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茶文化视频全集第八章 今古茶诗下-2

第八章 今古茶诗下-2

        题苏东坡①墨迹

        老却②眉山长帽③翁,茶烟轻飘鬓丝风。

        锦囊旧赐龙团④在,谁为分泉落月中⑤?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邹庵。元崇仁今属浙江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累官翰林学士,兼国子祭酒。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卒,年七十七岁。谥文靖。有《道园类稿》。

        〔题解〕从此诗吟咏风物典故来看,题中所称:“东坡墨迹”,似指苏轼《汲江煎茶》等咏茶诗篇真迹。诗人仿佛从先哲的“墨迹”中看到了东坡先生人生经历中的荣辱际遇。

        〔笺注〕①苏东坡:从略。

        ②老却:喻辞世。

        ③长帽:犹言长冠。冠名起自汉时。《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苏东坡平时所戴之斋冠,系仿汉时“长冠”式样。故道园在诗中称其为“长帽翁”。

        ④旧赐龙团:典故出自《宋史·苏轼传》:“轼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按:时为宋哲宗元祜四年四月受命,七月到任,宣仁后心善轼,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待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诗中的“锦囊、龙团”句,应作问句解。意思是说,当年宋宫赐给东坡先生的锦囊银合、龙团凤饼今日还存在吗?

        ⑤谁为分泉落月中:似指苏轼《汲江煎茶》诗“大瓢贮月归深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所描绘的情景。这首诗是苏轼被流放至儋州今海南省儋县时,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写他被流放的孤寂心情。

        而虞集在这首中,从“长帽翁”荣获皇后恩赐银合龙团,到被流放儋州的对比描写中,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东坡先生垂暮之年的不平遭遇所寄托的哀惋与忧思之情。

        芍药茶

        瀛州①忆昔较群材,一饮云腴②睡眼开。

        陆羽③似闻茶具在,谪仙④空载酒船回。

        滦水⑤琼芽⑥取次春,仙翁⑦落杵玉为尘。

        一杯解得相如渴⑧点笔凌云赋大人⑨扬州四月春如海,彩笔曾题第一花⑩夜直hI承明清似水,铜瓶hJ催火试新芽。

        〔王沂〕生卒年未详。字思鲁。先世云中今陕西省榆林县人。后徙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元延佑元年1314进士。尝为临淮县尹。至顺三年1332为国史院编修官,元统三年1335为国子学博士,后为翰林待制等。有《伊滨集》传世。

        〔笺注〕①瀛洲: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瀛洲,并置河间郡。隋废郡存州,唐仍为瀛州,宋大观二年1108升为河间府。其地在今河北省河间县。

        忆昔较群材:似指诗人进士及第情景。

        ②云腴:指云雾茶。本谓云之膏脂,道家以为仙药。

        ③陆羽:从略。

        ④谪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因贺知章誉其为“天上谪仙人”,后人称其为“李谪仙”。空载酒船回:寓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之典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⑤滦水:河名,古濡水。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上源闪电河出丰宁县,绕经内蒙古东南,缘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流经乐亭与昌黎之间入渤海。

        ⑥琼芽:春茶初展之嫩芽,为茶中上品,故称琼芽。次春:上品名茶。产于今福建省福州市境内。洪武二十四年1391,在废团茶诏中规定建宁府进贡四品散茶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⑦仙翁:似指制茶道人,古时世俗人常尊称道人为“仙翁”。

        ⑧相如渴:传说,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消渴之疾。

        ⑨点笔凌云赋大人:典出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由于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被蜀人杨得意主管天子猎犬的小官吏,其职称“狗监”呈天子,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于是汉武帝召司马相如进宫,又作《上林赋》,继又作《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⑩第一花:从“扬州”以下三句看诗人在写扬州的梅花明月。第一花,犹如“东风第一枝”、“一枝春”。是诗人指其咏梅之作。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岂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并赠花诗曰:

        “折花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来把一枝春作为梅花之别称。亦为词牌名。

        hI夜直:官吏夜间值班。承明清似水:谓四月的扬州之夜,皓月当空,碧天如水。

        hJ铜瓶:腹大口小,用于点茶的铜制煮水器具。由于宋代的点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陆羽创造的“煎茶法”,所以,铜瓶亦逐渐代替了唐代煎茶时所用的体型较大的鍑釜。

