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小说为何爱会伤人8、将你的心打开

8、将你的心打开

        将心打开后,别人的爱才能流进来,自己对别人的爱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这样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内心就有了支撑,会安定很多。

        曾连续四天三夜,和一个学佛的朋友辩论一个问题:

        可不可以直接从魔修成佛。

        这位朋友说,关键是两点:慈悲和智慧。他说,很多人以为,很多佛学书上也说,这两者缺一不可,并且慈悲与智慧也是不可分的,但他发现最古老的佛学书中,并没有将慈悲列为成佛的必要条件。

        他一生中经历过很多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这让他的心坚硬如磐石,同时也历练出罕见的智慧,对人性,尤其是对人性中恶的部分更是洞若观火。辩论时还有一女性朋友在,他花了整整两个小时细数她身上的恶,极其流畅,极其精彩。

        我对佛学一知半解,不能和他辩论佛学,但我有我的辩论招数。这个招数,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称之为“抄后路”,意思是,当和一个人争论时,你要能从观点之争中跳出来,问他为什么这么想,或者直接对他的想法进行分析。

        所以,我多次问他一个问题:“过去那些坎坷中,你受伤了,你为何会受伤?”

        “因为我渴望爱。”他说,“但我现在知道爱并不是必需的,很多所谓的爱就是骗人和自我欺骗,尤其是爱情,我再也不渴求从谁那里得到爱,也不想给,我只要智慧。”

        我回广州时,他送我去机场,在路上,我再次用“抄后路”的方法对他说:“你只是很怕将心打开而已。”

        我们谁也没说服谁,其实,我们也完全没抱着说服对方的目的,我们的辩论只是为了交流彼此的想法而已。

        害怕将心打开,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看,这实在是太常见的事情了。一个人若在童年经历了太多痛苦,他就会发现,渴望爱与被爱,势必伴随着受伤乃至绝望。先有渴望再绝望的感觉太可怕了,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干脆将心关上,再也不期待任何人的爱,以这种方式保护自己,让自己免于先渴望再绝望的痛苦。

        简而言之,这种心理可以概括为“回避亲密”。

        

回避亲密是因为惧怕爱



        对于人际关系特别糟糕的来访者,在咨询的一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简单的解释,以让他了解“回避亲密”的行为是如何伤害他的人际关系的。

        譬如,那些容易构建三角关系甚至多角关系的人,他们未必享受复杂的性关系,他们只是给自己多一个或几个备选方案而已。如此一来,自己万一在这个人身上受伤,就可以立即逃到另一个异性身上。

        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往往会在关系最亲密的时候去构建三角关系,因为关系中的亲密一方面极大满足了他们对爱的渴求,但同时又唤起了他们的恐惧——“这不是真的,说不定明天这份爱就会失去。”于是,为了逃避想象中的失去爱的可怕,他们立即转到另一个人的怀抱中。

        在最亲密的时候背叛对方,可以想象,这种行为多么容易伤害另一个人。

        回避亲密的心理很常见,而回避亲密的表现方式则是千变万化。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Mandy,她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譬如强迫症——她会强迫自己记下看到的每一个车牌号码,再如幽室恐惧症——她不能坐电梯,她还有广场恐惧症——怕去人多的地方……

        和她谈话,我总有无法深入的感觉。她很急迫地想改变自己,也觉得每次找我一小时要花数百元是个负担。同时,她还说,她很信任我,对我甚至有依赖,就像她对她丈夫的那种依赖。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她认为,我们的咨询应该有很快的进展才对。

        然而,谈到二十来次时,我觉得我还是没有了解她,我也并不觉得与她很亲近,相反总是觉得有一堵若隐若现的墙挡在我们之间,让我无法触碰到她的心。

        一次咨询中,我们连续谈了几件比较重要的事。我想将它们串起来,看看这几件事情中有什么微妙的联系。

        刚谈了一小会儿,她却讲起了另一件琐事,没什么意义的琐事,而且讲得极其详细。

        跑题了。我想。

        跑题,是咨询中常见的事,而之所以会跑题,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进行的话题让来访者觉得有些害怕,他们不想碰。

        这个时候,务必需要将来访者拉回到本来的话题上。因为,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就是,一个痛苦让我们难受,我们就用一些方法将这个痛苦包裹起来,好让自己意识上看不到这个痛苦的存在。然而,这个痛苦并未消失,它只是转入到潜意识中而已,并会以我们理解不了的方式控制我们的行为。并且,如果将痛苦包裹得太严实,一个人的情感和感受就会处于被截流状态,会引来各种各样的身心问题。

        所以,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必须捕捉到来访者对痛苦的逃避,并将来访者再拉回到痛点上。

