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重庆国色天香游乐园4、1997年3月14日,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

4、1997年3月14日,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

        在中国,谁忽略了长江,谁就不可能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主宰者,因为长江主宰着大半个中国的命运。

        谁读懂了长江,谁就掌握了中国的命运。

        1989年7月21日,这是一个并不特别的日子,但这个日子对长江三峡的命运却意味深长。

        这一天,新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江泽民离开了北京的中南海。这也是他从一个直辖市的一把手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一把手的第26天。就当时北京的时局而言,他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国际层面,那些敌对势力几乎每天都在关注着中国、注视着中国最髙层。

        新一代领导人到了长江三峡。这,让许多形势观察家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这是一次事先没有公开报道的行动。就当时复杂的中国政治局势而言,对一个还未消除阵痛的大国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出行,为什么选择了长江三峡,而不是别的地方?我们可以作出一百种的想象和猜测,也可以有一百种意味深长的政治含义,但有一点在今天我们可以肯定了:那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中国领导人一样,他十分关注和重视三峡工程以及长江流域的一草一木。

        选择视察长江三峡,在1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开始感觉到了它的深远意义,而且可以断定这种认识随着岁月的继续延伸,它将会越来越明晰和深刻。

        江泽民风尘仆仆来到三峡,先是参观葛洲坝工程,接着又考察三峡大坝坝址,察看荆江大堤。在从沙市顺江而下的船上,他详细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到了武汉,又参观了三峡水库泥沙模型试验。4天时间,江泽民总书记边看边听边问,从三峡工程的效益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得非常具体。这次实地考察,进一步坚定了总书记的决心:三峡工程要争取早日上马,把几代人的伟大理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为现实。

        该上马了,几代人的伟大梦想,该到我们这代人手里变成现实了!三峡人民该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企盼了!4天的实地考察后,江泽民总书记说了这样一段非常肯定和坚定的话。

        这一次考察长江水情和三峡工稈,对江泽民来说收益不小,一方面使他对长江中上游的水情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二是几十年来战斗在水利和三峡丁―程筹备一线的知识分子们忠于祖国、热爱三峡事业的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24日,江泽民回到北京。第二天一早,便来到正在医院的李鹂病榻前,一边劝李鹏:既来之,则安之。人在长期紧张疲劳之后容易发生毛病。在谈到去长江视察的印象时,江泽民认为上三峡工程是必要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只有靠发展经济,才能有真正的出路。此刻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们,心中装得最多的还是邓小平所交代的话。

        在江泽民同志视察三峡之前,时任总理的李鹏和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也多次来三峡考察。李鹏总理的足迹,先后4次印在三峡坝址中堡岛,印在了三峡库区移民的家中。

        是啊,长江实在太大,大得连任何一位想主宰它的领袖在它的面前都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身为水利专业出身的李鹏总理,他从小生活在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身边,那是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总理。可即便是周恩来,在三峡问题上,他所经受的压力也非同一般。有一回,他在听完三峡工程论证会后,面对专家们的争论,周恩来极其郑重地对大家说太急容易出乱子,长江出了乱子不得了,长江出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国家,整个党的问题。又说长江上如果出了问题,砍头也不行,这是国际影响的问题。

        时隔不久的1990年春,两会按惯例在北京召开。这一次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收到了一份由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同志转来的几位政协委员联名的应旺:周恩来与治水久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提案,题为建议将长江三峡丁一程列入八五计划。王任重在附信中向总书记建议,希望中央常委能抽出几个半天时间,听听有关三峡工程的汇报。

        中央领导迅速对此作出批示。之后的国务院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便开始了实质性的丁一作,并由此成立了以国务委员邹家华任主任,另3个国务委员王丙乾、宋健、陈俊生任副主任的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后3人分别还是财政部部长、国家科委主任和国务院秘书长,可见三峡工程的分量!

