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最可怕的一个姓名第01篇 大禹治水回望

第01篇 大禹治水回望

        

        时间平缓地流逝,在渐渐远去的岁月里,许多事情进入了远古的记忆。

        人类早年对世界的认知,没有寻找到现代这样的有效途径,于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在科学这条轨道上进入知识,而是蒙上了浓郁的神秘色彩,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诠释,主观臆想间,投射了一幅远古的人类心理的图像。神话成了历史的记录,主观代替客观,精神凸显,成为古代的一种历史。

        夏王朝,中国第一个从原始部落迈进奴隶社会的王朝,因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禹的出现,因为一桩伟大的壮举——治理洪水一个国家在东方的土地上出现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因为国家的确立,进入了文明历史的新时期,东方文明古国,从这一刻,真正肇始。

        在关于夏的传说中,有关大禹治水的传奇几乎掩盖了一个延续400年的王朝。

        夏代,这样遥远,我们对夏的历史知之甚少,从考古学的角度,我们还没有发现夏人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孔子当年想系统整理夏史资料,就已经深感吃力。从屈原的《楚辞·天问》中可以了解到,当时楚人的宫殿里还绘有关于夏史的连环壁画。这些壁画前半部分带有浓厚的神话传说内容,有的还保留了很多史前的传说。直到西汉司马迁写出,他在史记卷二对夏作了记述,夏似乎从神话传说中脱离出来,作为一个中国最早朝代的信史而被确立。

        人类漫长的文明史总是与漫长的水利史同步。人类早期的传说总是离不开洪水。那个远古的世界,总是洪水滔天,洪水成为毁灭世界的力量。治水英雄成为神奇人物。夏代的禹,因为滔天的洪水,因为生灵涂炭而出现,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吗?无论历史、神话还是民间传说,他都是出生并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但关于他的事迹却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他的事迹是史实还是传说?他又具有了神的面目,是人还是神,或者是子虚乌有,或者其他?

        有关他的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作为夏部落的起源地,多数学者依据文献记载,根据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考古资料分析,认为夏族起源当在河南嵩山周围的伊、洛、颍、汝河谷平原地区;也有不少人认为山西南部古称“夏墟”,这里还发现了颇具特征的陶寺类型文化和东下冯类型文化,应该是夏族的起源之地;也有人根据对山东潍县等地出土的周代寻氏铜器的考证,认为夏初夷夏接触频繁,且东方有夏之与国存在,因此早期夏人当主要活动于豫东平原与山东地带;更有人认为文献曾载“禹兴于西羌”,“生于石纽”,于是,古夏族起源于四川西部也成为一说。

        现在最大力宣传禹的出生地的是四川,四川汶川县的石纽村被认为就是大禹的故乡。

        汶川县志记述一碑铭:“县南十里许,名飞沙关。山顶有石纽刳儿坪,相传即禹诞生处。”民国二十九年,国府监察院长于右任,古稀之年,不辞跋涉之劳,亲来汶川,访寻禹迹,写有一诗:“石纽山上沙尚飞,刳儿坪上黍初肥。茫茫禹迹从何得,蹀躞荒山汗湿衣。”

        20世纪80年代,北川对大禹的研究开始热起来。研究从文史工作者单个分散的研究发展到县委、县政府有组织地进行;从对大禹出生地的研究发展到对大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造福万民的民族精神的研究;从对大禹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发展到对整个夏文化的研究;从对大禹及夏代史学的研究发展到对古代民族学、水利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这一研究从北川扩大到绵阳、四川省,直至全国范围内众多的专家、学者参加。研究的目的非常明确:弘扬大禹精神,促进北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北川县经过几年研究,编印出了《禹生北川》一书。

        1990年5月5日,“禹生石纽”考察座谈会在北川召开。来自四川的专家阐述了禹生北川的依据,专家们认为大禹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夏朝是存在的,禹生北川依据充分;专家们还一致主张成立大禹研究会,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和交流,保护大禹遗迹,加快大禹故里的开发建设。

        1990年10月16~19日,绵阳、北川先后召开了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禹142代孙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姒元翼、北京图书馆外采部副研究员黄登培、浙江绍兴大禹陵文管所所长陈观荣等50多人。到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用大量史实,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三个问题:一、夏王朝是存在的,大禹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二、禹生石纽在北川;三、弘扬大禹精神意义重大。

        1992年3月,研究会赴河南郑州、禹州、登封、偃师,山西夏县等地考察,到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和夏县禹城遗址实地考察,发现禹生中原的说法只是民间传说,缺乏史料证据,中原诸地的地方志一致记载为“禹生西羌石纽”。7月2~5日,首次全国“大禹及夏文化研讨会”在北川召开。

        1989年3月23日,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在位于北川县禹里羌族乡境内的石纽村成立市级风景名胜区——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由“禹穴沟”、“历史文化古镇”、“石纽山”组成。

        禹里羌族乡是古石泉县治所,夏朝属梁州之域,周朝为石纽村,北周置北川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置石泉县。这里历史悠久,羌乡风情浓郁,山川形胜,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特别是一年一度的禹王庙会和羌历年,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庆贺大禹诞辰,欢度羌历年,狂舞欢歌,数日不绝。1992年,前国家主席杨尚昆为这里题写了“大禹故里”的条幅。

        北川似乎争到了大禹出生地的正宗,但其他地方并不认同,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地处古中州的河南,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77年11月,河南省登封县王城岗遗址举行了一次现场会。1992年,中国禹氏族史研究总会开展了族史研究。1993年4月还组织举行了大禹逝世4235周年纪念大会。并与韩国丹阳禹氏族亲花树会取得联系,韩国丹阳禹氏族亲花树会会长禹大奎派总干事禹容均于1993年到郑州与中国禹氏族史研究总会联络,中国禹氏族史研究总会派禹化兴先生去韩国拜会了禹大奎先生。

