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世纪欧洲的四大史诗第44篇 北京的水

第44篇 北京的水

        

引言:北京与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最初的活动都离不开水。原始人类基本上都是择水而居,依水而兴,古代人类文明的孕育更是依靠水的滋养。古代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伟大的尼罗河孕育出古埃及文明,神秘久远的恒河则孕育出古老的印度文化。北京城孕育在古老的永定河的波峰浪谷和湿气氤氲里,在一片辽阔丰饶的永定河冲击扇平原上,原始时期的北京人类就开始了他们的进化活动。

        远古的北京,曾经是一个河流纵横,坑塘洼地遍布的地区。亿万年前东部地区的火山喷发和强烈的地壳运动,造成大面积山体断层和地貌的改变,环绕北京西北和北部的太行山以及燕山山脉就是这次地壳运动中被抬高隆起的,而在地壳断层下降的那些低地里,则淤积了众多河塘湖泊、坑洼沟淀。北京地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且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给河道的流向创造了天然条件,河流起于山区高地,流经低洼平原地区,最后通过海河流入渤海。有五大水系流经北京城郭: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大清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它们慷慨喂养两岸人民,造就了北京人的子嗣后代。发源于内蒙古和山西,大约起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永定河,则是最早滋养孕育北京的一条母亲河。

        古代的北京,能够成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跟它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它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原,往外延伸出去就是大海,踞之可守,战之能攻。《朱子语类》在论述北京“龙脉”风水时这样形容:“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种描述是以北京城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整体坐标,几乎就是从战略要务高度,来考察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从地图上来看,北京地处平原和山脉的交接部位,苍山环绕,平原宽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缓缓倾斜的大平原,向东150公里就是辽阔的渤海。整个北京平原为山脉所环抱,留下东南一面气口向海面敞开,外貌形似海湾,自古有“北京湾”之称。这个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城市,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它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北和东北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境内有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大清河、北运河水系五大河流贯穿,土质肥沃,物产富饶,风光奇秀。早在战国后期,燕都蓟城所在的北京小平原便与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一起被称为“天府”。范镇的《幽州赋》里说:“虎踞龙盘,形势雄伟。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元史》记载:“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此不可。”此语亦描述了北京优越的军事地理环境。它地处蒙古高原、东北平原与中原联系的交接点,西北、正北、东北三面环山,关隘众多,易守难攻。南面、东南面平原交通便利,能够迅速提供有效供给。盘踞燕关之地,向北可抵御外族侵扰,有效控制管理东北和西北边疆大片土地,向南可扼制整个江南经济命脉,此风水宝地,可谓统御天下之要隘也!

        怀揣“龙脉”、“天府之国”这些美誉,沿着那些江河山海源头不断上溯,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城的历史沿革中,水起着何等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不但依水而生,也是靠水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奔腾之水维系着整个城市发展的命脉,城市的发展兴衰与河湖改道变动相互影响彼此牵联。遥想远古时候的北京,那是怎样一个群山环抱、草木丰茂、水波浩淼的宜居之地!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在这片广袤的永定河冲击扇平原里择水而居,繁衍生息。他们农耕渔猎,钻木取火,将人类活动进化的足迹,遍布这片沃野。水流到哪里,人类的栖息地就会迁移到哪里。人类逐水而居,城廓封邑依河湖淀泊而建。人与水须臾不可离。水乃人类生命之所依,水乃文明进化发展之所倚。

        当人类文明逐渐成形,人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抗衡自然并可以改造自然之后,人与水的关系,就发生了转变,人从被动的“逐水而居”,转而变成水的“依人而动”,人活动到哪里,就把水的流向牵引到哪里。公元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后,封其弟召公奭在这里建立起了燕国,并在永定河的渡口之畔开始建城。北京城建城的历史就伴随着水利改造开始了。公元十世纪初,契丹族建辽,把这里定为陪都,改名南京,公元1125年,女真族灭辽而建金朝,正式于此建都,定名中都,北京城开始了建都的历史。都城大兴水利,引莲花河水建护城河,“引水贯都,以成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巍巍护城河,迢迢太液池,尽显皇都威严。中都城里灌溉、漕运、防洪、供水水网星罗棋布。

        到了1267年的元大都时代,“北京”一城正式得名,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城的发展达到它的鼎盛时期。都水监郭守敬得皇诏重新疏通扩建肇始于春秋时的大运河,使北京的漕运中心码头从京郊外围的通州直达城里皇城根底下,积水潭什刹海港口整日樯帆遮日、舳舻蔽水,全国各地尤其南方的物资贡赋通过海运和运河水上航道源源不断运往北京,京杭大运河使北京真正成了一座从水上漂来的城市,京都的繁华一时甲天下。清兵入关以后凡二百多年间,在利用湖泊泉水营造皇家园林方面却业绩突出,造出清漪园、静明园、圆明园等数十座皇家御苑,给世人留下宝贵文化遗产。清朝的另一个水利功效在于对永定河的治理。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永定河三家店下游两岸上筑堤坝防洪,使千百年来迁徙无定、善淤善决的那条叫作“无定河”、“卢沟河”的北京人的母亲河,从此河道相对稳定,不再频繁泛滥成灾。“无定河”被康熙御赐河名为“永定河”。

        民国时期,战乱频仍,北京城经济发展停滞,水利工程和古城面貌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叫做“北平”的这座城沉浸在一片喑哑凋敝之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的水利建设事业才取得长足发展,修建了密云水库等4座大型水库和16座中型水库以及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等满足城市供水需要,之后又逐步加强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完成城中六海【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清淤和古河道的改造。如今,古老的昆玉河波光粼粼,画舫舟歌,通惠河如一条玉带,莹莹闪动,熠熠生辉。过去的京都八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正在密布的水网滋润下一一重现。

        人类的发展进步可以达到无限,而地球上的环境水资源,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经千年,北京这座如今已是拥有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城市,如今也正面临着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对于生态的破坏,逐渐造成北京降水少、风沙大,土地沙漠化局面。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仅是北京也是全球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漫长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资源尤其是对水的掠夺性开发利用阶段过去之后,如今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重新意识到水是人类生存命脉的真理,也意识到水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作用。如今的京城各级政府部门正在加紧制定措施,加大力度开展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积极筹措以立法的形式保护京城水系不受破坏。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波光潋滟、碧水蓝天、水波流转、云淡风轻、秋水盈盈的现代化大都市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北京的五大水系



        北京有五大水系流经城郭,它们是: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大清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其中以永定河水系历史最为久远,对北京的影响最大。

        永定河这条北京的母亲河,最初不叫“永定”这个名字,而是叫“无定河”,历史上经常泛滥,迁徙无定、善淤善决,河水泛滥时常夹带大量泥沙冲刷河道,故而还有“浑河”、“浑水”之名,古时也称“小黄河”。自康熙年间筑堤固坝锁住河水之后,这条河的河道基本上再没有过大的变动,故康熙皇帝赐它“永定河”之名,君臣百姓子民皆期望它能“永定”而不滥发。然而,河水的真正“永定”,并不是在封建王朝和接下来的腐败黑暗的国民党统治时代,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于1951年动工兴建的官厅水库,锁住了上游来水,完善了整个永定河的流域规划。历史上一条曾经带来福祉和灾害的河流,至此它的盈枯涨落才真正的开始完全掌控在人类的手中。

        永定河原为黄河远古故道,大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距今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永定河系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位于东经112°~117°45′、北纬39°~41°20′,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自治区的43个县市,流域面积4701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953平方公里。

        永定河上游有洋河和桑干河南北两大支流。上游的北支洋河是永定河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内蒙古兴和县,由三条河流构成,即东洋河、西洋河和南洋河。东、西洋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南洋河发源于山西省阳高,三条河流于河北怀安柴沟堡附近岸庄屯汇流后称洋河。上游的北支桑干河是永定河另一主要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宁武管涔山北麓,上源为山西的元子河与恢河,两河于马邑附近汇合后称桑干河,河长437公里,流域面积26547平方公里。

        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至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称永定河。永定河穿越北京西山后出门头沟三家店,顺势流向东南,在天津附近经永定新河入渤海,在北京的流长为187公里,流域面积3168平方公里。

        永定河的上游,从源头至怀来,流经高原山区,几条支流汇聚,水流汹涌,河水挟带大量泥沙砾石滚滚而下,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中游自怀来至北京门头沟三家店,多峡谷曲折地带,水流湍急,落差增大,河水奔腾呼啸,更像一匹难以驯顺的烈马,常引发这里的山体倾泻泥石流频发。泥浆滚滚冲向三家店下游地区,致使下游河道堵塞水患水灾频繁。所以永定河自古就有“小黄河”之称。

