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小武v崔最后结局第二十二章 天子常寝疾 储君日忧茕

第二十二章 天子常寝疾 储君日忧茕

        

        征和二年的长安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大汉帝国似乎突然掉出了它固有的轨道。自春天以来,在长安的东市、西市以及城南的渭水岸边,一批批无辜的人头在几个愚妄之人的命令下,被粗暴的斩离了脖子。这几个人籍着为圣天子健康的崇高名义,日日安排上演着一幕幕血腥的戏剧。而这戏剧的导演江充,他只为了一个目标,搞死太子。只有及时搞死太子,他全家才能有救。大汉帝国连坐的恐怖刑罚在身后时时催促着他跟时间赛跑,假若天子一旦驾崩,他就将大祸临头。在这时候,帝国的严酷法律跟它自己开了一个奇特的玩笑。至少在这时,严酷的法律没有将邪恶者吓退,反而加速了他的邪恶,甚至有可能使强大的帝国分崩离析。现在,大汉帝国杀人完全已经是逸出了常规,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礼制上。往常需要经廷尉核查的死刑案件,如今只要水衡都尉的一句话。而那个水衡府,它的职责本来只是管理上林苑的山泽园陂收入以及某些专门供养皇室的税收的,不知何时,它却轻而易举地管理起了杀人;往常应当在冬季实行的死刑,现在可以在一年中任何一天,只要江充愿意。这样,一个多少带点慎重和象征性质的处决行动,变得轻巧而近乎游戏了。当赵何齐的头颅和残缺不全的尸体象一块块腊肉似的在长安西市的秋风中飘荡之时,远在楚国的彭城,赵长年和赵氏所有男子,也一起在彭城的旗市被莫名其妙地斩下了脑袋。可能这杀戮还不够惨烈罢,甘泉宫里,那位衰老皇帝的御体并没有在千万人血液的浸润中稍微鲜活起来,这让江充恐慌之余又免不了有一丝窃喜。于是,在甘泉宫下达愤怒的谴书,指责江充不尽心尽责的时候。江充觉得重大的时机到了。他招集属下最擅长刀笔的掾史,写了一封历史上最催人涕下的奏书,声称最主要的巫蛊者还没有找到。而这一切并非自己不称职,只是因为涉及到皇后和储君,自己不敢也没有权力搜索。因为胡巫已经登上未央宫沧池中的渐台,发现了明光宫中有巫蛊气。正在甘泉宫钩弋殿中静养的皇帝得到文书,勃然大怒,他自然深信,太子有诅咒自己早死的一切动机。他把江充上奏的文书摔到陛阶下,气咻咻地说,为人子者岂当如是?朕即便崩殂,又何敢将天下交付如此不孝之人?大汉以孝立天下,而储君不孝,将谓天下何?

        年轻貌美的赵婕妤坐在他身边,仍是温柔地安慰道,陛下且莫忧伤,太子不孝,是太傅和少傅的过错,当斩之以谢天下,警醒天下一切为人师者。

        刘彻怒道,难道太子就没有罪吗?假若孺子果然敢于诅咒朕躬,朕一样会大义灭亲的。

        赵婕妤身子抖了一下,吓得不敢再说话了。他的少子刘弗陵在一旁睁大了天真无邪的眼睛,抱着他的腿,惊讶地说,阿翁,什么叫大义灭亲啊?

        刘彻看着可爱的幼子,脸色缓和下来了。他遥望着宫殿下高高的清波池,若有所思地说,朕干脆立弗陵为太子。传位给那个不肖子,朕终不甘心。

        赵婕妤马上跪下来,解掉头上的簪子,耳朵上的饰玉,叩首道,谢陛下立弗陵为太子,臣妾这下安心了。

        刘彻注目赵婕妤,不动声色地说,弗陵不做太子,你怎么就不安心了?

        赵婕妤珠泪横颐,呜咽地说,臣妾死不足惜,然臣妾担心陛下千秋万岁后,弗陵有赵隐王如意之忧。

        唉。刘彻叹道,你过虑了,卫皇后不是当年的高皇后。太子也一向为人仁厚,我倒是因为这点才不喜爱他的。汉家治天下,本以霸王道夹杂儒术行之,而太子只喜欢儒术,过于仁慈。为人君而过于仁慈,难以威众。不能威众,则政令不下行,政令不下行,辄有乱臣贼子上窥神器。恐怕乱我汉家天下的,就是太子啊。朕御宇五十余年,天下看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朕心里知道,单以儒术治天下是不行的。可惜太子始终不识大体。

        如果江充所言是实呢?赵婕妤道,如果太子果然诅咒陛下,难道还算得仁慈吗?

        刘彻不悦道,即便太子诅咒朕躬,这事也不是你所该管的。下次再说这样的话,你就自诣掖庭狱罢。

        赵婕妤身子又抖了一下,叩头道,陛下息怒,臣妾该死。

        刘彻哼了一声,你起来罢,带弗陵进去。来人。

        一群官员赶忙趋近,齐声道,臣在。

        刘彻道,制诏水衡都尉:朕自今春以来,体常不豫。乃者君奏言胡巫望气,有臣民以巫蛊祝诅朕躬,朕假君节钺,冀君搜获,得专而诛之。今君诛杀奸民已近万余,而朕躬之不豫一如往旧,何解?将君及胡巫望气有失欤,将弗肯尽力也。今君奏言太子宫有巫蛊气,意朕将有所回护,而不敢奏上?传不云乎:大义灭亲。朕命君得率执金吾车骑搜索太子宫,毋得有隐。若再不获,君其自解印绶,以身诣廷尉狱。

        

