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宫少鹏中学毕业后来到陕西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应征入伍;1975年转业后在北京内燃机厂工作,1978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外交学院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进修两年,学成后回到外交学院任教。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所属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外事及涉外经济、法律人才的高等学校,创建于1955年9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曾长期兼任外交学院院长。外交学院建院40多年来共培养各类学生1万多人,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家外交外事、国际问题教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现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戴秉国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身为国际关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宫少鹏,自称自己是“吃快餐”进入学术领域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学者和大众喜欢的时政评论员。
关于宫少鹏的国际时政解读,公众基本上有两种评价,一种评价认为他太“政府”了,其观点与政府发言人的口径如出一辙,几乎是滴水不漏;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宫少鹏是最善于发挥自己见解又不与政府观点冲突的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评论员之一。
公众对时政的关注使宫少鹏由衷地欣慰,他认为这是中国沉寂多年的“公共外交”的复苏。但关于自己对国际政治的评论,他认为与政府发言人的评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政府发言人是一种“外交的表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而他的媒体评论则是一种“说理的外交”,摆事实,讲道理,让国人既了解国际政治,又能理解国家的外交思想。他把他的行为称为“公共外交”。
事实上,宫少鹏对“公共外交”的运用是恰到好处的,中国高层有关领导对他的评价很高,常常能从他的评论受到启发。时任外交部长的唐家璇尽管身处高位,但也是宫少鹏外交评论的一个热心观众。
2003年初,世界上出现了两大焦点问题,一是中东局势恶化,伊拉克战争一触即发;一是朝鲜宣布再次退出核条约,半岛核问题白热化。当时境内外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在外交上无所作为,在国际焦点问题上隔靴搔痒,与一个大国形象不符。
面对境内外一部分人对中国政府的误解,中共中央宣传部发文要求有关部门在国内做一些解释工作,让公众理解国家的对外政策,消除误解。2003年3月5日,宫少鹏在中央电视台做伊拉克局势评说时说,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许多重大问题上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就拿伊拉克问题来说,中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2002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441号决议,就是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促成的。
第1441号决议即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新决议。这一决议是美英两国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在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通过的,删去了有关授权自动动武的条款,增加了“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
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一方面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及为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唐家璇部长在看了宫少鹏的电视评论后,拍手叫好。于是他在3月7日记者招待会上未等记者提问便作了一个开场白,强调了中国在联合国第1441号决议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座的记者都深受触动。
宫少鹏在外交学院任教17年,共发表了学术论著60多万字,博弈论、外交调研、联合国问题、热点政治是他研究的主要领域。就像他在媒体上的评论风格一样,他的研究论文风格独特、博大精深,在学术界和外交界都享有很高声誉。正如外交部的一位官员所言:宫少鹏是个逻辑极严密的人,“散得开,收得住”,从不回避问题,熟练掌握说理艺术,理论知识相当全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