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新桃换旧符古诗第二章 徐人屠慨谈生平,宋恪礼履新都尉

第二章 徐人屠慨谈生平,宋恪礼履新都尉

        老人动了动嘴唇,猛然转过身。

        似乎是不想让儿子看到他的老泪纵横,他的英雄迟暮。

        彩船外廊,以往哪里热闹就削尖了脑袋往哪里去的黄筌,就算那袭紫衣已经在擂台上露面,依然失魂落魄蹲在外廊墙脚根。先前给冯茂林的爱子当马骑,膝盖上的灰尘尤多,当时船上一些个江湖人士的白眼,黄筌也浑然不在意,只要搭上了冯茂林这条大船,虽说远水不解近渴,可毕竟意味着趁势搭上了在两淮江湖很有声望的那对夫妇。他们那个垂髫女儿,黄筌做马的时候,也喊了很多声谄媚的姑奶奶,小妮子没什么好脸色,始终对他爱答不理,可黄筌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现眼,既然是混江湖,怎么混不是混,只要混出了头,谁在意你落魄时的像条狗?再说了,狗不一样会狗刨?但让黄筌心死如灰的是,在他眼中高不可攀的冯茂林三对夫妇,就那么给姓徐的朋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黄筌一直把那个偶然结识的家伙当作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能够认识徐瞻和周亲浒,已经很让黄筌大吃一惊,恨不得去大吃几斤牛肉大喝几斤好酒压压惊,可空有酒囊,却没有买酒的钱啊。当冯茂林一伙人灰溜溜打落牙齿和血吞后,黄筌就知道什么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姓徐的那边,已经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任由他骗吃骗喝,冯茂林那边,说不定还会迁怒他这个方便欺负的小卒子。

        有人混江湖,混着混着就出人头地,更多人一辈子都在被江湖混。黄筌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就怕看不到一点点有望混出人模狗样的机会。

        大侠,有多大的本事,才配得上那个侠字?神仙,有怎样的神通,才称得上神仙?

        一直在蝇营狗苟的黄筌有些时候也会想,是不是自己一直就没进入过江湖?

        呆若木鸡的黄筌靠着木质墙壁,总算还魂回神了一些,揉了揉脸颊,猛然发现光线有些昏暗,抬头侧望,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地上。戴着那顶滑稽红狐皮帽的姓徐的,双脚打结,双手插袖斜斜靠着墙壁。

        徐凤年平静问道:“黄筌,还记得咱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黄筌以为这哥们儿要跟自己秋后算账,要痛打落水狗了,苦笑道:“当时是小的有眼无珠,跟公子要酒喝。”

        徐凤年摇了摇头,“当时在酒楼,有个乞儿不知死活溜进楼行乞,想讨到些吃食就赶紧跑,然后被眼尖的店伙计揪住,有个食客见乞儿满手冻疮裂血,还倒了半碗酒在乞儿手上,一楼喝酒的人,也就你犹豫了很久,实在看不下去才帮着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那乞儿这才没被继续当成茶余饭后的乐子玩耍。那会儿,我想起了一个已经离开江湖的朋友。这才请你喝酒,当然你也没含糊,心安理得吃吃喝喝了我一路。”

        黄筌嘿嘿一笑。

        徐凤年看到一艘威武楼船突兀靠近,看到站在船头的老人,略微失神,压了压狐皮帽子,转头对黄筌说道:“等徽山的轩辕青锋赢了擂台,当上武林盟主,你敢不敢凑到她跟前说一句话?”

        黄筌目瞪口呆,尴尬笑道:“那也得看是什么话了。”

        徐凤年走向栏杆,“你就说一个叫徐凤年的人让你去徽山混口饭吃。”

        黄筌眼睁睁看着那个没有自称徐奇的家伙跃过栏杆,飘向另外一艘尤为气势雄壮的巨大战舰。

        徐凤年?

        谁啊?

        黄筌一头雾水,不过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撞一撞运气。大不了就被徽山山主一巴掌拍飞而已,多半死不了人。

        许多年后,一位即便有徽山做靠山,但仍是没能混出大出息的老人,临终前都还在跟孙子念叨,爷爷当年是跟那人一起混过江湖的!

        黄龙战舰上不见铁甲森森,船头除了个略显伛偻的老人,身边也就只有天生一双卧蚕眉的雄伟男子,他迷眼时总给人老虎打盹的感觉,身后稍远处站着一个持矛的中年人。

        徐凤年轻轻飘落后,跟老人对视一眼,然后就朝袁左宗打了声招呼,没有忘记跟远处叫刘偃兵的扈从点头致敬。此人作为王绣师弟,一直生活在枪仙的阴影下,声名不得彰显,从未有过惊世骇俗的壮举,因此刘偃兵的修为如何,高深莫测。

        轻车简从出北凉的徐骁带着徐凤年走到栏杆旁边,笑道:“记得上次在这春神湖上,还是跟襄樊城的王明阳死斗,这趟趁机会来看几眼,湖还是那个湖,就是比起当年死尸浮湖饿殍遍野的场景,热闹了太多,有生气。这一路走来亲眼所见,才知道赵衡赵珣这对父子,治理辖境大小政事确实不含糊,在城里随便喝个茶酒,都能听到老百姓对靖安王的赞誉声。我一直觉得在朝为官,如果被言官抨击弹劾,未必真是贪官污吏,可如果境内百姓说好,多半是真的好。”

        提及那个曾经被他踹入春神湖的年轻藩王,徐凤年讥笑道:“也就亏得他身边有个一流谋士,否则赵珣早就给青党吃得骨头不剩。靠抱团成事的青党被张巨鹿几下就折腾得分崩离析,已经完全无法跟张党顾党争势,可对付一个声威不足以弹压青州的赵珣,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离阳姓赵,可是襄樊城和青州姓不姓赵,谁在乎?是有人帮他梳理脉络打点关系,对那几只老狐狸晓以利害,抛下包括娶妃在内几个鱼饵,又故意不动声色,帮一位青党大佬的儿子在太安城要到一个实权京官,事后才假借别人之口道出真相,赵珣没有这些实打实的诱饵和恩惠,只会沦为跟淮南王一个德行。”

        徐骁双手抓住栏杆,笑道:“是那个在永子巷跟你赌棋的目盲陆诩吧?二疏十四策出自他的手笔,我也看过,竟然连我这莽夫都看得懂,不简单。赵衡这个娘们儿一辈子都在大事上犯错不断,唯独这手托孤托得漂亮,用义山的话说就是没有烟火气,水到渠成。所以说这人啊,就不能太顺风顺水,太顺遂了,指不定小阴沟里就翻了船。”

        徐凤年问道:“怎么想到离开北凉了?袁二哥和禄球儿这些新人换老将,北凉瞧在谁眼里都是动荡不安的光景,加上借着北凉铁骑上次踏破边境的东风,北莽那边董卓和洪敬岩都没了以往的束缚,你就不怕北莽还以颜色,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万一北凉内有人……”

        徐凤年说到这里就停下,徐骁摆手笑道:“里外策应?爹巴不得那些烂疮恶脓自个儿漏出来,总是藏着掖着才叫人恶心。

        “有些人,毕竟半辈子生死情分摆在那里,爹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早年答应他们这辈子只要没死在沙场上,怎么都要把女人银子官帽一起拿到手软才行。爹这辈子亏欠了死人很多,可活着的,自认还真就没有几个亏欠的。

        “像那钟洪武,爹跟他第一次见面,还只是个伍长,那会儿爹开玩笑问他以后想当多大的官,钟洪武说能当个校尉就知足,麾下有七八百号精壮兄弟,能够见谁不顺眼就砍谁,他这辈子也就值了。还有燕文鸾,年轻时候多有意思的一个小伙子,总跟我念叨说他以后要当个马贩子,这样一来就算死,也可以死在马背上,如果当个衣食无忧的太平官,他说一大把年纪后就不乐意骑马了,只怕就要死在娘们儿的肚皮上。

        “有些时候,爹看着那些高官厚禄渐渐发福的老家伙,突然就觉得一个个都不认识了。当年还有兄弟敢当面骂爹不争气,说要是老子当大将军只会比你徐骁当得更好,还有老兄弟愿意半夜发疯,拎着一坛子酒就跑来爹的军帐说要划拳拼酒,也还有老兄弟嬉皮笑脸跟爹威胁说要是不定下娃娃亲,就没得做兄弟。

        “那会儿,李义山和赵长陵都还在,钟洪武、燕文鸾一大批人都还没老,陈芝豹、袁左宗这些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那时候爹最喜欢打仗,从来不怕死人,爹自己都不怕,你们谁敢怕?没有胆子就趁早滚回去搂着婆娘热炕头去。所以只要有仗打整个人就疯魔,没有仗打,也要死皮赖脸去跟那些大官求仗打。你要银子?老子可不好这个,有多少就给你多少,都送你们。嫌少?那就先赊着,等老子打赢了仗,你们让人整箱整箱用马车拉走就是!要军功?也行,只要给老子一点残羹冷炙,别太亏待了去拼命的兄弟,你们的子孙只要来过个场,打仗的时候离战场十万八千里都没事,事后一样大把军功都白送他们。这么一来,谁不乐意跟爹做买卖?一本万利,傻子才不做。

        “然后朝廷就开始都知道有那么一个姓徐的年轻蛮子,辽东贫贱出身,侥幸冒头以后,不贪财,也不贪功,就是想死在战场上。于是到最后,跟爹关系好的朝廷大员,很乐意给人马给兵器,想着靠爹的军功让他们在庙堂上大声说话。跟爹关系不好的仇家,更愿意,你徐骁活腻歪了是吧,那就滚去啃最硬的骨头,打最难打下来的死仗。

        “然后,爹就这么打仗打着打着一路南下,朝廷那些高高在上的砥柱栋梁,一直瞧不起爹的豪阀世族,总算乐意掀起眼帘子那么一瞧,才有些怕了,不知不觉徐蛮子咋就兵马雄壮了?”

