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役小角这个人的故事。
役小角也叫役优婆塞或贺茂役公,不过,也许叫役行者听起来更响亮些。
役行者在舒明天皇六年(634)生于大和国葛木上郡茅原村。
安倍晴明的师父贺茂忠行也是葛木的贺茂氏后裔,是位阴阳师。另外据《新撰姓氏录》记载,八咫乌是贺茂建角身命的化身,之后成为鸭县主之祖。所以,鸭与化为八咫乌的贺茂氏,就是那位出身于贺茂氏的贺茂役公(即役行者)以及晴明之间,自古以来便有不解的渊源。
役小角的母亲梦见有金刚杵进入口中,随后便生下了这个儿子。相传役小角出生不久,便能口述佛教经典。
据说役小角后来成为山岳修验道的始祖,又掌握孔雀明王咒法,而且能差使前鬼和后鬼
某日,役行者想在葛城山与吉野的金峰山之间架桥,便呼唤土地神前来劳作。但葛城山的神明一言主大神因为面目丑陋,便不肯在白昼间现身,只在看不见容貌的黑夜里劳作。
役行者为此大为动怒,便将一言主大神困在了岩石中。
一言主便附在韩国连广足身上,借他之口诽谤役行者。
“役优婆塞意图颠覆天皇。”
天皇听信谗言,派遣使者去抓捕役行者,不料役行者法力高强,使者只得无功而返。
于是朝廷便捉了役行者的生母,以此威胁他。
“想要救你母亲一命,就乖乖束手就擒。”
为了让朝廷放过母亲,役行者自行现身,被捉住后流放伊豆。
役行者虽然身处伊豆,却御风而行,自由自在。相传他时而游走于富士高岭,时而化为仙人,西渡大唐修行。
原野上是满眼的新绿,吹过原野的风中也掺杂着林木间散发出的嫩叶香气。
安倍晴明在河川的堤岸上走着,眺望着这春意盎然的景色。每每有风吹过,将那白色狩衣的衣袂吹得鼓胀起来。
河面上波光粼粼。
走在晴明前面的是一位僧人打扮的老者。两个人已经走了三天,从都城来到这里。
“快到了。”老僧回过头对晴明说。
“是。”晴明应道。老僧又继续往前走。
四天前,晴明与博雅在晴明宅邸的外廊上饮酒时,这位老僧飘然而至。
在蜜虫的引领下,老僧见到了晴明,低下头说:“鄙人广达,因有事相求于晴明大人,特登门拜访……”
受老僧之托,晴明才来到这里。
禅师广达本是行禅的僧人,常常进入吉野的金之峰——即金峰山,于山林间踱步诵经,禅求道。
吉野郡的桃花乡有一条河流,名为秋河。
一棵巨大的梨树从岸的这一边倒向那一边,犹如一座桥的模样。这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如何形成了这样的桥,无人知晓其中的内情。
还有人说,早在三百年前就有这圆木桥了。
不仅是人,鹿和野猪等兽类也从这座桥上走过,来往于两岸之间。
不可思议的是,这座桥从来不会腐朽,也从未遭到损坏。如果是普通的圆木,常年风吹日晒,早就该腐烂了,但不论何时看到这座桥,它都像即将抽出枝条、长出叶子一般,犹如一棵生机勃勃的树。
而且无论发多大的水,这座桥都不会被冲走。
有一天,因为有紧要的事,广达下了金峰山来到桃花乡。他偶然经过这座桥,便一边诵经一边走了上去。
不想,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呜呼,勿要踩疼我!”
咦?他停下诵经,止住脚步,可周围没看见任何人。
那是个小而微弱的声音,与拂过耳边的风声无异,细微得让人难以分辨。几乎叫人怀疑,刚才是真的听到这样的声音了吗?
大概是错觉吧?他继续往前走。
“让我从这里出去。”
耳边又传来了这样一句话,声音与方才有所不同。
广达驻足往周围一看,四下里还是没见到一个人影。
又走了几步,耳边再次响起一个声音。
“让我们实现心愿吧。”
他再次驻足察看,与方才别无二致,身边并没有人的踪迹。
好像还能听到点别的动静,可又听不清楚。
如果再往前走,声音又一次传来,似乎不是错觉。
“呜呼,勿要踩疼我!”
