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蒸汽帮单机游戏盒子第三章 印度兵暴动

第三章 印度兵暴动

        用几个字就足以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印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那场规模宏大的印度兵暴动,则更是如此。但以下,我们仍需先谈谈一些重要史实。

        一六○○年,伊莉莎白女王统治下的大英帝国正值强盛时期。在这片神圣的雅里阿瓦尔塔土地上,生活着两亿人口,其中有一亿一千二百万人信仰印度教。享有盛名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在这个时期成立的,它的英文绰号叫“老约翰公司”。

        起初,它只是一个简单的与印方做贸易的商人间的集会,负责人是肯贝朗公爵。

        那个时候,在印度曾经强大的葡萄牙势力已经衰退。因此英国人利用这个时机,在孟加拉湾一带展开政治和军事攻势。那里的首府加尔各答将成为新政府的统治中心。首先,皇家军队的第三十九团将从英国远涉重洋来占领这个地区。至今在这个军团的旗子上还印着它当年的座右铭:印度的普利姆斯炉(一种用来做饭,烧水等的轻便炉子)。

        但与此同时也成立了以科贝尔为首的一家法国公司。它和伦敦商人的公司抱着同样的目的。两家公司的商业竞争必然带来利害冲突。在漫长的商界浮沉中,涌现出杰出的迪普莱克斯家族、拉布尔多雷家族和拉利·托朗达尔家族。

        最后,法国人以失败告终,不得不放弃印度半岛上的卡尔纳迪克以及它的东部边缘地带。

        克里夫在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之后,再也不担心葡萄牙和法国方面的压力了。于是他决定进攻孟加拉湾,由洛尔德·哈斯汀任总指挥。虽然东印度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有效而强硬的改革措施,但昔日的强大和吸引力仍是昙花一现,不复存在了,几年之后的一七八四年,彼特再一次修改了最初的计划。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自己的参事手里。最后的结果是:一八一三年,公司面临着丧失对印度商业的垄断,而在一八三三年又接着失去了中国市场。

        但英国再也与半岛上的商业竞争无缘,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得不承受连绵不断的苦战,一会儿是原有的土地占有者们想收回失地,一会儿又是新的征服者们对土地垂涎三尺。

        在科尔瓦里斯统治下的一七八四年,就发生了与蒂博·萨伊布的战争,此人死于一七九九年五月四日由哈里斯将军在塞汉加巴丹发起的最后一次进攻中。血统高贵,在十八世纪时颇为强盛的玛阿拉特人和以英勇著称的班达里斯人在这一年都曾与英国作战过。除此之外,英国人还和尼泊尔境内的古尔格卡斯人之间战火不断,只不过后者在一八五七年的严峻考验中成了英国人的忠实同盟。最后还有从一八二三年持续到第二年的与比尔曼人的战争。

        在一八二八年,英国人成了世界的主人——直接或间接地占领着大片的土地。威廉·本汀克统治下的英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印度的军队在经过一番整编之后,被截然分为两大部分,欧洲军和印度军。前者形成了皇家军队,包括骑兵团、步兵连和属于印度军的欧洲步兵;后者则是本地部队,包括步兵、骑兵,都是由英国军官领导下的当地士兵。另外,还有一个属于印度军的炮兵部队,除少数几个连之外,全是英国兵。

        这些兵团的人员情况如何呢?就步兵而言,孟加拉步兵团有一千一百人,而孟买和马德拉斯的步兵团有八九百人;至于骑兵,差不多每个兵团都只有六百人。

        总之,一八五七年的印度,正如德·瓦尔布森先生在他的著作《英国人与印度新编》中曾详细提到的,拥有本地军二十万,欧洲军四十五万,这就是三个印度地区所有的兵力。

        但受制于英国军官的印度兵对强迫他们遵守的欧洲军规非常反感。早在一八○六年,或许是受了蒂博·萨伊布的儿子的影响,驻扎在韦洛尔的马德拉斯本地军就杀掉了皇家军第六十九团的哨兵、军官及其家属,烧了营房,又冲进医院把伤兵全部枪杀。这次暴动究竟归于何因?——至少是表面原因?表面上是胡子、头巾和耳环的问题,但实际上则是出于一种对侵略者的仇恨。