        徐骁咧嘴一笑,伸出一只手掌,“五万铁骑。爹用五万铁骑就灭了北汉。北汉的年轻皇帝当年跟你爹叫嚣,说姓徐的配不上你娘亲吴素,还说你娘是瞎了眼,根本不配练剑。爹也不跟他吵,最后带着六百精锐铁骑,直接从皇城大门突入,冲入了那座金銮殿。那家伙瘫软在龙椅上,吓尿了裤子。”

        徐凤年眼神温暖笑了笑,这桩事迹其实早就烂熟于心,听得起茧子了,但跟以往直接表露在脸上的不耐烦不一样,如今只要徐骁愿意说,他就愿意听。

        徐骁突然尴尬一笑,显然是口渴了,朝刻意站远的袁左宗招招手,“去拿两壶白酒来,不用温热,越烧刀子越好。”

        袁左宗很快拎来两壶酒,徐骁和徐凤年一人一壶。

        徐骁这么一个停顿后,就不再说他的那些往事,轻声道:“韩生宣死了,柳蒿师也死了,差不多就只剩下半截舌元本溪和赵黄巢了。爹做不到的事情,儿子做到了,爹更高兴。爹这次离开北凉,除了给燕文鸾等人最后一个机会,其实主要还是想走一走你当年走过的路,中途去了晋家的府邸,也没想着如何为难他们,不过听说晋兰亭晋右祭酒的老爷子,知道爹过门而不入之后,当天就给活生生吓死了。”

        徐凤年无奈道:“也不让人家过个好年。”

        徐骁一笑置之,望向西北,缓缓说道:“爹这两年都在想一件事情,如果北莽真铁了心要不顾大局执意南下,那么最后,爹交到你手上的家底有多少。

        “爹这辈子打了那么多场仗,输赢都有,输少赢多,可输的时候那是真的惨,一败涂地,有两次更是几乎算全军覆没,惨到没人觉得爹还能东山再起。打败仗后,看到那些一张张被硝烟熏黑的年轻脸庞,看到爹的时候还能笑得出来,一点都不觉得跟错了人,爹就憋屈得慌,当时就发誓,就算老子侥幸当了大官,有了儿子,也一定要让这小子将来亲自去战场上走一遭!只能这样,爹才觉得对得起那些士卒,心里才好受一点。但真等自己有了儿子,像当年赵家要招你去京城做驸马,其实爹不是没有想过答应下来,那时候爹就想着,要愧疚就愧疚爹一个人,爹以后到了地底下,再跟老兄弟们赔罪就是了,心底还是很自私想着自己儿子别遭这个罪。然后爹就拎着酒去听潮阁找义山喝酒。知道吗,义山直接就把酒丢到了屋外,是后来他听说你小子跑去闯荡江湖了,我再去找他喝闷酒,义山才有了笑脸,喝到爹都根本劝不住。

        “所以这些年,许多老将在北凉扎根以后,很多老子英雄儿子孬,儿子闯出了很多祸事,让他们来擦屁股。一些人还留了点脸面的,就直接来清凉山到我跟前求情;一些就以为我看不见,鬼鬼祟祟做些更错的事情,杀人灭口斩草除根,手段比起春秋战事一点不差;有一些更直截了当,认为老子拼死拼活跟徐骁闯下今天的军功家业,自家孩子杀几个人欺负几个娘们儿算个卵的大事,杀人放火倒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也不想想,当年为什么会乐意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跟姓徐的去拼命,为什么杀起当官的那么毫不犹豫?”

        徐骁狠狠灌了一口酒,笑问道:“爹本来想让义山做些事情,可义山说你死活不让,你是怎么想的?”

        徐凤年平静道:“你这辈子恶名昭彰,骂名还嫌不够多?也就在北凉旧将旧卒那里还留下点好名声,你不怕别人骂你不念旧情过河拆桥,我怕。那些新帝登基前,先帝赶紧帮忙先拔除掉功勋老人的帝王心术,你就别用在北凉身上了。换我来做,你多少能心安理得一点,我就更没什么负担。钟洪武不过是杀鸡儆猴,以后在北凉,人情是人情,规矩是规矩,谁拿人情跟我坏规矩,我就让他卷铺盖滚蛋。这次回北凉,等我先去西边荒漠,笼络那十数万上马可战的罪民,然后我就要走遍北凉辖境,我就不信离阳江湖走过,北莽也走过,还走不下来一个自家的北凉。”

        徐骁欣慰点头,只是喝酒。

        徐骁咽下最后一口烈酒,晃了晃空壶,轻声说道:“到了北凉,先别急着去收拢那些义山扶植起来的罪民势力,先陪爹看一看北凉铁骑,行不行?”

        徐凤年咬了咬嘴唇,笑道:“哪有当爹的总是问儿子行不行?”

        徐骁丢了酒壶到湖中,也笑道:“哪有当爹的三番四次让儿子出去涉险?”

        徐骁双手插袖,抬头看了眼天色,眯眼道:“上次可能是忙着一路杀人,没觉得,这回才知道南边阴冷到骨子里,爹老喽。”

        徐凤年默默摘下红狐皮帽,压在徐骁头上,轻轻往下拉严实,遮住老人的耳朵。

        老人动了动嘴唇,猛然转过身。

        似乎是不想让儿子看到他的老泪纵横,他的英雄迟暮。

        那个凭借才学荣登胭脂评副评榜眼的女子,年纪轻轻的王大家,在副评上仅次于徐渭熊,可她在写出《东厢头场雪》后就杳无音讯,泥牛沉海一般,再没有当年让天下所有才子佳人小说都要避让一头的气势,需知连太安城宫里的娘娘都曾拜读头场雪,襄樊城“殉情而亡”的靖安王妃也是如此,更别提有多少大家闺秀为之痴迷。 离阳腐儒则要心中巨石落地,这女子约莫是终于不拿文字祸害世道了。

        只有春神湖姥山上的王家人,才知道这两年自家小姐根本心思就不在姥山,不管风吹雨打,不管霜雪深重,都要去湖边茶楼坐上一会儿,望东望北,也没个定数。

        以往小姐每逢心有不快事,只要马球、蹴鞠、秋千一会儿就烟消云散,荡起秋千能有两层楼那么高,连胆大男子见了也要咋舌。可如今不一样了,含含蓄蓄,坐在秋千上总是发呆,偶尔惊觉秋千没动静了,才会轻轻踮起脚尖。

        几位与她尊卑有分私下却情同姐妹的贴身丫鬟,知道缘由,也都恼恨起当年那个把小姐魂勾走的俊逸男子,她们也都劝说小姐多写些诗篇,便是胡乱写上几被贬为“小道”“诗余”的词也好啊,天底下不知多少人在翘以盼,可小姐就是不理会。尤其是到了如今冬天,念叨什么“冬眠不觉晓,一觉睡到老”,除了雷打不动的去临湖远望,然后回到书房,才看了几页书,就呀呀几声说犯困啦,丫鬟才研墨递去一杆羊毫,就又找百般借口偷懒。这还是那个胆敢自诩“提笔前,云蒸霞蔚我去见圣贤仙佛,提笔后,风清月白天地鬼神来拜我”的王东厢吗?好在挣钱早已挣得金玉满堂的老爷从不计较这些,哪怕有门当户对的高门士族登山提亲,也都一一婉拒。

        姥山暮色昏黄中,有人下山有人上山。

        下山登船的是新近撤出两淮幕后盐铁买卖的青州富商王林泉,此时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离船上山的是位头发灰白的公子哥,不知不觉来到了王初冬的闺楼,当一名丫鬟见到那个眼神清澈的男子后,不知怎的恼意就烟消云散了。不过好像当年他不是这般的,那时候的他,白袍玉带,风流倜傥,那双丹凤眸子给人感觉蕴着水意,谁家待字闺中的女子看见了都要心颤几下。如今再见到,这个丫鬟直觉好像他变了许多,至于变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旖旎清减,多了几分打心眼里的亲近。