        1994年10月10~14日,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原文物》编辑部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联合举办了全国夏文化学术研讨会,8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古都洛阳,亲临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参观考察,并围绕华夏文明的起源、夏文化的内涵、年代、分期及夏商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夏县禹王村的晋义忠、续致中、董志清、史炎盛四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自发收集整理夏禹史料。他们考察了夏陵坟冢、禹庙青台、肉林酒池等禹王城遗址,寻找出了“大禹币”等珍贵文物,查找到6块有关大禹的碑记,整理出了山西省第一份有关夏禹的史料手稿《禹都略考》,其内容包括大禹生平简介、夏县的来历、禹王城的来历、禹王庙的来历等,还收集整理了4篇有关大禹的民间故事。

        大禹究竟何方人氏,一时变成了不可解的谜团。这时,他不被认作为神,而是一个有着出生地的普通人。

        近代疑古之风曾一度盛行,有个别学者质疑是否存在禹这个人。著名学者顾颉刚竟然考证出禹是一条虫,这当然受到当时的史学家的批评,如柳翼谋等人的指误。

        又有历史学者纪连海在电视上宣称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禹与女子瑶姬在治水过程中相恋。他认为瑶姬将传说中写有治水妙法的“红宝书【丹玉之书】”作为定情物献给大禹,因此确认大禹在当时“走婚”习俗下,已成为她的丈夫。而大禹则编造出“巫山神女瑶姬”协助自己治水的故事以欺骗发妻,因而羞于面对妻子,故三过家门而不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痛斥其为无稽之谈,他说瑶姬为传说中王母娘娘的女儿,属于神,故无法与身为人类的大禹相恋。

        也许,现在的大禹与夏朝的大禹相去甚远,这个大禹是夏朝以来所有朝代的人共同编改、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大禹其实是一面镜子,对于大禹的不同解说,反映的恰恰是那个年代的精神镜像。不相信公而忘私,不相信英雄,不相信艰苦奋斗、造福万民的奉献精神,不正是当今某些人唯利是图的欲望的最真实的精神写照吗?

        大禹是神还是人?争说自己是大禹故乡的地方当然说他是人。但一到大禹活动的地方,或者说他治水到过的地方,他又被神化了。全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夏禹的遗迹和传闻。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镌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与崇敬。从没有一个人像大禹这样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受到人民的爱戴,经历如此漫长的岁月而影响不衰。

        我们都有这样类似的经验:民间对于特殊的人物,在口口相传中,根据自己的心理与意愿,会进行夸张与创造,等到传得远了,早已经大大变样了。人变成神大概与这样的心理与集体的创造分不开。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夏禹的问题》中根据自己的考证认为:

        “1.殷周之前中国当得有先住民族存在,2.此先住民族当得是夏族,3.禹当得是夏民族传说中的神人”,最后他说:“禹与夏就文献中所见者确有关系,此必为夏民族之传说人物,可无疑。”郭老以逻辑的方式来论证禹,说法新鲜,却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司马迁在他的中,称禹为夏禹,他是把他当做现实中的人物来写的,他名叫文命。他的父亲就是治水失败的鲧,而鲧的出身十分珍贵,他的父亲是颛顼帝,再往上推,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因此,可以说禹就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是帝王的大臣。

        于是,一段可以信服的史实徐徐展开,中国治水最早最古老的篇章,在神话色彩浓郁的氛围里呈现。大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水成功的人物,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治水英雄,他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几千年也不曾被岁月磨损,他头上的光环照耀了神州大地4000多年!治水让他获得了万民拥戴,治水使他拥有了建立一个国家的威望,是治水让他万古流芳!让他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位神。

        由此可见,水患对于人类的创痛是如此之深,治水对于黎民百姓竟如此之重!

        人类最初的记忆,对于自然,总是充满恐惧与无边的想象。东西方民族都有与洪水有关的神话与传说。在那个已经遥远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洪水滔天的年代是否是自然世界真实的图景?滔天的洪水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生存危机?人类对于水的恐惧从此永不消失,几乎人类的生存史就是与洪水搏斗的历史。拯救世界的英雄都从这滔滔洪水中升华出来。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在黄河流域,一个古老的部落,联合10多个部落,自称为夏。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一位叫禹的人,获得了帝位,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却只有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帝王为万世景仰,颂传不衰。

        然而,这样一个不为文字记载的朝代,一个与传说混为一谈的远古,一些神秘的事物永远隐没在岁月的深处。无论我们怎么研究、怎么寻找,没有考古的发现,都是徒劳的。我们为了各自利益的所谓研究,都是过去史料的生拼硬凑。我们并不知道这样的奇书,它出自哪里?像尧、舜这样最初的帝王,留下了美好的传说,给权力赋予了善的色彩。他们禅让的开端被后人赞美,却永不再现。在那个原始的社会里,他们日常生活全然被记忆抹去了。像夏朝这样被历史确认的朝代,却再难寻觅它的踪迹。禹的事迹在大地上风一样飘扬,却超出了人的能力的限度,只有神的能力如白日梦一样进入人类的精神世界。这一切都在一个时代的命名中成为遥远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因为文字的缺席,像一团,只有朦胧的光芒划过。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那本不是最初的世界,但这是人类有记忆开始的世界,人类世界最早的记忆却是指向洪水!地震、火山、干旱、寒冷、瘟疫虽然可怕,但不至于造成触目惊心的景象,这是以大地为巨型舞台的灾难展示,滔滔洪水,天际横流,树木倒悬,堤岸崩塌,家园变成泽国,人或为鱼鳖。人们对于天地的恐惧,有如蝼蚁之面对江湖。

        洪水是怎样泛滥起来的?也许古人脑海里会不断浮现这样的追问,但古籍中却找不到明确的记载。《淮南子·本经篇》说是由于共工“振滔”起来的,“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本经篇》】。人们那时只能把一切归因于神。共工就是这样横行霸道的神。

        但共工又是受了谁的差遣呢?一个神灵的世界,是否已经建立,像人类社会那样复杂地运转,把一场灾难演绎得因果清晰?上帝已经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洪水泛滥九州,仅仅是因为水神共工的一怒?这里必须上升到造物主万能的上帝,是他的愠怒,才可以使生灵涂炭。《书·大禹谟》有“帝【舜】曰:‘来禹,洚水儆予。’”洪水的泛滥已被看做上天的意旨。正如希伯来人关于洪水的神话,那是因为耶和华见人在大地上罪恶极大,心中忧伤,才使洪水毁灭世界。东方传说中也有说是人类的贪婪,激怒了造物主,于是洪水滔天,淹没世界。人类从自身的恶里寻找到原因。

