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下一站火星书籍第六节 去他的,我们干吧

第六节 去他的,我们干吧

        他们在大西洋上空飘了好几小时,除了一望无际的海,看不到别的东西。但现在他们可以看到迷人的海岸线和郁郁葱葱的爱尔兰农村了。他们通过热气球穿越海洋,飞行超过3000英里。大约24小时之前,当时36岁的理查德·布兰森和佩尔·林德斯特兰德这位担当飞行员的热气球专家及航空工程师,一起从缅因州的甜面包山附近起飞,然后穿过海洋,进行首次跨大西洋的热气球飞行,这将使他们载于史册。他们现在所要做的只是着陆罢了。

        1987年7月3日是一个有雾的日子。有22层楼高的热气球和其上的维珍标志从云层中浮现,徘徊在一片田园景致上空,整个场面看起来竟有种超现实之感。起风时,这只热气球的飞行路径看起来更古怪了,在这阵仿佛是惩罚报复的狂风中打起了转。热气球并没有轻柔地着陆,而是整个座舱坠落在一间古朴村舍旁的一块地上,在地面拖拽得极其严重,油箱都破裂了。然后,热气球突然再次升起,差点刮倒了这间村舍和旁边的电线。

        “没有油箱,我们完全失去了控制。”布兰森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童贞》(Losing My Virginity)中写道。

        当他们再向大海飘时,林德斯特兰德决定在沙滩上着陆。但风向又起了变化,将热气球吹回了水上。当热气球向一侧倾斜时,他们晃晃荡荡地着陆了,掉在水里的气球像一张巨大的帆,拽着座舱。

        林德斯特兰德拉动了能让气囊脱离座舱的杆,但什么都没发生。他又试了一次,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接下来,我们发现自己正在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穿过水面,水开始漫进座舱。”布兰森当时说,“我们爬了出来,爬到座舱顶部,而座舱却开始升起,升到大约60英尺的高度时,佩尔跳了下去。”

        两人爬到座舱顶上时气球又开始往上升了,林德斯特兰德决定丢掉这只热气球。当他准备跳下去时,他向布兰森大吼着,要他也跳。就在这时,风把气球抬到了空中,座舱也被拉到了海面上。林德斯特兰德跳了下去。

        布兰森看着他跳入北爱尔兰海岸的冰凉海水中,惊恐地意识到太晚了,他错过了跳下去的时机。气球又向上升了。他独自一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整个人都要抓狂了,试图寻求帮助,却发现无线电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试图打起精神来,想着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布兰森写道:“站在旋涡状的白云之中,我感受到了绝望的孤独感。”

        当然还有恐惧。他给自己刚组建没多久的家庭写了简短的字条,写到他爱他们。他孤单地站在座舱顶部,驾驶着失控的热气球,觉得自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驾驶热气球穿越大西洋本来是林德斯特兰德的想法。但布兰森听了以后马上就对这个冒险跃跃欲试了。他年轻、冲动,并且遵循着他人生和事业的一个信条(这个信条甚至成了他的一本书的标题):“去他的,我们干吧。”但他对冒险确实有天生的渴望,对此他的母亲居功至伟。这位母亲一直教导自己的孩子要自力更生。

        伊芙·布兰森有一段独立的过往,她是在“二战”期间长大并度过童年的。她一直为成为舞者而受训,但随着战争爆发,她觉得自己需要以某种方式做出贡献。她听说英国的空军训练队正在寻找滑翔飞行教练,所以她报名参加了。但有几个棘手的问题:她不知道该如何滑翔;她是女人,找的工作却只招男人。她毫不犹豫地女扮男装,并最终被允许飞行。

        然而,她的第一次飞行几乎以坠毁结束。在成功降落的时候,“我从滑翔机中走出来,浑身发抖,迎面走来一群面目难识的军官和学员,穿过飞行跑道来向我道贺”,她在回忆录《母亲的话》(Mum''s the ord)中写道。

        布兰森的另一位英雄是道格拉斯·巴德,他是一位著名的“二战”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虽然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但仍继续参战,最终指挥了一个中队。1941年,他在战斗中被迫从他的喷火战斗机 中跳伞,并被德国人俘虏。1945年战后,他被释放并被当成英雄,并最终因为残疾人服务而被封为爵士。