        岁月悠悠,桑田沧海。永定河水的泛滥不仅改变了山峦地貌,也改变了河流沿岸的生物形态。永定河水从中上游冲刷携带的大量沙石屑物的不断填充堆积,致使北京门头沟三家店下游低洼地区逐年被淤塞抬高,经年累月,逐渐形成了巨大的永定河洪积冲积扇。这块河网稠密、土质肥沃的冲击扇平原,为早期的北京人类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后来的北京城廓就在永定河洪积冲积扇脊背的一侧形成了。

        历史上的永定河并不是顺风顺水沿着一条固定的河道奔流下泻。据尹钧科等《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中考证,永定河道在北京平原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摆动:“商代之前,河水出西山后经八宝山向西北方向流去,经今昆明湖再入清河,走北运河一线入海。后来约在西周时期,永定河主流从八宝山北摆至今紫竹院一线,经今积水潭沿坝河及北运河方向入海。春秋至西汉期间,河水自积水潭又摆向南流,经今后海、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向南流去,经龙潭湖、萧太后河和凉水河流入北运河再入海。自汉代至隋代期间,永定河已经移到今北京城南,即由石景山南流再东折,经马家堡和南苑之间继续东南流,又经凉水河和北运河入海。唐代以后,卢沟桥以下的永定河分为两支,东南支仍走今马家堡和南苑之间,南支沿凤河流动,并逐步西摆,后来南支成为主流。自清康熙年间筑堤以后,永定河变成今天的样子。”【尹钧科吴文涛:《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后,官厅水库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永定河的面貌和走向。这条古老的母亲河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被锁在了城市的外围,不再担负为北京城里提供饮用水的任务。官厅水库的水一度呈现半污染水质,主要用作北京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成为北京备用饮用水源,2006年,经过禁渔清污等治理后,官厅水库的水重新达标,成为继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平谷水库之后北京第四个备用饮用水源。

        千百年来,永定河水哺育了北京人民的成长,两岸人民在与永定河朝夕相处相依相伴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永定河的美丽传说。流传下来的有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王老汉栽种河堤柳的传说,冯将军严惩老兵痞的传说,麻峪村由来的传说,以及刘娘府的传说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它说的是关于今天北京石景山的故事,十分有趣。石景山又叫石经山、湿经山。据许用宾撰《重建石景山天主宫碑记》云:“山曰石经,又云湿经”。永定河水由门头沟三家店出发流入石景山地区,然后经五里坨、麻峪、庞村、首钢厂区等地向东南方向流淌。“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里讲到的是:想当年,唐僧一行师徒四人从繁华的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走到永定河石经山这地界时被眼前这滔滔河水拦住了。只见那水面上风高浪急,黑压压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行人根本无法泅渡。师徒四人正在着急,只见水里游来一只大白癞头鼋,原来它正是这一方永定河里的当地守官,寿数已经高达一千多岁。大白癞头鼋挺身相助,用自己的宽大的脊背驮着他们师徒几个渡过河去。老鼋并请唐僧到达西天见到佛祖后,在佛前替它打问打问,它们大鼋类物种寿数几何,大限何时能到,几时才能转世投生修成正果。

        故事说到这里,诸位读者就听明白了,原来这里演绎照搬的却是古典长篇小说里的情节,在里的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里,说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受阻,幸得河里一头大白癞头鼋相助过河的故事。不过,人家过的那可不是什么“永定河”、“无定河”,而是当时的车迟国会元县境内的通天河,在今天的陕西西北方向。

        北京地区的人们为何能将的故事挪到他们居住的永定河岸的石景山?故事的来源,皆因为石景山上如今留下一个晾经台。说是唐僧从印度取完了经回来再路过永定河时,又是大白癞头鼋来迎接他们并驮送他们过河。游到半路,老鼋问起托唐僧给打问的事儿时,唐僧这才想起给忘了问。老鼋一怒之下,把唐僧一伙掀到永定河里。河水凶险,师徒四人连滚带爬抓挠上岸来,险得活命,而那几大箱子经书却纷纷落入水中。悟空等徒儿又慌忙转身入水打捞,又将湿透的经书在岸边石头上晾晒。于是这里就成了“晾经台”。此后,人们便把唐僧晾晒真经的这座山叫做“湿经山”,这个叫法传来传去,传到现在就叫成了“石景山”。这也正是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里描述的唐僧取经回来后,经历的最后的第九九八十一难,真经落入通天河水中,需打捞上岸后放在岸边石头上晾晒吹干。

        “永定河”是不是那条“通天河”?唐僧取经有没有经过北京这块地方?“晾经台”和“湿经山”真是他们西天取经一伙当年晾晒真经的地方吗?其实,这些东西是不是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美好传说,丰富了北京的永定河文化,为研究北京的河流与生产发展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潮白河是北京的第二大河流,为流经北京市北部、东部的重要河流,同属海河水系。潮白河指的是潮河和白河两条河。潮河和白河进入密云县的河槽村附近汇合,始称潮白河。

        潮白河的上游潮河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古称大榆河、濡河,又称鲍丘【邱】水,因其“时作响如潮”而得潮河之名。它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草碾子沟南山下,经滦平县,从古北口流入北京密云县内,有安达木河、清水河、红门川等支流汇入,于辛安庄附近注入密云水库,在北京市境内河长72公里。

        潮白河的另一支流白河发源于河北省北部沽原县,靠近内蒙古高原之南缘的坝上地区,古代时曾有沽水、潞河、溆水、白屿河之称,因其河沙洁白,故名白河。白河经赤城县于白河堡进入北京延庆县境,东流经怀柔县青石岭入密云县,沿途有黑河、汤河、白马关河等支流汇入,在张家坟附近注入密云水库。

        据《密云县志》记载,古时潮河与白河两条支流在顺义的牛栏山附近汇合,由于人们对河段的开发利用致使河流改道,后来两条支流改到了密云县的河槽村附近汇合,汇合后的河水始称潮白河。潮白河全长467公里,流域面积19559平方公里。潮白河上游山区谷深河窄,水流湍急,平原地段河道河床较小,河谷开阔,多沙川汊河,易发水患。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开始挖潮白新河,由河北省香河县引潮白河水经黄庄洼、七里海入蓟运河后到北塘入渤海。其后又修建了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5座中型水库、33座小型水库,控制山区洪水,并以密云水库为引水源,开通京密引水渠,成为向北京市区供水的主动脉。

        大清河也是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大清河分南北两大水系︰北支以拒马河为主,南支是由唐河【滱水】和潴龙河水系汇入白洋淀,后东流称为赵王河。赵王河和拒马河至新镇汇合后始称大清河。大清河流至第十六堡附近与子牙河汇合,经西河闸至天津入海河。

        大清河水系的北支——拒马河,干流长254公里,经北京市的干流长6l公里,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拒马河古时也称“涞水”、“巨马水”、“巨马河”,金以后始有拒马河之名。拒马河发源于河北省的涞源县西北的太行山东麓,向东北流,在涞山西北入北京房山的西南部,出北京房山境后,在河北纳入大石河,又经小清河、白沟、白洋淀、大清河入海。大石河发源于百花山的南麓,向东流至漫水河出山,折向南流入平原,沿途汇入马刨泉河、周口店河、夹括河,在河北省涿县入北拒马河。小清河发源于北京丰台马鞍山东坡,到河北省涿县入北拒马河。

        拒马河上游多河谷泥沙,下游形成冲击扇平原,留下大量远古人类活动遗迹。拒马河流域有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及北京最早的建城遗址西周琉璃河燕国都城遗址。这里是北京早期人类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拒马河”名称的由来还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晋朝时,羌族首领石乐率领百万雄师来犯,守护将军刘坤只领十万精兵在拒马河岸阻拦。夜黑风高,拒马河水流湍急,地势险要,加之双方兵力悬殊,刘坤一看无法硬战,于是便命人连夜砍来树桩,将树桩钉进河里,桩与桩之间缠上绊马索,使其全部隐藏水中,静待来犯之敌。次日,当石乐百万军队冲至河水当中时,只见那马匹纷纷被树桩马索绊倒,滔滔河水之中敌军人仰马翻,淹死无数,到处哭喊声一片。石乐自己也被困在了河水中央,奔突无门,愤怒绝望之际,一口鲜血喷出,径自落水身亡。是役,守护将军刘坤大获全胜,演绎了一段以少胜多的古代战争传奇。“拒马河”也从此而得名。

        北运河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大运河的北端,它的上游温榆河,是源于北京境内的唯一河系。温榆河古名湿余水、温余水、榆河等。发源于燕山南麓昌平县居庸关,全长47.5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温榆河的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及南沙河组成。东沙河上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老君堂沟;北沙河,元代称“双塔河”,古代曾为漕运河道,上有虎峪沟、关沟、兴隆口沟、白羊沟、柏峪沟及高崖口沟;南沙河上有周家巷沟。三条沙河于沙河镇汇合后称温榆河,又纳蔺沟河、清河、坝河,流向通州界,通州北关闸以下始称北运河,在牛牧屯出北京市入天津境内,在屈家店汇入永定河最后入海。北运河是北京五大水系中惟一常年有水的河流。