        长安的明光宫里,刘据命太子家令张光急召太子少傅石德。石德立即驾车,穿过尚冠街,折入章台街,直驰入明光宫的南阙。他跳下车,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明光宫的前殿。太子家令张光在前面引路,将石德领进前殿左侧的非常室中。太子正在室内焦躁不安的来回走动。今年才四十出头的刘据,头上已经赫然可见白发。石德看了不禁黯然神伤,他们家族一向和太子家有良好的感情。石德的父亲石庆早年就担任过太子太傅,因为积劳,后来迁御史大夫,继而代赵周为丞相。石庆一向尊奉儒术,以仁义教导太子。自当丞相以来,适逢张汤为御史大夫,张汤以刑名治理政事,深得皇帝宠幸,皇帝身边也差不多全是用法峭刻的所谓能吏,石庆虽然位居丞相,可是朝会几乎不敢有什么发言。他慑于前丞相李蔡、庄青翟、赵周的被杀,时时忧惧,偶尔觉得自己羞愧于禄位而无所建言,也大着胆子上奏,却屡次不合乎皇帝的意旨,于是更加惊慌。在一次廷议中,皇帝干脆命令身为朝臣之首的石庆回家休息,单单和其他朝臣商议,石庆极为羞惭,上书辞去丞相的职位。皇帝的报文语气很不客气,开头列举了一番石庆在职期间的过错,最后几句说:如果你想辞职,朕就批准你,交付印绶,回家去罢。石庆一向老实,得到报文,心里暗喜,当即就想解下印绶,交付使者奏上。可是丞相司直和长史看了诏书,大吃一惊,把他拉到一边,低声地说,君侯真是太忠厚了,恐怕误解了天子的真实意图。请看诏书上这句“夫怀知民贫而请益赋,动危之而辞位,欲安归难乎?君其反室!”分明是责备君侯关键时候逃避责任。最后一句“君其反室”,表面上是答应君侯辞职回家,实际上是句气话。倘若君侯果真答应,那么更严厉的谴书会立即送达,君侯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长史的担忧则更为深广,他说,司直君的分析有理,从语气上看,天子的确极为震怒,不如……

        石庆惊道,不如什么?

        长史道,君侯不如遵循惯例,伏剑自杀以谢君上。以免殃及宗族。

        石庆身子一软,差点摔倒,他面如死灰,声音颤抖地说,难道只有自杀一途吗?他有点不甘心,一般情况下,谁愿意死呢。再说,他的父亲石奋历经高皇帝、文帝、景帝、武帝四朝,以孝谨著闻于天下,连小过错都没犯过,石氏家族向来只闻有褒书,未闻有谴书,可是到他这里,却要伏罪自杀,实在是太丢先人脸面了。

        司直道,我看自杀倒也不必,皇上并没有派使者簿责,只是报文,君侯还是回书,说不敢辞职,一定勤勉职事,皇上也就会息怒了。

        石庆喃喃地说,那就先试试,不行的话再死不迟。他当即写奏书上交使者,骂自己愚妄,不该辞职贻君父忧。皇帝见到他的报文,果然也就息怒,赐书勉励。

        石庆的丞相职位最终被公孙贺代替,免职归家之后常常慨叹,现在的天子真不好侍侯。当然这番话都是对最亲密的人讲的。当石德也以儒学精湛被皇帝征为太子太傅的时候,他的父亲石庆就举出自己的例子告诫他,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石德点点头,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称自己不能接受太子太傅一职,因为那是他父亲任过的职位,如果坐在父亲的寺署里办公,作为人子,会感到不安的。皇帝得书大喜,觉得石德果然是名父之子,恭谨忠孝,于是下诏,任命石德为太子少傅,而且规定,只要石德在少傅的位子,太傅一职就一直空缺。好在太傅和少傅虽然名称有别,秩级倒也完全一样,都是二千石。石德得到这个清闲的官职,又是在自己父亲留有余泽的太子家任职。心想只要熬到当今皇帝宫车晏驾,那么自己以太子师父之恩,将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皇上晚年的乖戾,渐渐让他觉得这个希望日渐渺茫,照这个趋势,他不但不可能以师傅的尊位佩上那万石的紫绶金印,而且很可能随同太子被赐死。即使太子不废,只收到皇帝的谴书,他也随时可能会以“教导太子无方”的罪责首先坐诛。他自问教导太子不能说不称职,举凡儒家的一切经义,他无不尽心传授。他足够有资格为自己和父亲的成就而骄傲,太子不就是一个恭谨谦让的人君么?他将会比大汉所有的皇帝都仁慈,都懂得善待臣下。他敢说,只要太子即位,天下马上不会有兵戈之忧,百姓将安居乐业,公卿大夫也廉谨有让。可惜他等不了这一天了。他跪坐在太子的面前,想起父亲和自己所受的委屈,想到自己一生谨慎,却仍然逃脱不了被诛戮的命运,愤怒象条激怒的毒蛇一样,不停地吐出了信子,一时间所有的节制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说,太子殿下,如果江充真的得到诏书,驰围明光宫搜索,那么应当早点做好准备,干脆首先将他系捕,派能干狱吏穷治其奸诈。

        刘据惶急地说,少傅君,他既然有诏书,我们将他系捕,岂非犯上作乱?也正好坐实了他的诬告啊。且为人子者,死则死耳,终不能反戈以向君父。

        石德道,太子别忘了,《春秋》记载,晋献公的太子申生被后母谗言,自缢于新城。《春秋》并不认为他做得对,反倒认为他应当先诛谗贼,使自己的至诚上达于君父。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孝的虚名而自杀,对国家社稷又有什么好处呢?申生一死,接下来就是晋国数世的祸乱。《春秋》认为,这就是申生之罪也。现在太子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让江充诬陷太子得逞,太子不肯自明反而自杀,皇上纵使以后能明白太子的忠心,又将悔之何及?而且江充得逞,将尽力掩盖真相,大肆杀戮。臣恐怕太子之冤,将沉埋千载啊。