        巴德与布兰森的姨妈成为亲密的朋友,而布兰森对他来说就像侄子一样。孩童时期,布兰森非常喜欢在巴德带他去游泳的时候偷走巴德的假肢。这名前飞行员就会用手来跑步追着他。

        “他是我童年时代的英雄,”布兰森回忆说,“他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他、我的姨妈和我的母亲都会去开飞机,并且就在家附近的场地上起飞,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做特技。我想要飞行的渴望和冒险精神全都来自他。”

        另外还有一位远亲,海军陆战队队长、探险家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船长。他在1912年率领一支远征队,希望能成为第一支抵达南极的探险队。这支队伍完成了旅程,却发现挪威探险队早已捷足先登了。斯科特和其他船员在从南极返航的途中悉数死亡。

        所以,后来当林德斯特兰德带着这个疯狂的、乘坐热气球横渡大海的想法来找布兰森时,事情就显得不那么疯狂了。跨大西洋的热气球之旅会让巴德和他的母亲为他折服,当然前提是他的母亲不会太过担心。她都可以扮成男人并且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受训成为飞行员,那他也能做到横跨大西洋这件事。

        但吸引他的可不只是承诺中的刺激。像这样的特技表演会为布兰森和他年轻的航空公司带来各种宣传效应,会让这个他在三年前突发奇想创立的公司崭露头角。他们对这个行业对待乘客的方式感到非常不满,乘客被赶到拥挤的飞机上,服务不周而且时常不能准点。他认为航空服务必须变得更好。

        他对航空公司对乘客的傲慢态度感到愤慨,源自一趟从波多黎各前往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航班被取消,而原因是乘客数量不多。

        他当时迫不及待地想去英属维尔京群岛,因为那儿有一位“美丽的女士”在等他。于是他租了一架飞机,找了一块黑板,在上面写道“维珍航空公司,发往英属维尔京群岛,单程39美元”。

        “我说服了所有被拒的乘客,并让他们坐满了我的第一趟航班。”他后来解释道。

        他打电话给波音,要求租一架飞机,这就是维珍航空的开始。但现在,他年轻的航空公司正在努力与英国航空公司竞争,这个庞然大物试图压制布兰森这位年轻而勇敢的新贵。布兰森回忆说:“我们要想出宣传航空公司的新奇方式,让维珍航空扬名。”

        一个别出心裁的热气球航行就能做到这一点。

        看着林德斯特兰德跳了下去,布兰森变得孤身一人,而此时热气球开始重新升入水面上空的云层之中。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爬到座舱顶部,背上有一个降落伞,他想着跳下去,但似乎太莽撞了。他已经有一个巨型降落伞了,那就是他的热气球。他并未接受过太多操纵热气球的训练,但确实花足时间去了解如何把它放下来。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燃烧器,试图将热气球降下来,同时望向海面,试图判断距离。就在座舱击中水面之前,他给救生衣充了气,跳了下去。几分钟后,一架皇家空军的直升机在他头顶上盘旋,准备把他从冰冷的海里拉出来。“热气球则像一个巨大的外星飞船一样在云层中翱翔,消失在视线之外。”他写道。他们也救了林德斯特兰德,他在获救之前已经在水里待了两小时了,冻得浑身发抖。

        可以说是死里逃生了。但这个非凡旅程却有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结局——实现了布兰森创纪录的目标,大幅宣传的同时也为他的公关机构创造了大量素材。

        几年后,他回忆起,维珍航空利用这个机会占了整版的报纸广告,说的是这样一句话:“拜托,理查德,穿越大西洋有更好的途径。”

        布兰森将他的公司命名为“维珍”(Virgin),因为他和其他公司创始人都是初涉商界,宛如处子。他自己从高中辍学了,还有阅读障碍,无法阅读电子表格。但他是一个公关天才,在许多公司工作过。辍学后他首先去了一家杂志社,之后是邮购公司,接着是唱片店,然后是录音室。

        1977年,当时布兰森26岁,维珍唱片公司签下了性手枪乐队。这支朋克乐队因为自己的粗俗行径被前东家解雇了。布兰森给乐队出了《别理那些小痞子》(Never Mind the Bollocks)这张专辑,并把专辑封面贴在了自己的唱片店窗户上。一名年轻的巡警与诺丁汉警察局逮捕了布兰森唱片店的经理,因其使用了“bollocks”一词,这在英文俗语中是“睾丸”的意思,违反了维多利亚时代不文明广告法。