“让我从这里出去。”
“让我们实现心愿吧。”
在这些声音之外,一些微弱的声音也逐渐传入耳中。
“我乃……”
“我是……”
“我为……”
过了桥,广达再次折回,发现果然还能听到同样的声音。不知是何物在努力地向他传达着什么。
倏忽间,广达体内涌起一股炽热的情感,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做点什么,救助这些发出声音的东西。
抱着这种想法,广达与乡里人到处攀谈,可没有人听到过他所说的声音。
该怎么办?广达苦苦思索。
“请都城的阴阳师来怎么样?”
有人向他提议。
“住在土御门大路的那位叫安倍晴明的阴阳师不是很厉害吗?”
“这样的事,还是得找阴阳师啊。”
于是广达来到都城,造访晴明的宅邸。
应他的请求,晴明要与广达一同离开都城前往此地查看。
但是,博雅在两天后恰好要值夜,无法连着几天都出门在外,便噘起了嘴表示不满。
“你要去吗?”晴明问。
“没、没法去……”博雅答道。
“确实听得到。”
晴明踏上那座桥,走了一个来回后这样说。
他中途多次驻足,侧耳倾听着什么声息。
“对吧。”广达说。
“是禅师所言的声音。”晴明应道,“不过,也像您说的,听不清其他声音在说些什么。”
“你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声音吗?”
“知道。”
“是哪里?”
“来自这根架桥所用的圆木之中。”
“什么……”
“请稍等。”
晴明再次来到梨木桥上,左手撑在木桥上,双膝跪地,口中小声诵着咒语,把左耳贴于圆木表面。
“嗯……”晴明小声自言自语起来。
“哦,原来如此。”
“原来是这样。”
“嗯。”晴明不断点着头,不久后站了起来。
“您是明白了什么吗?”广达问。
“大概多少知道了一点……”
“是怎么回事呢?”
“这座木桥中有佛存在。”
“您说什么?”
“这后面难以听清的声音分别是‘我乃阿弥陀佛’,‘我是弥勒佛’,‘我为观音菩萨’,似乎是在说这个呢。”
“那、那么,说话的就是那三尊佛吗?”
“正是。”
“佛为何会在这样的桥中呢?”
“据三尊佛所言,以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
晴明将听到的故事娓娓道来。
三百余年前,役行者在此地发现了这棵梨树。
看到这棵树后,役行者赞叹道:“嗬,这可真是一株良木。”
“通常而言,梨树并不是适宜雕刻佛像的木材,不过,这树中竟然已经有三尊佛存在了。”
据说役行者抚摸着树干,这样说道:
“此乃阿弥陀佛。”
“此乃弥勒佛。”
“此乃观音菩萨。”
而后,役行者将树砍倒,这棵树倒下来,正好从岸的这一边搭在了那一边,犹如桥一般架在河上。
接下来,役行者正要开始雕刻佛像时,传来了母亲被抓的消息,他没来得及雕出三尊佛的形象,便被人抓了起来。
“可是,因为那役行者抚摸着树身,已经唱诵过佛名,所以三尊佛便寄身其中了。”晴明说道。
“是真的吗……”
“是的。于是每当有人走过,桥中的佛便出声呼唤,可普通人的耳朵却难以听见。若不是禅师这样修为高的人,或者像我一般的人,是无法听见这些声音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广达怆然泪下,频频颔首,“那就由我来雕刻吧。我来将这段木头雕刻成佛。”
广达开始动手雕刻。
用锤子和凿子叮叮当当地敲打,不费多少力气,树木便仿佛自己生出了形状。不过十日工夫,广达雕刻出了三尊佛像。
这三尊阿弥陀像、弥勒像、观音菩萨像,被安置在了吉野郡越部村的冈堂内。
据说为了参拜佛像,芸芸香客从四面八方赶到此地。
不过,雕刻完三尊佛像,梨树仍有剩余的木料。人们便用剩下的木头重新建起了桥,就架在秋河上原来有桥的地方。
自不必说,那座桥上有人行走,除了人之外,鹿和野猪等兽类也一如既往地渡桥而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