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站在风口上电影CHAPTER SEVEN 百战归来再天使

CHAPTER SEVEN 百战归来再天使

        “投资就是在练兵、在磨刀。”雷军说。他想做移动互联网却不懂,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多看别人怎么做,而天使投资就是“交学费”。雷军的每次投资都有清晰的战略意图——全部依照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三大板块整齐分布。自幼养成的围棋爱好让他成为一个做事极有逻辑和目标的人,绝不浪费每一粒落子。

        2007年年底离开金山之后,雷军投资了近20家公司,市场估值200亿美元,这恐怕是他当初未曾料到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将雷军的天使投资定义为“无心插柳”,这些布局令他后来的创业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投资就是投人



        2004年,当时还在金山但任CEO的雷军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君联资本(原联想控股)的朱立南打来的,朱立南曾在2000年时与雷军一起合伙投资卓越网。朱立南打电话的目的是想向雷军打听一个人,孙陶然。

        1996年的中关村,雷军参加一次会议,一进会场就看见一个年轻人在台上讲得慷慨激昂,这个人就是孙陶然。后来散会后,雷军与孙陶然都没有急着走,两人一见如故,聊了很久。并且之后的数年里,雷军和孙陶然每次交谈,两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见解惊人的一致。

        孙陶然,吉林省长春市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后由于没能拿到当时的留京指标,却不甘心回老家,弃分配开始了北漂的生涯。1996年,孙陶然联合投资创办蓝色光标公关公司。目前蓝色光标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公关顾问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公关公司。1997年,他又创办《生活速递》高尚社区直投杂志,这是中国最早的DM杂志之一。1998年,又联合创办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任董事、常务副总裁,策划了恒基伟业最著名的产品“商务通”,该产品1999—2001年间,一度市场占有率超过70%。

        2000年,孙陶然从“商务通”的常委副总裁的位置下来以后,就靠打高尔夫打发时间,孙陶然自己说那两年整天就是游手好闲。后来朋友劝他说,孙陶然,不能就这么退休了,你这么年轻得再干点事。当时有个朋友说李嘉诚下面的一个基金想投资给他,当时的孙陶然玩心很重,说再说吧。但碰巧孙陶然带着家里人去香港,就顺便去见这个基金的负责人。

        当时孙陶然往长江大厦里一坐,顿时感觉浑身上下非常寒冷。他当时就穿着个大裤衩,趿拉着拖鞋,穿个短袖t恤。

        和孙陶然见面的是行政主席,很大的一个职位,一上来就让孙先生谈一谈项目。孙陶然说,没有什么项目,接着就是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当时孙陶然公司里的一些人正在做电子词典的项目,他就重点把电子词典讲了一下。

        香港会见后没多久,人家就开始跟进,说要投这个公司,当时孙陶然心里就开始犯嘀咕。

        因为这个项目他觉得不是特别靠谱,签了之后怕搞砸了,不仅丢自己的脸,还丢内地人的脸,孙陶然良心上过不去,后来他就说,这个项目我不太想做了,别投了。

        刚好这个时候他又碰到联想的一个朋友,说联想开始做投资了,问认不认识朱立南。孙陶然说,不认识。这个人说:“你太老土了,联想三少帅,你都不认识。”

        2005年,柳传志在卸任联想董事局主席后,想通过资本路径实现联想的传承与再造,重点培养了三个人,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媒体将这三个人称做“联想三少帅”。

        后来,这个人就介绍孙陶然跟朱立南见了一个面。孙陶然那个时候因为已经经历了这些创业的思考过程,对于重新创业这些事已经有了想法,孙陶然当时想做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业在孙陶然看来是“遍地有黄金”,关键是要找出切入点。

        朱立南在见面后感觉孙陶然这个人比较靠谱,但是和他毕竟是一面之缘,不太熟,心存疑虑,于是朱立南给雷军打电话,问了很多东西。雷军当时接到电话后,向朱立南说了好多孙陶然的好话,觉得陶然做什么都能成。说到最后,朱立南甩下这样一句话,雷军,既然你觉得这么好,那你要不要一块儿出钱?

        那时雷军也没弄明白孙陶然到底要弄个什么东西出来。事后,雷军在博客上公开说拉卡拉是自己作为天使投资人的第一笔投资,“当时我确实没搞懂他想干的事情,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投资。”

        雷军的原则就是——投资投的就是人。在人和项目之间,雷军更看重的是人,人是决定性因素。在交往中,孙陶然务实低调的作风给雷军留下深刻印象。雷军立刻给孙陶然打来电话,问能不能给他个(投资)机会。孙陶然回忆说:“雷军很谦虚。”

        孙陶然求之不得。2004年年底,孙陶然获得联想、雷军的第一轮200万美元的融资。但是,孙陶然刚创办拉卡拉的时候,脑子里只是一个进入金融服务行业的想法,这个想法还不清晰。

        2005年,拉卡拉还只是为银行开发电子账单的服务平台,只是帮助银行做网络、账单、It服务。拉卡拉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模式和业务的探索阶段,甚至在有些方向上把产品都研发出来了,但后来发现缺乏支撑的渠道和网络,又中途下马,走了近两年的弯路。

