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面三刀四 “两面三刀”

四 “两面三刀”

        【前言】前面节目中易中天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法家是不同于儒墨道三家的,儒家也好墨家也好道家也罢,他们的主张都是治病的药,孔子的药方叫仁爱;墨子的药方叫兼爱;老子和庄子的药方叫无为,其实就是不吃药静养。法家的主张却是杀人的刀,最高统治者只要紧紧握住手中这把杀人的刀就可治国了,那法家的刀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以法治国呢?法家的这把刀究竟具有怎样含义,不同于儒墨道的法家又揭示了人性的哪一面呢?易中天教授为您揭示法家所献出的这把刀背后的秘密。

        【正文】法家献给君主的刀是两面三刀。为什么献两面三刀呢?首先必须对法家这个学派进行证明。什么叫法家?如果理解为以法治国的学派就错了,法家这个学派成熟的很晚但形成的很早,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实现霸业的人,管仲靠什么帮助齐桓公实现霸业,靠霸道。那管仲的霸道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查户口,定编制,实行军管。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方针,管仲说我们这个国家要怎么治呢?首先把人分四种,士农工商。然后把这四种人分在不同地方住,士住在最好的地方;农住在农村;工人住在王宫旁边,因为他做工艺嘛;商人就安排在街上住。住下后不能动了,不准他们迁户口流动。要保证士人的子女永远是士人,农人的子女永远农人,工人的子女永远工人,商人的子女永远商人,安定下来后,在全国建立15个士人之乡,这就是士的地方,15个怎么编呢?5家一轨设个轨长;10轨一里设个里长;4里一连设个连长;10连一乡设个乡长;5乡为一军。然后每家抽一个人当兵,则轨长手下5个兵;里长手下50个兵;连长手下200个兵;乡长手下2000个兵;一军为1万个兵。全国15个乡是3个军,三军。中军由国君率领;左军右军由大夫率领;你就可以称霸了。这就是最早的法家思想的起源。所以我们可看出所谓法家是什么呢?是依靠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来治理国家的学派。所以西方也有些学者主张把中国的法家叫做行政管理学派,也有的主张叫做司法与行政管理学派。这与主张以法治国的学派不是一回事。而且管仲提出这个方案是为了什么?为了让齐桓公实现霸业,也就是为了横行霸道。要横行霸道必须要怎样呢?君主集权。实际上管仲用这个办法把全国变成一个大兵营。最高指挥权是在君主手上的,君主集权。法家就是主张君主集权的学派。所以我有个说法:儒家其实应叫德家,因为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吗,法家其实主张以权治国,法家应叫权家。

        【画外音】通过易中天教授的分析,法家所推行的法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以法治国而是为了帮助君主集权实现霸道,正因为法家所推行的法能被君主认同,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思想学术界很有名气,而法家却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作为法家先驱管仲通过推行君主集权,最终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战国中期李悝(归,里),商鞅,申不害等一干法家人物也都是位极人臣,帮助各自君主实现着他们富国强兵的夙(素)愿。到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最终把法家的君主集权理论进一步完善,易中天教授认为法家所推行的君主集权的核心其实就是两面三刀,那法家所推行的两面三刀究竟包含着怎样的玄机?

        【正文】君主集权,横行霸道的结果就是两面三刀。什么是两面?两面这个东西在韩非那叫二柄,柄就是刀柄剑柄的柄,权柄。韩非说: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韩非子刑德》。二柄是什么?一个叫刑一个叫德。德不是道德,是给好处。所以实际上他的二柄就是赏,罚;奖,惩。两手,赏是给你好处,利诱;罚是给你坏处,威胁。所以韩非的二柄就是威胁,利诱。就两手,软的一手硬的一手,大棒,胡萝卜,甜头苦头都有。所以我称之为两面,刚好正反两面,这就是他的两面,那他的三刀呢?第一把刀叫势,势就是权势,君主一定要有权势要有最高权力,地位也要最高,这就叫势。这个主张最早是一个叫慎到的人提出的。慎到提出这个东西是要用他们的法制来反对墨家的仁治,但儒家也讲一点仁治,主张贤人政治,讲领导人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儒墨两家都是这样主张的,法家说不用,法家说领导人最重要的是有权势,要有地位有权力。