        男子朝她竖起手指在嘴边,示意不要出声,显然他身边领路的管事已经告知小姐还在惫懒“冬眠”。管事到了院门口就恭敬反身,言语不多,可丫鬟却清晰看到先前管事在偷偷打量那位公子时,眼睛里的敬畏惊惧,如鼠见猫都不止,根本就是如鼠见虎。

        到了铺设地龙温暖适宜的大厅,楼内也就三名丫鬟,其余两位也脚步轻盈循声而来,见到了他都有些意外。他要了一壶没有杂土木气的春神湖茶,自己煮茶自己斟茶,都没有劳驾丫鬟,即便往往成为鸡肋的头道茶水也香味干净,还不忘给她们各自都倒上一杯,让几名习相近性相亲俱是一身书卷气的妙龄女子受宠若惊。不过他烹茶的手法拙劣稚嫩,只是即便纤毫不差落在三人眼中,她们也不敢指指点点。

        喝过了茶,年轻客人看了眼天色,一名心窍活络的丫鬟就说要去喊醒小姐,他问能否去屋子等候,三人面面相觑,然后会心一笑,齐齐点头。

        途经姥山歇脚的徐凤年轻轻推门而入,丫鬟帮着掩门,然后蹑手蹑脚退去。徐凤年坐在临窗位置,余晖透窗纱,跟姥山的富丽堂皇不一样,这位女子的闺阁十分素雅简洁,桌上除了文房四宝,并无太多杂物,就搁了一件老竹根剔雕而成的“玲珑”,大竹球套小竹球,约莫有大小不等八九颗。徐凤年手指按在玲珑上,在桌面上推移几寸,声响不大。桌上有一叠小幅彩笺,色泽不一,杏红鹅黄铜绿都有,最上头彩笺上歪歪扭扭写了三个字:“槐黄集”。

        徐凤年是在上次离开姥山以后才知道这位王东厢才学夺魁文坛,可写出来的字似乎很不成气候,今日亲见,才知道真是蚯蚓爬过,不堪入目,不过《槐黄集》下边所压着的精美小笺,字还是难看,写了许多残句断诗,却都不容小觑,既有气象雄浑的军旅边塞诗,也有宛如隐士的苦吟言语,反倒是闺阁幽怨之语极少。

        胭脂评正评仅以女子姿色排榜,环肥燕瘦,男子各有喜好,对榜上十人多有异议,许多人就说名妓李白狮的名次低了,也说那个什么姓南宫的根本就没见过,哪里有资格在陈渔之前。胭脂副评就要公道许多,北凉郡主徐渭熊,春神湖王初冬,已是太子妃的女学士严东吴,都算名之所归,异议不大。

        徐凤年一封封彩笺翻过,翻阅完毕后次序颠倒,又翻阅一次,《槐黄集》重归页。叠好六十余封彩笺,徐凤年靠着椅背,望向窗外。

        春神湖上,轩辕青锋痛下杀手,一天内接连杀了六名登擂武夫,都是成名已久的江湖前辈,几乎成为江湖共敌,之后一天无人上擂,第三天又有三名盛名享誉天下的武林高手陆续登台,又被轩辕青锋拍烂头颅。这样的武林盟主,令人发指,绝对不是被江湖所心仪的武林盟主,可徽山牯牛大岗凭此一举天下知。

        说来奇怪,轩辕青锋越是手段凌厉无情,江湖上并非一边倒地怒骂,新老两代江湖人士的认知截然相反,老江湖痛心疾首,新江湖跃跃欲试,私下暗流涌动,都说唯有这样的冷血女子,如此的盟主,恶人唯有恶人磨,唯此才能有望铲平逐鹿山。

        徐凤年不知道以后的江湖是怎样的面孔,老一辈风流魁首若是仍然在世,会作何想。徐凤年思绪飘远,想到了上阴学宫那袭从北凉带往南方的狐裘,若她死心决然,是绝不会留下这披狐裘的,可她既然不愿做笼中雀,徐凤年也就只得假装大度,顺水推舟一次。以后若是有机会再相逢,也不知道她是否已是老妪苍苍。

        徐凤年还想到了第一次行走江湖时,那是身处底层在抬头仰望江湖,洛水畔曾有个念念难忘的身影,如今早已淡漠。

        第二次则算是居高临下俯看江湖。

        徐凤年转过头,看了眼床榻,那年陪她一同湖上乘鼋,徐凤年还没有想过会有今天光景,果真去了一趟北莽,还活了下来,以后就要按部就班世袭罔替,主政北凉,接过徐骁的家底,继续画地为牢,镇守西北门户。

        余晖清减,暮色渐浓。

        床上传来啪一声,年轻娇憨女子一巴掌狠狠拍在脸上,睡眼惺忪,满脸恼羞成怒坐起身。原来闺楼铺设耗炭无数的地龙,室内虽说冬日温暖如春,却也让蚊虫有了蛰伏越冬的本钱,扰人至极。女子嗜睡,每次都要跟冬蚊钩心斗角一番,丫鬟无法喊她起床,都是这些冬蚊立了大功。

        女子裹着绣被坐起身后,张牙舞爪,对一只叮咬她的冬蚊追杀不休,悻悻然无功而返,熬不住被子外的冷意,嘀咕了一句,“世间竟然还有能逃过本女侠灵犀一指的蚊子,那就暂且饶过你一命。”

        然后便继续倒床蒙头大睡。

        大概是觉得这般颓废确实不好,躲在被子里碎碎念了半天,好不容易探出一颗脑袋,望向光线最亮的书桌那边,空落落的,什么都已经不算小的姑娘有些怔怔失神,秋水长眸里泛起些不可与人说的委屈。

        她伸出双指,狠狠拧了一下自己的脸颊,一阵吃痛,这才消去困乏睡意,心不在焉起床穿衣,期间又缩回暖洋洋的被窝数次,等她实在懒得穿靴,仅是穿好袜子就落地,也已经用去半个多时辰。

        踩在并不冰凉的木板上,清醒以后,终于有了些大文豪王东厢的气质,贤淑婉约,眼眸尤为灵气,盘膝坐在椅子上,屏气凝神,研墨提笔,只是才落了一笔,就被自己的字迹打败,觉得真是丑,顿时满腔豪气全无,唉声叹气,百无聊赖,一手托着腮帮,准备去翻那些彩笺,蓦然瞪大眼眸,那页《槐黄集》,神不知鬼不觉多了一行小字,除了当下年月日,还加上“到此一游”四字,比王初冬的字自然写得要好上十万八千里。

        王初冬撞开房门,顾不得披上外出必需的御寒裘子,顾不得几名贴身丫鬟的呼喊,一口气跑到了山脚湖边渡口。

        一双袜子污浊不堪。

        最心疼这个独女的王林泉慌慌乱乱跑下山,一脸心疼。

        王初冬望向老人,哭腔悔恨道:“我以后再也不睡懒觉了!”

        王林泉有违常理地咧嘴微笑,竟然没有安慰她,反而落井下石道:“以后还这么不懂持家,看谁敢把你娶回家。”

        王初冬抽了抽精致鼻子,欲哭无泪。

        她突然被身后一人托住腋下转过身,双脚踩在那人鞋背上,那人笑眯眯道:“也就我敢了。”

        如墨夜色中,两驾马车驶入一条不起眼的巷弄,马车豪奢宽大,就越发显得巷弄逼仄狭窄。

        襄樊城作为青党的老巢,“富贵”两字泾渭分明,富埒王侯如王林泉之流,由于没有家世和功名傍身,即便在城内有宅子,也都不常住,而勋贵如有一位上柱国做家族中流砥柱的陆家,就跟其余家族一同大隐隐于市在这条巷弄两旁,他们的宅子,几乎与皇族宗亲府邸规格相等,而王林泉在姥山上的正门,不管如何气派,也仅是富裕人家的宅门而已,称不上府门。

        而在这条被青州百姓称为羊房夹道的胡同,权贵林立,除了香火鼎盛的陆家,朝廷六部侍郎里最年长的吏部侍郎温太乙,和手握一州军权的青州将军洪灵枢也都相互毗邻。正是这三大青州豪门,抱团支撑起了当初那个在庙堂上可与张顾两党分庭抗礼的青党,可惜成也三姓,败也三姓,随着陆、温、洪三位老供奉的离心离德浮出水面,青党便不复存在,鸟兽散入其余势力。其余列第于此的高门,亦是树倒猢狲散,纷纷另择高枝依附,人心再难聚。

        若有人能就近细观,就会发现门槛跟品秩府邸主人身份相符,比较寻常人家要高出许多,这里头的规矩不可逾越,世人所谓的门当户对和鲤鱼跳龙门,由此而来。而羊房夹道上又以陆家府门最为市井津津乐道。当年建府,两扇大门,是直接雕树而成,然后做成房门搬运而来,这才再装上,这样的巨树,注定两人合抱不及,陆家的门槛之高,据说高到许多稚童都要攀爬而过。老百姓往常对羊房夹道只能绕道而行,完全没法子靠近这条巷弄,也就更没有能耐去陆家门口一探究竟。

