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精神具体有哪些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采访手记



        我觉得文明的体现,一个最重要的集中点就在于这个人怎么样同陌生人相处。

        我觉得这一点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像我们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都是说有人敲门不要开,看见陌生人千万不要跟着走。在火车上、火车站、候车室、公共汽车和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话就是:小心看管你的物品,不要把贵重物品托付你不认识的人看管,严防扒手等等,都是提醒千万不要相信别人,人与人之间要防范和隔膜。这决不是精神文明……人跟人相处,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的个人素质如何……

        摘自一个学者的话:

        1996年,河北省会石家庄举行秋季商品洽谈会。为了展示石家庄市的风景,有人提议在广场放置2000把遮阳伞,那些伞五颜六色花团锦簇,既可以装点城市,自成一景,又可遮阳蔽日,为宾客服务。这个一举两得的创意很顺利地得到了实施。但是,创意者的美意还没有来得及绽放,那些伞就如天堂蝴蝶一夜之间飞得无影无踪。商品交易会由于缺乏美丽而使设计者捶胸顿足,在偌大一个广场上,那些空缺犹如巨大的问号放置在人们的心上,2000把伞一夜之间无影无踪说明了什么?

        答:素质差。

        发行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北京青年报》,刊发过题为《文明,就差这一点》的纪实短文,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整个城市在文明之光的烛照下,看到了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请看一组《文明,就差这一点》:

        (1)地铁车座成了床。

        我经常乘坐地铁,有时看见一些人躺在座椅上,一个人就占了四个位置。有人想坐座位,他们也不让,还装做睡着了的样子,现在都讲文明乘车了,这些人也该改改了,多为别的乘客想想。

        王薇

        (2)别让自来水哗哗流

        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但我发现在某些大学校园里浪费水的现象却很严重,有些人洗一双袜子要用好几盆水,洗一件衣服要让自来水哗哗地流上半个多小时。

        赵小晶

        (3)垃圾桶没了上半身

        在一天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路旁几个垃圾桶的上半身,都被人拆掉了,只剩下内桶。人们把垃圾扔到内桶里,因为没有外桶,垃圾全部暴露在外面,那些偷垃圾桶的人太可气了,方便了自己,却影响我们街道的美观。

        李秋然。

        (4)空调车司机别抽烟

        845路汽车是空调车,不能开窗户,可是司机却在抽烟。使得车厢内烟雾缭绕,很呛人。希望司机能自觉一点儿。

        刘先生

        (5)垃圾车能否兜着走

        在亚运村到立水桥一带的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路过的垃圾车遗洒垃圾,还从车上流下汤汤水水,散发着强烈的气味。这样的垃圾遗洒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制止。

        王先生

        (6)健身器下埋了雷

        最近,我们小区里增添了健身器,吸引了许多人闲时光顾。几天前,一个遛狗的老人从健身器旁经过,看看左右没人,偷偷地让狗在双杠下面的沙堆里排下粪便。老人用脚掩埋后离去。这种暗埋地雷的损人做法的确有失文明。

        王广山

        这些种种问题说明了什么?答:素质差。

        据2000年5月1日《辽沈晚报》报道:对它文明点。行不?

        

沈阳安全套发放机近半数惨遭人为破坏



        本报讯记者宋建波实习记者张越报道,3个月前在沈阳地区投放的50个安全套发放机,有近半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已经不得不停止使用。这是昨日从沈阳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获悉的。

        安全套发放机是作为标志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走进沈阳的。该机通过各个区的药具管理站安放在居民小区及繁华地段。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方便于民、每台价值800多元的发放机却很快受到了那些不文明的破坏。这些铁制的发放机遭受的命运是多种多样的,伤筋动骨的外伤就甭提了,设在辽中、新民的6台发放机个个被破坏。就在前几天,放在大东区205车站终点站,教师新村小区的一台发放机竟然让人整个偷偷抱走。据沈阳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宿站长介绍,破坏者心理多种多样,有的是图发放机里的人民币,有的是出于好奇心,也有许多的正经人瞅着它不顺眼有碍观瞻。

        让有关部门最头疼的是假币问题。现在几乎每个发放机里面的假币占三分之一。有的人用玩游戏机使用的硬币当做人民币的1元硬币投入其中骗取安全套。设在铁西广场附近的一个发放机,打开一看,里面的假币竟然占了一大半。