        刘据头上汗水涔涔,道,已经冬月,明光宫里竟如此之热。——《春秋》里有这样的话么,天,我的头很疼,真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石德道,当然有,就在《左氏传》里。

        刘据烦躁地摆摆手,少傅君不要说了,让我再想想。

        石德叹道,太子三思罢。或者也可以暂时隐忍不发,打开宫门,让江充搜索,如果他没有搜到便罢。如果他硬要栽赃诬陷,那么太子就千万不能再迟疑了。

        好吧。太子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事情的进展相当之快,就在他们密谈过没几天,明光宫的双阙下,突然出现了数百辆革车。掌管太子宫殿安全的宫门令得到阙楼上观望卫卒的报告,失魂落魄地跑去通知太子。他自然要失魂落魄,明光宫里所有侍奉在太子身边的官吏,无论官职高低,从他们当初被安排侍侯太子时起,就和太子牢牢地绑在了一根绳索上。那结果或者是共享富贵,或者是同归地府。但他们现在更大的可能是后者。

        太子妃史良娣正在侍侯刘据着衣,听到宫门令的禀报,刘据心里痛了一下,强作镇静地对着铜镜细心整顿自己的仪容,又扶扶头上依旧高贵的冠冕,他尽量克制住语调不受心情的影响,平静地对史良娣说,我出去迎接使者了。他又默默看了一眼在他身边的长子刘进和其他几个子女,不知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史良娣望着丈夫,无言地点了点头。她嫁给太子二十多年了,生活于她,一向如生机盎然的春天,没想到一下子风转云涌,跌入了残秋,多年来她梦寐着丈夫能早日即位,自己凭着所生的皇长子,能顺利立为皇后。可是这一切越来越遥远。她和丈夫一样,心情压抑沉重,不知道宫门外已经蕴涵着怎样大的危险。

        刘据走到殿门口,回过身来,补充了一句,你们先去却非殿等候,和少傅他们呆在一起,没有我的命令,不可轻举妄动。我想不会有什么事的。他最后一句话有气无力,似乎自己也很怀疑自己。

        刘进忍不住张口叫了一句,父亲……。他还想说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收了回去,显然,他心里对父亲的话很不以为然,怎么会没什么事?这简直是掩耳盗铃。谁能想象,一个区区二千石的官员,请求以车骑搜索太子宫,最后的结果会没有什么。太子可是大汉帝国的储君,现在被一个下吏逼迫得如此困窘,让天下郡国的百姓们知道,将会是怎样的笑话。如此摇动天下的举动,如果不是一场恶意诬陷和血腥屠杀的前兆,那反倒是有悖常理了。难道江充会无聊到这地步,竟有闲心开这样的玩笑不成。除非他疯了,即便他疯了,也是热衷于大肆屠杀的那种疯,而不是把搜索当作儿戏的文质彬彬的这种疯法。

        刘据见儿子欲言又止,想问点什么,但是再也没有心情问下去,大踏步走出殿门。

        在明光宫高大灰色的双阙下,江充从他的革车上跳下来,他的动作轻快而愉悦,这于一个中年男子来说,颇可以算得英武。他慢腾腾踱到太子面前,一脸公事公办地说,太子殿下,有诏书,皇上命下吏来搜索明光宫,看是否有巫蛊,请殿下千万体谅。他的鼻子在长安深秋的微风中有些微红,肥厚的手掌上托着一枚半边老虎形状的铜铸的符节,隐约可见虎腹有细细的篆书。这就是皇上赐下的节信,太子要不要验证一下。他补充道。

        江充身旁站着一个浑身披甲的戎装打扮的官员,他就是执金吾刘敢,也是宗室子弟。他躬身施礼道,臣奉天子诏令,望皇太子配合。

        刘据冷冷地说,我的宫中怎么会有巫蛊,都尉君是否搞错了。

        江充还是面带笑容地说,有诏书,臣等也没有办法,太子宫殿广大,奴仆众多,其中出现一两个挟媚道行巫蛊诅咒君上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刘据沉默了一刻,望着江充手上的节信,道,既然如此,那也未尝不可。节信也不必验证了。既然有天子诏令,我岂有不奉诏的道理。诸君请进罢,不过希望士卒不要惊扰宫殿,虽然我清明在躬,昭然坦荡,可是这么大的举动,仍是不想给皇后知道,以免皇后忧惧不安。

        刘敢谦卑道,臣一定约束士卒,请太子放心。他并不想参与这样冒犯太子的举动,不过诏书命令他配合江充,他也只是无奈。

        江充没有说话,他心里暗笑,什么不惊扰宫殿,什么以免皇后忧惧不安,你们的死期到了。他嗯了一声,对刘敢说,那么我们就开始罢。神巫,立即率士卒搜索,尽量早点结束,以免惊扰太子。

        刘据点点头,仰首对着阙楼下令,开门。巨大的宫门缓缓打开,革车隆隆驰进明光宫。大群士卒站在革车上,以奇怪的目光注视太子。他们手中握的不是兵器,而是锄头、铁锹等掘土工具。他们红扑扑的脸上充满着迷惑,他们深知,只要命令他们掘土,从来没有无功而返的。即使他们掘不到什么,另外一群人也会有所获。他们没有什么见识,都是天下郡国征召而来的农民,大多服满一年兵役就要罢归家乡。的确,他们也实在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对太子开刀。因此,他们站在车上,望着太子的眼光既有迷惑不解,又隐隐蕴涵着一丝怜悯。

        事实的确证明了,士卒们在明光宫各个宫殿里狂掘,只要胡巫伸手一指,立即锄、锹并下。铺满菱形青砖的宫殿内,一霎那间新鲜泥土堆积如山,这场挖掘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期间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太子和他的所有人众,在这几天内都要搬来搬去。到得第三天的日哺时分,江充带着刘敢、韩说、苏文等几个人来到刘据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太子殿下,事情办完了,我们这就撤出。太子可以让宫人将坑填平了。

        刘进站在太子身边,怒道,什么,你们把宫里挖得乱七八糟,现在叫我们自己填?