        府门台阶下站着一位双眉雪白的慈祥老人,提了一只竹篾灯笼,烛光微微摇动,映照着老人那张和善脸庞熠熠生辉,花甲之年已算高寿,老人竟是八十岁高龄。

        身边嫡长孙也快到不惑之年,男子相貌清雅,身上还穿着华美的四品文雀锦缎官服,他本就是一员素有美誉的清官良吏,可临近年关,事务繁多,这些日子除了升堂坐衙,还要参谒上司官员,应酬郡内同僚,更有治下年轻士子登门请教学问,都是琐碎却又不可疏忽的头疼事情,原本今晚要挑灯通宵处理一大堆簿书文案,府上家丁临时通知老祖宗要他赶回家里,陆东疆这位太溪郡郡守只好来不及换下公服就匆匆赶回。

        陆家未来的家主望向巷弄尽头,转头小声询问爷爷是否由他代劳拎住那只灯笼。昔日青党主心骨的老人摇了摇头。

        老人并没有跟这个嫡长孙说谁要深夜登门拜访,打小就惧怕这个爷爷的陆东疆不敢多嘴,这种敬畏,一直绵延到了有“陆擘窠”之称的陆东疆而立之年,直到这两年去了太溪郡当一郡父母官,勉强算是外放任官,才略有好转,不至于老人每次当面问话就直打哆嗦,生怕老人轻视了自己。怪不得青州名士陆东疆如此没有男子气概,委实是他的爷爷太过功成名就,仅是与当今首辅的恩师在前朝一起组阁这一桩事,就已经足够让人敬若神明。

        陆家已经六代同堂,但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活在老人的功荫庇护下,恐怕也就陆东疆的女儿,对上老祖宗可以言笑自如,其他人都没这份胆识。

        致仕还乡后还顶着上柱国头衔的老人瞥了眼小巷对面的府邸,正是温太乙那老儿的宅子,细算来,当下一人在朝一人在野,差不多得有四五年时间没见过面了。不见面好啊,总还能维持面上的和气,不像跟洪灵枢那家伙低头不见抬头见,反倒是愈行愈远,连累得原本关系颇好的两家子孙都两相厌起来。前不久还大打出手了一次,以至于闹到那年轻藩王那边,那个年轻人也会做人,竟然不惜以藩王身份摆出负荆请罪的架势,你一个隔岸观火的青州之主,不各打五十大板就罢了,何罪之有?

        古稀之年还能留在京城,经常没日没夜为君王谋太平,还不觉得累,这会儿老人是真真切切感到有些疲倦了。转头看了一眼仪门上的门环,陆费墀自嘲一笑,一辈子兢兢业业,那么多次胆战心惊的取舍,才换来这么一个不输公侯的绿油兽面锡环。

        陆东疆见爷爷有些罕见的意态阑珊,就越发忐忑不安。自问这几年主政太溪郡,不敢懈怠,人情往来也无纰漏瑕疵。如今朝廷大刀阔斧,大兴科举,辖境内多位与他有师生之谊的士子都进士及第,在陆东疆扪心自问之时,老人突然提了提手中灯笼,轻声说道:“这玩意儿有个说法,越工越俗,是说一旦造工太过繁复,失去原味,就过犹不及。做人也是一个道理,谁都不厌恶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可谁都不会真心实意跟这种人成知己,就更不会患难与共,想要与人相处融洽,总要知道那人的一两件糗事一两个把柄才能舒心,才能放心。你在太溪郡,不是没做好,是做得太好,已经木秀于林。咱们陆家的长孙媳妇人不坏,虽说是小户人家出身,到了这里以后却能够持家有道,她不喜你拈花惹草,是人之常情,你愿意与她相敬如宾,更是好事,可因此推掉那些风月场合的应酬,与整个官场格格不入,你真以为那点表面上的清誉,离任时的一两柄万民伞,就能让你踩着别人升官啦?须知如今咱们陆家在青州已经无法一言九鼎,以后也只会每况愈下。有爷爷在世一天,一切还好说,等哪天我闭眼了,你这般举世皆醉你独醒的作态,无异于四面树敌。你兴许自认是好官好人,仰俯皆无愧,可你爹走得早,几个叔伯也不争气,爷爷扶了他们大半辈子也没能扶起来,别说出力,能不拖后腿就殊为不易,日后既然是由你当家,难免要像仪门之后的那道影壁,独当一面,为这个家族挡去所有污秽,你就不能再像今天这样想当然了。”

        很少跟子孙长篇大论的老人歇了歇,神情萧索。陆东疆脸色惨白,大冬天汗流浃背,官服后背被汗水浸透。

        未见马车,先闻马蹄。

        陆费墀轻声感慨道:“官官相护,这四个字不好听,却道出了为官的真谛。如今青党三姓势同水火,各奔前程不说,还要官官相轻,如何能走得长远?青州这盘棋,爷爷已经无力回天,该拿到手的好处都拿到手,很难再从温太乙、洪灵枢兜里抢什么。爷爷尚且做不到,虎口夺食的事情,你们更不行。可爷爷在死前还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你们带到另外一张棋盘外坐下,那儿落子不多,大有余地。不像旧棋盘上的犬牙交错,锱铢必较,即便陆家气力不济,可是陆家子孙因此也不至于饿死。”

        陆东疆曾经在春神湖上跟老人一起与北凉褚禄山密晤,虽然没有参与谈话,但以他的处世智慧,还是足以抓住兆头端倪,何况陆丞燕秘密返还了一趟北凉,只是陆东疆不愿深思,北凉寒苦不说,关键是势如累卵,陆东疆生于安乐,习惯了旱涝保收的太平日子,哪怕女儿有可能成为藩王侧妃,也从不觉得有什么荣耀,一时欢愉换来满门抄斩,陆东疆几次都吓得半夜惊醒,却又不敢质疑爷爷的主张。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清晰,陆东疆鼓足勇气,咬牙说道:“爷爷,在旧棋盘上,陆家哪怕江河日下,好歹还能寄希望于以后出现一位国手去夺回失地,可换了那张说不定哪天就要倾覆的棋盘,无论陆家下棋人是孙儿还是谁,只有满盘皆输的下场,真要换吗?”

        陆费墀眯了眯眼,陆东疆满头大汗,擦都不敢擦,一鼓作气说出心里话后顿时气势大减,低头说道:“是孙儿错了。”

        不承想对这个嫡长孙不苟言笑的老人破天荒开怀一笑,拍了拍陆东疆的肩膀,“东疆,爷爷等这一天等了很多年。”

        陆东疆猛然抬头,一脸不敢置信。陆费墀望向尽头昏暗的羊房夹道,欣慰道:“一味崇古要不得,作诗做人都一样。你如果这辈子连对爷爷说一个不字的胆量都没有,爷爷闭眼的时候,会很失望。爷爷之所以对燕儿青眼有加,就是她比你们都聪明识趣,知道什么时候该点头,什么时候该摇头。爷爷这辈子在京城辗转三部,被那么多人跪过,其中很多人如今都做上了六部尚书,你说溜须拍马的言语,爷爷听了多少?要是赴京,便是碧眼儿也会以礼相待。温太乙和洪灵枢怎么跟你爷爷比?更别说其中一个还得跟张巨鹿摇尾乞怜。一个人燕窝鱼翅吃多了,不经意吃上一吃家常小菜,只会尤为胃口大开。不过话说回来,爷爷到了这个岁数,难免老眼昏花,你要说五十步外站着谁,爷爷肯定回答不出来。可是看待时局,应该要比你们远一些。再说我陆费墀的赌术赌运,一向不差,最后一次押注,老天爷想必多少会给些面子。”

        陆东疆心胸中多年积郁荡然一空,神采奕奕。

        老人笑道:“良禽择木,就怕大树不牢靠;改换门庭,就怕大厦将倾。可北凉的气象,哪里像是要颓败了,分明是越来越家门兴旺的局面。以往是强枝弱干,确实不宜攀附,可如今主干逐渐壮大,当年爷爷在告老还乡途中,跟一个姓黄的人谈论天下大势,他就说只要撑得过父子接连两次京城之行,那就值得外人去押上全部身家,爷爷对此深以为然,这才有了今晚的见面,以及接下来陆家的背井离乡。

        “陆氏子弟良莠不齐,将来肯定会有人在赶赴北凉扎根以后,因为燕儿的身份去恃宠而骄,你这个当家主的,也无须太过约束,拣选几个不堪大任的陆家人,当作弃子,主动帮着新凉王去杀鸡儆猴,北凉十有八九会记下这份旧情。园内盆景,想要好看,终归是要裁裁剪剪的,不取舍不行,天底下没有光得不舍的好事。”

        陆东疆既是悚然又是恍然道:“孙儿定会铭记于心。”

        始终提着灯笼的老人眯眼竭力望向那驾渐行渐近的马车,原先言语温吞,无形中也急促几分,“爷爷很希望以后在下一次朝政跌宕时,陆家能有一个像爷爷这样的老不死,去跟子孙拨开迷雾面授机宜,这便是爷爷最大的心愿。”

        陆东疆突然脸色剧变,凄然道:“爷爷,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北凉?”