        关于三峡工程的论证,其实早在1986年就开始了,这应该说是中国人做了几十年三峡梦后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质性决策。这一决策首功归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在他主持中央全局工作之后,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三峡。1980年,邓小平从重庆朝天门码头登上东方红32号轮,那一路上长江的滔滔之水给我们的总设计师带来了滚滚思绪,面对这条同样养育了他的母亲河,他感慨道:看来,不搞能源,不上骨干项目不行,不管怎么困难,也要下决心搞。钱、物资不够,宁可压缩地方上的项目,特别是一般性的加工工业项目。这些小项目上得再多,也顶不上事。1982年11月,邓小平在听取国家计委准备兴建三峡工程请示汇报时,果断地说: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针对当时一些人担心三峡工程动起来后涉及面太大而出现所谓的政治问题,邓小平又明确地指出广只要技术、经济可行,对国家经济建设有好处,就符合人民根本利益,这就是最大的政治。

        一锤定音!从此,建不建三峡工程其实已不再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可三峡工程实在太大,大到连许多专家都想不到的问题也出来了。1984年2月,第二届国际水利问题裁判会议上,突然出现:一个令中国水利代表团不曾预想的事件:西方二十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向国际水利组织和本次大会提出了一项旨在以所谓的中国建三峡工程而造成100多万移民的人权得不到保证为由,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的提案。

        建三峡怎么还出来了个人权问题?中国人感到莫名其妙。老实说,那时我们中国人还不太熟悉人权这个词,更不清楚西方国家的人权概念。不过,三峡移民问题已经真的不再是简单的工程中的一个细节,而是一个非常巨大而敏感的超国界的大事了!

        西方人其实这些年来在中国的三峡工程问题上有过太多的关心。某国因为想得到一份投标,后来投标失利了,他们就发表文章说三峡丁程一旦上马,如何如何会有几百万中国农民将丧失家园,沦为难民。笔者在库区采访时,就有云阳县的人这样说:那一年有几个西方来的记者,想拍一组三峡移民不愿离开家园的悲惨情景。他们走了一路,没有找到什么理想的镜头可拍,后来假扮成中国记者他们中有人会说汉语,于是叫了一个家住山腰上的农村大嫂,让她背一个背篓,里面装了不少东西,赶着一头猪,往山上走,说还必须有哭的样子。那大嫂笑了,说我哭不出来。那个记者就赶紧塞上200元钱给那大嫂,并说这是拍戏,哭了才像。那大嫂看在200元钱面上,一边往山上走,一边抹着眼泪,可还是因为非专业,所以总不像。那几个别有用心的西方记者的阴谋也最终没有得逞。这还不算,有个右翼组织为了诬蔑三峡工程有人权问题,甚至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指着中国代表团的人员责问道,你们中国人建了三峡水库后会造成污染,你们长江的污水就会直冲到我们日本岛上,就会影响我们的吃水问题,这是太大的人权问题!中国代表团人员一听就觉得对方是无理取闹,并反问对方:我们中国的长江出口在什么地方?你们的位置又在什么地方?那几个人中总算有一两人有点地理知识,一算,对呀:长江出口处是在中国的上海吴淞口,离着好几千公里呢!再说长江出口处的东海海域的水也不会倒流到黄海海域呀!

        在国际上,少数反华势力,对所谓的三峡移民人权问题的关注更不用说了,而且所花费的本钱已经列人了他们的某些国家预算,从20世纪90年代起的历次国际人权会议上,针对我国的人权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次提案中,几乎每次都会将三峡移民人权问题列入其中。提案的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反华敌对势力罢休,他们在三峡移民问题上的奇谈怪论和说三道四,从来没有息声过。

        一句话:他们不相信中国人自己能建造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更不相信中国人能在建设三峡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中将百万移民问题处理好!

