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知轩藏书官网txt下载第一节 明清两代的藏书

第一节 明清两代的藏书

        明代除宫内藏书外,中央政府的各部、院、国子监以及地方各府、州、县官署都有一定的藏书。其中不少是朝廷颁发的书,如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曾经“颁《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于两京六部、国子监及天下府、州、县学”。当然各地官署藏书多寡有很大的不同。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鉴于明末图书损失较大,清世祖遂于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诏直省学臣购求遗书”。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皇帝又诏求经学史乘等书,但都收效甚微。原因是汉族知识分子与满族封建统治者对立情绪严重,加之清政府虽有求书的诏令,但无切实的措施,所以宫中藏书增长很慢。后来清朝在编修各种类书中,通过多种渠道征集图书,使藏书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

        在清代国家藏书中,南北七阁藏书占有重要地位。南北七阁,是指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盛京(今沈阳)故宫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和杭州西湖圣因寺的文澜阁。前四阁位于北方故称之为北四阁,后三阁位于南方称为南三阁。乾隆帝在决定建立北四阁时,为防火、防潮、防虫,曾派人赴宁波了解天一阁的情况。北四阁建筑就是仿照天一阁建造的。文津、文源、文渊于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文溯阁建成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文宗、文汇、文澜三阁分别建于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九年(公元1779—1784年)。南北七阁都收藏有《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如果说北四阁是皇家藏书楼,一般士子难得阅读的话,南三阁则有不同。乾隆帝认为江浙为人文渊薮〔sou 叟〕之地,为便于当地士子“就近观摩誊录”,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下谕,由国家拨款抄录三份《四库全书》,分藏于南三阁。后来地方官员恐士子翻阅污损,便珍秘保存。乾隆帝又重申“愿读中秘书者,许其呈明到阁抄阅”(《办理

        清沿明制,未设立专门的国家藏书机构,翰林院、国子监都有藏书,各自管理。绝大部分书籍藏于宫廷之内,由内务府有关下属机构管理。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为了编纂《四库全书》,建立了四库全书馆,由361个不同等级的人员组成。第二年开始建立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文渊阁建成,设官兼掌,设领阁事三人总管其事,由协办大学士及掌院学士兼任,直阁事六人同司典掌,这些均由科甲出身的内阁学士、侍讲学士兼任。校理16人,分管注册点验,由庶子、侍读、侍讲、编修等兼任。

        南北七阁保存的《四库全书》,现在仅有四套收藏着,文渊阁藏的《四库全书》曾有残缺,清内务府以文津阁本抄补齐全,现藏于台湾;文津阁的《四库全书》于1915年调入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得到妥善保存,成为最完整的一套。文源阁由于在圆明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镇江文宗阁与扬州文汇阁两套《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革命期间被毁。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太平天军攻入杭州,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阁圮书散,后经杭州著名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冒险收拾,又组织人员三次补抄891种,大体恢复原样。这套书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免于落入日军之手,由夏定域先生筹划从杭州转浙南,后到贵阳。有一车图书落水,打捞上来,夏先生在贵阳市郊张家祠堂头顶烈日,一本本翻晒,费尽心血。后于1944年再迁至重庆青木关。1946年5月运返杭州,现藏于浙江省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民国时期补抄时,有些是按原本抄的,当初编纂时窜改、删节之处已照原本改正,因此较原本的《四库全书》更符合古籍的真相,有其独特的价值。沈阳文溯阁《四库全书》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

        明承元制,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秘书监掌管内府书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七月,内府书籍又改翰林院职掌,设典籍二员,从八品,职位低下,致使图书屡有丢失。明代实际上取消了独立的国家藏书机构,藏书不过是令别的机构附带管理一下而已。

        

(4)明清图书管理机构



        

