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女排精神尾声

尾声

        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项群众性的创造活动已经造成世界性的影响。

        黄景山先生,1950年6月28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市,1989年2月22日首次到祖国大陆。一踏上大陆的土地,他就爱上了她,并决定倾其所能在厦门投资建设民俗村。他以一个意识形态完全陌生化的视点,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赞赏有加。

        黄景山自述:

        我从小生在一个大家庭,家有10多口人。父亲从政很早,当了三四届的高雄市议员。后来又当市农会理事长。我父亲叫黄正忠,弟兄9人,6个妹妹。我也是9个兄弟。我们家族共15个兄弟姐妹。为了接班,叫叔叔两个儿子和我家两个儿子算命,看谁将来的官运亨通,后来是叔叔的九儿子黄启川接了班,现为高雄市议会会长。我的祖籍在福建漳莆,我们全家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何时能回大陆认亲祭祖,这是父亲的一块心病。后来我实现了父亲的心愿,我找到了老家漳莆诒安城,一去,哇,全是姓黄的,给父亲在电话里一说,他哭了。

        我父亲娶了两个太太。我的妈妈是大太太,但是没有跟他享一天福。我13岁那年,假期去台南看妈妈,回来的路上,正是夕阳西下,我听到一种声音,一种很迷人的声音,以后我才知道它叫吉他。我从此就不上学了,我决心要学吉他。我自己跑到台北市的歌厅给吉他手端茶,拜师学吉他。我的姑姑在台北,她给父亲讲不让我干这一行。然而我的父亲却支持我的个性发展。我在舞厅学吉他3年,也没有学坏,还当上了吉他手,后来舞厅发展了,我也有了薪水,开始我签约在希尔顿夜总会,后又到中国电视公司。妈妈想经常见我,说你要是在中国电视公司上班,我就可以经常在电视上见你啦。我这才去了电视台。我的太太是学旅游的,第一次在柜台上班,就和我认识了,以后就成了我的太太。

        到了当兵的年龄,我已经搞了10年音乐。从部队回来,父亲搞了二个光泰投资开发公司,不知为何,让我当了董事长,大概看我办事认真吧。这期间我太太帮我做贸易。

        1988年年底,我到美国去看一个客户,那位客户劝我到大陆看看,我心里想去,但又觉得冒险,我姑姑的儿子讲,他家旁边有一个观音庙,那个观音灵得很,我就去求观音。后来就听了观音的话来厦门。来厦门那天是2月22日晚上,当时是一个开武术馆的朋友带我来的,这里叫黄厝村。可是,到了这里的老百姓,却没有姓黄的。我就站在半山上纳闷,但我一回望周围的山势,仅仅几秒钟,就做出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这里的山叫金山,山势如半圆环列,前面就是大海。黄厝村就在山坳里,站在那个地方,忽觉一股清爽柔润的风徐徐吹来,原来胸中的焦虑不安的气息立时被吹得一干二净。这股风让我心清气爽,让我心定神安,让我宾至如归,我当时就决定在这里投资了。当天晚上我就找有关单位商办投资事宜,有关单位很诧异,怎么会有夜谈投资项目的事,于是就劝我慎重考虑考虑。但我还是在第四天就给妻子打了电话,要她汇钱给我。妻子以为我是在大陆遭了绑架,急急忙忙把款汇来了。第五天我就签了协议,把这一大片山地给盘下来了。为了办这个民俗村,我已将台湾的四块地卖了两块。这里之所以叫黄厝村,就因为这里风水好。移墓工程第一期时,就在这里移了60多个墓,还有一些无主墓,现在我给搞个公墓,每年清明节时我都叩拜。大概真是有缘吧,我姓黄,找了片地叫黄厝村,而移墓时,又有一个传奇故事,开挖时,挖到一个上面镌刻有鼓浪黄界的石碑,我想这是祖先显灵保佑我。

        但是,现在我明白了,真正使我事业一帆风顺的不是别的,而是大陆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是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的一个大文化,是精神文明创造出的一个大气氛,我们台湾民俗村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得到全面发展的。

        大陆精神文明建设首先给了我一个展示优秀民族文化的思路。我这片乐园以山水有情人间有爱为主题,占地36万平方米,总投资已近8000万美元。将全面展现台湾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乡音歌舞、文艺美术、饮食文化、蝴蝶生态等,使同根同源、同文同俗的台湾文化底蕴呈现出来,突出两岸人民同脉同宗,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大陆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既给了我一个思路,又给了我一个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理由。现在,这些思路的萌芽都在生长着,它健康而充满生机,它完全是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上丛生的,并且被精神文明建设温暖的环境所笼罩、所覆盖,因此它充满希望……

