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古代的法律类典籍四、文献学的功能(下):知识的承传

四、文献学的功能(下):知识的承传

        文献学的另一功能就是知识的承传,所谓“知识的承传”不外乎知识的继承、发扬与更新。古代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籍、金石和图谱,因而,从文献学的角度具体地说,“承”是指书籍、金石和图谱的搜集、整理与保存;“传”是指书籍、金石和图谱的流通与传播。

        这里先阐述郑樵关于文献搜集整理方面的卓识。作为长期“身在草莱”独处僻壤的一介寒士,他不顾自己生活中的“厨无烟火”,经济上的“穷困至极”,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搜残辑佚,他在晚年的《献皇帝书》中自述说:“搜尽东南遗书,搜尽古今图谱,又尽上代之鼎彝,与四海之铭碣。遗编缺简,各有彝伦;大篆梵书,亦为厘正。于是提数百卷自作之书,徒步二千里来趋阙下,欲以纤尘而补嵩、华,欲以涓流而益沧海者也。”郑樵文献学强烈的知识论取向,导致他不断扩展知识文献的搜集范围:(一)搜集和整理图谱。郑樵深知“图谱之学”关系“学术之大者”,图谱与书籍二者“不可偏废”,“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可向、歆父子编撰《别录》《七略》时,“尽采语言,不存图谱”,对此他厉声谴责说:“歆向之罪,上通于天!汉初典籍无纪,刘氏创意,总括群书,分为《七略》,只收书,不收图,艺文之目,递相因习,故天禄、兰台,三馆四库,内外之藏,但闻有书而已。萧何之图,自此委地。”他撰写《通志》自出“胸臆”,特撰《图谱略》,而且还依据自己“编次必记亡书”的主张,将《图谱略》分为两个部分:“一曰记有,记今之所有者,不可不聚。二曰记无,记今之所无者,不可不求。”在“记无”这一部分又将已散佚的图谱分为“地理”“会要”“纪运”“百官”“《易》”“《诗》”“礼”“乐”等二十六个小类。清代的四库馆臣反而指责郑樵撰写《校雠》《图谱》《金石》“析为别类,不亦冗且碎乎”。直到姚明达才在《中国目录学史》中称赞说:“自古提倡图画表谱,意识最清,出力最大,固未有逾于郑樵者。”这一评价给予了郑樵迟来的公正。

        郑樵在文献学史上“意识最清,出力最大”的还有金石学,他对金石的学术与历史价值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方册所载,经数千万传,款识所勒,犹存其旧。盖金石之功,寒暑不变,以兹稽古,庶几不失真。今艺文有志而金石无纪,臣于是采三皇五帝之泉币,三王之鼎彝,秦人石鼓,汉、魏丰碑,上自苍颉石室之文,下逮唐人之书,各列其人而名其地。”他的《金石略》把金石依朝代先后分十二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收罗或许有不少遗漏,鉴别或许偶有疏忽,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义例之精。

        因长期在搜集文献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郑樵论求书之法也就有很多独得之秘:“求书之道有八:一曰即类以求,二曰旁类以求,三曰因地以求,四曰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曰因人以求,八曰因代以求,当不一于所求也。”求书八法对于搜集文献穷极苦心,“可谓曲尽求书之道,非沉湎典籍者不能知”,胡应麟满口称赞“郑樵之论求书,备矣精矣”,章学诚也同样认为“求书之要,即郑樵所谓其道有八,无遗议矣”。郑氏对于求亡书也有不少精绝的见解:“书有亡者,有虽亡而不亡者,有不可以不求者,有不可求者。《文言》略例虽亡,而《周易》俱在。汉、魏、吴、晋鼓吹曲虽亡,而乐府俱在。《三礼目录》虽亡,可取诸三《礼》。《十三代史目录》虽亡,可取诸十三代史。”当然这则议论中有高见也有疏漏,章学诚在《补郑》中指出:“郑樵论书,有名亡实不亡,其见甚卓。然亦有发言太易者,如云:‘郑玄《三礼目录》虽亡,可取诸三《礼》。’则今按以《三礼正义》,其援引郑氏《目录》,多与刘向篇次不同,是当日必有说矣,而今不得见也。”有些已经亡佚的古书,虽然可以从现存的古籍中辑佚到一些零缣寸楮,但古人引书或者改动原文,或者曲解原意,或者颠倒次序,或者引用的是不同版本,辑佚本与亡佚的原书必然出入很大,有时甚至可能面目全非,所以古书是否“名亡实不亡”,要根据每本书的具体情况论定。郑氏还有《阙书备于后世论》:“古之书籍,有不足于前朝,而足于后世者。观《唐志》所得旧书,尽梁书卷帙而多于隋。盖梁书至隋所失已多,而卷帙不全者又多。唐人按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搜访图书,所以卷帙多于隋,而复有多于梁者。如《陶潜集》,梁有五卷,隋有九卷,唐乃有二十卷,诸书如此者甚多。”郑樵《校雠略》中的这些诊断,开有清一代的辑佚之风。当然,这些议论也是精识与纰漏兼而有之,如果后世按前人的书目勤加寻访,可能求得前代遗留的残卷,但古书卷帙的分合代有不同,“竟以卷帙之多寡,定古书之全缺,则恐不可尽信也”。他另有《亡书出于后世论》《亡书出于民间论》各一篇,议论都能见人之所未见,但他忽视了后世因求财而作伪、民间因求赏而作伪的问题,很可能求书心切反被伪书所愚。