        江充又笑了一下,史皇孙息怒,诏书只命令臣等搜索,没有命令填土,臣等自然也没有这个义务。

        进气得脸色发白,他还要说什么。刘据喝住他道,大胆,这样跟江都尉说话的吗?还不快快退下。

        刘进只好悻悻地闪到一旁。刘据上前一步,客气地对着江充拱手道,犬子无礼,请江都尉莫怪。敢问都尉君搜索的结果。

        江充笑道,史皇孙年轻气盛,臣怎么会跟他计较。再说臣奉诏书行事,即便前面有刀山火海,也是义无返顾的。皇孙要发怒,臣也只有担待了。

        他这句话一说,太子周围的侍从脸上无不惊异激愤。本来刘据以皇太子之尊,向江充客气两句,江充应该忙不迭地谦让才是。然而他竟然说“怎么会跟他计较”,显出一幅自己果真年高位尊,不屑于跟少辈计较的口气。口里虽然称“臣”,实际上却是有恃无恐,骄横之极。太子家令张光手握剑柄,当即就想上去击杀江充。刘据觉察到了什么,移动脚步,用身体挡住张光,笑道,江都尉肯原谅犬子,再好不过了。都尉君搜索的结果如何呢?他见江充不回答,耐着性子再问一遍。

        江充道,也没有什么。——太子还是进去罢,不必送了。他拱拱手,退后几步,反手抓住车绥,登上他的革车,大声道,诸位听本府的命令,立即收整工具兵器,撤出太子宫。刘敢骑着一匹马,来回不停地驰走,大喊道,各部司马听着,江都尉下令,立即撤离太子宫。他属下几个掾属立即分头宣令,大群士卒闹嚷嚷着登上革车,随着隆隆的车声驰过,刚才还热火朝天的明光宫重新恢复了以前的死寂。留下的是刘据一帮人,神色沮丧地看着翻得乱七八糟的宫殿土地,他们不知道江充搜索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

        张光望着江充的背影,恨恨道,这个狗贼,我刚才真想杀了他。

        刘据道,张君万勿冲动,现在就杀了他,不是正好坐实了我们心里有鬼吗。我们谨慎一点,总有一天能让他死。

        我看这狗贼胸有成竹,张光道,太子殿下不要太心存侥幸了。不如早作准备。

        这时石德匆匆走来,对刘据道,张光君说得对,我们还是赶快通知一下皇后。前几天,皇后詹事薛广德和中厩令成安送来消息,他们正在秘密将中厩车改装为革车。武库令田宜昌也密誓承诺支持太子,有了武库兵器,明光宫、长乐宫和未央宫的刑徒一两万人,加上一向支持我们的长乐卫尉壶无忌的长乐卫卒两万人,明光宫卫卒两万多人,以及长安各中都官囚徒六七万人,一共有十万余众,一定能击破江充。

        难道真要造反不成,刘据的汗又不由得涔涔而下,要知道,不管胜负,都将有毁于在后世的声名。少傅不是一向对我称颂《公羊传》么,《公羊传》有云:“人臣无将,将即反。”连将有谋反之心都可直接视作谋反,何况这样盗发武库兵器,明目张胆地攻击天子使者,怎么也无法推托那谋弑君父的恶名啊!前段时间少傅却跟我大谈《左氏传》,为学者不是很注重家法的吗?怎么突然改治他经了。

        石德心里暗暗苦笑,这太子真是迂腐之极,怪不得会被臣下欺凌若此,这都是我父亲当太子太傅时教坏的。世异时移,当然要跟随形势变化,怎么能死守经典。这时候还跟我大谈经义,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我何曾跟你谈过什么《左氏传》,不过是为了劝告你胡乱说的。他急道,太子殿下,现在不是谈经义的时候。你看江充临走时的架势,陷害太子是必然的。他此番一定是去上奏皇上,如果皇上听信他,再赐给他虎符,让他得以征发三辅郡兵和北军八校尉骑士,我们就后悔莫及了。凭着十万临时授兵的刑徒,是绝对无法抵挡北军现卒的。

        刘据一向尊敬师傅,看见师傅发急,心里也知道是为自己好,他来回踱了几步,还是下不了决心,不行,不会那么严重,我们再等等。他未必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诬陷我,如果真的诬陷,何不马上宣判我的罪状。

        石德道,臣看江充丧心病狂,没什么不敢做的。他只是暂时有些忌惮,才不敢马上宣布,倘若手上有数十万现卒、骑士在手,那就不会有顾忌了。

        不,不,刘据焦躁地说,我们再等等看。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做让君父不悦的事情。

        太子殿下……,石德还想张口,刘据摆摆手,制止了他,少傅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暂且已静制动罢。我累了,诸位先退下。

        石德和张光等一干人无奈,只好悻悻退下。他们步出殿外,石德抓住张光的手,悄悄道,张君,太子过于仁慈,将遭大祸而不自知。我们为臣下的,却不能坐视不管,你应该立即派心腹掾属去未央宫告知皇后,请皇后再派使者去甘泉宫问候皇上。前此数次皇后派人去,都被拒绝接见。据说皇上病得很重,说不定此时已经神智不清,说句为臣子不该说的话,离驾崩不远了。此乃非常时期,恐怕奸吏会因此生事作变。如果这次皇上仍然不肯接见使者。我们就立即矫节发兵,系捕江充,穷治其奸诈,然后号令天下,斩之于长安市。