        据了解,破坏者的不文明行为并没有阻碍有关部门继续实施这项文明工程的步伐。近期,该站还将在市区投放50台安全套发放机。

        据辽宁某报载,一女子连续两天与一歹徒不期而遇,但因无人相助,第一次被抢,第二次眼睁睁看着歹徒脱逃。该女子这样说:

        

有一个人帮我,他就跑不了



        本报鞍山消息一女子傍晚下班时手提包被抢,第二天正好又遇上抢包歹徒,在与其搏斗中无人相助,歹徒逃跑了。

        15日晚上8时多,一女子下班回家,行至南山宾馆附近楼群一楼门时,发现一个30多岁的男子紧随其后。她回过头想问:你跟我想干什么?那男子猛然上去一手捂住女子的嘴,一手抢走了她的手提包。女子使尽全身力气与歹徒搏斗,但终因体力不支,手提包被歹徒抢走,包中有近千元人民币及传呼机、身份证等物品。

        次日下午1时多,这名女子在铁东某菜市场购物,正遇上昨晚抢她包的歹徒。这女子上去抓住歹徒脖领子要往派出所送。那歹徒被女子的举动吓怕了,一边挣脱一边说:有话好说,到哪都行。当时围观的人很多,那女子说:他昨晚抢我的包,大家帮我一把,把他送到派出所。可没有一人上前帮忙。歹徒见没人管,冷不防夺路而逃。等到民警赶到时,歹徒已不见踪影。事后,那女子说:当时如有一个人站出来帮我一把,那个歹徒决不会跑掉。

        这些问题说明什么?答日:素质低。

        素质。素质。素质。

        素质是一个城市成长的骨骼和灵魂。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窦文涛说:看一个电视台的主持人,从他(她)的容颜、穿着、谈吐、举止、主持风格,就可隐约看到台长的品位;从一个城市的建筑和布局、市容和市貌,就可以看到一个市长的爱好和追求;从一场足球赛事上,就可以看出两支球队教练的智慧和风格……按照这个思路演绎下去,我们通常说,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的主人,在这个意义上说,从一个城市的形象上,就能看出这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与低。

        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创立形象的重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也是一种资源。人的素质是一种隐形物质,它像溪水那样透明,像沉睡那样静默。但它却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当城市崛起在晨曦里,那起伏有致的剪影里就充满着它;当一个盲人横过马路,探询的拐棍急切地敲打之后一脸茫然地站在路中央,这时伸过来的手臂里就紧握着它;当一个患了痴呆症的老人坐在你家的窗前,你走过去为他端上一碗热开水,你关切的询问里就有它;当城市像一个二八少女亭亭玉立,那些青青草地笔直马路林立高楼湖边垂柳池塘荷花里就有它……城市堆砌的不仅仅是物质,同时还有素质。素质就是选择就是判断,它决定城市的审美眼光价值取向,它决定一座城市的美丽和丑陋,隽永和速朽。

        人的素质实际上是人的行为能力水平,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人际关系能力、现代观念接受能力等等,种种单元构成了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正是这个公民素质,才在当下的新城市运动中充当着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智力的支持。

        素质教育由此浮出水面。

        1995年,石家庄市提出强市先强民,强民先强魂的思路,大力加强市民素质教育,一时引起诸多城市的关注。谈起何以把目光锁定在市民教育上,市文明办主任薛建廷同志说:石家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一个新兴城市,属于小老弟。由于它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缺少城市所生长的文明荫泽,因此,和别的省会城市如西安、济南、武汉等相比,所谓文明因素就相对薄弱一些。按照美国学者克拉克洪的论断,人类文明的出现包含三个重要因素,即城市、文字和大型礼仪建筑。其中,城市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基础,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文明成熟的标志。如果按照克拉克洪的论点,我们石家庄实际上存在着文明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一个乡下人和一个城里人相比,城里人身上所散发的文明气息总是要比乡下人多得多。我们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那里的市民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卫生习惯都有着城市味道,这就是一种文明素质。而我们石家庄人给人感觉就比人家差一些。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石家庄市郊县人口和外来人口比重较大,这些人身体虽然进了城,但市识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许多人实际上又把往日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城市来,形成了都市的村庄。这些都成了制约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因素。