        不相信别人能做成比自己更伟大的事,就会想象出那些可以任意歪曲事实的奇谈怪论来。三峡移民中的所谓人权问题,便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喋喋不休的一个话题。

        纵观世界水利史,中国的三峡工程确实太伟大了。它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次伟大实践。滔滔长江,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至上海吴淞口人海处,全长6300多公里,其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沿途汇集支流数千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437条。全流域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河口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水量无比充沛。流域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养育着全中国一半以上人口,创造着整个国家七成的国民生产总值。长江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大血脉,影响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然而长江之水,在造福于民的同时,又因它的桀骛不驯,致使沿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的人民饱受洪水灾难之苦。

        几代中国领导人决策三峡工程的目的和意图非常清楚,一是要解决水患

        二是巨大水资源的利用。后者我们比较容易理解,长江每年有96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白白地流入大海,这对一个总体水量并不充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长江白白流走的哪是水嘛!是黄金!是白银!是我们的血!利用长江三峡大坝的巨大落差进行水力发电,其电力资源可以给中国人提供每年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个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总量。而规划设计的三峡水库,在防洪能力上要做到的是确保百年一遇的大水来临,中下游不受洪灾损失。百年一遇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一百年中有一次特大洪水来临时,长江中下游因为有了三峡大坝而稳稳当当生活与生产,不用再像以往那样,不是一梦醒来命归天或者就是来不来百万人上大堤严防死守了。史料告诉我们,在长江有历史记载的1153年中,最大的一次洪水是1870年,那年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唐山大地震多出了几倍。那一年的洪水流量为8万立方米每秒。三峡水库的防洪能力可以保证在84000余立方米每秒。

        如此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来临时,我们国人也不必担忧了!

        其实,长江洪水的发汛同期百年一遇,并不是每一百年就有那么一次像1870年的8万立方米每秒大洪水从天而降的概念。百年一遇是一种概率的表述,用一个通俗的解释: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转动一下,肯定有时正面有时反面,其概率为50。但并不是说每转两次肯定一正一反,也许是两正,也许是两反。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也许是一百年中长江一次也没有超级大洪水,也许百年中就连续来了两次大洪水。三峡大坝给我们挡住的就是在一两百年中像1870年的大洪水,不管它来一次两次,还是一次不来,我们都可以放心。

        将来高峡出平湖后,三峡水库所形成的优势还在于它构筑起了一个效益巨大的长江航行新天地。预期到21世纪30年代,通过长江峡江坝址的年货运量可达5500万吨,客运约400万人次。届时,从重庆到宜昌所形成的660公里的深水航道,真正使我们看到天堑变通途的壮丽景象。那时,长江的新一段黄金水道将名副其实,使得它可以同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美国密西西比河以及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相媲美。

        啊,三峡就是这般伟大!伟大得让一些敌视我们的人无不感到心惊肉跳。

        话说1990年,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推进下,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其后该委员会通过了新编的可行性报告,即著名的175方案在这之前的1984年2月,国务院曾对三峡水库蓄水到底多高有过方案,当时的方案叫150方案,即水库蓄水150米。正是因为重庆市的同志反对这个方案,后来专家和领导们一起重新商议论证,最后确定为蓄水175米。1992年2月20日,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此召开。

        议题只有一个:讨论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会议一开就是两天,足见政治局常委们对三峡丁―程上马的高度重视和慎重态度。最后,常委们一致同意将国务院上马三峡工程的议案提请全国人大代表讨论。江泽民在总结时用非常凝重而响亮的话说,此次常委会正式决定,中央同意建设二峡工程方案,是非常慎重的,他将亲自到即将召开的两会党员干部会上作工作、作动员。

        国务院开始了紧张的提交议案准备。

        3月6日,江泽民打电话给李鹏:小平同志建议三峡等项目要有专人抓。

        第二天,江泽民给李鹏来电话,说他写的在两会上对党员干部的讲话稿请李鹏同志看看。江泽民又说,小平同志非常关心三峡工程的事,要求在八五期间就有所作为。江泽民还建议峡工程这个项目,由李鹏牵头,田纪云、陈俊生、肖秧和李伯宁协助。