        茗饮

        宿醒未破厌觥船①,紫笋②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③后,鬓丝禅榻④落花前。

        一瓯⑤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华胥⑥犹可到,蓬莱⑦未拟问群仙⑧。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代文学家。八岁能诗,后研究古代典籍,有较高修养。兴定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好问工诗歌散文,尤以诗冠金元之际。着有《遗山记》传世。

        〔题解〕在历史上金宋并立长达一百多年;在金朝末期亦同元朝交错并存。而诗人生活经历的时代,正是处于金末元初。作者的这首茶诗,以《茗饮》命题,而文辞典故及饮茶方式,亦多选自唐宋茗事典故,这说明金人的茗饮文化,主要是受唐宋茶文化的影响。当时,金宋虽经常处于战争状态,茶叶作为饮料商品和友谊使者,仍能及时沟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思想交流。

        〔笺注〕①觥船:是一种容量很大的酒器。觥船句,诗人是说,昨夜饮酒过量,清晨醒来,还厌见酒器;欲在清晨开封品饮从江南寄来的紫笋茶,借以醒酒提神。

        ②紫笋:茶名。产于湖州长兴县顾渚山。

        ③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至二日。相传,晋国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为补封赏,烧山逼他出来,之推抱树而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以后相袭成俗,叫做寒食节。而“槐火石泉寒食后”之句,是引用《东坡志林》中的典故。苏轼在贬谪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曾在梦中得诗句云:“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借以点明诗人的茗饮方式,时令是在清明之后。

        ④鬓丝、禅榻:鬓丝,犹如华发,诗人暗示他已临近暮年。禅,佛教名词。是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禅榻二字说明,诗人已有信佛喜禅之好。

        ⑤一瓯、万里二句:是说,饮上一杯玉露般的香茗,不仅可解酒病,涤除烦虑,似乎两腋已生清风,可以神游万里了。

        ⑥华胥:寓言中的理想国。《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天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金亡之后,诗人居闲不仕,且常饮酒消愁。他在茗诗中引用此典,说明虽临近暮年,诗人还期望着已经失去的“理想国”有一天还会重新回来。

        ⑦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外三仙山之一。

        ⑧问群仙:引用唐卢仝在《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典故。卢诗中有:“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便从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诗人用“未拟”

        二字,是说,他不准备像卢仝那样权充谏议,去问“群仙”如何解脱苍生的疾苦,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中的“华胥氏理想之国”。

        画中茶诗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

        烹煎已得前人法①,蟹眼松风②娱自嘉。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均为他题画的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举应天解元。赋性风流倜傥,才高艺博,尝镌其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治圃舍“桃花庵”,与宾朋饮于其中。唐寅能诗工画,既画人物仕女,也画山水花鸟。是明代着名吴派画家,有《六如居士全集》、《六如画谱》传世。

        〔题解〕唐伯虎,是一位热衷于茶事的画家。他曾画过大型《茗事图卷》、《品茶图》已见者有二幅、《琴士图》赋琴品茗图等多幅咏茶绘画。这些画卷,笔法苍劲,格调超逸,汇山水林泉、人物茗事于一卷,极富品茗情趣和幽雅意境,均属逸品。这位桃花庵主,经常在桃花庵圃舍同诗人画家品茗清谈,赋诗作画。这首《画中茶诗》就是唐寅在他绘制的《品茶图》上亲笔题诗。这幅画约作于明正德六至七年1511—1512,当时的一些诗人画家都曾于画上题字赋诗,凭添雅致。

        画家在诗中,颇有风趣地写道,若是有朝一日,能买得起一座青山的话,要在山前岭后都种上茶园,每当早春,在春茶刚刚吐出鲜嫩小芽之时,即上茶山去采摘春茶;按照前代品茗大家的烹茶之法,亲自煎茗品尝,嗅着嫩芽的清香,听着水沸时发出的松鸣风韵,岂不是人生聊以自娱的陶情之道吗?