        张光道,少傅君见教的是,太子犹豫不决,必坏大事。我立即派人去未央宫。他拉过身旁一个掾吏,轻声道,陈无且君,你拿着太子节信,立即去未央宫,从长秋门进,那里有皇后的心腹家吏,会放你进去的。

        陈无且道,遵命。

        石德道,那我们也去分头做点准备罢。希望皇后能够果断一些,亲自劝告太子。太子一向孝谨,说不定会听皇后的。

        

        三天前,卫皇后已经知道江充搜索明光宫的消息,及至听到陈无且报告当时的情景,心乱如麻,问身边的薛广德,詹事君,你认为应当如何。

        薛广德道,石德的建议很好,火速派人前往甘泉宫,借着问候皇上御体的理由,探听江充上奏文书的意向,如果对我们不利,我们就火速矫诏发兵。

        中厩令成安道,如果文书对太子不利,恐怕就晚了。不如现在就发兵系捕江充,穷治其奸诈。

        厩令君和太子少傅的意见一样。陈无且道。

        卫皇后道,那不行。万一江充没有诬陷太子的意思,我们贸然系捕他,不是自己证明给他看我们在谋反么?

        薛广德道,这倒是,真是两难,如果我们能确认江充的意图就好了。

        唉,卫皇后叹道,江充现在一定更加谨慎,怎么可能知道他的意图。

        臣认为有一个人可以帮我们,薛广德道,京兆尹沈武近来和江充颇为密切,也许能打探得到他的意图。而据上次石德和沈武见面的印象,觉得沈武秉心正直,是个贤人。沈武的家吏如候,是当年的射声校尉,后来为公孙贺的舍人。还有管材智,也曾是公孙贺的舍人,现在都成了沈武的心腹家吏。沈武能将公孙贺的舍人笼络为家吏,足见此人光明磊落,颇有肚量。

        秉心正直又岂会和江充那狗贼关系密切。卫皇后不悦地说,若不是这个沈武,哪里又会有什巫蛊案。至于说道如候、管材智那一干人,一点也不奇怪。天下趋炎附势的小人向来不少,又能说明什么?想当年大将军、骠骑将军在世时,攀附我们卫氏的又有多少,现在呢?都死到哪里去了?

        成安道,皇后不要动气。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何必深责。臣观沈武所作所为,也觉得他的确并非奸佞小人。至于巫蛊案的缘起,那也半由天意,不能怪他的。

        好吧,你们都认为他不错,卫皇后道,那你们就去向他打听,就怕他把我们出卖,让江充反而更早有了准备。

        薛广德道,那倒也没什么,我们不打听,江充也一样有了防备。他的府第,时刻有五百徒卒轮流守卫,那是皇上专门从北军调拨给他的。

        卫皇后无力地说,那赶快派人去吧。就麻烦陈无且君走一趟。

        

        藁街边上的京兆尹府第。小武和婴齐两人正在议事。

        小武道,婴齐君,刚才听陈无且的意思,太子想发兵诛戮江充,只是下不了决心,我们就鼓励一下他罢。依我看,江充既然搜索了明光宫,下一步就是上奏,从长安到甘泉宫的驿置,第一站是渭城驿,这是最方便的路了。也有可能他第一站会走万年驿。不管怎么走,这两个地方都在京兆尹的治区,你赶快私下吩咐渭城驿长、万年驿长以及这两个驿置附近的所有亭长,如果有江充派出的驿使,立即想方设法稳住,偷得他的文书内容。

        婴齐道,很好,只是文书上有封泥,拆开了就会发觉。

        小武道,这当然又要发挥你诈刻印信的本事。看完之后,用新刻的印信,给它重新盖上封泥。他拍了拍婴齐的肩膀,不过这样还是很危险,我欠你太多。如果你不想做,我也不勉强,或者想想其他办法。

        婴齐涨红了脸,怎么不想干,翦除江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更不用说因为他而使得翁主惨死。我想起这个畜生,就恨不能生剥其皮,如果能和他同归于尽,也是在所不惜的。

        小武眼眶中突然滴下泪来,丽都和我一同患难,又为我而死,我毕生怎能忘她?倘不给能她报仇,活着真如行尸一般。他抬袖拭泪,很好,我们立刻派人去驿使可能路过的各亭驿置守候。记住,千万不可去大农厩打听,免得走漏消息。

        府君不要难过,婴齐眼眶也红了,好在马上就可以报仇。

        嗯,小武道,卫皇后认为我和江充关系密切,其实江充也不是傻瓜,怎么会信任我。上次我帮他诛杀赵何齐,他现在肯定百思不解。我每次见到他,心里都如刀剜一般,可惜就是没有力量报仇。

        婴齐道,这次他一定死定了。其实前几天我早就料到,已经派了人在两条驿线的所有邮亭等候,一旦看见水衡府派遣的使者,就先想办法稳住。好,我现在就出发,驰往渭城。

        嗯,小武赞许地说,婴齐君真是有心人,我派破胡马上去万年驿,但愿苍天助我,戮此奸贼。

        婴齐匆匆奔到院庭,立即命令套车。不多一会,一辆黑色油泥屏风的轺车冲出京兆尹府,顺着藁街东行,穿过长安城东的灞城门,往渭城方向驰去。不到两个时辰,这辆轺车已经驰到了渭城西边不远的第一个最大的驿站:渭城驿。

        婴齐跳下轺车,刚进渭城驿置的院门,驿长已经迎了出来,见到婴齐,急忙躬身施礼。婴齐拉着他的袖子,边往里走,边低声问,今天有多少个使者经过?可有水衡府的人?

