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找传奇sf最大的网站二十七、相见恨晚

二十七、相见恨晚

        唐太宗多次感叹地说:

        “朕与法师可惜相见太晚,没有能广兴佛事。”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夏天,正当玄奘打算回故里替父母扫墓时,唐太宗又敕令要他速去翠微官。

        原来,太宗晚年的刚愎自用,率兵亲征高丽,遭到了挫折,心里郁闷。又由于风餐霹宿,使身体受到了损害,始终感到不适,所以由长安城到风景秀丽的翠微宫休整。

        太宗在御榻上半躺着,眼睛半睁半闭的,他感到十分疲惫,口半张开,微微喘息着。

        武媚娘端着一碗参汤来到榻前,她轻轻唤着:

        “万岁爷,请喝参汤。”

        她连唤了两声,太宗才睁开了眼。他痴迷地看了一下武媚娘那双会勾人的媚眼,心里轻叹了一下:唉,可惜我已无力受用了……

        武媚娘用小匙把参汤一小匙、一小匙地向皇帝嘴里送进去……

        渐渐地唐太宗双眼合拢,睡了过去。此时太子李治来了,见皇上睡着了,便向媚娘使了使眼色,媚娘便跟着他溜进了更衣室……

        这武媚娘,原是一大商人的女儿,十四岁进宫,因长得十分妩媚而深得唐太宗宠爱并赐名“武媚”,封为才人。

        武媚娘不仅生得美貌非凡,而且胆识过人,又颇有心计。

        刚进宫时,她曾因用匕首驯服烈马而被唐太宗所赏识,但毕竟唐太宗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且又连年御驾亲征,心力交瘁,所以即使武媚再媚,也没用了。唐太宗晚年病倒于榻上,武媚娘常侍候榻前。太子李治也常去侍候父皇。

        武媚娘见太宗大势已去,便把目标转移到太子身上。太子本来就是一个情种,又被武媚娘的容颜所倾倒,现见她对自己频送秋波,越发按捺不住欲火,便不顾父皇重病在榻而与武媚娘在更衣间内犯了天下大不韪的勾当……

        太宗醒来后,见媚娘不在屋里,以为她去照料煎药了,便没有吭声,他仍然觉得非常虚弱,便又合下了眼皮,半醒半寐地躺着。

        人之衰老,必忆青少。

        他想起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十八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义,从此出生人死,平定天下,战功赫赫……

        即位十七年来退东厥、平高昌、和土蕃,征东击西名声大震……

        十七年来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可万没想到晚年竟栽在一个小小半岛国上,三次御驾亲征高丽,损兵折将不说,还毁坏了自己的龙体……哼,决不服气!等战船造好,体力康复,定要一拳扫平高丽,以除我心头之恨!

        太宗又想起了房玄龄,这个将死还不忘劝谏朕三征高丽是无端兴兵、是灾祸的老宰相。

        难道真是祸吗?

        太宗正想着,太子进来禀报:

        “父王,一千只战艇正在营建,只是倾竭国库,太……”

        “好啦,好啦,我已知道。”太宗打断了太子的话,一摆手,说,“继续监治。”

        “遵旨。”太子只得退下。

        唐太宗的儿子中,原有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三子李治。

        李承乾与李泰为争皇位而斗得你死我活。李治也为长孙皇后新生,太宗无法只好听长孙无忌(长孙王后之兄)的话,立仁弱不争的李治为太子。

        这时太宗感到怕冷,便放下奏折,躺到了御榻上,武媚娘替他把被子盖好。但太宗在被子里也冷得直打战,武媚娘替他加了两床被子,可是他还冷,继之又发起了高烧,然后又出起大汗。此时太宗叫热,武媚娘又将他的被子一床一床地拿掉。

        太医来了,诊断是感染了瘴疟,两御医把脉后退出。

        太子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在外间问道:

        “皇上得的是什么病?”