        〔笺注〕①前人法:这里并非指唐代陆羽创造的“陆氏茶煎茶法”,或宋代崇尚的精制研膏茶的点茶法;而只是说,在煎茶时选水候汤仍是在借鉴前人的经验。这是因为,唐寅是生活在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从明初洪武帝下诏罢造龙团,倡导饮用叶茶以来,明代的饮茶习俗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不仅使茶品从宋代的精制型回归自然,也使饮茶方式来了一个划时代的革新。可以说从那时起,一般的饮茶方式,几乎同现代的冲饮法没有多大区别。

        ②蟹眼松风:语出宋苏轼《煎茶歌》:“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此指煎茶时候汤烹点技法。古人饮茶,特别讲究“汤法”。

        如嘉禾梅巅道人曾作《十六汤品》,诸如凡论:对煎茶水品之选择;投放茶量与水量之比例;鍑瓮质地及燃料品类之选择;对水沸火候之掌握,以及洁器对茶味的影响等等。

        游茶山四绝录其三首

        晴日开青嶂①,轻风护紫芽②。

        野僧③殊解事,活火④荐新茶。

        一勺清泠水⑤,涓涓无古今。

        空山人⑥不在,想见品泉心⑦。

        昔闻桑苎子⑧,萧散不为家⑨。

        今看种茶处,曾开几树花。

        〔贡修龄〕生卒年未详。明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字国祺,初名万程。万历进士。知东阳县,摄义乌事。有治行,内补刑曹,断狱明允。晋少参。出任浙漕,尽革漏规。以介直不容投劾归,复起江西少参,分守湖东。有《匡山》、《斗酒堂》等集。

        〔题解〕原诗题为《暮雨同吴鼎陶司李游茶山四绝》。见载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上饶县志》卷二十六。茶山:即指陆羽于唐德宗贞元初隐居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城西北后于此建广教寺期间所种植的数亩茶园,后人称其为茶山。

        〔笺注〕①青嶂:似屏障的青色山峰。

        ②紫芽:语出陆羽《茶经》评顾渚紫笋茶有“紫者上”之句。此指春茶刚刚萌发之紫色嫩茶芽。

        ③野僧:指山僧。僧人向来访者讲述昔年陆羽在此凿泉、种茶的离奇轶事。

        ④活火:猛火。火性炽烈,水乃易沸。宋苏轼茶诗有“活水还须活火烹”,“贵从活火发新泉”之句。

        ⑤清泠水:指陆羽泉水。该泉旧址在上饶城西北广教寺内,现为上饶市第一中学校。为陆羽于唐贞元初约在785—786隐居上饶时开凿。

        ⑥人:指茶圣陆羽。

        ⑦品泉心:诗人赞扬陆羽当年从事茶学研究,在品鉴天下名泉的实践中,为茶文化作出的卓越贡献。曾着《煮茶记》一卷早已佚失,集天下名泉佳水凡二十品见诸于唐张又新《煎茶水记》。

        ⑧桑苎子:陆羽在唐肃宗上元初于苕溪结庐隐居时自号为“桑苎翁”,喻己是种植桑麻的一介农夫。

        ⑨不为家:诗人赞誉陆羽把一生都献给茶学事业,连家室都未曾建立。陆羽曾怀有将来建立家室,以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但他终究孑然而来,孤老悄然而去。

        四十一、清爱新觉罗·玄烨一首

        试中泠泉

        缓酌中泠水①,曾传第一泉②。

        如能作霖雨③,沾洒遍山川。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世祖福临第三子。

        八岁承袭皇帝位。年号康熙。十四岁亲政。玄烨在位六十一年,励精图治,先后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稳固了北部边疆。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成功地治理了黄河,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国家库贮增加,各项事业都有新发展,号称“治平”,为清代康乾盛世之开端。

        〔题解〕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第一次南巡至镇江,在金山寺饮中泠泉品茶时所作。

        〔笺注〕①中泠泉:已见前注。

        ②第一泉:唐代刘伯刍将“扬子江南零水”评为天下第一泉。从此,镇江,金山中泠泉便成为闻名遐迩的天下名泉了。

        ③霖雨:犹甘霖,喻思泽。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五《上韦相二十韵》:“霖雨生贤佐,丹青忆老臣。”

