢看美女的眼睛,于是你就会发现苏州女人的眼睛也变得多半是那种脉脉含情的美。苏州不乏双眼皮、大眼睛的美女,但苏州女人的眼睛并非像张飞眼一样滴溜溜的滚圆,而一般都是弯弯的,像一轮弯月似的样子,看人时总忽闪忽闪的,带着温柔的情,目光如水,又如雨后梨花。里的林黛玉是苏州姑娘,作者用了18个字写了她的眼睛:两弯似戚(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的“巧目盼兮”,你难道不想入非非?苏州男人是幸福的,他们看到的女人即使与你吵架,也永远不会怒发冲冠,双目如牛。最多也就是闭上明眸,拂袖而去。这拂袖而去留下的是那美丽的背影,那不更有味道吗?有这样的美女终身伴随,所以苏州的男人性格里也多少渗透了“女人味”——不过苏州男人知道这种“女人味”不能太多,多了就会让人起腻。

        不知外人是否注意到,苏州女人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开心还是不悦时,她们在眨眼时眼皮总是比其他地方的女人要时间长一些,这或许是零点零零几秒的时间,却让人感觉她的那双充满柔情的明眸里装了更多的秘密,这秘密不管是什么,总会给人多了一份美。

        苏州人欣赏女人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喜欢欣赏她的背影。苏州人认为女人的背影最有味道,婀娜多姿,饱蕴含蓄,让人有无边的遐想与寻味,并能永久地烙入脑海。

        但苏州人还告诉我,他们欣赏女人还有一个特别,就是喜欢听她的声音——这一点外地人似乎也喜欢,因为苏州女人的声音是纯真的充满一种磁性的母性声音,柔美、温情、关切和透着浓浓的爱。苏州男人们与我一样喜欢听她的声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关注她的声之后的音。女人的“声”像她的外表一样,但更关键的是要注意听其“音”,“音”是她的心,是她的情,不是有句话叫听声要听音嘛,苏州女人的说话的“声”自然好听,但她的“音”里面的味道更多。

        然而这还不是苏州人欣赏女人的全部,苏州人欣赏美女的最根本的一个标准是看她的手美不美。

        古人形容美女的手总用“纤指”等,在苏州人看来,女人美不美,关键要看她的手是否符合这样的标准,因为苏州人认为,手代表着女人的修养、女人的品位和女人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苏州女人才是美女呢?结果十有八九的苏州人告诉我:是绣娘。即绣花的那些女人。她们的手纤细而灵巧,终日穿针引线,如在弹奏一曲曲优美旋律,犹如在古疆场上的千军万马在酣战,那垂低的弯眉和胸前丝线飞扬的动作,以及留在绣架上的那些瞬间之美和永恒之美总是令人怦然心跳、浮想联翩……

        苏州美女的手是劳动之美,劳动之美是一切美之上的美,因而苏州人的审美观是高尚和精致的,所以味道也就会更浓。

        有一个例子令人折服:不是近几年各地都在按照中央精神,广大农村在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吗?什么样子是我们农民兄弟想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有的地方因此给农民们大搞楼房别墅,比城里人住的“花园”和“富人区”还要豪华和奢侈,结果搬进新楼和别墅的农民们并不感谢,相反嫌“住得不好”。苏州人说,我们不搞那样的“新农村”,于是他们推出了一个叫蒋巷村的示范村来推广。蒋巷村的支部书记常德盛是我的老熟人,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写过这位带领村民致富的优秀共产党人,他的事迹很感人,村子里的集体经济也很强大。开始我很担心他的“新农村”是不是也让住在别墅和新楼里的村民们不念好,再次去蒋巷村参观后我彻底地放心了:这里的新农村实在太美,言其美并非他们也有崭新的一幢幢别墅洋楼,也并非他们也有了四通八达、宽阔而绿化了的马路,这里的美在于每个百姓、每一户农民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及习惯,寻找到自己想过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比如老人可以与子女们一起住在新别墅新楼房里,也可以住进免费的老人公寓里,甚至还允许仅有的一家不想搬进新别墅的农民依然留在自己的老宅居上。村上所有的一切建设,以从农民生活习性出发考虑,既办企业,更把精力放在建设生态农业上,于是村上不仅保住了村民们自给自足的庄稼地,还有比过去大了几倍的养殖家禽与水产品的湖面和鱼塘,更有能让村民们休闲和锻炼身体的“农民公园”。有趣味的是村上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传统农家“博物馆”,在那里80岁的老人可以重新拾起童年曾经用过的老家什,在那里刚刚学步的儿童也可以知道以前他们的家园是个什么样。蒋巷村的新农村建设既有现代化的,更多的是保留了民风民俗和民意,难怪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看过蒋巷村后感叹道: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蒋巷村的农民则笑眯眯地告诉我:他们喜欢这样有味道的新农村,这个味道就是空气好、环境好、生活好、家庭和睦和自由自在。