        【Flash】慎到说:飞龙和腾蛇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呀?因为它能腾云驾雾,这个云雾就是它的权势,一旦云开雾散飞龙和腾蛇掉到地上来,和蚂蚁和蚯蚓又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

        【正文】这也是法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之一慎到提出的,提出来后估计有人反对,反对的人就说了。

        【Flash】你这个话不对,是的,这个龙如没有云雾是飞不到天上的,但蚂蚁和蚯蚓即使有云雾也是飞不到天上的,你怎么能说领导人个人品质是没用的呢?反对派还说:同样是有权势,尧舜为什么就把天下弄得大治?桀纣又为什么把天下弄得大乱?还不是因为他们个人品质有差距嘛,他们的权势不都是一样的吗?

        【正文】对此韩非怎么说?韩非说;是的,即便有云雾蚂蚁和蚯蚓也飞不上去,但君主是世袭的呀,你怎么能保证世袭的君主都是龙凤呢?你怎么能保证世袭的君主他就不是蚂蚁和蚯蚓呢?何况桀纣也好尧舜也好那是百年不遇的,很不容易才出一个呀,而我们现在这些君主都是普通人,不是尧舜那么好也不是桀纣那么坏,普通人是中人啊,我们设计政治制度时怎么能以个别人为标准呢?当然以普通人为标准吗,要保证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当了国君也能治国,怎么保证,给他权势。这是法家的第一把刀,势。法家第二把刀呢,术,权术。你光有地位不行呀,还要有手段,这个手段就是权术、权谋。这个东西韩非的书里多的不得了。我们就不讲了,总不是个好东西。这里要讲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不能一想权术和权谋就认为是害人的,韩非这个书里也有防身的。防身的可以讲讲,比方说韩非讲了一个晋文公的故事。有一天晋文公吃饭时上了一道菜是烤肉,结果发现那个烤肉上面缠着头发,晋文公就生气了,把厨师叫来说,你想噎死寡人吗?厨师跪下来说小人有死罪3条,第一条,小人的菜刀磨得飞快,切肉时非常顺利,所有的肉都切断了,头发就是切不断;第二条,小人烤肉时用铁钎子把肉穿起来,每一片肉小人都看见了,就是没看见上面的头发;第三条,小人把这个肉放到火上考,肉都烤熟了,烤出油来了,头发都居然没烧掉,这是小人的三条死罪,小人罪该万死。晋文公马上明白了,这个头发是后缠上去的,是有人陷害他。然后一调查果然是有人陷害他。这个也属于韩非的术。韩非从这个例子讲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一旦发生了案子一定要考察厉害关系,一定要知道这个案子的出现对谁有利对谁有害,以此就可找到作案的人,比方这个事情是对厨师不利,一定是厨师的仇人。现在我们破案也是这样,查犯罪动机嘛。这是术。法家的第三把刀就是法,什么叫法呢?也不是今天讲的法律或说不完全等于今天讲的法律,其中包括我们今天讲的一部分法律,比方说刑法,在韩非那一切明文规定的都叫法,包括法律也包括法令,韩非对法有个定义:法者,现令著于官者,刑法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定法》。什么叫著?著就是形成。必就是标杆。意思是说什么是法呢?就是由官方制定的一些条文,这些条文是一些标杆,标杆干什么用放在哪呢?树在老百姓心目当中,树在那干什么?让老百姓知道好歹,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个东西就叫做法。由此可推出韩非的法的三大特征:一,明文规定,不能随口乱说,否则就不是法制了,法制就是一定要有文件;二,官方制定,不能人民民主;三,公开宣布,不能藏着掖着。这就是法。属于韩非的法和术是刚好相反的,法一定要公开要家喻户晓,让人民群众都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公开讲清楚,这是法制。但术是千万别让人知道,术是君王悄悄地用来对付别人的手段,不能让人知道。这叫做: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法越公开越好术越隐秘越好,这就是法家的三把刀,势术法。势用来干什么,建立威望;术干什么的,对付官员,法干什么,统治人民。这就叫势立威,术驭臣,法治民。三把刀是不同的用处,归根结底只有两种:赏,罚。二柄。赏和罚二柄加上势术法三个手段合起来就叫两面三刀。这就是法家主张的基本内容。现在知道法家是怎么回事了。