        “可能是瘴疟。”

        “啊……”

        太子和众臣都大惊失色。

        “快开药,要用心医治,否则拿你们是问。”

        “是。”

        御医们用手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开了处方后退出。

        这瘴疟病听了就让人色变,可是这时的太宗却鬼迷心窍拒绝服药,而迷上了仙丹,以致病情日愈恶化,太宗的体力也迅即崩溃。

        人快到生命的尽头时,往事便会慢慢浮现出来,尤其是有罪过的事更会时时闯入他的眼帘,挥之不去。萦绕着太宗大半辈子最让他心惊的是他夺权时的“壮举”……

        是啊!他怎能忘得了玄武门之变……

        在他把箭射中太子李建成的后心窝时,哥哥回过头来看他的那一眼……

        那是怎样的一种目光啊……

        是太残忍了,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做……

        一天傍晚,太宗迷迷蒙蒙地睡着,恍惚中,看见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元吉齐王在招手唤他,只见李建成笑着说:

        “三弟,人生无住,权欲无常,争来斗去,终归要还。当年你在玄武门杀了我和四弟戴上了皇冠,现在是该还之时了,只恐怕我们兄弟三人又该在一起了……”

        “兄长、四弟,我对不起你们……”

        忽然,建成和元吉都不见了,太宗大惊,便叫唤了起来:

        “兄长、四弟,别走,等等我!”

        “皇上醒醒,皇上醒醒!”武媚娘唤着。

        恍惚中,唐太宗又见辨机和尚披发面至,忙说:

        “辨机法师,我是对不起你,把你处了腰斩,但朕也是无奈何呀!因为你偷情的是大唐公主,如果朕放了你,那朕该如何面对朝臣?

        “啊,辨机,不过朕依然崇敬你笔录的《大唐西域记》……”

        辨机听了飘然而去……

        “辨机……你别走,你别走……”

        太宗睁开了眼,见是武媚娘在唤他,才知是做了一个噩梦。

        太宗额头上冷汗直流,挣扎着说:

        “传旨,我要见法师。”

        玄奘应召赶到了翠微宫含风殿,来到御榻旁,太子、武媚娘都立侍在一旁。

        玄奘见唐太宗后,大惊失色。出征仅半年多回来的皇帝,其气色和精力与去年初所见判若两人,只见皇帝瘦骨嶙嶙,面如菜色,躺在床上气息微弱。

        “皇上,玄奘法师来了。”

        听见是法师,太宗睁开了眼,一把抓住他的手不放。

        “法师……法师,坐,坐在我的身旁。”

        玄奘便在太宗御榻一侧坐下。

        见了法眇币,犹如见了佛陀,太宗心里稳定了许多。

        “法师……你就在宫里住下吧……我……我想和你讨论佛学,我还想再知道一些有关西域圣迹的故事。”

        “玄奘遵旨,玄奘愿侍陪陛下。”

        唐太宗听了大悦,握住玄奘的手,真诚地说道:

        “朕与法师可惜相见太晚,没有能广兴佛事。”

        “陛下,您对佛学已经功德无量了,佛门弟子永远也不会忘记陛下的大恩大德。”

        “法师。”

        “玄奘在。”

        太宗对太子及媚娘吩咐道:“你们且下去,朕要与法师谈谈。”

        “是。”

        太宗忽然神秘地问玄奘:

        “法师,佛学讲的因果报应,其实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吗?”

        “是的。既有业因,必有果报,因果相应,毫厘不爽,这就是佛学因果。”

        太宗又问:

        “那么佛学的生死轮回,实质上也就是因果报应的表现了?”

        “是的。”玄奘答道,“一切众生都在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中轮回。而果报则分为‘六道’,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种。人生在世,如修善业的就可以转生为天、人,从而接受天人之乐,反之,如果做恶业的就只能变成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去遭受地狱之罪。”

        唐太宗又问玄奘:

        “法师,我很想听天竺王朝有关因果报应的历史训鉴。”

        亥奘想了想说:“那就请陛下听有关琉璃王之死吧!”

        “请讲。”唐太宗往玄奘身边凑了凑,显出很想听的样子。

        玄奘说:“这段历史,要从天竺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的摩诃那摩国王说起。释迦族,也就是佛祖的民族,佛祖所以被称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迦毗罗卫国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国家,他的父王死后,由于释迦牟尼已出家,便把王位继承权授予了名将摩诃那摩。

        “后来,摩诃那摩即了王位,他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当时拘萨弥罗国的波斯匿国王来求婚,可是他舍不得出嫁公主,便将一个长得极像公主的女奴去顶替。

        “那个女奴嫁过去后生下了琉璃王,当琉璃王还是年少的太子时,便遭到了知道太子身世的释迦族的羞辱和歧视,仇恨的种子便埋在了小太子的心中。小太子长大当了国王后,便一心要复仇雪耻。”