        蓟运河上源有两支,一为州河、一为泃河。泃河在北京市最东部,河道横穿平谷境内。泃河发源于河北兴隆县跑马场乡和茅山乡,向南流经天津蓟县北部罗庄子,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先后纳入错河和金鸡河,再折向南,流出北京市,在河北省九江口附近与州河汇合,始称蓟运河。蓟运河全长206公里,流域面积1712平方公里,在北京市境内总长66公里,流域面积952平方公里。

        蓟运河在北京市的流域面积非常小,而且此地旧时并不属于京城治地,此流域的皇家建筑十分稀少。战国时期为水运渠道,民国初年加深后在平谷县内设寺渠、芮营、英城三个大渡口,直到1939年以前是平谷地区与外地交通的的唯一航道。1958年平谷县划归北京市后,在泃河修建了城下水闸、海子水库和三河分水闸。海子水库现在是风景秀丽的金海湖公园。

        除了以上介绍的北京五大水系外,还有许多水系以外的较小河道,对北京市的土壤、气候、皇家园林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如发源于大兴区团河的风河,发源于延庆县东北部山区的妫水河,发源于顺义木林乡的箭杆河,发源于海淀香山一带的清河及支流小月河,发源于卢沟桥乡水头庄的凉水河及支流莲花河,发源于海淀万泉庄的万泉河,发源于朝阳区左家庄的坝河及支流亮马河等等。

        

二、北京古代的水利工程



        北京古代的治水用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灌溉,漕运,宫廷用水【包括打造皇家林苑】,以及河流的防洪治理。

        在北京未成为建都之地以前,作为诸侯国都邑的北京的水利工程,多限于引水开发、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方面。辽代将北京作为陪都、尤其是金定都北京建中都以后,提供清洁甘冽的皇城的饮用水和开辟水路运输通道就成了首要任务。为了将全国各地物质贡赋运往首都满足城市需要,开凿运河进行漕运进行得轰轰烈烈。金水河、通惠河、积水潭、京杭大运河的修建,都是皇城尤其是元大都修建之后的功绩。清廷在北京西山脚下大规模打造皇家林苑,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京城水系。而对永定河的筑堤修坝疏浚改造,也是历朝历代要做的一件水利大事。经过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治理,北京形成了以通惠河为主线串联城区河湖,涵闸节制、河湖连通环绕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北京城市水系格局。

        北京历史上被称过蓟、幽州、燕都、幽都、燕京、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宛平、北京。“北京”这个称呼,源自明永乐十八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当皇帝后,从南京【应天府】迁都于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在“龙兴之地”这里建北京都城。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按照中国古代相学的说法,“大凡都邑城郭,总要依江河湖泊而建,或引水穿城而过,或左近临水而建,正所谓水旺而气脉足。”公元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殷商灭亡后,封立了大功的弟弟召公奭于此,召公奭遂在这里建立起燕国,并在永定河的渡口之畔开始建城。北京城建城的历史就伴随着水利改造开始了。幽州重地,为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必经地带,彼时沼泽遍地,河汊湖淀交错,永定河及高粱河之水肆意纵横,交通运输乏路可行,只有沿西山山前地带过永定河,才成为陆行通道。燕国的选址便择在了渡口之畔以利生存。百多年后,燕国势力强大,吞并了毗邻的蓟国,并将自己的都邑转移到原蓟城的中心今宣武门广安门一带,自此古蓟城就成了燕国的首都,燕在此立都近800年。

        燕国时期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治理都非常有成效,他们不再像古人一样被动地依水而居,服膺于水,而是主动出击,变害为利,利用河流灌渠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人们认识到对于那些时常泛滥的河流来说,像过去那样一味在上游拦截堵塞是不行的,那样就会造成下游河流的枯竭,田地荒芜,饮水失源。如果能够有效地将河水引流,开发利用,则会细水长流,百川流旺。“引之则长津委注,遏制则微川辍流”,拦截堵塞和引、输水控制技术应该相辅相成,“水德含和,变通在我”,将主动权牢牢控制在人的手中。根据这个理念,那时候的北京人,就能够有效地利用拒马河、大清河开凿了督亢灌渠,引水灌田。督亢灌渠的水流灌溉今天的北京房山、良乡及河北省涿县、涞水县一带的农田,使这一地区土地肥美,良田千顷。战国末秦王嬴政雄心勃勃欲灭六国,不断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派荆柯去刺秦王以解除亡国威胁。英雄刺客荆轲在勇士秦舞阳陪同下,就是从这里出发,除了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姓仇人的人头外,另外带上的就是秦王垂涎已久的燕地督亢灌区千亩良田地图。刺杀秦王的匕首正藏于此图内,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结果秦王赏图时,“图穷匕首见”,荆轲动作稍慢了点,使秦王脱身并反剑来砍,最后荆轲自己葬身于大臣侍卫乱刀之下。荆轲献图行刺的计划虽未得成功,但留下了历史上一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事。秦国最后还是灭了六国统一中原。燕国灭而督亢灌区却留存。千百年来历经朝代变迁,这项水利工程仍在不断地修复中继续发挥着灌溉效益。今天北京房山区的部分灌区,依然是在古渠道干线上结出新实。

        东汉时期,北京地区已经能够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开始栽种水稻。渔阳太守张堪,在狐奴县【今顺义】利用沽水【今白河】和鲍丘水【今潮河】,开稻田8000顷,使周围民众致富。老百姓传诵歌谣说:“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三国时期北京地区水利工程最大的功绩是沟通了蓟城东西两大水系,将高粱河与潮白河接通。三国时期,当时魏国的守官刘靖为了解决蓟城北部的灌溉问题,于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年】在梁山【今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上建造了北京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戾陵堰拦水大坝,又在这座拦水坝东部建了车厢渠。“戾陵”是汉武帝的儿子刘旦的陵墓,因其生前暴戾成性,后人称他的坟墓叫“戾陵”。拦河大坝正位于刘旦陵附近,故称戾陵堰。车厢渠是位于拦水坝前的人工引水河道,从戾陵堰前分出的河水沿着今天八宝山北侧东注,在蓟城北部导入北高粱河。十几年后,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由樊晨扩建重修了戾陵堰,使车厢渠水的流量加大,同时在高粱河上游增开一条水道,向东入温榆河,再东注潞水与潮白河接通,从而使蓟城东西两大水系相通相接互通有无,创建出北京水利史上网状连接的城市水系构造分布。戾陵堰和车厢渠引水灌溉蓟城周围一万余顷农田,以后经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刘靖之子骁骑将军刘弘以及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幽州刺史裴延倦不断修治和加固改造,这一灌溉工程一直发挥效益使用到唐代,前后延续使用达400余年之久。

        隋唐时代,北京城对水的利用除了农田灌溉外,城市外围已经开始大规模漕运,开启水上运输通道。隋朝时,涿郡蓟城为重要边关要塞,是北上征辽的大本营。隋统一后,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南接沁水通黄河,北连卫河通桑干【今永定河】,沿着这条运河可到达涿郡蓟城南部,大约在今天北京城南凉水河附近。这也是当时隋朝大运河到达的最北端港口。三年之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大运河首航,征伐辽东的物资,从江准以南地带及首都洛口运至涿郡,载满米粮货物的运输船只樯帆遮日,绵延千里,场面蔚为壮观。

        到了唐朝,唐太宗东征高丽,以幽州为集结地,委韦挺为馈运使,八百里水路自桑干水抵卢思台作漕舻转粮。唐代泃河水运十分繁忙,边关戍守的大量军需物资,通过鲍丘水从泉州口入泃河,直达檀州【今密云】,“漕运辎饷供应,舣泊舳舻蔽水”,每天都有数十艘帆船往来。唐李清云《泃河渡》诗云:泃河流古今,云帆漫水来。鸟冲鱼儿遁,波涌堤岸拍。军粮积如山,车马运征埃。边关用武地,供给亦劳哉。可见其渡口码头漕运的繁忙景象。

        

2.北京城建为帝都以后的水利状况



        从辽代开始,北京开始了作为陪都和都城的历史。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升幽州为南京,作为辽代的陪都。南京城中心在今宣武门一代,引城西的西湖【莲花池】水供皇宫之需和建护城濠。城里大小湖泊密布,城东通州的张家湾以南过去是方圆百里的延芳淀,与城北瑶屿岛【今北海】的山水琼景,都是君王巡幸休闲胜地。

        陪都南京城里与水有关的大事一是修成“萧太后运粮河”,另一件是辽与宋军的“高粱河大战”。辽代时,与北宋连年征战,陪都南京战事连连,所需军辎粮草均从东北海上运来,经北运河水运到通州,再从通州运到南京城里。旱路交通,所费数日,不及供给。辽圣宗时期在萧太后的指挥下,开始开通水路航道,把从通州到旧蓟城的一条旧河道加宽加深,然后与护城濠接通,货运船只从此从通州直达城下。后来人们把这条河叫做萧太后运粮河。