        驿长带着婴齐爬到驿置的侧楼上,关上门,低声道,下吏谨遵大人吩咐,这两天都亲自关注过往邮人使者。凡有经过的邮人,全是我亲手登录名籍,填发到站的时间,没有发现水衡都尉府派出的使者。

        婴齐道,好,想来他们也没那么快。要搞那么大的阴谋,当然还要仔细商量步骤。我也不走了,这几天就在这等候。婴齐便说边从身边随从手里接过一个包裹,掏出几件浅赤色的衣服,一件件穿上,马上他也变成一个驿置的小吏模样。我想长安的驿马走了两个时辰,到这里也该换马,否则无力行走。前面只有几个小亭,马匹不但很少而且质量欠佳,在渭城驿换马是最佳选择。他走到室内一个大铜镜面前照了照,大约是很满意自己的打扮。

        大人放心。驿长说,其实江充的使者哪里会料到我们在这等他。他们没准备,我们有准备,一定可以打探出消息的。

        嗯。婴齐道,我们下楼罢,万一他们这时候来,不要错过了。

        他们来到楼下守候,这期间颇来了一些邮人驿使,有丞相府发出的,有御史大夫寺发出的。有少府、大鸿臚等官署发出的,还有河西诸郡送归河东籍戍卒的棺木的,都要经过渭城驿。有的文书要经过驿长交接,写上送达时间,以及从此驿继续发送的时间。但是水衡府的驿使却没有见到。

        婴齐心里甚是焦躁,他站在楼上,倚着窗户,两眼呆呆地望着长安驰道的方向。正是深秋的时节,驰道两旁的杨树叶开始飘落,黄灿灿的掉了一地,驿置的院子里也是一片碎金,屋顶上也被秋叶盖满了,看上去色彩斑斓。不过这时的婴齐却没心情欣赏,他慢慢踱下楼,坐在院子前的门槛上,样子象极了一个下级官吏。长安地区的下级官吏就是这样,总摆出一副丝毫不讲卫生的邋遢姿态。虽然朝廷对于下层官吏的衣冠整洁问题也曾有过严格规定,可是如果不是皇帝巡行路过,谁又去理会呢?除了这份公职,他们每天还要干点农活维持生计呢,哪能有那么多的讲究。

        整整两天没有所获,到得第三天早上,婴齐仍是一早起来,洒扫庭院。正是平旦时分,天色已经亮了。驿置的其他小吏也不敢晚起,院子里炊烟袅袅,在烧早饭。吃过早饭,他又焦躁地等候,可是这一天也没有收获,他开始失望了,甚至相信,要么江充还没有派出使者,要么使者走的是万年驿。他有些担心一介武夫的郭破胡能否妥善处理好这件事,虽然他早已刻好了一个“水衡都尉”的印信,让郭破胡带上。但是无疑,如果由他亲自查看文书上的封泥,临时摹刻比较保险。谁知道江充会不会改用别的印信呢?他望了望天色,已经是日下仄时分,正是无奈之际,突然听见马蹄声响,他抬头一望,从长安驰道方向奔来一匹黑马,马背上坐着一个灰衣小吏。他心里不禁砰砰直跳,本能地感觉到,这或许就是自己要等的人。

        

        那小吏也不下马,直接驰进了院子,大声呼道,给我换马,有紧急文书送往云阳。

        云阳,那不就是甘泉宫么?婴齐心里一喜。这小吏真懂得作威作福,迫不及待地宣扬自己所送文书的重要,以此显得自己多么有身份。婴齐马上应道,足下请下马,先进驿置用饭,休息一夜,明日再出发。他心里好生欢喜,这邮人来得正是时候,如果早来了,他不肯过夜歇息,倒怕没时间和机会能盗得他的文书。

        那小吏的腰上系着一个黑色丝囊,上面印着赤色和白色的花纹。婴齐瞥了一眼,心里砰砰直跳,有点紧张起来,原来寻常奏报文书才用黑色丝囊包裹,如果黑色丝囊上有赤白色的花纹,那就表明此文书异常紧急,一般边境有急,发下的文书才用赤白囊装裹。象这样的文书简直都不用拆开看,就知道太子要倒霉了。但婴齐转念一想,江充用紧急文书囊装密奏文书,傻瓜都知道上奏的内容非同小可,如果有极大的奸谋,何必如此招摇?他心中颇为奇怪,但是不管那么多了,总之先看了再说,如果不抄得一份文书的附件,太子又如何会相信?如果他不相信就不肯孤注一掷地发兵,那么要杀死江充,就真的遥遥无期了。

        想到这里,他谦恭地笑道,什么急事,用赤白囊装裹文书。

        那小吏骄傲地说,江都尉关于巫蛊案的奏文,自然要紧急了。这事关系到皇上的御体安康,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呢。

        婴齐笑道,那是那是。江都尉是天子的忠臣,他的文书自然比什么都重要。足下在水衡都尉府当差,真是前途无量啊。我们这些人就不知何时才能熬到这福分。

        那小吏听婴齐这样赞美,满脸喜色,哪里哪里,我不过是都尉府一个小吏罢了,又不是高级掾吏,有什么能让诸君羡慕的。

        不然,婴齐道,如此重要的公文,都尉竟放心让足下递送,可见很器重足下。我们也在吏职多年,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瓜啊。

        那小吏越发欢喜道,这倒是。一般文书都“以亭行” ,再重要些的,也不过“以邮行” ,象我这样专门递送,不假他人之手的“以吏马驰行”,的确是最高规格的了。

        婴齐显出一副好奇的神色,不知文书所奏何事?如此要紧,可否说说,让我们这些小吏长点见识?

