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沂南智圣汤泉住宿价格第七章 洞房巧慧

第七章 洞房巧慧

        一入洞房,诸葛亮惊呆了,他怔怔地看着……

        诸葛亮揭开新娘的头盖巾,他惊呆了……

        头发不但不黄,而是黑而发亮,那面容肤色不但不黑,而是白里透红,尤其那双宛若智星般的眼睛闪闪发光……

        这到底怎么啦?

        春天来了,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隆中桃杏花开,溪边柳林抽芽,院墙小鸟喳喳,可谓生机一片生机。

        午后,诸葛亮在院中边朗诵书,边等在收拾碗筷的弟弟一起下地。

        只听柴门叩了几下,诸葛亮开了门,见是黄承彦,忙请进了院。

        “黄伯伯,您好。”

        “今天天气好,特邀你兄弟俩一同去踏青,我带来了酒肉,一起去野餐可好?”

        诸葛亮说:“好吧,我也想出去走走。”

        诸葛均闻声出来向黄承彦施了礼,诸葛亮说:“弟弟,今天我们就不下地了,跟黄伯伯去踏青。”

        诸葛均知道黄承彦的来意,便推托说:“就让哥哥跟您家里还有事,去不了,我给你们准备点吃的。”

        “不用了,我都准备好了。”黄承彦说。

        两人出了庄子沿着溪边往山丘而去。一路上,春风和煦,桃红李白,地里油菜花黄,蝶蜂飞舞。

        黄承彦说:“好一幅田园风光,难怪文士们都爱隐居田园。”

        两人走到了一个山丘上,在几棵桃树旁坐了下来。

        “来,咱俩喝酒。”

        黄承彦把酒菜摆在石块上,诸葛亮斟了一盅酒敬呈给黄承彦,黄承彦接过一饮而尽。

        一阵春风拂过,桃树上洒落了一些花瓣在两人肩上,显得春意正浓。

        黄承彦说:“孔明,今天邀你出游,实不相瞒,是老夫有一件心事,想和你直言。”

        诸葛亮是绝顶聪明的人,从黄承彦对他的热情,心里当然明白是为什么,便说:

        “伯父,但讲无妨。”说罢又给黄承彦倒了一盅酒。

        黄承彦喝了,用手抹了抹胡须上的酒,说:“是这样的,老夫对你一直非常赏识,看得出你将来必是将相之才。”

        “伯父过奖了。”诸葛亮谦恭地说。

        黄承彦三杯酒下肚,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说道:“隆中是藏龙卧虎之地,人才济济,个个我都钦佩,惟独对你赏识有加……老夫看你已到冠带之年,不知有否定聘?”

        果然是为这事而来,诸葛亮心里明白,便说:“后生在隆中已多年,每日昼耕夜读,只想多读一些书,所以尚未考虑婚配。”

        黄承彦暗喜,便说:“不知孔明喜欢什么样的人,是貌美的,还是富贵的?”

        诸葛亮说:“貌美貌丑我都不在乎,相貌端庄即可。至于贫富,我本是一介农夫,更不必去高攀富贵,但求知书达理,贴心可人便行。。”

        黄承彦点头道:“说得在理,孔明择妇既是不求貌美,也不攀富贵,那老夫的女儿自幼聪慧好学,只是相貌非倾城倾国之貌,而是头发有些黄,肤色有些黑,所以起名阿丑。她非读书人不嫁,老夫有心将她许配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黄承彦一口气说完,便抬头盯着诸葛亮的眼睛等他回答。

        诸葛亮听了,先是吃了一惊,发黄肤黑……哦,那天惊遇她,是在月下,后在到她家过元宵节是晚上,也没有注意她的头发肤色,倒是为她的智慧倾倒了,而且念念不忘的是她那双充满了智慧,如天上星星闪烁的眼睛……