        黄先生始终把厦门作为他的第二故乡,对厦门的每点进步,都发自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对城市基础建设、美化市容环境、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赞赏备至,并积极参与。他对员工说,台湾民俗村是厦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要让外地游客在民俗村感受到厦门人的文明、卫生、绿化和环保意识。创卫他督促员工始终坚持园区全面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特别重视加强厕所文明;创绿他投入专款资金,亲自督导在园内开展造绿工程,扩大园艺造绿面积;拥军景州公司与驻地九连结成共建单位,安排军属工作,给军警门票优惠,过年过节前往慰问;创环保模范城市他多次带领公司员工及厦门各界人士到环岛路、南普陀寺等地搞净滩、净山、净路活动,提出珍惜自然生态、保护环境资源,宣传环保意识;创文明城市他组建了景州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并亲自担任文明办主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告诫员工五讲四美(五讲四美外加仪表美?;景州公司被评为市文明单位。1999年2月28日市政府举办万人献爱心大游行,黄先生除捐资外,并亲自带队参加游行。

        景州公司作为一家台商独资企业,却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工会、团委、民兵连等组织,并公开挂牌,且都搞得有声有色,屡获嘉奖。景州公司党支部先后获得思明区委、厦门市委、福建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景州公司工会连年被厦门市外资工会、市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会组织。景州乐园被评为厦门市、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11年来黄先生从未从台湾聘用干部来参加管理,所有经营事务全信赖委任大陆人员,树立了企业精神,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笔者见到了景州乐园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二把手葛桐,他原是江苏一个县的农委主任,是1940年参军的新四军老战士、老共产党员。离休后来到这里,负责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当地人戏称为正在进行的国共合作。

        葛桐说,我曾参加过省非国有性质的党政工作培训班,在会上,我发言说,党支部有无战斗力,书记是关键。在我们公司,如果黄先生回台湾,就把所有管理权交给党支部。目前,我们公司所有的部门经理都是共产党员。现在许多外企虽然也有党支部,但却没有活动空间,成了地下党。而我们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支部,一个有所作为的支部,一个名副其实的支部。说实话,我们和黄先生合作很愉快,这和我们达成的诸多共识有关,比如说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都想为厦门的发展做出贡献,基于这些共识,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渴求感。黄先生对大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非常赞赏,他说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可以说功德无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有一个整体升华的预期,对华夏文化增添新鲜光彩的内容。因为理解至深,黄先生本人也实践力行,他本人也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模范。作为一个台商,一个投资七八千万美元的富商,他的生活十分朴实。10多年来从未购置过别墅,没有自用轿车,没有手机,出门打的甚至乘坐公共汽车。他的大儿子到国外读书,他仅仅拿给儿子4万多台币(仅1万多人民币?。但是他却对厦门市的公益慈善事业一掷千金,多次给予资助,迄今为止,各项捐赠达400余万人民币。可谓赤子情怀,令人敬仰。1997年,黄先生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双爱双评优秀职工之友;1998年被厦门市授予文明市民;1999年荣获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

        像黄景山先生这样真心拥戴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者不是为数寥寥.而是满天繁星。请看下边这条消息。家谱上寻找到一个显赫的名字朱熹。朱熹是集理学之奎擘妻:静省鸳淼,吊足做届令婴神去三去供奉的。但是,由于有了家谱,虚无缥缈的神灵就会从神。

        一、不要搞假、大、空,不要太多的政治口号,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乡土教育抓起,从每一个村、每一个乡的好人好事和历史掌故上挖掘教育的内容。德国就是这样,不怎么讲爱国主义(过去希特勒喊了太多爱国主义?,主要讲热爱父母、亲友和家乡。如果不爱父母、亲友和家乡,无法想象会爱国。海外华人的爱国,主要也是对家乡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的感情和怀念,抓这样的教育比较真实。

        二、对修家谱这件事要给予引导。在海外看,这个问题很重要,不要忌讳。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一脉,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脉,要对她进行改造和革新,注入时代感,就是要创新,给予新的诠释。如过去不把妇女列入家谱,这不好,现在把妇女列进去,就会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关键是引导好,把家谱修好,使之符合精神文明。要请一些文明素养高的人来修家谱,政府主动引导。

