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下跪,关乎观念,也关乎利益

下跪,关乎观念,也关乎利益

        中国人比较喜欢下跪。只要仪式需要,情感需要,都可以坦然双膝跪倒,忽的一下,矮了半截。小时候看石印的毛宗岗父子版的,说到刘备东吴招亲,先跪吴国太,再跪新婚夫人。跪来跪去,拐了孙权的妹子逃走,让碧眼儿赔了夫人又折兵。金圣叹评日:先跪丈母,再跪夫人,今日丈夫多此类伎俩。真实情景,刘备是娶了孙权的妹妹,但肯定不会如此不堪,但小说却非要这样演义不可,否则,男人们不喜欢看。

        下跪不是男人的专利,但在过去的中国,男人却比女人跪的机会多。出来抛头露面,多半是要跪的。见长辈要跪,见官要跪,有求于人要跪,碰上投机的,拜把子结义也要跪。当然,回到家,如果怕老婆,没人处,对老婆或者小老婆也要下跪的。怕老婆的故事,是民间笑话中的永恒主题。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讲究父权、夫权、三纲五常,乡里社会永远都在欣赏男人跪女人,跪的花样翻新。连一些民间公认的英雄也要委屈一下,比如上面讲的刘备,还比如杨家将的故事,杨老令公跪过佘太君,杨宗保跪过穆桂英。欧洲人下跪比我们稍微打了点儿折扣,官面上,见了国王,也不过跪一条腿。但是,看他们当年的版画,怕老婆的男人,也是给夫人双膝跪倒。中西文化有差异。但怕老婆的光景,却都差不多。

        下跪这种仪式,到底是谁发明的呢?这事还真难考证。反正无论什么人种,差不多都跪。某些高级哺乳类动物,等级低者向等级高的表示臣服,也是把身躯低下来,匍匐在地。讨好异性,也是躯体性谄媚。人是站立行走的,弯着腰,不如干脆双膝跪倒,于是有了下跪的仪式。我想,这样猜测有点儿道理。所以,古代有人论证人长了双膝,就是为了下跪的,其实也不能说一点儿根据没有。下跪,就是臣服或者是讨好异性的仪式。这个仪式,有动物的本能在里面。

        人是能创造文化的动物。很顺理成章的,就把下跪变成了政治仪式。不仅要跪,而且要跪的规规矩矩,轰轰烈烈。于是,祭祀仪式要跪,见面仪式要跪,朝仪式更要跪。等级社会,不跪,用什么行为来展示等级尊卑呢?时间一长,下跪又跟某些政治理念挂上了勾,比如天下观,朝贡结构。理论上讲,中国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中心,自己的王朝,也是天下共主。因此,只能万邦来朝。不朝也没关系,但来了就得朝。接待外国使节,没有外交部,而是礼部。无论你是谁,从哪儿来,见了中国皇帝,都得按中国的礼仪,双膝跪倒。

        原本,西方人跟中国是不搭界的,来往非常稀少。但是,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到处走。看见弱的就欺负,看见强的就跟人做交易。西方的近代不是我们的近代,要早很多,人家开始第一波手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还在睡觉。最早来中国的西方人,如果非得跟中国的中央政府打交道,比较麻烦的事,是礼仪问题。无论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见自己的国王或者首领,都是不跪的。可是,在中国见皇帝,却非跪不可。因此,在英国皇家使者马噶尔尼来华之前,所有的西方人,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使臣,见中国皇帝都下跪。毕竟,利益要紧,不跪,什么事也办不成。

        反过来,按天下观的道理,中国皇帝的使臣,是不应该跪任何一个番邦的国王的。因为这个所谓的道理中,皇帝的使臣,等于钦差,跟番邦国王平级。可是,清朝自康熙跟俄罗斯人接触之后,双方打了一仗,签订了一个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此后双方使臣来往,俄国使臣跪中国皇帝,中国使臣也跪俄国沙皇。只是后者有意被中国人隐瞒了。在清朝,俄罗斯跟其他外国不一样,是放在理藩院来管的。而且,俄国悄悄地被视为同等对待的王朝,而非需要进贡的番邦。只是在我们自己的文字记录中,依旧把俄国使臣来华,说成是进贡来朝而已。而俄国使臣的规规矩矩的下跪,也似乎说明了这一点。殊不知,我们的人去人家哪儿,也这样。

        雅克萨之战,中国皇帝动用了几万大军,才攻下哥萨克几个小据点。仗虽然打赢了,却也见识了俄罗斯人的凶悍和实力。因此,此后的中俄关系,只能是平等的——一种对自己人刻意隐瞒的平等。可是,中国人却不想把这个平等给那些从海上来的红毛番。当家的满人,不懂海上的事情。于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依旧得下跪,而且并没有中国人回访——其实中国人连他们之间的分别,也不清楚。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事情起了变化,英国人马戛尔尼( Maey)伯爵来了。

        马戛尔尼是代表英国国王来的。此时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是最有野心的国家,绝非此前荷兰那些海上马车夫所能比拟。马嘎尔尼们要用他们的世界图景,改造这个星球。中国天圆地方的天下,碰上这些番人,有麻烦了。马戛尔尼要的是平等关系,却不是中俄那种被遮掩的平等。其实,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的之前,双方的交涉,英方做了让步。即马戛尔尼可以按中国礼仪见皇帝,但也需中国相当的大臣,对着英国国王的御影,行同样的礼节。可是,这不是在遥远的俄罗斯,那里做什么中国没人知道,在家门口如此这般,没一个大臣敢于这样做的,即使皇帝同意,也存在巨大的文化障碍。谁要是做了,连家乡都没法回。几十年后,郭嵩焘作为第一任驻外使节出了洋,结果卸任回乡,大家都骂,何况当初?

        丝毫没有觉察到英国人强大的满人统治者,用轻蔑的态度打发了狂妄的英国人,平等通商告吹了。但是,在中国从南走到北的英国人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们仔细观察了这个国家,随行的画师,像照相一样,画了很多中国的画。他们看透了,以往传教士笔下强大和谐的中央帝国,不过是只纸糊的老虎。下次再需要建立关系,就可以带船炮来了。下跪这点儿事,终于惹出了大娄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