        这个我的确不知道,那小吏收起了笑容,就算知道也绝对不敢透露,会腰斩的。诸君帮我备好良马,我明天一早赶路。

        婴齐道,这个自然的。足下请进驿置歇息,进膳食。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几个人摆好晚膳,婴齐提议道,驿置还藏有几坛好酒,不妨大家群饮为乐?

        众人轰然叫好,那小吏听见有酒,眼睛放光,嘴上却仍迟疑道,好是好,就怕明晨起不来,误了公事。邮使每天行多少里,都有严格规定的。

        婴齐道,这个我岂有不知。明天挑匹好马给你,绝对让足下比规定时间早到甘泉。说着已经倒了一樽酒,递给那小吏。

        那小吏本来意志就不坚强,现在眼睛见了酒,哪里能够推拒,欣然接过,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叫道,好酒。婴齐也给其他几位小吏斟满,大家边饮边大歌欢呼,霎时间,一坛酒就见了底。婴齐道,今天能和水衡都尉的府吏一起饮酒,真是有幸。干脆再把剩下那坛也全饮了罢。

        那小吏这会兴致高涨,再无任何异议,由婴齐给他斟满。而这次,婴齐已经在他的酒樽抹上了一些可暂时致幻昏迷的药粉,那是小武给他的,也是刘丽都的遗物。汉法,不管是毒药还是可使人昏迷的药,只有王侯大吏才准许收藏。那小吏怎么会想到一个驿置的寻常小吏会有这些,他喝下这杯酒,不长时间就歪倒在席上,昏睡了过去。

        婴齐赶忙从他腰间解下丝囊,丝囊靠着腰间的里侧原来还有一块木质的封简,封简上有三道契口,用细绳缠了三道。这块封简两头薄,中间坟起的部分被剜了个四方形的凹槽,凹槽里是一块封泥,已经干燥了。婴齐将那封泥放在灯下细细察看,上面是凸起的“水衡都尉印”五字。木简的封泥上方有墨书的几个大字“水衡密奏”。下面是几行小字:

        印曰水衡都尉印 十一月辛巳卒未央以马驰行

        婴齐暗叫,好险。幸好是路过渭城,他这个“水衡都尉印”竟然破了一个角,我还能照原样也刻破一个角,换了郭破胡,恐怕就麻烦了。他马上拿出刀笔,在灯下细致地仿刻。

        没多少功夫,将印刻好,他仔细比较了一番,确认一般人绝对看不出破绽,然后果断地抠出那枚封泥。那封泥干燥脆弱,一抠之下就成了碎片。他解开细绳,从丝囊里掏出两片对合在一起的木札。打开一看之下,不禁大惊失色,那上面写的是:

        臣充以征和二年十月乙卯率执金吾车骑掘蛊长安诸官寺和民居,费时十余日,掘得桐木人数十,桐人胸腹间分别书陛下、赵婕妤以及皇少子的名讳。经胡巫勘验,确定为行巫蛊术所用。桐木人佥可半尺许,关节可活动,拜送起卧一如真人,为防万一途中亡失,桐人遣他使者送诣。臣不敢自专,冀陛下明断。

        这文书中无半句涉及皇太子,只说是搜索诸官寺和民居所得,婴齐不禁暗暗叫苦,这江充果然狡猾,在文书中隐晦其词,连证据也不和文书一起寄送。那真正的奏告文书,想来还有其他使者递送了。万一使者走万年驿,不知郭破胡能否对付。不过,现在这封文书既然拆开了,也不妨抄录一下。他赶忙拿出刀笔,将这封密奏按原样抄录。然后将原书捆扎,装进丝囊,用泥巴将木槽填实,盖上印信。重新系在那小吏的腰上,他明天醒来,绝对不会发现曾有人动过。婴齐看着那小吏昏睡的面孔,想下一步怎么办,是继续在这里等候,还是立即赶赴万年,和郭破胡会合,一时感慨万千,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夕阴街的水衡都尉府,江充心里同样忐忑不安,未来几天的结局也充满了惊惧。他又登上他的阙楼,望着冷冷清清的夕阴街,已经是深夜时分,街上半个人也没有,只有城门方向有灯笼的光亮,那是城门校尉的卫卒在巡逻。长安城是阴沉而阔大的,四围都是宫殿飞檐的影子,整个城市,宫殿占了三分之二,这就是伟大的长安城。江充每当心烦意躁的时候,深夜登上他的阙楼,遥望着长安的屋脊,心里就会慢慢安定,能这样端详这伟大的城阙,是一种福分,决不能轻易失去。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害怕什么?多年来我千辛万苦,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谁不喜欢我,谁就必须付出代价。他脑中想象着刘据被腰斩成两块的情景,心里充满了一种报复过后的虚幻的快意。

        阿翁,这么晚了还不睡吗?一个声音传入他的耳朵,他回过神来,听出是儿子江捐之的声音。

        你来干什么?江充不快地说。他对这个儿子很疼爱,这是他唯一的儿子,但是他不喜欢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他。因为这儿子和他的性格颇有不同,而且屡次挑战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户主、一个二千石大吏的权利,总是劝告自己不要太嚣张。嚣张?可笑,没有自己的嚣张,作为我的儿子,你能够享受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吗?这个世道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道:不是刘据杀死我,就是我杀死刘据。

        江捐之不安地说,阿翁,我听见了你刚才的话。你真的要陷害皇太子么?

