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真的能超过美国吗第四章 致命内伤:中国经济太实在

第四章 致命内伤:中国经济太实在

        

一、中国制造是两百年前的玩意儿



        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国富国穷的两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是,两百年前,西方国家是用工业品来交换我们的原料和农产品,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巨大的生产效率差异注定这是一种不对等的贸易,这种贸易是一种盘剥,这种盘剥是当时的工业国越来越发达,而我们越来越穷的原因。

        第二个逻辑是,两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也能生产工业品的时候,西方国家就不再在产品本身下工夫,他们干脆不生产了,而只经营品牌、技术和专利。同样的鞋子,贴上他们的品牌标签,一双就可以交换我们的一百双。这样的盘剥比之两百年前的盘剥来得更凶猛、更有效。所以你会发现今天的发达国家物质比两百年前更富足,他们更加富强了。

        今天的中国明白第二个逻辑了吗?

        我看是没有。

        今天的中国制造还在遵循着两百年前的逻辑,中国制造仅仅是在制造产品而已——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这样发展下去,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可是你会发现越生产,别人(欧美)就越富足,而我们得到的是残羹冷炙。

        郎咸平对中国制造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点中了要害的(我在后文会指出他的问题),他说中国制造业沦落在了价值链的最低端。

        他用所谓的“6+1”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6”就是指现代产业链中比较能赚钱的六个环节:第一,产品设计;第二,原料采购;第三,仓储运输;第四,订单处理;第五,批发经营;第六,终端零售。至于“1”当然就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这个最没价值的环节了。

        美国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因此,美国人把它全放在中国,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

        以浙江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出厂价是1美元,到美国沃尔玛就是10美元,按照郎的理论,多出来的9美元都是“6”创造出来的。明明是我们生产出来的芭比娃娃,在市场上能卖10美元,而我们只能拿到1美元,于是郎感叹这是多么可悲。这的确很可悲,不过郎教授没有搞懂这可悲之处到底在哪里。

        第一,芭比娃娃如果由中国生产,出厂价1美元,而在美国卖10美元,注意这是卖给了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那么我们根本就不可悲,因为这个生产我们没有任何损失,我们赚了1美元,至于美国人愿意花多少钱就买去吧。其实,真正可悲的地方在于,芭比娃娃是要在中国卖的,我们中国工厂生产出来的芭比娃娃物质实体,出厂厂家拿了1美元,贴上芭比娃娃的标签之后转手就以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这才是真正的可悲之处,这种交易其实正是一种盘剥。你想想,美国人什么不用干,仅仅是贴了一个标签就赚了近百元人民币,而他们拿着这无数的100元人民币,又可以买很多的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衣服鞋帽、自行车、洗衣机、冰箱等等。这种交易的实质是空手套白狼,用芭比娃娃的概念卷走了我们数额巨大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

        第二,我告诉各位,“6+1”中只有1才是创造价值与财富的,其他六个环节根本就不创造任何财富。千万不要被事情的表象蒙住了眼睛,中国工厂生产出一个芭比娃娃,它就是一个,不会因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折腾之后变成了两个,这是最简单的物质守恒。

        至于为什么经过折腾之后芭比娃娃的价格变成了10倍,我告诉各位,这不是因为那六个环节创造了9美元的价值,而是美国人通过品牌把戏拐走了我们的9美元。

        为什么说它不创造价值而是拐走价值呢?

        很简单,那六个环节折腾之后,这世界上不会多出任何的物质财富,只是这六个环节的人凭空得到了总额九美元的货币而已,这九美元本身不是财富,但是它可以再去购买更多中国廉价商品。还是回到第一点的逻辑,美国人通过这套把戏白白套走了我们的物质财富。

        简言之,只有物质产品才是真正的财富与价值,但是在实际中美国通过品牌空手道,可以让本来不是财富的东西在市场上值很多钱,有很高的价格,从而卷走我们实实在在的巨额物质财富。

        中国制造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被人卷走财富、被人坑的死循环呢?