        辽保宁十一年【公元979年】,辽军在萧太后的指挥下,与北宋在幽州西北的高粱河一带打过一次“高粱河大战”。据考证,大战的主战场当在今德胜门沿高粱河至铁家坟一带,旧时是高粱河河道北支,上源来自石景山附近的古永定河段,由今凉水河入通州的潞水。双方都投入兵力几十万,宋军大败而归。宋朝为防止辽军南侵,还在蓟城南部的白沟河【拒马河】以南挖掘坑塘拒马,设置防隘。诸多坑塘渠道连成水乡泽国,不仅成为安全屏障,同时也减少了水患的发生,为白沟河以南的农业生产灌溉提供便利条件。

        金代于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将今北京西南部宣武区一带的辽南京城扩建为中都城。金定都中都以后,依然依莲花河水系而建,首先要扩大皇城规模,凸显帝王威仪。金代将原先在城外流淌的莲花河【也称洗屿沟】圈入城中,将莲花河上游莲花池水加以改造,使莲花河水充盈贯穿都城流淌,改名称为“金水河”。皇家御花园、皇家太液池、及护城河用水均来自金水河。这种引水入皇城的传统建筑布局,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北京紫禁城内外均有一条金水河,河上均有白色石桥,一座在故宫太和殿前,一座是天安门前金水桥,符合中国封建传统中皇宫应“引水贯都,以成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之皇宫建筑模式。

        金代定都燕京城建中都后,也曾开凿过运河。当时中都城所需要的日常用品及军需物资,从南方及东北运到通州后,主要是从张家湾通过辽代的萧太后河运进中都城里,但是旧时的萧太后运粮河河水日益枯竭,已经很难满足运输所需。于是金世宗皇帝于公元1171年就下令开凿金口河,引永定河水以济漕运。金口河西接永定河东岸,上游利用高粱河西段旧道,至八宝山北侧又沿三国时挖掘的车厢渠旧道东行,到西郊半壁店附近离开车厢渠转西南,经今玉渊潭向南进入中都城北护城河,后出东郊,与萧太后河相连。

        因运河引永定河之水,河道经常淤塞影响通航,据《金史》载:“积滓成浅,不能胜舟”,于是在公元1187年废置不用,只留下了一条储水的沟。当时还在金口河下游开凿了闸河,它便是通惠河的前身。1205年改从白莲潭【今天什刹海一带】通过高粱河引水,白莲潭上接玉泉山及西山一带泉水,下入中都北护城河东入闸河,粮船可直抵中都城下。但是上游泉水水源有限,水位浅,托不起大船,船从通州进来,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城里,每年只能航运春秋两个季节,一到冬季结冰和夏季暴雨就得停航,这条河道运行时间不长,金迁都开封后即遭废弃。

        金代城内运河航运的功能虽不久即废,中心区域白莲潭即今什刹海一带却繁荣起来,金代在这片宽阔的水域上大兴土木修建水上林苑岛屿,即今天北海公园的前身,其中有琼华岛【今北海公园白塔所在处】、瑶光台、瑶光楼【今北海团城】,建造了大宁离宫【万宁宫】,成为世宗、章宗休闲游幸之地,也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皇家宫苑建筑遗产。

        蒙古人占领燕京城后,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选定在白莲潭【今什刹海】一带,以金代留下的万宁宫为中心新建了一座大都城。宫廷用水采取专用渠道,直接从京西玉泉山引水入京城为金水河,特供皇家御用。并下禁令,严禁在玉泉山砍柴狩猎,河水亦不许垂钓泛舟,金水河严禁洗手等等,严格保持皇家用水的清洁。

        据《元史·河渠志》载:“金水河其源出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门之南水关入京城,故得金水河名。”元朝政府命令将这玉泉山和香山一带的诸泉水汇集起来,接入专门修砌的一条水道,经和义门【西直门】南水关进城后,在今赵登禹路北口南折,顺赵登禹路和太平桥大街南流,到了后泥洼沿西斜街东流,又经甘石桥继续东流,到了灵境胡同中部河水分成两支,一支沿皇城墙西侧北流,过了厂桥继续东流,在今北海公园的万佛楼之北、九龙壁之西南处入太液池【今北海】;另一支继续东流直接入太液池。从太液池南部开口将水引出,过承天门【明清天安门】的周桥【明清金水桥】下东流,在今南池子南口与通惠河接通,然后南流出城。

        为满足元大都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物质需要以及对外防御的军需,迫切需要更加便捷的运输渠道将各地给养源源不断输送进京。开挖运河扩大漕运成为当务之急。元都水监郭守敬实地考察后,认为金代废置的金口河河道仍有开发利用价值,上游可连通西山,下游可以接通京城往南的漕运,只要修整设计得好,应该是不惧洪水来袭的。于是郭守敬向皇帝上奏折建议将金口河重新开通。得到批准后,开始动工,并总结金代开金口河失败的经验,在河道设计上采取措施注重防洪疏淤,在金口河西边增设溢洪通道,西南部扩大其水面,使水流平缓,以防止由于水道过于狭窄而堵塞上游涨水之时涌来的洪灾。

        郭守敬重新开通金口河引永定河水漕运后,西山上的木料、石料,通过这条河道运到了大都城里,为首都的建设发挥了作用。金口河漕运使用了三十年。直到元大德五年,卢沟河又一次发大水,郭守敬担心水流湍急冲破金口河堤岸毁坏下游村庄和城市,于是命令将金口河上游用砂石麻袋包堵住,将河道关闭不用。

        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做的另一项水利措施是将金代以前的从外围流到通州张家湾的旧漕运河加以利用,连接上从通州到大都城里的水路,开掘坝河漕运水道。他在给朝廷的奏议里写道:“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岁可省僦车费六万缗”。坝河利用了高粱河一条故道之水作为上源,西起光熙门,往东经今太阳宫、酒仙桥、东坝、楼梓庄等地,在沙窝村南入温榆河,加大在城里段的运营能力,使漕运物资能达京师。到了元至元十年至十五年【公元1273—1278年】引玉泉水做金水河特供皇家使用后,漕运河道的水被分流,运营能力受到影响。不得已,又拦河筑坝,因河中筑了七道拦水坝,故又称“阜通七坝”,建设梯级水面,分段驳运,年运量一度达到八十万石。可惜水源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影响运输的一大障碍,到了元至正九年以后,坝河水流枯竭河床淤积,行船能力减弱,船只时常被困,外地来的运输船已再难到京城。

        寻找新的水源连通大都城里的漕运,成为郭守敬面前的一大紧迫任务。都水监郭守敬又随队出城勘察,踏上寻找新水源之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当郭守敬一行勘察队伍来到北边的昌平城东部时,发现这里有一处汩汩作响的泉眼,水流涌旺,常年不断。这就是昌平北山的白浮泉。经过科学勘测和缜密考量,郭守敬拿出了一项修治都城运河水道新的计划,提出“引北山白浮泉山,西折而南”,沿途汇集十余处泉水入瓮山泊【今昆明湖】,经长河、高粱河,“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即金代闸河】”。

        郭守敬计划将京北昌平白浮泉水沿今天的京密引水渠路线导入翁山泊【昆明湖】,然后在翁山泊南端开出一条水道,经和义门【今西直门】北水关将水引入海子【今积水潭后海】。海子的水从今地安门桥处向东流出,在马尾巴斜街南折,过了东不压桥又沿皇城外侧南拐,顺皇城东墙外一直向南流去,在正义路南头出大城后又东折向通州方向流走。大都城里能被这条水道完全贯通。这就是成为京杭大运河直达北京城里段的北京通惠河。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运河城里段的工程开工,两万余军民浩浩荡荡进驻工地。郭守敬亲临指挥,工程设计和施工完全是采用科学化作业,在水利工程学上采用修建“笆口”解决引水与防洪矛盾,利用上下船闸控水来调整船只过闸与节水的矛盾,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水利技术。在运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二十四座水闸。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最初全部河段的二十四座船闸都是就地取材,全部为木结构闸,运行十多年后逐渐改建为砖石结构船闸,更加坚固耐用。

        运河工程日夜兼程,仅用一年时间,就开凿好从昌平白浮村至通州张家湾一条长64里104步【元制】的运河河段。据《元史·河渠志》里的记载:郭守敬设计兴修的京杭大运河大都城里河段,源出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此河“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约一百六十四里。”这段运河通航后,南方的贡赋稻米和其它物资源源不断运来,船只络绎不绝,可以从通州张家湾直达都城中心的积水潭,积水潭成了船只汇聚的大码头,整天熙熙攘攘,一片盛世繁忙景象。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返回大都,途经积水潭,但见“舳舻蔽水”非常高兴,于三十年之秋,赐运河名曰“通惠”。“通惠河”从此成了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条河。它不仅将物资集结到京,每年运送漕粮即达二三百万石,加快了北京都市建设,对沿途的历史风物都带来深刻的影响。通惠河两岸的漕运文化,积水潭文艺中心地段的形成,都跟这条河流有密切关系。通惠河的开凿成功,还使昆明湖成为北京最早的具有调蓄功能的水库。白浮泉等泉水通过白浮翁山河引入西湖【昆明湖】蓄存调节,而后通过长河、高粱河引入积水潭,昆明湖对通惠河水量起了非常大的调蓄作用。