        指控被撤销了。而英国小报对这次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为这支年轻的朋克乐队及他们的背后推手带来了大量的宣传。但这么一个不雅词丑闻效果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比可能致命的狂野创纪录冒险之旅更受关注,特别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人还是个富商。

        1985年,布兰森曾试图以最短的时间用船跨越大西洋。他同意继续旅程,部分原因是他“很开心能够宣传自己的新航空公司。跨越大西洋若成功实现,将能够在纽约和伦敦两地达到宣传效果,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地”。

        第一次尝试在灾难中结束,维珍大西洋挑战者号在汹涌的大海中咆哮了三天,迎击海浪的巨力,“如同被捆绑在一个巨大的气动钻刀片上一般”。布兰森和他的队伍距离目的地只有60英里时,他们遇上了风暴,在波浪里撞上了一条沉船的残骸,船员们不得不弃船自保。

        但下一次尝试就成功了。维珍“大西洋挑战者2号”打破了纪录,只花了3天8小时31分钟就把荣誉带回了英国。这项纪录在过去一直由美国保持。为了完成这项创举,布兰森错过了他的儿子萨姆的诞生。但他能通过自己造出来的新闻头条肆意正名。

        为庆祝,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也上了布兰森这艘由快艇和游艇共同搭起来的船。他们在泰晤士河上振臂欢呼,向群众挥手致意,获得了广告或营销活动无法想象的公众关注。

        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方式博眼球——为了宣传他的婚纱店自己打扮成新娘;用热气球环球旅行时被困在阿尔及利亚的沙漠里;在乘热气球跨越太平洋的一次成功尝试中坠落在加拿大的北极圈内,而他们本应该在加州南部着陆。

        在维珍航空二十一岁生日的庆祝活动中,他尴尬地搂着衣着暴露的帕米拉·安德森,好让她的乳房在她暴露的红色连衣裙中若隐若现,这样就能似是而非地博得记者的镜头。为了发布维珍可乐,他驾驶一辆坦克穿过纽约时代广场的可口可乐罐墙。当他最终将滚石乐队签到维珍唱片旗下、完成终生梦想时,他说最令人难忘的部分是“签约的第二天喝了个烂醉”。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节目《60分钟》将他称为“亿万富翁特技演员”。《纽约时报》称他为“一个人的宣传马戏团”。这些宣传手段可以见诸他日益壮大的企业帝国的各项产品之中,汇集成一个纷繁复杂的大组合——维珍移动、维珍理财、维珍酒业、维珍铁路、维珍博彩、维珍图书、维珍赛车、维珍体育、维珍传媒、维珍酒店、维珍假日游轮、维珍美国、维珍澳大利亚等。这个企业就像得了多动症一样,哪里都要插一脚,野心有多大,病就有多严重。

        但这看似疯狂的做法背后是有解决之道的。所有这些看似分散的投资背后都有一条明确的主线,体现着冷静和性感,以及布兰森“去他的,我们干吧”式的自由自在,让他踮着脚游走在聪慧与鲁莽之间那条细微的分界线上。所以他并没有开维珍税务、维珍齿科、维珍领带等。这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少年心中的理想主义和性手枪乐队令人震撼又如火箭般有力的重复旋律之间,是他对美好生活许下的堂·吉诃德式诺言。

        但所有这些——快艇、热气球、滚石乐队(可能要另说)——都不能与他现在追求的事业相比。这家公司的雄心壮志完全符合布兰森上天入地的夸张炒作。

        这是一家太空公司,名叫维珍银河。

        虽然布兰森对火箭或者飞行器进行太空飞行没有一点相关知识,但他还是注册了“维珍银河航空”这个名字,希望有一天能够创办一家太空公司。

        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与太空界的人交谈,挑选了工程师智囊。“看看我是否能找到任何能够建造宇宙飞船的人。”他后来回忆说。

        但这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事实证明,太空远比热气球、快艇或者飞机复杂。几年前,他是有机会去太空的。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曾打电话给布兰森,表示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这机会看起来和过去他宣传的自己的品牌一样,能让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平民。

        然而,接受邀请将花费布兰森5000万美元,并要求他在苏联接受两年的培训。“我正在着力壮大维珍,不确定自己该不该花这么多时间在那上面。”他说,“我也有点担心,将这一大笔钱花在太空上会被人觉得是错误的。”