        诸葛亮说:“发黄肤黑有什么关系?我不在乎,五官端正就行。再说人的品貌是天生的,是自己不能选择的,怎能以此苛求人家,品行端庄,爱读书就行。”

        黄承彦听了大喜:“那么说,你同意了。”

        诸葛亮笑道:“伯伯,实不相瞒,您的女儿,我已相处过。”

        诸葛亮便把那天在地里惊遇阿丑的事讲了,黄承彦笑道:“我那小女不但会做木人,还会制木马,她聪明绝顶,又爱读书。”

        黄承彦叹了口气说:“唉,只可惜是个女孩儿,若是男儿那肯定是一个潇洒才子。”

        诸葛亮早已倾心她的智慧,仰慕她的才华,便说:“不瞒伯父,其实我早就听说她的才华了。”

        黄承彦听了大喜,说:“太好了,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吧。”

        “好,我择日便来府上下聘定亲。”诸葛亮高兴地说。

        黄承彦说:“你兄弟俩过日子不容易,我比你们富裕得多,这样吧,下聘就不必了,由老夫帮你把房子翻修一下,置办一点家当,你就准备迎娶便是,可否?”

        诸葛亮起身拱手道:“那晚辈就感谢在前了。”

        这天,诸葛亮兄弟俩到姐夫家去把和黄承彦女儿定亲的事告诉了他们,姐夫全家都十分高兴。

        吃饭时,庞德公说:“黄承彦是我的老朋友,他是个老学究,他的女儿从小聪明好学,相貌虽不算太美,但也不丑。阿丑从小受她父亲的调教,很有才华,把她配给侄儿,我看这是一桩很美满的婚事。我们会帮你置办的,你好好读书就是。”

        “谢叔父。”

        姐姐也说:“对,你好好读书,一切都由姐姐给你操办。”

        “谢姐姐。”

        夏秋之交,天高气爽,诸葛亮的篱院里金菊盛开,几盆桂花香满庭,院内院外张灯结彩,原来这天是诸葛亮娶亲。他的住宅已装饰一新,除了原来的两间茅屋之外,又加盖了两间。现在,正堂前后都挂上了红灯,宾客们也陆续来了。

        诸葛亮穿着新郎装,胸前系着大红绣球正笑吟吟地在堂屋外迎客。

        “司马大人到。”

        司马徽来了,他的贺礼是用红丝系着的一捆一捆的竹简书,由他的几个学生捧着跟在他身后。

        诸葛亮和庞德公迎了上来。

        “孔明,恭喜啊,这是你在我这儿最爱读的几部书,老师就送给你了。”

        “啊,老师,太感谢了,这礼可胜过千金啊!”

        进到喜堂,司马徽见堂厅是新盖的,墙上贴的是诗画,既高雅又清朴,很是高兴,便让学生把书放在桌几上,说:“这些书都是诸子百家中的精髓,智慧就在其中!”

        诸葛亮高兴地说:“学生太感谢老师了。”

        “徐庶、石韬二公到。”

        诸葛亮忙迎了出去。

        “恭喜、恭喜。”

        进了堂内,徐庶呈上的喜礼是文房四宝,石韬则送一幅山水画。

        “刘大人到。”

        诸葛亮又和众人都迎了出来。

        “刘伯伯光临寒舍,晚辈不胜感激之至。”诸葛亮施礼道。

        “哪里、哪里,快快请起。”刘表扶起了他。

        进到屋里,刘表让两个衙役抬进来一架琴,送给了诸葛亮。

        酆玖老先生的弟子阿林来了,他说:“老师年龄大了,来不了啦,让我带来了先生贺喜的礼物。”他还说,“老先生给你占了一卦,晚上睡前才可打开。”诸葛亮高兴地接下,珍藏于长袖中。

