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演讲与口才杂志2024年订阅第十七章 应急语言攻略

第十七章 应急语言攻略

        

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是辩论中常用的手法,意即巧妙偷换概念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使自己脱离困境的同时陷对方以困境之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移花接木的说话技巧也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著名的诗人歌德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径上散步,迎面来了个极不友好的人:“我向来没有给傻瓜让路的习惯。”

        歌德听到对方不友好的喊叫,连忙让到一旁,笑容可掬地说:“我恰恰相反。”

        歌德运用了“移花接木法”,一句话就把“傻瓜”的帽子从自己头上摘下,戴到对方头上。

        有时候,移花接木还可给别人一个台阶下,让对方在开怀一笑中体会语言的含义。

        一对夫妇结婚已经有十余年了,每个月他们都要给双方的父母寄生活费。这件事一直由妻子承办。可是妻子却每个月给自己的父母寄一百元,给丈夫的父母寄五十元。丈夫一直愤怒在心,却也不想因此而与妻子闹得不愉快。

        以前,丈夫每天下班,什么事都不干,总要先抱抱小儿子,亲抚半天。可这天回家后,他见到一岁半的儿子正在摇车里哭,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他一反常态地走到五岁女儿的身旁,把五岁的女儿抱了起来。

        正在做饭的妻子扭头看到了,急忙喊道:“儿子都哭成那样了,你怎么还不赶紧去哄哄他?”

        丈夫不紧不慢地说:“这五十元钱的,还是你来抱吧!我要抱一百元钱的。”

        聪明的丈夫风趣而又不失原则地请妻子进入了自己所预设的易位“圈套”,没有长篇累牍地发牢骚,却弦外有音地暗示了事情的实质和自己的不满情绪,从而巧妙地达到了说话的目的。

        妻子一听,脸就红了,以后每月也给丈夫的父母寄一百元了。

        运用移花接木的说话艺术,关键的往往只有一句话,但这一句话往往紧紧扣住了对方的言行,所以分量很重,使对方几乎没有反击的余地。

        一个被指控酒后开车,并被判拘留一周的司机,在法官面前申诉说:“我只是喝了些酒,并没有像指控书中说的那样喝醉了。”

        法官听后微微一笑,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没有判处你监禁七天,而只判拘留你一个星期。”

        法官的解释,既回避了司机的无理纠缠,又让司机懂得对司机来说,“喝了些酒”开车与“喝醉了酒”开车的区别,就如“监禁七天”与“拘留一星期”的区别一样,只不过是说法不同而已。

        一位长官到连队巡查,正赶上士兵们吃中午饭。

        “伙食怎么样?”长官问士兵们。

        “报告长官,汤里土泥太多。”一个多嘴的士兵回答。

        “你们入伍是为了保卫国土,而不是挑剔伙食!”长官非常生气地大声斥责道,“难道这个道理都不懂?”

        “懂,”士兵毕恭毕敬地立正,又斩钉截铁地说,“但绝不是让我们吃掉国土。”一句话,说得长官顿时对这位士兵刮目相看了。

        士兵们的伙食很快得到了改善。

        “泥土”与“国土”意义相差甚远,但士兵却能抓住“土”这一信息,并将其生发开去,不无关联地与国家的形势、国土的沦丧和军人的职责密切地结合在了一起,既体现了一个军人对祖国的忠诚,又巧妙地达到了改善伙食的目的。

        

以谬制谬



        以谬制谬和移花接木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谬制谬就是以错制错,意即对方作出错误的言论,有意将对方的荒谬观点引发出来,使其表达得更为清楚,然后再由此推出错误的结论来反击对方,进而使对方的观点不攻自破。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故事。

        在美国废奴运动中,废奴主义者菲利普斯到各地巡回演讲。一次,一个来自反废奴势力强大的肯塔基州的牧师问他:“你要解放奴隶,是吗?”

        菲利普斯:“是的,我要求解放奴隶。”

        牧师:“那么,你为什么只在北方宣传?干吗不敢去肯塔基州试试?”