        石家庄市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打出了素质教育的大旗,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正是这先人一招的战略设计,使得后来的石家庄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正像薛建廷所说的那样,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强力推进,许多农业人口拥进城市,成为新新市民。这个过程充满着戏剧化和多样化的情节故事,并非像我们在书本上所了解的那样,农民进入城市大都欢天喜地,而是别有隐情:

        这里是上海市严桥镇的由由小区。

        所谓由由,就是田字出头的意思。由此可见,这里原是以做田为生的农村。由由小区由农民成为市民之后,他们面对水泥钢铁构筑的丛林,面对没有风吹雨打的日子,却显得万般惶惑。

        下面是笔者采访几位居民的实录:

        

阿发的烦恼



        阿拉,王阿发,今年61岁。什么?不像60多岁?哎呀,不行啦,老了。说起过去,那时候在田里种庄稼,一年有三季泡在水田里,薅苗插秧割稻,忙完春天忙夏天,那时就想,啥时候能住上高楼大厦,能用上电灯电话,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那可是享八辈子的福分喽。谁知道这说话不及这梦说来就来了。搬到这里来之前,儿女们都忙着侍弄电器家具,阿拉却想着那一堆种庄稼的家伙什,什么锄头镰刀权把依该哪放?阿拉把它们归拢在一堆堆,勿管三十念一,就给弄到这里来了。

        哪想城里的规矩有那么多呦,这些家伙什放在厅堂碍了儿女的眼,阿拉就把他挂在楼道里,哪知道居委会来检查卫生时又要阿拉把它取下来处理掉,说是容易落灰尘,有碍观瞻。阿拉把它们抱在怀里直想哭,它们是咱农人的手和脚,是咱庄户人家的过去呀,把它扔在哪呢?扔了就一点也找不到自己啦。阿拉现在年纪大了,在家休息时,想着可以提着家伙去种点菜呀苗呀,好想想过去田野上的生活。可那也不行,居委会的干部说不能随便乱栽乱种,不准种菜只能种草,哎呀呀,侬说这是什城市呀,真是管天管地又管拉屎放屁,没有咱的活路啦。闲时我就想,要早知道这就是城市生活,阿拉说啥也不会做城市梦。阿拉真想过去那在大田里的日月,阿拉饭吃得香,觉睡得好,白天赤脚走在田埂上,让风吹风去,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躺在田埂上睡一觉,多美哟,多好哟,干啥非要到这城市来,干啥非要过城市人的生活呢……

        

阿根嫂的愤怒



        阿拉跟你说,阿拉可不是邋里邋遢的人,阿拉这一把年纪啦,难道还要听你们居委会的小囡吆五喝六不成?阿拉搬到这里之后,心里头可不舒坦,简直是触了大霉头。阿拉不在田里做活计了,闲得慌,就让阿拉的二囡把外孙送到这里来,阿拉替她看小孩。阿拉的二囡在城里上班,女婿是区里干部,两个人都忙不迭,阿拉闲得没事,就替她看看孩子呗。有一次,阿拉和几个大嫂正在楼下白相相,哪成想阿拉的小外孙呼啦一下屙在了马路上,这时正好有上级的检查团来检查,看阿拉外孙又拉又尿的,居委会的干部一下子拉下脸来,?中阿拉又吼又叫的,阿拉过去是啥?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阿拉当干部时侬还在娘怀里吃奶哩,给我来这套!阿拉说她是猪鼻子拱土欺生,看阿拉刚到城里来,想欺负阿拉,阿拉不吃侬这一套!从此,阿拉就和居委会的干部顶上了牛。阿拉的外孙又白又胖,吃得多,屙得多,尿得多。因此他的尿布也多,阿拉每天就把尿布片片像万国旗帜(这是居委会干部说的话?一样挂在阳台,居委会干部一遍遍来找,阿拉顶她:谁不生养孩子,谁的孩子不屙屎尿尿?屙屎尿尿不用尿布咋行?尿布拉上屎不晾咋行?要不你们居委会给阿拉找个晾尿布的地方,最好到你们家去,侬……给评评理,阳台上是干啥用的?不就是晾尿布晒东西用的吗?可居委会却嫌晾尿布难看,这是啥个道理嘛!还有,阿拉这里倒垃圾的时候,要求送到垃圾房去,阿拉可不管这一套,每次阿拉送垃圾时,阿拉偏偏给它扔到垃圾箱外边,阿拉故意气气她们这些不讲理的小囡们……