        唯一的途径就是向美国“学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是品牌,我也搞成品牌,这样我们就平起平坐,你就无法剥削我了。同样质量的鞋子,你是品牌我不是,你就可以一双换我十双,有朝一日我也做成品牌了,你一双也就只能换我一双了,你再也赚不到我的便宜。

        总之,中国制造一定不要再搞两百年前的那些玩意儿,这样下去只能永远被人盘剥,永远也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更别提超越美国。

        

二、明星娱乐业都是些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



        我们已经知道,明星娱乐业在当今是作为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在使用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就是它在全球席卷财富的法宝。

        中国的娱乐业呢?

        只能用悲剧两个字来形容。一句话概括它的现状就是:自娱自乐,在外来娱乐产品入侵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看看最近《阿凡达》和的票房战绩吧。

        要多少部才能抵得上一部《阿凡达》在中国的票房?当前者只有9000万票房的时候,后者在大陆已经有10.9亿的票房,前者只是后者的零头。

        中国大陆的明星娱乐业,纯粹是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非但不能走向世界,哪怕是在亚洲乃至东亚都不能占有一席之地。日韩轮番轰炸,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港台风到近几年的韩流,我们没有一次能招架得住。

        韩剧的热播意味着什么?

        那是滚滚白银外流。2005年韩国的电视剧《伤心恋歌》还未播映,日本的富士电视台便以高达40亿韩元购买了剧集的日本版权,可说是破了近年韩剧版权费的纪录,韩国媒体预料《伤心恋歌》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版权费,会比平时的高两至三倍。

        明星娱乐业是一种虚的东西,精神的东西,它的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可以无限复制,一本万利的东西。

        电视剧、电影的胶片、光盘,流行歌曲的碟子都是可以无限复制,而成本几乎为零的,中国有13亿人口,哪一个国家的娱乐产业能不觊觎这块大肥肉?

        好在中国现在盗版比较猖獗,买正版的习惯也没有形成,去影院看电影的人也极其稀少,否则,中国被外国娱乐产业卷走的财富将会是现在的百倍、千倍。

        你得知道老外跑到中国最感叹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这里的各种影碟、音乐CD是如此的便宜,须知这些东西在他们那里是很贵重的,上百美元一张的音乐专辑是很平常的,如果在生日的时候能收到一张你喜欢的歌星的CD,会是多么宝贵的礼物。所以老外来到中国无一例外都要疯狂采购影碟和CD。试想,如果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做到他们那样,我们买一张美国大片的正版影碟或者外国明星的一张专辑都要花上千元或者几千元,那么外国娱乐业对我们的盘剥将会是何等猛烈。所以中国当前的情况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话又说回来,这种幸运之中其实告诉我们更大的危机。

        中国要进步,是不是得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人素质不断提高,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去影院看电影?如果有朝一日我们都只能购买正版影碟,盗版被打击到断子绝孙了;如果有朝一日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都把周末去影院看电影当成生活习惯了,那么真正的灾难就来了。因为你会发现,中国的各类娱乐产品在外来的好莱坞产品面前毫无竞争力,面对贵的要命的影碟,人们只会买美国大片,只会买美国、日本、韩国歌星的专辑;而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片同时上映的时候,选择好莱坞大片的也一定是占绝对多数。

        我们可以单就电影这一块粗略地算一下账。各位知道全中国有多少电影院,总共有多少块银幕吗?一共只有4097块银幕,13亿人口只有4097块银幕。那么美国有多少块呢?有38990块银幕,而他们只有3亿人口。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假定10年之后看电影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加,我们不说太乐观,就说能达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好不好?美国现在是7000人有一块银幕,那我们到时候是7万人有一块银幕,那就是全国总共有近2万块屏幕,也就是说看电影的人增长了五倍(因为屏幕数量增长了五倍),不妨假设电影总票房也增长五倍,那么2009年中国的票房收入是多少呢?60亿人民币。按照假设十年之后也就是300亿人民币,这当中要有多少被外国电影拿走了,答案是一半以上。也就是十年之后单单一个电影行业,我们每年就会被老外卷走200亿人民币的财富。可怕吗?很可怕。