        “1996—2006年是电信服务提供商(SP)的十年,2006年后金融开放,金融服务肯定有市场。”这是雷军对孙陶然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坚定了孙陶然的信心。

        

帮忙不添乱



        拉卡拉是把一种便民金融服务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为此,雷军和孙陶然没少在一起琢磨。

        孙陶然高度评价说:“雷军一个人基本上相当于拉卡拉的半个创业团队。”创业初期的很多创意和模式都是他们一起探讨和摸索出来的,经常是已经深夜11点,他们还在外面的茶馆开会。孙陶然说:“雷军是百战归来再天使,这样的人给创业者投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宝贵的历练和经验。”

        2007年的一天,联想的会议室里,拉卡拉决定进行第二轮融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拉卡拉的估值问题。作为亲历拉卡拉从出生到成长的当事人,雷军和孙陶然心里都有个数,这时雷军起身在会议室的白板上写下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也是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一次认识与思考。雷军在写完这个数字后,朱立南觉得差不多。但是,一手把拉卡拉创立起来的孙陶然感觉这个数字和他心中的期待相去甚远,孙陶然在白板上又写了个数,这个数字是之前的两倍。

        雷军见状对孙陶然说:“企业是你做的,你觉得是这个估值,我们就支持你。”一旁的朱立南也是这个态度。

        随后,孙陶然带着这个估值见了20多个投资人,都是见了一面之后就没什么消息。

        事后雷军这样对孙陶然说:“其实我们认为你当时期望这个数是不对的,但是你很有经验,你也是一号人物,我们也不好意思说想让你出去。实际上就是不想支持你,让你出去走一走。”后来第二轮融资,按照之前雷军给出的建议实施。“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特别能够关照到创业者的感受,”孙陶然至今回忆起来感慨,“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也非常感谢。”

        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通常的做法是,融资的事情都是由自己一手包办。这当然得益于雷军这么多年来在业内积累起来的人脉与信用。但是在拉卡拉的融资上,他却没怎么管。孙陶然曾经拿着这个问题去问过雷军,得到的回答是:能者多劳。

        2007年,国内各大银行的发卡规模不断扩大,信用卡还款、网点不足等压力相继出现,这时的孙陶然想到了如果将遍布城区大街小巷的连锁便利店、卖场作为网点,进行还款等缴费业务,岂不是一桩便民生意。在经过很多波折之后,孙陶然认清了便利店这个方向。从第一家合作的连锁便利店上海快客开始,拉卡拉进入北京、上海地区。

        这个战略性的方向也让拉卡拉顺利引入了2007年3月的第二轮8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人在协约中明确规定,拉卡拉必须全力进入便利店,否则就不投。现在看来,当初的这个约定让拉卡拉明确了目标,开始了快速发展。

        孙陶然的特质是“越是新鲜的市场我越兴奋”。在他看来,越难做的市场越容易建立起竞争门槛。拉卡拉一家家跑便利店和连锁超市,用几年时间部署其终端网络,竞争对手已很难再在短期内对其构成威胁。更关键的是,类似拉卡拉这样的运营型业务一旦建立好系统,收益将十分稳定。

        2008年,拉卡拉进入“广布网点狂烧钱”的阶段。这段时期,拉卡拉进行了25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而这回的投资方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在奥运的前一天,雷军收到孙陶然发来的短信说融资已经完成。

        刚开始,孙陶然因为手握支付宝的阿里巴巴与自己的业务可能产生竞争而有所顾忌,但后来经过柳传志的撮合,还是促成了这桩融资。即使在资本市场异常寒冷的2008年,拉卡拉“穿上了三件棉袄过冬”。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兴起,首要解决的支付问题衍生出很多的金融SP(提供商),“先行者”支付宝已经牢牢掌握线上账户支付的半壁江山,拉卡拉的市场将目光牢牢地盯在线下。

        然而,对比模式较为成熟的支付宝,拉卡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支付宝有淘宝的支持,而依靠便利店的拉卡拉如何达到庞大的客户群?第二,支付宝的线上支付方式省去了铺设终端的成本,拉卡拉则花了大量的资金在网络铺设和管理上。第三,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影响下,支付宝最初就具有一定的口碑效应,而拉卡拉似乎就没有了这种依托。

        拉卡拉的优势在于花费巨大的资金建设的一个巨大的便利店网络,这也成为以及支付宝和银行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它的商业未来并不是简单装在店里的一台机器,信用卡还款只是其中一项业务,重点在于和淘宝、支付宝、手机以及中国移动等进行整合。

        当然,拉卡拉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雷军等投资人没有过多地要求盈利。雷军做天使投资,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帮忙不添乱”。

        这种耐心和信任让孙陶然感到如鱼得水。

        

你得选肥的市场



        雷军曾说:“我在《评估创业项目的十大标准》中给出了评估团队的六条标准:(1)能洞察用户需求,对市场极其敏感;(2)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3)最好是两三个优势互补的人一起创业;(4)一定要有技术过硬并能带队伍的技术带头人(互联网项目);(5)低成本情况下的快速扩张能力;(6)履历漂亮的人优先,比如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会加分。”