        所以,只有这一回,他没有说“去他的,我们干吧”,而是说了“不”——过了好多年,他对此都表示“有一半是后悔的”,“这绝对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能找到一艘火箭飞船,或者一个能够建造一艘飞船的人。到了21世纪初,“我几乎要在这个阶段放弃,然后转向其他事情了”。

        比如维珍的“环球飞行者号”,这是一款时尚的单座飞机,专为布兰森的另一项冒险而设计:打破环球飞行速度的纪录。它由鲁坦的缩尺复合体公司在莫哈韦沙漠中建造。当布兰森的一个代表去检查它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他知道他的老板会立即想知道。

        “你不会相信,但我认为这儿有比‘环球飞行者号’更值得激动的东西。”他告诉布兰森。

        那就是“太空船1号”。

        一位高管知道布兰森一定想抓住这个机会,于是赶紧注册了“维珍银河”这个名字——却发现布兰森几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

        几天后,布兰森出现在了莫哈韦沙漠,亲眼看到了“太空船1号”。这就是他想要的。这是他多年来寻找的太空飞行器。他必须参与其中。

        那天,他在鲁坦家与保罗·艾伦见了面。鲁坦这位飞机发明家向布兰森展示了他收集的餐巾纸和纸屑,他在上面潦草地写下了自己脑海中闪过的想法。一张写着他的飞船概念,另一张则写着他“羽毛”系统的概念——这个系统会将飞机的机翼从机身上分离出来并向上折叠,从而产生阻力。

        鲁坦和艾伦的思想极其超前,布兰森对太空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我们坐下来谈论月球酒店和月球一日游,以及各种令人兴奋的事情。”布兰森说,“最后,我们同意让维珍帮忙赞助‘太空船1号’。保罗和我一致认为,如果成功,我们会见面并讨论如何尽力推动这个计划向前迈进。”

        “太空船1号”和安萨里X大奖都表明,商业公司能让人类进入太空。这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已经实现,保罗·艾伦就是赞助人。但是艾伦对巨大的风险感到不满,而且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出钱去让人从事死亡率这么高的事情。他已经亲身参与了三次会被载入史册的飞行。但是,没人受伤可能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布兰森拜访了艾伦在伦敦荷兰公园的家。“我说:‘你看,我觉得肯定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想进入太空,如果我们就到此为止了,那这绝对是个天大的浪费。我们将创建一家太空船公司,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迄今为止开发的基础技术,这绝对会很有帮助。’然后我们为此握了手。奇怪的是,我竟然是唯一一个去见他的人。”

        在签署许可协议后,艾伦高兴地把钥匙交给了布兰森。布兰森已经跃跃欲试,想借鉴“太空船1号”的简单设计,用它打造一个更大的太空船。“太空船1号”只能容纳一个人(尽管为了满足X大奖的要求把载客数增加到了三人),但布兰森的“太空船2号”将能容纳两名飞行员和六名乘客。这可不是适度的迭代行为。“太空船2号”是一个大胆的前进,尤其是“太空船1号”现在已经疲于惊险刺激的太空之旅了。但布兰森并不打算按部就班,或者谦虚谨慎。

        尽管任务艰巨,布兰森还是马上就让维珍成名已久的公关部门全力造势,鼓吹太空这个人类最后边疆的巨大诱惑,以及他如何将之提供给大众。他称维珍银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航天线”,每日付费的游客将会变成训练有素的宇航员。他还发誓,维珍银河将在2007年首次飞向太空并且在第一年肯定会飞3000人次。

        他甚至在2005年2月,沃尔沃在超级碗(Super Bowl) 投放广告期间宣传维珍银河,距离他获得“太空船1号”才过去几个月。广告描绘了火箭发射的场景,还附上一张贴纸,上面写道:“我的另一辆座驾是沃尔沃XC90 V8。”

        “现在,向大家介绍史上最强大的沃尔沃汽车,”解说员说,“沃尔沃XC90 V8。”

        叙述者问道:“它有多强大?”摄像机把视角切到了火箭内的宇航员——他拉开了自己的面罩,就是布兰森本人。

        “足够强,强到带你去太空。”他说。

        布兰森把太空当作宗教来对待,他就是传教士,宣扬太空旅行的美德和游历星辰所带来的“改变人生”的效应,即使只能持续很短时间,即使在那个时候,这看起来像是幻想而已。他距离开发一种能够让任何人进入太空的飞行器还要好几年的时间,但不妨碍他马上炒作。