        “你是牧师,对吗?”菲利普斯反问道。

        牧师:“是的,我是牧师,先生。”

        菲利普斯接着问:“你正设法从地狱中拯救鬼魂,是吗?”

        牧师:“当然,那是我的责任。”

        菲利普斯:“那么,你为什么不到地狱去?”

        牧师觉得一个声称要解放奴隶的人,总在没有奴隶的地方叫喊,目的显得不纯。菲力普斯认为以牧师的身份不应有过多功利的猜疑,于是便对他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用“以谬制谬法”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对方。

        逢年过节,船老板得按规矩弄几样菜,招待船员。这年端午,船老板端了四样小菜,提了一把长颈子锡壶,往船员们面前一放,说:

        “伙计们,喝酒吧!”说完就走开了。

        有个伙计顺手把酒壶一提,轻飘飘的,揭开盖子一看,只有半壶酒。他很恼火,随手拿起一把锯子,把酒壶上半截锯下来就往江中一扔,把底下半截子照旧放好。

        没过多长时间船老板来了,一看酒壶给锯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珠,大声问道:“怎么酒壶只剩半截啦,谁干的?”

        锯壶的伙计不慌不忙地答道:“我锯的,上半截又不装酒,留着没用!”

        可见,运用“以谬制谬法”时,应注意发现对方的谬误,并对它进行全面的透视,然后寻找适当角度,进行有力反击。

        两个乡下财主在村头谈话,农夫老田见了,同他们打过招呼就走开了。忽然,其中一个瘦财主喊道:“黑老田,站住!”

        农夫站住了,对匆匆赶来的瘦财主说:“您有什么事儿?”

        瘦财主喘了喘气说:“你打断了我们的话把子,赔五石谷,折合洋钱五十块,必须三日之内交清。”

        老田回到家里,愁眉苦脸,茶饭不进,只差没有寻短见。

        他的妻子问怎么了,老田照实说了。

        他的妻子就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到时由我对付!”

        到了第三天,田妻叫老田上山打柴,自己便在门口等着。瘦财主来了,劈头就问:“你家老田呢?”

        田妻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他上山挖旋涡风的根去了。”

        瘦财主一听,喝道:“胡说,旋涡风怎么还有根?”

        田妻反问:“那么,话还有把子吗?”

        瘦财主无言以对只得忿忿地走了。

        通过上面的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运用“以谬制谬法”有两个基本诀窍。

        一是以谬制谬,模拟必须相当,谬说必须等值。如甲说:“我家的狗会讲话。”乙便说:“我家的驴会唱歌。”甲反问乙:“驴怎么会唱歌呢?”乙反问甲:“狗怎么会讲话?”这一反驳,由于驴和狗相当,唱歌与讲话等值,因而使甲张口无言。

        二是无中生有的“无”,必须是绝对的“无”。反之,就会给对方留下反击的空子,使自己陷于被动。

        如,有人说:“我家公鸡下了蛋。”另一个说:“我家母鸡叫了夜。”这就出了漏洞,有懈可击了。因为母鸡不是绝对不叫夜的,而公鸡则绝对下不了蛋,这样的反驳就无法起到以谬制谬的效果了。

        

巧用谐音



        谐音,是指利用语言的语音相同或相反的关系,有意识地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巧用谐音,往往能使人摆脱困境化险为夷。

        据传,从前有个宰相,他有一个名叫薛登的儿子,生得聪明伶俐。当时有个奸臣金盛,总想陷害薛登的父亲,苦于无从下手,便往薛登身上打主意。有一天,金盛见薛登正与一群孩童玩耍,于是眉头一皱,诡计顿生,喊道:“薛登,你像个老鼠一样胆小,不敢把皇门上的桶砸掉一只。”

        薛登不知是计,一口气跑到皇门边上,把立在那里的双桶砸碎了一只。

        金盛一看,正中下怀,立即飞报皇上。皇上大怒,立刻传薛登父子问罪。

        薛登父子跪在堂下,薛登却若无其事地嘻嘻笑着。皇上怒喝道:“大胆薛登!为什么砸碎皇门之桶?”

        薛登想了想,反问道:“皇上,您说是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统)天下好?”