        2005年年初的一天,雷军彻夜未眠,昔日老友李学凌来家里聊天,两人聊了一个通宵,20多个小时。雷军1998年就与李学凌相识,当时李学凌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作为记者,李学凌没少骂金山,但是雷军却认为李学凌的话都说到点子上了。有一段时期,李学凌对反微软投入巨大的热情,这让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雷军很喜欢和媒体圈里的人交朋友,这从当年结识陈年就能看出来。陈年当时在《书评周刊》当主编,后来雷军拉他一起做卓越网。其实,说到底雷军骨子里也是个文艺青年。

        在媒体圈,记者的车马费已经司空见惯,但是李学凌却拒收车马费。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李学凌有自己的想法,有理想。雷军真正喜欢结交的是那些志存高远且脚踏实地的人。

        2003年,经雷军介绍,李学凌结识丁磊,加入网易,任内容总编。门户网站经历了2000年扎堆上市的资本眩晕之后,2001年走入低潮,各大门户网站的股价一度走向冰点。这时的门户网站都开始痛定思痛,开始走向务实的作风,2002年7月迎来了门户网站的第二春。

        当时李学凌进网易就是朝着扳倒新浪的目标去的。李学凌当时计划着网易锁定垂直行业的打法,但是,当时的网易一心想做网游,将房产频道卖给搜房网,这让李学凌感觉被泼了一盆凉水。

        郁积于胸的李学凌找到雷军。早在做记者时,李学凌就对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是最早关注这个行业的记者。这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观察思考,是因为李学凌一直想创业,单纯的纸上谈兵当然不能满足李学凌。

        2005年应该说是中国的博客之年。有着“博客教父”之称的方兴东的“博客网”刚刚获得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惹得传统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都开始搭上这趟车,相继推出了博客频道。博客这种自我书写的UGC(用户产生内容)模式为互联网行业注入了又一枚兴奋剂,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EB 2.0的商业探索时期。李学凌早就对EB 2.0形式着迷,总想做点EB 2.0的东西出来。

        李学凌向雷军提出了做RSS博客订阅产品的想法。雷军给出的意见是:“这个市场太小,太虚,看不到钱的影子。写博客的人不到5%,需要博客的人不到1%,我们做1%的市场干什么?从商业的角度,你得选肥的市场,舍小的市场。”

        金山从2000年开始做网游,雷军对这个市场相当了解。他认为,游戏厂商投放广告的意愿很强。再加上2004年盛大网络和九城的成功上市,为中国游戏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这个时候,雷军的想法是做一个游戏资讯网站。

        2005年4月11日,李学凌在海外注册华多科技公司。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100万美元,这在当时的创投界,也应该是大手笔。公司一开始在核心业务上确立了两个,一个是游戏资讯网站——多玩网,一个就是RSS阅读订阅工具。

        显然,在业务战略方向上,雷军和李学凌在公司成立之初还没有达到统一,作为投资人的雷军也并没有说服李学凌遵从投资人的意见。即使这样,雷军也愿意出钱,而且放开手让李学凌去干。

        2005年9月,李学凌踌躇满志地推出了狗狗,这就是他所设想的博客订阅产品。李学凌认为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必须推动社区的形成。但后来狗狗的发展证明,狗狗做到了一款非常好的RSS订阅工具,但是用户之间的交流还是太少了,李学凌所设想的互动社区也成了泡影。

        狗狗所对应的RSS应用市场,在中国还是非常初级的阶段。这和中国用户的习惯、需求水平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李学凌将狗狗卖给迅雷。自此,狗狗也真正蜕变成一个娱乐搜索引擎,专注于影视、Bt、音乐、游戏方面的内容搜索,也为迅雷惹上甩不开的版权纠纷。

        狗狗的失败或许可看做是RSS订阅工具的失败。正像是雷军所说,这个市场太小了,中国网民上网的最主要驱动力还是娱乐。卖掉狗狗之后,雷军和李学凌的主要精力全都投入到多玩网上。

        

1.5亿美元也不能卖



        网游市场有多大?雷军给李学凌定了一个目标:用5年时间做到1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IDG给出的调查显示,2004年国内游戏市场规模为36亿元,2005年的规模为55.4亿元,中国网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国内,互联网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只停留在文化娱乐上。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厂商数量、产品数量都迅速增加,游戏厂商投放广告的需求强烈。

        2003年,作为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花2050万美元收购了游戏资讯网站17173。创建于2001年3月的17173,当时年营收不过80万美元,利润最多20万美元,张朝阳用100倍的市盈率将17173收入囊中。自此,17173完成了从一个网游资讯平台到中文网游第一门户的巨大跨越。搜狐对17173的收购也证明了网游资讯网站的商业价值,100倍市盈率的收购表明了资讯网站黄金时代的到来。

        雷军为多玩网圈下的1亿元的市场靠什么来挣呢?当时作为国内第一游戏门户网站的17173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广告,接下来,雷军的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为多玩网的商业道路打开了另一条通道,为多玩网开动了挣足这一亿市场的发动机。

        彼时与雷军交好的周鸿祎想投资一个产品——iSpeak,但又拿不准,所以让雷军做参谋。这是一款在线群聊语音产品,当时同时在线人数不过一二千人。基于对于语音价值的认可,雷军也投进来,他更想让李学凌过来投,但李学凌却不以为然,他认为iSpeak毫无价值。

        2007年年底,雷军和周鸿祎都投资了iSpeak。很快,iSpeak的同时在线人数超过5万。这时李学凌又回过头来想买iSpeak,但价格已是当初的20倍。

        雷军最后只能叹道:“这是让我很郁闷的一件事情。学凌有一个记者的毛病,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记者都嘴巴太厉害,说话太损。6个月前他觉得没价值,把人家羞辱了,6个月后又来买,这是不是挺难的一件事?”