        我们继续以电影业为例说明为什么中国娱乐产业只是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我们用真实的数字说话。先来看中国电影业的出口额。2009年,中国共有22家制片单位在海外销售了45部影片(其中合拍片34部),销往68个国家与地区,共计185部次,实现销售收入27.59亿元。其中,海外票房销售收入24.04亿元,影片后产品收入3.55亿元,收入总数比2008年增加2.31亿元。

        此外,与2008年相比,新增制片单位3家,新增销往7个国家与地区。2009年,国产电影的海外市场仍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三个传统地区。其中,有两部合拍影片销往美国,票房发行总收入为6.10亿元,占全年海外收入总额的22.11%;共有15部国产影片(其中合拍影片9部)销往欧洲,实现收入4.06亿元,占全年收入总额的14.72%;共有8部国产影片(其中合拍影片6部)销往日本的,收入7.61亿元,占全年收入总额的27.58%;共有11部合拍影片销往韩国,收入总额为3.14亿元,占全年海外市场总收入的11.38%。由于中国内地影片受题材和受众所限,大多数根本无法走出国门,即使走出国门,票房成绩一般也不理想,2009年在中国内地票房高涨的同时,海外市场的增幅依然较低。从这些数据可见,中国电影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约30亿人民币),差不多只相当于人家好莱坞一部大片(例如《阿凡达》全球票房有望达到30亿美元)在全球收入的1/10。所以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很难成功。

        2002—2009年中国电影产量我们再从国内看,这些年来,中国国产电影在数量上是泛滥了,如下表所示,2009年中国的电影总产量已经达到了456部,只可惜由于多数属于粗制滥造,这其中只有130部得以在影院上映。那么这已经上映的一百多部影片面对好莱坞大片的表现如何呢?2009年中国票房过亿的电影总共只有18部(含进口片),也就是说130部得以上映的国产电影绝大部分都是低票房收入电影。那么对比一下18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中国产片与进口片就知道二者有多悬殊了,如下图所示。18部中只有7部进口片,其总票房近18亿元,而剩下的11部国产片票房总共才20亿元左右,几乎平分秋色。

        如果把《阿凡达》在2010年的票房也算上,阿凡达总共票房达到了12亿元人民币,一部《阿凡达》就差不多就是所有中国排在前十名的大片票房之和了。

        保利博纳/上海东方/广东省电影公司/中影

        所以,中国电影不但走不出去,并且在国内也挡不住别人的进攻,数十年不变的颓势一发不可收拾。电影业的局面反映的是整个中国娱乐产业的落后,它进则死路一条,退则抵御无力。这样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海外娱乐产品来席卷我们的财富。而随着中国人在娱乐产业上的生活开支加速增长,海外娱乐业盘剥中国财富的规模也将以加速度翻番扩大。

        

三、金融是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列宁这样的革命导师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也挺可爱的,比如他在那个年代就指出了帝国主义已经发展到了金融帝国主义的阶段了,他一针见血地说,金融掠夺是资本输出的最高阶段。

        说真的,看了这话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告诉各位,列宁他们这一代革命者的问题是多,但是他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却着实高明,放到今天非但不过时,反而更贴切,更适合于描述今天的国际经济局面。

        金融对于当今各列强而言,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为实际经济服务的初衷,其最重大的意义是跨出国门,进行国际剥削。

        至于这种剥削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后文详述。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先明白这么个道理,对于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而言,它的金融如果不能去剥削别人,那么就只能是被别人剥削,没有什么折中情况可言。

        一国面向国际的金融,核心是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然后才谈得上所谓的面向全球的金融服务业,建立若干国际金融中心,在全世界范围营销金融产品。