        “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内,数以千计的宇航员实现他们的梦想: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宏伟美丽,看到繁星闪耀,并体会失重带来的奇妙体验。”他说,“这一发展还将使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拥有宇航员,自此这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布兰森并不是第一个试图兜售太空魅力的人。在20世纪60年代,泛美航空开始推广月球旅行,当时“阿波罗”计划激起了人们对太空的兴趣,泛美想从中赚上一笔。所以,它创建了一个想要登月的乘客名单。

        “我们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先驱者,”泛美的一位发言人在1969年告诉《纽约时报》,“太平洋是我们首次跨越的,大西洋和其他的地方也是。波音747也将由我们来做处女航。因此,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开创月球旅行。这就是我们拟定保留名单的原因。”

        无论这是否是公关技巧,泛美的顾客都吃了这一套,纷纷报名参加月球之旅。作为回报,这些未来的太空人收到了由泛美销售副总裁詹姆斯·蒙哥马利签署的一封信函,上面写着“致亲爱的头号月球飞行员”。

        这封信是这样开始的:“感谢您信任泛美,我们定能像往常在地球上一样,开创商业太空旅行的先河。我们将全心全意,不负您的信任。”

        它承认“提供服务的日期尚不清楚……票价也尚不明确,极有可能开出天价”。这封信附带一张卡片,声明持卡人是泛美航空公司“头号月球飞行俱乐部”的“认证成员”,卡片上的数字表示持卡人在等候名单上的位置。

        据《纽约时报》报道,截至1969年年初,已有约200人报名。这张名单迅速变得越来越长,航空公司的代理人越来越习惯于处理月球预订事宜——“请问有多少乘客?”1969年7月19日,在人类首次登月的前一天,泛美的首席执行官纳吉布·哈拉比在纽约告知CBS电视台,自己的公司关注的重点是“如可循环使用助推器、机场般的空间站以及轨道空间站到月面不同点的多次航行等概念”。

        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踏上月球表面时,预约名单上的名字已增至2500个。到1971年,当它停止接受预约时,已有超过9万人报名,包括罗纳德·里根 和沃尔特·克朗凯特

        虽然泛美航空于1992年破产,但他们仍旧相信月球旅行不仅是可能的,还是必然的。1985年,一位公司发言人告诉《洛杉矶时报》:“商业登月即将发生。虽然不是在明年,也可能不是未来几年,但一定会发生。”

        到了现在,好几年过去了,布兰森的目的成了抵达太空边界,而非登月了。但他达成此项壮举的热情不改,并承诺太空飞行即将到来。“到这一个十年接近尾声的时候,维珍银河——现代太空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发展——将开始计划让几乎所有人都能以可接受的价格造访太空边界。”该公司在其早期的网页上如此说道。

        就在为X大奖进行最终飞行之后,并且距离维珍银河组建新飞船还有好长一段时间之前,它开始邀请潜在客户在其网站上注册。到2006年年初,布兰森借着一台电视屏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模拟太空飞行器,以说清太空旅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他告诉人们,飞船里的座椅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窗户数量众多,而且首次飞行绝对安全——最重要的是,还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网站是紫色调的,文案断句极有创意,像一首散文诗般向大家展示了太空旅行的体验。句子不仅描述了一场超凡脱俗、令人亢奋的刺激旅行,还叙述了太空飞船将如何被绑定到飞在5万英尺高空的母舰上。

        开始倒计时、释放,这安静的瞬间过后,紧接着就是不可想象却可控的巨力从飞行器中喷涌而出。你马上会被后坐力推回椅子上,虽不知所措,但仍会被火箭引擎的轰鸣和令人咋舌的加速度所吸引。当你观看读数时,才发现自己竟然以超声速三倍的2500英里/小时在旅行。

        当你穿过大气边缘时,宽大的舱窗外早已是钴蓝色的天空,天色又转而变得紫红,然后是靛蓝,最后归于黑色。你抵达了绝高之处,一切真的都发生了,你满心欢喜,而且能应对自如。你刚开始放松没多久,感官马上恢复到完全戒备状态,飞船外的世界已经完全变了。

