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1966到1976的历史所谓的“周总理遗言”

所谓的“周总理遗言”

        这篇“遗言”的真正作者是杭州汽轮机厂23岁的青年工人李君旭。他也没料到这篇“遗言”能够在一两个月传遍大半个中国。在追查中,李君旭被捕,许多人受到株连,其中李君旭的父亲和同学,以及同学的姐姐、父母等十余人在这一案件中被捕入狱。

        现将这份周总理的“遗言”转录如下:

        我自第二次手术以来,病情曾有短期稳定。从下半年开始,癌症已经广泛扩散,虽然自觉尚好,但去见马克思的日子确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中央汇报一下近来的一些想法。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龄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党和国家掌舵,是全国人民莫大的幸福,也是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主席在遵义会议时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为主席分担一些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前途,主席一定要保重。

        ……

        朱德同志和剑英同志年事已高,要多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参谋,具体分工是可以摆脱的。但是,你们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是一辈人,跟主席这么多年了,更要以高昂的战斗精神,保持晚节。

        小平同志一年来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关于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抓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了主席判断的正确。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今后小平同志压力更多,但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

        ……

        同志们,长期以来的病假,使我有可能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在这段曲折的路上,我们永远不忘怀那些在我们前面倒下的先烈。我们是幸存者,一九二六年我和恽代英同志分别时,他说:“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能活着的人,一定要到死去的同志的墓前,去告慰他们,死者会听到我们的声音的。”我总想着,用什么来向他们汇报呢?……在此弥留之际,回忆先烈的遗言,对照我们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但是展望文化大革命后,我国人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宏伟前程,展望本世纪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壮丽前景,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把生命交给人民的事业,而人民的事业是永存的。唯一遗憾的是我再也不能和同志们一起前进,加倍工作,为人民服务了。同志们,一定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毛主席领导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关于我的后事,我向中央请求:一、将我的病情发展告诉全国,以免引起不必要猜测。二、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应力求简单,请小平同志致悼词。三、骨灰不要保存,撒掉。

        永别了同志们!

        共产主义万岁!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这份“遗言”在1976年曾使千百万人感动的掉泪,纷纷抄转,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心愿。在“遗言”中,周总理在弥留之际,还再为党和国家的命运,为了人民的利益进行思考,忠诚于革命事业,这种对人民对同志、战友的真挚情意感人至深,也确实符合周总理的精神品质。其中,“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一句,尤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这篇“遗言”打动人心之处,还在于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心情:早日将国家的路线方针转向建设“四化”,以及肯定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来的巨大成绩,要邓小平承担更重的工作担子,要小平同志致悼词。这一切都是全国当时大多数人民群众和党政军干部的强烈愿望。

        这份“遗言”曾引起“四人帮”的极大恐慌,们把“遗言”作为“政治谣言”进行批判、查收。但它的精神力量是不可磨灭的。

        这实际是借周总理的名义“代民立言”,是“文革”中人们所能运用的一种巧妙的表露心愿、传达思想情感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说“遗言”虽不是总理写的,却是人民群众写的,它属于文学创作。

        “遗言”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周恩来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也是一面鼓,敲击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文学价值。“遗言”是散文式的代民立言之作,体现了民心向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