        中国的金融业和娱乐业一样,都只能在国内折腾,跨出国门一步都是步履维艰。人民币连东亚小区域内的结算货币都算不上,距离国际货币相差就更远(这是一种很不应该的局面)。

        我在后面会讲到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对这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可以打个比方说,如果人民币能到达美元那样的地位,那么到那一天中国人都不用干活就可以白白得到富足的生活,因为我们可以印钱去全世界购物,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我后面会告诉各位,这就是美国人一直在干的事情。

        我们的股市、银行都没有真正市场化,它们时至今日仍然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中国的股市曾一度被质疑为是为国企解困的圈钱工具,是忽悠广大中小股民令其财富灰飞烟灭的场所。

        股市的情况最能说明中国金融这种只能在国内瞎折腾自己的老百姓的财富的悲剧现状。

        中国的股市连最基本的金融功能都不具备,股市本来是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融资的,它是鼓励有才华的企业家或者发明家创业的,你看看美国的比尔·盖茨为什么成了世界首富,它的微软帝国的起步全都仰仗了美国股市的帮助。我们的股市连这点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全都是圈钱为国企补窟窿,所以很难鼓励民族的科技创新,你看看张朝阳这些人,都得跑到美国去,依靠那里的股市机制才建立起了自己的科技企业帝国。

        一句话,我们的股市不具备它最原始的应有的金融功能,而纯粹是折腾国内财富的工具。非但如此,它还时常成为海外热钱的提款机。每次大起大落,这些海外热也不知道怎么就算得那么准,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进出。

        我们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包括国债在内,也不用说都是自产自销,自娱自乐。从来也没听说过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次级贷款”债券变成金融债券打包卖到全世界去。这种好事只能轮到美国人头上,我们没这福气。

        

四、30年都没打造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



        今天的中国到底有没有世界级的品牌?

        搞不好是有的。联想不是吗?海尔不是吗?tCL不也是吗?

        只可惜我要告诉你,联想是国际品牌只不过是你的“联想”而已;海尔出海已经快被淹死了;tCL国际化则远远没有达到它这三个字母的“国际化”水平,这三个字母在海外谁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够戗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惨痛的现实:30年了,我们仍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

        所谓国际品牌,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一种普遍的品牌美誉度,必须在同类产品中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我有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国际品牌的标准,那就是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人在拥有它时是不是引以为荣,如果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是以拥有它而感到自豪的,那么这就是一个世界品牌,真正的国际品牌。比如芬兰的诺基亚手机、韩国的三星手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你拥有它,都不是一件掉面子的事,所以诺基亚和三星就是国际品牌。

        联想为什么不是国际品牌?只需要简单地套我的评判办法即可,试问世界上有谁会觉得拥有联想笔记本是件光荣的事情?美国人会吗?德国人会吗?都不会,为什么我可以如此肯定地说不会,因为连中国人都还没有觉得拥有联想笔记本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老外?当然,你不能拿IBM来说事。

        要验证联想是不是国际品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跑到中关村去看看,如果说联想在台式电脑的辉煌成就了联想的壮大,那么现在联想在笔记本电脑特别是消费笔记本电脑上的表现则有可能导致联想的没落。漫步中关村电子市场,你会明显感到联想家用笔记本电脑所受到的冷落,感受不到作为全球排名第三应当受到的礼遇,同样配置SONY可以依靠其品牌比hP、DELL贵出1000元赢得顾客,华硕也可以依靠比hP等厂商便宜1000元赢得顾客,而可怜的联想虽然拥有国际化的排名,却享受着国产品牌的待遇。

        所谓国际化品牌,直观的印象就是同样的质量就是比国内厂商要贵,因为国际化品牌代表着消费者的虚荣、尊严、甚至身份,联想具有这样的功能吗?完全没有,所以它还不是国际品牌。

        同理可得,海尔和tCL也都还不是国际品牌。

        我们国内很多人可能有误解,觉得海尔应该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美誉度,是一个老外也认可的品牌,这些都是在国内电视看多了形成的错觉。我们看张瑞敏先生自己是怎么说的:“……我在德国一次晚宴上,一位先生带了他的太太来,我说你知不知道海尔产品,她说知道,我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她说知道,但是我不会买你们的产品,我还是会买米勒的,是德国很知名的品牌。我说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比米勒的质量不差,而且价格还好。她说因为米勒的产品是艺术品,她把米勒的产品看做是一种艺术品,如果在当地消费者心中做成艺术品的印象,我觉得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我觉得中国企业真正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

