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介绍第四节 《兰嘎西贺》

第四节 《兰嘎西贺》

        傣文古文献《论傣族诗歌内容的价值》曾提到傣族历史上的叙事长诗有三大王,其中第三大王便是《兰嘎西贺》。所谓几大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几大代表作。一个民族所产生的最大最长的代表作,并不只是意味它的篇幅宏大,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作品是否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取决于它的社会效果和本民族对它的喜爱程度。《兰嘎西贺》历经几个世纪,始终没有动摇它第三大王的地位。

        这部史诗在我国傣族地区有大、小兰嘎之分,小《兰嘎》是大《兰嘎》的节缩本。这两种内容一致,只有简繁的区别。另有一种变体叫《兰嘎西双贺》(12头魔王),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完整的本子有22章,傣文本达四万余行,汉译本约三万八千行。“兰戛”是地名,有说指古代的斯里兰卡,印度史诗中译为“楞伽”,傣文古译“勐兰嘎”。“西贺”的意思是十头王。傣文汉译则是“兰嘎国的十头王”。这一史诗以两个勐的争夺为主线。

        诗史开篇描绘了兰嘎国的富饶美丽,可惜国王年老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而公主却不爱宫廷生活的喧嚣,独自躲入森林中修行。天王玛哈奉命下凡与公主幽会,吃了她所献的芒果,便赐给她三个儿子:一个是魔力强大的十头王奉玛加;一个是力大无穷的滚帕纳;再有一个是温文尔雅、聪明智慧的比亚沙。三兄弟长大后,老大十头王奉玛加继承了王位。由于他骄奢淫逸,专横跋扈,致使所治理的兰嘎国成了荒土一片。他用欺骗的手段娶了三个美女为妻,还不满足。一次他乘上飞车到很远很远的森林中去,在那里发现一位很美的叫西拉的姑娘正在修行,便上前去恣意调戏。西拉感到受了侮辱,愤而祷告天神降火自焚,并立志要报此仇。奉玛加下令,倘若西拉复活,立即给他送去。西拉转世重生,被鬼神带到十头王那里。十头王怕受报复,便把女婴放上竹筏随江水漂走,所幸竹筏未被水淹,一直漂到勐甘拉嘎,西拉被救,当了国王的公主,出脱得异常漂亮。

        奉玛加的恶行,天怒人怨,众天神决定要惩罚他,派另一天神波提亚带领三个弟弟下凡转世,征服十头王。他们分别投胎于塔打腊达国国王的三个妃子。大王妃生长子朗玛;二王妃生双胞胎,分别叫腊嘎纳与沙达鲁嘎;三王妃生帕腊达。四兄弟之中以长兄朗玛的武艺高强,曾为野和尚帕拉西制服了作恶多端的大乌鸦。跟帕拉西学艺三年,成为文武兼备的青年王子。

        西拉长大以后,因为求亲的人太多,只好比武取决。国王有一把神弓,谁能拉动神弓,谁便可以当西拉的丈夫。所有的王子都挽不动神弓,骄妄的奉玛加比众王子强一些,拉动了一半便再也无能为力,只有朗玛是唯一能拉开神弓的王子。他得到了举世无双的美丽的西拉的爱情。奉玛加十分嫉恨,立即发动了一场武力进犯,被朗玛击败。

        朗玛在继承王位的问题上,因受到异母的挑拨,被放逐森林12年,他的妻子西拉和二弟腊嘎纳执意跟随。在茫茫的森林里,西拉被奉玛加发现,用计掠去。

        朗玛兄弟二人决心要救出西拉,苦于没有兵力。他们走到勐基沙,结识了猴王的弟弟嘎林。嘎林之妻被兄长霸占,自己又被流放,需要帮助,便向朗玛兄弟倾诉了自己的遭遇。朗玛兄弟很同情嘎林,三人结为好朋友。朗玛伺机一箭射死了猴王,由嘎林当了猴国之王。猴国的大臣即神猴阿奴曼。朗玛借助猴国的兵力和阿奴曼的辅助,向兰嘎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历时数年的战争,消灭了十头王奉玛加,救回了西拉。他流放期已满,便返回故里,继承了王位。神猴阿奴曼当了朗玛的大臣。

        由于地位的变化,朗玛性格也随之改变,对西拉再也不像往日那样温和。西拉被抢期间,一直忠于朗玛;但被救出以后,朗玛却对她的忠贞产生了怀疑。第一次,西拉用烈火烧身来证明自己的爱情纯洁无瑕。第二次朗玛因误会再次对西拉怀疑,并残忍地令腊嘎纳将怀孕的西拉杀害。善良的弟弟,以狗心代人心瞒过了朗玛,放走了嫂嫂。无罪的西拉再次在寂静的森林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得到野和尚帕拉西的帮助,生下了儿子,取名罗玛。帕拉西施展魔法,给罗玛做了一个弟弟,取名相佤。兄弟二人,相貌一样,形影不离。他们在山野中成长为武艺高强的劳动者。一次,当他们进城卖瓜果时,为了反抗苛捐杂税,大闹京城。神通广大的阿奴曼出面阻止,被兄弟二人踢翻在地。从不失败的阿奴曼却败在两个少年娃娃手下,使朗玛既惊异,又震怒。经过一番周折,才知这兄弟二人原来是他自己的儿子。朗玛忏悔了自己的错误,接回西拉,重新团聚。

        整部史诗,情节曲折,语言优美,小乘佛教色彩亦较浓。经常提到的“帕拉西”并非专有名称,而是早期传播小乘佛教的山野和尚的统称。他们在傣族传统民间作品中,经常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大多数时候是救世主,偶然也受到批判和否定。不过在这部史诗中所有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出现的帕拉西,几乎是清一色的善者,他们与原始宗教的一些天神同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这在民间是常有的现象,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时期,而是长时期的文化积累。

        佛教从东南亚诸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时,同时带来了文学与经书中有关罗摩的故事。罗摩是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傣族歌手根据经书中的故事,再创作为《兰嘎西贺》,所以主要人物名字的译音相近,基本内容大体一致,然而并不是原作简单的翻版。《兰嘎西贺》保留了傣族的泥土气息,其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场景、心理素质,与印度史诗大异其趣。这部史诗作为傣、印文化交流的结晶,正是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交往的见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