        

阿奶的忧虑



        阿拉说不出啥好啥不好,只是觉得住在这里太闷太憋屈得很。阿拉年纪大了,住在楼上,行动也不灵便。过去住在村子里,老姐妹们说话多方便,谁家睡觉打呼噜都听得清亮哩。可是到了城里,各家各户关起门来像住在鸽子笼里,三五天不见一面,人都变生了。更不要说谁有病有灾,天大的事也不知道。阿拉过惯了农村生活,咋一到了这里。浑身上下不舒服,要是像这样下去,跟住牢房没啥两样。孩子们每天上班,家里就剩下阿拉一个孤老婆子,整天守着空房子发呆,想着这样的日子不知道啥时候结束,心里就骂阿拉那个老头子,你咋不把阿拉带走哩,留下阿拉一人在城里受苦?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哩……

        在采访由由小区时,居民们毫不隐瞒地诉说着他们初来时的感受。他们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过惯了田园生活,他们生命的一多半是在农村环境里度过的,他们曾是真正的农民。在他们生命的年轮里,那些重要的记忆大都是影影绰绰的植物形态,哪年的油菜花开得热烈,哪年的稻谷长得饱满等等,这些草民对草根的记忆就像一个人熟悉手掌的纹路。他们把自己活成了植物,因此,他们就像一株植物那样只对土地、水、空气、阳光、风、肥料等与生长有关的东西感兴趣,就像成长的玉米总希望灌浆那样。这种从农村环境里生长的植物,要是移栽到另外的环境里,并且还要它们幸福而健康地生长,该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由一个农民变为市民,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像美国影片《人猿泰山》那样,一个从小在山野里长大的人,来到物欲横流的都市里,该是多么无奈和惆怅。影片中的人猿泰山最终仍回归山野,从他沉重的背影里,我们人类实际上看到了压在心头的惶惑:究竟哪样的生活形态更适合人类?

        但是,眼下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已经山一般轧轧而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这样的激变中成为新新市民,就像亿万年前水生动物从海洋登上陆地那样,一旦脱离以往生养的环境,他们竟是那样的无助和忐忑不安。这决不像我们一些文本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幸福和喜悦的过程,他实际上是一个艰难的渐变过程,是一个古老向新兴文明皈依的过程,是告别昨天走向明天的过程。

        正是洞悉了这个过程的艰难,上海市委市政府才决定,面向城区招聘居委会干部,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筛选、精心培训之后,就像当年的南下工作团那样,来到以农村成分居多的社区,承担起创建文明小区的工作。

        由由社区的罗根红主任就是这个时候被招聘到这里来的。

        罗根红:

        我家住杨浦,以前在国营单位上班。招聘到这里后。工资比过去少了,节假日也没有,但大家的热情很高。我们过去都生活在城市环境里,工作在企事业单位里,这种经历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首先,由于多年的城市生活,养成了较好的卫生习惯,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人际交往文明素质要相对好一些。这些因素就是我们的优势。由于以身作则的缘故,再要求和规范居民就有了说服力。另外还有开阔的眼光和现代意识,这毕竟是大都市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都是从企业里来的,我们可以用管理企业的那一套来管理小区,管理居民,把质量管理、人本管理等理念用到小区管理上,这就有了一种科学、文化和进步的意义。

        但是,哪成想,我们的南下工作团在这里受到了顽强的对抗,其激烈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由由小区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整片搬来的,实际上只是居民们的生活场景变了变,由平房草房换成了楼房,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晒谷场变成了广场,但农民的习惯一点也没变。大多数居民在大迁徙的同时再次把这里变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在灵魂深处固守着传统的价值观、生活观和生命观。还有乡村中的宗法观念,它们在乡民的内部起着秩序和组织作用,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网络着入住小区居民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鼓动着居民们对入侵者进行顽强的抵抗。)

        我们一到这里,就和居民们发生了激烈的对峙。那些居民们说,我们为什么要让你们管?你们凭什么来管我们?你们都是外来人,外姓人,我们不欢迎你们!