        明代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九年正式从江苏南京迁都北京。明朝建设北京都城,认为元大都所在的城北地区不甚安全,无法有效防范北部来犯者,于是就把元代北城垣向南收缩五里,在今天的安定门东西一线重筑大城,重新开挖护城河。原先元大都在北土城路外的护城河逐渐成为废水沟。明代将城址南移,将连接什刹海到南水门的通惠河一段河道——御河给圈在了城内,从此,从通州开来的漕船不能再直通积水潭什刹海,而只能停在城外东护城河上大通桥。北京通惠河起点改在了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大通桥至二闸一带成为码头,二闸一带逐渐成为货物运输繁忙的港口,每年航运粮食最高时可达640余万石。粮食再运到二闸附近的朝阳门储存起来,朝阳门那时也叫“粮食门”,至今仍还留有很多粮仓的名字如“海运仓”、“北新仓”、“禄米仓”等。

        通惠河的二闸也叫庆丰闸,也是修于元朝郭守敬当监水官时期,他在这段河道上修建了五座闸,从东便门起到通州,东便门大通桥的大通闸为头闸,往下庆丰闸为二闸,三闸高碑店闸、四为花园闸、五为普济闸。普济闸往东就是八里桥,过了八里桥,就是通州北门的水码头了。

        元大都时期,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什刹海】成为大运河的最终码头时,岸上店铺林立,潭中舳舻蔽水。到了明朝,掐断了积水潭同大运河的联系,转而将漕运码头中心改到城外的大通闸至二闸一带。二闸这里就逐渐繁华起来,形成“漕艘千渡”景象,并成为古燕京八大景之一。

        说起来呀,这个“二闸”呢,就是今天北京著名的国贸大北窑CBD中心商务区所在地。它的繁华地位,就是由明朝时期由于城内运河改道而开始确立的。早年间老北京有个俗话,叫做“要喝茶,上二闸”。通惠河二闸庆丰闸这里每天熙熙攘攘,货船装卸、亲朋折柳相送、百姓遛弯听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通惠河二闸两岸秀美景色,常惹人流连忘返。从明至清,一直到民国时期这里又成为老北京著名的风景点之一,二闸一时也名满天下,几乎取代了原来积水潭一带闹市中心位置,夺了它“燕京秦淮河”之名。清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中曾有描述:“……其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青,间以公主山林颇染逸致,故以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情爽气各任其天,是都人游幸之一”。这里是百姓踏青游玩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聚会之所。到野茶馆歇脚喝茶,听听评书相声,还有那些闲着没事出来掬蛐蛐的、粘知了的、熬鹰的、押鸟的、带孩子招老千玩的……都汇聚在这里。据说大文豪曹雪芹当年就经常和朋友来庆丰闸南的“望东楼”来饮酒赋诗。

        明代对于元大都的改造,对水系影响最大的要属通惠河的城内段。原通惠河漕运码头——积水潭什刹海一片水域与大运河隔断之后,这里就成了皇城外的一处湖泊景点,遍地种植莲藕稻米,修建湖亭水榭,秀色迷人,俨然一片江南水乡。元朝时的这一代勾栏歌台酒楼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换之以达官贵人的别墅花园,王府宅院。没过多久,这里已经是垂柳依依,波光粼粼,“遮天映月无穷碧,接天莲叶无穷碧”,逐渐成为京城最好最贵的地段,谓之“城中第一佳山水”。连接后海与前海的银锭桥,桥身为倒银锭形,站在上面可以遥望西山景色,成为老北京城中八景之一“银锭观山”。

        明代在元大都基础上重建北京城,拆除了元代故宫的全部建筑,重建一座新的皇宫。他们在新建的宫城外开挖了一条宽52米、长35公里的护城河环绕,也称筒子河,将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向南部扩挖,并建瀛台,形成北海、中海、南海皇家林苑,还把太液池的水引进紫禁城里,起到防火和调节紫禁城里小气候的作用。明朝又在城外开挖了东护城河、北护城河、西护城河和前三门护城河。此后扩建南城,又开挖了南护城河。

        元末明初,积水潭水源上游的村庄、人口增加,大量开垦,导致河道淤塞,积水潭的来水渐渐减少,明初浮白渠干涸,高粱河上流水源匮乏,于是明政府又重新疏浚了西山入昆明湖的水道,通西山、玉泉诸水以济高粱河。同时,由于个别地区拦坝蓄水等水利工程修缮不利,城里低洼地带经常会出现暴雨时堵塞水流不畅、污水横流场面。明政府又挖掘了大量的排水沟、减水河,以保证城内的水质水量和排水通畅。著名的北京金鱼池龙须沟、北京三里河等都是这一时期开挖的地上排水沟。

        清王朝占据北京城里后,北京城区和河系没有大的变动,基本沿用了明朝时期的皇城宫苑和水利设施。清王朝治水的两个功绩,一是利用西郊海淀一带泉水、湖泊,疏浚西山水源,建造皇家林苑。二是治理了长年泛滥的永定河。从康熙到乾隆100余年间,在西山香山和玉泉山一带修成举世瞩目的三山五园风景区,即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颐和园】及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清代继续利用通惠河漕运,并疏浚护城河,使大通桥的漕船直达朝阳门和东直门。为了将粮米运往八旗军驻军屯守的城北部海淀和清河地区,清朝从自康熙年间【公元1707年】起,开通会清河,从水磨闸起,经过沙子营,一直到通州石坝上,中间建起七道闸门,将粮食由通州通流河【北运河】运到本裕仓,并在清河镇上建起150余间粮仓。

        对泛滥无常的北京那条母亲河——永定河的治理,成为历朝历代政府的一块心病。清朝加大了对永定河的治理力度,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曾一度有人想到从河流上游开始治起,大学士高斌在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洋河、妫水河三河交汇处修建了两道堆石坝,以控制减缓通往下游的水流。实际上这已经是兼具了水库的功能。只可惜,石坝的设计科学性较差,只做硬性拦河堵截,未设溢洪排水通道,三年后当上游大洪水来袭时石坝随即被冲毁。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在永定河三家店下游两岸筑堤建坝,规束河道,使河床不再漫溢,水流只能沿河堤中间河道流出。河道相对稳定,康熙皇帝心里高兴,以为从此天下太平,遂御笔一挥,将历代称为“无定河”、“卢沟河”的一条大河赐名“永定河”。清朝雍正年间还在永定河卢沟桥上游1580米处建了24级水志,测报永定河水情,以水志水位涨落向下游传递水情。水志现在仍保留14级。此举仍不能挡住永定河的泛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永定河才得到根本的治理,官厅水库的修建才使永定河真正变成一条太平河。

        

三、古代京杭大运河对打造老北京文化的意义



        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从东周春秋末年开始修建,至隋朝时期连通到北京境内,元朝在北京建立大都将大运河取直不再绕道洛阳而直通北京,郭守敬又在城内修建通惠河将大运河漕运码头直达皇城中心积水潭什刹海,“南北大运河”始成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此后,又经过明清两代进一步疏通运用,大运河造就出独特的北京运河文化,使首都北京城里的面貌显现出不一样的气象。老北京有一句谚语,说是:北京城是从运河上漂来的。这话的确不错!不仅仅是皇城根居民的吃穿用度、稻米丝绸、茶叶水果等一应物件贡赋从南方大批地运来,就连建设皇城的建筑材料金丝楠木、陶土金砖等也一一用漕船从运河拉来。最早通航的港口北京通州一带从金代开始至以后八百多年间形成富有特色的漕运仓储文化,元大都时代的积水潭码头周围形成北京乃至全国的文艺中心,著名的元杂剧的兴起跟那里的勾栏食肆酒楼歌台的繁华氛围有密切关系。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继永定河母亲河之后,对北京城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十倍、巴拿马运河的二十一倍,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

        如果从东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扬州附近修筑大运河最早的一段邗沟开始算起,经过隋朝的打造形成南北大运河,历经唐代航运的繁荣,到元朝打通京杭大运河北京城里段,至明清以降,末代封建王朝后期由于有了现代陆路交通而弃运河航运水路不用,大运河前后共持续了一千七百多年。它是连接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三,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的物资供给和南方经济文化中心的繁荣靠着这条航道勾连,通过它,南方的贡赋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元、明、清三朝将都城建立在北京后,“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这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朝廷就变得愈发重要。明朝和清朝更是在南方淮安府城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漕运机构,负责一应漕运事宜。足见京杭大运河这条南北运输线的重要性。