        “当然是一统天下好。”皇上说。

        薛登高兴得拍起手来:“皇上说得对!一统天下好,所以,我便把那只多余的‘桶’砸掉了。”

        皇上听了转怒为喜,称赞道:“好个聪明的孩子!”又对宰相说:“爱卿教子有方,请起请起。”

        金盛一计未成,贼心不死,又进谗言道:“薛登临时胡编,算不得聪明,让我再试他一试。”皇上同意了。

        金盛对薛登嘿嘿冷笑道:“薛登,你敢把剩下的那只也砸了吗?”

        薛登瞪了他一眼,说了声“砸就砸”,便头也不回奔出门外,把皇门边剩下的那只木桶也砸了个粉碎。

        皇上喝道:“顽童!这又如何解释?”

        薛登不慌不忙地问皇上:“陛下,您说是木桶江山好,还是铁桶江山好?”

        “当然是铁桶江山好。”皇上答道。

        薛登又拍手笑道:“皇上说得对。既然铁桶江山好,还要这木桶江山干什么?皇上快铸一个又坚又硬的铁桶吧!祝吾皇江山坚如铁桶。”

        皇上高兴极了,下旨封薛登为“神童”。

        

幽默解围



        面对人际交往的困窘,生意场上毁约失言的尴尬,求人办事时的难堪,伴侣、情人、恋人之间的吵闹和不悦,熟人朋友的刁难,上级领导的批评与指责……怎么办?是坐困愁城还是唉声叹气?这时你应该想到一种快乐的法宝——幽默,它会在你的生活中溅起愉悦的涟漪,并帮你脱离困窘、尴尬、难堪和不悦的境地。

        试看下面一组故事。

        杜罗夫是俄罗斯一位著名的丑角。一次演出的幕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很傲慢的观众走到他的身边,讥讽道:“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

        “是的。”

        “要想在马戏班中受到欢迎,丑角是不是就必须具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呢?”

        听到此话,很多人围了过来。

        “确实如此。”杜罗夫明白了这位观众的恶意,立即回答说,“如果我能生一张像先生您那样的脸蛋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这位傲慢观众的脸蛋,同杜罗夫能否拿双薪,本无丝毫内在的联系,但幽默的杜罗夫却巧妙地把它们牵扯在一起,轻松地为自己解了围。

        一天,汤姆的老板开会时气急败坏地大叫:

        “这次促销如果泡汤,我要把你们一个个扔进海里喂鲨鱼……”

        这时,汤姆衣冠楚楚地站起来,转身欲走,老板更气了:

        “你要去哪里?”

        原先是要去洗手间的汤姆即兴改口说:

        “学游泳!”众人大笑,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老板也笑了:“你这浑小子!你以为我真的忍心把你们扔进海里……”

        汤姆的即兴幽默一下把一个严肃的会议,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一个和尚在人的戏弄下,被骗进考场,考官见和尚憨头憨脑,想为难一下他,于是给他出题。

        考官:“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考官:“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佛道:回头是岸。”

        考官急了,喝道:“旗鼓。”

        和尚赶快高声道:“木鱼。”

        考官忍耐不住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和尚以为考完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考官喊道:“快滚。”

        和尚忙谢:“善哉。”

        这则幽默是典型的职业辐射法,用和尚自己熟悉的词语去对儒家经典,对比出人意料。这种以职业性质而养成的职业意识产生的幽默极有意味。

        

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顾名思义,就是出乎对方意料之外,运用这种方法讲究的是快和准,让对方始料不及,从而达到说话的目的。下面我们讲三个关于驴子的故事,虽然有辱人之嫌,但思维之方式则大可以借鉴学习。

        德国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礼的攻击,一次晚会上有一位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一个小岛,这个小岛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这位旅行家知道海涅是犹太人,竟然当面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旅行家说完见海涅默不作声,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海涅明白旅行家是在讥讽自己,于是缓缓地说:“那么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海涅话刚说完,旅行家目瞪口呆地看着海涅,显然他被海涅出其不意的回答惊呆了,不一会儿就偷偷溜走了。

        一次聚会上,一位诗人与一位富翁坐在一起,富翁想侮辱诗人,便问他:“告诉我,你跟一头驴能差多少?”