        “噢,他怎么知道真相的?”太宗问道。

        玄奘说:“当小太子长大后,一次,因为进了迦毗罗卫国的一座寺庙而被释迦族骂为污秽了圣址,于是那些释迦族人便在太子走过的地方都掘地换土以去污秽。太子知道后指天发誓:等我当了国王一定要踏平迦毗罗卫国,杀尽释迦族人。

        “果然小太子长大当了琉璃王后,便发兵准备雪洗迦毗罗卫国,然而三次出兵都在半路被佛祖劝回去了。后来琉璃王第四次发兵时,他听到母后自尽的消息后,便拒绝了佛祖的劝告,坚决开往仇国,他的兵马血洗了迦毗罗卫国。琉璃王对释迦族的血腥屠杀使该族人对他产生了强烈仇恨,结果琉璃王遭到了被活活烧死的报应。”

        唐太宗听完叹息了一阵问道:“那……那个用女奴顶替公主的摩诃那摩国王怎么样了?”

        玄奘答道:“当琉璃王的大兵压境时,他为救城民便对琉璃王说:‘你今天来攻打,是我当初种下的祸根,我虽悔恨已极,但自知为时已晚,现只请求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便能洗我的罪孽。’琉璃王说:‘讲!’摩诃那摩国王便说:‘请让我潜到水里,在我没上来之前请不要破城。’琉璃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结果,城里的人都快逃空了,那老国王还没出水。琉璃王派人下水察看,见他早已死在水底,身上还绑着个大石头。”

        太宗听了叹道:“这是我听到的最惊人的因果报应。”

        太宗陷入了沉思,琉璃王三征迦毗罗卫国遭到了报应……而我无端三征高丽,难道也……

        玄奘见太宗沉默不话,心想:

        太宗一再要我替他讲因果报应,他在忏悔什么呢?是内疚于年轻时戮弟弑兄的玄武门之变,还是悔恨三征高丽?英明的君主啊!无端侵犯人家,也许是您晚年的惟一失误,老僧知道您是在忏悔了……人啊!能知道忏悔就是善良的开始。

        听太宗问因果报应一事,玄奘知道太宗心里已经开始忏悔,便对他讲了印度阿阁世王向佛陀忏悔罪过的故事。

        玄奘说:“阿阁世王原是摩竭陀国的太子,在野心家提婆达多(释迦牟尼的堂弟)的挑唆下杀害父王后,篡夺了政权。

        “阿阁世王当了国王后,封提婆达多为国师处于一人之下的地位,但提婆达多仍不满足,他的野心膨胀到了极点,想害死佛祖而称霸佛界,于是多次阴谋陷害佛陀。

        “在提婆达多的煽动下,阿阁世王去谋害佛陀,但几次都失败了。后来阿阁世王良心发现,去找佛陀忏悔,佛陀要他为国民办好事来洗清他的罪恶。在佛陀的开示下,阿阁世王终于改邪归正了,他不但成为善良国君,而且为佛教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哦?他为佛教立下了什么功勋,朕倒是很想听听,法师快讲。”太宗颇有感触地问玄奘。

        玄奘恭了恭身继续讲道:

        “佛陀人灭后,由阿阁世国王发起并赞助,于公元486年在摩谒陀国京城王舍城郊,一个叫做七叶岩的地方组织了一次全印庋从各国选拔来的五百比丘僧团大集会。这是佛教有史以来的一次大法会,阿阁世王及阿难陀主持了这次大会。”

        太宗插了一句:

        “这次法会一定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

        玄奘回答道:“陛下说得很对,这次大会通过五百比丘对释迦牟尼说法的回忆,对佛祖的思想、教义、经义都进行了整理、总结,将其归类为经、律、论三部分,总称‘三藏’,使之成为佛学的经典。这五百比丘也成为了佛教的骨干,就是寺庙里雕塑的五百罗汉。”

        唐太宗听了深有感触地说:

        “人生在世还是要多行善少作恶,佛学的伟大就在于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玄奘说:“陛下言之有理。”

        太宗听了,想了想又问玄奘:

        “法师,我的来生应该是怎样的果报?”

        玄奘说:“陛下今世广济臣民、普度众生,应该有善报。”

        太宗听了心里觉得轻松了一些,目光却盯着玄奘说:

        “法师愿意为朕超度吗?”