        四十二、清爱新觉罗·弘历一首

        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龙井①新茶龙井泉②,一家风味③称烹煎。

        寸芽生自烂石上④,时节焙成谷雨前⑤。

        何必团凤⑥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⑦。

        呼之欲出辨才在⑧,笑我依然文字禅⑨。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雍正第四子,二十五岁继皇帝位,是为高宗纯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由于乾隆帝励精图治,清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纵意游览,六次南巡,每至一处,必作诗纪胜,御书刻石。故其传世翰墨甚多。

        〔题解〕乾隆帝是一位嗜茶者,更是一位品泉大家。他尝遍天下名茶,品鉴过诸多名泉,曾作《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这首茶诗是乾隆巡视江南期间,在西湖茶产地龙井泉畔品茶时的即兴之作。

        〔笺注〕①龙井:茶名与村名。

        ②龙井泉:历史悠久,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已发现。相传,井与海相通,井下有龙,故名“龙井”。

        ③一家风味:这是乾隆在以龙井泉水就地烹煎龙井茶时,赞其大可独领龙泓名茶之风韵。

        ④寸芽句:作者言龙井茶的产地土壤条件。茶圣陆羽认为茶生于烂石者为上。烂石指风化比较完全、土质肥沃的土壤。而龙井茶多生长在30°以上的坡地,多为酸性红土壤,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强,再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孕育了龙井茶的特殊品质。

        ⑤谷雨前:是说采制茶的节气是在谷雨之前。在习惯上也称之为“谷前茶”。

        ⑥团凤:宋代宫廷的贡茶,崇尚研膏茶“龙团”、“凤饼”。在建安郡北苑设御焙,派官员监造龙团、凤饼等各色品类的御茶。

        ⑦雀舌:茶名。作者在此句中的“心莲”二字,巧妙地点出了龙井茶中之绝品谷前茶——其嫩芽初迸,形如莲心,故又称之为“莲心茶”。饮此佳,自然可以润心健身,延年益寿了。

        ⑧辨才:为宋代的一位高僧。曾筑亭于龙井泉侧。“呼之欲出”,是作者欲以禅心与僧佛悟对。这首充满禅味的茶诗,说明乾隆此时已步入晚年,在思想上陷入了好佛喜禅的宗教氛围。

        ⑨禅:佛教名词。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文字禅:以诗文参悟禅理。

        四十三、清爱新觉罗·颙琰一首

        嘉庆御制壶铭茶诗

        佳茗头纲贡①,浇诗②月必团③。

        竹炉④添活火⑤,石铫⑥沸惊湍。

        鱼蟹眼⑦徐漂,旗枪⑧影细攒。

        一瓯⑨清兴足,春盎避轻寒。

        〔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高宗第十五子,于1796年即皇帝位。时年三十七岁。年号嘉庆,也称之为嘉庆帝。在位二十五年。嘉庆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人民流亡,吏治败坏,武备废弛,农民起义纷纷暴发。清政权,从此由盛转衰。

        〔题解〕嘉庆皇帝有在清晨饮茶的习惯,亦喜爱在宫廷御窖烧制的茶壶上题御诗。这首壶铭茶诗,即是嘉庆帝于嘉庆二年1797十月中旬题于粉彩番莲壶上的御制诗。此壶为清廷景德镇御窑出品。

        〔笺注〕①头纲贡:是指专为宫廷制造贡茶的御焙每年进献的第一批春茶,称之为“头纲贡茶”。贡茶分纲,始见于宋赵汝砺《北苑别录》,所列精、粗贡茶共分十二纲。

        ②浇诗:是晨饮之谓。宋陆游《剑南诗稿》二十四《春晚村居杂赋绝句》:“浇书满浥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自注:“东坡先生谓晨饮为浇书。”原来浇诗是从“浇书”二字演化而来的,且“化”得巧妙,以诗易书,以茶代酒,别具新意。

        ③月必团:这是作者在说,其每日清晨所饮之茶,都是形如满月的精制团茶。

        ④竹炉:是用以煎茶的竹制风炉。外形以毛竹做框架,内膛垫泥壁防燃。见之于明代“盛颙茶器图”。竹炉自宋代起在市井上售茶者已见使用。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雅号称之为“苦竹君”。

