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志愿军战俘纪事》二、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一生中有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忘记的?那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件事直到今天我在回忆它时,仍然感到兴奋异常,激动不已。

        我参加革命队伍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多,但立志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几乎也在两年前萌发。1949年3月,我进入华北大学后,在那里接受革命启蒙教育,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理论。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用以批判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初步了解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也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社会发展史必然规律;初步了解了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产生阶级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和阶级剥削压迫的残酷性反动性,人类要得到自由平等就必须彻底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初步了解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灾难深重;初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为最终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人类空前伟大而壮丽的事业。我在华大学习了三个月,可以这样说:那是对我人生影响极其深远的三个月,是我人生转折的三个月,是我告别从旧社会带来的旧我转变为新我的三个月,是我抛弃旧人生观树立新的革命人生观的三个月。我那时就已经萌生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我怀着这样一种萌生的信念和决心来到了这支英雄的部队。这是一支政治气氛极浓的部队。它使我已经萌生的信念迅速发展成熟,决心更加增强,并且给我提供了实现我的信念和决心的环境和条件。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在民运队当民运员,还是后来调到师政治部做文书,我都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接受锻炼和考验,虚心服从上级,虚心向上级学习,虚心团结同志,虚心向同志学习,在艰苦的环境里,学习不怕艰苦,在困难的环境里,学习不怕困难,在危险的环境里,学习不怕危险,在遭遇敌人炮火袭击时,学习沉着勇敢,我努力地完成上级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争取实现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觉到,我的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和进步,都受到了党组织的注意并且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四次给我共记了五个小功,并且批准我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青年团员。这都给了我极大的教育,使我在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信念和决心的道路上不断得到鼓舞,增添力量。但是我没有想到党组织那么快地让我实现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到部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决定接受我入党。这件事一直到今天我仍然兴奋异常,激动不已,在当时我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5月14日部队到达东里,仅仅隔了一天于5月16日,我们的科长黎同真同志(他同时是政治部分支党委书记)和政治指导员张秀峰同志(他同时是政治部党支部书记)就找我谈话,直接了当地告诉我,党支部准备讨论我的入党问题,交给我一个油印的空白入党志愿书让我填写,并说,他们两人愿意做我的入党介绍人,介绍我入党,同时还要求我好好学习党章,还说了不少鼓励的话。我只表示,我会继续努力,决不辜负他们的要求和期望,恭恭敬敬地向他们敬了个礼,深表谢意。当日我便认认真真地将入党志愿书填写好交给了指导员张秀峰同志。

        5天以后,5月22日上午,政治部党支部在东里村后的山坡上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我的入党问题。支部书记张秀峰同志主持会议。他首先要求我在大会上发言,除了宣读入党志愿书外,重点谈谈对党的认识思想转变过程及入党动机。我因此前从来没有在几十个人参加的大会上发过言,特别是今天参加大会的多数党员都是机关干部,因此,我的心情特别紧张,不知从何说起和说些什么好,弄得面红耳赤,几乎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好照本宣读了入党志愿书,读完出了一身热汗。尴尬之状,难以言表。但是,还好,参加会议的所有党员干部都理解我的紧张心情,因为我平时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没有因此难为我。我读完入党志愿书后,黎同真同志和张秀峰同志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向大会介绍我的情况,优缺点内容如下。优点:1、政治坚定,思想纯洁,作风正派,阶级观念比较明确;2、团的组织生活观念强,积极参加会议,不断汇报思想,有时向领导提出对群众工作的注意事项;3、工作一贯踏实,积极负责,统计工作细心耐心;4、服从性好,接受任务愉快,什么时候写信件、材料等没怕麻烦过;5、团结好,没有和其他同志发生过不团结,能宽容待人。缺点:1、自己是个青年,不够活泼;2、对通信员不敢大胆管理使用;3、文件学习比较差。介绍人介绍完毕后就是大会讨论。有不少党员在大会上发言,对我主要是进行鼓励和赞扬,在鼓励和赞扬之后也有批评意见,但都很委婉,主要是希望我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觉悟等等。最后,全体党员举手表决,一致通过我入党。此时此刻,支部书记张秀峰同志又要求我发言。同开始时那一幕一样,心情紧张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只好结结巴巴地表态,大意是:今后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完成党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中,请大家多批评多帮助,我一定要虚心地向大家学习,锻炼自己,不断进步,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发言后宣布会议结束。整个会议约一个半小时。