        意识到Mandy跑题后,我立即打断她的絮叨,对她说:“我们本来是想对你刚才谈的几件重要的事做一个抽象的概括,好进行更深的了解,但你却突然谈起来一件无关的小事,而且谈得如此细致,我觉得像是对刚才那个话题的逃避。”

        我继续说:“我感觉这是我们谈话很难深入的一个关键原因,你经常用谈一件琐事的方式转移我们的话题,让我们的话题永远浮在表面上,不能深入。”

        她先做了些辩解,说她觉得那件小事还是蛮有义的,值得谈下去,但谈着谈着,我们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

        这时,我感觉,我和她的注意力都变得集中起来,整个房间也变得宁静了。

        就在这种状态下,她说,前不久过春节的时候,她觉得孤独。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心弦被拨动,这是因为我感觉到了她的心弦在振动,这是我们谈了二十余次以来,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请谈谈这份孤独吧。”我说。

        她说:“那时我想,自己又老了一岁,过去的时光看不到有什么意义,未来的人生也不知道有什么希望。”要是这些心理症状一直持续下去,而她的人生总是这样空虚,那该多糟糕。

        “听上去,你很哀伤,为岁月。”我说。

        她说:“是啊,哀伤,而且那是没有人可以倾诉可以理解的哀伤,所以感觉到孤独。”

        “为什么不说给你的丈夫听,让他知道你的哀伤?”我问。

        “我从来没有指望过他能理解我。”她突然有点大声地说完这句话,眼泪一下子失控地流了下来。

        此前,她有过几次流泪,但那好像是她早准备好的流泪,她习惯流泪,并总是会在流泪中抱怨一下其他相关人等。这样的流泪,多数也是防御。英国灵性治疗师阿南朵将这一点称为“老旧的DVD的重复播放”,即我们不断听一些老歌,而不能活在当下。

        这一次的流泪不同,它是出乎预料的突然流出,并且流出时尽管很悲伤,但并没有怪任何人。这样不怪任何人的单纯的泪水,是特别好的疗伤药。

        所以,我只是静静地陪着她流泪。

        

将心打开,爱才能流进来



        这一次咨询后,她的状态发生了转变。以前,她对偶尔来住一段时间的公公婆婆总有些抵触,尽管会尽一个儿媳的孝道,当他们走时,她总是觉得松了一口气,“他们可走了”。

        但这次咨询后不久,她的公公婆婆再一次离开儿子家回老家,她主动想去送他们。“以前也会送,但那是出于礼貌,知道不这么做不好。”她说,“这一次不同,这一次是有些舍不得,他们的离开,让我感觉到有点伤感。”

        她还说,这是她多年来唯一一次感觉到舍不得。

        她还感觉到,自己的心踏实了一些。以前,丈夫晚上应酬,回家晚的话,她会非常焦虑,忍不住要打电话催他快点回家。但现在,再遇到同样局面,她的焦虑明显减轻。

        对女儿,她的关爱也明显多了,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好像是平静了一些。

        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答案很简单——她的心打开了。

        她的童年曾遭遇很多痛苦,并且,父母常年在外,她的那些痛苦也没机会向父母说。

        由此可以看到,她成年后的那种感觉——“我从来没有指望丈夫会理解我”,其原型其实是——“我从来没有指望父母或别的大人能理解我”。

        她独自一个人承受这些痛苦,她觉得,她只能这样做,没有别的选择。但小小的她又不能独自消化这些痛苦,所以她能做的,就是用一些方式回避这些痛苦的感受,譬如纠缠于所有事情的表面。

        她不让自己沉到深沉的感情中,结果就是,她和丈夫乃至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建立深厚的情感。

        当心中没有深厚的情感时,一个人就会时时刻刻处于担心失去另一个人的焦虑中,结果表现成她对丈夫很依赖。

        在这一次咨询中,她想逃跑,但被我拉回来感受那份孤独与哀伤,后来的眼泪意味着,她终于将心打开了一个缝隙。

        将心打开后,别人的爱才能流进来,自己对别人的爱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这样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内心就有了支撑,会安定很多。

        感知到是自己在回避亲密,是极为关键的一点。否则,我们总是容易指责对方不爱自己,其实真相几乎势必是,你的心没有打开,你不敢接受爱。

        更准确的说法是,尽管你曾经一直在渴望爱,但你早已将心门关上了,别人的爱流不进来。

        最糟糕的情形是,你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对爱的渴求了,你只是麻木地活着。

        其次糟糕的是我那位学佛的朋友,他将拒绝爱与被爱哲学化了,认为人活着根本没必要爱,只需要智慧就可以了。

        不过,与我这位女性来访者一样,后来他的心也打开了一些,他说,曾有人对他预言,再过十年,他的心会充满慈悲。对此,他意识上相信,但又总觉得不可能。

        我觉得他会走到那一步,我相信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心打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