        邻里乡亲们也都来了,诸葛亮的朋友徐庶等也来了。堂屋内外都挤得满满的。

        花轿来了,鞭炮齐鸣,诸葛亮把新娘迎进了厅堂。新郎新娘对双方父老拜了堂。诸葛亮没了父母就对作为老师兼叔父的庞德公磕了头,又对黄承彦磕了头。

        拜了天地后,大家都吵着要看新娘,诸葛亮刚要去揭新娘的红盖头,却听新娘说:“夫君且慢,要当众揭盖头得依我一事。”

        “噢,夫人请讲。”

        “我想问,听说历史上有一个女子,相貌很丑,但却十分聪慧贤良,辅助君王成就了大业,我的长相比她还要丑,夫君若能说出她的名字,就请揭盖头。”

        诸葛亮说:“这位其貌不扬,但却才华非凡的女子叫无盐。”

        阿丑说:“答对了。”她想,诸葛亮能当众赞扬无盐说明他不是以貌取人,经得住考验,心里很高兴,便说:

        “请夫君揭盖头。”

        于是诸葛亮揭开了盖头,大家都惊呆了,新娘子不但不丑,还颇有姿色,头发不但不黄,而是黑而发亮,那面容肤色不但不黑,而是白里透红,尤其那双宛若智星般的眼睛闪闪发光……

        客人们都惊呆了。

        原来阿丑是虚传,其实并不丑,客人们这样想。

        诸葛亮本来就不认为她丑,今天更感到她很美。

        “新娘美啊!”客人中经过一段寂静之后,忽然有人叫了起来。

        “一点不丑。”

        新郎新娘都笑着向大家施礼,并相偕向宾客敬酒致谢。

        洞房里,阿丑说:“夫君,其实我的头发就是有点黄,肤色就是有些黑,你知道怎么会变了吗?”

        “噢,我倒想听听。”诸葛亮惊奇地看着她。

        阿丑回道:“我在古书上翻到了一种植物,染黑了头发,另外还到山上挖何首乌煮了吃,头发就渐渐变黑变亮了。皮肤,我是吃了从山上找来的燕窝,还有用珍珠粉擦面后变白的。”

        诸葛亮说:“你真聪明,其实,你就是不染发,不美容,我也不会在乎的,人的长相不是由自己决定的,重要的是人品要端正。再说美丑也是人为的,古代的毛啬是美女,但鱼儿见了她依然被吓走了,鸟儿见了她同样惊飞离去,所以美丑是相对的,我从不注重人的相貌,而是看重他的内心。”

        阿丑感动地说:“难得你有这样的看法,世俗都是以貌取人,所以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的外表,我也认为内心美才是最重要的。”

        阿丑又说:“人是有智慧的,完全可以把外表变美,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内心变美。”

        诸葛亮说:“这就对了。”说着把阿丑拥到怀里说,“别说你年轻时我喜欢你,就是你老了,人老珠黄我也不会嫌你。”

        阿丑紧紧地依偎在新郎怀里……

        诸葛亮见洞房墙上贴着一首诗:

        诸葛亮看着阿丑,心想,别人家的新妇都只愿丈夫迷恋在小家窝中,唯独她却鼓励丈夫出山,可见她的非凡。

        便对着她笑了笑,逗她道:

        “好啊,在新妇的催促下,丈夫明早就出征。”

        “夫君,你……”阿丑急了。

        诸葛亮动情地又把她拥人怀中……

        从此,开始了诸葛亮与阿丑恩爱的一生,共同出谋划策的生活……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军阀混战正酣,袁、曹两家在官渡决一死战。袁绍决定在决战前先吃掉西边的军阀公孙瓒,以免后顾之忧。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省迁安西)人,出身二千石的官宦之家,他体格魁梧,语音洪亮,又善于骑射,早年被本郡刘太守赏识,并把女儿许配给他,又给他当了一个小官。