        人们对于洪水的恐惧远远没有对于万能之神上帝的恐惧来得强烈。人们总是相信世界末日的来临,那些天空中奔来涌去的云雾,人类无法触及,如同非现实的存在,在人们抬头时,它就成为了神秘世界的帷幕。

        《孟子·滕文公上》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孟子·滕文公下》中又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这时期是冰河时代后期,洪水是毁灭世界的强大力量。尧舜时代的这一次洪水,在大旱之后发生,22年不退。暴雨一天天下着,天昏地暗。大地上一片汪洋,几乎难以觅到土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这些衣不遮体的人,脸上写满了哀愁与苦痛,一群群在水中漂流;山上,那些洞窟里挤满了这些无处藏身的人;水中央,那些大树上,一个个窠巢是人用树枝搭起的窝。为了活命,禽兽也与人争夺地盘。

        能与洪水搏斗的人,都是超出一般人的能力的人,他们是众人眼里的神。尧于是四处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这时,四岳【古代四岳既是人名,也是族名,又是山名,此四岳所指是人名】、群臣都推荐禹的父亲鲧,说他能够胜任。尧则反对,说:“他这个人违背天命,毁败同族,用不得。”四岳仍坚持,说:“比来比去,这么多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的,不如让他试试。”

        尧犹豫后,听从了四岳的建议,叫来了鲧,要他受命前去治理洪水。鲧于是成为第一位站出来治理洪水的人。

        9年过去了,洪水依然泛滥不止。尧帝这时寻找帝位继承人,发现了舜。于是,他决定禅让帝位于舜,先让他代行天子的职务,去四方巡视。舜在巡视途中,看到的仍是泛滥的洪水,看不到鲧治水的成效。鲧治水采取了堵的办法,造成治水不力,舜帝在一怒之下,把鲧杀死在羽山之下。舜对鲧的惩罚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

        神话版中,鲧的死却是他因为没有等待天帝的旨命,盗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去治理洪水,惹得天帝淫威发作,怒气冲天,叫出一个火神祝融,把鲧杀死于羽山。“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龙,以入于羽渊。”【《国语·晋语八》】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鲧被杀之地叫羽山,它在北极之阴,一个太阳永远也照不到的地方。传说山的南面是雁门,那里有一条神龙,叫做“烛龙”,生有一副人脸,它身子长达1000多里。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始,就盘踞在此,它的嘴里永远衔着一支蜡烛,用来照明。人们传说中的幽都就在羽山附近。

        鲧被杀后,因为他治水的愿望没有达成,他的精魂不散,因此,他的尸体三年也没有腐烂。而且,在他没有腐烂的尸体里还在孕育着新生命。这就是他的儿子禹。他是在用自己的精血和心魂在喂养这个小生命。他期望着这个小生命长大,然后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禹在鲧的肚子里生长着,3年里迅速具备了神力,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鲧。

        上帝得知鲧的尸体3年不烂,十分惊骇。他害怕鲧变成精怪来与自己作对,于是,又派了一位天神,并带了一把宝刀“吴刀”,吴刀砍下去,鲧的尸体被剖开了。这时候,突然跳出来一条虯龙,它头上长有一双锋利的角,在地上盘曲腾跃,一眨眼间就飞到了云彩之上。这就是鲧的儿子禹。

        鲧被天神剖开的尸体动了动,收缩成了一条黄色的龙,然后一跃,跳进了羽渊之中。这条黄龙再无神力了,它只是一条普通的龙,它的神力全部传给了儿子禹。它活下来,唯一的期望就是看到禹继承他的事业,把人们从洪水围困之中救出来,把滔天洪水治理好。

        这是一位多么感人的神!一个失败的英雄,死了仍然想着治水,不肯放弃,尸体竟然3年也不腐烂,用它去孕育能帮他实现愿望的新生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精神感天地,泣鬼神!

        神话中鲧与禹的故事,神秘、悲壮,又充满了戏剧性。

        

        让人生疑的是,一代贤君,怎么会因治水不力就治他的死罪?何况鲧是大臣们推荐他去治水的。他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只是沿用常人的方法,没有找到更科学的办法,处死他,这其中是否有权力的算计与争斗?何况鲧真的只会堵,笨到如此的程度?

        杀死这样一个为民治水的人,还得到人民的拥护?这一定是杀他的理由被篡改了,或是编织了最早的莫须有的罪名,鲧是中国第一个有冤情的人。或者,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根本上就是妄加于群众头上的谎言,事实被人歪曲了。鲧是一个悲剧人物,是第一个历史之谜。

        古代从尧时起,中原各部族已结成强大的部族联盟,部族联盟由联盟议事会领导,是一个民主制的社会组织。尧作为部族联盟首领,组织大家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调整各部族间的关系,他为众人的服务精神受到人们真诚的拥戴。“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这些传说也许是可信的。

        《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都写到,尧在年老力衰的晚年,感到自己不能继续胜任联盟首领之职,于是开会讨论继任者的问题。在联盟议事会上,尧推荐的人选是四岳而不是舜。四岳认为自己能力低下,害怕有负重托,推却了首领一职,大家这才推荐有虞氏部落的舜担任此职。众人的意见是,舜作为尧的副手,先要经过各种考验,然后才能接班。3年后,尧认为“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正是在这3年试用期间,舜把鲧给杀了。

        历史的真相常常扑朔迷离,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尧的禅让,自古并非没有异议,战国时代的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见。”《韩非子·说疑》也有“舜逼尧”的记载。《广弘明集》引《汲冢竹书》:“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吕氏春秋·行论》则说出了舜杀鲧的另一因由:“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

        这个时期私有制的发展,建立在公有制之上的禅让制开始遇到了挑战。也许篡夺权位的争斗已经开始。到夏王朝国家权力形成,如果没有武力篡夺反倒是难以想象的。

        舜即位后,首先对部族联盟议事会进行了整顿,驱逐了一些与自己政见不同的部族首领:“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又吸收了一批新部族首领:“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舜召集他们,又对联盟议事会成员进行了分工。

        有一次,舜帝问四岳:“在你们中间,还有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我想让他来担任要职。”大家都说:“伯禹当司空,可以光大尧帝的事业。”这些部族首领又把禹给推举出来。舜这一次没有反对,甚至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他说:“嗯,好!”然后就命令禹说:“你去平治水土,要努力办好啊!”禹叩头拜谢,欲谦让给契、后稷、皋陶这些大臣。舜便说:“你还是快去办理我交给你的事情吧!”