        ⑤活火:急火、猛火。

        ⑥石铫:为烹茶器具。石,是以石制砌成的煎茶炉灶;铫,是一种有柄有流的小型金属烧水器,适宜于少数人饮茶烧开水之用。北方俗称“水氽儿”。

        ⑦鱼蟹眼:为古代煎茶候汤之法。苏东坡在《煎茶歌》里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之句。

        ⑧旗枪:已见前注。

        ⑨瓯:本为盆盂类瓦器,古代饮酒之器具,在此诗中“瓯”指茶碗。在古代茶诗中习惯将“碗”——“瓯”通用,如常见将建州瓷厂出产的茶碗称为“建瓯”。

        卖花声·焙茶①

        三板小桥斜②,几棱桑麻,旗枪③半展采新茶。十五溪娘纤手焙④,似蟹扒纱。人影隔窗沙⑤,两鬓堆鸦,碧螺山⑥下是侬家。吟渴书生思斗盏⑦,雨脚云花⑧。

        〔蔡廷弼〕生卒年未详。字调天,号古香。浙江德清人。

        贡生。曾官兰溪县训导。有《百末词集》,一名《太虚斋词集》。

        〔笺注〕①焙茶:造散茶有炒青、蒸青、晒青三种方法。从“似蟹扒沙”看来农家少女似在焙制炒青春茶。按焙制碧螺春茶的工序为:鲜叶经拣剔、杀青、揉捻、搓团、干燥等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

        ②三板起三句:诗人笔下,描绘出一幅绝妙的春山采茶图:桑麻、茶园、小桥、溪水、农家,红妆少女采制春茶。

        ③旗枪:已见前,注从略。

        ④溪娘二句:谓在碧螺山下,溪泉之畔,有制茶经验的农家少女正在焙制碧螺春茶。

        ⑤隔窗纱二句:谓诗人正在透过窗纱,悄悄地凝视着少女的俏丽面庞和焙茶时的敏捷动作。

        ⑥碧螺山:在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全国名茶碧螺春之原产地即在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

        ⑦斗盏:本意为斗茶。品茗斗茶,始于唐代,兴于宋代。亦是对茶品的评比形式之一。此句是说,正在吟诵诗书的书生,嗅到茶香,感到口渴,极思品尝刚刚焙好的新茶为快。

        ⑧云花:指茶盏中沉落而游移如云花的美丽茶脚。

        扫落花·武夷茶①

        红蓝②香净,甚特地封来。数重青蒻③,松炉④漫瀹。看初收麦颗⑤,渐莲萼⑥。沸了还停,滚滚春潮暗落⑦。画楼⑧角,正酒桃生,雨晴帘幕。天末⑨满云壑,问积笋峰⑩前,几家楼阁hI。花深竹错,想溪南,三十九泉hJ如昨?拟试都篮hK,谁系行山翠屩hL,晚风薄,听空缻hM,幔亭歌作。

        〔万光泰〕生卒年未详。字循初,一字拓坡。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荐举博学鸿词。有《柘坡居士集》。

        〔笺注〕①武夷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区,即今全国名茶武夷肉桂。属乌龙茶类,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武夷茶早在宋代即闻名于世。宋苏轼有赞武夷茶诗句:“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佳。”“前丁后蔡”即指宋时先后任过福建转运使监制宫廷贡茶的丁谓、蔡襄。

        ②红蓝、甚特句:谓友人从远方将装潢精美的武夷茶特地寄来。

        ③青蒻:柔软的香蒲草。为清代以前高档茶的第二层包装,以防受潮湿之气相侵。

        ④松炉:点明品茗环境,是在幽静的古松之下,燃起风炉煎茶。瀹〔yuè〕:以汤煮物曰瀹。

        ⑤麦颗:茶名。据《茶谱》载,唐代蜀州有上品名茶曰麦颗。

        ⑥莲萼:谓嫩如莲心的春茶芽叶。

        ⑦沸、滚二句:谓煎茶候汤。

        ⑧画楼起三句:是言茗饮者,在幽雅的翠松下清泉之畔品茶;正同在朱阁画楼上灯红酒绿,醉意微薰的歌乐调笑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雨晴”、“帘幕”两种完全不同的情趣和意境。诗人以即景对比之笔,盛赞茗饮之清雅绝俗。