        老人叹了口气,终于把手中灯笼缓缓递向这个嫡长孙,微笑道:“陆家换了新东家,可总得有人给老东家一个交代,有始有终,这也是一种舍得。再说了,清明时分,坟前空落落的,不像话。”

        陆东疆接过其实分量轻巧的灯笼,却感觉重如万钧。

        老人递出去灯笼后,似有失落似有释然。不转头,仅是伸手指了指背后府邸檐头,沉声道:“记住一点,人在屋檐下,给人低头做事是本分,但也别忘了抬头做人,因为这是咱们打从娘胎落地起就不能丢掉的本分。”

        老人悄悄挺直了腰杆,望向那辆马车走下的北凉王。

        当年那个年轻将领在打光了本钱后死活不肯认输,为了东山再起,跟一帮位高权重的阁老求着施舍兵马,在滂沱大雨中一站,就从清晨站到了黄昏。

        而他陆费墀就是当年诸位阁老之一。

        手上已经没有灯笼的年迈老人,嘴角带着笑意,缓缓闭上眼睛。

        陆东疆大惊失色,赶紧上前扶住向后倒去的陆家老祖宗,顿时泣不成声。

        手中灯笼重重摔在地上。

        人死灯灭。

        徐凤年没有想到才下马车,就等来这么个倍感突兀的噩耗,好在那个陆家嫡长孙即未来的老丈人,不是迂腐刻板的酸儒,赶紧背起老祖宗,领着他们从侧门偷偷入府。

        陆家门槛的确比寻常官邸要高出许多,府内地面也都高过外面巷弄一大截,绕过那堵特赐破格一等的琉璃影壁,不走中路,往西拣选了六组中的一组偏路。高门大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偏路屋檐低矮几寸不说,院门和地面也都要比中路低了足足三尺,平时都是供仆役下人行走,以至于许多豪阀里的嫡子嫡孙自年幼到年老,一辈子都不可能走上一遭偏路。

        因为今晚会见北凉徐骁一行人,入夜后就已经给杂役下了禁足令,连守夜护院职责都免了,可府上有许多偏房子孙和清客幕僚,未必能恪守规矩,襄樊城的粉门勾栏又出奇众多,声色双甲的李白狮离开青州之后,群凤无首,为了争夺花魁,花样迭出,不遗余力,襄樊城几乎是夜夜笙歌,好在面对面的陆、温两个大族靠近羊房夹道一端尽头,许多不忌非议的名士纨绔若是携美同归,都由另一端各自入府,满街烟花地的脂粉气。

        手握天下官员升降大权的老侍郎温太乙多年前返乡省亲拜墓,就骂了一句“乌烟瘴气”,才让羊房夹道安生了一段时间,等温侍郎返京,他那个不学无术的曾孙子,尚未及冠,便头一个领了两位青楼花魁返家,这条巷弄立即旧态复萌,一发不可收拾。

        徐凤年跟在陆东疆身后,郡守大人虽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可想要当名士,五体不勤,本就是体力活,酒宴清谈,登高作赋,都不轻松,可陆氏府邸庭院深深,陆东疆走得急,加上失神落魄,一个踉跄扑倒在地,徐凤年捡起那只灯笼后一路跟在身后,没有刻意搀扶,陆东疆摔得鼻青脸肿,贴地哽咽,竟是站不起来。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得有那么一股子精神气支撑着。这口气一泄,就万事皆休。当时在府外阶下,上柱国陆费墀为了在徐骁面前不输阵仗,便是强提那一口气,原本油将尽灯将枯,却也指不定仍可熬上一两个春秋,如残油煮沸,很快一干二净。

        徐骁看到脑袋结结实实撞在地上的文士,叹息一声。徐凤年走近蹲下,将那架竹篾灯笼塞入陆东疆手中,自己背起老人的遗体。陆东疆坐在地上,脸色惨白,抹了抹眼泪,站起身,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有说话,默默前行。

        陆东疆轻声道:“老祖宗走了。”

        陆丞燕站在别院门口,见到这一幕,捂住嘴,不敢哭出声。

        陆东疆在徐骁徐凤年父子眼前,还需竭力维持世家子气度,被女儿这般凄艳作态一引,顿时嘴唇颤抖,一手扶在院墙上,反倒是初遇噩耗的陆丞燕先隐去哭腔,柔声劝慰道:“爹,老祖宗也算寿终正寝,前几天还与燕儿说自知时日不多,老祖宗在天之灵,如果看到咱们一蹶不振,走得也不安心。”

        陆东疆点了点头,拿袖口擦了擦脸,擦了又擦,半天也没能转过头见人。

        徐骁平静道:“陆阁老这辈子活得不憋屈,能有位极人臣却又全身而退的福气,整个朝廷也找不出几个。本王对前朝那帮阁老素有微词,拜将封王之后,只要遇上了,都会刺上几句。唯独对陆阁老,没有什么怨言。”

        陆丞燕毕竟还能强颜欢笑,请众人走入院子。陆东疆听到这话,又是暗自饮泣,低头看了看灯笼,有些茫然。本以为爷爷一番金玉良言的指点,陆东疆自认已经与今日之前的太溪郡郡守判若两人,爷爷这一走,就顿时打回原形大半。

        北凉这边除了徐家父子,还有陆丞燕并不陌生的春秋骑战名将袁左宗,以及韩崂山和徐偃兵两名北凉王贴身扈从,但有一人,让陆丞燕瞳孔微缩了一下。那年轻女子,她认得,姥山王东厢,其父王林泉曾是大将军的马前卒!

        第二日天蒙蒙亮,一宿没睡的徐凤年由后门悄然出府,带着袁左宗去了那座永子巷,死士寅一如既往暗中尾随。

        徐凤年走在巷中,缓缓笑道:“袁二哥,让那陆丞燕做北凉以后的侧妃,是拉拢陆家,更能为士子赴凉打下基础,算是一千金高价买下价值百八金的良驹,也能互惠互利,这桩婚事我没什么负担,只是把王初冬那丫头牵扯进来,除了王家的财力不容小觑,还有以此稳定老卒军心的意思在里头,咱们会不会太市侩了?”

        袁左宗淡然道:“徐家和王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殿下与那本就心仪殿下的王姓女子,更是如此,谈不上市侩。而且如果不是禄球儿这些年扶植,王家也没有今天的家底。”

        徐凤年来到永子巷其间一段墙下,“第一次来襄樊城,就遇上了六珠菩萨引着万鬼出城的场景。后来在这里,碰上了目盲棋士陆诩,那次走得匆忙,也信不过自己的运气,加上不信下棋棋力跟治政能力有何关系,结果跟这位隐于幕后的天才谋士失之交臂,现在悔青肠子了。早知道这家伙是能写出二疏十四策的风流人物,就是绑也要绑去北凉。”

        袁左宗笑道:“这才算是市侩。”

        徐凤年哑然失笑。

        徐凤年叹气道:“陆费墀这一死,陆家就不得不拖上一段时日了。这不算什么,就怕祸起萧墙,横生枝节。”

        袁左宗平静道:“所以陆丞燕才要秘不发丧,对外对内都只说是陆家老祖宗身体有恙。这女子,不简单。”

        徐凤年苦笑道:“看她三言两语就摆平了王丫头,这就隐约有大妇的风范了,还有当初在梧桐院里的左右逢源,我就知道这女子不简单得很,不知道以后谁压得住她。”

        袁左宗认真点头道:“正妃人选,确实应该尽早定下。”

        徐凤年捧手呼出一口雾气,眯眼笑道:“去北莽前还跟徐骁聊了一次,那会儿我还天真想着哪怕捏鼻子娶燕文鸾的那个孙女,也不是不可以,现在终于松了口气。相貌跟她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比壮汉还粗犷,这也就罢了,脾气还差得很,想想就后怕。”

        袁左宗微微一笑。

        徐凤年沿着巷弄缓缓前行,“听说顾大柱国的义子袁庭山,拿着符刀之首的南华刀,虐杀了北地一位金刚境高手。北莽拓跋春隼也以金刚境杀了一个指玄高手。风水轮流转,这时候遇上他们,还不得被他们追着打十条大街。”

        袁左宗说道:“殿下,顾剑棠因为他的刀术,才当上兵部尚书,但也正因为他的练刀,再无法在庙堂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人骨子里实在太傲气了,做将军领兵打仗几近无敌,可做官,就实在不能与张巨鹿、桓温这些庙堂老狐狸同日而语了。问题在于顾剑棠即便知道他什么地方不如义父,可性格由不得他去转变,变了,就有损境界修为。”

        徐凤年转头笑道:“袁二哥,这是提醒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当好北凉王,就别太痴迷武道?”