        一个因治水不力而被处死者的儿子,又被舜帝看中,让他承担起父亲没有完成的使命,继续治水,这又是怎样的一步棋?想斩尽杀绝?背后有怎样曲折的原由,已经不得而知了。反正尧、舜都获得了无可比拟的好名声。禹于是走向了大地上的江河湖泊。

        

        谁也想不到,禹因为走向大地上的江河而获得身后盛名。他因此成为一代帝王。他是真正厉害的人!他改变了社会制度、权力交接方式、建立了国家,也断不会少杀人,他却成功了!后人对禹的赞美达到了不吝言词的程度。司马迁在里赞他智力聪敏机智,体力能吃苦耐劳,道德遵纪守法、讲诚信,人品仁爱可亲。而他的为官之道也是勤勤恳恳、庄重严肃的,堪称百官典范。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还赞美他的声音与身体,说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这是超级歌星与超级男模!那时的人真的那么重视身体在意身体?也许是那个2000年后才出生的孔子弄出来的那一套伦理哲学,把生命最重要的根本——身体——忽略了。而在远古身体是重要的,比道德纲常重要得多!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两位大臣益、后稷一起到任。他在如此广大的土地上治水,没有一支浩大的治水队伍是绝没可能的。只写到一句:他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惩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这些罪人应该是奴隶,各个部族战争的俘虏,他们变成为奴隶,他们数量应该巨大,一个奴隶社会在禹的有生之年出现,奴隶一定占有很大的人口比例。有这样可以任意役使的劳力,禹自然充满信心。可惜的是那时劳动效率极低,没有先进的劳动工具,只有石器可用。青铜时代远在他们身后,就像铜仍隐藏在石头之中,像时间一样没有痕迹,不被察觉。

        禹一路上穿山越岭,用树木立下一个个桩,这是施工的标志,他以此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他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

        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被淹没了,有些人在翻滚的水流中失踪了。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有一个说法,在大禹划定的九州,每州有3万余人投入了治水工程。他们露宿野餐,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从不敢懈怠。

        司马迁写到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这是人之常情。他走在父亲踩踏过的土地上,回想起与父亲生活的一幕幕,一定有难以抑制的悲恸。他治水也许带着生命的恐惧,父亲的死也许就是他的前程。这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死是那样真实,抬头之间就能看到那个结局。他的不顾劳累,他的苦苦思索,特别是他在外面生活了13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都可能有父亲惨死的阴影在压迫着他,让他不敢有半点懈怠。因此,司马迁写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一个“不敢”道尽多少辛酸。这是一个注定要舍弃亲情、孤独而寂寞的人,先是失去了父亲,后来因赶着挖通河道,化为熊身,终于把妻子也吓得变作了石头,失去了爱人。他只得向石头求一子。为了完成这个没有人完成过的治水大业,他甚至“致孝于鬼神”。

        这里无意贬低大禹,他的超越常人的隐忍、耐劳,一定有他父亲的原因在。写他节衣缩食,居室非常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都是为了治水成功,因为,他是不能失败的!

        由于大禹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皮肤晒黑了,手上也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连腿上的毛都磨光了,束发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顾不上收拾。老百姓见了无不心痛流泪。

        在如此巨大的土地上治水,大禹的踪迹到达过如此广阔的地域,在一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大禹一定要追求自己的速度。写道:“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他在地上行走时就乘车。尚不知他那时的车是什么样的车,但一定是比人走路要快的车。他在水中行走就乘船,说明那时已经发明了船,船的古老历史,说明的是夏朝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一些基本的东西已经出现在生活中了。他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齿的鞋——木橇、鞋,这些足以证明以上的推论。至于科技方面,提供的有:“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这些已经十分先进了。4000年前,如果这些记述是真实的,中国古代的文明当是十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当不是一句虚言。

        大禹治水,除了疏导河道,修治湖泊,还搞开发,把行政工作也一并做了,他就像是一国的总理,走到哪,就在哪现场办公,也许古代的权力分配没有现代那么精细的分工,也许大禹看不得自己能做的事不去做,等着事情拖着,不理不睬,让别的人来处理。或者他就是有野心的人,要施仁政,收买人心。或者他想到了父亲,要想不被人杀就要掌握权力。大禹是这样一个有能力处理大事的人,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伟人。他把治水与治国养民结合起来,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他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

        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他不仅治理水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孔子曾在颂扬禹治水的功德时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民从事劳动。

        禹爬到权力的巅峰,成功地把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把松散的部落联合变成了一个国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第一个把中国从原始社会带进奴隶社会,他杀戮而不留下恶名,他征税而没有引来反抗,他在治水的过程中,施展政治手腕却获得赞扬,特别是他身后美名万代传颂,他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神。这足可证明他是一个非凡的帝王。

        里记述:他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这已经是一个帝王的作为。

        禹也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

        

        在这里,九州土地、九条河道、九个大湖、九座大山,九是最大数,并非实指,而是许多的意思。只有九州也许是实指,因为九州就是大禹划定的。从此,中国号称自己国土时都爱称九州。