        大运河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时代修通了从首都洛阳到北方军事重镇涿郡【今北京市境】一段,大约在今天北京城南凉水河附近。隋朝时,涿郡为重要边关要塞,是北上征辽的大本营。隋统一后《隋书·炀帝纪》记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工程当年完工,全长950多公里。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卫河和永定河等自然河道开挖加深,直通涿郡。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的北段至此打通。三年以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大运河首航,隋炀帝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及征伐辽东的米粮物资从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水陆兼程,航行数日,最后抵达涿郡,视察北方军机要务。一时间运河里船只樯帆遮日,绵延千里,场面蔚为壮观。

        元朝将首都定于北京称“大都”之后,继续改造开发利用隋朝的大运河,将其北段部分截弯取直,使江浙一带的粮食物资不必绕道洛阳而能够直接运进北京。在北京城外围,元代修建了济州河、会通河两条人工水道,在大都城里,则修建了通惠河,连接通州码头与皇城中心的积水潭。济州河南起济州即今济宁南面的鲁桥镇,北到今东平县须城的安山,长75公里。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125公里。这两段运河开凿成功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北京通州。

        大运河在北京城里的部分则利用新修的通惠河连接起通州张家湾港口与积水潭什刹海。通惠河河水取源于北京北部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转,下汇诸多山泉,至瓮山泊——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湖,在这里汇集蓄调然后流出,贯通京城至积水潭,又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全长82公里。南方漕运船只络绎不绝可直达都城中心的积水潭,积水潭成了船只汇聚的大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凡。这条新的人工河道,于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秋,被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

        至元朝开凿的这三条水道贯通后,全长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工程全部完成,隋朝以来的南北大运河才真正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京杭大运河”,漕船北上直接达到了北京城。明、清时期,虽然将通惠河进城的终点站码头从积水潭改到了紫禁城外大通桥和二闸一带,大运河两岸仍然是京城最繁荣的地带。大运河的流淌,给古老的北京城留下一系列重要运河文物和非物质运河文化遗产。

        

2.北京城成为戏剧发祥地和演出中心



        从元朝时候开始,大运河北京城内段的开通,带来了首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粮船如织、舳舻蔽水的积水潭大码头,勾栏歌台酒楼林立,各种文艺演出竞相汇聚,久盛不衰。黄仲文《大都赋》说:“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树,选九州之秾芬”,恰如其分地说明当时大都城内的繁华景象。

        十三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大都北京城,经济繁荣,国运昌盛,良好的经济政治氛围带来了时代文化的繁荣。各种民间演出和宫廷演出活动繁盛,促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兴起——元杂剧。大都北京成为元杂剧的摇篮。继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艺史上又迎来了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那就是元曲的兴起。

        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谱写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佳作迭出,明星如林,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戏剧家和流传至今成为经典的优秀剧本,出现了一大批戏剧名角。元代戏剧繁荣的中心就在北京大都城内,众所周知的“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都是大都北京人。在今天的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内,有一元代古宅,相传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关汉卿的、《救风尘》、《单刀会》,王实甫的、马致远的【即《汉明妃》或《昭君出塞》】等,流传青史,至今仍久演不衰。除了这些写作名家外,还涌现出一大批演出名角。活跃在当时大都剧坛的著名女演员珠帘秀、顺时秀、天然秀、赛帘秀和燕山秀“五秀”名角,那更是粉丝无数,有她们在场的演出观众经常爆棚。有名家名角参与的演出,对于树立杂剧的地位、加深剧种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都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元杂剧在大都北京的演出地点,除了在宫廷里的演出外,胡同里的勾栏瓦舍和商业街的歌台酒楼更是民间演出稠密的场所。当时最为著名的演出地点有两处:一处是大都西城砖塔胡同,一处就是积水潭大码头的鼓楼外斜街。前者多勾栏瓦舍,后者则多歌台酒楼。

        砖塔胡同位于北京西四南大街西南侧,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在元、明、清三朝,砖塔胡同一带长期是戏曲活动的中心地区,“砖塔胡同”得名是因元代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的老师万松行秀禅师圆寂后,在这里修葺一座砖塔,周围街巷民居也随之得名。

        元代的砖塔胡同一带是戏曲艺术演出中心,即瓦舍勾栏【阑】地带。从唐宋时就兴起的民间娱乐演出场所,如今在元大都城内重现。瓦舍的规模很大,有十几座勾栏。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和腰棚【看台】。大的勾栏可容数千人,规模远超过今天的首都剧场或北展剧场。台上演员莺声燕语嘀哩流转,乐队铿铿锵锵锣鼓点齐鸣,台下时时欢呼喝彩与演员形成互动,演出场景一时热闹非凡。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里,用电影镜头再现了旧时北京戏园子里演出爆棚叫座的热闹情景。虽然说的已经是民国时代的事情,但民间戏园子的蒸腾气氛,仍是源于古时的勾栏瓦舍的排场和欢腾场面。

        砖塔胡同这个“胡同”的叫法,最早也见于元杂剧里。“砖塔胡同”一名最早出现在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和梅香有一段对白,张问梅:“你家住哪里?”梅曰:“我家住砖塔儿胡同。”关汉卿《单刀会》中,也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据学者考证,“胡同”的发音是由蒙古语中的“火疃”转化而来。元朝扩建大都时,把城内民宅按片分布,中间留有通道,这种通道蒙古语称“火疃”。也有人说“火疃”原意是部落、防火通道之意。后来,北京人把它读成了“胡同”。

        元代戏曲另一个盛大演出地点就是“斜街”,位于京杭大运河北京站的终点码头积水潭。斜街在海子【积水潭】东北岸上,沿湖水呈斜行,故名“斜街”。据《析津志》记载,这条街“率多歌台酒馆”。

        据说当时的海子,水深流阔,平展无际,能泊下吨位很重的漕船,沿海四周钟楼鼓楼一代,成为各种商品货物聚集交易之地。各种商业店铺米面市、柴炭市、服装鞋帽市、铁器市前人声鼎沸,往来者络绎不绝。这里不同于砖塔胡同里住的多是当地百姓,这个京城水路漕船大码头里,达官贵人、商贾人士往来居多,这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觥筹交错地点显然也就要高级些,多于客栈会馆、歌台酒楼中。众官人商贾人士酒酣耳热之际,应酬饮宴之中,咿咿呀呀要艺人献唱助兴必不可少。在这样一个高级娱乐场所,艺人演出段位是不是比勾栏瓦舍里的要高些?看官欣赏的心情是否也会有所不同?

        有元无名氏[般涉调·耍孩子儿]《拘刷行院》套曲,描写了海子旁边歌台酒楼里的演出情况:“[十三煞]穿长街蓦短衢,上歌台入酒楼。忙呼乐探差只侯,众人暇日邀官舍,与你几贯青蚨唤粉头。休辞生受,请个有声名旦色,迭标垛娇羞。”【《全元散曲》下册】一行达官贵人,入得酒楼,拿钱吩咐店家,去,唤几个有头脸的名角儿来给爷助兴。听起来,这类人的赏戏过程也像粗鄙的酒肉之徒,没太多品位的样子,充满风尘味。

        而诗人宋褧[望海潮]《海子岸暮归金城坊》词,描绘的则是另一番情调了:山含烟素,波明霞绮,西风太液池头。马似游龙,车如流水,归人何暇夷犹。丛薄拥金沟,更萧萧宫树,调弄新秋。十里烟波,几双鸥鹭两渔舟。暮云楼阁深幽,正砧杵丁东,弦管啁啾。淡淡星河,荧荧灯火,一时清景难酬。马上试冥搜,填入耆卿谱,摹写风流。明日重来柳下,携酒教名讴。

        这已经是典型的文人情调,蕴含风雅,已经是在描绘风月。它教人知道,积水潭也有另外的婉约风流一面。入夜的海子积水潭,波光荧荧,星河灯火,一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无论白日的游人如织、人声鼎沸,还是入夜的管弦笙箫、吴歌楚舞,积水潭戏剧文艺中心的风尘和风月,两相其美,相辅相成,打造出中国古代又一个文艺的繁华世代。

        北京积水潭文艺中心的地位持续了元明清三个朝代。从明清开始,通惠河重点码头转移到二闸,积水潭跟大运河失去联通之后,大码头忙碌漕运功能完结。但由于钟鼓楼就在附近,积水潭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区,达官贵人开始在周围兴建宫苑园林,别墅临湖,一时又是游船画舫,水榭笙歌,这里逐渐转化成了文人雅客游赏聚集之地。

        今天的积水潭后海斜街已经叫“烟袋斜街”了,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00多米。据清乾隆年间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清朝居住在城北的旗人多嗜好抽旱烟或水烟。于是斜街上开起了一家家烟袋铺,原先的“鼓楼斜街”也就顺势改叫“烟袋斜街”。