        诗人受到侮辱并没有发作,而是不动声色地目测了一下他们之间的距离,答道:“不远,只有25厘米!”

        听了诗人的答话,富翁四处看了看,立即起身走开了。在这里,富翁原话是骂诗人与驴差不多,诗人的答话则是直接把富翁当做驴了。这一答话使富翁始料不及,只能悻悻而逃。

        有一位老太婆正赶着驴子走路,年轻人嫌她挡了道,但又不好发作,想设法侮辱她一下,故意向老太婆打招呼:“你好啊,驴的母亲!”老太婆当然听出话中有音,望一望那位青年人,笑着接口道:“你好啊!我的孩子。”

        

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而获得表里双重意义的修辞技巧。其特点是利用汉语词语的多义性或谐音,使一句话含两种可能的解释,即表面的意思和暗含的意思,而暗含的意思才是说话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例如第八回写了这样一件事。

        宝玉欲喝冷酒,宝钗劝说宝玉不要喝,说喝冷酒对身体有害,宝玉觉得有理,便令下人热了方饮。黛玉在一旁听后,抿着嘴笑,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恰巧黛玉的丫杯雪雁来给黛玉送手炉,黛玉问是谁要她送来的,雪雁说是紫鹃姐姐怕姑娘冷,让送的。黛玉接过手炉时对雪雁说:“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黛玉的话表面看来,是说雪雁听信紫鹃的吩咐而不听她的话,实际上则是奚落宝玉听信宝钗的话没喝冷酒,而平时不听她的话。

        一语双关由于含蓄委婉,生动活泼,话中有话,又幽默诙谐,饶有趣味,能给人以意在言外之感,又使人回味无穷,因而经常为人们所使用。

        阿凡提在闹市租了一家店面开理发店,租期为一年。

        店主仗着店面是他出租的,每次剃头都不给钱。

        有一天店主又来了,阿凡提照例给他剃了光头,然后边刮脸边问道:

        “东家,眉毛要不要?”

        “废话,当然要!”

        阿凡提嗖嗖两刀,把店主的两道浓眉剃了下来,说:

        “要,就给你吧。”

        店主气得说不出话来,埋怨自己不该说“要”。

        “喂,胡子要不要?”

        “不要,不要!”店主忙说。

        阿凡提嗖嗖几刀,把店主苦心蓄养的大胡子刮下来,甩到地上。

        阿凡提用双关语,把店主整治得无可奈何。

        从前,有个县官带领随员骑着马到王庄去处理公务,走到一个岔道口,不知朝哪边走才对,正巧一个老农扛着锄头迎面走来。

        县官(头也不回神气十足):喂,老头,到王庄怎么走?

        老农:……(头也不回,只顾赶路)

        县官(不悦,大声吼):喂!老头,问你呢,长没长耳朵?

        老农(停下):我没有时间回答你,我要去李庄看件稀奇事!

        县官:什么稀奇事?

        老农:李庄有匹马下了头牛。

        县官: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

        老农:世上的稀奇事多哩,我怎知道那畜生为什么不下马呢?

        在论辩中,若遇到棘手的问题不好回答或不能回答时,一语双关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有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决定恢复出产B-1轰炸机,引起许多美国人的反对。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责问,里根答道:“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呢?我只知道B1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也一定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

        这句一语双关的妙言,一时竟使得那些反对者不知所措。

        又如,一个中年男子在火车站候车,看见坐在身边的一位少妇风韵照人,遂起邪念。他见少妇穿着一双肉色丝袜,便色迷迷地凑上前去搭讪。

        男子:你这双袜子是从哪儿买的?我想给我的妻子也买一双。

        少妇:我劝你最好别买,穿这种袜子,会招来不三不四的男人找借口跟你妻子搭腔的。

        男子听后只得夺路而逃。

        