        那时的九州显然不能等同于现在的九州,九州有多大,大禹当年治水的地域就有多大。关于夏代地理,《尚书·禹贡》有详细的记载,但这是一本夏代的书,还是晚至西周才出现的书?如若是前者,“篇名以贡,纪贡制也。贡冠以禹,志禹功也”。书中所记九州、五服当是禹规划制定。导山、导水也是禹主持治理。那么,“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当是夏王朝的领土范围。如若是后者,九州当是《左传》中司马侯所说的九州。“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按《夏史初探》作者郑杰祥的阐释,这里阳城、大室二山相近,荆山、中南二山相近,四岳、三涂二山也相近,这六山既为“九州之险”,弄清六山地望也就能搞清楚古代九州的大致范围,也就搞清楚了大禹治水的范围。他认为六山集中位于今河南西部伊、洛、颍、汝地区,因此,这里可能就是古代九州的中心区,大致在西起华山以东、东达豫东平原的地区。《史记·殷本纪》说:“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夫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这里借商代人的口,说出了夏朝的地域,也就是大禹治水的范围。四渎应是夏王朝四方领土的大致界线。“南为淮”,今仍有淮水,发源于河南的桐柏山,东流经信阳、息县、淮滨……“西为河”,当指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的黄河。“北为济”,今有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东流经温县、武陟县,南入黄河。这两条河流,那时可能都独自流入大海。“东为江”,有人认为江水当指鸿水,也即鸿沟水,古字“鸿”从“江”音。鸿沟水是古代中原的一条大水。从以上四水也可知夏代地域范围,它与六山所表明的地域大致相当。

        如果此说成立,大禹治水的范围将大大缩小。

        依司马迁所记,大禹治水及考察是从帝都冀州开始的。这是第一州。冀州所在,沧海桑田,早已匿迹。文章记述了冀州的土地特征,这里的土地呈现出沙一样的白,而且松软,可能是黄河的冲积区吧?因此,这样的土地是不错的,起码属于中等,即第五等。不知什么原故,这个地区从此要交第一等的赋税。

        大禹在冀州先完成了壶口工程。这壶口让人想到黄河著名的壶口瀑布。但4000年前的地名能流传的又有几多?

        接着,大禹又治理了梁山及其支脉。治理好了太原地区,一直到太岳山之南。修治好覃怀之后,又继续修治了衡水和漳水。

        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泽也修治完毕。

        这里居住的人是东北鸟夷部族,他们出产皮衣,于是定贡品为皮衣。大禹非常关心其进贡的路线,他指给他们绕道碣石山向西,进入黄河。这是条水路,用船运送皮衣,舜帝见到了一定开心。这是大禹除治水之外向舜送去的又一大礼。

        第二个州是兖。兖州在济水和黄河之间,它的土地上有九条河流流过,甚至更多,它们在雷夏这个地方蓄积成了一个大湖。其中一条雍水和一条沮水也流入了湖中。土地发黑,特别肥沃,野草疯长,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鸟类群集,鸣嘤树林与湖泊之间。但这里的田地只属中下,即第六等。因此,他们的赋税也属下下,即第九等。解除了水患,老百姓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平原上,在地上种上了桑,养了蚕。4000年前,这里就有了养蚕业,就能出产丝绸。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古代文明如此之早?什么时候丝绸就出现了?

        要经过13年的整治之后,土地的出产才能和其他各州相同。沇【兖】州这一地区进贡的物品于是选择了漆和丝,还有用竹筐盛着的有花纹的锦绣。进贡时也走水路,由济水进入漯水,然后进入黄河。

        青州位于大海到泰山之间,这里的土地也呈白色,却十分肥沃。但到了海滨一带,土地宽广,一望无垠,但大都是盐碱地,呈现出荒芜一片的景色。但不是盐碱地的土地属上下,即第三等,因此,青州的赋税定为中上,属第四等。

        在青州堣夷平治之后,淮水、淄水也被疏通了。

        第三州就是青州。青州定下的贡品是盐和细葛布,有时也进贡一些海产品,还有泰山谷地生产的丝、大麻、锡、松木、奇异的石头,莱夷地区可以放牧,所以,那里进贡畜牧产品,还有用筐盛着用来做琴弦的柞蚕丝。进贡也走水路,由汶水转入济水。

        青州显然已经到了大海边,司马迁记述的大禹治水的范围早超过了上面所说的六山与四渎所阐释的范围,而是《禹贡》中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了。这也才能解释大禹为什么会在浙江的绍兴召开庆功会,并埋葬在那里。我们总抱着落后的眼光看待古代,以为那时的社会如何原始,结果常常犯下无知的错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那些华丽的丝织品、金缕衣,现代人叹为观止,难以想象。许多古代出土的金饰,其繁复奢华,精密细腻,可用辉煌夺目来形容,毫不夸张,那种富丽堂皇,远比现代人奢侈。

        《夏史初探》一书作为研究著作,作者河南人的立场十分明显。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年代,许多的学术研究都难以做到纯粹了。

        大禹治水涉及到的第四个州是徐州。它在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需要治理的是淮水、沂水。这片土地呈现红色,有的地方出现五色土。泥极具黏性,草木一派森然。土质属上中,即第二等。给定的赋税则为中中,即第五等。治理好淮水、沂水后,蒙山、羽山一带都能种植作物了。为治淮水、沂水,大禹在大野开辟了一个蓄水湖,东原的水也都退去了。一个物产丰富、富饶美丽的徐州呈现在天地间。它进贡的物品也是多样的,有供天子筑坛祭天用的五色土,有羽山上的野鸡,有峄山之南产的可用于制造琴瑟的孤生桐。那时,音乐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精神享乐。制造琴瑟要从遥远的地方寻找孤生桐,非常讲究材质,连琴弦也从很远的地方进。贡品还有泗水之滨用浮石制的石磬,淮夷的珍珠和鱼类,还有用竹筐盛着的纤细洁净的黑白丝绸。

        进贡的路线也设计好了,走水路通过淮水、泗水,然后转入黄河。黄河成了一条进贡的大河,一条朝拜的黄河,一条帝国权力抵达四面八方的经络。

        第五个州便到了扬州。扬州在淮河与大海之间,这里明显地土地湿润了,出现了竹林,竹林只在靠近长江一带往南的地方才有生长,大禹已经到了长江流域。这里的竹让人想起郑板桥画的竹子,那形态瘦硬刚劲,是南方清秀的风骨。这里的扬州如果是现在的扬州,那就是郑板桥的家乡。彭蠡汇成了湖泊,松江、钱塘江、浦阳江在此入海,南归的鸿雁也在这里栖息,起起落落,在晨阳夕晖里展翅。繁茂的草木遍地疯长,已是满眼皆绿。但田地却被定为了下下,是因为还不懂得种植水稻吗?湿润的土壤种植小麦肯定是下下,属第九等,赋税也只好居下上,即第七等,有时可居第六等。毕竟靠近南方了,北方人还不习惯于南方的荒蛮,这荒蛮也许是高大的遮天蔽日的树木与连天的荒草吧。随后的几千年里,中原人都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斥为“南蛮”之地、湿溽烟瘴之地。作为漫长的农业文明古国,南方的农业与北方大相径庭,一个是旱地里的种植,一个是水里的种植。司马迁写到大禹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那时已有水稻种植,也许还不够广泛,要由益来派发稻种。但益的稻种又是从何而来呢?水稻的种植在多少年前已经开始?炎帝时期?或者更早?

