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古代100幅绘画第四节 工笔花鸟与写意花卉

第四节 工笔花鸟与写意花卉

        中国的花鸟画,自晚唐独立成科,至五代两宋发展得十分繁盛。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工整艳丽的工笔画作品。写意花鸟画在南宋始见端倪,至明代日趋成熟,并出现了一批以水墨写意见长的杰出画家。林良是明初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

        林良(约公元1416—1480年)字以善,广东扶南堡人。明天顺年间,官拜工部营缮所丞,后得值仁智殿,任职锦衣卫指挥。据《广州通志》记载,林良“少聪警,充布政使奏役。绘翎毛有巧思。陈金假人名画,良从旁疵评,金怒欲挞之。良自陈其能,金试以临写,惊以为神。 自此腾誉缙绅。”林良初从同乡颜宗学山水,从何寅学人物,后专攻花鸟,并兼擅工、写。工笔远宗黄筌,近学边景昭,有极精巧的作品传世。但其水墨写意更具特色,能尽花鸟“荣枯之态,飞动之势”而令观者动色。同代文学家李梦阳有咏林良画的诗云:“百余年来画禽鸟,后有吕纪前边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笔决眦分毫毛。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jian兼〕半扫风云黑,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林良的花鸟画多取材于鹰、雁、山雀、仙鹤、松树、野藤、芦荻、野草等野逸之趣,用疏朗纵横之笔表现禽鸟的自然神态。

        如《松鹤图》,高174厘米,宽87厘米,绢本,水墨设色,现藏广东省博物馆。画中两只丹顶鹤立于老松树下,一正仰首鸣叫,长腿挺立,气度傲岸;一用长喙梳理背上洁白的羽毛,悠然自得。全画以水墨为主,略着淡彩。画家以细劲工致之短线勾勒鹤背,用粗壮之大笔勾染鹤尾,形成墨与白,粗与细、光润与重涩两种不同的质感。鹤的长足和爪,结构分明,细而有力,尤见画家塑造禽鸟形象的功力。松与鹤画在一起,是传统绘画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吉祥寓意的方式。一般作者只注意喻比的观念,而忽略了对自然生命的刻画。此图却十分重视丹顶鹤动态与神情的表现。并精心描绘了环境和气氛。一棵粗壮的古松,从画面的右角斜穿过去,枝桠虬曲,与挺直秀丽的竹影婆娑相映;修长多姿的野芦和地上的闲花野草也正在秋风中摇曳。使人有置身其境,沐浴野逸清趣之感。

        林良的现存作品有《鹰图》、《双鹰图》、《凤凰图》、《灌木集禽图》、《山茶白羽图》、《柳塘游鸭图》、《芦边双鹈〔ti提〕图》、《白头翁图》等。

        虽然明代是写意花鸟大发展的时期,但工整艳丽的花鸟画,在16世纪前还是很盛行的。成化、弘治年间(公元1465—1505年)达到高峰。边文进、吕纪最有代表性。从吕纪的《雪景翎毛图》可以看到这派花鸟画的大体风貌。

        《雪景翎毛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白雪笼罩着大地,暮云千里,寒气逼人。在坡岸上有一株古柳,老态龙钟,弯曲的树干上垂挂着绵长稀疏的枝条,披一身银装兀然自立。有两只斑鸠,择高枝而栖,一伙麻雀聚集在杈桠细枝间,不鸣不飞,似乎在等待着夜幕的降临。水边的野草枯芦被积雪压得东倒西歪。雪岸上,有四只羽毛丰满的野鸭。一只伸着脖子向树上张望,另三只相互偎依,分明是想借彼此的体温来抵御这雪后的严寒。纵览全图,在萧瑟荒寒的静寂中,透着淡淡的忧郁之情。

