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张爱玲的诗《缘分》第三节

第三节

        终于和母亲在一起了。母亲住的爱丁顿公寓和父亲的家多么不同呀——那是后来使胡兰成觉得“兵气纵横”、“现代的新鲜明亮几乎带刺激性”、“华贵到使我不安”的房间——明净敞亮的客厅,精致温馨的卧室,清爽典雅的书房,镶着瓷砖棚顶的洗手间,点着煤气炉子的厨房,还有宽大的阳台和阳台上的玻璃门,每一样都让爱玲为之喜悦,觉得新鲜而愉快。

        记忆的长绳被时间的锯子割断了又重新接起来,住在爱丁顿公寓的张爱玲仿佛回到八岁那年,妈妈第一次回国的时候,牵着她的手在花园里漫步,指点她行走坐立的姿势,取笑她英语发音的蹩脚,教训她说话不要直瞪着人看,走路时两腿不可分得太开,衣服是葱绿配桃红的好,艳不要紧,但不能俗,搭配是首要学问……

        如今整整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里,上海的变化多大呀——不要说这十年,单是去年一年,上海发生了多少大事呢。这动荡不安的一九三八呀,在这一年里,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宣告成立,电影红星周璇与第一任丈夫严华结婚了,同年加入国华影业公司;上海影后胡蝶却在与潘有声新婚不久,双双迁往香港躲避战乱;京剧名伶梅兰芳亦趁着率团赴香港演出的机会就此留港闲居,暂别舞台;主演过《花好月圆》、《柳暗花明》等影片的黎明晖在主演《凤求凰》后退出影坛;张爱玲喜爱的电影明星谈瑛主演的《夜奔》在长达半年的审查删剪后终于公映,同时上映的还有蔡楚生做导演、蓝苹(江青做演员时的艺名)主演的《王老五》;在这一年里,二十卷本《鲁迅全集》出版;巴金写完,《爱情三部曲》合刊出版,同年十月与萧珊赴桂林,与夏衍等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赵朴初接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萧红与萧军得到邀请去山西临汾的民族革命大学,于此第一次遇见丁玲,同年夏天萧红与萧军分手,怀着萧军之子与端木蕻良回了武汉;在这一年里,宋庆龄先后在广州和香港组织“保卫中国大同盟”,向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宣传抗日,募集医药和其他物资……

        这些个热闹,张爱玲都没有赶上,只是呆在她父亲的家里忙着生病,也忙着生气,忙着想出逃的办法。然而现在好了,现在她又可以回到上海的怀抱了,可以耳闻目睹地与这个城市手牵手,心贴心,看到的每件事物都是亲切跃动,活色生香的。

        爱丁顿公寓所在的静安寺路,是电车的始发站。电车向东穿过繁华的南京路,一路商店、酒楼、书肆、咖啡厅、股票交易会所、跳舞厅……一直驶到终点站广东路外滩。张爱玲一直都喜欢听电车“克林克赖”的行驶声,仿佛枕在铁轨上睡觉——电车后来成了她小说里的重要道具。

        除了电车声,还有静安寺的敲钟声,斜对过平安电影院的打铃声,后身百乐门舞厅里尖细嗓子的唱歌声,以及楼下卖馄饨的梆子声,都会在静夜里凌风度月而来,让她即使在梦中也会安心地记得:我是在母亲的家里了,终于和母亲在一起了。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上海,是繁华的极致,美景中的美景。

        整个世界都在动荡中,破坏中,并且即将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然而乱世里的一点点安宁,格外珍稀可贵。

        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太宝贵了。此后张爱玲写了许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记载公寓生活,但凡与母亲有关的文字,总是写得无比温柔。她在文章里说自己有个怪癖,非得听见电车声才睡得着觉——其实我想是因为电车声使她想起母亲,觉得仍和母亲同居一室,如此才会安稳睡着。和母亲在一起的公寓生活是她少女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因此即使是衣食这样的琐事,也都新奇而有趣,称得上色香味俱全的。

        “在上海我跟我母亲住的一个时期,每天到对街我舅舅家去吃饭,带一碗菜去。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着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

        “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而又是最软性的闹钟,无如闹得不是时候,白吵醒了人,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有了这位芳邻,实在是一种骚扰。”

