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十大炒股高手寻找专业人才经营品牌

寻找专业人才经营品牌

        李宁公司刚创办时,是李宁和几位退役的队友,还有李宁的家人一起在操作,那时的“李宁”是个十足的家庭公司。到了1992年,李宁就开始有意识地聘请专业人才加盟。为李宁公司发展起过关键作用的第二任总经理陈义红,就是被李宁从当时有名的运动服生产企业十佳公司请来的。

        陈义红1991年加入李宁公司,从生产总监开始做起,一步步升到总经理职位。李宁是一个很会管理的人,他懂得知人善用。对于职业经理人,他很信任,也充分授权。曾参与李宁公司股改的股改专家刘纪鹏回忆说,每一次去谈判,或者谈合作,李宁都会带上陈义红,看得出他对陈义红是很信任的。自1998年去北大学习,李宁就淡出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而把业务全权交给了总经理陈义红。

        凭着李宁作为世界冠军的全民影响力和陈义红的销售才华,李宁公司以每年超过50%的增速飞快发展,1996年销售额已达6.5亿元。雄心勃勃的陈义红,踌躇满志地提出了“1997年过10亿元”的目标。李宁给了陈义红四年时间,但从1997年到2001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一直未能越过10亿元。李宁意识到,10亿元也许就是陈义红的“天花板”。他权衡再三,还是下定决心,委婉地请陈义红找一个“助手”。

        陈义红推荐了张志勇,一个学财务出身的上海人。2001年,35岁的张志勇接替陈义红出任李宁公司的总经理,这个从毕业就一直在李宁公司工作的财务总监十分稳重,被认为“对系统和制度有执著的追求”。张志勇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使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这曾经是让李宁头疼多年的销售瓶颈。

        早在1997年,李宁本人就在公司明确提出,高层领导(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亲属离开公司,他本人明确表示,不想因亲缘关系而影响公司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进程。正是因为当年李宁的决心,使得张志勇在2001年让一批不适合公司发展的老人离开公司和重要岗位时,阻力小了许多。到了2004年2月,公司整体专业化战略向前推进时,从宝洁空降至李宁公司做副总经理的伍贤勇,已经非常顺利地适应了李宁公司的发展环境。在处理人事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很难跨越过去的坎,而“李宁”却非常顺利地跨越了。

        这个时候,虽然李宁公司在发展中并不缺乏资金,但是为了改善公司的管理能力,以及准备在香港上市,李宁公司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策略。2003年1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tEtRAD以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所属的CDh基金公司进入李宁公司,并进入董事会。“李宁”通过引进这两家战略合作伙伴而引进了这两家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这种一箭双雕的大手笔策略,有效地解决了公司发展中的管理问题,这些往往是其他民营公司想不到或者做不到的。此外,李宁公司请李奥贝纳广告公司作为李宁品牌的发展顾问,请新华信为公司建立起了规范和专业的绩效管理体系。

        2005年底,李宁公司找到了乐淑钰出任品牌总经理。乐淑钰非常强势,对李宁产品的设计开发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她指斥原有的设计是“垃圾”,导致李宁的一些设计师辞职,其中有些人是李宁曾花费很大心血培养起来的。“李宁”在向一个现代的品牌公司前进,但是显然,它远远跟不上乐淑钰的步伐。

        乐淑钰给“李宁”带来了新鲜、锐利的空气,但是她所掀起的震动过于巨大,很可能破坏大于建设。尽管如此,她的激进实验还是被允许持续了将近一年。2006底,乐淑钰由于“健康原因”离。张志勇认为乐淑钰的沟通风格与李宁公司的文化没有吻合。虽然这次合作很短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李宁公司对高端人才的渴求以及李宁本人对选拔人才的态度,都是非常科学和积极的。

        李宁对公司的人才培养异常重视,对待元老级员工也很慷慨义气。2005年7月,“李宁”上市一年后,陈义红及夫人控制93%股权的上海泰坦公司用4481.4万元收购了李宁公司持有的北京动向公司80%的股权,成为动向体育真正的老板。次年,利用KAPPA在意大利出现财务危机的机会,陈义红低价买下了其在内地及澳门地区的品牌永久使用权。陈义红曾在一次与人聊天中谈及,签下永久使用权合同的刹那,他就知道自己买下的资产会增值巨大。

        而李宁认为,“动向”在已经上市的李宁公司并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出售前已经过董事会评估),但对个人而言的确不错。李宁说,陈义红给李宁公司作了这么多年的贡献,最后有这么好的结果,是应该的。这对大家也是一个鼓励。他希望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好结果。每一个人的梦想,他觉得都应该积极鼓励。

        陈义红曾对媒体说,他买下动向公司,也是他与李宁关系的一种延续,对于他和李宁公司都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李宁说,陈义红过50岁了,他自己过45了,大家都老了,过去的经历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的财富,不会轻易地放弃。现在彼此只是商业上有冲突,人生观念上没有。

        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演变,从凭借个人影响力创造品牌到请专业公司的专业人才经营品牌,从个人感情上的重情重义到通过现代管理方式的股权分配,李宁用个人的魅力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