        江充板起脸道,什么陷害?是刘据自己找死,竟敢用桐木人诅咒皇上。我作为人臣,自然不能听之任之。他不肯对儿子说真话。

        江捐之道,父亲,你何必再瞒我,这样做要赤族的。皇太子没有任何理由诅咒他的君父,这大汉的天下,不久就是他的。

        好吧,江充道,我也不怕你去告发,你是我儿子,你去告发,如果皇上相信你,他会赦免你一个人。但是我和其他很多的人都会死;如果你不去,那么我们都可以保全,你可以进宫当郎官,慢慢升迁至二千石。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你不去告发,我也罢手不干,那么皇太子即位,我们都会死。那才叫真正的赤族。——你是我的儿子,我不阻拦你。

        江捐之沉默了。从感情讲,他不能在这三条之中作出任何一条选择,特别是他不可能去告发父亲。然而诚如父亲所说的,如果等到皇太子即位,整个江氏家族将遭到诛夷。那么显然,只有采取第二条选择了。他是一个人,虽然他不愿意伤害别人,但是更不愿意别人伤害自己。他只有哀叹道,父亲,你有没有必然的保证一定会成功呢?

        这句话惹起江充的愤怒,去,你不是我的儿子,这世上哪有什么必然的事。成则王侯,败则魖鬼。大丈夫不敢拿命运去赌博,难道一辈子去小心谨慎地侍侯他人吗?而且关键是,人家是否永远乐意要你侍侯。

        江捐之不敢答话,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自小跟着父亲逃亡关中,养成了担惊受怕的性格。虽然形貌倒像个雄纠纠的男子,内心却很畏软,自卑而敏感。看见自己喜欢的女人,也只在心里爱慕。象以前见到靳莫如,在家臣的极力怂恿下,才告诉父亲,求父亲派人去求婚。虽然颇有波折,那女子却意外地让他得到了,这甚至让他有些得意。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知道,一切都是父亲给他的,他不愿意因为父亲的所为再次失去。

        江充见他这个样子,语气缓和了,唉,真是不肖之子。老实说吧,你阿翁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会贸然行事。我看皇上想换太子已经很久了。你要知道,虽然他是大汉帝国至高无上的天子,却也不是事事能顺着自己的意愿来的。废掉一个没有任何过错的太子,廷议时绝对通不过,御史会驳回诏书。难道他想强行拂逆群臣的意见,而被天下骂为无道之君吗?我这是在帮他,江充说着,语调都开始抖了起来,虽然我敢说,他应该感激我,但是我永远只能装糊涂。如果让他知道我猜中了他的心事,我们都会没有命。

        江捐之瞪大了眼睛,帮皇上,天,皇上还要人帮?

        对,江充道,皇上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了,不说这些了,我已经派人从两条驿路送文书给甘泉。一条走渭城,一条走万年。走渭城驿的,发送的只是普通文书;走万年驿的才是这次事件的重要文书。虽然料想刘据一向怯懦,不敢派人去劫掠邮人。但是,也不能指望他的掾属都如此老实。这几日内甘泉宫当有报文,希望皇上能颁下虎符,发兵驰围明光宫。只是消息绝对不能让刘据知道,否则就凭我现在手中这点力量,仅仅他的明光宫卫卒,我都制不住。不能让他狗急跳墙。我已经派人监视明光宫,看他们有何动作。

        好吧,阿翁,你所做的总有你的道理。不过除去太子之后,阿翁想要扶植谁为太子呢?

        江充道,那本来不是我有兴趣管的,其实谁当太子都行,只要不是刘据。不过丞相和贰师将军都希望扶持昌邑王,我看也只有他合适。现在我和他们关系都很不错,再加上有拥立之功,将来封个万户侯应该不成问题罢。

        江捐之脸色苍白,阿翁难道确信自己和丞相、贰师将军能够一手遮天,只要想扶植谁,就一定可以么。

        江充不悦地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真是枉为我江充的儿子。你要明白,如果凡事都畏首畏尾,就什么也不能成功。哼,谁敢拂逆丞相和贰师将军?对了,还有一个人一定要除去,就是沈武那竖子,上次射杀你叔叔的仇还没有报呢。

        啊,沈武不是和阿翁言归于好了吗?江捐之惊道,上次孩儿婚礼,他还来祝贺的,我看此人恭俭能让,是个人才,何苦要害他。至于叔叔的死,恕孩儿直言,那是叔叔罪有应得,谁做了京兆尹,都会那么做的。叔叔也太蔑视王法了,皇上看阿翁的面子,才容忍了他。倘若将来阿翁宠衰,叔叔即便不死,也一定会连累我们灭族。

        你懂什么?江充道,即便你叔叔有罪,也轮不着他来管。上次他突然上门祝贺,我一直觉得古怪,你切莫小看了此人,我总觉得他有哪里不对劲的。后来我总算想通了,此人的心计和狠毒只会比我强,不会比我弱,只要上天给他机会。你当他是吃素的?那个掖庭令赵何齐原本和他是一伙,后来可能和他有隐怨,他竟然不顾互相的利害关系,怂恿我将他处死。我曾经派人混到他家当门吏,最近收到秘报,他妻子的死可能和赵何齐有关。然而要算起来,我才是直接害死他妻子的。为了那个女人,他连赵何齐都不放过,岂能对我善罢甘休。哼,不过这竖子命差,暂时没有能力和我斗,我自然要抓住机会,绝不能对他姑息。何况他的岳父是广陵王,他心里自然巴不得拥立广陵王。总之不管为了公还是私,这个人都必须死。

        江捐之沉默了一会,长叹道,阿翁,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一定要你死我活。都是为天子办事,相互和气一点不好么?

        江充哼了一声,那是因为你没有尝过逃亡的苦楚。当年我带着你逃亡时,你年纪还小,也许还以为那是游历山川罢,哪里体会得到你阿翁时时有断头的惊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