        “我母亲从前有亲戚带蛤蟆酥给她,总是非常高兴。那是一种半空心的脆饼,微甜,差不多有巴掌大,状近肥短的梯形,上面芝麻撒在苔绿底子上,绿阴阴的正是一只青蛙的印象派画像。那绿绒倒就是海藻粉。想必总是沿海省份的土产,也没有包装,拿来装在空饼干筒里。我从来没在别处听见说有这样东西。”

        ——《谈吃与画饼充饥》

        在父亲家里时,她从没做过家务,也没搭过公车,现在,这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洗衣、煮饭、买菜、搭公车、还有省钱……她有一种奇怪的挂角归田的感觉。从前对田园的理解就是,逢年过节,田上的人就会往家里送麦米来,就像里的乌进孝送年货,或是刘姥姥送蔬果。

        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吃了回茄子,硬是没吃出茄子味儿来;张爱玲看不到田园里的茄子,却在菜场上看到了“野趣”——那么复杂的,油润的紫色。除了茄子,还有新绿的豌豆,熟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以及饱满如婴儿脸的胡萝卜。

        有一天她们买了萝卜煨肉汤。姑姑张茂渊说:“我第一次同胡萝卜接触,是小时候养‘叫油子’,就喂它胡萝卜。还记得那时候奶奶(指李菊藕)总是把胡萝卜一切两半,再对半一切,塞在笼子里,大约那样算切得小了。要不然我们吃的菜里是向来没有胡萝卜这东西的。为什么给‘叫油子’吃这个,我也不懂。”

        张爱玲听着,觉得有无限趣味,仿佛做文章。

        她总是这样子满脑子的罗曼谛克,从每一言每一语每一时每一处里发现新生活的美,新生活的好。即使洗菠菜,也有美的发现——菠菜洗好了倒进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油在锅里滋滋地叫,她可不急,还饶有兴趣地把篾篓迎着亮举起来,看那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笑着问妈妈:像不像是开在篱上的扁豆花?

        黄逸梵头疼地看着女儿,越来越发现她在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幼稚,她不厌其烦地叮嘱她,指点她:走路不能横冲直撞,要懂得看路;说话时不能直瞪瞪地看着人家的眼睛,也不能东张西望神色张惶,要看着对方的鼻尖或是眉心;记得点灯后要拉上窗帘,不能忽然地无缘故地大笑;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别总是皱眉或者低头;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就别说笑话;还有,不要把壶嘴对着人的脸,要朝向没有人坐的方向……

        她给她讲了一个关于“眼神”的故事:大户人家选妾,众女子林立,其人命“抬起头来”,一女子应声抬头,瞪大了眼睛让人看,是为不知羞耻;另一女子抬了一下头,又立刻低下,是为小家子气;第三个女子央之再三方将眼角一溜,徐徐抬起头来,眼帘却垂下了,瞬即又眼风一转,头向后俯,是为媚态,为会看。

        爱玲笑起来:“像是里写孟玉楼的话:行走时香风细细,坐下时淹然百媚。”

        母亲瞅她一眼,叮嘱说:“要你照镜子练习眼神表情,并不是要你学抛媚眼,是要你记着怎样看人才不算失礼。坐的时候要端正,可是也不能一块木板似的,两肩要微微地分前后,但也不能拧着身子……”

        说一万句,不知道有没有一千句进得了她的耳;即使听进去了,记在心上的不知到不到一百句;而落实到行动,则最多剩不下十句了。

        教她用汽油擦洗衣服,她却只顾着玩,故意地放慢手脚,让汽油尽量挥发,因为喜欢那满屋子清刚明亮的气息,最后便只好不用她帮忙,免得浪费。

        黄逸梵有时会忍不住对着她叹息:“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自己处处受痛苦。”

        爱玲羞愧地低着头,却又偷偷微笑——便是母亲的责怪也是温暖的,因为贴心。

        为了使母亲宽心,她努力地要学好,认真地跟母亲学习煮饭,用肥皂粉洗衣服,这才发现,原来洗一块手绢儿也有许多程序:搓,不能太用力;揉,又不能不用力;如何使肥皂打得均匀,起泡,却又不至浪费;漂洗到没有一丝皂沫才算干净,拧干后,要展得很平才可以晾;不能直接晾在铁丝上,会留下锈迹;可以湿着贴在干净的瓷砖或者窗玻璃上,像一幅画;一块玻璃贴一块手绢,贴成一面绣花窗,干的时候再一张张地把手绢撕下来,就跟浆过的一样挺直干爽。

        她揭开一块手绢,透过窗格,看见弟弟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