        6月3日,政治部分支党委会在分支党委书记黎同真同志的主持下开会,审核通过了政治部支部大会的决定,批准我为一名候补党员,候补期6个月。从此我开始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党的直接关怀教育下锻炼成长,我在各方面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但我的候补期在后来讨论转正的过程中发现政治部分支党委原规定的6个月与当时党章的规定有误,按照党章的规定,富裕中农家庭出身的人入党候补期为一年,所以改正为一年。我经过一年在党内的学习锻炼和党组织的考察,又经过党小组的和支部讨论通过,最后师直属机关党委会于1952年6月1日批准转为正式党员。这时我们的部队又已重返前线,到“三八线”执行防御作战任务了。

        入党了,使我实现了自参加革命队伍以来逐渐产生的信念和决心。我深知,这不是终点,这是起点。入党了,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党,交给了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当党的利益需要的时候,即使是生命也要在所不辞。这一点特别是在部队,在与敌人进行你死我活残酷战斗的战场上就更为需要。这一方面,在我军的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共产党员为着党的事业,为着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勇敢战斗,冲锋在前,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击败了敌人,争得了战斗的胜利,他们做出了榜样。入党了,就要脚踏实地的为党的事业,为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去奋斗。但党的事业,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是大理想大目标。每个共产党员需要的则是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上,完成好每一项具体任务。我必须无条件地做到这一点。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入党了,我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以适应为党的事业,为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需要。入党了,我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服从领导,团结同志,无私无畏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为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去。

        我入党了,我不能不用深深感激的心情忆述我的两位入党介绍人黎同真同志和张秀峰同志。几十年来,我在任何时候回忆起入党这一件事情,都会想到这两位我心中一直尊敬和感激的人。黎同真同志1938年4月入党,张秀峰同志1945年6月入党,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党员。1951年我21岁,黎同真同志约40岁,张秀峰同志约26——7岁,可谓一位长辈,一位兄长。他们的对党忠诚和为人品行令人可亲、可敬、可爱、可学。他们不但都是我的领导,而且也都是我的楷模。在他们的领导下,我感到心情十分愉快,我之所以能够有所进步,与他们的教导、帮助和耳濡目染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我永远都不能忘怀的。

        黎同真同志作为政治部的总务科长,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总务科负责政治部的行政管理事务,包括组织军事活动,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等,繁杂琐细。他凡事都要亲历亲为,绝不因为事物繁杂琐细就简单从事。每项工作不仅具体交代布置,而且还要亲自检查指导。他对下级要求十分严格,但从来以理服人,下级感到他既有威严又很亲和。他文化不高,属于老粗干部,但粗中有细,思想清晰敏捷,做任何工作,能考虑的周到细致,未见出过错。他组织观念强,尊重领导,重要事情都及时向主任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命令。我作为文书,同他的接触最为密切,科内所有的请示、报告等文字材料,都是由他口述,我来执笔,所以我对他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优点感受甚深。在整个抗美援朝及回国以后,,他一直在师政治部或司令部担任总务或行政科的领导职务,约50年代后期转业到地方工作。他是河北人,有着浓厚的冀东口音。但听说转业到河南焦作矿物部门工作了。自从他转业后就一直没再联系过,如果仍然健在,估计约近百岁矣!

        张秀峰同志是一位很精干的政治指导员。他为人正派,一身正气,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它是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政治部是机关,干部多,工作忙,机关干部们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由各部门领导直接掌管,因此,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抓机关勤务人员。他经常深入到炊事班、饲养排等勤务人员中去开会、找人谈话,了解情况,作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他对待我真的像似一位兄长,关心我的进步,经常给予指点。我的心里也暗自把他作为榜样,学习他的思想品德和工作态度。他大约是1950年10月部队出国入朝时调到师政治部任指导员的。1951年5月部队撤离前线转移到沙里院地区整训之初,他介绍我入党后几天就调走了。那时部队干部调动简单,上级谈谈话,说走就走了,作为下级甚至不知道他调走的事,所以也没有机会问他调到哪里去了。他走后就再也没有联系,更没有见过面。光阴荏苒,一晃60年快过去了。他现在何方就更不得而知了。我同他在艰苦战斗的环境中共同度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听他指导,向他学习,今天回忆起来仍感受益匪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