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偏不“入乡随俗”你试试?

偏不“入乡随俗”你试试?

        香港的“规矩”是张网,管着香港人,也管着外来人。

        本地人不拒绝香港的“俗”,内地的,“不俗”的,有个性,不喜欢人云亦云,初来乍到,可未必都愿意俯首。

        我到香港常驻以后,慢慢察觉“入乡随俗”在这里还真是个话题,闲来琢磨,觉得此事客观上有两层境界:第一,“入乡随俗”的初级阶段——如果有人偶尔到香港,旅游购物、探亲访友,这时候“入乡随俗”对他只是礼貌:小小地尊重香港习惯,举手投足临时“做做样子”,不需要强迫自己改变原有的作风;但是“入乡随俗”还有第二阶段,高级阶段——这是专门甩给定居或在这里常驻人的难题,比如我,一段时间在香港工作,想走都走不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不“入乡随俗”,什么事情偏要叫真儿,偏要我行我素,环境就要对我说“不”,这个环境,也就是“约定俗成”,没亲没故没笑脸儿的,就像一把钢刷,天天梳理着我的杂毛乱发,直到有一天把它们一根根儿地都捋直——

        我到驻站大概半年上下,香港的“刷子”已经把我修理得里外都没脾气。一开始我不愿意“随俗”,这样做并非企图证明自己是个“有个性”的角儿,只是坦率地讲,不大喜欢香港,为什么?理由太多,两岁孩子掰着手指数不过来,比如香港这个地方天大地不大、车多路不宽,东西虽好物价太高、文明有序但太讲规矩,还有香港对我这个地道的北方佬儿来说饭难吃、话难学,气候七八个月闷热潮湿,什么时候上街,街上人多得都像河边的蛤蟆骨朵,一涌一涌地连绵不断……因此初来香港,我对这里的一切不习惯、不适应、不接受,一句话:根本不想“入乡随俗”。

        然而,入乡“不”随俗,我收获的没一样好东西:“尴尬”、“麻烦”、“恼羞成怒”,最后还险些搭上性命,这么说有点悬,好像吓唬人?

        先说尴尬——

        香港社会人多是多,但人性化的思想不是波及四方?地上地下,商店、地铁,到处不都是自动滚梯?大家享受这些特“人性”的设施也很自律,使用者假使没有什么急事,一般都会站在右手,把左手一尺宽的地方让出来,供那些行色匆匆的人跑上跑下。不知道这个“俗”,不追随这个“俗”,你在当地人眼里不是傻帽,就成了无赖。曾经我在香港过街天桥的滚梯上被一个细路仔(香港话:小孩儿)用手指头指着问她的妈妈:“妈咪,伲个人点解?漆线?”(香港话:“这个人咋回事?有毛病?”)我一扭头,看到小姑娘一根嫩姜般的小指还竖在空中,同时发现自己确实傻乎乎地站在滚梯左手,一个人,动也不动,还挡着其他人奔跑。立刻,我无地自容地迅速闪身藏到母女背后。这件事让我第一次品尝了在香港入乡“不”随俗的尴尬。

        再说麻烦——

        香港的气候,夏天很多日子平均湿度都在95%以上,这个95%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香港如果家家户户不门窗紧闭,不开空调或抽湿机,墙面就会流泪。墙面怎么会“流泪”?空气中的水分太多,挂在墙上,挂着挂着就存不住,就像人流眼泪一样地往下流。没来香港以前,我在北京哪知道什么是“抽湿机”呀?想想都好笑,北京人只知道“加湿器”。有一次我先生打电话让我听听他在香港的家里正在做什么。电话听筒那边传来哗的一声,我立刻反应:“冲马桶?”老公说“答对啦!”接着问我用的是什么水?我说我哪猜得着啊?他就在电话里大喊:“抽湿机!”“抽湿机”抽了一天的水,攒下满满的一盒,至少有1千多毫升……我当时完全不相信这是真的,香港人用空气中积攒的水冲马桶?听说他们不是用海水吗?等到后来我也到了香港,也经常端着“抽湿机”的水盒子去卫生间干这件事,第一次哗的一声,我也呆在了马桶旁。