        三、对一些口号的设计也要实在。如过马路,不要老讲维护交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人人有责等等,德国人就讲一句话请为您的孩子做出榜样,很形象。四、文化的发展一定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要9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一个国家济不强,纵然有几千年的文化,也不会受别人尊重,你的国力强了,文化也会得到人家尊重,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从这则日记可以看出,李参赞为代表的海外华人对祖国精神文明建设革新的心情溢于言表,诸多华侨说,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它将会给祖国的繁荣锦上添花。

        2000年11月,以首都精神文明办副主任赵津芳同志为团长的北京市社区考察团前往美国、加拿大考察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情况。期间,考察团走访了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蒙特利尔、渥太华、温哥华等10个大城市以及不同类型的社区,这个以文明系统组成的访问团,对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说,颇感意外。当赵津芳把来访人员的供职情况、工作性质和此次考察的内容向当地官员说明后,他们充满疑惑的眼神顿时转化为灿烂的笑容。世界上,惟有文明才是通用的语言,最美的音乐,最醇香的美酒。他们对赵津芳一行的职业和中国政府部门有这样一个机构大加赞赏,并给予了很好的配合和帮助。

        赵津芳原是团干部出身,以后又做组织、妇联工作,从未想过会进入文明系统。自1995年到首都文明办以来,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工作。她说,文明系统的威信和成功是在人民群众和领导眼睛里读出来的,是在外国人的赞许声中听出来的。几年前,她曾经以外国人非常陌生的文明系统的身份出访一个国家的某城市,因为没有和该国建交,政府的官员不好出面,于是就想到了以文明系统的身份出访。结果她不负众望,获得了圆满成功,她成了两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的牵线人。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事务的日益繁忙,文明系统所担负的任务将注定会由窄变宽,由简到繁,由里到外,成为一个新的传达友好和文明的绿色通道,一个由橄榄叶和鲜花铺就的阳光通道。2000年6月初,笔者和黑龙江省文明系统一行人到俄罗斯远东城市海参崴考察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同行的人有黑龙江省文明办杜丹处长、牡丹江市文明办主任林贵玉、林口县委副书记杜乃新等6人。下面这篇短文,就是杜乃新回国后不久在《牡丹江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访问记:

        

美丽的海滨城市



        

俄罗斯海参崴散记



        6月初,正当鲜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到俄罗斯海参崴市出访考察。虽然短短的几天时间,身处异国他乡,但美丽的城市、文明的市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的俄罗斯风情,都给我们一行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蓝天、大海、青草,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

        我们一进入俄罗斯境地,感触最深的当属自然环境的保护。映入眼帘的群山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大片的草地像绿色地毯向无际的天边伸去。小溪的流水清澈透明,一块块湿地和湖泊像地球的肺叶,不断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天空湛蓝湛蓝的。可以说,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是一片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在经过了格城、乌苏里斯克、阿尔乔木之后,我们到达了滨海边区的最大城市海参崴。

        海参崴在俄罗斯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建于1860年,人口80多万。它最早是一个军港。随着中俄友好关系的发展以及远东地区局势的缓和,特别是近些年来经济贸易的往来,逐步发展成为集旅游、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港口城市。虽然海参崴建市140多年了,但城市建设总体发展并不快,高楼大厦也不多。除了百年大道以外,所有的街路并不很宽阔,但广场多,雕塑多,树木多,绿地多,而且又依山傍海,处处展示这座城市的特有的风韵。

        我们一行下榻在滨海大道边的阿穆尔宾馆。站在宾馆的阳台上远眺大海,心旷神怡。成群的海鸥凌空展翅。晨练的人们沿着滨海大道跑步,中午洗海水浴的姑娘小伙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傍晚一对对情侣徜徉在夕阳下的海边。海水清清,碧波万顷,蓝天白云空气新鲜,城市没有裸露的土地,除了柏油路面外,都是大片的绿地和树木。