        李鹏表示赞同。田纪云是副总理,陈俊生是国务院秘书长,肖秧是四川省省长,还有个特殊人物李伯宁。关于李伯宁这人,外界不是很了解,但重庆和三峡库区的人都知道此人。几年前,笔者在三峡库区采写三峡移民事宜时,就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三峡老百姓中,有些人不知中央政治局常委是谁,但都知道李伯宁是谁。可见,李伯宁在三峡的影响。

        重庆人民并没有忘却李伯宁这个人的历史功绩:不说他在重庆直辖市建立之前为移民试点所作的贡献,尤其是他试点获得的开发性移民经验,为整个库区后来开展大规模的移民工作起到了宝贵的示范作用,单单在他离开工作岗位后为三峡工程上马所付出的心血也令我们不得不折服。在采访李伯宁时,他的秘书至今仍记着老头子为了三峡工程上书中央的数据:仅1990年和1991年,李伯宁上书数量分别为570封和700封,且其中不乏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李伯宁退休之前是国务院三峡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

        重庆人民应当记住李伯宁这个人,他对三峡工程特别是移民工作所做的贡献,将载人史册。还有后来接替李伯宁担当百万大移民工作重任的郭树言、漆林等,他们都为三峡工程和重庆成立直辖市后的移民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都是题外话。让我们再来关注髙层关于三峡工程的推进和重庆直辖市设立的历史内幕吧。

        3月16日,清晨7时半,秘书向李鹏报告:政协副主席、三峡协调组负责人之―的王任重病危。

        快走!马上去医院!李鹏立即穿戴好衣物,挥手同秘书一起往外走。

        但等李鹏总理赶到医院时,无产阶级革命家、三峡工程的坚定支持者王任重已经与世长辞了。凝视着王任重的遗体,李鹏无比悲痛,失声痛哭。结果是王任重的夫人反过来向他劝慰,说不要过于悲伤。王任重家人都知道,因为三峡工程,王任重与李鹏总理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而王任重作为政协副主席,两会要表决关于三峡工程上马问题,他就是在连日操劳下才突然病倒的,如今又突然与世长辞……李鹏想起这些,怎能不悲痛万分?

        只要三峡工程上马,父亲死也瞑目。王任重的儿子握着总理的手,这样说。

        3月18日,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召开,李鹏主持,江泽民讲了两个小时,他在会上明确表示:中央和我都投了赞成票。这分量足够重的了,令各位党员负责人印象深刻。

        4月3日,争论了近40年之久的兴建三峡工程的表决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现场人民大会堂进行。

        那一次历史性的表决场面永远地被载入史册,因为它的过程和场面非同——也许在中国全国人大会议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哪一次的表决这样引人注目,因为它太激动人心了,同时又争议得太激烈了。笔者当时作为某中央机关报的一名记者,也有幸目睹了那个表决过程——当主席台两侧的巨大荧光屏上显示出长江三峡工程表决的字样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同志起立宣布:现在表决,请代表们按表决器。

        很快,会议大厅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个人未按按钮的结果,获得通过了!

        那场面太令人难忘和激动了。无论是主席台还是大厅的普通坐席上,许多人相互击掌庆祝,有的紧紧拥抱在一起,有的在兴奋地抹着泪水……

        在欢呼的代表中,重庆籍的代表也许最为兴奋激动,因为他们都知道:三峡工程的上马,意味着重庆的地位会加速提升!

        接下来的好事、喜事,一桩桩地接连涌来……最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人3月下旬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了老领导,当年1月到了南方巡视,并且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给重庆人一个强烈的印象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迈得更快、更大。

        三峡丁程紧系着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换句话说,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需要三峡丁程。要搞三峡工程就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机构来承担这一重任,所以重庆直辖就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哈哈、哈哈哈……

        重庆人在朝天门乐得直叫:啥子美哟,这才是美哟!

        想听?