        当然,常规而言,香港人冲马桶还是要用海水,用“抽湿机”从空气当中抽出来的水冲马桶只是好玩儿。不过刚开始我在香港,常为家里开不开窗户、透多长时间的气和老公拌嘴。老公让我开一小会儿就关上,我不听,觉得哪里会有那么潮啊?后来和先生有一次20天谁都不在香港,他说把钥匙交给朋友吧,现在正是梅雨季节,让朋友经常过来帮咱开开空调、抽抽湿?我闲麻烦,生平最不愿意做的事儿就是欠人情。没听他的。结果20天回来,一开门,我的妈呀,屋里一股霉味儿自不必说,真皮沙发变成了“翻毛”,所有皮鞋每一只肚子都往外拉丝,衣柜里的西服、套装也都霉斑点点,再叫一声妈,可管什么用啊?东西全毁了!事后想想,这令人恼怒的麻烦怨谁?怨不得香港,天气的事皇帝老子也做不了主,烦恼纯粹自找!

        老北京有句俗话年轻人最反感,叫作“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到了香港,特别是开始要写文章,我常想这句俗语里的“老人言”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字——“俗”。入乡“不”随俗就是“叫劲”,叫劲就得付出代价,撞了南墙看你回不回头。

        因为不愿意“入乡随俗”,在香港我自找的尴尬、麻烦不是一两回。生活里的小事儿“不”随俗,大不了落个自找苦吃的下场,而“入乡随俗”在某种情况下,在香港根本就没有条件可讲,比如出行,不信你试试,有一次我就“试”到了马路,结果人们可以无限遐想,这就要说到前文我已经把人们“吓唬”在那里了的那个“险些搭上性命”——

        香港和英国有点猫和虎的关系,这里的交通不仅立体交叉,设计合理,而且机动车和内地正好相反,来往穿梭通通靠左行。初来香港的人经常被朋友告诫:香港虽小,道路狭窄,车子却都跑得飞快,你们过马路千万可要小心,一定要过斑马线,等绿灯!

        我其实一开始,在马路上还是不敢不“随俗”的。因为第一次上街就发现朋友们讲得对,香港的机动车只认红灯不认人,有的路口半天没过车,红灯就在那里没完没了地一个劲儿闪,性急的人抬腿就要冲过去,殊不知这可是在玩命,他们不知道香港的车子一来,就像兔子,容不得你咂摸它从哪个方向蹿出,眨眼就冲到你面前,吱一声把人吓个半死。

        我经历这样的“死亡游戏”,时间大约是2005年春天,有次外出采访,地点是君悦酒店,就在湾仔政府出入境大楼的背后,马路上的“斑马线”离我左右都很远,当时看着没车,心想就冲一次吧,腿脚麻利用不了五秒钟。然而就在第五秒钟,吱的一声刹车,“兔子”已经来到眼前,那一刻我吓得魂飞魄散,晚上回家头皮还发麻。半夜倒是没有做噩梦,只是突然清醒,一下子把“出事原因”想了个明白:习惯势力呀,白天过马路,我的判断没错,马路上当时确实无论什么车子也不会在五秒钟之内冲到我的面前,但是当时一急慌我就忘了,起步前我认真瞭望的是大道的右侧,香港的车子都靠左行,我不扭头向左,看来车的方向,倒是顺着车屁股把车消失看得挺干净,那样,哪有不出错的?!

        “入乡随俗”搬到马路,事情立刻变得严重。

        可是内地人,据我所知很多内地人到了香港确实过马路都不等绿灯(当然也有香港人偶尔为之)。一些内地人嘲笑香港有些小道,行人只需五六步就能够跨过去,可是在那里,也正儿八经地装个红绿灯?好像幼儿园的模拟教室。然后他们会十分开心地说:放心吧,这样的小路车速怎么也快不了,不等绿灯过去也绝对出不了大事。

        不错,香港很多小路红绿灯矗在那里确实真的像“摆设”,可是香港的“差佬”可不是摆在大街上给人看的。过马路不等灯变绿,一旦被警察撞上,一罚就是1500!过去听人议论此事,我嘴上永远都要凑热闹:“真是的!真狠!小题大做!”可是自从“死里逃生”,我倒后悔事先怎么没让香港的警察给罚过?要是香港的警察早一天罚了我,我就彻底“随俗”,一点侥幸也不存。1500元港币,罚了谁谁不心疼?但是如果我被警察早点罚过了,再过马路,保证不见绿灯打死不走,这样就不会在马路上被习惯势力所控制,闹笑话儿,去和汽车KISS。

        半尺,只差半尺啊,那天“兔子”的热气都扑到了我的脸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