        但这次暴动很快就被皇家军队在阿斯科的驻军镇压下去。

        而一八五七年的暴动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或借口——但却可怕得多。如果马德拉斯和孟买的地方军队也加入暴动的话,那么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定会遭到削弱。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指出这次暴动并非是全民性的。首先农村和城市的印度人是绝对不会介入暴动的。其次暴动的范围只限于印度中部、西北部的一些省和乌德王国,这些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地区。而英国在印度却有众多的忠实跟随者。如驻有三个印度高加索兵团的旁遮普地区,处于社会底层,在德里颇受歧视的西克斯人,还有迁徙到勒克瑙,尼泊尔王公统治下的一万二千名古尔格卡斯人。此外,效忠英国人的还有瓜廖尔和帕蒂阿拉的马阿拉亚人以及兰布尔的印度王公和博帕尔的印度王妃,他们忠实于英国的统治,用印度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忠实于盐”。

        暴动正是发生在甘宁先生担任最高行政长官的时期。或许他已经预料到了这场规模宏大的运动。几年来,联合王国这颗明星在印度的天空下已经明显地逊色了。一八四二年,卡布尔的退位又降低了欧洲征服者们的威望。而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的表现实在是有损它的军威。于是,熟知黑海战况的印度兵预谋暴动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吟游诗人和婆罗门通过说道和歌吟来换取民心,而现在只需星星之火即可把千万颗早已蠢蠢欲动的人心点燃。

        时机终于在一八五七年酝酿成熟。这一年,皇家军迫于某种外界因素而实行了减员。

        年初,住在坎普尔附近的那纳·萨伊布,即当杜·庞特大头人,来到德里,而后又去了勒克瑙,大概正是为了发起这场暴动。

        事实亦如此,那纳走后不久,暴动就拉开了帷幕。

        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刚为土著军队装备了英菲尔德短枪,而这种枪须用涂过油的子弹。一天,军队上下到处传闻印度兵用的是涂了牛油的子弹,而穆斯林用的子弹涂的是猪油。

        在这个国家,人们可以因为肥皂的成分中有他们崇拜或鄙视的动物的脂肪而拒绝使用肥皂,这种涂了禁忌物的子弹——使用时,还必须用嘴撕开——自然难以让人接受。顿时,抗议声四起。政府面对这种情形做了部分让步;但改变子弹的制造方法,声称子弹中不含被视为禁忌的动物脂肪只是徒劳,它没能说服印度兵放心地使用这种子弹。

        一月二十四日,在贝兰布尔,第三十四军团的印度兵拒绝使用子弹,三月中旬,一名军士被杀,整个军团被解散。一番血腥屠杀之后,暴动的狂飙波及到邻近地区。

        五月十日,在米拉特,德里北边的一个城市,第三、十一、二十军团纷纷掀起暴动。他们杀了上校和几个参谋部的军官,又把整座城市抢劫一空,而后直奔德里。德里的王公,梯木尔的一位后代,和暴乱的士兵会合,他们夺取了兵工厂并杀掉了第五十四军团的全部军官。

        五月十一日,在德里,福拉曼上校和他的军官们无一逃脱米拉特暴乱士兵的大刀,连指挥官的住所也被洗劫一空。五月十六日,四十九名囚犯,不论男女老幼,全成了刀下鬼。

        五月二十日,驻扎在拉合尔的第二十六军团杀了港口指挥官和欧洲上士。

        恐怖的屠杀此起彼伏。

        五月二十八日,在努拉巴德,欧洲军官受难。

        五月三十日,在勒克瑙的驻军部队,旅长、随从及其他一些军官被杀。

        五月三十一日,在巴雷利的罗伊尔坎德,几个军官遭到突袭,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杀死了。

        当天,在斯察亚罕布尔,第三十八军团的印度兵杀了募兵员和许多军官。次日,在伯尔瓦那边,一批赶往离奥兰巴尔德有一英里远的锡瓦布尔车站的军官、妇女和孩子,在半路上被屠杀。

        六月初,在波巴尔,一些欧洲人被杀,在詹西,由于女王的财产曾被英国人剥夺,所以那里的杀戮更是闻所未闻地残忍,妇女和孩子不得不躲到密林里去。

        六月六日,在安拉阿巴德,八位年轻的中尉死在印度兵的刀下。

        六月十四日,在瓜廖尔,两个印度兵团发起暴动,军官被杀。

        六月二十七日,在坎普尔,受难者不分男女老幼全被枪杀或淹死,——疯狂的大屠杀场面在几个星期后将再次上演。

        七月一日,在霍尔卡,三十四名欧洲人被杀,其中包括军官、妇女和孩子,城市被抢劫一空之后又被纵火烧毁,当天,在乌瓜尔,皇家军第二十三团的上校及其副官被杀。

        七月十五日,坎普尔遭到第二次屠杀。这天,那纳·萨伊布亲自下令惨无人道地屠杀了几百名妇女和儿童,——其中就有莫罗夫人——并且招来屠宰场的穆斯林屠夫来执行这项血腥的任务。而后,所有的受难者尸体都被扔进了一口神秘的枯井里。

