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袁家二公子铁血帝国关键是看时机和成效

关键是看时机和成效

        中伏不仅让林凤祥受到打击,也断绝了他待援的最后一点希望。不久,连黑豆都没得吃了。林凤祥下令杀骡马,骡马有限,杀完了开始煮皮箱刀鞘,带皮的也煮完了,又从地上挖掘马齿苋、当归这些野菜为食,还有人则剥开榆树,取皮研末,做成面条。等到连这些东西都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甚至俘获的官兵和逃兵也被杀掉,取人肉以食,尽显战场上最黑暗和悲惨的一面。

        漫无边际的逃亡开始了。经过这次逃亡,太平军的兵力变得严重不足,只剩下两千多名死也不投降的广西老兵。考虑到兼顾两镇也变成了不可能,林凤祥遂放弃西连镇,率部进入了东连镇。

        在此之前,僧格林沁曾经开壕筑堤,为的是蓄积雨水。等到堤坝建成,蓄水已达到房顶那么高,这时便掘堤放水,对太平军阵地进行围灌,之后又用大炮进行连续轰击。

        看到太平军阵营出现混乱,僧格林沁才正式发起总攻。林凤祥往来督战,身受两处枪伤,他身边的两千勇者或战死沙场,或投水自杀,再没有一个肯屈膝投降。

        1855年3月7日,东连镇被僧格林沁所攻破,林凤祥也在躲藏的地窖内被俘。尽管地窖内还储有可供他一月食用的粮食,可这已经无济于事了。

        两天后,也就是3月9日,咸丰收到了僧格林沁从前线发来的捷报。这段时间正是曾国藩在九江和湖口遭遇大败,石达开发起全面反攻的时候,咸丰太需要一个战场上的好消息来冲冲喜了。尽管僧格林沁拖了这么长时间才解决问题,但毕竟是解决了,而且僧格林沁身为皇亲国戚,统率的是八旗官军,不同于曾国藩的湘军。换句话说,僧格林沁才是纯粹的家里人,他赢了,就是在给皇家长脸。

        咸丰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在清代,一般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被封为亲王,僧格林沁以一个蒙古郡王,皇帝的表兄(还不是正宗的)就被封亲王,这在当时非常少见。自此以后,僧格林沁的故乡科尔沁左翼后旗就被称为“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这一称谓一直沿袭至今。

        僧格林沁的同伴就没这么好运了。胜保还未到山东之前,天京发来的援兵已被沿路消耗得差不多了,再给他倾力一攻,连山东都立不住脚,只剩得一千余人拼死突围后南返回京。

        援兵余部刚走,李开芳来了。李开芳此行本为接应援军,但由于消息滞后,等他到的时候,北援早已失败,他自己也被胜保包围于高唐。不过随后遭到霉运的不是李开芳,而是胜保。由于胜保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下,仍迟迟无法攻破高唐,咸丰下令将其逮京问责,攻克高唐的任务也同时移交给僧格林沁。

        高唐州是中梁山好汉救柴进的地方,似乎天生对造反者有利,对官军不利。到了高唐之后,僧格林沁发现,不是胜保无能,实在是高唐州太难攻了。

        高唐以前是存储军火之处,当地盛产制造火药所必需的硝石、硫黄,粮草也很充裕,要打仗,李开芳几乎没一样缺的。他从连镇出发时虽只带了六百轻骑兵,但这六百余人“皆百战精锐”,都是打仗打出来的能战之士。

        在此基础上,李开芳在城外挖掘三道深壕,三壕相通,壕内藏有太平军。官军从壕上穿过,不是被长矛挑个对穿过,就是被鸟枪打死,加上城内能够居高临下,以明击暗,所以每次官军都要碰得头破血流,伤亡十余人算是少的,多的时候一次就要损失百余人。

        胜保攻城时,十八般武艺全都使上了,参加攻城的骑兵有满洲骑兵、蒙古骑兵,步兵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北方官军外,还包括南方来的川勇,可是无一例外地都遭到败绩。

        如果僧格林沁也像胜保一样采取大兵强攻的办法,显然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

        高唐很难攻,那么换个地方呢?僧格林沁将胜保的四面包围改为网开一面——网开一面不是说都不对,关键是看时机和成效。

        在主动闪出空当的同时,他像在连镇时一样加紧围城,能断的粮道全部断掉。胜保在时,太平军有时晚上还能到城外村庄里去征粮,随着僧格林沁越围越紧,连这种机会也没有了。

        眼见得城中粮草不断地少下去,李开芳心里打起了鼓。这时他又得知了连镇太平军覆灭的消息,越发感到高唐非久留之所,于是开始计划突围。

        1855年3月17日,李开芳扔掉所有马匹辎重,带着余下的三百人趁夜步行突围。僧格林沁那鹰隼般的眼睛始终紧盯着太平军突围的方向,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将李开芳挡住,把太平军重新堵回高唐州,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要的,恰恰是李开芳正在做的。在北伐以来的所有突围中,高唐州突围可以说是太平军最为失算的一次军事行动,它为李开芳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