        公孙瓒倒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那太守因罪被押往京城,公孙瓒不顾牵连,亲自驾车侍送。到了洛阳,刘太守被判流放边远南疆,公孙瓒又决定跟随而去,临行,他置酒在北芒山祭祀,辞行先人,他跪着向北方先祖祈言:“先祖们,小辈在此向你们泣行,我今后只能向你们遥拜了,我是你们的儿子,但我也是别人的臣子。今天,我的恩人遭了大难,被流放南疆,我要跟他去了,此行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遥祭先祖,以作诀别。”周围的人听了十分感动,都对他的侠义赞叹不已。后来刘太守半路得到赦免,公孙瓒也就跟他一起转回。从此,公孙瓒闻名遐迩。

        之后,公孙瓒被举为孝廉,并提升为辽东(今辽宁南部)国长史守卫北疆。公孙瓒打仗勇猛,忘我,威震北疆。一次他带领巡逻骑兵被几百鲜卑骑兵拦住,被逼到绝路。他一马当先,猛冲过去一连砍伤数十人,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率队突围出去。从此北疆的乌桓、鲜卑都对他闻风丧胆,再不敢来犯。公孙瓒便被提升至降虏校尉。后又升至中郎将。

        公孙瓒因与上司幽州刺史刘虞不合而杀了他。公孙瓒此举也为他自己掘下了坟墓,同时也为大军阀灭他提供了机会。

        公孙瓒杀了刘虞引起了刘虞部下的公愤,于是刘虞儿子刘和及部属鲜于辅的部队,纠集了乌桓、鲜卑等胡人,集合了几万兵马讨伐公孙瓒,早就想灭掉公孙瓒而称霸黄河以北的袁绍自然不会失掉这天赐良机,于是也派兵马而来。

        公孙瓒被迫退守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他采取守势,把易京坚壁清野,囤积粮食。

        袁绍要与曹操一决雌雄,为防后顾之忧,当然要先灭掉公孙瓒,所以派了大军前来,千军万马把易京这一座小城围得水泄不通。

        公孙瓒自以为守在这坚固无比的城堡内,百攻不破,又有三百万斛的囤粮,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后来,公孙瓒派儿子去燕山求援,中途被劫,机密泄露,公孙瓒却不知。待袁绍大举进攻时,还误以为救兵来到,打开城门率大军而出,想来个里外合击,后知中计,慌忙退回,但人员已伤亡过半。

        袁绍又用火攻及挖墙脚的办法终于逼迫公孙瓒自焚。这是建安四年之事,也就是袁绍与曹操官渡决战前一年的事。

        袁绍灭了公孙瓒后,势力更加强大,正日益觊觎中原。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吕布又与刘备反目,攻打归附在曹操麾下的刘备,结果被曹操围在白门楼上,继而被擒。曹操命令:

        “带吕布。”

        吕布被五花大绑押到城楼上。

        曹操说:“你何故攻打刘备,这可是玩火自焚,你已众叛亲离,还有什么说的?”

        吕布见了曹操不但不心急,反而笑道:“从此天下太平了。”

        曹操不解,问:“此话怎讲?”

        吕布说:“昔齐桓公不记管仲一箭之仇,而重用了他,结果称霸春秋。明公所顾虑的,只有我吕布一人,倘若明公不杀我,那么今后您自己统率步兵,派我统率骑兵,这样,你我一起打天下还有何不胜之理?”

        曹操听了有点心动,就说:“松绑……”话刚出口,站在身后的刘备忙说:

        “慢。”

        刘备说:“明公,请不要忘记,丁原、董卓是怎么死的,对这样一个卖主求荣,反复无常的小人,您难道信得过吗?”

        曹操听了,想起了吕布受董卓收买杀了恩主丁原,又受王允离间杀死义父董卓,心想这等鹰一样的小人不足留下,便喝道:“拉下去斩了。”

        一代枭雄吕布,就这样死于反复无常。

        自此,曹操灭了袁术、吕布,而袁绍已吞并了公孙瓒,北方经过五年的军阀兼并,剩下了袁绍及曹操两支,中原的逐鹿大决斗即将拉开序幕……

        一天,曹操在和荀彧对弈,这次荀彧却让曹操输了,曹操不解地望了望荀彧,接着便哈哈大笑,自嘲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

        荀彧说:“主公想做常胜将军吗?”