另辟蹊径



        生活中我们正面办不了的事情,只能从侧面去想办法,侧面如果再受阻的话,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或者曲径渗透,或者隔山打牛,总之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而若把它当做一种说话方式,就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则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王小姐近来身体发福,颇为烦恼。一天,她对刘大姐发牢骚说:“你看,我是越长越胖。”“你不算太胖,看起来很健康。”刘大姐安慰道。王小姐接着说道:“还不胖呢,前几天称体重都快70公斤了。”“那您当时一定是在锻炼身体,手里正拿着两个哑铃吧!”刘大姐一席话把王小姐逗得前仰后合。

        有一顽童,大年初一那天,一大早便出门找伙伴玩耍去了。玩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头上一顶崭新的帽子不知何时丢了。于是心惊胆战地跑回家去,对他母亲说了。要是在平时发生这情况的话,母亲一定会大声斥责他。可是今天是大年初一,不能骂孩子,尽管心里很火,也得硬忍着。这时来他家串门的邻居小王听了笑着说:“狗娃子的帽子丢了,这没关系,这不正好意味着‘出头’了吗?今年你们家一定走好运,有好日子过了。”一句话,母亲转怒为喜。从此在邻居间小王的说话形象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小王应邀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可天公不作美,小雨从早到晚一刻也未停过。等赶到朋友家时,衣服上溅满了星星点点的泥水。当一对新人双双向他敬酒时,朋友看到他满身泥水,略带歉意地说:

        “冒雨前来,你辛苦了。这都怪我没选好日子。”

        小王赶忙接过话茬说:“自古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的四大喜事,让你们小两口一天就赶上了两个,这才叫双喜临门呢!”一句话说得满堂喝彩。小王意犹未尽,接道:“既然说到了雨,敝人有首打油诗,借此机会赠给两位新人。”说完接着吟道:

        “好雨知时节,当婚乃发生。随风潜入夜,听君亲吻声。”一直歪诗,逗得新娘面颊绯红,引来满座欢笑。小王一席话确立了他在人群中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使他成了一个到处受欢迎的人。

        有一次座谈会上,有几位同志为鬼戏喊冤,认为神戏早已搬上银幕,也已登台亮相,惟有鬼戏既未上演也未登台。大家正在愤愤不平之时,一位青年脱口点出其中缘由:“这叫做‘神出鬼没’。”此言一出,会场气氛顿时增色不少。

        在当今人际交往日益紧密频繁的时代,语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以雍容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趣味和温情,充满欢乐和笑声!

        

引石攻玉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话说的是办事的一种方略,运用在说话中,则更有奇效。

        唐宪宗曾问李绛:“谏官中有很多人毁谤朝政,却没有事实根据,我想贬斥其中一两个言辞较激烈的,来儆戒其他人,怎样?”

        李绛回答说:“这恐怕不是陛下的想法,一定是奸邪的臣子用这种话来蒙蔽您的耳目。大臣的生死,取决于君主的喜怒,因此敢开口谏诤的又有多少?即使有劝谏的,事前也要昼思夜虑,把准备说的话早晨删去一点,晚上又删去一点,等到呈奏上来时,剩下的根本不到十分之二三。所以君主孜孜不倦地寻找谏言,还怕找不到。何况还要加罪于敢谏的人呢?像陛下刚才所说的那样去做,就会杜绝天下人的正直言论,这不是社稷之福啊!”

        宪宗赞扬了李绛的话,取消了惩办进谏者的打算。

        文中李绛明知这是宪宗的主张,但他怎么敢与宪宗在观点上争论对错,只有强把宪宗自己的主张引为臣子主张,加以毫不留情的反驳,让宪宗明白他的想法的利害关系,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引石攻玉,也可以说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声东击西,假错他人之义,达到自己的目的。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宋太祖夺得天下不久,就问赵普:“从唐末以来,几十年间,换了十几个皇帝,征战不息,其原因何在?”

        赵普回答说:“因藩镇的势力太强大了,皇帝势弱而臣子势强,自然无法控制局面。当今之计,只有稍微削减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编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就会安定。”

        话未说完,太祖就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知道。”过了不久,太祖和老友故将石守信等人饮酒,酒酣耳热之际,命令左右伺候的人退下,对他们说:

        “我如果不依靠你们的力量,不可能有今天的金殿龙袍,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恩德,每时每刻都不忘记。然而做天子也十分困难,简直不如当节度使快乐。我现在整夜寝不安枕啊!”