        ⑨天末起六句:是作者向远在“碧水丹山”的武夷友人殷勤致意。

        并忆起往日同好友游历武夷风光,访泉品茗时的情景。

        ⑩笋峰:武夷山之峰名。武夷山的诸峰中有名曰“接笋峰”者。

        hI几家楼阁:系指在武夷山九曲一带的诸多古迹,有冲佑万年宫和宋代朱熹讲学的紫阳书院等。

        hJ三十九泉:指汇成武夷“九曲溪水”的诸派泉源。

        hK都篮:盛藏茶器、茶具之竹制提篮。

        hL翠屩〔jué〕:用麻草编织的精美草鞋。古时文人游历山川者,草鞋、竹杖是必备之物。

        hM听空缻二句:谓诗人仍期望有朝一日重游武夷风光。在山泉、亭畔品茗之后,击空缻为乐,作歌赋诗,与友人共享人生高雅之乐。

        为湖南茶叶研究所题——咏高桥银峰茶

        芙蓉国①里产新茶,九嶷②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③,愿同双井④斗红纱。

        脑如冰雪⑤心如火,舌不饾饤⑥眼不花。

        协力免叫天下醉,三闾⑦无用独醒嗟。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别号鼎堂,沫若本为笔名,后即以为号。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题解〕高桥银峰茶产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高桥,是湖南茶叶研究所于1959年研制成功的名茶。1960年经商业部茶叶局、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湖南省棉麻茶烟局等单位鉴评认为:其品质优良,符合名茶要求。诗人于1964年品饮了高桥银峰后,即兴挥毫赋诗,题写了这首清新优美、寓意深长的咏茶诗。

        〔笺注〕①芙蓉国:泛指湖南。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薛荔村。”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有“芙蓉国里尽朝辉”的诗句。

        ②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又名苍梧山。相传为虞舜葬处。在湖南省宁远县南六十里。首联两句是诗人在赞颂湖南茶叶研究所在玉皇山麓所培育的茶园,遍布丘阜沟壑,青翠繁茂,茶香四溢,飘入万户千家。

        ③紫笋:即顾渚紫笋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因长兴县历史上属湖州,人们习惯上一般均称为“湖州紫笋”。该茶久负盛名,唐陆羽在《茶经》里评其为上品。唐宋以来历代皇室均将其列为贡品。

        ④双井:茶名兼地名。在江西省修水县城西。红纱:此指双井茶之精美珍贵。宋时双井茶外封“囊以红纱”,每袋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避暑湿之气”引自欧阳修《归田录》。诗人是说,如高桥银峰这样的佳品新茗,岂肯总让湖州紫笋独享饮誉,亦应同古今闻名的双井草茶一争高低呢!

        ⑤冰雪:赞银峰茶质佳品高。语出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⑥饾饤:《通雅饮食》:“饮经言,五色小饼盛合累积曰斗饤,因作饾饤。”饾饤一词原含有堆迭之意。颈联这两句诗是说,品饮高桥银峰这样清香重滑的好茶,不仅没有一些苦涩滞漱的感觉,且能清心明目,醒脑益思,精神更加振奋。

        ⑦三闾与天下醉二句:寓指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故事。

        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在其因遭谗毁被放逐江南后,曾作《渔父》词,有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人在尾联引此典故,意在号召茶乡人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茶叶投放市场,让人们能多饮一些好茶,少饮一些酒,那么,三闾大夫也就不必再忧叹天下人都醉了。

        访龙井村①

        狮峰②龙井产名茶,生产小队一百家。

        开辟茶园四百亩,年年收入有增加。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题解〕朱德委员长于1961年1月26日视察杭州西湖郊区龙井村,看到漫山茶园,一派繁荣景象,得悉茶乡人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得到显着改善,甚感喜悦,欣然命笔赋诗,赞颂茶乡群众的勤劳创造精神。

        〔笺注〕①龙井村: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风篁岭上龙井泉之西,村以井名龙井泉古时称龙泓,宋代僧人辨才筑亭于此。龙井村四周山区盛产名茶——西湖龙井早已驰名中外,饮誉世界。