        瞧,苏州农民都知道啥是真正的好,“有味道”是他们的理想目标,“天堂”“天堂”,有味道就是好天堂。

        如今在苏州,讲“味道”的人老百姓多,官员也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讲味道。就连我这样的一个“老苏州人”也有些吃惊,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讲味道”的事是有的,但绝对没有现在我的父老乡亲们那么讲得多,那么在乎“味道”。这是为什么?父老乡亲们笑着回答我:你小时候日子过得穷呗,过日子是不讲究味道的。

        原来如此!可不是,要想讲味道,就必须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一定水平之上时才有味道可讲。

        富有和富裕之后纵论“味道”之说,是今天的苏州人的生活映照,也是他们追求理想和力推社会不断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包含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永不满足的精神姿态。

        王荣书记给我讲了一件事:2003年初,一个叫龚坚的网民在对苏州和成都的GDP、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私家车拥有量等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除GDP、进出口总额等数字苏州大大超过成都外,在许多有关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上,处于东部最发达地区的苏州,竟然还比不上地处西部内陆的成都,于是他得出结论:“苏州人不如成都人富裕”。这篇网民短文,在苏州上下引来一片哗然。不久之后,又有一篇叫《苏州模式的反思与肯定》,更直言不讳地指出“苏州市强民不富”的现状。

        “一向在全国人民面前很得意的苏州干部们那一阵觉得面子丢光了!”王荣说。

        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GDP是一个地方干部的面子。苏州的GDP自从改革开放后一直在全国地区级城市中名列最前茅,甚至超过十几个省市区的水平。苏州人因此更加有了富地之称。然而现在公众的结论是苏州“市强民不富”。最要命的是苏州老百姓也站出来说话:“我们就是这种感觉。”

        这回面子和夹里一起在苏州干部面前撕碎了!

        怎么办?苏州市委、市政府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让人欣慰的是他们在这场争论中又一次清醒,又一次获得了思想大解放,又一次勇敢地面对“市强民不富”的现实……于是苏州便有了后来的“天堂城市掀起富民运动”的波澜壮阔的新战斗、新举措。比如2004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富民强市”的口号,之后又在“富民强市”的总原则下着重强调“富民优先”的工作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实施富民优先工程,让全体苏州人民感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这是苏州市委在全体人民面前作出的庄严承诺。

        2005年,市委专门成立了富民领导小组,王荣书记亲任组长,着重在就业、提高企业职工工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人民的医疗保险和看病、住房和教育等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的十几个方面一一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有效工作。

        “这几年我们苏州百姓的生活真正富裕了、真正幸福了!”这是我在采访苏州时众多父老乡亲们说的心里话。我对这块土地太熟悉,哪个政府、哪个干部想说谎、做假事肯定不太可能,而我的观察和调查也证明了父老乡亲们说的话不含水分——苏州人民现在真的富裕多了,比其他地区的百姓幸福得多。

        “有骨头还要有肉,只长骨头不长肉的事以后我们不会做。”这是王荣对我说的话。用苏州土著语翻译这话的意思是:有面子还要有夹里,只顾面子光亮的事以后我们不会做。

        这是苏州人的品质之一、精神之一。

        “骨头硬,又长肉,才是味道。”这是市长阎立的话。瞧,他也在讲“味道”!