        海尔国际化一开始就是走的欧美高端路线,但时至今日,海尔的品牌仍然没有被主流认可。你拿美国为例,至今许多美国人都误以为CL国际化之路走的是和联想差不多的并购海外知名品牌的路线,结果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各位只要上网稍微查找就能看到它有多么难堪。

        其实,判断国际品牌的最为专业、最一针见血的标准是两个字:暴利。国际品牌一定是暴利的,因为它占有稳定的、庞大的市场份额,并且与同类产品相比,其同样的成本价格可以卖出高几倍的价格。

        所以,要看联想、海尔和tCL的国际化到底有没有成功,只要看他们有没有获得暴利就一目了然了。目前可以查找的最新数据是,2007年海尔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为1180亿元,而其利润总额仅为18亿元,企业利润率仅为1.5%。这当然算不上暴利。至于联想和tCL则在今年内经常传出巨额亏损的消息。三个在国人心目中挺牛的品牌,都被否决了,那么,我们还有国际品牌吗?答案不言自明。我说了,品牌就是暴利,国际品牌就是国际暴利。什么叫国际暴利,那就是美国拿着它的品牌可以搞掉中国的巨额财富。

        所以,没有国际品牌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国的国际品牌在我们这里卖得贵的要命,白花花的银子如海水般汹涌流向了列强口袋里。品牌,是国际剥削的超级利器。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品牌的问题上我并非是完全绝望的,我们虽然没有真正的国际品牌,但是我要告诉各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国际品牌的胚子了,它们不是联想、海尔和tCL,而是我们的民营品牌,那就是华为、中兴、比亚迪、华旗等屈指可数的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至于我们30年都没有创造出一个国际品牌的原因,以及到底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留到下一部分探讨。

        

五、奢侈消费全是送钱给法国



        奢侈品是最高端的国际品牌,由于它的独特性,我把它单独拿出来讨论一下。

        奢侈品绝不是一般的商品,也不是一般的国际品牌,它是商品拜物教的最顶层,它纯粹是一种信仰。它是人类对于完美、卓越、奢华的变态追求。

        许多人都搞不懂现代意义的奢侈品到底是什么,你翻开书本也有各式各样的定义。

        其实我告诉各位,当代意义的奢侈品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指可以列出清单的那些知名的奢侈品牌,也就是说,奢侈品是可以罗列出来的,分门别类,有汽车、钟表、珠宝、服饰、香水、皮具,等等,每一类都有确定的奢侈品牌。除了这清单上罗列的名字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属于奢侈品。

        当代奢侈品绝不是等同于昂贵商品,而是专门指这些品牌化、符号化的异常昂贵、被全世界上流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商品。我前面说了,中国目前连一个国际品牌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奢侈品了,你在国际奢侈品的名单中想找出中国的产品那绝对是徒劳的。

        国际品牌是国际暴利,而奢侈品则是暴利中的暴利。

        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不具有任何奢侈品牌的国家而言,中国的富人去大肆购买海外奢侈品,其本质上就是整个中国遭受了巨额的国际盘剥,因为富人的钱也是全体国民劳动创造的。

        一个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老板去法国购买奢侈品,其本质就是拿着中国无数廉价劳动力的减价产品去交换虚无的符号。

        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样的增长势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并且这一天不会来得太晚。

        我要说的是,奢侈品这种东西,除了满足富人的虚荣炫耀外,对于整个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奢侈品不会给国家民族的进步带来丝毫的积极意义。

        奢侈品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挥霍性的。

        毫无选择、绝对地抵制外国货是愚蠢的愤青思想和行为,但是有一个层面的外国货是有必要进行限制的,那就是来自国外的虚的东西。这些虚的东西除了卷走中国劳动者的财富外,对我国毫无益处。

