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小说为何爱会伤人8、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8、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种可怕的想法:他没有批评自己的所作所为,却指责朱丽叶酗酒。事实上,他需要朱丽叶酗酒,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把所有的错都推到朱丽叶身上,甚至自己被困在盔甲里也是她的错。

        ——摘自罗伯特·费希尔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

        一位朋友对我说,他的父母都七十多岁了,仍然经常吵架,而且每次都吵到似乎恨不得杀了对方。

        他们会吵些什么呢?我问他。

        他回答说,起因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最后必定会吵出两件事:一件是爸爸说妈妈的,爸爸谴责妈妈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想离开他跟另一个男人走;一件是妈妈说爸爸的,同样是谴责他在三十来岁的时候曾喜欢上一个女邻居。每当一吵到这两件事,两位老人的愤怒就会达到顶峰,很快都会陷入暴怒,那时假若他在旁边便会感到害怕,觉得空间里弥散着浓浓的杀气。不过,这只是他的感觉而已,因为他不在的时候父母仍然会吵架,但他们吵了一辈子,从来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且也没有谁被对方的杀气杀死。

        但是,为什么四五十年过去了,两个人对当年的“背叛”还是念念不忘呢?并且,他们当时只是动了动“背叛”的心思,但并没有发生背叛的事实,别说性行为,连牵手这样的最低限度的身体接触都没有过。

        对此,我的理解是,这两件“罪过”其实只是挡箭牌而已,这是在亲密关系发生冲突时常见的策略:当你因为一件小事对我表达不满时,我就将“你曾经背叛过”的挡箭牌竖起,这样你就无法因为这件小事而攻击了,我就将你射来的抱怨之箭挡了回去。但是,我有这样的挡箭牌,你也有,毕竟生活了一辈子,谁没有严重一些的过错呢。于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和还击,你也竖起了挡箭牌,两人于是一手持“你犯过重大错误,你是个罪人”的挡箭牌,一手持枪,打来打去,热闹非凡。

        挡箭牌似乎可以保护自己,但它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它不仅令夫妻吵架每一次都严重升级,更要命的是,它令夫妻关系变得不可沟通和交流。本来,任何一个小小的不满和任何一个小小的快乐一样,都是一次心与心相通的机会,不管是喜悦、欢乐、感恩,还是愤怒、怨气、嫉妒甚至仇恨,我将我的感受告诉你,你将你的感受传递给我,我们就这样建立起了链接。

        

挡箭牌切断了传递感受的通道



        在电影《阿凡达》中,纳威人只需要将辫子插到六腿马或飞鸟伊兰卡的辫子中,心灵感应级别的链接就会在一瞬间建立。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没有这么便利的方式,我们要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去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某种程度的链接感才会发生,而链接感一旦会发生,一个亲密关系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而那要命的孤独感也会消失大半。

        但是,假若一旦发生冲突就竖起“你是个大罪人”的挡箭牌,那么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你也切断了感受传递的通道。

        并不是只有脾气大的人才使用挡箭牌,实际上,在我看来,几乎在任何一个亲密关系中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而且很多时候相当隐秘。

        多年前,我的一位来访者遭遇到噩梦般的打击,她发现先生有一个很不堪的事情,她不能接受这件事情。但她不想离婚,同样,先生也不想离婚,并发誓痛改前非。并且,他们两人都各自找了心理医生为自己做治疗,尤其是先生用了很长时间给自己做治疗。

        从此以后,先生的确再也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情,但她一直在担惊受怕,担心噩梦重演,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让她非常恐慌。只是,她是一位特别通情达理的女子,轻易不会表露负面的情绪,而且她从理性上也知道这可能是自己瞎担心,除非找到确凿的证据,否则自己没有道理去怀疑先生。

        这样过了很多年,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压抑,这件事在心头上越来越重,成了一团浓重的阴云,于是她又来找我做咨询。

        咨询期间,一天她又发现先生有犯前科的迹象,一下子有了崩溃感。我建议她去了解真相,去鼓足勇气找当时情景中的所有人去谈,尤其重要的是和先生去谈,当然不一定要把她的担心说出来,只要去了解他当时的所思所想所为就可以了。

        谈过之后,她发现,这完全是自己的想象在作怪。她过于担心噩梦重演,于是一切注意力都放在了防范噩梦上,结果她只关注任何与噩梦相符的细节,但事实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她根本不必担心。

        这让她一时有了很大的解脱感,但她仍忍不住想,如果以后自己仍然活在这种担心里怎么办,下一次要是自己还是这样疑神疑鬼那该多痛苦,是不是干脆离婚得了,那样就可以一了百了,再也不必生活在疑虑和恐慌中……

        就在这个自然而然的思考过程中,她脑海中突然间电闪雷鸣般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她注意到,自己每当和先生发生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冲突时,她都会自动联想到那场噩梦。这个发现令她恍然大悟,她明白,原来,不断去和那场噩梦纠缠,竟然仿佛是她的一个诡计,只要一使用这个诡计,她就可以逃避掉和先生这份亲密关系中的所有责任,而先生就得为这一亲密关系的过错负全责。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那场噩梦,她终于可以彻底放下了,她全然地原谅了她的先生。

        需要指出的是,与前面提到的那对老人家不同,这个女子非常温柔,她不会和先生激烈争吵。但是,她只是形式上不激烈争吵而已,她的内心中一直都在剧烈地争吵,而且一样的,她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你是个罪人”这样的挡箭牌,并且比起那对老夫妻而言,她使用起来更加理直气壮,因为似乎毋庸置疑,她的先生就是一个罪人。