        李学凌错失iSpeak,却让他领悟到即时通讯的价值。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做一款群聊工具,实际上就是模仿iSpeak做成后来的YY语音。由于雷军的关系,大部分研发都是由金山词霸的团队完成。

        另外,李学凌惊奇地发现:YY实现了当初他所设想的EB 2.0社区梦。一个社区的形成可以有各种形式,比如说熟人网络——FaceBook;或者由共同的兴趣而形成的关系网络,比如说豆瓣;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实时网络,这也是李学凌从做狗狗时就一直想要实现的。

        游戏厂商投广告给多玩网,大多看重的是“投网站广告配送YY推广”的巨大价值。不难想象,一个1000万人同时在线的语音聊天工具,推什么产品都能推起来。

        李学凌曾经在YY上看到一个人自称是俞敏洪,跟一帮人讲创业的问题。李学凌不相信是俞敏洪本人,就发短信给俞敏洪:“是不是真的是你?”俞敏洪马上回复“就是”。李学凌惊讶极了,YY语音可以成为学者讲课、记者分享消息的工具。

        YY语音的成功也为多玩网找到一条第三方应用提供商的商业道路。周鸿祎曾说:“YY是互联网上的黑马。”

        2008年年初,刚刚上市的巨人网络手里有大把的闲钱,想扩展自己的业务版图,提出全资收购多玩网,开出的价格是5000万美元。当时的李学凌对这5000万美元想都没想。但是,如果是1.5亿美元呢?

        2010年3月的一天,李学凌找到雷军,这次谈话的重点是有人想出价1.5亿美元收购公司。李学凌动心了,雷军给出的意见是不卖。李学凌一开始的反应是这样的:“雷军他有什么理由说服我呢?投资人是这样的,大不了得罪了。说难听点,拿了钱一辈子再也不见面,我为了钱背信弃义了,就这样。”从天而降的1.5亿美元令李学凌内心挣扎,他那天在微博上写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八个字。

        思考12天之后,李学凌认定了多玩网是一个通向梦想的机会。幸好雷军给出不卖的建议,才让李学凌没有脑筋一热把多玩网给卖了。

        无独有偶。2005年7月,当时卖掉17173的创始人蔡宗键卷土重来,禁止协议到期,创办了一个类似的网络资讯网站766。但是,766却怎么也做不成规模,即使蔡宗键对这个行业都门清,也赶超不上17173。

        截至2008年10月,多玩网pv(Page View,日均总浏览量)达5000万,拥有1500万用户,在ALEXA全球网站排名中名列中文游戏网站的第一,实际上已经超过17173。多玩网在访问量、用户数、粘性度等多项指标上都超过了17173。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17173出售之后交给职业经理人,而多玩网始终是自己的孩子。

        雷军不卖的决策高瞻远瞩。2011年1月,多玩网进行第五轮融资,接受来自老虎基金的1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雷军在做卓越网时就与老虎基金相熟,这一轮融资完,多玩网的上市就顺理成章。

        

从山上往山下冲要容易很多



        2006年,就在金山专注于网游与软件市场突围的时候,雷军投资了UCweb。

        这个时期,国内的通讯产业在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和第二代GSM等数字制式后,正在为高速第三代(3G)时代的到来跃跃欲试。3G的到来绝不仅仅是用户和流量的快速增长,而是重新开始的一场互联网的革命,曾经发生在互联网产业的一切也将在移动互联网上重现。手机取代PC,成为下一个计算中心已经是大势所趋。

        2004年8月,第一款UC浏览器被应用到手机上。UC浏览器可以对网页进行优化、压缩,具有极速、安全、易扩展、省流量的特性,UC浏览器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

        UC浏览器的开发者梁捷与何小鹏,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曾就职于国内的通讯软件公司亚信。2003年两人开始创业,当时国外正是黑莓风行的时候,这种手机上的邮件推送服务被很多公司使用,梁捷与何小鹏决定做一款中国的黑莓。在亚信时,梁捷、何小鹏和其他三个同伴曾开发出第一个无线邮件产品UCMAIL,但用户反馈很不理想。因为中国手机用户习惯用短信,极少用邮件沟通。所幸的是,他们的UCMAIL在技术上的起点较高,有很灵活的底层架构,支持htML协议,可以直接在邮件中带链接。这其实是一个开放的接口,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上所有的网页,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潜在的浏览器功能。很快他们就在UCMAIL的基础上做出了手机浏览器UCweb,就是现在的UC浏览器。但是,UCweb却苦于没有资金进行推广。

        这时,以做邮件起家的网易的丁磊在第一时间发现了UCMAIL。丁磊当时很慷慨地以个人的名义借给了他们80万元,因为当时梁捷与何小鹏连实体的公司都没有。在得到雪中送炭式的80万元后,2005年3月10日梁捷与何小鹏开始注册公司,当时的公司名字为优视动景,这笔钱让UCweb足足支撑了两年。