        “什么意思?”

        荀彧说:“有一个人比我厉害,他要是给你出谋划策,那丞相可无于天下了。”

        曹操看着生性忠厚的荀彧,问:“谁?”

        “一个智慧非凡的人。”

        “谁?”曹操瞪大了眼。

        “司马懿。”

        “又是司马懿,他不是患风瘫了吗?我已经派人去探过虚实了。”

        荀彧摇了摇了头,道:“不,听说他是装的。”

        “啊,司马懿竟敢装病,违背我的命令,我要将他抓来杀了。”

        “使不得,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主公可以再次去请他。”

        “他摆什么架子。”

        荀彧说:“主公,周文王还三请姜太公呢!”

        “那好吧,我再派人去请他,再不来就抓来杀了。”

        荀彧说:“主公,这样吧,这次就由我去请吧。”

        “好吧,就听你的。”

        司马懿正在内院苦练棍棒,妻子来报:

        “夫君,有大人来访。”

        “哪儿的?”

        “说是曹丞相派人的,叫什么荀……”妻子说。

        “荀彧?”

        “对对。”

        “这是曹操的心腹谋士,快请。”然后忙脱了外衣,躺到床上。

        荀彧走了进来。

        “啊!是荀彧大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请坐,请坐。”

        荀彧落座后,童子端来了茶。

        司马懿揣摩着曹操的这个心腹,不知他来干什么,说不定又是来查看虚实的,便问:

        “荀大人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噢,是丞相让我来看看司马公的病好点了没有。”

        “啊,谢谢丞相关照,在下风瘫依然如故,仍然不能下床。”

        荀彧看他气色不错,一点不像久卧病榻之人,再看屋里还摆着各种刀枪棍棒,尤其见门后挂在椅子上刚脱下的外衣心里已明白,便说:“仲达公,如今天下大乱,英雄豪杰辈出多少贤士都在为一统中原出力献智,许多杰才都已出山了,难道神骏不想一显身手?”

        司马懿听了大惊,这话分明是在劝说自己不要装病了,还是出山吧,只得试探着说:“荀大人,非是在下不愿为丞相效力,只是我这病……”

        荀彧忙说:“丞相说了,你的病,他可以找最好的郎中给你诊治。”

        司马懿知道瞒不过这位智星,只得说:“不瞒您说,近日,朋友给我找了道秘方,吃了已有好转,可以试着下床了,不过腿脚还很不灵活。”

        荀彧说:“到丞相府后,郎中医术都很高超,可以接着治。丞相这人是当今大有作为的英雄,现在汉室衰落,他决心翦除割据的军阀,匡扶汉室,所以他求贤如渴,才叫我来请你。”

        荀彧最后补充了一句,暗示司马懿,这次如若不去,恐怕性命难保,他说:“丞相这人,对贤才十分器重,但他常说宁愿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

        司马懿听了背脊冒出了冷汗,只得说:“那……在下只好从命了。”

        或走后,司马懿对妻子说:“荀彧太厉害了,一眼就看出我是装的,这次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荀彧是个什么人?”