        奢侈品其实是“高雅”国家对相对“低俗”国家的一种剥夺,因为这种高价值的东西,可以一夜之间剥夺掉他国的巨额财富。

        拿着百万千万上亿资金在法国购买奢侈品的中国富人,他们的财富归根结底是中国的劳动者创造的,这种交易表面上是富人的货币与奢侈品的交换,实质上是中国劳动者实实在在的劳动产品与法国奢侈品这种虚得不能再虚的东西进行交换。

        法国人一个路易威登的小包可以交换一个中国珠三角的劳动者三年的劳动成果。这种剥夺,是相当可怕的。

        奢侈品不会给国家民族的进步带来丝毫的积极意义。奢侈品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挥霍性的。国人对奢侈品的大量消费,不但丝毫不会带来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丝毫不会带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市场机制又是无法阻止中国富人去接受法国“剥削”的,所以需要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征收重税是没用的,在奢侈品消费上富人不在乎价格,越贵越买,这方面要靠强制性措施。限制奢侈品并非是限制炫耀性消费,笔者从不认同对炫耀性消费进行道德批判。相反,我一直认为炫耀性消费只涉及本国产品,则利处甚大。富人手中的财富,必须花出去或者送给穷人(捐赠)才会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造福社会。

        而中国的国情是,富人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不够,那么除了投资,富人的钱想要以更快的速度花出去,购买昂贵商品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所谓炫耀性消费,就是同样功能的物品,富人的购买价格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万倍于穷人,这叫做与穷人形成歧视性对比,富人从中获得快感。尽管这样的炫耀性消费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穷人的精神损伤之上(穷人由于妒忌可能产生精神痛苦),但是这种损伤是无足轻重的。同时,只有这样的对比,才能让人形成激励,形成对拥有财富的憧憬,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活力动力。只有炫耀性消费能让富人更快地花钱,倘若富人也和平头百姓一样,一顿饭只花费几元钱,那么他们这一部分的内需潜力就远远没有开拓。好在现实中的中国富人恰恰不是这样,胡润说,在中国年消费8000万元人民币才算新贵。这是多大的一个内需动力?如果愚蠢到让富人节约,何年何月能花掉8000万元。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跨越国门的炫耀性消费,也就是购买国外奢侈品的行为。由于奢侈品特有的信仰逻辑,所有奢侈品都只能诞生于西方世界(主要是西欧,美国有少量)。

        这些奢侈品产地国可以十拿九稳地盘剥全世界的财富,而不用担心有其他地区的竞争者出现。在全球范围看,奢侈品是他们高度垄断的产品。经济学告诉我们,垄断性产品可以任意定价,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一个奢侈品的小皮包售价十几万元人民币不足为奇,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定价一亿元,也一定会有人买。奢侈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信仰,它体现的是人对于完美、卓越的无止境、也可以说变态的追求。

        前商务部长薄熙来曾经痛心疾首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得用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飞机,尽管这个现实已经够让人难过,但毕竟购买外国大飞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且是造福全体国人的事情。然而,我们用1万件衬衫(每件10元人民币)去换一个奢侈品小皮包(价值10万元人民币),则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事情了。后者仅仅是为了满足极少数富人的短暂而变态的快感,于国于民无任何益处。这种交换,本质上是奢侈品产国利用一些虚无缥缈的商业概念(或曰商业意识形态)空手套白狼。这种交换是我国财富对外的高速流失;而只涉及本国产品的炫耀性消费无论怎么折腾,财富仍在国内间流转,其扩大的是内需。所以,奢侈品远非善物,金融危机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则是一个大大的坏消息。

        

六、不会玩虚的,就永远没法超越美国



        说了这么多,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经济太实在,我们30年来都没有去玩虚的,或者说不知道怎么玩,也去尝试过,但没玩出花样和名堂来。

        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不学会玩虚的,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成为发达国家,毋庸说超越美国。