        当然。太想听了。

        好。

        在重庆市直辖之前,大家都知道天府之国的四川省乃中国第一大省,大到其人口最多时达1.119亿,是英国和法国的总和。这在西方国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中国就有这么大,人口就有这么多。60亿的全球人口,中国四川一省就达1亿之巨,这在中外行政区划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甘宇平同志对我讲,自从那次谈话后,他回到成都,就遵照省委书记谢世杰和省长肖秧同志的指示,悄然地进行着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材料,给中央写一份关于重庆从四川省分出去的具体方案。当时方案有两个:一是把万县、涪陵、黔江和当时的重庆市加起来,看一下面积是多少,经济状况是个什么样,粮食总量到什么水平,地下资源又是个什么情况,还有财政、人口、环境、社会等等综合情况。第二个方案是,除上面的万县、浩陵、黔江、重庆市加起来外,再加达县、南充、广安后,又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按照后一个方案,新分出来的四川省就只管川南、川西和甘、阿、凉三州1997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合龙于上午8时52分开始,至15时30分截流成功。图为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鹂总理来到截流围堰堤坝,向建设者们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新华社供图了。而川东、川北的较贫困地区就划归重庆,用肖秧的话说:这是王国藩穷棒子社。意思是说,新重庆市会承受太重的负担。

        1996年3月15日,李鹏请李贵鲜、肖秧到北京谈设立重庆直辖市的筹备工作问题。

        1995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四川省委,中央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张德邻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这一人事调动,让下面的人感觉到重庆直辖市的设立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央已经对未来的重庆直辖市班子安排开始布局。张德邻第一次出现在重庆时,让山城人民大有耳目一新之感,此人身材高大,说话洪亮,中气十足,又相貌堂堂,一副标准的东北大汉形象,与一般的重庆、四川男人相比,显得髙大得多。

        另一位蒲海清,重庆人对他太熟悉了:他是地道的本地四川人。他的简历,重庆干部中有许多人能背得出来:1961年考人重庆大学,学冶金专业,后分配到重庆钢铁厂。39岁时出任改制成公司的重庆钢铁公司总经理,1984年42岁时调任省政府工作,1985年43岁时当了副省长,是位作风朴实、对百姓极有亲和力的干蒲海清比张德邻晚一年多时间回重庆工作。

        6月,北京来电,令四川省主要负责人谢世杰、宋宝瑞和蒲海清及重庆的张德邻到北京开重庆直辖市筹备组会议。

        会议在总理李鹏办公处召开。中央宣布了张德邻为重庆直辖市筹备组组长、蒲海清为副组长的决定。不日,蒲海清被正式任命为四川省重庆市代理市长。而他仍担任四川省委常务副书记。

        1996年,是重庆建直辖市的关键一年。当中央决策要设立重庆直辖市后,一批批的中央领导趁考察三峡工程,陆续来到重庆。重庆人民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直辖市的热风已徐徐吹来……

        6月14~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木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带着6名副委员长考察三峡。

        7月上旬,成立重庆直辖市的问题,在四川省厅局级干部中正式传达。7月8日晚,李鹏与蒲海清通电话,问筹备工作进展如何?蒲海清回答:正在抓紧之中。

        7月1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就方案中的浩陵、万县两市和黔江地区的行政撤销问题,反映下面有些意见,主要是上述两市一地的一些干部思想有波动。李鹏与胡锦涛通话商量。中央政治局在作出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后,分工由李鹏和胡锦涛具体负责。胡锦涛回答李鹏,他认为重庆改直辖市后,下面的体制可暂不变动,可从长计议,以保持稳定。这个意见对后来稳定万县、涪陵和黔江两市一地的干部起了很好的作用。

        8月1日,江泽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新华社的内部材料,题为三峡移民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看完材料后他问李鹏不知情况是否属实,十分令人担忧。李鹏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我马上写一个详细的情况,再向你报告。

        三峡丁程和移民工作,紧连着重庆建市。李鹏在6天之后的8月7日,给江泽民回信,指出,三峡移民任务很重,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要使移民经费不出现或少出现问题,必须抓好4项工作,其中第一件就是加快重庆市的组建工作。