        阎市长的“味道”更有趣了,他说他现在正在着急一件事:苏州开放后,说苏州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领导和外地来的朋友都问我,你们苏州话那么好听,咋现在大街上听不到了?这让我感到严重。过去苏州比较封闭,不讲普通话,只讲软绵绵的本地话,后来开放了,与外面的世界畅通了,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好现象。但苏州是个有自己文化的城市,如果苏州人连自己都不说很有味道的苏州话了,那这个城市就没有味道了……”嘿嘿,阎市长的“味道”论又来了!

        “侬讲苏州味道好不好?”阎市长起身结束采访时朝我说了一句地道的苏州话。

        “好个啊!苏州味道肯定蛮好个来!”我用同样的苏州话回答他。

        哈哈……我们忍不住一起开怀大笑。我们一个是北京的“苏州人”,一个是南京的“苏州人”。

        苏州味道真是“好个来”,它包含了无数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内容,就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经典教科书。

        这就是苏州人的生活哲学,这也是苏州人与生俱来的文化修养,如深巷子里飘出的浓浓酒香……

        

园林、园区、圆融……



        说苏州,不说园林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可见苏州的园林在苏州的地位。据有关记载,苏州园林在明代时有271座,清代尚存130座。新中国成立初期,古城和近郊可稽可查的园林有114座,亭园74处。

        几折烟萝暗,林塘一径迷。

        红泉回翠壁,绿叶间丹梯。

        扪石人行倦,分巢鸟乱啼。

        遥知歌舞歇,可有归乌栖。

        ……

        苏州园林之多、之美与苏州这块地方独特而富饶、人文荟萃和辉煌的历史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与自然环境的秀美精致有关。从远古时代开始,姑苏城里修宫建亭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越国美女西施到了苏州后,夫差国王为了讨这位绝代美人欢心,修了不少用现代人的话说的“休闲度假村”。那些古式“休闲度假村”讲究的是有山有水有亭有桥,与院庭之外的苏州景物要一致,所以渐成苏州园林雏形。后来苏州文人墨客多了,且雅兴和修养不断提升,于是园林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思想被越来越多地渗入其中,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苏州园林无论大小,总是融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于一炉,结合着叠石、治水、花木、装饰等要素,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留下弥足珍贵的瑰宝。

        真正意义上的苏州园林建筑史是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那时建造了姑苏台、馆娃宫、长洲苑等。东晋以后,佛道寺观、私家园林更是陆续兴起,如辟疆园、云岩寺、普明禅、保圣寺、玄妙观、紫金庵、沧浪亭、狮子林等。明、清时代,苏州的私家园林更是蔚然成风,约有500余处,有钱人和那些文人墨客皆以修造园林为骄傲,有点像今天有钱人置地盖庄园一般。那个时代朝廷里做大官的人也十分倾情到苏州城里捐钱修建园林,以标榜自己的显赫地位和德性,如明代王献臣的拙政园、徐泰时的留园、甫里许自昌的梅花墅,清代宋宗元的网师园、顾文彬的怡园,都是非常著名的园林。

        苏州园林秉承了中国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的两大特点与传统,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清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又是它的一大特点,可赏、可游、可居,这样的建筑形式,是人口密集、企盼朝夕与大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又想独处一地、不被外界所纷扰的有钱人和文人雅士所寻求的那种城市生活方式,当然还包括那些官场败落的人。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又是吴越之后几朝皇城,非常适合上面这些人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所以其兴建园林之风长盛不衰,一家比着一家精巧美观,形成了千古传世的诸多杰作。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体现在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那园林厅堂内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等,无不彰显其主人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处世之道。在中国的诸多名著和绘画中,以苏州园林为题材或以此背景叙述当时社会形态的作品比比皆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便是代表,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最好的苏州园林式的历史小说和没落社会的人世映照。也许因为苏州园林的美太让人留连忘返,也许它的美妙不可言,所以才滋生了唐伯虎这样的风流才子,其实苏州园林的精致与淡雅,不仅能造就浪漫,也能铸炼铁骨,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便是其中一位。被称为“中华七十二伟人”之一的顾炎武,其故居在昆山千灯镇,也是一座具有明清代表性的中小型园林,占地60亩,分宅区、亭林词和花木园林区。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朝东坐西,有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自东而西依次为墙门、门厅、轿厅、正厅和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的膳房、读书楼、后花园。顾宅在千灯小镇独占天地,人称“顾半街”,也就是说他顾家在千灯镇占了半条街。就是这样的乡下小园林里,诞生了一位高声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启蒙思想家。

        在苏州的诸多园林中,千灯小镇的“顾半街”实在提不上文端,可见苏州古城内的那些气派豪华、雅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大园林是何等的辉煌绚丽!