        袁左宗一本正经点了点头。

        徐凤年沉默不语,在即将拐出永子巷的时候,突然说道:“袁二哥,你大抵知道我的脾性,很多时候一根筋拧不回来,以后如果走在错路上,没谁愿意说我,你千万记得提醒我,如果说不通,打也要打醒我。”

        袁左宗依旧一丝不苟说道:“难。以后殿下就是北凉王,袁左宗就算敢以下犯上,可也怕殿下一怒之下,就不让袁左宗上马杀敌。这实在是一件想想就很无奈的事情。”

        “袁二哥,你以后说笑话的时候,能不能别这么严肃?”

        “难。”

        “袁二哥,我当下就很无奈。”

        两人走出巷弄,视线豁然开朗,有许多挑担小贩沿街卖些吃食,无利不起早,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其实都一样。

        徐凤年望着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轻声道:“其实陆东疆、陆丞燕也清楚,如果不是当年那个在一干阁老眼皮子底下低声下气的校尉,如今权柄远在陆家之上的北凉王徐骁出现,让陆家老祖宗早早用掉了仅剩的精气神,也不会死得那么仓促。要说徐家逼死了陆费墀,这笔账算在咱们头上,也不冤枉。我就怕这口怨气,陆丞燕可以隐忍不发,但是陆东疆未必真的能咽下。清官难断家务事,以后万一真有大义灭亲的时候,多半里外不是人。”

        袁左宗笑道:“以后这个恶人,本就已经恶名昭彰的褚禄山来做不算什么,陆家肯定不太服气,不妨让袁左宗来做,那他们就得乖乖心服口服了。”

        徐凤年摇了摇头。

        徐凤年揉了揉脸颊,“黄龙士,荀平,我师父,元本溪,纳兰右慈,张巨鹿,加上昨天去世的陆费墀,都曾为天下读书人增颜色,袁二哥你大概不算在内,我,永子巷陆诩,寒士陈亮锡,世族徐北枳,这些人,不论有仇没仇,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先生的背影,渐行渐远。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更年轻的读书人,来看我们的背影?”

        袁左宗极少与人当面流露出伤春悲秋的情绪,这会儿竟是有些不加掩饰的喟叹,“你说褚禄山聪明,可他对殿下的阿谀奉承,瞎子哪怕看不到,光听着就很腻歪,这样的人能聪明到哪里去?可要说褚禄山蠢笨,却有八叉成韵的能耐,诗词歌韵,都浑然天成。要说将将之才将兵之才,都只有陈芝豹能胜过褚禄山一筹。以前我极其反感褚禄山,觉得这人没有人气,如今稍好一些,不过想必这辈子都不会与他推心置腹。但是袁左宗觉得,这么一个人,也称得上‘先生’一说。他跟陈芝豹两人,我都看不懂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袁左宗欲言又止,正想说话,却见徐凤年已经小跑去跟小贩买一屉包子,袁左宗笑了笑,也好,要他说句奉承话,真是不习惯。

        袁左宗本想说,殿下虽然成为不了先生,可总有一天,你的背影,便是中原的正面。

        所有百姓都会北望。

        宁州威泽县是上县,按离阳律可配县尉两人。威泽县地处偏远,民风彪悍,尤为难驯,天下大势稍有风吹草动,就有流民四窜,据山啸林。离阳对待马政极为重视,在两淮等地施行多年,宁州牧草贫瘠,远逊别处,原本不宜养马,可是宁州当初作为离阳十三“老州”之一,矮个子里拔高个,也在马政之列。春秋期间几乎全州养马,算是为赵室立下汗马功劳,州牧一级的大员大多擢升入京为官,可宁州民生凋敝,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京官外任,其余诸地担当封疆大吏,皆是美差,唯独视宁州为畏途。

        宁州至今仍流窜着数千养马户出身的响马大盗,马患为朝廷之最。前年有郡守赴任,竟然在南北要冲的羊肠坂坡被几十号马贼割去了头颅,夺去金银细软,官服官印洒落一地,震动朝野。赵家天子龙颜大怒,派遣一名有宗室身份的兵部员外散骑侍郎带领八百精兵,入境剿匪,连战连捷,上报斩首百余,后来被言官弹劾,朝廷才知响马狡猾,这名员外郎根本就找不到盗匪踪迹,只得勾结当地官员,用狱中死囚顶替,其中更有无辜百姓十六人,这名散骑侍郎被当场处死,两位校尉连同八百精兵全部流放辽东。

        “宁为别州小吏,不做宁州高官”,宁州治政之难,可见一斑。

        文士为官,有许多规矩门道,当县令还好,品秩虽低,毕竟是登品入流的实缺,也算主政一方,升迁有望,可如果当了司职狱讼捕亡的县尉,就成了笑话,至于说去宁州临近羊肠坂坡的武泽县当县尉,那就真是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惨事了。

        武泽县两个县尉一直空悬其一,老县尉严华盛是武泽邻县人,嗜酒如命,要说给县令、主簿两位大人拍拍马屁,一起酗酒行乐,逢迎郡守上级,本事不算小,可要他去剿匪,那就要了他的老命。

        严华盛每年在郡县官吏考评都不堪入目,可一直把牢县尉一职,用严县尉的良心话讲那就是谁乐意来武泽县顶替这个狗屁芝麻官,老子二话不说把官帽子戴你头上,还朝你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真好汉”。不过今年年尾,严县尉没丢官,只是来了个姓宋的陌生年轻人,与他成了同品同秩同俸禄的同僚,只带了一匹劣马、一名书童、一箱经书,就这么撞入了武泽县衙。

        严华盛跟县令、主簿两位父母官一顿商量,觉得这小子不像是承袭父荫当的官,有家世背景的话,谁乐意来武泽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遭罪,也不该是京城人士或者进士及第,按照惯例,京官外任,不升个半品一品那都无异于贬谪流放,思量来思量去,三个官场老油条都觉得十有八九是靠诗名文才起家的穷小子,因为那姓宋的写得一手好字,属于离阳朝廷流行“一家两夫子”创下的官家宋体,便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莽夫,瞧见了也觉得好,况且那厮生得白白净净,肌肤比娘们儿还能掐出水来,严县尉不觉得这娃儿能在武泽县站稳脚跟,所以根本就不屑去排挤,大可以眼不见心不烦,只要吃不住苦,保准自个儿卷铺盖滚蛋。

        不过严县尉很快就叫苦不迭,这姓宋的还真当县尉当上瘾了,一到县衙就去搬出尘埃比书还重的一大堆地理图志,而且隔三岔五就去跟他询问武泽县的响马分布,如果不是见这小子还算懂点人情世故,每次都虚心求教给足面子,以及次次不忘捎上一壶上等杏花烧,脾气暴躁的严华盛早就朝那后生瞪眼骂娘了。

        入冬以后,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穷讲究,严县尉之流和武泽当地士绅富贾大多穿了狐皮袍子,外罩貂褂头戴貂帽,一县富人群聚于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除了武泽县城,就没个安生地儿,外地人初入此地,多半误以为这里是如何的太平盛世。

        县衙鸣冤鼓早已破烂不堪,便是有人想敲,也寻不见鼓槌,何况也敲不响。大堂内按例建造东钱粮西武备两库,武库内兵器锈迹斑斑,几杆枪矛之所以没有生锈,那还是由于县衙兵房刑房的兵丁用得着,趁手拎着这个去大街上见着了土狗,一下子敲晕就拖回衙门吃狗肉,再凑钱买几壶酒,一整座衙门都能闻到香味。几位大人自然瞧不上眼这等不上席面的吃食,倒是被取了个“小宋县尉”绰号的年轻大人,有次循着香气找到了一帮目瞪口呆的虾兵蟹将,然后神情平静坐下,也不客气,跟属下一起吃了顿酒肉,事后留下了一袋子铜钱,说是下次再有狗肉吃,酒钱他出。这让一帮杂吏顿时笑开了眼,这位小宋县尉上道!是不是清官不去管,懒得操这门心思,但绝对会是个容易打交道的“好官”!