        1997年3月1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人们常常在说: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重庆直辖市,这个道理其他地方的普通百姓可能不是特别清楚,但重庆人一定非常明白。因为中央对三峡:程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百万三峡移民,仅这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和争论,就将对重庆直辖市建立的进程造成较大的影响。

        中央高层在1996年中,特别是这年的下半年至次年年初,为重庆建市所费的心血可谓巨大。

        9月5日上午,政治局常委会再次为重庆市的问题开会,江泽民主持。会上通过了重庆市从9月15日起代管万县、涪陵、黔江两市一地的决定,同时作出了王云龙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务副书记的决定。张德邻、蒲海清任原职。

        9月19~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同志来到重庆,同时考察三峡。

        20日晚上,蒲海清陪锦涛同志从朝天门上船去三峡。那时,重庆像个小县城,我们上船的路上灯光极暗,有的地方就根本没有亮光。当时感觉,建设重庆直辖市的担子很重。蒲海清回忆说。

        12月中旬,吴邦国到重庆,研究落实重庆经运行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次年1月下旬,朱镕基到重庆视察,再次听取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工作进展,而这期间,李鹏总理的10月17日之行无疑是让重庆人感到最特别和最带劲。因为李鹏总理此次考察重庆和三峡,一反常情,率了一个由多名国务委员组成的考察团,其中有国务委员李贵鲜、国务院副秘书长及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计委主任陈锦华、财政部部长刘仲黎、铁道部部长韩抒滨等。他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感到重庆确实需要中央的支持。

        张德邻和蒲海清心里最清楚。身为代市长的蒲海清是个务实和干事的人,他知道自己这一次该向中央伸手了一为100万移民,为100万领不到工资的工人,为300万贫困人口伸手。

        两天后,李鹏一行抵达万县后,又是参观工厂,又是视察城市建设面貌,急得重庆方面的蒲海清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下午3时,李鹏一行又登船东行。大江两岸风光优美,让中央来的财神爷们爽够之后,李鹏朝蒲海清笑笑,说:该解决你的问题了。随后,他把随同人员和重庆方面的负责人叫到一起,用一个小时回答重庆方面提出的要求。

        蒲海清一下提神了,心中的那双要钱之手开始伸出一总理,各位部长,各位领导,我们重庆的情况你们是清楚的,现在的一年财政总共才6自来个亿,而我们在建直辖市后将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保证几级行政部门能正常运转和100多万领不到工资的工人们的吃饭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300多万贫困人口的救助……重庆城市破破烂烂的情况你们也都看见了,所有这些都得要钱,就是一分不上缴,我们能否让直辖市正常运转起来,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更何况,我们每年还要向省里和中央上缴好几个亿……

        你就说你现在需要中央给你解决什么问题吧!李鹏打断蒲海清的话,让他直截了当说要求。

        机会到了。蒲海清立即提了一连串应当、应当……也许心里着急,他认为今天机会太难得,所以这位首任重庆直辖市代市长,一下向总理和中央各大财神爷提出了好几个请求,这些请求都是数字,而且都是以亿元为单位的。

        蒲海清,你不要说了!我知道重庆的情况,你们是需要帮助,可中央也有中央的困难嘛!李鹏忍不住打断蒲海清的话。

        可是总理,我们電庆这种情况,还要向中央上缴16亿财政,我认为负担太重,我的意思是我只同意交6亿……蒲海清也许因为一心想伸手,一个劲地掏着心头的话。

        6亿不行。你们上缴的这数是中央对重庆计划单列市经济提出的要求。某财神爷不客气地打断蒲海清的话。

        你这话放在以前说没错,可现在我们马上就是直辖市了,直辖市的情况跟计划单列市的建设规模和性质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请求中央……