        “听哥哥说,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他亲自来请我,看来不去不行了。”

        “那怎么办呢?”妻子着急地问。

        “唉,”司马懿长叹一声,“为了全家的安全,我只好屈从了。否则,小兰不是白死了。”提起小兰,词马氏眼泪扑簌簌地滚了下来……

        司马懿又叹道:“也为了我们的儿子师儿、昭儿,我也只好去走马上任了。”

        丞相府内,曹操和儿子曹丕在说话。曹操说:“你呀,太言形于表了,我得给你找一个腹藏不露的人辅佐你。”

        正说着,下属来报司马懿来了。

        “噢,让他进来。”曹操想见见这个不识抬举的高人。

        荀彧带了一个瘦高个的人走了进来。

        荀彧说:“丞相,他就是司马懿。”

        “在下司马懿参见丞相。”司马懿给曹操施礼。

        曹操转过头怔住了。

        长脸浓眉下一双不大的眼睛幽深而闪亮,仿佛夜晚狼的眼睛……

        曹操打了个寒战。

        “丞相。”荀彧轻唤一声,曹操才恢复了神志,问:

        “你的病好了,若不行,我这有郎中。”

        “谢丞相,我的病刚好。”

        曹操又说:“我与你的父亲交往不错,你的兄长很有才能,我已派他任兖州刺史去了,以后你若好好努力,我自会提拔你,现在你就先任文学掾吧。”

        “谢丞相。”

        这日,司马懿来到丞相府办公,进院内听见一窗内传出吟诗声: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司马懿停下脚站着听了一会儿,心想,这吟诗的人胸有壮志。

        正想着,从院里闪出一翩翩少年,他斜视了一眼司马懿就傲慢地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几个侍从。

        司马懿问:“那少年是谁?”

        当差的说:“是曹植公子,要去狩猎,刚才就是他在吟诗。”

        司马懿心想,原来是曹植,果然有才,只是太傲慢了。又走进一个院子,见一公子在和人玩斗鸡,司马懿远远站着看了一下,他问:“这位公子是谁?”

        “曹丕公子。”

        曹丕?早听说他懒散好玩,果然不假。司马懿便走近前看了起来,不一会儿,曹丕的鸡斗胜了,曹丕高兴得手舞足蹈。

        左右都称赞他、祝贺他,惟有司马懿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斗鸡胜算个什么,斗人获胜才让人敬佩。”

        曹丕听了一惊,回头见是一陌生人,便问左右:“他是什么人?”

        “司马懿,新来的文学掾。”

        “司马懿?听父亲说过,很有谋略,可惜是个风瘫。”

        司马懿说:“已经好了。”

        “啊!好了,那太好了,我们进屋去聊聊吧。”曹丕见这人不凡,就热情地说。

        二人进屋坐下后,曹丕说:

        “你刚才的话必有深意,请赐教。”

        “岂敢、岂敢,在下只是脱口而出罢了。”

        曹丕亲自给司马懿端了茶说:

        “司马公,我听说当今天下有三智圣,一是卧龙孔明,二是凤雏庞统,那第三个就是神骏司马您了。要不怎么姓司马嘛!”

        “过奖了,我哪里是神骏,我不过是一匹忠实的马而已。”

        曹丕说:“我要向父亲请求,让你到我的部下,专门辅助我。”

        曹丕给司马懿留下了与曹植截然不同的印象。司马懿心想,那曹操手下智囊太多,曹丕既是与我投缘,那就辅助他吧。再说,曹丕如果做了继承人,那我今后……想到这儿,司马懿毅然说:

        “凭长公子主宰。”

        “好。就去跟父亲说。”

        司马懿来到丞相府,被曹操众多的谋士惊呆了,上百的谋士都被曹操网络到自己的麾下,难怪曹操成功得这样快。

        荀彧首先给他介绍郭嘉,司马懿知道,他和荀彧的智慧不相上下,都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他们两人都是为曹操立下大功的人。

        司马懿走近几步,向郭嘉施礼。

        郭嘉也知道曹操二请司马懿的事,对司马懿也很客气。

        那边两个谋士在争吵,荀彧指着年纪已长的一位老臣说:“他叫程昱。”司马懿已听说程昱是曹操的心腹谋士,忙向他施礼。程昱说:“好啊,我们有了神骏,这一下丞相可以腾飞啦。”

        司马懿忙说:“仲德兄,说玩笑了,你们都已功勋卓著,我还寸功未建,哪里是什么神骏。”

