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心理治愈美文小短文也谈“名牌”

也谈“名牌”

        不久前,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专题采访——主持人带了一件某省某地某厂的商品,到北京某某高档商品店询问——如果此商品摆在该店的货架上,最低可标价多少?

        柜台经理看了看,答曰最低可标价四百。

        这个“最低”标价,主持人告诉我们,已是它在某省某地售价的一倍了。也就是说,它在当地的售价只不过二百元左右。

        又问——最高可标多少?

        答曰——八百元以上。

        那么,也就是说,已是它在当地售价的四倍以上了。当然,得换一个“名牌”的商标。

        东西还是那样一件东西,一旦进了高档商品店,便身价倍增。一旦标以“名牌”,便不再是普通消费者敢于问津的了。

        这样的商业现象,人们早已知道得很多很多,肯定是司空见惯,不足为怪了。

        节目主持人的本意,也不在于指出其中的荒唐的。看来,按照她的头脑,是并不觉得荒唐的。甚至,还认为是商业的某一种规律,是所谓“名牌”效应带给商业的好处吧。

        因为,她紧接着煞有介事地对我们说——瞧,同样的一件东,因为商标不够“名牌”,竟少卖了一倍至几倍的钱!仅此一点,计算下来,厂家每年要亏损五六千万元哪!于是乎,结论分明是——不争创名牌,怎么得了?一旦“名牌”了,岂不财源滚滚了?岂不国富民强了?岂不“腾飞”云霄了?岂不是亚洲的什么“龙”进而是地球上的什么“龙”了吗?……

        然我却听出了一身冷汗。不禁对“名牌”二字产生了一种惊悸心理。并且,不禁寻思——老百姓看了这专题这采访,究竟会怎么想?同时,也就疑问多多了。

        首先,如果那主持人是对着我说的,我倒是要当面请教了——那原价二百元的商品,它的原始成本是多少?不管是多少,绝对的,在成本和售价之间,厂家肯定是有利可图的。否则,厂家早停止生产了,或因亏损而倒闭了。没人干明明亏本的事,这才是商业的一条规律。

        所谓“利”从何来?从消费者来。厂家既没停止生产,又没因亏损而倒闭,则证明着这样一个事实——这一个厂家所面对的消费者群,一直是在“养”着厂家的。并且,因为价格还相对合理,一直“养”得起,愿意通过消费这一种方式“养”着。

        其次,什么叫“名牌”?

        名牌是由质量决定的,非是由“商标”决定的。创名牌是创质量,非是创商标。名牌除了优质高价这一种存在方式之外,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便是——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之下,价廉物美。而这后一种“名牌”效应,才是中外商界最为普遍的“名牌”效应,才会最大限度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正如就汽车而言,“林肯”是名牌,“福特”也是名牌。“福特公司”从来也没打算将“福特”车的售价,提高到和“林肯”一样的售价。更不会这样来算账——呀!不得了,原来我损失了多少多少亿美元哇!

        于中国而言,所谓“名牌”正在多起来。一旦“名牌”了,便价格飞扬。另一种“名牌”却越来越少了——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之下,价廉物美的名牌。

        所以,为了暴利,商标大战的硝烟烽火,远甚于质量优劣的激烈竞争。所谓“名牌”过剩之日,便是“名牌”束之高阁,成了商店里的摆设和仓库里的积货之时了。待“名牌”不得不亟待处理,“名牌”也就掉价得很了。

        据我所知,世界上有不下百种历史长久的名牌商品,打从“二战”以来,历经风云变幻,就几乎没有涨过价格。西方世界的商人,为了长久的商业利益,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血本,以保持他们名牌的价格稳定,以维护名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之中的可亲商品形象。

        又据我所知,日本目前,有许多的商家和厂家,正联合开展一种“廉价销售”的活动,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热忱。其中不少商品,便是所谓名牌。

        名牌也罢,非名牌也罢,一切商品的盈利根据,其实首先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热忱。当这一种购买热忱被挫伤了,名牌便没有意义,高价格也就不能带来高利润了。

        好比一个皮包,售价二百元,消费者们喜而购之,销量必大,利在其中。倘售价八百元以上,一天卖不出一个,销量缓滞,“高处不胜寒”,其经营思路,未见得足以当作什么经验来推广。尤其在中国。

        在中国,窃以为,即使创名牌,也还是以物美价廉的那一种名牌,生命会更长久些。尽管目前物不美质不优而价格贵得荒唐、贵得令人咂舌的名牌仿佛已包围着我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