        “人在花中走,柳在岸边行。”“弹石间花丛,隔河看漏窗。”“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苏州的园林如画、似谜、胜仙境。

        苏州园林里的人,有笑——笑出漏窗玲玲声,有哭——哭不透三墙两桥,有悲——悲不知天下还有更悲事;有喜——喜不知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苏州园林里传出的声音,有读书声、有教诲声、有议天下大事声、有碎言细语的闺怨声、有棋盘桌牌声……那声声语语渗尽了一个文与雅、一个恬与淡。

        园林带给我们的视觉感观是精美与雅致的风物。

        园林带给我们的思想意识是深邃与完美的文化。

        在吴江名镇同里有两座园林让我久久回味,它们便是一座具有200年历史的“退思园”,另一座是当代造就的“静思园”。

        先说“退思园”和它的深意。

        吴江同里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很有味道。身处苏州腹地的同里,自古就是“民丰物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咸兴,园池亭榭,声技歌舞,冠绝一时”的一方富土,故名曰“富土”。宋元明三朝,同里已是吴中巨镇。于是宋代有官人闲情逸致,说富土太招人,干脆将其拆之:富字上去一点,中横断,故而“富土”成了现在的“同里”。

        不管如何拆“富”,同里依然富甲吴中。由于它富而又处独特的地理环境,一般想进同里还必须通过舟楫方可。四面环水的富甲之地,从此成了富绅避乱的好去处、各业劳动人民谋生发展的宝地,当然也有朝廷落官到此安家隐居。同里便在这种情形下越发兴旺昌盛,出了一个状元、42名进士和90多个举人。读书人和官人一多,小镇就更加繁荣富强。同里距苏州古城只三四十里路,落户此地的有钱人和文人墨客少不了学学苏州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于是造景修园便成了同里的一大古史。同里造园林,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这里主要有个名叫计成的中国造园巨匠。计成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所著的《园治》,是中国造园学的经典著作,不但影响中国,且传播到日本及现代西方。同里有这么一位造园大师,那么苏州园林的兴盛之风和艺术风格就不一定是同里人学苏州城里人,而可能是苏州城里人学同里人了。

        在众多大大小小的私人园林中,退思园无疑是同里镇上最大也是最完美的一座“集江南古建筑之大成”的经典之作。

        这座占地仅九亩八分的园林,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如浮土水上。若站在全园主题退思草堂前环顾四周,各个景点犹如一幅舒展自如、恬淡静意的山水长卷,如向池中击掌,一池锦鳞便会如应而来,真是奇妙无比。而且园子的整体构造也打破了一般园林那种前宅后园的常规,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藏锦绣于平添之中。园子的主人据说是清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此人是武将,在安徽凤阳当官时宦囊充盈,就开始在同里老家建花园,以备晚年享用。园子尚未完工,慈禧就让他镇压捻军,于是任兰生在战场上不忍杀尽捻军,下令部属停止追杀,结果慈禧知道后问他罪。罢官后的任兰生从此看破红尘,他的好友左宗棠也送来一副对联: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任兰生干脆将后来完工的花园叫做“退思园”。

        退思园,退而思过。

        退思园,退而思进。

        退思园,由退思进,因忙得闲。

        退思园,退而思进,进不言功。

        老骥伏枥,永不停步。

        这便是同里退思园留给主人和后人的处世哲学,充满了不甘、不屈和以退为进的韬略。想想细声软语的苏州人在历史和现实里所创造的一幅幅壮丽与伟业过程的表现与处世,何不是这种貌似消极、形似无声无息、实则积极主动、轰轰烈烈也!