        作者吕纪(公元1477—?年)字廷振,号乐愚。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在宫廷画院任职,能画山水、人物,以花鸟画最佳。他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了工整秀丽的南宋院体画风,每画禽鸟都遵从一定法度,设色艳丽而又有神气。吕纪还善于将花鸟构置在苍茫深远的景色中,使画面产生广阔幽远的视觉效果。他有时也溶入一些水墨写意的方法。这幅《雪景翎毛图》就采用半工半写的笔势,勾勒点染,使画面更加生动。吕纪的传世作品还有《桂菊山禽图》、《双禽双雉图》、《鹰雀图》、《浴凫图》、《秋莺芙蓉图》、《雪岸双鸿图》等。

        明代后期,将写意花鸟画推向新阶段的是陈淳和徐渭。画史上将他们并称“青藤、白阳”。

        陈淳(公元1483—1544年)字道复,号白阳山人,江苏吴县人。据画史记载,陈淳“天才秀敏,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咸臻其妙。尝游文征明之门,征明尝微笑曰:‘吾道复举业有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初学画,宗法元人,山水画曾师二米、高克恭及王蒙,深受水墨写意之影响。花鸟画则受益于沈周,质朴、清秀、隽雅。他作画用笔放收适度,喜淡墨着色。尤擅写生。王世贞在《弇〔yan眼〕州续稿》中说:“胜国(元朝)以来,写花卉者无如我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这确非过誉之词,陈淳的写意花卉确实别具一格。如《山茶水仙图》,高136.1厘米,宽32.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一秀石倚立中间,石前有一丛姿态娟秀的水仙花,石后则是枝叶挺拔的山茶。全幅皆以水墨写成,不着色。水仙的叶子以淡墨用柔和流畅之笔勾出,水仙花亦以淡墨勾勒,但笔法不同。秀美的花朵掩映在长叶之间,宛如在春风中眺望的仙女,轻盈、绰约、楚楚动人。枝干交加的山茶则以淡墨点叶,复以重墨勾筋,茶花以白描处之,虽无颜色,却有“丛丛绿叶衬瑶华”之感。

        陈淳的写意花卉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近代大家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曾学习过他的画法。陈淳的传世作品尚有《葵石图》、《菊花图》、《松菊图》、《瓶莲图》、《梧桐萱石图》、《花卉扇面》等。

        比陈淳略晚的徐渭,更具革新精神,是开创水墨大写意花卉的杰出大家。

        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晚年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 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八次乡试未中,不能得志于功名。曾做过浙闽总督(主管东南军务的官)胡宗宪的幕僚。明代中叶后,政治黑暗,在上层统治集团的权力之争中,胡宗宪失败被捕,并在狱中自杀。徐渭性格倔强,屡屡不得志,久积郁愤,面临这次打击,一度精神失常,几次自杀未遂,后因误杀妻子而入狱。出狱后已经53岁。他饱尝了人生的苦难和世态的炎凉,从此纵游大江南北,高歌狂饮,放浪形骸,将一腔愤世疾俗的情怀寄于诗画中。晚年,他贫病交加,以卖书画为生,但仍然蔑视权贵,宁可“忍饥月下独徘徊”,也不向权贵们折腰。最后在贫困潦倒中郁郁而死。

        徐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诗、书、画、文样样精通。创作过大量诗文和剧本。中年后开始学画,晚岁愈加成熟。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在广泛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拘成法,大胆创造,发展了大写意的泼墨画法,开拓了水墨的表现领域。他一改当时盛行的含蓄、典雅的趣味,以“信手扫来非着意,是晴是雨凭人猜”的笔墨,创造了一种奇特狂放的新风格。如《墨葡萄》高116.4厘米,宽64.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老藤和葡萄蔓从右方斜出,错落低垂,枝叶纷披,婆娑生姿。串串葡萄晶莹欲滴。奔放淋漓的笔墨,气势逼人,使人感受到一种倔强的生命力。画的左上方题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字势敧〔qi欺〕侧跌宕,与画面浑然一体。

        徐渭开创的大写意画法,深刻影响了后代画坛,大写意画风,至今不衰。徐渭的传世作品还有《牡丹蕉石图》、《青藤书屋图》、《黄甲图》、《杂花图卷》、《谒陵图》、《十贤集馔〔zhuan撰〕图》、《墨竹图》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