        就住在县衙后寝的县令和主簿其实一直冷眼旁观,等了一旬,见新县尉根本就没去动钱粮的念头,也没有想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把大小纨绔子弟多如牛毛的县城折腾得鸡飞狗跳,两位父母官也就把心放下,对这个不幸调入武泽的新同僚有了些亲近,虽说仍有些矜持倨傲,可好歹见面后给个笑脸,有几句寒暄。

        县衙后堂本有县尉居所,屋子院落占地不小,可早就被县令大人的小舅子占住,死活不肯挪窝,县令大人见那小宋县尉竟然始终闷不吭声,没有半句闲言碎语传入耳朵,要知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衙内小耳朵极多,碎嘴的又多,就藏不住什么秘密。这让县令大人很是宽慰,破天荒有些愧疚,主动牵线搭桥,给小宋县尉在临近县衙闹中取静的位置租了处宅子,那后生也没拒绝,更没有提起租金的事情,而是执后辈礼,很是隆重地登门拜访,对四十岁都出头了的县令夫人一口一口个大嫂,把以刻薄著称的妇人喊得骨头都轻了好几两,拉住英俊后生的袖子嘘寒问暖,见惯风月的县令也不以为意。邻县的柳知县为了离开宁州,都大方到让美艳媳妇敞开领口,给郡守大人探手伸入,美其名曰“炭火取暖哪里比得上天然乳温”。可惜郡守大人公正无私得很,仍是让另外一名知县去了邻州,不过柳知县也没有竹篮打水,据说年末政绩考评,一直中游的知县就得了个上等,还有锦上添花的八字附言:风骨铮铮,清廉自守!武泽县令对这类事见怪不怪,只觉得这个外乡小子有些意思,人情老练得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官场雏儿。如果说姓宋的是来混太平日子,那就众人拾柴给他一个太平,如果说敢搅浑水,那就可别怪地头蛇咬死过江龙了。

        好在姓宋名恪礼的年轻后生很伶俐,所以武泽县依旧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小宋都尉也不见得如何勤于政务,经常带着清秀书童一起骑马出城赏雪,晨出晚归,期间多半跟乡野村庄的樵夫猎人讨口饭食,将就对付一下就行。县衙六房兵役都说小宋老爷虽然是个读书人,可没有读书人的娇气,一个月相处下来,几个投靠无门的老兵痞商量了一下,带了好酒好肉,还有几件新狐裘子,去了趟新都尉那栋宅子。没过几天,这几位就开始带着十几位心腹兄弟,光明正大沾手城内最大一座青楼的护院差事,被鸠占鹊巢的青皮无赖恼羞成怒——武泽县连女子都彪悍,谁都跟山林响马能搭上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民不与官斗的说法——双方当街斗殴。要是以往处理这等纠纷,也就是让县衙里的大人息事宁人,然后各找爹娘靠山,坐下来喝酒吃肉送礼谈情分,谁身后的靠山说话有分量,谁就算赢了。可小宋都尉好说话不假,却也颇为护短,大手一挥,让刑房兄弟手持枪矛披上甲胄去支援兵房。别看这帮脱了官皮就跟土匪无异的家伙头盔歪斜,枪矛生锈,可小宋都尉使唤众人时,绝没有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的习气,二话不说拿出才到手还没焐热的俸禄,一股脑都给了刑房,如此一来,那帮人数上本就不占优的地痞给打得哭爹喊娘。喧闹大街上看客无数,都觉得场面新鲜,虽说许多百姓都觉得那新都尉跟以往官老爷一丘之貉,有些腹诽冷笑,可毕竟满城都知道小宋都尉的威名了。后来宁州大帮派弟子身份的地痞头子亲自出面,拿棉布裹了一柄刀,招摇过市,喽啰们鼓吹造势,扬言大哥要去宅子讨个说法,可这位在武泽县有“拼命六郎”绰号的豪侠进了宅子后,一个时辰后满嘴酒气醉醺醺返回,叼了根竹签剔肉丝,别人问起,只是笑而不语,三天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好嘛,敢情是官匪蛇鼠一窝了,六郎给那都尉招安进了刑房当了小头目,没有挤掉谁的位置,而是县尉大人大笔一挥,添了一个名额,如此一来,武泽县城不但知道了那姓宋的年轻官家,还知道了这家伙吃相难看得很!

        出人意料的是,宋都尉如此僭越行事,县令和老都尉都没有出声,只有跟这两家关系近的亲戚,才知道喜好风雅的县令大人家里新挂了幅字画,严老爷那个学识平平做隔壁县刀笔吏的儿子,不知怎么就妙笔生花,帮主簿写了篇让郡守都拍案叫好的应对文章。这可是官场上罕见新婚燕尔的景象啊,武泽县都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位小宋都尉,临近年关,去宅子送礼的富贾络绎不绝,姓宋的来者不拒,光是收礼,差不多就是日入斗金。不过谁都心知肚明,这些礼,不是白收的,人情有来就有往,以后得一一还上,要是不还,就坏了规矩,还轻了,照样是不懂规矩。别看武泽县顶着上县头衔,县城不大,可鸡毛蒜皮的事情多了去,宋恪礼这个从九品上的县尉,又是专门跟麻烦打交道的劳碌官,以后有的他受。

        不过如胶似漆的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快到堪称迅雷不及掩耳,一向与世无争的主簿大人开始率先向新都尉发难,官衙事务百般刁难不说,还让染指青楼的兵房那伙人干脆利落丢了身份,让人瞠目结舌,几个丈夫原本在兵房做事的婆娘挣钱时眉开眼笑,交口称赞小宋都尉是爽利人,恨不得介绍当地俊俏小娘去暖床,可丈夫丢了官差后,立马去泼妇骂街,一个泼辣的,还拎捅去泼了屎尿在门口,说是要让姓宋的年晦气一整年,县衙六房也连忙见风使舵,对小宋都尉敬而远之。宅子也被主人板着脸收回,说是给再高的价钱也不租了。

        墙倒众人推的新都尉也不见气恼,在县衙后堂独力收拾出一间偏屋,临近马房,结果马粪堆了几尺高,也无人打扫,只得跟书童一起清扫。县令和主簿两位大人在远处眯眼看戏,看到宋恪礼浑身臭味,还算泰然处之,倒是那个书童流泪不止,两位老爷相视一笑。

        县令夫人起先还有些怜悯,心底其实是惋惜没法子再去揩油那位清雅俊哥儿的细皮嫩肉,被县令一顿臭骂,告知内幕,才知道轻重,原来那宋小哥竟是京城里的大族子弟,具体背景也语焉不详,很难考究,好似武泽县坐二把交椅的主簿也没能知晓,只是主簿大人的座师发话,咱们宁州有位惹不起的大人,正四品!他早就不顺眼小宋都尉的家族,得拾掇拾掇这个家道破落的穷酸小子,尽管怎么下作怎么来。

        臭烘烘的马房内,宋恪礼笑着帮他的伴读书童擦了擦泪水,才十四五岁的书童欲言又止,只能哭,天大委屈一般。

        门庭若市转瞬变成门可罗雀,小宋都尉依旧想要赏雪就出城,没有闲情逸致时便闭门读书,倒是那个也被连带一捋到底的地痞头目,去县衙探望了一次。

        除夕前一天,官衙除了几家官老爷亲眷忙碌异常,已经没有六房事务,在这么喜庆的一个清晨,一队骑士拂晓入城,马背上挂了十几只大布囊,城卫见是小宋都尉领头,也懒得多事。机构臃肿的兵房刑房有近百号人,其中真正管事的十几人都被新都尉请人喊去官衙,说是不去以后便不用当差了,应者寥寥,谁还把这个拔毛凤凰不如鸡的家伙当回事,也就或企图烧冷灶或胆小拉不下脸的家伙去了官衙牢狱,然后一个个呆若木鸡。

        牢狱刑架上吊着十几个彪形大汉,其中三四人都是登过城头匪榜的悬赏凶徒,正在被不在刑房之列的外人动用私冷酷刑。牢狱里有一只大火盆,炭火熊熊,小宋都尉就坐在小板凳上,面无表情,双手伸出烤火,时不时拈起火钳拨弄一下炭火,对于撕心裂肺的哀嚎声无动于衷。

        十几票大过年的赶上这恐怖光景的兵房刑房兄弟大多面面相觑,还有几个都蹲在角落呕吐去了,几个让宁州闻风丧胆的年轻小响马熬不住惨绝人寰的重刑,陆续吐出几处响马同伙的老巢,对行刑最为热衷的那个地痞头目转头对小宋都尉咧嘴一笑,白齿森森,看得刑房兵房众人一阵毛骨悚然。

        小宋都尉似乎犹不满足,轻轻吐出“继续”两个字,然后就不再说话。他从炭盆边缘捡起一串黄铜响铃。宁州响马,有两响,战马系铜铃,冲阵杀人之前必有一支响箭示威。这个本该去青楼听狐媚子抚琴唱曲儿的文雅书生,低头眯起眼,双指转动铜铃。

        县衙不小,可这边的动静实在太大,那几家都被牢狱里发出的鬼哭狼嚎给惊扰得无以复加,尤其是那些美妾稚童,更是吓得相互抱头痛哭。老都尉严华盛气势汹汹前来兴师问罪,结果恰好看到小宋都尉的那张冷漠侧脸,好似突然就极为陌生了,手上也曾染血不少的老都尉一时间竟是半个字也说不出口。

        小宋都尉没有理睬严华盛,放下那串铜铃,拿火钳夹起一块炙热火炭,缓缓起身,走向一名匪名赫赫的健壮马贼。

        汉子已是浑身浴血,眼神仍是冷冽凌厉,跟小宋都尉凶狠对视。

        小宋都尉轻笑道:“年关年关,今年债今年还,欠债之人过年之难如过关,这才有了年关的说法。你们不读书,估计幼时想读也读不上书,兴许不懂这个道理,这怨不得你们。可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不管到哪儿,到哪个朝代都说得通。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说出宁州十四大响马任何一个的老巢,我就让你死得舒服一些。”