        同里的退思园现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而被保护起来,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驻足,成为苏州郊区一景。

        走出退思园,让我感到特别震撼的是看到了同里的另一座伟大建筑——静思园。

        静思园和退思园只差一字,但一个“退思”、一个“静思”却包含了两种近似却又差之千里的思想境界。

        静思园的主人是现在人,他叫陈金根,属马者,今年56岁,同里本土人。我们先来看看他的“静思园”——

        先说面积:早已完工并对游人开放的第一期工程的静思园有66亩地,其设计是由苏州园林设计院和上海同济大学的几位当代著名设计师指导建造的,其整体建筑呈东宅西园格局,园林为“二湖一带”,即北面的镜湖、南面的小庞山湖和中间一带的“枕河人家”,园中的水面占地约全园的三分之一以上。园中主要景观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

        切不要以为当代人造的静思园就是古苏州园林的仿制品,你进园细看,所见之物,无不古朴,件件是真,且较古苏州园林,有更多的创新和提升,尤其是主人对造物置景的严谨而使其物景无不意味深长。

        就说鹤亭桥,此桥是静思园的标志性建筑,它一改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的风格,百米之长的桥体横架湖心,气势磅礴,其整体样式袭用沧浪亭的楼宇式飞檐作廊桥之顶,更显凛凛威风。鹤象征着人类最优良的品质,它寓意长寿、忠贞和幸福、吉祥。鹤亭桥采用一高两低形似一展翅飞翔的仙鹤,凌空横跨在湖水两岸作为隔景。桥体用金石构筑起的一大两小半圆形拱孔,与之平静如镜的湖面贴在一起,形成三个动静相宜的圆孔,站在湖岸远望此景,寓意深长,美轮美奂。

        小垂虹据说是根据建于宋代的吴江一座著名的垂虹大桥克隆而得,古桥现已残落,然笔者在吴江市区见过其风貌,虽不完整,但仍可窥见当年的气势。静思园内的小垂虹是主人为了表达对故乡旧境的追忆之情而复建的一景,非常别致而优美。

        走过小垂虹,经“弄碧”,一路修竹万竿,曲折环绕。来到“借红轩”。此处西面畅豁,三面临水,轩举高敞,视野开阔,很便观赏胜景。尤其是里面设有“美人靠”,游步多时后小憩片刻,十分惬意。倚着“美人靠”,举目环绕园内,可看到北面庞山水抱,景物清幽,云墙缭曲,古木苍郁,湖石叠山,小桥流水。西面步石曲桥,亭台参差,花树错综,倒影入画,一派江南水乡风味。南是曲廊萦纡,荷香四溢,有道是:“隔岸垂杨笑语,池荷映水新妆。”据说仲夏时这里更是美不胜收,因为满池荷花盛开,大有“饵之红霞,惊之火流”的情趣。

        静思园中有景无数,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吉尼斯组织评为“灵璧石之最”的“庆云峰”。据主人介绍,为获此峰,他八赴安徽灵璧,与当地石农用古人堆土填石之法,“日升数寸”,历时三年之久,方使巨石得见天日。为从数百里的“庆云峰”运至吴江同里,园主出资修路5公里,造桥两座,并动用了原苏联运送载火箭的25米超长平板车以及建造上海杨浦大桥的吊车。白天车多难行,只能深夜行路,风雨兼程55个昼夜,方使巨石安然到达。高9.1米、宽2.95米、厚2.24米、重136吨的“庆云峰”矗立于静园院,使整个园庭有种稳坐泰山之感。有趣味的是巨石身上布满了孔窍,有1600多眼,洞洞相连,若顶端注水,千泉泻玉,在峰底举燧,百窍生烟,真乃叹为观止。

        “庆云峰”落座静思园时,有一段精彩趣事:当日风和日丽,晴朗无云。30多名富有经验的石农在现场用钢丝绳将巨石扎好起吊,由于要使巨石保持垂直,几经周折,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将其落驻,围观的万众一片欢呼雀跃,主人全家奉香膜拜上苍恩赐。此时突然天空狂风大作,乌云滚滚,随后倾盆大雨,将多时裹在泥尘中的“美石”冲刷一新。转眼间天空又晴朗万里,霞光四射,在场人无不惊诧不已。当场有文人诗道:“天赐灵石落吴江,吉人金根园收藏。一帆风顺踏实地,庆云峰名千古扬。”诗虽一般,却记载的是当时的奇妙一刻。