        如今的烟袋斜街两旁是众多风格各异的酒吧和个性饰品小店,成为后海一处著名景点。但凡来北京的年轻人,都要相邀到那里的酒吧坐坐小酌一番,欣赏一下当年皇家园林水波潋滟的后海风光,缅怀一下古时候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文艺风骚与风雅。

        

3.运河两岸的北京漕运仓储文化



        北京的通州是大运河最早在京城开埠的漕运码头。从金代开始在这里设港口以来,往后迁延八百多年间,在通州一带已经形成了以漕运为代表的北京地方文化特色,运河两岸留下了众多美景和美谈。像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的通州“开漕节”,著名通州八景中的“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等。几个世纪以来的漕运繁盛也影响周围百姓的民生,运河两岸留下无数世代漕丁和纤夫的后代。

        元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后,为加强北方军事力量,保证京城军民粮饷供应,朝廷通过海路、运河等航运方式,源源不断地从南方运输大批的粮食蔬果、丝绸茶叶等到京都来。如《元史·食货志》所言:“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予江南。”明代开始,京杭大运河每年把三四百万石漕粮押运进京,需漕船一万余艘,十二万余名军士负责运输。通漕的日子从每年春季农历三月初一至十月初一,共分十拨,按路途远近定下每拨漕船到来的日子,离得最近的先来,如每年农历三月一日始,北直隶【今河北】、河南、山东各运粮帮按次到达运河北码头通州,各帮卸下货物停留十日后迅即返航,回去准备第二年的漕粮贡赋;接着四月一日始,南直隶【苏北】、安徽等运粮船帮依次至通;五月一日,南直隶【苏南】、皖南按次至通。依此类推,有序不乱。河水封冻前最后一批船帮限定十月一日必须返归。清代沿袭了明朝的例制,通州的漕运一直延续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运河停漕时才结束。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开漕节这天,要举行隆重的开漕仪式,这也是古老的通州运河文化中,绵延到今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到了这一天,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关官员:朝廷户部侍郎、巡仓御史、巡漕御史、漕运总督、坐粮厅主事等要亲临现场,各省在通州的工商会馆主要负责人要到会捧场,通州地方官吏更要悉数到达,当地百姓数万齐集通州城东运河西岸,充当观众,也同时欢迎首批漕运粮帮船只到达。领导讲话致辞之后,台上由一壮汉装扮成“坝神”,双肩各扛一石粮食,两臂各夹一石粮食,伫立坝上,目迎头帮彩绸装饰的漕船驶进。台下这时鼓乐敲响,鞭炮齐鸣,声震寰宇。各种杂耍表演同时开始,舞狮子的、跑旱船的、踩高跷的,热闹非凡有如盛大隆重的民间庙会。

        开漕节过后,漕船日夜不息,穿梭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到张家湾一段河道上,河上一时漕艘栉比,舳舻遮水绵延数十里,遂形成通州八景之一——“万舟骈集”之盛况。

        除了供应京城数十万军民的粮食,修建北京城的大量砖石木材也都通过京杭大运河输送过来。如大城砖和金砖要数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生产的好,上好的木料主要来自江南、西南等。山东临清的贡砖颇为有名,当地烧造贡砖历史始于明初、停于清末,时间跨越五百多年。临清运河淤积土质好。当地称“莲花土”,细腻无杂质,沙黏适宜,烧成砖以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加之临清又是大运河天津—临清段港口,砖烧成后就可立即漕运搭解运往京师,于是有了“玉河秋水流涓涓,舳舻运转如丝连”的临清贡砖进京场景。临清贡砖撑起了北京皇城,不仅故宫和各城门楼要用临清贡砖砌盖,连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墓所用砖也绝大多数都来自临清。

        另一个生产贡砖的产地是江苏苏州。苏州一地因为澄浆泥锰含量高,砖的质地坚实缜密,扣之铿然有金属之声,故将苏地出产的优质青砖称为“金砖”。这种金砖烧一批就需要一年多时间,烧好之后走京杭大运河水路运进京城。自古有“苏州陆慕有金砖、聊城临清有贡砖”之说。跟临清贡砖所不同的是,临清产的贡砖用来砌墙,而苏州的金砖主要是用来铺地的。

        明清两代,北京大量的皇家古建所需的木材,均产自云贵川鄂等处的深山密林之中,那些金贵的“大木”、“神木”,都是通过大运河、通惠河运到京城的。在明朝通惠河二闸一带广渠门外百子湾路南【也就是今天的大北窑地区】有一个皇木场,是明永乐皇帝朱棣营造北京皇城时存放贵重木材的地方。从京杭大运河上运过来的木头,就临时仓储在那里。说起这个皇木场,老百姓中间还流传一个传说。说是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修北京故宫时,派工部尚书宋礼负责采伐准备木头。宋礼在四川大凉山【今沐川县】西边20里的黄种溪山上发现一批特大金丝楠木,向皇帝汇报过后,引得龙颜大悦,说:“此乃祥瑞之兆,天助我也!”随即将其中一棵最大的高六丈有余的楠木封为“神木”,由京杭大运河运进了北京城,存放在通惠河二闸也就是庆丰闸南岸附近。庆丰闸这片地方就成了皇家木材场。

        “神木”在通惠河边皇木场安家,没有被用去做建筑材料,而是作为镇物供奉,用来镇住北京城的东方,成为北京“五镇”之一。皇木场也成为“神木场”。后来,清乾隆皇帝亲自到皇木场视察,还写了两首《神木谣》:“都城东有巨木焉,其长六十余尺,卧于地,骑者隔木立弗相见也……”盛赞神木之雄伟。《神木谣》刻在了石碑上,立于御碑亭中。乾隆皇帝下令又建了一座砖木结构七间相连的大瓦房,把“神木”覆盖起来,为神木避风挡雨。

        神木场周围当年曾经出现过一座砖窑,有人在里面烧砖,整天烟雾缭绕,对皇木场的防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据说神木托梦向乾隆诉苦,乾隆皇帝知道此事后下旨废除砖窑,一律不许在此处烧制砖瓦。这也是今天北京“大北窑”地名的由来。此处是空留窑名不见窑。

        北京通州南部的张家湾镇,还有叫皇木场村和砖厂村的地方,当年是专门存放漕运来的木材和砖石的仓。张家湾还有一座明朝修建的城堡,专门用来保护漕运物资的。因为是将城堡建筑在镇子外,因而别具特色。如今的张家湾镇南面留存的一段古城墙遗址,厚近4米,高7米,真可谓是“铜墙铁壁”了。

        北京都城是靠大运河滋养和建设起来的,大运河造就了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运河成为老祖宗留给北京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水利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做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北京的水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取得巨大辉煌的成就。北京城解放初期,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人民政府为了尽快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北京城的发展建设,迅速收拾从清末至民国以来内忧外患、战争频仍给北京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停滞衰败的乱摊子,遂作出一系列修建水库、拦洪蓄水方案,解决北京城的洪涝灾害和人民吃水问题。1949年11月召开的解放区水利工作联席会上,做出彻底整治北京历史上那条善决善淤的母亲河——永定河的决定,在永定河上游官厅镇上修建官厅水库,从根本上解决三家店下游首都及河北地区防洪安全问题,同时提供首都经济发展所需的水源。

        官厅水库不仅是北京,也是中国第一座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的大型山谷水库。1951年10月动工,1954年5月13日竣工。两年之后,1956年,又顺势开工建设永定河引水渠,引官厅水库拦蓄的永定河水进城。永定河引水渠1957年4月竣工,西起门头沟三家店,东到西城区西便门,总长25公里。官厅水库和永定河引水渠的建成,通往北京城区的引水能力35立方米/秒,满足了北京西部城区用水需求。

        1958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战略水源储备及河水治理的要求,在北京市密云县县城北16公里处修建了一座华北地区最大、总库容达43.7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北京密云水库。密云水库横跨潮河和白河,到1960年9月建成。密云水库建设工程由清华大学水利系设计,水利电力部工程局参与建设,北京、天津、河北的大量民工参与施工。密云水库建成后,成为北京主要水源,大大提高了首都供水水源的保障能力。1960年,为了应对华北大旱,北京市政府作出修建京密引水渠、调密云水库水进城的引水工程。经过1960年、1966年两期建设,全长110公里的京密引水渠竣工。初建引水能力为40立方米/秒,后经改、扩建,引水能力达70立方米/秒。引水渠路线从密云水库调节池起,经过怀柔水库,直达颐和园昆明湖,向南经昆明湖至玉渊潭与永定河引水渠汇合。两大引水渠的汇流,使北京城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得到了保障。

        1958年1月21日,著名的北京十三陵水库开始修建。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因建在明十三陵南面而得名。坝长627米,坝底宽179米,顶宽7.5米,高29米,为黏泥土斜墙式大坝。由北京市政设计院提出水库的设计方案。北京人民奋勇作战,出动40万人次,仅用五个月时间,于当年6月30日胜利建成。十三陵水库面积是颐和园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建设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心和密切关注。十三陵水库修建时正值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5月25号会议闭幕,下午3点20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参加八大二次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和各省市的负责人,一起到工地来参加劳动。现场10万劳动大军笑脸喜迎毛主席,10万人同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一时群情振奋,场面沸腾。