        老都尉咽了一口口水,哪有这样行刑说道理的?既然当了响马,尤其是那些打拼出一些名头又拖家带口的,不得不义气极硬,想要他们开口,难如登天,再者抓住一个,拿到了赏银也只怕没命花,宁州都尉几十人,不乏被报仇的响马乔装打扮入城给满门祸害致死的前车之鉴。这以后,谁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官是好,那也得有命才行。

        那响马果然硬气,吐了一口血水在小宋都尉脸上。

        地痞头目就要动手教训这个不知好歹的壮汉,不料小宋都尉摆了摆手,只是淡然说道:“撬开他的嘴。”

        这名响马被两人撬开嘴,小宋都尉提起火钳,缓缓将那颗烧炭挤入响马嘴中。牢狱中响起一阵刺耳的嗤嗤灼烧声,便是老都尉严华盛,都要胆寒作呕。

        不等这名响马死绝,小宋都尉又转身去夹起火炭,走向下一位马贼,“先前忘了说,开口告密之后,我武泽县都尉宋恪礼,保证你死后,若有家眷,便护着你们一家老小安然无恙。”

        响马面有犹豫,然后就不用撬开嘴,给外人印象脾气耐心一直都很好的小宋都尉,就直接用火钳戳烂了中年马贼的嘴,便是想说也没机会了。

        拔出火钳,小宋都尉再度转身去夹起炭火,第三个被这个比响马还要歹毒的恶煞走近的马贼魂飞魄散,立即颤声道:“我说,我什么都说!”

        宋恪礼皱了皱眉头,然后轻声说道:“我突然不想听了。那些老巢,我花些时间和心思,总归是找得出来的。其实你们都该死,怨这个世道和这个官场,你们本身不算什么。”

        先前熬住好几遭酷刑都能桀桀阴笑的汉子哭道:“这位爷,小的求你了,只要你能保住小的家室,小的知晓两处大响马所在,都说给你听!求你了……”

        宋恪礼丢掉火钳,那个曾在马房软弱流泪的书童一直在默默提笔记录,这会儿小跑过来,握笔拎纸蹲在响马身前,平摊宣纸搁在膝上,这位少年抬头时眼神冷硬,丝毫不见怯弱。

        宋恪礼坐回火盆的小板凳上,指了指以往只在武泽县城逞凶的地痞头目,转头对严华盛微笑道:“严都尉,赶巧儿跟石虎兄弟出城赏雪,撞上了这拨小响马,就给捆回县衙。快过年了,不想太过麻烦刑房兄弟,可又怕担上妄动私刑的名声,就劳动大驾请来看上几眼。不过明天这些马贼的尸体得挂在城墙上,还得劳烦刑房。还有,我估摸着有不少响马其实就在城内,说不定跟一些城里德高望重的老爷有些牵连,等会儿详细单子出来后,有些不熟的人头脸面,恐怕仍需严都尉帮忙传话一声,就说宋恪礼初来乍到武泽县,囊中羞涩,只能烧去这份名单,权且当是给众位乡一份亲见面薄礼,和气生财,大伙儿都能过个好年。严都尉,会不会麻烦你?”

        严华盛摇头如拨浪鼓,“不麻烦不麻烦。”

        小宋都尉又恢复成那个对谁都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和颜悦色说道:“还得知会严都尉一声,宋恪礼就不在县衙内过年了,已经请了石虎兄弟在陶然街租了栋小宅子。”

        原本以为又要整出幺蛾子的严华盛心一紧,听到是这种小事后如释重负,当即挤出笑脸道:“不打紧不打紧,回头我给宋都尉拜年去,要是年夜饭没准备好,我有个熟识的大厨,手艺还算不错,在武泽县都排得上号,明日儿就让他给宋都尉府上掌勺去。”

        有那个马贼开了个好头,牢狱总算清静下来。书童落笔急,很快就记录完毕,不用自家主人多说,就又抽出一张宣纸,写了额外一份相对简洁的名单,写完之后,轻轻吹了吹墨迹,递给神情复杂的老都尉。

        小宋都尉缓缓站起身,刑房兵房诸人都不约而同惊吓得后退几步。

        小宋都尉柔声道:“今天的事情,勉强算是一桩县衙兵刑两房的机密要事,众位兄弟看在眼里就行了。”

        一帮人使劲点头。

        小宋都尉这才望向严华盛,“送送严都尉。”

        严华盛赶忙说道:“不用了。”

        可宋恪礼还是送到了牢狱门口,折路返回后,只剩下几个跟石虎换命的心腹兄弟,外加一个秀秀气气却让石虎刮目相看的少年书童。

        石虎询问的眼神望来,宋恪礼点了点头。

        牢狱中传出一阵不甘心的急促哀嚎,此后就彻底清净死寂。

        站在挂满尸体的腥臭屋子,宋恪礼问道:“真能在江湖上找到四十几号身手干净的练家子?”

        石虎搓着手嘿嘿笑道:“宋都尉放心,石某人在宁州路子虽然不算广,但都很牢靠,那伙人本就是跟响马差不多德行的亡命之徒,当年石某人无意中救下他们大当家的,是他们欠我的。再说了,也不是要他们白干,只要给足报酬,别说进山杀马贼拿赏银,就是让他们杀进官衙,都敢试上一试。别的地方万万不敢如此,可咱们宁州不一样,当官的不算大爷,当匪的才是。”

        宋恪礼点头笑道:“你也放心,以后武泽县都尉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都有你的一张座椅。”

        石虎摇头笑道:“谋个官身耍威风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跟宋都尉你做事,就两字——痛快!前不久就有个云游四方的算命先生给我算过,以后咱命中注定的大贵人,就姓宋!他娘的,竟然还真没骗老子,当时没舍得给赏钱,这会儿愧疚得很哪!”

        宋恪礼不置可否,“明天是除夕,石兄弟跟我一起熬年守岁?”

        石虎大大咧咧道:“这敢情好啊。”

        石虎一行人离去,牢狱就只有宋恪礼和少年书童。

        宋恪礼望向一具尸体,自言自语道:“很多麻烦事,得治本清源,更得遵循‘积渐’二字,做起来很难,可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做好了,别的不说,最不济你们宁州以后没谁再愿意去当响马。你们不死不行。事要有人做,人也得有人死。”

        书童轻声问道:“少爷,以你的身手,对付这十几号马贼哪里需要那草莽石虎?便是去了一处响马老巢,也能杀进杀出几个来回。”

        宋恪礼柔声笑道:“‘规矩’二字最重,你若是事事不讲规矩,想着走捷径,总会因此惹上比你更不讲规矩的对手。古话说‘常在河边走难能不湿鞋’,就是这个道理,以江湖风格行事,迟早都要沾湿鞋子。三品高手被二品小宗师所杀,小宗师为一品所杀,金刚被指玄杀,指玄被天象杀,一物降一物,没谁逃得掉。既然当官,就相当于乘了船看江湖,难就难在不能心存侥幸,难在一次都不可以下船去走在河边。像主簿梁伦针对我,都是官场手腕,并没有坏规矩,那我宋恪礼就接下了,接不住是我公门修行的道行不够,只能忍着;接住了,就等于在武泽县站稳了脚跟,可以慢慢经营,一步一步往上走。杀马贼,是都尉的分内事,因为我也没有坏规矩,就不至于让官场升迁之路越走越窄。”

        书童撅了撅嘴,叹气道:“少爷,可你这会儿仅仅是从九品上啊,得多少年才能像老爷那样当上从三品的朝堂重臣?”

        宋恪礼敲了敲少年的脑袋,眼神温暖,言语却训斥道:“才跟你说了‘积渐’二字,就忘了?”

        少年哦了一声,笑了笑。

        少年突然轻声道:“那石虎真笨,竟然没有看出来那算命先生是少爷乔装打扮的!”

        早早在武泽县展开一系列缜密布局的宋恪礼一笑置之。

        宋恪礼让少年坐在小板凳上,自己随意蹲着伸手取暖,喃喃道:“看来京城里有人知道我到了这里,开始动手脚了,说来奇怪,没有人对宋家雪中送炭,这不稀奇,可宋家都已是落魄至此,竟然还有人会惦念一个小小都尉?宋家前些年树大招风,可在官场上向来不结死仇,在文坛上确是树敌不少,可这些对手多少都还要点脸面,难道是有他们身边的帮闲体己人,借此跟这帮向来不理俗事的文豪主动献媚?否则这阵阴风,吹得有些不对劲。”

        宋恪礼停下手指敲击额头的动作,抓起那串铜铃,自嘲笑道:“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听说郡主在少爷离京时,差一点就要拦路。”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多想无益,也没资格想这些。”

        “那少爷总还是要成家立业的。”

        “这个当然,武泽县找个贤淑女子,也不错。”

        “这怎么行!”

        “怎么就不行?”

        “她们如何配得上少爷?!”

        说出这句话后,书童眼睛通红,抽泣道:“少爷是宋家雏凤啊,原先是要成为天下士子领袖的人物啊。”

        宋恪礼轻轻一笑,伸手替天真少年擦去泪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