        值得庆幸的是,她放下了“你是个罪人”的挡箭牌,而放下之后,她清晰地发现,先生是她生命中多么重要的人,他们之间的链接有多深,她的的确确愿意和这样一个男人厮守一生。

        

最常见的挡箭牌——你错了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不仅是职场上的重要原则,也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原则。很多人可以在职场上做到对事不对人,但在亲密关系中就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我自己很少发现有人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也许原因是,亲密关系是我们最在乎的,而我们越是在乎,就越是怕承担责任,就越是希望分出个谁对谁错来。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罪人。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不去纠缠谁对谁错也是很多婚恋专家强调的一个原则。

        要想做到这些原则,首先需要一个意识:谈事情A的时候,只谈事情A,而不去扯事情B、C和D等等。否则,事情B、C和D等很可能就是挡箭牌。

        并且,谈事情A时,重要的不是去分出个对与错来,重要的是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具体到你自己身上就是,你能否坦承地表达你的所有感受,你又能否聆听到对方表达出来的感受。

        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和先生处于离婚的边缘,原因看起来很老套,她的先生有了外遇。有了外遇,看起来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巨大过错,但至少一个心理医生不会总和自己的来访者谈谁对谁错。我首先关心的是“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一次次问她:“事已至此,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每一次,她都很清晰地回答说,她最想要的是老公,她不能想象没有他的生活。而且,她的确发现自己内心中对他仍然涌动着很深很深的爱。有时她甚至也想,其实他们的婚姻早就出现了问题,他们都需要重新学习怎么与对方相处,先生出现外遇只是一个契机。

        不只她这样想,她先生也这样想,他一样也不想离婚。

        但最后,先生还是动了离婚的念头。一天,他提出了离婚。她问:“为什么?”他说:“以前,我在你心中是珠宝,但以后,我在你心中就是一个垃圾,我不想在你面前做一辈子垃圾。”

        她鼓励他说:“你知道自己错了就好了,我们以后可以好好过。”

        听到这句话,他先生不再吭声。

        先生那样说,是在向她表达感受,但是,她挥起的挡箭牌“你错了”切断了这个感受传递的链条。并且,她的话也的确验证了先生的担心,“以后我会在你面前一直是一个错误的垃圾”。所以,她这句话会更加坚定先生想离婚的心。

        我给她讲了挡箭牌的概念,也讲了几个相关故事。她有所悟,并反省道:“的确,假如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可以料想,如果我们没有离婚,每当发生冲突时,我都可能会甩他一句话‘谁让我没有人家温柔体贴呢’。”这句话看起来是在自责,实际上是在提醒他“你是个罪人”,接下来的意思就是:“你还怎么好意思和我吵架呢?你没有资格!”

        她先生很了解她,知道自己以后会一直生活在“我是个罪人”的感觉里,所以他宁愿离婚,尽管他并不愿失去她。

        当然,她不想有这样的结果,那她就需要放下这个挡箭牌,学习体会先生传递来的感受,也要学习去体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我一再问她,当先生给她讲这番话时,她的感受是什么。

        让她表达出感受来,这真的不容易。一开始,她讲的都是思考,尤其很多是评论,而感受,主要是身体的感觉和情绪这两种。

        最后她终于讲到,当先生说这番话时,她心里觉得有些暖,也有些辛酸,她觉得他那时像个担惊受怕的孩子。当表达出这番感受时,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说如果再有那一刻重来,她很想抱住他,对他说:“我爱你,你在我心中一直都是珠宝,我也不想这辈子一直都生活在你这次外遇的阴影中。”

        但同时,她也觉察到自己有很大的怒气和恐惧。这些,她也可以传递给她的先生。

        

没有人愿意是一个罪人



        “你是个罪人”,这是亲密关系中最容易找到的挡箭牌,也是最好的挡箭牌之一。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主动去追求这样一个挡箭牌,好让自己永远在亲密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我一个朋友说,她的前男友曾对她明确说:“你不妨去试试其他男人,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我才会对你这么好。”果真,她去试了,而后又回到了他身边。他的确还对她很好,但同时多了很多抱怨和讽刺。她受不了,和他彻底分手了。

        要命的是,据她所知,他和之前的女友也说过同样的话,而那个女孩和她一样也是先背叛他再回到他身边,最后又彻底和他分手。

        显然,这个男子的两次恋爱模式是心想事成的结果,他心里想“你不妨去试试其他男人,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我才对你这么好”,而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果真成为事实,但后半部分却未应验,因为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我是一个罪人”的感觉里。

        当然,类似这种心想事成,女性更为常见。我也听到过太多的故事,女性能容忍自己男友或老公在外面乱搞女人,而她们自己却异常忠贞。甚至,在分手之后她们仍然坚守着这份忠贞。这种局面,其实是追求“你是一个罪人,我是一个圣人”的结果。

        坚守着这份忠贞的女性,会在分手后仍对前男友或前夫念念不忘,一方面会怨他们“不珍惜我”,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别人唾弃他们,“你看这个禽兽”。一个女子对我说:“我要让他知道,我永远对得起他。他这个禽兽!”

        但是,有时候,这个禽兽一旦和“圣人”分手了,找了一个不是圣人的新伴侣,就不再是什么“禽兽”了。

        所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种格局不只会在政治中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一样会出现。

        完整地说来,我们最容易挥舞的挡箭牌就是“我是圣人,你是罪人”。因为这一点,我们在吵架时喜欢说自己好的地方,而斥责对方坏的地方。如果你是在辩论中,或如果对方是你的敌人,你不妨这样做。但假若对方是你最亲密、最挚爱的人,我建议你放弃这么有利的武器。

        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是个人生活的重要基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