        九月二十六日,在勒克瑙的一个广场上,即现在的“受难者广场”,到处都躺着死里逃生的伤员。

        除此之外,连一些偏僻的城市和乡村都沾染了血腥味,整个暴动就是一场残暴的大屠杀。

        英国方面很快对这些屠杀采取了报复性行动——报复可能是必然的,毕竟遭到报复的暴乱者不得不怕英国人三分,——但同样也是血腥的。

        在暴动初期的拉合尔,大法官蒙特戈默利和旅长科尔贝不费一枪一弹就解除了第八、十六、二十六和四十九军团的武装。在木尔但,第六十二和第二十九印度军团也缴了枪,无法参加暴动。同样,在佩沙瓦尔,斯·科尔顿旅长和尼科尔森上校在暴乱之前也解除了第二十四、二十七和五十一军团的武装。但是第五十一军团的军官却闻风丧胆地逃进了山林,遭到通缉后,不久就被山民抓回了营房。

        报复才刚刚开始。

        尼科尔森上校率领一支特遣队袭击了正向德里进军的暴乱军队。很快他们就被英国人打得溃不成军,四分五散,一百二十名战俘被押到佩沙瓦尔。无一例外被判处死刑;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被处死。排放在刑场上的十门大炮的每个炮眼里都塞着一名战俘,十门炮共开了五次火,刑场上撤满了残缺不全的碎片,空气中散布着肉被烧焦的恶臭。

        在德·瓦尔布森先生看来,几乎所有的死刑犯都能英雄般地从容赴刑,印度人总是善于临死不惧。一个年仅二十岁的漂亮印度兵一边用手漫不经心地抚摸着死刑刑具,一边对执行死刑的一名军官说:“尊敬的上尉,您不必把我捆起来,我不想逃跑。”

        像这样恐怖的死刑场面随处可见。就在当天的拉合尔,尚贝兰旅长在对第五十五兵团的两名印度兵执行完死刑后,讲了这样一番话:

        “你们刚刚看到活人被塞进炮眼,然后被炮弹炸成碎片;这是叛徒应受的惩罚。你们应该知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将受的痛苦折磨。他们之所以要被处以炮刑而不是绞刑,这是因为我不想让他们沾上半点被刽子手处死的奇耻大辱,而且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政府即使在这种关键时刻也不愿对你们的宗教和社会等级成见有丝毫损害。”

        七月三十日,一千二百三十六名战俘相继被处死,而另外五十名则被关在牢里饿死或闷死。

        八月二十八日,在逃往拉合尔的八百七十名印度兵中,皇家军队就无情地杀戮了六百五十九人。

        九月二十三日,德里被占后,印度王室的三位王子,即王位继承人和他的两个表弟无条件地向奥德森将军投了降。将军只派了一支五人小分队把三位王子押在有五千印度人的大队伍中,——一比一千的巨大悬殊。但在半路上,奥德森让人停下王子们坐的马车,自己登了上去,命令他们露出胸膛,用匕首把三位王子都杀死了。德·瓦尔布森先生说:“这次由英国军官亲自执行的死刑在旁遮普,定会受到最高赞赏。”