        文献的整理是郑樵文献学理论和实践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他的“类例”原则上。他认识到“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书籍之散亡由编次之无纪”,而要编次书籍就得确立类例原则。杜定友在《校雠新义》中遗憾地指出:“古之言类例者,未尝离书而立类,盖其职司典守,奉命编次,故一代有一代之书,一代有一代之目。编目既竣,厥职乃尽,未尝以编目为世守之职,未尝以类例为专门之学也。类例条别,惟以既有之书为依归,未尝为后世法也。”在郑氏之前有文献学的实践,却没有文献学系统的理论反思,只是因书而立类,未尝立类以分书,所以典籍的整理和分类因代而变,因人而异。郑樵才第一次提出立类以明书的理论原则:“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他依据自己类例的学术旨归和分类原则,对典籍进行了全新的分类。关于他的“类例”理论,将有另文专门讨论,这里不拟展开论述。

        关于文献的保存与流通,他也提出了不少精辟的意见。首先,他认为册府校书应该由长期从事校雠的专家担任,《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说:“求书之官不可不遣,校书之任不可不专。……司马迁世为史官,刘向父子校雠天禄,虞世南、颜师古相继为秘书监,令狐德棻三朝当修史之任,孔颖达一生不离学校之官。若欲图书之备,文物之兴,则校雠之官岂可不久其任哉!”首先,由该领域的专家出任册府校雠之官才能整理和保存好文物典籍,使书库的图书充实完备;其次,经由图书分类使“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这样的“专门之书”“虽亡而不能亡”;最后,他强调文献的流通:“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蠹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从汉代向、歆父子到清朝的四库馆臣,从官方校书之官到私人藏书之家,基本上没有文献学家想到文献的流通与知识的普及。官方册府进行文化垄断,典籍自然不会向平民开放,私家书阁属个人秘藏,很少有私人藏书提供大众阅览。书籍的流通问题极少被人提及,更没有被人深入探讨,郑樵是提出和探讨这个问题的先导。为了让“千章万卷,日见流通”,他还做出“凡目之书只要明晓”的编目要求。这些地方表现了郑氏文献学思想的过人之处,当然也体现了他文献学知识论取向的平民色彩。

        尤其让人感到惊叹的是,郑樵特别重视知识的接受与传播,他一方面高度肯定华僧译经在传播域外知识上的贡献:“七音之韵,起自西域,流入诸夏。梵僧欲以其教传之天下,故为此书,虽重百译之远,一字不通之处,而音义可传。华僧从而定之,以三十六为之母,重轻清浊,不失其伦,天地万物之音,备于此矣。”另一方面,他又致憾于儒家思想文化不能传播得更远:“今宣尼之书,自中国而东则朝鲜,西则凉夏,南则交阯,北则朔易,皆吾故封也,故封之外,其书不通。何瞿昙之书能入诸夏,而宣尼之书不能至跋提河,声音之道,有障阂耳。此后学之罪也。”这里涉及世界文化知识的交流,难得的是郑氏对与异域文化知识的交流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既没有古人常见的那种文化上的自傲,也没有今人面对西方文化的那种自卑,他只是主张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平等交流,就像他主张书籍应广泛流通一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