        ②狮峰:狮子峰之简称。在杭州市西湖之西南的天竺峰西南,是杭州的名胜之一,是西湖龙井茶的主要产地之一。西湖龙井茶产区主要分布在狮子峰、龙井、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尤以狮子峰所产最佳,其色嫩黄,高香持久,被誉为“龙井之巅”。

        梅家坞①即兴②

        会谈及公社③,相约访梅家。

        青山④四面合,绿树几坡斜。

        溪水⑤鸣琴瑟⑥,人民乐岁华⑦。

        嘉宾咸⑧喜悦,细看采新茶。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参预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历任要职,屡建殊勋。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要职。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遗着编有《陈毅诗词选》和《陈毅诗稿》。

        〔题解〕《梅家坞即兴》是诗人于1961年8月《陪巴西朋友访杭州》组诗之一。组诗之二《上屏风山》诗曰:“置身如在画屏中,景色钱塘傲太空。鼓掌欢呼座四起:‘中国巴西是弟兄。’”

        〔笺注〕①梅家坞:在杭州西湖西南,五云山之西的山坞里,距离西湖约20公里。梅家坞是以“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

        谓之“四绝”而着称于世的西湖龙井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西湖龙井产区分布在龙井、狮峰、虎跑、五云山和梅家坞一带。在历史上有“狮、龙、云、虎”四个品类。由于茶园地理位置不同,制法有异,各具特点。现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狮峰龙井产于狮子峰、龙井、翁家山、满觉垅、杨梅岭、天竺、灵隐等地,其香气持久,为龙井茶之上品;梅家坞龙井产于梅家坞、云栖、梵村等地,做工讲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产于双峰、金沙港、茅家阜、九里松、虎跑、六和塔等地,其品芽锋显露,茶味鲜浓,质同前两者相比,略有逊色。

        ②即兴:是在梅家坞茶厂场职工欢迎中外佳宾光临访问时,诗人兴致颇高,即席赋诗。正所谓“诗者,吟咏性情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辨》③公社:即“农村人民公社”。它是1958年在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组成的,是我国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

        ④青山句:是说“梅家”四周峰峦迭嶂,景色奇幽。西北面为天竺山,东北有风篁岭,东临五云山,东南濒钱塘江。其中如五云山,为杭州着名风景点之一。海拔344米,高耸入云。从山脚到山巅,石磴千余级,曲折七十二弯,前人有诗道:“石磴千盘依碧天,五云辉映五峰巅。”山腰有亭,近瞰钱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联曰:“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

        ⑤溪水:起原于“梅家”东北龙井山的龙井村的十八涧的部分溪水,流经云栖与“梅家”之间,注入钱塘江。

        ⑥琴瑟:两种乐器名。琴,《诗小雅·鹿鸣》:“我有佳宾,鼓琴鼓瑟。”古作五弦,周禄增为七弦。瑟,今瑟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动,以定声音的清浊高低。溪水鸣琴瑟:是谓条条溪涧发出高山流水清音,悠扬悦耳,如琴瑟和鸣,山欢水笑,都在欢迎佳宾光临。

        ⑦岁华:犹言岁时。唐孟浩然《除夜》诗:“哪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⑧咸:都,皆。晋王羲之《兰亭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题赠中华茶人联谊会

        不羡荆卿夸酒人①,饮中何物比茶清②?

        相酬七碗风生腋③,共吸千江月照心④。

        梦断赵州禅杖举⑤,诗留坡老乳花新⑥。

        茶经广涉天人学⑦,端赖群贤仔细论。

        〔赵朴初〕1907年出生,号开翁。安徽太和人。自幼酷爱诗词及书法,尔后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6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战期间负责上海战区难民收容工作,动员大批青壮年参加抗战。1939年参加国统区人民争取实行民主宪政的运动。1945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此期间任上海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兼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日友协顾问,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为一至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四五届常委和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着名诗人、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