        他们思想上不认同我们,行动上也表现得格外充分。他们乱倒垃圾,乱占地盘,跑马占地似的,你种一垄葱,他栽一垄菜,把锄头工具挂满楼道,烂盆破罐堆放在楼前屋后,真是乌烟瘴气,不堪入目。我们就因势利导,组织居民们外出参观别的文明小区,看看文明好还是放任自流好。看到人家的文明小区干干净净、井井有条、风景优美、环境舒适,他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觉得不变不行了,不变就是落后,就是不文明,于是原来的抵触情绪开始有了松动。

        既然自由放任不行,那就要听我们的。我们是谁?我们代表城市文明的一部分,是用现代文明影响改造农民的人。我们代表着先进文化,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这个意义一点也不比当年老一辈南下时搞革命的意义差。因此,我们搞得理直气壮,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先采取了强制性的行动,规定居民必须执行,不执行的就点名批评或给以处罚。比如要求垃圾袋装化。我们花了34万搞了一个很现代化的垃圾站,居委会干部每天在垃圾站前值班,检查垃圾装袋的情况,检查按规定倾倒垃圾情况,一天两次,雷打不动,这样坚持了几个月,使居民们养成了习惯后才撤了下来。

        小区中有一些成员来自市区,他们是上海的老市民,且大部分是从机关企事业单位来的公职人员,相对文明素质较高。居委会就以这些住户为骨干,在小区内开展领养和帮教活动。老市民们自愿和新市民家庭结成对子,开展互帮互教活动,使新市民们远学有目标,近学有榜样,由于有了这样的举措,小区内的文明因素眼见得一天天多起来……

        朱福林(由由社区副主任):

        在小区管理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提高人的素质是根本的根本。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塑造市民形象,让居民认识到小区就是他们的家,而这个家必须用文明来培育,只有充分文明的小区才是真正的幸福小区……

        由由社区中的农民们被一种强大的城市力推动着,一步步从农民渐变成居民,又从居民变为文明市民……

        中国的西部及偏远省份,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以输送劳动力的形式走向中国的南方及沿海城市的。这就是广而熟知的打工族们。这是一片浮动的弱势部落。

        它们既有极大的创造力,同时也具有破坏力。

        如何使这份力量,使城市更加美丽同时也不受伤害,1999年4月,厦门市劳动局与厦门市文明委签订了继续办好外来人员培训中心工作的责任书。它们认为,在厦门这个有50万城镇人口的城市,外来人员甚至超过这个数字,在反客为主的情势下,外来人员的举止文明直接关系着城市的两个文明建设、稳定和发展。厦门市文明办副主任洪荣灿对笔者说:厦门人对外来工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犹如三级跳一样,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认识深,也一次比一次思考的面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就像太阳一样照耀了几千年,但是,它现在光芒不在了,一轮新的太阳升起来了,这就是城市工业文明的太阳。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会吸引到城市和工业文明的链条中,这是一个既痛苦又充满希望的过程。毫无疑问,农民迸城,它将带着弱势群体的印记,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中度过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这是一次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学习的日子。它将会给打工族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一方,我们过去是抱着以免城市受伤害的心态来看待外来打工的。外来工大都是农民,它们是来自自然状态的人,比如随地吐痰、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礼貌等等,这些积习若在城市环境中,无疑是对城市文明的伤害。这股力量是一种破坏力。因此,我们在第一阶段采取的多是以防为主的学习灌输。比如我们在培训时多讲《厦门市民文明公约》、《十不准规定》、《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等等。第二阶段认识到外来工是一支建设新厦门的重要力量。厦门越变越美丽,这份美丽有外来民工的功劳,他们也是美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既然他们能缔造美丽,本身也会因美丽而美丽。这就是说,他们是能动的,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符合我们坚持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因此,我们把工夫用在外来工的培训上。1999年初,我们就成立了外来人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厦门市劳动局傅火树局长任组长、丁以秩副局长、政治处刘光彩主任为副组长,领队、组长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厦门市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劳动局特意在劳动市场大厦一楼辟有4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外来人员就业前培训用梯形教室。中心还投入100多万元购置电化教学设备两套、摄像机一台、29寸彩电10台、VCD机一台、专业功放两台等,另外还有400座的新式桌椅供学员们使用,中心还投人30多万元购买了多功能电化教学设备,在大楼三、四、六楼另辟出3000平方米的教室,作为培训场所。文明办成员和劳动局领导每人都是这个培训中心的授课老师,城市文明将从他们的口中具体生动地传导给外来民工,他们既是领导干部,首先还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第三阶段适逢西部大开发方兴之时,根据民工不少来自西部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识到,抓好外来人员培训,实际上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持,同样也是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现在离乡背井出来的打工者,大都是农村中有文化、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他们在城市的生命力一般在510年,一般过30岁之后就返乡,就像马儿眷恋草原那样,在这5到10年的时间里,城市就是他们的大学校,他们可以学到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所传授给他们的全部课程,当他们回到家乡时,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他们可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积极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因此,培训中心特意加进科技含量较高和专业技能较强的课程。中心投资400余万元,建立电脑培训、电化教室、制冷、美容、美发、厨师、电拖、汽车驾驶、音控调音等教室。目前,中心已开设45个培训工程。仅从1998年至2000年元月算起,该中心就培训外来工1.6022万人,分站培训10.12万人。