        如果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虚的产业与之对抗,那么诸如国际金融业、明星娱乐业、奢侈品、国际品牌等来自发达国家的紧箍咒就会一直牢牢地附着在我们身上,任由他们吸光我们的血而无能为力。

        发达国家向我们出口的都是国际品牌化的各种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以及高级耐用消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的进口与我们的廉价商品出口之间的对比是恐怖的,例如,1997年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中,法国对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为24架飞机,其总价(约为12.1亿美元)竟大大超过中国向法国出口的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及纺织纱线等前十类商品的总价值(约为10亿美元)。这还算好的,尽管法国大飞机必定是暴利的,其价格也一定是不公道的垄断价格,但是毕竟我们还得到了我们自己生产不了的大飞机,这大飞机怎么说还有巨大的实用性。

        更坏的还是这样一些情况:一部好莱坞电影从中国卷走10亿元人民币;一个奢侈品小皮包被中国人用10万元人民币买走;成百上千亿的中国资金去购买诸如次贷债券之类的美国金融产品……

        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必须学会玩虚的。

        

七、案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全部真相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把本章以及本书前面的内容都可以串起来。看似完美的“6+1”理论近年来,在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用以解释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那就是郎咸平提出的“6+1”理论。郎咸平在许多不同场合阐述过这个理论。他认为,今天的国际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阶段。产业链包括七大环节:一是原料与生产,二是产品设计,三是原料采购,四是仓储运输,五是订单处理,六是批发经营,七是零售。在这七个环节中,后面六个环节是需要大量大学生去做的,第一个环节则是基本不需要大学生的,而中国恰恰在国际分工中分到了所谓的“6+1”中的“1”,即生产环节,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产业是低端制造(对产品物质形态的制造),这种产业根本不需要大学生,中国在“6+1”中需要大学生的“6”中极度欠缺,所以导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咋看这一“理论”,似乎无懈可击,完美地解释了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实际上,郎咸平先生的确找对了门路,可惜的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下去,这种“6+1”理论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为何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美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吧。

        美国为什么能长期消化大量大学生就业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今天,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大学生就业愈发艰难,无论是量(就业率)还是质(工作的好坏)都每况愈下,而这十多年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这就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离奇之处。

        美国绝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美国只有在遭遇经济萧条时才会出现暂时的大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局面往往是几十年才一遇,在大多数时期,美国大学生毕业之后是高枕无忧的。即便是在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之后的今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并未遭遇特别严重的就业寒冬,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在今年4月对850所大学的3.5万名毕业生所作的抽样调查,在申请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9.7%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2008年同一比例是26%,今年与去年相差并不大。从就业的“质”的层面看,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9353美元,几乎与2008年的平均起薪49300美元相同,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起薪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比如,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了2.3%,达到49754美元。

        这么多专业起薪逆势上涨,说明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质在提高,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美国大学生就业即使有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局部的、不严重的。

        那么,美国为什么能长期吸收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业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的是高技术、垄断性、“虚”的产业,这些高技术和虚的产业恰恰就是大量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高技术自不必说,美国的军工、航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是需要大量大学生的,本国的学生还不够用,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优秀人才。

        至于“虚”的产业,就是指美国基于综合国力和文化优势,建立的非物质形态的产业,这主要包括“虚拟化”经营的世界级品牌(美国仅经营品牌符号本身,物质产品放到中国大陆来生产)、金融服务业、娱乐产业、少量奢侈品等等,这几样虚的东西,无一不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搜刮财富的强大工具,而这些产业,恰恰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做。

        我举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元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

        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

        美国本土保留的是产品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等“虚”的层面,这些层面恰恰是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完成的。高技术、垄断性(对全球而言)和“虚”的产业保障了美国大学生的持久高就业率,这就是我的解释。

        那么,我的解释与郎咸平的“6+1”理论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看到了“虚”的层面是能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所在,没错,吸收大学生的就是“6+1”的“6”。

        不同之处在于,郎咸平只停留在了表面的七个环节,错误地得出今天的国际竞争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产业链竞争的结论。