        2006年,手里的钱都花完了,梁捷和何小鹏想融资,找到了联想投资。看好这个项目的当时的联想投资的副总裁俞永福最后把这个项目带到了联想决策会进行投票。

        时间已近晚上8点,联想投资所在的融科资讯中心楼下的西餐厅里食客寥寥,略显冷清,梁与何在这里等了四个小时,仿佛在等待命运的裁决。一会儿想如果拿到联想投资的100万美元,该怎么花;一会儿又想,如果拿不到,UCweb又该往何处去。他们创业两年多,此时UCweb的现金已经枯竭,迫切需要资金注入。

        可惜,俞永福带来的消息让梁捷和何小鹏很沮丧。短暂的沉默过后,何小鹏问俞永福:‘永福,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干?’显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请求,在外人看来甚至不无唐突。但俞在那一瞬间只感到如释重负,甚至很欣慰:自己既然很看好UCweb这个项目,也一直有创业的冲动,还等待什么?他几乎立即就接受了这个邀请,气氛一下子由沉重变得欢快起来。三人一起点了晚餐,开始谈下一步融资和UCweb的发展规划。

        这是《中国创业家》杂志所记录的关于UCweb融资的一幕。

        三人分手后,这时俞永福脑海中又想起雷军在一年多以前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如果你将来要创业,无论做什么我都支持。”于是他打了一个电话给雷军。

        两人见面后,俞永福要了瓶啤酒。雷军很快就觉察出俞永福的心事,于是俞永福告诉了雷军UCweb融资遇挫的事。雷军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我打电话给朱总(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说一下?”

        但是,俞永福的来意并非如此。他突然说出一句话:“你有没有兴趣投?”

        雷军早就熟悉UCweb,并且也是UC浏览器的忠实用户。但是作为投资人,雷军开诚布公地对俞永福说:“UCweb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团队,两位创始人都是纯技术背景,这是很大的缺陷,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发展起来,我投资可以,但你必须加入这个团队。”

        于是,俞永福、雷军都上了UCweb这条船。2006年11月20日这天,梁捷与何小鹏失去了联想投资的100万美元,却得到了CEO俞永福和雷军的400万元融资。

        其实,在雷军的内心当中,一直有一个想法。2004年雷军将自己一手创建的卓越网卖给亚马逊,实际上自己内心经历了很多的挣扎,就像卖掉自己的子女一样。“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其实非常痛苦。”雷军说。

        雷军以前每天一上班就用半个小时上卓越,每周在卓越上买一点东西,忘掉卓越就像戒烟一样。为了忘掉卓越,雷军在半年内没上卓越网,不在网上购物。现在,在UCweb身上,雷军又看到了继续做一家伟大公司的希望。

        就在俞永福和雷军投资UCweb后,移动互联网史上一个大事件发生了。2007年1月份,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这款手机颠覆了以往所有的手机业态,一场产业革命也拉开了序幕。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已经势不可挡。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原有的产业格局也将要被打破,一切都在重新构建之中。这正是那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这场变革中思考着。

        作为投资人,雷军给UCweb提了两个建议:放弃企业业务,全力只做个人市场;另一个建议就是开发内部运营平台,所谓运营平台就是UCweb的用户使用情况将做量化管理。现在看来,这两个建议都对UCweb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雷军的建议,企业业务最后从UCweb剥离出去,以上千万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合作伙伴,而当时算起来总的投资也不过几百万,还小赚了一笔。

        2007年开始,梁捷、何小鹏一人负责技术一人负责产品,开始专注于UCweb的开发;3月,运营平台启用,自此UCweb每天多少用户、多少下载、多少安装、用户来自哪里、用的什么机型、哪个运营商、上哪些网站、停留多长时间,各种数据一目了然,所有决策都基于这些数据,一改以往的感性、拍脑袋式的决策方式,效果立竿见影;4月至6月,用户量每月增加30%。

        UCweb的用户激增也让很多风投坐不住了,事实上,资本市场上的热钱都在想着找个移动互联网的项目投投。按照俞永福的构想,应该是在2008年融资。但是晨兴资本的李芹实在按捺不住,感觉到那时就轮不上自己投了,当时就问俞永福到底想要多少钱。俞永福说:1000万美元。但是,当时的另一家创投联创策源也开出了这个价格,并且两家都想独占,问题变成了如何说服两家联合投。李芹和雷军在投资乐讯网时就相熟,最后经过协调,在雷军的促成下,晨兴出600万美元,策源出400万美元,共占UCweb28%的股份。2007年8月,第二轮融资就告完成。

        半年时间,UCweb的价值暴涨,雷军给出的建议效果明显。

        雷军也把金山的教训告诉给UCweb的梁、何,他举例说,微软的Excel有个“填充序列”的功能,即下拉单元格,其中的数据可以自动按序列增加复制,这个功能很实用,但PS却没有,为什么?不是做不了,而是因为这是微软的专利,金山不能做。梁、何马上就明白专利的重要性了,现在UCweb已经申请了11项专利,而且还在不断的申请中。