        这30多万受过培训的外来工,为厦门市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厦门机电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刘欣说,培训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减轻了管理上的负担,而且提高了职工素质与工作的积极性,还顾及了员工的利益,一举三得,确实是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一位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对笔者说,福建从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的省份,自古以来就有一苇渡江、八姓人闽的传说,据说福建宁化石壁就是当年客家的祖地。史书上说,从西晋永嘉五胡乱华始,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到宁化石壁,他们来自于8省50多个州县,然后再从石壁迁往别处,因此石壁就成了客家人的中转站,成为客家人心中的圣地。今天,我们又以客家人的身份出现在八闽大地,但是心境却大有不1司。古代客家大都走的是不归路,而我们则是客居他乡,不日还要重返故里。我们不仅仅是来打工挣份辛苦钱,还想把一些东西学到手,将来为改变家乡所用。你们知道,出门在外打工不易,在有些地方,遭人驱赶遭人骂,喝五吆六不如鸡犬,简直不拿我们当人看。但是,厦门市劳动局和市文明办却在全国率先办起了打工学校,不光教我们科学技术专业技能,还教我们精神文明,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几年来,一批批打工者从这里走出去,他们在厦门市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不断受到市民的称赞,用工单位越来越满意,厦门市越来越关注这支力量,一个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弱势群体转化为潜在强势的力量。说实话,我们对这里充满感情,称它为外来打工者的黄埔军校,称这里为新一代客家人的石壁村,我想这是我们几十万打工者的共同心声……

        1994年春天,河南省漯河市率先在全国创办第一所文明学校,并且由此拉开了文明劝教活动,广大市民让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牵引着走进校园,学习文明知识,增强公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漯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豫中南地区的重要枢纽。京广铁路纵贯市区,向西漯宝铁路与焦枝铁路相通,可直达重庆;向东漯阜铁路与京沪铁路连结,可直达上海,形成十字交叉道,沟通了同全国各地区的联系。漯河公路网以107国道和正在建设的京深高速公路为主干,形成八面来风之势。漯河依托较为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以火腿肠、方便面、罐头、饮料、造纸为主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了以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拥有一批享誉中外的工业品牌。

        1999年,漯河市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从此,漯河人民掀开了一个崭新的城市文明和经济繁荣的历史篇章。

        由于经济上的腾飞,才有城市人的规模发展。据资料显示,1982年,漯河市区人为15.034万人;1988年,市区人口31万人,比原来县级市的城市人口增加近三倍之多。城市人口陡然增加,使近一半的农业人口成为市民,而这些人的文化构成,高等教育者只占总人口的0.47%;高中(包括中专)文化程度占7.02%;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86%;15岁及15岁以下文盲、半文盲占全市人口的15.69%。这样一个迅速膨胀的城市,却有着一个非常低下的文化素质的市民群体,而文化素质有时决定文明素质,因此,如何提高这些新近拥进城市的农民就成了漯河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题。