        “玄奘愿意。”

        太宗脸上露出了笑容。

        唐太宗头望西天转了转眼睛,眼神忽然亮了一下,他对玄奘说:

        “法师,朕还有一件心愿未了,法师知道吗?”

        玄奘说:“皇上是想御驾西域光临天竺吗?”

        唐太宗说:“正是,朕看了你的《大唐西域记》,朕真想到西域看看,朕本想东征结束后,到天竺国去看看,未曾想到壮志未酬竟一病不起……唉,天不遂人愿哪……”

        玄奘听了极为感动,劝道:“皇上不必太伤感,佛家讲三世轮回,今生不能如愿的,但求菩萨保佑来世再遂人愿。”

        宗叹道:“但恩如此吧!”

        太宗又说:“法师对印度派来的留学僧要好好传授,以后,我们也要派留学僧去。”

        玄奘忙拜道:“玄奘遵旨。”

        当晚唐太宗又昏厥了过去……

        “父皇,父皇醒醒。”守候在榻前的太子李治悲伤地呼喊着。

        “快传御医。”

        四个太医跌跌撞撞地跟内侍来到病榻前,他们跪着替皇帝把了脉后,四人都面现惊恐,退出外堂后商议了一阵,才给皇帝开了方子。

        李治问道:“诸位太医,皇上病情如何?”

        四人皆面面相觑……

        “旦说无妨。”太子吩咐。

        年长的太医令才诚惶诚恐地说:“皇上恐怕……恐怕……老臣实在不敢说。”

        李治明白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滚了下来。

        玄奘为唐太宗诵《般若心经》,他虔诚地祈愿唐太宗早日病愈。

        次日,太宗精神忽然好了一些,便召来太子、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然后声音细弱地、断断续续地立下了遗诏,他神色悲怆地对长孙无忌及褚遂良说:

        “房玄龄死,如折了我一臂……现在你二人犹如我的左右臂,如今,我……我要去见先王了。你二人要……要好好辅佐太子。我……我死后,要让太子在灵前即位。”

        太宗喘息了一阵,又对玄奘说:“天竺印度戒日王……最喜欢听《秦王破阵乐》,我……我也喜欢听……”

        太子当即传令:

        “传旨,奏《秦王破阵乐》。”

        “是。”

        悲壮激昂的音乐顿时在殿堂内回荡……

        唐太宗慢慢闭上了眼睛……

        “父皇……您不能走哇!”太子哭着跪倒在太宗榻下。

        “父皇……父皇……”

        “陛下……陛下……您放心吧,臣等一定尽心辅佐太子,忠心不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榻前跪着,声泪俱下地说。

        高亢激昂的《秦王破阵乐》在殿内跌宕起伏,已经不能说话的唐太宗似乎已经听不见身旁的人在谈什么了,他只觉得一阵身轻,随着乐声,他似乎又穿上了战袍,跃上了心爱的大白马,手举战刀又冲锋陷阵去了……

        终于,他的英魂随着乐声,越过院墙,越过皇宫飘向了遥远的冥冥天际……

        玄奘双手合十,虔诚庄严地为太宗的亡灵超度。

        含风殿一片哭声……

        长孙无忌下令暂密不宣,然后先由皇太子调拨精兵护卫太宗遗体回长安。

        到达京城才正式发太宗驾崩讣告;发讣告的当天,皇太子李治就茌长孙无忌等的拥立下,在太极殿灵柩旁即位。

        长安太极殿内,停放着唐太宗的灵柩。灵案上焚香缭绕,太子李治披麻戴孝立在灵柩旁,文武大臣分跪在大殿内外,殿中央及殿内广场上立着从全国赶来的三千和尚,玄奘立在殿前,他们都合十虔诚地为皇帝超度,雄浑而低沉的诵经声像洪钟一样在宫内外,在长安城回荡……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诵经,全国各地的佛僧都赶来了,包括少林寺的武僧也星夜兼程地赶来了,长安城内更是大小寺院倾巢出动,成千上万的僧人流着泪,为这位曾经对佛学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皇帝祈祷……

        英明的君主啊,愿佛祖保佑您早日升天……

        伟大的国君啊,佛界将永远记住您的大恩大德……

        愿大唐天下永远兴盛,永远平安吉祥……

        从此大唐进入了高宗时代,次年改新年号为永徽。

        一代帝王去了,带着赫赫功业和无尽的遗憾去了,葬于昭陵,改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