        毛泽东接见完群众后,来到水库边的临时工棚里,为水库题下“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接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都为水库题了词。直至今日,从昌平出发奔水库方向,离水库老远,就能看见大坝的外坡上用汉白玉镶嵌的毛泽东手书“十三陵水库”这几个遒劲的大字。

        之后毛泽东以及中央领导人还到大坝东段参加劳动,持锨铲土。中央领导人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10万名水库建设大军,据说当天的大坝土方建筑量就达到51000立方米,创施工以来的最高纪录。水库建设指挥部就是根据当时群众的劳动热情,提出缩短工期,要赶在“七一”前夕完成水库建设,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决定。

        在剩下的仅有的一个月时间里,建设者们果然是拼命奋战,日夜不停战斗在工地上。在6月30日这一天,果然把水库建成了!7月1日,在十三陵水库大坝中央举行了落成典礼,陈毅副总理为水库剪彩,彭真市长到会讲话。10万水库建设大军载歌载舞庆祝完工。十三陵水库是人民用巨大的精神热情创造的水利建设奇迹。人民建设的不是水库,人民建设的是一种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奔向新生活的精神,是翻身当家做主人的精神。

        能够创造奇迹的北京人民在同年1958年还完成了建设北京怀柔水库等一系列浩大水利工程。

        进入“文革”时期,举国各项建设事业遭到破坏,京城的水利建设也一度中断停滞。由于填湖建房等原因,北京先后有7处湖泊被完全填平,水面积大规模减少了近100万平方米,这其中也包括老舍先生自尽的太平湖。1971年,太平湖在修环城地铁时被填平,在原址上建成地铁检修车辆段。太平湖在旧时原本是护城河北边一个大苇塘,塘深约2米,元代时是积水潭的一部分,明代筑城将它分割于城外。1958年,苇塘被疏浚成湖,命名为“太平湖”。夏天太平湖荷花盛开,蝉鸣蛙声一片,使“太平观荷”成为“燕京新八景”之一。1966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挨了非法批斗之后不堪人格凌辱投湖自尽,使一处太平湖跟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自沉的昆明湖一样,在北京人心中漾出了一股沉甸甸的痛。而太平湖的被填平,使后人连一个凭吊老舍先生之地都没有了。可惜!

        在那个混乱无序的年代,不仅太平湖水遭劫,新街口外大街桥上游的北护城河段也因无水注入而失去了排水泄洪的功能。北京许多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时光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后,一切生产生活都恢复进入正轨,北京的水利建设也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一时期主要水利建设是京城的东水西调工程,通过水库的双向调节,解决部分地区用水不足的矛盾,另一个是开辟水库周边旅游项目,利用有效的水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由治水带来的乐趣,充分怡情山水之中。

        1989~1990年,北京的东水西调工程,由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市政府组织的工程指挥部施工,工程由三级泵站、输水管道与部分永定河引水渠组成。该工程在官厅水库出现水危机或泄洪排沙时,可将京密引水渠的水调入永定河引水渠,保证西郊石景山和门头沟的工业区和居民区用水,也实现了京密引水渠和永定河引水渠的双向调度,大大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率。同时不断开辟京郊水库【非饮用水源地】周边的青山绿水的旅游项目,先后开发了十三陵水库【九龙游乐园】、古城水库【龙庆峡】、海子水库【金海湖】、北台上水库【雁栖湖】、大水峪水库【青龙峡】、桃峪口水库【桃花坞】、拒马河上的十渡、六渡橡胶坝、潮白河上的河南村、苏庄、辛各庄各处橡胶坝等旅游景点。

        进入九十年代,尤其是1998年,北京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攻坚战的序幕。它是继成都府南河、昆明滇池治理之后,全国又一项大的水利综合治理,也是北京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新一轮水利建设攻坚战彰显“民生”基调,水系整治的总体目标,就是不仅要建设一项水利工程,更要建设一项环境工程、文化工程。工程历时一年多时间,创造了好几个历史纪录:一次性到位资金最多;场面最大;完成土石方量最多。这次的北京水系综合治理,资金一次性到位高达11个亿;最为壮观的场面是城内的“六海”【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同时清淤;完成的土石方量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断面从北京铺到香港。首期得到治理的是城市的中心区从北线的长河、双紫支渠、“六海”、筒子河到南线的昆明湖、高碑店湖,长达43公里的河线。1999年7月,实现了颐和

        园——玉渊潭的昆玉河和颐和园——北京展览馆后湖的长河水上游通航。2000年又实现了南护城河至高碑店湖的通航。京城水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也于1998年成立。京城水系游的当年就吸引了几十万人参观游览,成为京城一条旅游黄金线路,实现环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的二十一世纪以来,北京的水不断告急,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开放型大都市,北京外来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用水量也急剧增长。北京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事实是:有着一千八百万人口的今日之北京,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城市。

        据来自北京市水利局的报告称,近些年,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入库水量已衰减30%至50%。受上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影响,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连续3年出现断流,官厅水库上游的永定河连续两年出现断流。水利部门称,随着上游地区取水量的增加,北京的这两个水库入库水量的衰减趋势难以逆转。

        根据《北京城市整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北京2000年总需水量:平水年43亿立方米,枯水年46亿立方米;2010年总需水量:平水年49亿立方米,枯水年52亿立方米。北京地区的可用水量,2000年平水年为41亿立方米,枯水年为34亿立方米;2010年平水年为39亿立方米,枯水年为32亿立方米。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每年平均都有几亿到十几亿立方米的用水亏缺。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2年12月国家启动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就是一条进京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郑州通过隧道穿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终点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

        听到这个消息,广大北京人民欢欣鼓舞!这个消息差不多就是相隔几个世纪后的京杭大运河再次进京通航!所不同的是,这次运来的,不是漕船粮草、金砖木料,而是水本身!只要水把它自己运过来,京城人民就要烧高香叩谢了!

        随即,在向国务院报批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北京已经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缓解本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措施。国务院也批准了这个规划。按照年调水12—16亿立方米从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到北京计算,不久的将来,输水流量70立方米/秒的不尽长江之水会源源不断地输往北京,到那时,北京水系将大为改善,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南水北调不仅可以支持北京三环水系,直接改善北京市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还可以充盈地下水,增加水景。同时,京城旧水系也有望再现。到那时,北京人不但可水上游京城,说不定还可以打通海上通道直接乘船从天津出海呢!

        北京市政府方面也紧锣密鼓,打造南水北调工程的市内段。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起自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4公里,全部为地下管涵。北京段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年供水10亿立方米。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2008年4月28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通过了临时通水技术验收。2008年9月成功实现冀水进京,之后加紧市区配套管网建设,只等着贯穿几省的长江水滚滚而来,北京城市已经做好接收准备。

        美梦尚未做完,2009年,又一个消息传来:南水北调进京的水,要往后推迟五年才到!

        据2009年5月15日《北京青年报》最新披露的消息,原计划于2010年从长江向北京供水的南水北调中线计划,被推迟到了2014年实现,足足向后推迟了五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出于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一是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庞大,二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第三是由于在新形势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征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中间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南水北调进京一推就五年,令北京这个已经做好接水准备的严重缺水城市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北京市政府出台多种办法积极应对。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在2009年全市节水大会上介绍,“今年是北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攻坚之年。水务部门将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万元GDP耗水再降5%;做好非常规水源替代工作,年利用再生水达到6.5亿立方米。

        “据了解,北京市水务局已明确表示今年将适时提高水价,通过价格杠杆敦促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还将制定定额用水管理办法,40家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企业将勒令退出北京,大型绿地、高尔夫球场、郊野公园和农业灌溉都将用再生水替代。

        “此外,根据正在制定的‘北京再生水利用计划’,在2014年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之前,对全部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再生水利用。将再生水水质从五类提高到四类。在市政杂用、建筑工地施工降尘、环境、工业等方面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和数量。”【转引自《北京青年报》2009年5月15日报道,记者赵媛媛】

        

结语



        北京这个在永定河冲击平原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曾经河流纵横,坑塘遍地的湿地之城,这个八百年古都,曾经河道遍布犹如东方威尼斯一样闪耀水润光芒的皇城,如今也跟世界上任何一个飞速发展中的城市一样,正在面临着一天天水源枯竭的危机。北京与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依存到此消彼长,又从彼消此长当中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点,进而重新达到和谐依存状态。北京与水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行、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中与大自然关系的又一次角力,人类得到过代偿同时也付出了代价。现在,当水又一次向人类敲响警钟的时候,人类应该及时猛醒,动用自己的智慧、善心,抛弃一切对大自然过分攫取的贪念,重新找回跟天地万物相依相存的美好时光。北京人啊!节水节欲,是时候了!

        【徐坤: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党组成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