        【画外音】早期的法家大致分为三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集早期法家之大成主张势术法三者相结合,从而系统的发展了法家的君主集权理论,法家所推行的赏罚两面和势术法三刀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君主实行集权,君主通过这两面三刀编织了一张统治国家的大网,臣民的一切尽在君主掌握之中,那法家主张推行两面三刀的人性依据什么?在法家眼里儒家的仁义道德为什么不能作为治国依据呢?

        【正文】原因很简单,法家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没用,不管用。仁不管用,韩非讲了个故事,韩非这人说话不行,口才不行,口吃吗,文章写的好很会讲故事,讲了这么个故事,魏惠王,就是梁惠王,有一次问一个叫卜皮的人

        【Flash】那先生看寡人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呀?臣下听说大王是个又慈爱又恩惠的人,那你也是走南闯北见的人多是不是?见多识广呀,你说说大家认为寡人慈惠到什么水平?哎呀,臣听说大王的慈惠已到了亡国的水平了。这是怎么回事呀?慈惠不是很有道德吗?慈爱呀恩惠呀怎么能亡国呢?慈爱的人他不忍心惩罚,这个惠的人啊他喜欢胡乱奖赏,所以一个人一旦慈惠的结果是什么呢?有过不罪,无功受赏,那你还有不亡国的吗?