        开放、古朴、典雅,一幅动人的人文景观。

        俄罗斯人既有现代的开放观念,又保留了其民族的古朴风情。为人处事典雅礼貌随处可见。姑娘小伙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相亲相爱,特别是姑娘们的穿着打扮具有西方的特点。而老年人则依然保留了俄罗斯人的传统。上了年纪的老妇,一块头巾把头包起来,一条长裙和外套裹个严严实实。而孩子们更多的还是穿着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布拉吉。在列宁广场四五个街头卖艺人弹着吉他,吹着萨克斯引吭高歌,洒脱奔放,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观看的人们都散坐在长椅上,不时地投上几卢布。在海边的沙滩上或休闲椅上五六个青年男女,每人手拿一瓶酒,一边品着一边闲聊,悠然自得。当我们一行经过时,他们都友好地举起手,用生硬的汉语你好打招呼。只要我们拿起相机一招手,他们便自然礼貌地围过来合影留念。晚上我们一行去一家餐馆吃饭,被门口的服务生礼貌地拦住,用俄语比比画画地说着什么,翻译告诉我们,衣冠不整不得入内。穿夹克衫的几位同志只好把衣服脱下来寄存。在餐厅里,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都在小声交谈。在俄罗斯你看到人们更多的是休闲、轻松、欢乐,没有东方人那种紧张,快节奏的忙忙碌碌。

        博物馆、工厂、雕塑,一幅精美的艺术画卷。

        海参崴的城市并不大,但是博物馆竟有多处。市区最大的历史博物馆,馆藏丰富,历史悠久,通过各种实物和图片的展出,充分展示了俄罗斯滨海地区的历史发展,自然资源。除此之外,还有参加二战时期的大型潜艇纪念馆以及军事博物馆、海洋水族馆等等向游人开放。列宁广场、远东苏维埃战士广场、二战烈士墓碑等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前苏联卫国战争以及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广场上大都有伟人以及其他人的雕像。这些人物雕像深沉、凝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典型欧式建筑风格的海洋火车站,就像精美的珍珠镶嵌在大海的金角湾之中。火车站候车室的天棚上五颜六色的绘画,精细、生动、华丽,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海参崴的历史宗教和俄罗斯的风土人情。

        再见了,美丽的海参崴。

        杜乃新因是记者出身,便信手拈来诸多观感,读来竟历历在目,颇感亲切。这是一个文明系统干部用职业日艮光俯仰拣拾的结果,字里行间透着对文明的深切凝视。

        看着看着,笔者突有续尾的冲动。记得在过俄境海关时,杜乃新西服革履,胸前别着共产党员的证章,正是这枚证章,却被俄方提出疑问。关键时刻,牡丹江市文明办主任林贵玉找来翻译小栗与俄方交涉,说杜是一个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官员,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一个忠实于共产主义信念的人,请尊重他的个人权利。林贵玉是部队培养的优秀政工干部,转业后长期在文明系统工作,他说这番话的时候,透着自信和从容,在他的坚持和说服下,俄方终于放行。原来俄方担心杜乃新有传播政治的嫌疑。当得知原委后,林贵玉说,我们是文明的使者,请你放心!

        在海滨公园,我们在沙滩上见到一个胸前文有列宁像的老人。我们像遇到知音一样紧紧地握手,合影留念。林贵玉、杜乃新、杜丹等紧紧簇拥着这个具有坚定信念的老人,眼睛流露出炽热的光芒。当老人通过翻译了解到我们这个团队的真实意图后,他伸出大拇指,连声说哈拉绍,哈拉绍!

        我在海参崴的自由市场买了10多枚列宁各个时期的像章,作为这次俄罗斯之行的珍贵纪念。没想到,在通过俄境时,又一次被海关查下来。这时,又是林贵玉从中,他说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不仅仅是属于俄国的还是属于全世界的,正是由于敬仰他的原因,这位朋友才费尽周折搜集了这么多枚列宁像章,有些像章中国国内许多人还从未见过。难道您不希望伟大的列宁有更多的人去爱戴吗?难道这位传播伟大列宁的朋友有什么不对吗?一席话说得俄方边检人员眉开眼笑,又一次伸出大拇指说:哈拉绍,哈拉绍!

        这笑声当然也包含对具有极高素质的中国文明系统工作人员的赞许!

        在海参崴考察期间,一个叫莲娜的姑娘曾担任我们的导游兼翻译,她大约二十二三岁的样子。她曾在中国留学两年,一口流利的汉语,只是偶有四川方言,这是因为她在四川上学的缘故。她说她爱吃四川火锅,爱吃麻辣烫,爱吃成都小吃,说起这些东西,她神往的样子。谈起中国正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以她在中国多年的经历,她把中国的精神文明活动看成是东方文明的复兴。

        莲娜如是说:

        我对中国的精神文明不是太了解。我最初的了解是我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很奇怪的集会,大家都在这一天里干着同样的事情,当然都是好事,公益事业。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那里已经成为传说,据说我们的父母当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这些事情在俄罗斯已经失传。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都认为美好的心灵是一种私人化的孕育过程,它必须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对心灵的定期浇灌、养护,而那种许多人干一件事情的举动,并非出自个人的意愿,多少带有强制性的意思,这样就很形式化、表面化。而我们的问题是没有这样的形式,仅靠个人去完成心灵课程往往归于失败。没有气氛,没有环境,没有主流话语的导引,青年人往往不知所从。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暴露出这个问题的缺失。

        在中国我也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氛围和环境力量。尽管起初我干这些事情时有些害羞。比如说去擦洗一些很长时间没有打扫过的楼道,擦洗时我就想,为什,要这样长时间才打扫呢,为什,非要今天大家一起来打扫呢?但又一想,毕竟现在正在打扫,总比不打扫要好吧……

        经过更多的接触,我才发现这样的集体活动并不是惟一的一种精神文明的形式。在社区,在工厂机关学校,精神文明活动像一种文化慢慢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它在各种领域里生长着,就像一种新的优美的植物生长着,越长越高,参天蔽日,将会使中国越来越美丽……

        海参崴那个夏日在我的心中是蔚蓝色的,不仅仅是海天一色,有呜叫着的海鸥翩翩飞过,不仅是绿树如染风景如画,更因为有身边这个对中国的精神文明赞叹有加的俄罗斯姑娘。这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精神文明的崇高礼赞,也是许许多多外国人对中国正在进行着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真诚祝愿。

        这蔚蓝色的记忆一直绵亘在我的思想深处,成为创作激情的一种底色。作为一种亲历,当那位异国女性对中国精神文明激赞之后,那冰清玉洁的颜色就永远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了。当我创作感到困顿或困惑的时候,天边就会飘来一朵蔚蓝色的云,它瞬间就会占据我的意识。我的思绪在海的上空飞翔,并迅速飞升、爬高,在很高很高的云端回望,就会发现这个星球正在渐渐变美的动人侧影。这就是东方的侧影。

        中国将成为东方最美的部分之一。

        一种有别于任何文明的新的文明体系正在这个国度生长和发育。种种迹象表明,东方的美丽和这个文明不无关系。

        记得龙年出行,就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那天,当飞机爬高穿越云层的时候,使我想起了华夏民族为何以飞龙在天为民族的图腾。这是一个追求卓越和高度的民族,一个追求超越和速度的民族,一个永远以飞翔姿势行进的民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会为中国龙插上直上九霄的翅膀。这是一次真正的龙抬头。

        称之为永不凋谢的金达莱的宋顺女。

        1968年,安图县小沙河公社党委副书记宋顺女患阑尾炎,住进了223医院。休养期间,在医院的走廊里散步,经常遇见一位风度不凡的军人。两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闲谈中得知男青年叫李龙禹,家住龙井。因在四川部队服役时受伤而住院。

        无巧不成书。同在三道湾参场工作的宋顺女的姐夫跟李龙禹的叔叔说:正好!我小姨子在延吉住院,给他俩牵牵线。就这样,两个人都去了三道湾,一见面,两人是又惊又喜。都在心里说,这不是医院的那位吗?宋顺女出院后回到安图工作,而李龙禹又回到成都部队。从此,两人鸿雁传情,爱情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发芽了。

        1970年7月,李龙禹回乡探亲。宋顺女与李龙禹结为伉俪。可是,军纪如铁,刚刚结婚才25天,宋顺女便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心上人。

        他们便开始了用书信传递感情。到了1971年年初却再也没有了丈夫的消息。宋顺女连去几封信询问,都石沉大海,直到3月,成都部队来了一封信,告诉她丈夫到外地执行特殊任务去了。4月中旬,部队又寄来了一封信,并夹有50元人民币。信中说她丈夫让部队邮来的钱,好补养她已怀孕的身体。宋顺女又把钱如数邮给了部队,说无论如何也不能给部队增添负担。4月15日,宋顺女与李龙禹的爱情结晶呱呱坠地,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起名叫李杰。

        正当宋顺女沉浸在得子的喜悦和对丈夫的拳拳思念之情时,6月22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条新闻:1月26日,驻川某部朝鲜族指导员李龙禹在国防施工中,身负重伤,造成终身残废。犹如晴天霹雳,宋顺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呼唤着丈夫的名字昏倒在地……后来,成都部队派人来接她去看望丈夫。四名官兵来到她家.她打点行装,抱着一个仅有2个月的婴儿赶到部队医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