        要证明郎咸平的错误非常简单,按照他的理论,我们只要发展好“6+1”的“6”就能在国际产业链竞争中取胜,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实际上,中国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六个环节早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许多世界品牌的这六个环节都是中国人在做,除了产品设计这一环节可能稍逊,其他五个环节中国人做的非常好。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这六个环节本身,问题仍然在于产品(品牌),国际竞争仍然是产品的竞争,而不是所谓的产业链竞争,你只要创立了世界级的品牌,那六个环节自然而然就运作起来,如果你没有品牌,去搞这六个环节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所谓的六个环节,是围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去运作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品牌竞争胜利之后催生了六个环节,而不是靠六个环节本身去竞争。

        如果中国创造出一个可以和耐克匹敌的世界级运动品牌产品,那六个环节马上就会运作起来,大学生就业岗位就源源不断。品牌的打造只与六个环节中的“产品设计”有关联,单靠产品设计是打造不出品牌的,品牌打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程。所以说,“6”是果,而不是因,把大学生就业难归根于“6”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是治本之策

        “6+1”理论除了肤浅之外,还在于片面,仅仅设计了产业领域的大学生就业,而实际上,政府部门也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领域,政府对大学生的需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持日常运作,二是开发公共产品(包括国防产品与技术研发、制度设计、法律建设、经济政策研究,等等)。大量的大学生是直接进入政府工作或者为政府打工的,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我想综合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但政治层面只一笔带过:

        其一,国家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低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这一领域恰好是需要大学生来完成的。

        其二,法制化进程。

        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障碍相当大,行政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法律“说话”不算,这就导致法律人才的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每一个人都聘请为自己长期服务的私人律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将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甚至不够用了,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就会转学法律类。

        其三,其他一些短期政府政策。

        我们回到经济层面作为探讨的重点,毕竟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只有两类产业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大学生就业难就在于缺少这两种“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而不在于什么“6+1”理论。

        从高技术产业看,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太小,自然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大学生来生产、研发产品。

        在这些方面,中国哪怕能在一个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就能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大大改观,韩国都能创造出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难道中国举全国之力就不能做出一个来吗?

        从“虚”的产业看,我们几乎不拥有世界级的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我们的明星娱乐产业冲不出华人圈;我们的金融业非但不能剥削别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席卷我国财富的工具,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主要靠大陆支撑着。

        虚的产业无一例外都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如果我们有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可以虚拟化经营,让印度的廉价劳动力为我们生产物质产品,我们只须雇用大量大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宣传(明星代言),须知,韩国三星手机仅仅外观设计团队就聘请了500多名艺术类的大学生,软件和硬件等技术类的大学生更是数量巨大。

        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我们经济类的毕业生就不必挤破脑袋去外国的投行,我们自己就能消化掉这些毕业生。

        如果我们有能走出国门的明星娱乐业,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文科大学生进行编剧、摄像、表演、导演、营销、宣传、策划,等等,事实是,我们连“韩流”都抵挡不住。我们所谓的去了好莱坞发展的导演和演员,只不过是出口转内销而已,他们只是充当了美国人占领中国市场的好工具。我们的娱乐明星如果只能在华人圈里折腾,那么所能吸纳大学生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我们能有在世界范围内或者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大行于世的软件、网游产品,我们就可以吸收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和产品生产。事实上,我们的网游市场被韩国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某些虚的产业或高技术产业上在国际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他们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共同原因。

        法国有无数奢侈品和国际品牌,还有飞机,德国也有诸多国际品牌,日本汽车工业世界首屈一指,美国军工、金融服务业、汽车行业也是世界领军,韩国也有三星、现代等国际品牌。

        所以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不在于“6+1”,不在于高校扩招,也不在于专业不对口,我们的大学生比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在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一句话,我们缺乏“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要解决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要在高技术和虚拟产业上在世界范围内杀出若干条血路,日本和韩国都能做到,中国也一定能做到。

        须知,日本和韩国乃至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是依靠大量虚拟产业寄生在中国大陆无数劳动者身上的,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局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