        在雷军看来,浏览器是互联网的入口,UCweb具有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潜质。目前,UCweb拥有视频播放、网站导航、搜索、下载、个人数据管理等功能,它的定位就是在手机上复制一个Google。

        直到2008年,金山香港上市,雷军在百感交集中从金山退下来以后,正式出任UCweb董事长。就是在这个阶段,雷军开始重新写东西。新浪博客三年前就邀请雷军开博,他又开始写,毫无疑问是带点私心的做法。博客也是为移动互联网布道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在于借助博客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UCweb是一家怎样的公司。雷军每周都去UCweb北京公司上一天班,他的主要工作是“规划战略前景”,激励所有员工相信自己是在做一个伟大的事业。现在的雷军对于努力工作有了另外一种认识:“顺势而为,就是说那个势在那里摆着呢,从山上往山下冲要容易很多。”

        

只因为他是陈年



        在雷军的概念中,天使投资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创业企业初期投入一两百万的资金,而剩下的就是知心大姐的工作——成功的时候一起举杯相庆,失败的时候听听创业者讲他的酸甜苦辣。失败了没关系,“哥们儿你先去度个假,回来了咱们重新再来”。多次创业的雷军深刻地知道,创业并不容易,连续创业者都难免输一场,在第二场再找到感觉。

        当被问到当初“为何投资凡客诚品”时,雷军如是回答:“只因为他是陈年,其实不关心他做的是凡客诚品还是什么。”

        2007年,陈年决定开始做凡客,雷军没有犹豫,继续支持他。雷军对于电子商务这一领域一直有所期待,卓越网卖给亚马逊就成为雷军痛心的买卖。创业过程就是雷军更深刻地体验思考互联网的过程,那段日子,雷军可谓是“左边卓越,右边金山”。雷军每天早上习惯一上班就打开卓越网看看,当卓越卖给亚马逊后,雷军总是感觉怅然若失。

        北京的七月,酷日炎炎,雷军去找联创策源合伙人冯波,陈年去找IDG合伙人林栋梁。两人谈得都很顺利,公司未注册,就首先拿到了两家风投的200万美元,再加上雷军和陈年的个人投资,公司的启动资金为70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九月初,凡客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鼎晖的合伙人王功权非要再投1000万美元。但后来,这个案子拿到鼎晖决策会进行讨论,有个投资人质疑短时间内是否能做成一个品牌。这个投资人的质疑并无道理。

        但是,雷军还是非常感谢王功权。王是万通集团的联合创办人之一,一位杰出的风险投资家,在IDG的时候投资了周鸿祎的3721,后来到鼎辉他继续投周鸿祎的奇虎。王功权给了雷军巨大的信心。

        首先,公司在起名字上,雷军和陈年斟酌良久。在雷军看来,做任何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取个好名字是关键。很多创业者对这件事情重视度不够,就随便取了一个名字。不好的名字,用户很难记得住,推广的成本也非常高。

        凡客这个名字是陈年和画家方力钧聊天时方力钧定的。“VAN”像法语,先锋的意思,很洋气。后来国内做电子商务最早的8848创办人王峻涛问了这样一个问题:“VANCL是VAN+C+L的组合吗?”他认为国际服装品牌多半是设计师或者创办人的名字,“VANCL”是不是陈年和雷军的名字组合?“VAN”是先锋的英文单词,“C”是陈年拼音开头的字母,“L”是雷军拼音开头的字母,合在一起,“VANCL”就是“电子商务先锋+陈年+雷军”。事实上,这纯粹是一种巧合,而经这么一解读,凡客更像是一个天作之合。

        雷军曾说,取个好名字,这是创业的第一步,千万不能输在创业的起跑线上。陈年喜欢无印良品,于是中文就定名为凡客诚品。

        当雷军找冯波融资时,主要谈了对于PPG的认识。2007年正是PPG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PPG在传统媒体打广告,销售衬衫的形式被很多媒体视为当年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

        对于刚刚涉足服装领域的陈年和雷军来说,PPG是个庞然大物,只有仰望的份儿,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号称的销售额,以及市场上的名声,都让凡客觉得无法超越。雷军和陈年最初的想法就是模仿PPG,毕竟是新进入这个市场的企业,他们严阵以待,非常认真地在学习。

        对于凡客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前卓越网的团队。陈年与雷军成立凡客,振臂一挥,这群散落江湖的老部下迅速集结在一起,没有任何人谈条件。重召旧部,重塑当年完整的经营团队,再将以前创办卓越网的很多经验直接拿过来使用,可以少犯很多错误,也减少了磨合成本。

        团队的优势决定了创业的起点不同,使凡客自诞生之日起便斗志昂扬。

        2008年年初,一篇有关PPG不太起眼的小报道,披露PPG欠了供应商和广告投放媒体上亿的钱。这时候的凡客在重新审视PPG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结果发现完全学习PPG的这条路,不能走下去,风险太大。

        PPG与其说是一家网站,不如说是一家呼叫公司,依靠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组织货源。PPG的这种模式需要巨额的广告费作为铺垫,一旦资金匮乏,将无以支撑。事实证明,PPG以后在资本陷阱中越陷越深,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试水的一个倒下者。而这时的凡客,开始认识到必须回归到互联网,陈年似乎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PPG有95%的销售来自平面广告,这些平面媒体的店租太贵;而凡客依托于互联网,是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商店,店租很便宜。互联网成就凡客,陈年这样总结:VANCL=PPG+卓越。