        震泽地区因为水患解除,也获得了安定。南方物产丰富超过了北方,扬州进贡的物品多种多样,有三色铜、瑶、琨等美玉和宝石,有竹箭,还有象牙、皮革、羽毛、旄牛尾和岛夷人穿的花草编结的服饰,有用竹筐盛着的有贝形花纹的锦缎,特别是南方才产的橘子、柚子,受到了欢迎,朝廷常常下令进贡。为防止它们腐烂,还得想办法包好。进贡的水路第一次进入长江,贡品先进入大海,再从长江进入淮河、泗水,而后进入黄河。那时的海,就挨着现今的扬州。宋朝时,在泰州建望海楼,泰州城里就可以看海,而今沧海桑田,大海已往东远远退去,望海楼已无海可观,到处是炊烟四起的平畴。夏代的统治就到达了长江流域,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竟如此巨大,如庞然大物,雄踞东方。欧洲那时还是一片荒蛮之地。

        第六个州是荆州,位于荆山到衡山的南面。这里属长江、汉水流域,有众多的河流湖泊,是一个水的世界,鸟的世界。沱水、涔水是大的支流,云泽、梦泽是巨大的湖,也许就是云梦泽吧,洞庭湖的古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是四千年后的水域,四千年的冲刷、淤积仍是如此浩浩荡荡,四千年前那是怎样的烟波浩渺?让沱水、涔水有自己固定的河道,这在南方也许还不太难,在北方,要让黄河有个固定的河道那如同做梦。几十年里,河床就会改变,以前的台地,变了河床,以前的河床可能有人家居住了。这与土质的黏性有关。但是,无论北方南方,固定河道的工程量却是一样的。因为土地的潮湿,南方修筑河堤的难度可能更大。

        多少人多少年的奋斗,沱水、涔水疏导好了;云泽、梦泽也治理好了。大禹定下荆州的土质为下中,即第八等,赋税却定为上下,即第三等。进贡的物品琳琅满目,有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铜,以及椿木、柘木、桧木、柏木,还有粗细磨石,可做箭头的砮石、丹砂,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簬和楛木,是汉水附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此外,还有装在匣子里的包裹着的供祭祀时滤酒用的青茅【酒在那样的时代已经盛行,但酒的浓度可能不高,酒糟与酒液混在一起,喝时还要用东西去过滤】,用竹筐盛着的彩色布帛,以及穿珠子用的丝带。朝廷有时还命令荆州进贡九江出产的大龟。这大龟不知是吃还是用于祭祀?从后来中国人对于龟的态度,极有可能是把它当做神物,进行祭祀。毕竟到了长江,进贡的水路要麻烦一些,路线经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要转行一段陆路,然后再进入黄河流域的洛水,然后转入南河。

        第七个州是豫州,位于荆州和黄河之间。仿佛一个顺时针旋转,又回到了北方的黄河流域。这里应该属于黄土地,土质松软肥沃,低地则是坚实的黑土,同样肥沃无比。田地属于中上,即第四等。赋税则居上中,即第二等,有时居第一等。这里靠近了夏代的核心区域,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成熟的种植技术。这是它赋税定为一、二等的原因吧。众多的河流已经被疏通了,伊水、洛水、瀍水、涧水都流入了黄河,荥播则汇成了一个湖泊,此外,荷泽也疏浚了,还修筑了明都泽的堤防。人民安居乐业,年岁风调雨顺。

        进贡的物品都是中原产的漆、丝、细葛布、麻,还有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絮,有时朝廷命令进贡一些制玉磬用的石头。进贡的水路也方便,经洛水便进入了黄河。

        第八个州是梁州,位于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这里的土质是青黑色的,不算太好,属下上,即第七等,赋税也居下中,即第八等,有时是第七等或第九等。沱水、涔水也流经梁州,它们疏通后,汶【岷】山、嶓冢山都可以耕种了,蔡山、蒙山的道路也被修好,和夷地区治水也取得了成效。

        梁州的贡品有美玉、铁、银【这里的铁、银是经冶炼后的铁和银吗?也许是另有所指】,可以刻镂的硬铁、可以做箭头的砮石、可以制磬的磬石,还有熊、罴、狐狸、织皮。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再从潜水船运,进入沔水,要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最后横渡黄河到达京城。

        最后一州也就是第九州雍州,位于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这是黄土高坡地带,土地一片黄褐,土质极其松软,土壤干燥而肥沃,属于上上,即第一等,赋税居中下,即第六等。

        大禹领导的治水在雍州便是将弱水整治好,让它向西流;引泾水汇入渭水;引漆水、沮水汇入渭水;导沣水汇入渭水。开通荆山、岐山的道路,开通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的道路。在高原和低谷的治理工程上也取得了成绩,一直治理到了都野泽一带。三危山这样的地方也可以住人了。三苗族看到这一切大为赞叹,他们开始顺服于禹。

        雍州的贡品是美玉和美石。进贡的路线从积石山下走水路,顺流到达龙门山间的西河,会集到渭水湾里。织皮族人居住在昆仑山、析支山、渠搜山等地,他们感念大禹的功绩,与西戎各国一道归服于禹。

        雍州的积石山是否就是如今的积石?这一带已到了如今的青海,是青藏高原到陇西黄土高原的交界处,黄河从西南高地向东北低地流,40公里便从雷积山的海拔4218米落到吹麻滩的海拔2230米,河流湍急可想而知。沟谷山梁的地貌一路承接了从青稞小麦到洋芋胡麻的转换。青海的孟达峡与甘肃境内的积石峡,的确峰峦突起,两山夹一水,雄关峻极,数公里的峡谷都是绝壁悬崖,刀削斧劈。开凿这样的河道如果没有神力该如何动手?