        静思园内除了这些标志性大型巨景外,还有“落霞亭”、“如归舫”等精美的石木建筑景物。不过最精致的要算那些厅院,如“花篮厅”“南木厅”“奇石馆”“盆景园”等等,显然都是主人喜爱之物造之。值得一看的是那些花木奇石都是稀世之宝,比如有的奇石形态之奇、之美实为空前绝后,价值连城。

        “科学家碑廊”可能是静思园与所有苏州园林最显著的区别了。在这里可以看到吴地古时与现代的那些著名科学家的石像与石刻箴言。在这里,那座造型独特的“计成亭”毫无疑问是最显眼……

        粗略走一圈静思园,大约两个小时。“这是第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中的第二期工程大约比现在还要大一倍。你看,那边是我们与中青旅合资建的一家五星级宾馆……”漂亮的讲解员马莉小姐指着后院附近正在忙碌之中的那个处于装修阶段的一群楼宇说道。

        “你们老板花了多少钱建这座园林呀?”这是我踏进静思园后一直想着的问题:静思园宏大的面积、精致超然的建筑和大批价值连城的宝石奇花和明清旧物……一个亿?十个亿?我想象肯定值。

        “全是他自己掏的钱?”这是我特别想知道的第二个问题。

        “他哪来那么多钱呀?”这是我想知道的第三个问题。

        “他到底建这如此豪华精美的园林干什么用?”这是我最后想知道的问题。

        “你去问他自己吧。”马莉小姐抿嘴一笑,将我引至一个叫“嘉会堂”的庭院内。主人出来了——哈,实在令人意想不到:竟然不是个手持檀木香扇、飘逸倜傥的风流之辈,而是个秃了头、胖墩墩的家伙!

        陈金根——同里人,外形看上去是个标准的“老板”。如此的外形的生意人,竟然能造人间极品,我百思不解,但这种闪念仅在几分钟后便消失殆尽……

        “我应该说是个生意人,但最先应该说是同里的一介农夫。”这是陈金根的开场白。我开始知道这位陈兄的老家就在距同里镇不远的庞山湖一带,也知道了他是一个乡镇农民企业家出身,并且属于起步比较早的一个。开始搞毛纺产品,后来搞冶金产品,再后连带搞空调什么的,由于企业的生意多数与上海大单位打交道,这使得他的事业越做越红火。苏州人会做生意,其中之一是善与用户“轧朋友”。我卖你产品,还请你到苏州、同里来“白相”(上海话,玩的意思)。上海人会“白相”,来时看苏州景色,回时带一车水乡土产,其乐无穷。“蛮好蛮好”声中,生意就“热络”了。于是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的陈金根也变得口袋越来越鼓起来,肚子和身子也跟着肥胖起来……

        富了干些什么呢?盖豪华楼房别墅?吃山珍海味?不停地吃、天天吃?或者享尽人间各种奢侈?否也。陈金根虽经几十年艰辛创业后头秃体胖,可他的思想却敏锐而深刻……

        人活一世,富,能富到何种地步?享受能保长命百岁?于是陈金根想到了一件事:他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乡人民建一座永远复活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儿时受父亲影响而想到的要建一座园林。”陈金根说,他小时候常随父亲到苏州城里去玩,因此“儿时游那些园林所留下的美好记忆”使他内心一直装着这样一个梦想。

        而这仅仅是梦想而已。

        上世纪80年代,陈金根的企业有一定发展后,他的企业恰巧在上海旧城改造中做事,于是对古建筑、老古董非常感兴趣的陈金根吩咐手下:“看着有点意思的老货色都给我留着、拉回同里去。”这一留、一拉,日久天长后,陈金根的“家”成为“老古董”的大观园。“开始置了十亩八亩地做个小园林,后来请上海朋友来白相,他们觉得有味道,于是我就慢慢把园子做大,一直做到现在这个样子……”陈金根说。