        着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识答问》等。

        〔题解〕这首诗是诗人为“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之庆”所作。见载于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刊《中华茶人》第一期1992年7月出版扉页上赵老所书条幅。书法秀逸,诗意深邃,颇得“茶禅一味”真趣。赵老的书法诗词向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所推崇,作为中华茶人联谊会一名普通成员,笔者怀着敬仰之情,对此诗加以注释,收入《今古茶诗下》篇,以使海内外茶文化界与广大爱诗人、爱茶人共赏之。

        中华茶人联谊会:经民政部于1990年1月8日批准成立。其性质是:“由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侨中从事茶叶事业的人士和团体自愿参加组成的民间团体。具备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组织;其宗旨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中华茶人,促进友谊与合作,促进祖国茶叶生产、贸易、消费和茶叶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振兴中华茶叶事业。”“茶联”的英文全称是“ESETEAMANUFRIENDSHIPASSOCIATION”引自《中华茶人联谊会章程》。于同年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三十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本会发起人和有关茶叶部门、单位的代表及五个省的海外联谊部门负责人,共99个单位,130人。大会通过了《中华茶人联谊会章程》和第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名单、顾问名单,理事会理事、常务理带、理事长、秘书长名单。

        大会期间,二十七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雷洁琼副委员长在中央有关部、委领导陪同下莅临大会,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大会还收到海内外包括台湾、香港、澳门56个单位和个人名义发来的贺电45份。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笺注〕①不羡荆卿句:这首诗的妙趣就在于,一开句就把读者引向二千年前的一位传奇般的历史人物——荆卿,即指荆轲?—前227战国末卫国今河南省湛县境人。其先世为齐人。徙于卫,字谷叔,卫人谓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据《史记·荆轲传》记载,荆卿好读书、击剑、嗜酒。常常饮得酩酊大醉,溺于醉人,并乘醉舞剑颂酒和歌。公元前228年,燕太子丹听说荆轲很贤能,并携带厚礼,以谦卑之词求见,始请为门客,后拜为上卿。次年前227及秦军灭赵,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震惧,遂派荆轲、秦舞阳往秦,诈献樊於期原为秦将,避罪奔燕首级与燕国督亢为燕膏腴之地,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易县、固安一带地图,以谋刺秦王。瀛政在咸阳宫隆重召见,及见樊於期首级后,已深信不疑,当图穷匕首见,轲操起饱浸剧毒,见血立亡的匕首刺秦王未遂,被杀。

        ②何物比茶清:此句隐喻“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州晋代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的咏茶句意,以此赞美古往今来的饮品,再也没有比茶更清、更淳的了。

        ③七碗风生腋: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这首茶歌向为古今品泉家所乐道。

        ④千江月照心:这句诗似喻指苏东坡月夜汲水分江之典。宋代大文学家东坡先生,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到了垂暮之年,又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坡老在一个风轻月朗的夜晚,想以品茶来度过那孤寂的漫漫长夜,于是他披星戴月,手操汲水容器,不顾石滑水险,登临钓台之上,汲取深而清洁的江水,并出神入化的在《汲江煎茶》诗写出了“大瓢贮月归深瓮,小勺分江入夜瓶”的名句。而赵老的这句“千江月照心”虽发乎东坡先生的“月夜分江”之典,但其意境则更高深、更幽远。诗人似乎是与今古茶人神会,共饮千江之水,同品冠清之茶,心若江水清淳,神如皓月凌空。使品茗升华到一个新的意境。

        ⑤赵州禅杖句:寓指赵州和尚“吃茶去”的禅机典故。唐代赵州从谂禅师,俗姓郝,山东曹州郝乡人,是一位长寿禅师,活到一百二十岁778—897。他在赵州今河北赵县观音院禅修时,有僧来拜谒从谂,他问来者:“曾到此间否?”答:“曾到”。从谂说:“吃茶去!”,又有僧来观音院,从谂问:“曾来此间吗?”答:“未曾来”。从谂说:

        “吃茶去!”院主不解其意,遂问师曰:“何以来者说‘曾到’或说‘不曾到’都说‘吃茶去’?”从谂照说:“吃茶去!”有人说“吃茶去”深蕴禅机,可以达到“顿悟”。后世尊崇从谂为“赵州古佛”或被誉为“赵州门风”。

        赵老于1984年夏,为陈彬藩先生《茶经新篇》题诗曰: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