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知道中国传统文化见面课各种各样的“胡琴”

各种各样的“胡琴”

        胡琴可能要算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乐器了。胡琴,胡琴,它本来真是胡地的琴。

        胡琴源于唐代的奚琴。到了北宋的时候,出现了用马尾弓拉弦的胡琴,这种胡琴,是当时主要的拉弦乐器。

        马尾胡琴形状是长柄、无品、音箱梨形、两弦,琴头上镶着龙首,用马尾弓拉奏,曲声抑郁。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驻守在北部边疆的宋代军队中,就已广泛使用以马尾做弓弦的拉奏的胡琴。

        到了南宋,胡琴已比较流行。由于胡琴的流行,胡琴上用的“丝弦”被我国大批制造。尤其在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之际,丝弦制造业达到以往没有达到的高度,所以,丝弦又有“杭弦”之称。

        到了元代,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广为交流、融汇。这时的胡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弹弦乐器的特点而形成的。其形状与今日流行的龙头二胡已比较接近。甘肃榆林石窟元代壁画中有一乐伎拉奏乐器,卷颈,二弦,以弓拉奏。元代胡琴不仅在宴乐中用于独奏或合奏,还广泛用于军队的演奏活动中。

        从元代开始,胡琴之名已逐渐成为拉弦乐器的泛称。

        明代胡琴随着戏曲、曲艺和民间器乐合奏的繁荣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明末清初,胡琴传到藏区巴塘(今四川西部),颇受民间艺人欢迎,并就地取材做成了牛角胡琴。

        清代除了原有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根弦的四胡、伴奏京剧的京胡和伴奏梆子戏的板胡等。为伴奏不同的地方戏曲和演奏民间器乐的需要,形状各异胡琴类拉弦乐器纷纷问世,如广东的粤胡、湖南的大简、河南的坠胡、蒙古族的马头琴和壮族的马骨胡等。

        胡琴类乐器表现力丰富,它可以用不同的弓法,指法深刻细致地表达音乐内容。由于它在民间流传很广,民间艺人创造的一些特殊表现技巧,如模拟各种人的声调、唱腔、道白和欢笑声,自然界中飞禽走兽的鸣叫声,等等,使它更有一种独特的表现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