        正说着,贾诩和刘晔进来了。

        荀彧向他俩介绍说:“这是司马懿。他们二位是贾诩和刘晔,他是善出高谋的贾诩,他也是善出奇谋的刘晔。”

        贾诩说:“啊,不是患风瘫了吗?好啦。”

        “好啦。”司马懿回道。

        不一会儿,荀攸、陈群、祢衡也来了。

        荀彧指着瘦长身段的谋士,介绍道:“他叫苟攸,是我的侄儿,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又指另外两人说:“陈群、祢衡也是谋士。”

        然后唤苟攸过来说:“这是司马懿,刚来。”

        苟攸施礼道:“噢,司马兄,听说是神骏,久仰久仰。”

        司马懿回礼道:“哪里,哪里是什么神骏,一匹忠马而已。”

        苟攸笑道:“神骏也好,忠马也罢,反正是一匹宝马。”

        正说着,只听“宰相驾到”。

        曹操走了进来。

        “众爱卿,大家都是有名的谋士,我今在此召集大家来就是要大家为官渡的战役出谋划策,以便制订新的方案。现在,我就先恭听众卿的高见吧!”

        曹操见大家都不说话,就指了指荀彧说:“我看就请荀彧先说说你的计谋。”

        荀彧说:“官渡一战,是袁绍和我主的大决战,我主要统一北方,这一战就势在必行,而且只能胜,不能败,所以我们现在还要加强准备工作,暂时还不能急于进攻。”

        曹操听了点了点头。

        荀彧看了看司马懿说:“司马懿足智多谋,你也说说你的看法。”

        曹操说:“也好,仲达,你就说说吧,我也很想听听你的高见。”

        司马懿则说:“好吧,那我就说了,以臣下的意,观之袁绍有十倍于我的兵力,自古以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毖须智取,而袁绍属于远征,所以我方取胜的关键就在一个‘粮’字。”

        此语一出,四座皆惊。曹操听了,也对他刮目相看。

        晚上,曹操在灯下看书。曹丕来到曹操跟前:

        “父亲,把司马懿安排到我那儿吧。”

        曹操把书放下,问:“为什么?”

        “我跟他谈得拢。”

        曹操看着儿子,心想,要让他做我的继承人,那还真得给他配个能为他谋划的人,就说:

        “好吧,算你有眼力。”

        “谢父亲。”曹丕说完就转身朝门走去。

        “回来。”

        曹操严肃地看着他:“还斗鸡吗?”

        “不斗了,司马懿说斗鸡胜了算什么,斗人胜了才是正事。”

        “斗人?好,正要你跟他好好学学斗人……”

        一次,曹操要去出征,曹丕、曹植将到城门送行。

        曹丕想借此确立世子地位的关卡,应给父亲留下什么印象才好,便让人去唤司马懿来。司马懿来了,曹丕问:“明天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你说我应该说什么才好。”

        司马懿想了想,说:“曹植风流潇洒,文赋好,这是他的优势,而忠厚仁孝是您的品性,父亲要去远征了,生死难卜,难道您不为父担忧吗?”

        曹丕恍然大悟。

        次日,城门外,众大臣给曹操送行,曹植果然对父亲朗诵了一段壮行别辞。曹操听了十分赞赏,曹植面现得意之状。

        曹操转过头来看着曹丕,想听他说什么,不料却见曹丕眼泪汪汪地泣道:“儿只祈盼父亲早日平安归来。”

        曹操帮他拭去了泪,说:“托我儿的孝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众大臣们听了都很感动,左右都有人拭泪。曹操见状,深情地看了一眼曹丕,见他还在热泪泉涌,心里为之一动……

        就是这一哭,决定了曹丕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曹操出征回来后,曹丕被封为太子,司马懿被封为太子中庶子,整日在太子府里陪曹丕读书、骑射,帮曹丕出谋划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