        火箭引擎已经关掉了,此刻它安安静静,不只是觉得静,而是真的静。太空的静默就如方才火箭的喧嚣般令人振奋。现在真正让你的感官尖叫的,是自你出生那天起就如影随形的重力消失了。无上无下,你感受到的自由是在梦里都难以想象的。在太空中翻了个优雅的筋斗后,你发现自己飘在一扇巨大的窗上,如果刚刚的零重力没有让你惊讶到发丝直竖的话,接下来的场景绝对会让你心服口服。你的下方(或者上方?)是你曾在无数图片中看到的景致,但亲眼看到后你会觉得它更加美丽,更加生动,并且产生强烈而难以定义的情绪。在你眼前的,是一道蓝色的弧,渐渐延伸,归于黑暗之中。它看着熟悉,你却从没有看过它的边界。大气层看起来难以置信的薄,不禁令人担忧。你眼前的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全部起源,是你的家。你和与你同行的宇航员们全都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各自陷入沉思,并把眼前的这一幕存到记忆之中。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旅行真的要来了,再有几年就要来了。

        “不再是梦了!”公司宣布。

        宣传奏效了。人们纷纷开始注册,就像他们当年申请参加泛美的月球旅行那样,还为他们的座位预付了20万美元。布兰森描述的太空又酷又性感,具有好莱坞式的吸引力,到2006年年初,维珍银河已经拥有1300万美元的预付款。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买了票。阿什顿·库彻、汤姆·汉克斯以及哈里森·福特也是如此。买票的还不仅仅是名人。肯·巴克斯特是一位拉斯维加斯房地产开发商,他在看了新闻节目《60分钟》对伯克·鲁坦的报道之后,马上着手申请,并宣称自己是第一个顾客。

        但这一殊荣很可能属于伦敦广告公司执行官特雷弗·贝蒂,他是神奇胸罩(onderbra)“你好,男孩”广告活动的幕后推手,该广告在伦敦引发了轰动。作为一个男孩,他也曾是个太空迷。在“太空船1号”的最后飞行前不久,贝蒂给布兰森打了电话,两人是偶然认识的。布兰森问他敢不敢来莫哈韦沙漠看为赢得X大奖做的最后一次飞行。

        “我说,‘好。我要去看看你是不是虚张声势’,但布兰森直接给我下了挑战,‘我们明天就出发’。我就稀里糊涂地发现自己上了飞往洛杉矶的飞机。我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站起身就走了。”

        在布莱恩·比尼成功飞行之后,贝蒂发誓要成为第一个从维珍银河买票的人。如果他能这么做的话,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这么做。贝蒂留着一头及肩的鬈发,言行举止都像一个苍白的英国男人,完全和宇航员不沾边。但他就是喜欢。

        在他看来,和他一样买了票的人都是“一群没有自知之明的蠢蛋”,他用了“s”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在伦敦的俚语中是“傻瓜”的意思。“我们就是要离经叛道,我们就是要唱唱反调。认了吧。”

        前100名注册人被称为“创始人”,必须一次性付清20万美元预付款,而其他人只需要交百分之十。

        2007年年初,维珍在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篇文章,题为《理查德爵士为太空旅行受训》,文章详细描述了布兰森是如何被绑在离心机上、体验其模拟的重力环境的。与他同行的是詹姆斯·洛夫洛克,这位科学家兼作家因其对气候的研究而受到了布兰森的敬仰。

        布兰森打电话给他,并给了他一张票。“我的反应是,‘哦,我相信他们永远不会把我送进太空,因为没几年我就九十岁了’。”他回忆说。但布兰森表示年龄不是问题:“我的父亲和你一样年纪,他也会去的。”

        洛夫洛克还记得模拟器中那个通知太空船即将从母舰释放的声音。接着就开始倒数了,“只感觉到船体一阵乱颤”。紧接着又有声音提示,火箭即将点火。“然后感觉到火箭点火带来的巨大动力和声响,重力这时就出现了。还算有趣。”

        贝蒂则是在绰号“呕吐彗星”的飞机上受训的。飞机飞出一个抛物线,给乘客营造时长几分钟的失重感。客舱中的经历可谓令人惊异——这是飞翔的感觉。

        直到另一个胖子乘客摔到他身上,压伤了他的一只脚趾前,他都觉得这简直太超乎寻常了。“我也算是在太空里挂了头彩了。”他说。

        这个小事件提醒了人们,重力回归时,会有危险发生。进入太空之后要走的路远比布兰森进入太空所走的路更艰难,也更危险。人们是把命押在他手上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