        【正文】犯了罪的人你不惩罚他,没有功劳的人,你一高兴,我不是大方吗,给你,给给给,你还有不亡国的?所以亡国的根本就是你仁爱嘛,不能正确使用二柄嘛,这个二柄是不能乱用的,必须依法使用,借术使用,以势使用,势术法这三把刀你才能用这个二柄,就凭仁爱去用那你就亡国。韩非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管理严格的大夫之家就没有不听话的奴才,那些天天疼爱子女,溺爱子女的教出来都是败家子,韩非这个观点最后在中国民间就形成了一句谚语,棒子头下出孝子,筷子头下出浪子。民间的这个说法就是韩非这来的。仁不行义呢?义也不行。韩非讲,宋国的国君手下有个臣子叫子罕,子罕狡猾狡猾地,他去找国君说,国君呀,咱们这个统治人民不就是两手吗?赏啊罚啊,大家都喜欢赏不喜欢罚,怎么办呢?这个国君也傻,怎么办呢,子罕说,要不这么着吧,大家喜欢赏,那个权力你掌握,那个罚人家的权力,得罪人的事我做,国君一听,这人够哥们啊,得罪人的事他拿去了,我专门做好事。行行行,我专门管赏你专门管罚。好吗,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这些官员和老百姓固然盼望赏更怕罚,这些人都投靠子罕了,成了子罕的死党,听子罕的话,一年后子罕把这个诸侯干掉了。这可是哥们义气,管用吗?好吗?儒家的仁义道德要吗?能要吗?法家说不能要。为什么不能要?韩非说,我们要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儒家讲的仁义吗?不是,是什么呢?利害;是儒家讲的礼义吗?不是,是什么呢?算计。韩非说:地主雇长工给自己干活,那长工一下地,到了中午,晚上,地主就去送饭,给他们吃好喝好,是地主爱长工吗?不是,他吃饱了有劲多干活;那长工在地里干活,精耕细作,把庄稼搜伺弄的好好的,是因为他爱地主吗?不是,活干好了他多拿工钱。韩非说:魏国有一对夫妻每天晚上祷告,祷告时妻子就祷告说,上天啊,保佑我老公平安无事,得一百束布;什么叫一百束布?布可能就是布币,姑且把它翻译成每天挣一百块钱,每天祷告,老公就奇怪了,反正是拜神吗,你就不会多要点,老婆说够了啊,够用了啊,多挣了钱你包二奶呀,没有信任,只有利害关系,他说你看我们这个民间,生一个男孩欢天喜地,生一个女孩垂头丧气,为什么?男孩劳动力,女孩赔钱货,这是亲生父母呀,亲生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是算计啊,都是算利害关系啊,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这些人呢?何况我们的君呀臣呀官啊民啊,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恩爱吗?你怎么可以靠仁义,怎么能靠爱呢?这些官员为什么要到你手下做官?是想从你那得到官位吗!你当君主的为什么能把人家弄来做事,是因为你能给人家好处嘛,所以你一定要记住你的好处是不能随便给的,无功固然不能受赏,你也不能赏过头。赏无可赏时你怎么办呀,功高盖主你就坐不住了,所以人与人之间就是利害关系,算计关系,因此必须小心防范,千万不能相信别人,韩非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韩非子备同》。就是做领导的最大问题就是相信别人。这是你最大的错误。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同》。一旦相信别人你就会被别人控制。韩非说:那些诸侯那些国君,他的老婆孩子有很多是想谋杀他们的,为什么想谋杀?因为当时的制度是世袭制。世袭制的本来规矩是立嫡以长,就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是当然的接班人。按规矩是这样,但到了战国这个时候是礼坏乐崩呀,还有什么规矩,也就是这些君主想挑哪个儿子接班就挑哪个,挑来挑去的结果是什么?是这个大儿子是很没有希望,为什么大儿子没有希望?因为大儿子是君主的第一个妻子,就是正妻生的。韩非说:人之常情是什么?是男子过了50岁还很好色,而女子过了30色衰,就看不得了,那当然是说她那个时代,不是说现在,现在的人都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漂亮。因为那个古代的时候,条件不好负担也重结婚也早生育也早,一个女人30岁就没魅力了,而一个国君呢?他是要多少岁的就能找到多少岁的,不断的有更年轻更漂亮的女人,然后还要不断的生孩子。最后他因为喜欢年轻漂亮的,就会附带着喜欢那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生的孩子,很可能就会把他原来的太子废掉,这时长子和长子的母亲就会有危机感,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提前接班,怎样才能提前接班?在世袭制度下只有国君死了才能接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干了,干掉很方便,因为妻子老婆孩子要谋杀一个人是太方便不过了。韩非说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下毒再一个是找根绳子把他勒死。他说这些手段都可以用上很方便,讲完这点后他说: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矣《韩非子备同》。老婆孩子是你最亲的人啊,这样的人都不能相信还有谁可以相信。所以我说韩非这个话真是直面惨淡人生,他把儒家的墨家的道家的,披在人际关系上那一层脉脉温情的面纱毫不留情的撕了下来,露出了人性当中丑陋的丑恶的,血淋淋的那一面,这就不仅是冷静也不仅是冷峻,而且是冷酷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不是韩非的结论而是韩非的态度,他在说这些话时不动声色,看的我们惊心动魄,而且我们会感到在他这些话面前,儒家的温柔,墨家的执著,庄子的浪漫全部失去分量。韩非这样说对吗?应该说不完全对,因为就在最近,我们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人与人之间是有爱心的,全国人民都表现出了爱心,我们用自己的爱证明了韩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但我们也得承认它在某些时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我们更要关心的是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为什么要把人性看如此之坏,他的思想有什么来源吗?下次节目来回答这个问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