        漯河实际上该是文化深厚之地。此地向来重视教育,且渊源久远。是读书人就不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许慎。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如陵(今郾城召陵许庄?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文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学家。他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探究字源、分析字形、说解字义和辨识声读的字典。许慎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咬文嚼字的人,仅就这一点,就很令漯河人骄傲。据《后汉书儒林传》载,许慎长大后,曾为汝南郡功曹史,掌管一郡的人事,其职务相当于今天县委的组织部长。后因他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很符合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因而被举荐为孝廉,并被异地交流到安徽汶县当了县长。当时称万户以上的县官为县令,不足万户的县官为县长,因汶县不足万户故任命许慎为汶县县长。而许慎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他之后的文字学上。许慎所处的时代,正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互相排斥、激烈斗争的时代。秦王扫六合之后,文字统一,由篆及隶,字形大变,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春秋公羊学解释今文,一时迷信谶纬之风盛起,并占据着统治地位。而从孔壁中发掘出来的和北平侯张仓等所献的用六国文字书写并按照字义解释很少迷信的古文经,却一直处于受压地位。许慎七十悬车之后回归故里,历时22年埋首穷经,用心血写下《说文解字》,使后人万世传扬,被称之为文宗字祖。《说文解字》独辟以偏旁分部编纂字书、词书的方法,至今仍被我们沿用。清代学者孙星衍日:唐虞三代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于六艺;六艺不通,唐虞三代故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许慎以一人之功,使我们通过《说文解字》和秦汉篆书及商周的甲骨金文相识,可以说《说文解字》堪称天下第一大书。

        然而,正是这个文宗字祖之乡,钟灵毓秀之地,今天却因文化的缺失而累及文明素质,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在调查市民素质状况时,有关部门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近几年农转非的洪流中,新加入的市民大都是以四五十岁左右为家长的人,他们大部分文化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文革中被耽误的缘故。而这一大批农民市民的孩子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和父辈相比,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都要高出许多。而这些学生对父母的影响也最大,这个每个家庭都有的文明细胞,只要加以引导和利用,就会对整个家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漯河地区教育一直比较发达,据说临颍一高曾多年与省会重点中学比赛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升学率竟然达到百分之百。由于重视教育的缘故,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一直比较完备,漯河市领导很好地利用了这个优势,把利用学生对家长进行文明素质教育又进一步引申到了利用学校上面。

        漯河市市长史宁安时任市委副书记,他在谈起这一构思时说:人类社会是以文明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它有严格的秩序感。倘若一个人缺少文明素质,他就会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一个人必须接受文明训练才能融于这个社会,不管是他耽误在人生的哪个环节。现在问题比较多的年龄段大都组成中年阶层,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成长时,因为文革的原因而缺失了文化和文明的学习与训练。古代时,一个人从小就会受到古代文明的洗礼,比如他上学堂时读的《千字文》和,里边的诸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等等,就是嘱告人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但是,由于这一代人在文革中丧失了接受文明训练的机会,在他成长的年轮里没有这一轮记录,那他就必须补课。怎样补课?如果只搞形式,走走过场,很难人心入脑,因为他们大都人过中年,过了最容易接受教育的季节。因此,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娃娃们身上。他们是父母亲的连心肉,是父母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话家长们最爱听,因此通过孩子们的手把家长们引领到文明的领域,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小手牵大手的点子得益于该市源汇区的娃娃计划。当初,为了提高市民素质,源汇区的领导们曾依托过居委会、机关办学习班,效果都不甚理想。后来,领导们灵机一动,最牵大人心的是孩子,平时学校开家长会,即使家长再忙,也得赶来参加,为什么?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未来。同样,用孩子联系家长,以孩子的学校为阵地,原班教师在小学生行为规范基础上编写教材进行教授,这办法不是很好吗?一试,这招果然很灵,家长到校率百分之百!

        源汇区的做法引起了漯河市领导们的注意,于是,以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校长、市文明办主任田国华任副校长的文明市民学校领导机构正式成立。该机构依托市直和县区直52所中小学校成立了分校,选拔业务精组织能力强的114名骨干教师担任文明市民学校教师,每班还配有一名班主任。文明市民学校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学员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学员要按照教学要求参加听课,有事请假,不得无故旷课、迟到和早退。面授时要做到三带,四不准,即带教材、带钢笔、带笔记本;不准吸烟、不准乱讲话、不准看其他书籍、不准开手机和BP机。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做到六有,即有教材、有教案、有板书、有作业、有检查、有指导。