        德里被占后,有三千战俘被处以炮刑或绞刑,其中包括二十九名王室成员。在攻克德里的战斗中,有二千二百五十一名欧洲兵和一千六百八十六名当地军人丧命。

        在安拉阿巴德,不仅印度兵遭屠杀,而且连普通老百姓也被卷入狂热的劫难中。

        十一月十六日,在勒克瑙,两千名被斯坎德·巴格缴了枪的印度兵遭到屠杀,他们的尸体堆满了一个一百二十平方米的房间。

        在坎普尔大屠杀之后,雷尔上校在把囚犯送上绞刑架前,总要强迫他们用舌头把那些遭到屠杀的受难者留在屋子里的每滴血迹舔干净。这对印度人来说,无疑是临死前受的奇耻大辱。

        而在印度中部,死刑的枪声同样也接连不断,被枪杀的印度兵不计其数。

        一八五八年三月九日,英军进攻“黄屋”,在第二次包围勒克瑙后,采取十人抽一的恐怖政策杀了许多印度兵,而且经常性地是指使西克斯人把他们活活烧死。

        十一日,五十具印度兵的尸首把勒克瑙王妃宫的护城河填得满满的,完全丧失了理智的英军连伤兵也没放过。

        在历时十二天的战斗中,共有三千名印度兵被绞死或被枪杀,其中有三百八十人逃往伊达斯普岛,而后又转移到克什米尔岛。

        总之,在这场把所有战俘都统统处死的极其残酷的报复行动中,先不计算死在战场上的印度兵,单单一场旁遮普战役,就有不下六百二十八名印度人被军方下令塞进炮眼或用枪打死,一千三百七十人被官方处死,还有三百八十六人由两方面权威同时下令处以绞刑。

        在一八五七年初,据估计,共有不下一百二十万的印度官兵和两百万的当地居民丧命,而后者只不过是暴动队伍中的一些并不坚定的参加者。格拉德斯通先生曾在英国议会中极力抗议这场可怕的报复,显然他是不无道理的。

        这些死亡数据对于以下的叙述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可以使读者理解如果说印度人仇恨英国人,那么英国人也同样仇恨印度人,十年之后,仍有人为坎普尔和勒克瑙两地的受难者们戴孝。

        至于为平息这场暴动而进行的战役,简要列举如下。

        首先是在旁遮普进行的第一场战役,约翰·劳伦斯先生不幸战死沙场。

        然后是围攻暴动的中心德里,几千名逃兵的加盟增强了这座城市的防御,穆罕默德·夏·巴哈杜尔被封为印度半岛的皇帝。气急败坏的总督在给指挥官的最后一封电报中命令道:“结束德里!”而于六月十三日开始的围攻直到九月十九日方才结束,而且还要了哈里·巴尔纳尔德和约翰,尼科尔森两位将军的性命。

        同时,那纳·萨伊布自封为王并在毕勒乌尔的城堡里举行了加冕仪式。得知这个消息后,哈弗洛克将军率大军马不停蹄赶往坎普尔。但到坎普尔时,已是七月十六日,既未能阻止最后那场屠杀,也没有抓住那纳,他早已带着五千人马和四十门大炮逃之夭夭。

        既然如此,哈弗洛克只得在乌德王国打了第一仗,而后又带着剩下的一千七百名士兵和十门炮于七月二十八日经恒河朝勒克瑙进军。

        以下该谈到科兰·坎贝尔先生和总参谋长詹姆士·乌特朗了。在对勒克瑙的长达八十七天的围攻中,哈里·劳伦斯和哈弗洛克将军相继丧命。所以科兰·坎贝尔只得暂时逃到已被收回的坎普尔,准备再战。

        与此同时,其他几支部队攻下了印度中部的一个城市,莫伊尔,又征服了马尔瓦,于是英国在乌德王国的统治地位重新得以建立。

        在一八五八年初,坎贝尔和乌特朗发动了对乌德的第二场战役。四支步兵分队分别由詹姆士·乌特朗本人和爱德华·吕卡尔两位参谋长以及瓦尔波尔和弗兰克斯两位旅长担任指挥。由霍普·格朗率领的骑兵以及由威尔森和罗伯特·纳皮尔率领的特种兵总共大概有两万五千余人,另外,由尼泊尔王公率领的一万两千名古尔格卡斯士兵将与他们会合。但贝戈姆的暴动部队却有不下十二万人,而且勒克瑙有七八十万居民。双方的战斗从三月六号开始。在以后的几场连续作战中,英军方面的威廉·皮尔上尉和霍德森少校纷纷战死,到十六日这天,英军已经占领了古姆提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尽管如此,贝戈姆和她的儿子仍死守在勒克瑙城西北端的穆萨·巴格宫,而暴动的穆斯林头子木尔维也潜伏在城中心拒不投降。十九日,乌特朗再度进攻,二十一日,英军大捷,从而完全摧毁了这个印度兵暴动的重要据点。

        四月,暴动进入末期。英国部队开始远征聚集着大量印度逃兵的罗伊尔坎德。王国的首都巴雷利自然成为皇家军队的指挥官们首选的进攻目标。起初,英军接连失利。在于杰斯布尔大败。阿德利安·霍普旅长也死在战场。但到了月末,坎贝尔的大军及时赶来,一举夺下斯哈·亚罕布尔,五月五日,他向巴雷利大举进攻,强攻之下占领了城市,但暴乱分子却乘机成了漏网之鱼。