        九州已定,治水大捷,大禹的影响也从九州远播八方。这浩大的治水工程,重大的项目有九条道路、九条大河和九个大湖。禹不只是治水,还开路,指导耕种,组织生产,定赋税,确定京都到达九州的水路。

        禹开通的九条山脉的道路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开始,一直抵达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开始,直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开到了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相连;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开始,一直修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开始,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修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之南,修到衡山,越过了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疏导的九条大河是:把弱水疏导到合黎,弱水下游则让它流入沙漠。

        疏导黑水,流经三危山,流入青海。

        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

        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为汉水,再向东则为苍浪水,经过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流入长江,又向东与彭蠡泽之水汇合,再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大禹治水到达了长江,第四条江就是长江,从汶山开始疏导,向东分出的支流是沱水,往东到达澧水,经过九江,抵达东陵,再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汇合,继续向东为中江,最后流入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为济水,流入黄河,两水相遇,聚集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荷泽,向东北与汶水汇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汇合,再向东流入大海。

        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汇合,又向东与泾水汇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汇合,又向东与伊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大禹治水以疏为主,也并不排斥堵。疏是根本方法,堵是根据实际情况而用。

        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经过了治理,主要的道路也开通了,从此九州一统,四境之内都成了可居可耕之地。九州的土地好坏也评定了等级,赋税等级也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评定好了,各地都能按照规定进贡纳税,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也治理得很好。四海之内的诸侯开始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禹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禹告诫大家:“要虔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这时候的禹权倾朝野,达到了巅峰。与他的父亲鲧比起来,成功与失败,犹如天壤!

        这样浩大的治水工程一定倾国力而为,没有各地百姓的全体投入是很难做到的。历史记住的往往只有代表人物,只是某一个人。禹是荣幸的,时势造英雄,洪水无助中的人们,需要这个神一样的英雄。

        

        大禹治水的故事从发生时起就开始流传,越来越变得神奇,渐渐成为神话。这寄托了后人对大禹的崇敬,也寄托了一种共同的心愿。在历朝历代的书籍里,关于大禹的传说,零零星星,像不熄的火苗,向着下一代传递,勾画出那些久远而又神奇的细节。

        关于黄河龙门的开凿,在大禹凿通之前,洪水泛滥的景象在《吕氏春秋·爱类篇》是这样描述的:“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这也是后人想象的文字。但这样的文字却影响了历史。司马迁出生在大禹治水的关键点上——韩城。《韩城县志》写到韩城与龙门遥遥相对,“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司马迁在的自序中写下“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吕氏春秋·爱类篇》中的文字他一定熟读过。韩城城南的芝川镇司马岭的土山上,仍存有司马迁祠与墓。“高山仰止”四个大字与苍松翠柏,衬出的是太史公山河巍峨一般的气概!从这里可以俯瞰龙门过后的黄河,苍苍茫茫的一派阔大。也许正是这样的气才养出了一代太史公。“迁生龙门”含有多少自得,龙门即是禹门口。

        《越绝书·外传记地》有这样的记载:“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司马迁20岁出游就选择了江南的会稽山,上面类似的文字他也一定是读过的。在那部皇皇巨著里,他写自己20岁的出游,只谈到两个人——大禹、孔子,他“探禹穴”、“观孔子之遗风”,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然,以及可为之时的坚毅,他的“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竟是在受了那样的酷刑与侮辱中完成的,这分明有两个人的影子,他们代表了司马迁的某种精神向往。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写大禹时,充满了崇敬的感情。他写过大禹后,后人从此以之为蓝本,大禹的形象不再游移,他的历史地位在他的文字下钢铁般稳固。因此,2000多年前的他对大禹这个人是坚信不疑的,对龙门为大禹所开也是坚信不疑的。

        一年前,我从华山北面爬上云台峰,那是一个初夏的上午,前一夜还是雨声淅沥,雾锁华山。登山时天空渐渐晴朗,大地在几缕轻烟中如毯一样呈现于山下的一片空旷里,平展的土地,如远去的岁月,朦胧又清晰,远处升起一道幽蓝的山脉,那是山西西南部的吕梁山、中条山的余脉,一条大河如银色飘带一般,从北向南而来,它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另一条河流由西向东,横划过三秦大地,在那条飘带直角一样与向南折向东的黄河汇合,它是陕西境内著名的河流渭水。飘带最宽广的一个地方即是司马迁的出生地韩城。河津龙门就在这个闪着白玉一样光泽的上面。我曾久久注视着那个地方——阔大土地上的一个点,心里念着“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这是李白当年与好友元丹丘在云台峰所看到的情景。当年大禹治水就在这一片土地上展开。秦始皇的虎狼之师也是从这里,顺着渭水的方向出关,扑向了六国。

        龙门是黄河出晋陕峡谷的最后咽喉,龙门山与梁山相距仅100多米,汛期河水暴涨时,水由北至西受西岩阻挡而折向东,又遭东面石壁拦截,浪叠数丈,“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写的正是这一景象,数里之外就能听到黄河撞山断门的巨响。“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西流好像就是奔龙门而来的,一个“触”字是何等的急切。《禹贡》、《汉书·沟洫志》、《水经》都言之凿凿,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郦道元《水经注》则说“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再加上司马迁自幼生长于龙门,听着大禹凿龙门的故事长大,他把这一切当信史写进了,相信2000多年前的龙门人也是深信不疑的。

        我在云台峰转悠,平原上起了一层薄薄的蓝烟,过往的历史都在这块脚下的土地上出现又消失,大地却是那么平实又具有无穷无尽的魔力,那么活生生的一幕幕被她纳入自己平静的土壤里,永远这样宁静,永远跟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仿佛只有眼前的现实才是一切。而眼前的景象恰恰最不安定、变化不居。什么才是真实呢?眼前的黄河听不到它半点声息,也看不见它翻腾的波涛,只有凝固的一线岩石一样闪着银白之光,仿佛定格在时间之中,与退守到岁月深处的历史一样遥远了。那个远古的身影,即便黄河俯瞰,也只是徒劳地打捞。面对苍茫大地,一时情感难抑,一路辗转,我写了如下的诗句:

        黄河之浪永远抵达不了神的高度

        五千年的亡灵都在一个人的喉咙里呜咽

        五千年的冤屈都在一句唱腔中吼出

        在风的手掌中覆过人间暮鼓晨钟

        龙门治水,韩城史笔,临潼歌舞,骊山烽火,

        潼关铁骑,灞桥折柳,蓝田玉生烟……

        最深的阴影抵不过岩石中的黑暗

        刀凿的石洞,旧时僧侣寂寞之穴

        用我无处休眠的手触到孤独的岩石之光

        也许正是大地上的这种永恒的消失,人们才开始了神的想象——

        六朝人在《拾遗记》里写到大禹凿龙门的故事变得十分神奇了:“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含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着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传说的真真假假,地理上的真相莫辨,时间的越来越向远而去,历史看来只好任它面目朦胧了。但现代人看来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许包含了当年的一些真实细节。向那些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老文字靠近,也许能找回当年某种真实的东西。如《国语·鲁语下》这样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杀那些怠慢自己的诸侯,以树立权威,保证政令通畅,一个建立如此威望并开启一个王朝的人,这样做是符合逻辑的。

        又如《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有这样的记载: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这则传说虽有鬼神之气,但却合于信史。大禹娶涂山之女确有其事,如何娶的,在各种传说版本中情形也大致相同。如《吕氏春秋·音初篇》有这样的说法:“禹行水,窍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另有这样的说法“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楚辞·天》洪兴祖补注引《吕氏春秋》】。

        大禹连恋爱的时间也没有。家庭生活呢,也同样糟糕。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了中华民族的名言,顾大家舍小家,成了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代表了吃苦耐劳、克己奉公、忘我精神。直到如今,表扬一个人,仍然热衷于说他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忙得顾不上家庭,谈恋爱的时间也没有。这种忽略个人、牺牲个人的价值观其实是不人道的。大禹这样做也许有他的苦衷,父亲的死对他是个无形的压力,他只有以性命相搏才能保全性命。但一个这样的英雄人物,他在中国历史的源头、文化的源头成为榜样,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品格、潜意识、文化等等,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4000年过去了,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居然一成不变,奴隶社会的标准还用于后工业社会的现代人。人类观念的改变是不是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巨大?

        大禹的家庭生活广为人知,并成为一个悲剧:“禹治鸿水,通GFDA1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这里鸿水可能就是龙门泛滥出来的水,为尽快开挖GFDA1辕山,大禹化作熊,以掌刨挖。为节省吃饭的时间,他与涂山氏商量,她送饭上山,以击鼓为号。没想到,有一天,一块石头掉下击中了鼓,还没到吃饭时间,涂山氏听到鼓声就送饭上山了,她看到自己的丈夫是一头熊,吓得往山下跑。大禹见涂山氏吓成这样,慌忙去追赶,涂山氏更加慌乱了,变作了一块巨石。大禹对着石头急切地喊:“还我儿子,还我儿子!”涂山氏已身怀六甲,只见巨石裂开一道缝,禹的儿子启从石中诞生。

        禹因治水又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这些像是从禹的实际行动中升华出的神话。也有一些纯粹的想象,禹只是一个题材,大禹作为一个神,使得中国的神话与传说更加丰富多彩。这正如《尸子辑本》中的“禹治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又如《荀子·成相篇》中的“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再如《太平广记》【卷四】中的一段传奇:“禹治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土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

        “禹怒,召集百灵,授命夔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黎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湿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戟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这样的描述:“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最生动的还数河伯献图。大禹治理黄河时传说有三件宝,第一件就是河图,第二件是开山斧,第三件是避水剑。

        古时候,华阴潼乡一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听说人喝上100天水仙花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冯夷找水仙花要常渡黄河。他喝上了九十九天水仙花,还差一天就成仙了。但最后一天,冯夷过黄河去找水仙花时,突然河水猛涨,他活活被淹死了。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又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满口答应。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向玉帝讨教治理黄河的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幅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从此一心画河图。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查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好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查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就是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看见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他英武魁伟,河伯就喊:“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起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嗖”的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账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张弓搭箭。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蹚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了!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大禹治水大功告成,他崇高的威望无人匹敌。他这时就如天子一样,下令并规定天子国都以外500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紧靠王城百里以内的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10里以外到200里以内的要交纳禾穗,200里以外到300里以内的要交纳谷粒,300里以外到400里以内的要交纳粗米,400里以外到500里以内的要交纳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靠近甸服100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200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外300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

        侯服以外500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靠近侯服300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200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

        绥服以外500里的地区为要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靠近绥服300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200里以内要遵守王法。

        要服以外500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最边缘的荒远地区:靠近要服300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200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到南,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

        舜帝这时面对大禹会是什么心情?水患解除了,鲧的儿子安全归来,威望达到了顶峰,甚至超过了自己。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治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大禹做到了,并因此而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开会表彰禹治水有功,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做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功劳太大了!”于是,舜赐给了大禹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玉圭。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天下从此从水的梦魇中解脱出来,共享太平。

        不久,他又封禹为伯,以夏为其封国。

        帝舜在位33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17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3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据说,就是九鼎上图案的绘本。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了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地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帝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帝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禹为巩固统治,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传说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当地百姓对他很尊敬,并给予礼遇。他沿途问人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育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

        古越部落酋长防风氏,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3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帝禹在位15年后逝世,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年100岁。

        禹子启即位后,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南山上建了宗庙;禹的五世孙少康即位,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禹冢,并建祠定居;秦始皇也曾“上会稽、祭大禹”。

        现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为姒姓,就是禹的后代,如今已传至144世。绍兴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

        4000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祭大禹陵已有定例,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1995年开始,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每5年一祭;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一次,绵延不绝。

        【熊育群:广东文学院院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