        石守信等人问:“为什么呢?”

        太祖说:“这不难知道,身居我这个位置的人,谁不想将我干掉。”

        石守信等人惶恐万分,向太祖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呢?”

        太祖说:“不是这样吗?你们虽然没有这个野心,但你们手下的人想富贵啊!一旦他们将皇袍给你们穿上,就是想不做皇帝,也是不可能的了。”

        石守信等人都叩头哭泣道:“我们虽愚蠢之至,还未到这种地步,只求陛下怜悯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太祖于是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想求富贵的人,不过多得些金钱,使自己优裕享乐,使子孙不受贫乏之苦。你们何不放弃兵权。选择些好田宅买下来,为子孙创立永久的产业,多多购置一些歌姬舞女,成天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们君臣之间也免去互相猜忌怀疑,不也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再次拜谢太祖:“陛下能替臣等考虑得这般周到细致,真所谓同生死的亲骨肉啊!”

        第二天,他们几个人都以自己有病为由,无法继续任职,请求太祖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引石攻玉,用谈判语言来说也叫“引起竞争”,是谈判者可资运用、行之有效的基本谋略。

        如中三闾大学中文系的汪主任给假洋博士方鸿渐出的主意,就是如此。华阳哲学系是否真要方鸿渐,无须考证,只要让高校长知道华阳哲学系在跟他争方鸿渐,就已达到目的。作为一种说话技巧,引石攻玉,不一定要引起竞争,只要能用引来的“石”将“玉”攻开,就已达到目的。但运用之时必须选准自己所需之“石”。

        

虚张声势



        虚张声势是以夸张的语言造成严重的形势。给对方造成强烈的震撼,以此说服对方,或脱离险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于1941年制定的建造几十艘潜水艇的计划很快要成为现实,需要有几千名德国青年来操纵这些新式秘密武器。正当许多青年把当潜水兵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争先报名参加杜尼兹海军上将的潜水艇部队时,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精心设计的传单:潜水艇被画成一个“钢铁棺材”,上有这样的文字:

        “当潜水兵极其危险,寿命短,长时期同外界隔绝……”

        同时,英国人在无线电广播中,开办针对德国人的节目,告诉德国人如何假装患某种疾病以避免当潜水员。原来,这是英国海军部一个代号为OP-16-的秘密部门,针对德国人很容易受到心理攻击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德国进行的一次“心理战”。

        这样一来,许多青年对当潜水兵产生了恐惧心理,放弃了报名。

        由此可见虚张声势,让对方在心理上受到强烈的震撼,你的说服就会有效果。试想,聪明的英国人将潜水艇描绘成可怕的钢铁棺材,还会有谁愿去白白送命呢?

        战国时,有一个名叫张丑的人在燕国当人质。

        这一天,张丑听说燕王想杀死他,便急忙逃走。很快,他便来到燕国的边境,眼看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了,不料却被燕国边境的巡官抓个正着,巡官以为这下立了大功,决定将张丑送回燕王处报赏。张丑心想,如果被送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条,必须想办法逃走,思来想去,张丑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张丑对看守他的兵士说:

        “快去叫你们的头儿,我有话跟他说。”

        看守连忙前去禀报。不大一会儿,巡官过来了。

        张丑神秘地对巡官说:

        “你知不知道,你们燕王为何要杀我?”

        “不知道。”

        “为什么?”