        与此同时,乌格·奥兹将军也在印度中部作战。在一人五八年一月初,他率军穿过波帕尔王国,并在二月三日那天平息了当地的印度兵暴动,而后向索恩高尔进军,十天后占领了居拉科塔的堡垒,经温迪亚山谷来到曼丹布尔山口,又通过贝特瓦抵达詹西城下,詹西女王亲自率一万一千名暴动兵守护着这座城市,三月二十二日这天,酷热难当,将军包围了詹西,而后又从围城的队伍中抽出两千士兵去阻击由唐提阿·托皮率领的从瓜廖尔赶来的两万大军,将军的部队大获全胜,击败了这位声名显赫的暴动军头目。四月二日进攻开始,英军攻破了城墙并夺取了城堡,但女王已经弃城而逃,接着又进攻女王和唐提阿·托皮决以死战的卡尔皮堡,经过一番苦战之后,于五月二十二日攻下,把女王及其同伙逼到了瓜廖尔,六月十六日,将军的两个旅与纳皮尔旅长的部队会合,摧毁了莫拉尔的全部暴动兵,十八日又整装待发,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孟买。

        女王正是死在瓜廖尔的战场上。这位可怕的女王,对大头人忠心耿耿,是他在整场暴动中最为忠贞不渝的同伴。爱德华·莫罗上校亲手杀死了她。在坎普尔,那纳·萨伊布屠杀了莫罗夫人,在瓜廖尔,莫罗上校亲手杀死了女王。两个男人分别就是暴动和镇压的化身,如着能相遇,两个敌人之间的深仇大恨必将酿成可怕的恶果!

        到这时,我们可以认为除了乌德王国内的几个地方外,整场暴动基本上已经被平息了。坎贝尔于十一月二日重新杀回战场,夺取了暴动分子最后的几个据点,又强迫一些暴动军的大头目俯首称臣。但其中一个叫伯尼·马德奥的人却逃走了。十二月份,听说此人躲在尼泊尔边境的某个地方。还得知他和那纳·萨伊布、巴劳·洛以及乌德王国的贝戈姆呆在一起。到年末的时候,又有传闻说他们逃到尼泊尔和乌德王国边境的拉普提。在坎贝尔的紧紧追逼下,他们越过了边境线。直到一八五九年一月初,一个旅的英军才在尼泊尔境内追上了他们。其中就有莫罗上校指挥的军团。伯尼·马德奥被杀死,乌德贝戈姆和她的儿子被俘并被允许留在尼泊尔的首都。至于那纳·萨伊布和巴劳·洛,人们一直都认为他俩已经死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不管怎样,轰轰烈烈的暴动大势已去。唐提阿·托皮被他的中尉曼·辛格出卖给英军,成了死刑犯,并于四月十五日在西普利被处死。德·瓦尔贝森先生曾评论,“他在壮烈的印度兵暴动中委实是一个出色的人物,有勇有谋,并具备充分的政治天才。”这位暴动分子最后英勇地死在断头台下。

        但如若这场印度兵暴动覆盖了整个半岛,尤其如若它是全民性的,那么这场暴动可能会使英国人就此失去印度。而暴动的结束事实上也宣告了东印度公司的崩溃。

        早在一八五七年末,帕尔蒙斯顿执政官先生就向宫廷陈辞帝国面临衰落。

        一八五八年十一月一日,一个被印成二十种文字的声明宣告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贝阿特里克斯目前正在掌握印度的统治权,几年后,她将被加冕为印度女皇。

        这都是斯坦雷执政官的得意之作。最高统治者的职位被换称为总督。此外还有一个国务秘书、十五名中央政府成员和从各部中独立出来的印度议会成员,马德拉斯和孟买两辖区的地方长官由女王任命,印度各部的成员及部长由国务秘书任命,这就是新政府的主要构成。

        至于军事力量,现在的皇家军队比印度兵暴动前增加了一万七千名士兵,共拥有五十二个步兵团,九个射手兵团还有一个阵容宏大的炮兵部队,另外每个骑兵团拥有五百把骑兵马刀,每个步兵团拥有七百把刺刀。

        本地部队由一百三十六个步兵团和四十个骑兵团组成,但炮兵无一例外都是欧洲人。

        这就是半岛目前的行政和军事状况,也是守护着四十万平方米土地的全部人员力量。

        格朗迪蒂耶先生曾说:“英国人很幸运地在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国度上遇到了一个温和、灵巧、文明而且对任何束缚都逆来顺受的民族。但他们应该当心,温和是有限度的,束缚也不是无限的,总有一天这个民族会抬起头颅将它打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