        接着,凡客也发展出自己的广告策略,采用与平面媒体分成的形式投放广告,并且销量足以让媒体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方式。这种谋求双赢的联盟策略颇值得借鉴。VANCL曾经一度在模仿PPG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更因为发现前途凶险而困惑,直到现在才思路明晰起来。

        多少年以后,人们在回望这段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成长史时,PPG与凡客的更迭耐人寻味。PPG穿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外衣,吸引了电子商务领域最优秀的凡客团队进入这个行业,而当PPG褪下这件“皇帝的新装”之后,又是凡客为这个行业寻找到了真正的互联网出路。从这一刻开始,虽然二者的实力仍然悬殊极大,但是最后的成败其实已经暗暗注定。凡客已经逐渐开始扮演PPG的超越者角色,而PPG也将继续在此后的一轮轮自身的危机中越陷越深、无暇他顾。

        雷军认为,电子商务还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创业首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融资。创办凡客,雷军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融到足够多的钱,让陈年和创业团队有足够的资金把凡客做成一家伟大的企业。在创建之初融资7000万美元后,凡客又进行了两轮融资,雷军将这两轮融资称为“超离谱”。

        2007年的12月,董事会做出立刻融资的决定,那时凡客分分秒秒都在瞄着PPG这个强大的敌人。这次融资,为了不分散业务上的精力,凡客对于融资的要求就是需要两个星期完成,对于风投来说这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其中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兴趣最浓厚,但他们处在非常不利的位置,因为当时他们所有人都在新西兰开会。软银赛富作为国内管理十多亿美元资金的顶级投资者,合伙人全部在国外。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话沟通,他们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拍板投资凡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2008年6月,凡客又和启明创投上演六天搞定上千万美元投资的奇迹。在经过一个星期高强度的文件修改和讨论,对方终于在投资意向书上签完字后,雷军的嗓子都沙哑了。雷军谈到这一切时说:“我不能不佩服启明的合伙人童士豪先生,是他的强有力的执行力,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7月15日,这次融资的几千万美元全部到帐。而两个月后的9月15日,美国华尔街老牌的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倒掉,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雷军一直在想:如果这次融资再晚两个月会怎么样?

        到2011年年底,凡客四年间已经吸引6轮、总额高达4.22亿美元的后续投资,投资方包括IDG、联创策源、软银赛富、启明创投、老虎基金、中信产业基金、嘉里集团和淡马锡等。凡客这样定义自己,它首先是一家品牌公司,其次是一家资源组织公司,再次是一家服务公司,最后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公司。

        从这个定义中,不难发现这些钱使用时的轻重缓急。三轮融资为凡客的品牌之路准备了充裕的资金,而2010年“凡客体”的传播又成为一次淋漓尽致的“品牌路演”。

        刚刚上线时,雷军曾是凡客的第一个模特,风投界的羊东也穿着凡客。事实上,凡客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代言人。2010年,从地铁里韩寒的“爱网络爱自由”不走寻常路的广告开始,凡客完成了对自身的解读与对用户的关照。这个广告不仅有趣,而且找到了这个时代的格调,以至于后来凡客体的病毒式扩散连陈年这个老媒体人想都没想到。

        由此,凡客品牌深入人心。随着网民网上购物习惯的逐渐形成,国内支付手段的日渐成熟,再加上服装正从耐用品成为大众消费品,凡客终于开启了一段迅猛奔流的疯长岁月。

        2010年之前把少量品类的销量做大,是凡客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但2010年,凡客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跑得更快,并将快速发展视为公司的核心战略。“2010年一季度,凡客以新打法开始品类扩张。”陈年说。在单品销售增长放缓之后,增加产品品类成为凡客继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圈地扩张”势必会引起“消化不良”。此后陈年开始做“减法”,但直到2012年底,战略收缩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双十一”之后,“末日大促销”终于导致供应链矛盾集中爆发。2012年12月19日下午两点,各地仓库积压的待处理订单将近100万张,陈年被迫第三次因为订单延迟向客户道歉,各部门甚至抽调员工到库房支援打包发货事务。

        甚至有消息称2012年11月凡客还计划到美国上市,IPO估值应高达45亿美元。陈年对各种消息置若罔闻,他淡然说:“资本市场好我们就上,不好我们自己活得也不错。”

        

天使投资必须放弃控制



        雷军投资的企业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论是UCweb俞永福,还是凡客诚品的陈年,都是雷军的圈内好友。雷军曾经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投资铁律:如果你不认识我,或者不是我熟人的熟人,那就不用找我了,我是不会投资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雷军认为熟人知根知底,风险可控,投资就如同凑份子,输了是帮朋友,赢了大家一起开心。

        历任百度市场总监、总裁的毕胜是雷军的诸多好友之一。2005年,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毕胜退隐互联网江湖,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逍遥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毕胜碰到了拿着钱兜子四处找项目的天使投资人雷军。当时雷军对毕胜说:“看人陈年,比你大那么多岁,人家都去创业了,你怎么就一点激情都没有了?”听了雷军的话,倍感无聊的毕胜觉得颇有道理。