(1)明代的国家藏书



        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帝既对藏书做出过贡献,同时也销毁了一大批图书。最初他销毁的只是晚明人的违碍著述,后来扩大到几乎所有含有排满言词的著作,这样就将明穆宗隆庆元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567—1644年)刊刻的2000多种著作销毁了。根据《清代禁书总目四种》的记载,其中违碍者756种,禁书1531种,全毁者146种,抽毁者182种。这些著作大多为记述清兵烧杀抢掠或明朝攻防清军的对策、奏议。著名学者章太炎为此写了《哀焚书》一文,悲愤地抨击了这一文化专制的行为,指出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摧残。当然统治者是终久禁绝不了图书传播的,到了民国时期,这批被禁销的图书又有上百种被发现。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定都应天(今南京)。同年大将徐达率兵攻下元大都(今北京),将秘阁所藏图书典籍,运往南京。这批书籍,多为宋、辽、金、元四朝的旧藏,有不少宋元刻本与抄本,奠定了明朝国家藏书的基础。朱允炆〔wei文〕继位后,“购遗书,申旧典,日唯汲汲不遑逸”(傅维鳞《明书》卷十五)。1403年,朱棣〔di帝〕即位当年,便命解缙主持编纂一部类书《文献大成》,并于次年完成。明成祖朱棣阅后嫌该书太简略,遂命亲信大臣姚广孝、刘季篪〔chi迟〕、解缙负责重修。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重修完成,定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就是利用南京文渊阁的藏书编成,全书辑录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总计卷数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成祖问起南京文渊阁的藏书情况,学士解缙说“尚多阙略”。成祖听后便说:“士庶家稍有余资,皆欲积书,况于朝廷乎!”《明史·艺文志》遂召礼部尚书郑赐派人四出求访遗书,并指示不要计较价钱。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命从南京文渊阁藏书中各取一部,共计100柜,装了十几船,由陈循运往北京,其余仍贮南京。据《西园闻见录》记载,为了放置这些南来的图书,明成祖另建一个文渊阁加以收藏。明宣宗朱瞻基十分重视藏书,又喜欢读书,曾“临视文渊阁,亲披阅经史”。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四月,为便于阅览,宣宗命杨士奇、杨荣等从藏书中取出《五经》、《四书》及《说苑》之类图书,分置于广寒、清暑二殿及琼花岛(今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当时,文渊阁等秘阁藏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其中3/10为刻本,7/10为抄本。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杨士奇主持查勘了文渊阁、东阁的藏书,编出《文渊阁书目》,书目共著录图书43200余册,约7000余种。据《明史·艺文志》记载,这批“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向外,虫鼠不能损”。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南京宫殿失火,所藏宋元以来善本焚毁俱尽。从此明代的国家藏书开始走下坡路。这与皇帝的态度直接相关。由于后来的皇帝对藏书不重视,管理不善,损坏盗窃之事屡屡发生。据《万历野获编》载,明武宗正德年间,主事李继先借整理文渊阁藏书的机会,盗窃精本;内阁大学士们更是只借阅而不归还,这些情况不断出现,致使国家藏书锐减。嘉靖时,御史徐九皋曾上书建议明世宗朱厚熜〔g匆〕派人“查历代艺文志书目参对,凡经籍不备者,行士民之家,借本送官缮写”(《万历野获编·访求遗书》),被明世宗拒绝。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孙能传、张萱等清理文渊阁藏书,并编出《内阁书目》八卷。该书目所著录的图书与英宗正统六年所编的《文渊阁书目》记载的图书相比已“十不存一”,相距甚远。明末动乱,在兵燹战乱中北京宫中藏书损失惨重,“宋刻之镌〔juan捐〕,胥归残阙”。《永乐大典》原抄本从南京运来,一直藏于宫中文楼,全部毁失。

        

(2)清代的征书与献书



        对于学术与文化,清政府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控制。首先,提倡尊崇孔子与程朱,既以此限制人民自由思想,又以此来缓和与汉族知识分子的矛盾。康熙时,重刊《性理大全》,编印《朱子全书》与《性理精义》,重用所谓理学名臣李光地、汤斌等。康熙、乾隆二帝都亲自到典阜祭祀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前后祭孔竟达九次之多;其次,查禁对清朝不利的书籍,如宋人攻击女真、明人涉及清朝先祖及有关忌讳之书,依照情况,或部分抽毁或全部销毁,乾隆三十八—四十六年(公元1773—1781年)八年间共收缴书板67000多块,全部焚毁。再次,大兴文字狱。最著名的是《南山集》案。翰林院编修戴名世撰《南山集》,多采方孝标《滇黔纪行》中所述南明事获罪。戴名世被杀,其时方孝标早已死去,竟令开棺戮尸,被株连杀死的100余人,流放的达数百人。在这样的文化政策下,相应地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方面不少学者因怕触犯时讳而避免接触现实,于是考据学大盛;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为控制臣民思想、笼络知识分子,寓禁书于修书。从康熙帝起多次下令编纂各种书籍,著名的有类书《渊鉴类函》450卷,辞书《佩文韵府》444卷,诗总集《全唐诗》900卷,还编大型类书《古今图书汇编》,后经雍正朝重修,改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其中最大的当属《四库全书》。在编修这些图书的过程中,征集图书。如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正月四日,颁发征求图书的谕旨,规定了征书范围与办法。在乾隆帝的亲自督促下,安徽学政朱筠率先行动,访得遗书,献给朝廷,随后各省相继行动。乾隆三十八年,征书活动全面展开。藏书家及经办征书的官员一怕文字狱,二怕政府无信,背弃归还原本的诺言,所以在一个时期所得图书不多。针对这一情况,乾隆屡屡降旨,加以解释。说“岂有下诏访求遗籍反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藏书之人乎?”申明“即有忌讳字面,也与藏书人并无关涉”。针对怕借走不还的顾虑,乾隆帝规定各家献书所到之日,在书的封面上加盖翰林院图章,注明进书年月、官员、图书主人。并依此另造一册,逐一登记。待发还之日,按册与所献之书各项核对。如有交发不明,唯督抚是问。由于实行这些措施,所以在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五月以后,大批图书到达北京。为了促使藏书家献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书,乾隆帝规定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办法,推动了整个献书活动。乾隆的办法主要有三个:一曰皇帝题辞。规定献书百种以上者,择其精本,请皇帝阅览,亲为评咏,题识简端,并将此书先交书馆录抄,再将原书发还。二曰赏赐图书。当时几部官修大型书籍刚刚问世,社会上还很难得到。乾隆遂对浙江鲍士恭、两淮马裕等四家进献图书500种以上的藏书家各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其他进百种以上的赐《佩文韵府》一部。三曰《总目》留名。乾隆三十九年七月规定,凡献书人收藏达百种以上者,可称之为藏书家,将其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之后。由于实行了上述三个办法,满足了藏书者的心理与嗜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献书的积极性。至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各地到京图书多达一万种以上。这是我国古代征书最成功的一次,极大地充实了国家书库。

        明清两代,学术和文化繁荣,许多读书人著立说;加之印刷业发达,士大夫藏书之风更为普遍,国家藏书、私人藏书都远远超过以前。

        

(3)清代国家藏书及南北七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