        我所惑的一个问题解开了。

        “过去建园林,都是做大官的,或者是文化人,没有听说老百姓能去建园林的。我是个梦想者,小时候就做着有个自己的园林的梦想。但这个梦想的实现得感谢邓小平,感谢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感谢苏州地方的领导和我的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陈金根说,苏州的园林过去都是为家庭所用,不对外开放,因此精致小巧。这样的园林与苏州的社会文脉相关。“但我认为,园林存在的最具价值的是它的文化性,尤其是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意识和品位,一个园林就是一个人的心境、一个人的胸襟或者说是一个家庭的心境与胸襟,再说透一点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其实在这一点上,富人与穷人应该是平等的,当官的与百姓也是平起平坐的,每个人、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都有资格接受园林艺术的文化熏陶。尤其是中国今天进入了小康社会,我们苏州的老百姓靠党的政策富裕了起来,为什么就不能去享受封建社会那些帝王将相和财主们所能够享受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呢?这就是我有了钱后想实现的一件事。”

        陈金根让我解开了第二个疑惑。

        “同里有退思园,那是一代旧臣任兰生罢官后回故里建的一座园林,其取名‘退思’,意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当然也含有教诲后代‘退思而进’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明哲保身。有人建议我给园林取名为‘进思园’,进与退固然对称而具有鲜明的互照与对比,但似乎‘进’字少了些园林应有的雅和苏州人的文化内涵。‘静思’二字是费孝通老先生的主意,他建议用静思,并说:富而思进,静以致远,这既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而且也是全体富裕了的苏州人民所需要的精神境界,于是‘静思园’就这样产生了。”

        富而思进,静以致远。说得多好!这不正是苏州人几千年来能够长盛不衰的精神家园吗?这就是苏州人独有的文化“专利”,它可以升华为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时代标志,彰显乐观向上、锐意创新、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和开放、开拓、开明、不拘一格的现代意识。

        “苏州人性格中的圆融、包容等看似静境、貌似保守的精神行态,其实骨子里是一种强烈而炽热的追求、向上、发力和最终为了成功的彻底张扬与燃烧……”我将这总结和提炼式的话讲给一个苏州农民听,讲给一个将自己创业而获得的10亿元财富全部花在建一座有形建筑与无形家园的当代苏州人听。“对对,我就是想这样表达的!”陈金根频频点头,笑着握住我的手,说,“到底是文化人。”

        其实真正的哲学家和文化人属于陈金根这样的人。苏州人几乎个个都是哲学家,他们的为人处世便是这样的哲学家。

        由同里的退思园和静思园,使我突想起屹立在金鸡湖畔的那一尊异常独特的造型建筑,它的名字叫“圆融”。

        它是苏州工业园区的象征——这尊钢铁巨幅建筑,是一个旋转般的圆扇形但中间又有一个正方形的窗孔的造型,充满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的象形,同时又有强烈的优美动感,寓意苏州的开放和与世界对接的时代景象。“圆融”无论在朝暮时刻观赏,尤其是霞光下的它,似一团火焰,似一瓣心叶,这火焰是苏州人民在复兴地区和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中所燃烧激情与智慧,这心叶是对祖国和自己家园的那片真挚而赤诚的感情。

        “圆融”,又像一颗鲜红的血滴,又如一粒晶莹的汗珠,但细细看去,它更似我父老乡亲的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心灵家园与精神世界……

        “圆融其实是一种心境,一种胸怀。有了它,才能致远,才能太平,才能永恒。”这是三年前我在探访苏州寒山寺时,方丈秋爽所说的话。当时这位高僧并不知道我要为苏州写书。我出于对父老乡亲们常挂在口头上的“圆融”二字的词义探究,顺手将它写在手心底请教同桌邻坐的方丈,他如此道来。

        方丈说得好。圆融其实就是一种心境,一种胸怀。

        苏州人对圆融格外偏爱,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追求中深深渗透了这种心境与胸怀,而正是这种心境和胸怀,使得苏州这块富足之地蒸蒸日上,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着……

        当你到苏州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后,也许你还能找到某些不足,但你不能不承认你的心是那样的激动和欣喜的,因为你能在这里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我们期望中的那种现代化和人民的那种幸福生活,你也能在这里看到一个依靠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地区是如何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到本土建设之中,并转换为自己的特色与创新,你还能在这里看到人类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其实就在我们人类自己的无限创造之中——只要我们善于融古铸今、融和通达、融新求进,我们理想中的人间天堂是一定会有的,而且一定是美丽无比!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