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古籍目录一览表

        ——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上)

        章学诚更以此志为“学术之宗,明道之要”。张舜徽先生承清儒之绪,也认为此志是“治学之纲领,群书之要删”,他诱诲及门弟子与当代学子说:“《汉书·艺文志》为书短简……如能反复温寻而有所得,以之为学,则必有如荀卿所云:‘若挈裘领,屈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张先生本人更是“从少好读是书,常置案头,时加笺记”,直到“晚年重温是书,复有笺记”,可以说,《汉书艺文志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倾注了他一生心血,是他从少至老精读此志的学术结晶。

        。可见,张先生对《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的“通释”,既是在“我注六经”,也是以“六经注我”。作者在该著中考辨了六经的经典化历程和权力—知识话语的形成,探寻了我国汉前各学术流派兴起的渊源、兴盛的条件和衰微的动因,考证了各个学派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变异,考索了各科知识产生与消亡的社会语境。由于图书在古代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而《汉志》又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家图书目录,它既录秘阁之书,也综百家之绪,更总知识之汇,因此,《通释》对《汉志》中每部书籍“上穷碧落下黄泉”式的考索,事实上也就成了别具一格的知识考古。

        《汉志》首列《六艺略》意在宗“经”,后世学者也认可班氏对“经”的神化,好像六经一经产生就被供奉为“经”似的。如《汉志》中开篇所载的“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三家”,古人通常都这样断句:“十二篇,施、孟、梁三家。”现在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排印本《汉书》也无一不是如此标点和断句。张先生认为如此断句是一种误读:“此应读‘《易》’字自为句,乃冒起下文之辞。下始云‘经十二篇’,传若干篇。证之下文:‘《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诗》。经二十八卷,齐、鲁、韩三家。’‘《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皆应作如此读。” 为什么“世俗误连‘经’字于《易》”呢?这主要是因为后世学者多“以为‘易经’之名,早已有之”。其实,“古之六艺,本无经名。孔子述古,但言‘《诗》曰’‘云’,而不称‘诗经’‘书经’。下逮孟、荀,莫不如此。汉人援引《诗》《礼》《乐》《易》《春秋》之文,亦不连‘经’字为名也。况经者纲领之谓,原非尊称。大抵古代纲领性文字,皆可名之为经。故诸子百家之书,亦多自名为经,如《墨经》《法经》《水经》《离骚经》《黄帝内经》《脉经》《针灸经》《相马经》《相手板经》之类皆是也。是经之为名,亦非儒家所得专”。他说《庄子·天运》中虽有“六经之名”,但此处的“‘六经’二字,乃总括之辞,初非分举六艺而各系以经名也。儒书惟《孝经》有经名,而别有取义。且其书自是七十子后学者所记,时代较晚,非《易》《诗》《礼》《春秋》之比,又未可取以为证矣”。《汉志·孝经类》小序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张先生训释这则序文说:“天经、地义、民行三语,乃《孝经·三才章》所引孔子之言,此处沿用而明所以名为《孝经》之故。论者或谓儒书称经,盖自此始。不悟此书乃取天经地义之意,与他书直称某经者,固自不同也。”可见,《孝经》称“经”的本意,是说“孝”为人民大众“天经地义”的行为,而不是称《孝经》这本书是“经”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