        蒲海清,你不要再说了!李鹏再次打断蒲海清的话。

        蒲海清一愣,这回他一下清醒了,两眼溜圆地盯着总理和各大财神爷。有人用眼睛瞪着他,有人朝他笑笑,意思是说你蒲海清也太着急了。慢慢来嘛,我们商量着办,别让总理冒火。

        蒲海清不再说话了,看着、听着总理和众财神爷怎样答复。

        先是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表态:同意重庆开发天然气资源和建化肥厂。

        陪同考察的张德邻与蒲海清会意地对视了一下:计委这一支持不小,重庆天然气资源丰富,这是一笔不小的财源,同时能拉动相关产业。

        国务院副秘书长周正庆说:重庆城市建设的搬迁户补助,中央银行同意贷款给你们3亿元,先解决部分搬迁户的问题。

        好事。张德邻与蒲海清暗自高兴。

        财政部部长刘仲黎说:原则上答应对重庆增加财政返还,但增值税制度不能变。

        李鹏插话: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比较严重。对国家财政上返还的钱要用于企业改造而不是新建项目。这个问题,我请副总理吴邦国同志专程来一次重庆,组织召开一次老企业改造工程规划研讨会。

        好极了。蒲海清心里暗暗髙兴。

        李鹏看了蒲海清一眼,又说:我先从总理预备金中拿出1亿元给你作为建直辖市的开办费。另外从财政部补助你们6亿,由你们重庆方面自行分配处置。

        太谢谢总理了!这回蒲海清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因为他向中央伸手的基本目标达到了!

        铁道部部长韩抒滨说:万县至达州的铁路修建时,铁道部同意投人资本金3亿元。

        谢谢韩部长。张德邻和蒲海清朝铁道部部长又是点头,又是微笑。

        郭树言国务院三峡建委负责人,他表态:重庆设想要在万县搞个机场,我们支持,钱由国家计委出。

        好!太好了!这个下午,最高兴的是蒲海清,他的口袋里一下装得鼓鼓的……

        令他们感动的还有一件事:20日晚上,李鹏和夫人朱琳,亲手将中国三峡建设杂志社给他们的3000元稿费交给他们,说是请他们转交库区的希望小学。总理爱库区人民的拳拳之心,让张德邻和蒲海清等重庆人永生难忘。

        时至1997年,关于建立重庆直辖市的所有事宜巳全部具备,现在只欠国家最髙权力机构通过的东风了!

        2月19日,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去世当日,李鹏总理让秘书将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送达人民大会堂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处。

        3月初,举世瞩目的两会召开。

        3月14日下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提交代表们表决。其结果是:出席代表2720人,赞成2403票,反对148票,弃权133票,未按表决器36人。

        委员长宣布通过!

        人民大会堂内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特别显眼的是重庆的人大代表们,一个个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他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而欢呼起来。

        主席台上,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微笑着,与会场的全体代表一起鼓起掌来,长时间地鼓掌……

        这是值得记载的历史时刻!

        全国人大的表决是下午3点55分,而且时许的重庆市内已经鞭炮齐鸣,首先走上大街欢呼的是市晚霞秧歌队的20名队员……重庆人民沸腾了!

        3002万山城人民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重庆人民为了庆祝直辖市成立,选择了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直辖市党政各大机构的挂牌揭幕仪式。

        6月18日,1997年的6月18日,重庆各界在人民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挂牌揭幕仪式。

        同志们,重庆建立直辖市,意味着光荣的使命,意味着历史的责任,意味着很重很重的担子,意味着我们必须团结奋斗、艰苦奋斗……然而,我们有信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重庆直辖市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的新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以特有的磁性般的洪亮声音,向全市人民吹响战斗号角。

        专程前来参加挂牌揭幕仪式的李鹏总理,更是满怀期待而深情地说道:同志们,今天有机会参加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仪式,感到十分高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重庆3002万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和特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组织安排好三峡库冈移民,保证~峡工程顺利进行,建设一个繁荣文明的新型经济区;有利于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

        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许多革命先烈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在这里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我相信,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齐心协力,一个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的新重庆,将会出现在祖国的西南大地上!一定!

        一定!一定!一定!

        山城在回荡。大江在呼应。天地在颤动。

        重庆人在热泪盈眶中高唱祖国颂,高唱红梅赞。

        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的历史从此掀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