        张丑故意压低了声音说:“燕王之所以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很多珠宝,而燕王却想要得到它们。事实上那些珠宝已经没有了,但是燕王不信任我。”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巡官不解。

        “如要你现在把我送给燕王的话,他必定还要问我珠宝藏在何处。到时我就说,你把这些珠宝全吞在肚子里了。到时候……”

        张丑故意抬高了声音。

        “燕王肯定让你剖腹取珠,你的肚肠将被一寸一寸地割开。”

        这时,巡官早已吓得不住地颤抖,赶紧放了张丑,让他逃出燕国。

        生活中,假如跟你交谈的那个人固执己见,盲目自信,志得意满的话,要想使他改变主张,收回成见,转向你所设置的既定目标,有时就必须虚张声势,充分论述其原有想法或做法的危害,使其猛然警醒,继而听从于你。

        

将错就错



        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在社会交往还是在商业谈判、发表演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社交场合中,特别是处境尴尬时,将错就错的巧妙开脱往往比一味解释更具有奇妙的作用,它是机智应变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魏文帝下旨传钟毓、钟会兄弟二人进宫,由于第一次见皇帝,二人心中不免紧张,钟毓出了一额头的汗。

        皇帝见了便笑问老大钟毓:

        “你怎么出汗了?”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毓一边擦汗一边回答。

        魏文帝又问老二钟会:

        “你怎么没出汗?”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会答道。

        两人皆受到了魏文帝赏识。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才华横溢,深得乾隆皇帝喜爱。纪晓岚也在乾隆面前无所顾忌,经常口出“狂言”。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此时的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几个办事人员闲聊。其他人老远就看见皇帝上来了,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驾。纪晓岚是高度近视,刚开始没看见走在最后面的乾隆,等他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乾隆就快到了。

        纪晓岚心想:“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是冒犯龙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别人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

        这一切,早被乾隆看了个真真切切,他心中一阵好笑,有心想“整整”纪晓岚。

        乾隆在椅子上坐定,示意其他人都不许出声,很长时间过去了,纪晓岚在桌子底下早就待不住了,心中纳闷:怎么进来之后就没动静了?这么长时间了,早该了,该不是已经走了吧,想到这里纪晓岚压低了嗓门,喊道:

        “喂,有人吗?老头子走了吗?”

        满屋子的人都听到了,大家忍不住都想乐,一听纪晓岚喊“老头子”,心想这一下子可有好戏看了。

        乾隆也听得真真切切,板起脸,厉声喝道:

        “纪晓岚,出来吧。”

        纪晓岚一听是乾隆的声音,心想:“完了,完了,这回可完了。”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下钻出来见驾。

        乾隆一看纪晓岚光着膀子,满身大汗,惊慌失措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纪晓岚人称大清第一才子,居然这般模样。”接着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大声喝道:

        “大胆的纪晓岚,你不见驾也就罢了,居然还敢说朕是‘老头子’,你什么意思?今天你要讲不清楚,要了你的脑袋!”

        到了这种境地,纪晓岚反倒镇静了许多,一边擦汗,一边苦思对策。忽然他灵机一动,反正错了,错了就错说呗,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爷请息怒,刚才奴才称您为‘老头子’,只是出于对您老人家的尊敬,别无他意。”

        乾隆一听更来气了:

        “尊敬?好,你给朕说说怎么个尊敬法。”

        纪晓岚慢慢说道:“先说这‘老’字,天下臣民每天皆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您说这万岁、万万岁算不算‘老’啊?”

        乾隆没作声,只是点点头。

        纪晓岚见乾隆有所应允,接着说:

        “再说这‘头’字,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如今皇上便是我大清国的主事之人,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故此称您为‘头’。”

        乾隆边听边眯着眼睛笑,很是满意。

        “至于这‘子’嘛,意义更为明显。皇上您贵为天子,乃紫微星下凡。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您为‘子’。这便是我称您老人家为‘老头子’的原因。”纪晓岚说完轻轻舒了口气。

        乾隆听完抚掌大笑:“好一个‘老头子’,纪晓岚你果然是个才子。”

        在这里纪晓岚将错就错使皇上龙颜大悦,巧妙地为自己化解了一次险情。

        又如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就任奥地利总统后不久,因他在纳粹军队中任过职,国际舆论一时沸沸扬扬。他在接受一名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及此事,这使他颇为尴尬。但他仍不失风度地对记者说:

        “关于这件事情,我无权作出解释,最权威的解释者是我母亲,看她是不是生了两个瓦尔德海姆。”

        瓦尔德海姆将错就错,一句话即使自己脱离了尴尬的境地,又不失总统的风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