        文明市民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市区和县城的广大居民,包括暂住人口。文明市民学校每半年一期,全年举办两期。在培训方法上,该市采取集中普及型培训与经常化提高型培训相结合。集中普及型是利用23年的时间,把全体市民集中培训一遍,普及文明市民的基础知识。第一步,先培训在校中小学生的父母,每期培训一名学生的一位家长,分两期培训完毕。第二步,培训没有在校学生的市民。第三步,培训城市暂住人口。经常化提高型培训是指根据城市的发展对市民素质提出的要求,对市民进行经常性培训。在组织市民人校过程中,小手牵大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漯河市沙北海河路一位姓赵的居民在采访中这样对笔者说过去咱是庄稼棵里长大的。庄稼地里的文明就是光赤脚,就是出大力流大汗。你穿得光鲜一点,别人还说你的闲话哩。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咱的生活习惯都是种庄稼养成的,它和庄稼一个颜色,咋自由它就咋长,就是长得支棱八翘的,也没有谁敢给咱打叉。谁想到快过一辈子了又来到城里,学起了市民啦。当市民咱不会当,这文明那文明,麻烦得很,但在这城市也有好处,不像在农村八面透气,一家喝糊糊全村人都听到喉咙响,这儿可以关起门来躲它个黄昏日头西,你再有本事,俺不给你照面,你厉害咱不理你,那不就两不耽误?过去咱就是这个法,把居委会干部治得不行。可到底还是人家干部厉害,他这一招让你没办法治。他让小孩子治你。小孩子咱可没法他,他讲起文明来不含糊,看咱就跟他的同班同学一样,而且还是他看不起的那种同学,经常说不许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不许抽烟呀,指甲长了要剪呀,要注意个人卫生呀,真是给家里出了个驻队干部一样,这就叫小手牵大手。要是大手牵大手,那不中,咱闲他手硬,不好握,可这小孩子的手,软软的,嫩嫩的,可他就是牢牢把你抓在了手里,别想挣脱半步。谁都知道,这小手后面还有手,那就是市领导、文明办、居委会干部的手,他们太会做工作了,这就叫把2作做到家了……这不,说话不及星期天就到了,咱还得去上文明学校去,跟俺孩子他娘开玩笑说,唉,咱这一辈子混得是个啥,老了老了又过颠倒了,咱又回了炉……

        这位机敏的感慨半是夸赞半是喟叹。在文明学校里,小学生的手无处不在,什么你扔我捡、义务治脏、纠章治乱、我与爸妈比成绩、比文明等等活动,一双双小手把一双双大手既寸步不离抓着,又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搞着,一步步把父母引领到新的境界里。

        文明市民学校的教学统一使用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文明市民知识教程》,分热爱家乡、道德教育、法律常识、交通安全、城市管理、文明礼仪、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家庭教育九个专题对市民进行培训。为搞好教育,市里制定统一教学计划,由文明市民学校进行命题和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不合格者重新学习。学员们在自己孩子的学校里,都有一种深深的压力,这种压力多半来自那双稚嫩的小手,倘若他们三心二意,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有可能再次被小手牵着二进宫,他们每每想到孩子清澈的目光,想到孩子们企盼的眼神,想到为人父母的权威,就不由自主地把弦绷得很紧。

        随着文明教育的深入,一双双小手松开了。孩子们明显察觉到自己父母变了,打牌聊天的时间少了,看书学习多了。穿戴整齐了,仪表讲究了。不骂粗话了,说话文明了。对不起、谢谢您,这些词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家长又回到老师的位置,他们的表率作用给孩子们一个惊喜。漯河市第三中学一个学生经常和人打架,究起原因,根由在自己父母身上,他们过去笃信拳头下面出孝子,人不厉害受人欺,因此打人骂人是家常便饭。进入文明市民学校后,父母变了,变得温文尔雅,对孩子的教育由暴风骤雨变为和风细雨,由非打即骂变为温情脉脉,与邻里关系也由文攻武卫变为春风习习,因此,这个孩子由打架王变成了好学生。人们称这一现象叫互动效应。

        一年一度,待到沙河柳丝变软时,漯河市便会评选出文明市民学校的优秀学员,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学校高考中榜。这一天无疑将是市里的重大节日。就像穆斯林的斋月和基督徒的洗礼一样,它是一种标志性的重要时刻。它说明农民们真正告别了使他们备感留恋的往昔,告别了千年因袭的生活习惯,进人一种城市化的文明状态。这就是千千万万个新市民们正努力追求的现代城市文明。当优秀学员从市委书记刘炳旺、市长史宁安手中接过烫金的红色证书时,15万多名受过文明学校系统教育的市民们如雷的掌声就会从市区的千家万户里溢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