        创业的问题毕胜一直都想过,可是往哪个方向发展,却是他一直犹豫不定的。自己最擅长的搜索引擎已经被百度一家独大了,做电子商务自己又完全不在行,学雷军做天使投资是个不错的法子,可结果自己一样无所事事。最后在雷军的劝说下,毕胜还是选择了自己一窍不通的电子商务。

        让毕胜做电子商务不是毫无根据的,雷军认为电子商务前景广阔,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说到底比拼的还是互联网能力、技术能力、平台能力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这些对于毕胜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在百度的那些年,毕胜早已成为互联网行业屈指可数的精英人物了。

        确定了创业方向之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平台搭建起来了,卖什么却成了一个问题。凡客的陈年是大家的老熟人,所以做服装容易朋友相残。毕胜想到的是卖红酒,因为喝红酒本身是毕胜的一大嗜好,而且他又对红酒颇有一番研究,所以做起来或许会轻车熟路。但是雷军却否定了毕胜的这个主意,因为做红酒生意,运输是个大问题。最后两人商量来商量去,雷军拍板决定,做玩具。做玩具同样不是信口开河,当年雷军做卓越时,玩具频道的效益就非常不错。

        有了方向,有了可卖的东西,创业变为水到渠成的简单事情。最初毕胜想自己一个人投钱进去即可,但是雷军给毕胜分析说这样的投资结构不合理,会对下一轮融资构成障碍,还是要拉投资机构进来才好。做天使投资雷军比毕胜有经验,所以毕胜对雷军可谓是言听计从。最后在雷军的牵线下,毕胜找到了合作机构联创策源。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顺利到毕胜还没来得及为公司想好名。

        乐淘网成立后,毕胜开始了自己的“玩具大王”生涯。但令人遗憾的是,卖玩具似乎并没有太光明的前景,买玩具的通常是孩子,可孩子们并不是最终的决策者。正版玩具太贵,盗版玩具又泛滥,继续卖下去乐淘只有死路一条。在意识到方向错误后,毕胜决定寻求改变,重新寻找产品。那段时间毕胜下了很大的工夫,把在百度时的干劲全都使了出来。挑来选去,毕胜选择了卖鞋,而且只卖鞋。

        转型的过程中,毕胜并没有征求雷军的意见。这倒不是不尊重雷军,而是因为他太尊重雷军了,生怕雷军责怪自己。雷军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为此责怪,反而一再鼓励他坚持下去,不管是卖鞋还是卖玩具,雷军都对毕胜表现出百分之百的支持。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雷军只想做一个好的配角,而不是喧宾夺主。

        然而乐淘并没有凭借卖鞋一步登天,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雷军和李彦宏不止一次告诫毕胜要对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什么是精细化?说到底就是要精打细算。那段时间,为了减少库存积压风险,毕胜和鞋厂一家一家地谈,很多鞋厂对乐淘的合作模式根本不感兴趣,但是毕胜还是坚持不进货的原则。为此,乐淘的发展一度举步维艰,以至于毕胜发表了电商行业的悲观论。

        在乐淘陷入困境时,雷军再次出面帮助乐淘渡过难关,他做担保帮乐淘找到了新的融资渠道。经历重重波折后乐淘终于开始实现盈利。除了帮助乐淘解决资金问题,雷军还充当了半个监督员。当时乐淘与愤怒的小鸟联合推出一款小鸟鞋,雷军隔三差五就会到乐淘网上购买一双鞋子。购买的过程中,雷军会不断地向乐淘的客服人员提出问题,以此来检验乐淘客服的服务水平。最后雷军前后买了一百多双小鸟鞋,同时也将自己所发现的问题给毕胜一一提了出来。在雷军的建议下,乐淘建立了流转单转换系统,大大提高了客服质量。

        随着乐淘逐渐发展壮大,一些外国投资者也将钱投了进来。一次,一个外国投资方找到毕胜,希望他能够除掉雷军的董事名额,因为雷军的投资比例与他们相比实在是太小了。毕胜想都不想就回绝了对方,他对这位外国股东说:“我把你替掉,都不能把他替掉,就算你拿一亿美金我也会选择把你替掉。”

        现在乐淘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鞋类电子商务平台,注册会员更是超过40多万人次。多家投资企业先后成功,雷军成为投资界真正的大佬。很多人都在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雷军的投资真经,可是雷军却并不认为自己有太多的投资技巧。“做天使投资必须放弃控制,除了放弃股权的控制,还要放弃心态上的控制。”这恐怕是雷军为数不多的投资感悟,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很多投资人无法做到的。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是雷军在风投领域探索多年后总结出来的经验。雷军的很多投资经历都是在顺势而为,他不会在创业公司里占太多的股份比重,他怕这样做会伤害创业者的积极性。他同样不愿意指手画脚,允许创业者有自己的想法。他唯一做的就是查缺补漏,做一个称职的补充角色。

        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雷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有人都羡慕雷军的成绩,可是他自己却并不满足,他意识到风投并不是值得自己一生去做的事情。于是,寻找一件值得自己用后半生去做的事,成为不惑之年的雷军时常思考的问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