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原大战各方实力分析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

        8月6日,冯玉祥在陇海线上发动全线总攻,时称“八月攻势”,其攻击重点并非柳河,而是宁陵。

        攻势发起时,中央军在宁陵方面的很多主力部队已被调去津浦线,填补空白的多为新练部队,缺乏阵地战经验,遭到猛烈进攻后,稍遇挫折,就因不能沉着应战而溃退下去。

        旗开得胜,不由得北方的政客们不欣喜。8月7日,虽然冯玉祥、阎锡山均因指挥军事而双双缺席,但扩大会议仍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得以正式召开。会议选举汪精卫等七人为中央常委,汪精卫同时出任组织部秘书主任。经过一番酸甜苦辣的争斗,这位常常自称“生平不识畏惧”的“革命家”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党魁之席。

        第二天,改组派又在北平中山公园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举办了欢迎会。大会主持人在致辞中称,汪精卫的到来,“如同增加我们前线二十万兵力”。

        当年孙中山从欧洲带来了革命精神。致辞中说,汪精卫这次到北平与之相仿,“也是带来革命的精神”,“汪先生到了以后,倒蒋问题即可解决,国民革命即可完成”。

        汪精卫北上以及扩大会议的召开,虽然没有主持人说得那么玄乎,但至少在精神上对反蒋阵营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就在会议开幕之日,太原张灯结彩,学生提灯游行,以示庆祝。人人都认为蒋介石必定失败,南京政府必定垮台,由扩大会议产生的新政府也必定会有一番新气象和新作为。

        阎、冯极力拉汪并促成扩大会议,是因为知道军事无法脱离政治。不过归根结底,军事仍是第一位的,若无战场上的胜利,一切皆无从谈起,这也是阎、冯不得不缺席他们企盼已久的扩大会议的主要原因。

        8月上旬,青纱帐已布满田野,对面都不能见人,十分有利于西北军发挥其擅长夜袭近战的特点。可是正当西北军浩浩荡荡,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蒋军阵地扑来时,滂沱大雨突然不期而至。

        连日大雨令河渠暴涨。部队冒险争渡,往往才走到半途,就被洪水所淹没。一时之间,枪炮雷雨震撼之声与士兵喊叫呼救之声混杂一片,真可以说是地动山摇,而且最奇特的事情是,炮响则雨来,声停则雨止。

        西北军中,孙良诚、吉鸿昌部一向最被看好,也因为过于瞩目,蒋介石特地将从平线上调来的上官云相配置在了孙、吉对面。上官云相部虽是杂牌军,却很能打仗,一直凭借坚固阵地死守,加上连日大雨,孙、吉整日挣扎在泥泞之中,以致进展缓慢。

        上官云相久经战阵,善于用兵。就在孙良诚部一度要有所突破时,他主动利用天时,率部星夜掘土作为胸墙,然后引河水入壕,成功阻止了孙部的进攻。

        设若冯玉祥能听取张樾亭的建议,集中兵力在一个点上发动进攻,即便两个上官云相也守不住阵地,但兵已分出,没法再收拢,冯玉祥只得提前动用本来作为预备队的宋哲元部,以协同孙、吉作战。

        在“八月攻势”中,阎锡山并没有敢在给养上加以克扣,卡西北军脖子的恰恰是他们自己。西北军的运输工具大多是原始的民间大车:以四个木车轮托一个古战车式的木槽,前边用几头牲畜拉。一个驭手负责赶车,车后两侧还要再跟两个人,这两个人手持木橛,一旦大车转弯,就要用木橛帮忙,以保证后面的车轮能顺利转动。

        这种大车在晴天还凑合,到了遍地泥水的环境下便寸步难行。宋哲元上去后,不但没有能给孙、吉帮上大忙,还加重了运输的负担,弄得补给更加不济。

        西北军中不断出现断粮的情况,即便运到的粮食也以霉湿腐烂者居多,这大大影响了西北军的战斗力。上官云相则抖擞精神,以一敌三,就是不肯稍作退让。

        本来冯玉祥还布置了一支骑兵,也就是郑大章骑兵集团。他想用骑兵来袭扰蒋军后方,甚至重演一把奇袭归德飞机场的好戏,但这一计划也因为大雨不停,骑兵行动受到阻碍而泡了汤。

        依靠上官云相的突出表现和雨季的帮忙,蒋军终于在宁陵一线挡住了西北军的攻势。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上官云相以杂牌军将领的身份,越来越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视。

        在西北军对宁陵方面发起猛烈进攻的同时,晋军和石友三部也兵进柳河,柳河外防线的多处要点已遭突破。柳河、归德均岌岌可危,而蒋介石在柳河已基本无兵可调,只有附近的两个营可用于防守。

        鉴于情形危急,蒋介石一面分电各将领务必守住各自据守的城池,并宣布敌军来攻时能固守不失者,即官升两级,赏银五万元;一面在柳河召开军事会议,准备从陇海正面及归德以南退却,以缩短战线。

        在这次军事会议上,总参谋长杨杰认为在敌人攻势正猛的情况下撤退极为不利,还是应继续苦撑数日,视情况的发展,再寻找退却的有利时机。

        “杨大炮”虽短于实际操作,但他就和三国时的那个马谡一样,宏观视角和战略眼光并不差。曾在西北军担任过总参谋长的曹浩森支持了杨杰的观点,他提出冯玉祥作战向来都崇尚稳扎稳打,没有十分把握,决不能冒险深入。

        二人都建议蒋介石把柳河附近的那两个营加上去进行重点突击,俟稳住阵线后,再根据形势变化做新的部署。

        被当成宝贝一样的两个营原属教导一师,它们被从教导一师抽出来后,一直担任蒋介石司令部的临时外围警戒任务。两营中有一个营还是自动步枪营,营的每个连都拥有四十挺轻机枪,火力相当猛。

        参加会议的陈调元见状,也自告奋勇,愿意率所部同时发起反攻,以分晋军兵力,确保陇海线正面无虞。蒋介石听罢,这才决定中止退却计划。

        石友三参加“八月攻势”,本来就只想来走个过场,从晋军那里混点补给,遭到蒋军的反攻后,即以部队精疲力竭为借口,撤守原阵地。刘春荣一看石友三溜之大吉,马上有样学样,将部队撤回了原阵地。

        如同打多米诺骨牌一样,晋军见石友三、刘春荣撤退,左翼露出了一个大空当,也不敢再往前进攻了。

        在宁陵以北、归德以西,蒋军与反蒋联军重新形成了胶着状态,只不过蒋军阵地已被迫由原来的直线变成了直角。

        这已是双方第三次在陇海线形成对峙局面。对于此次功败垂成,西北军和晋军两边互相埋怨。西北军认为晋军在总攻击令下达之后,前进迟滞,无法与陇海线以南的西北军形成密切配合,说到底还是不愿意西北军先拿下徐州。说到难过处,冯玉祥简直痛心到了极点:“阎百川(阎锡山)这个老弟真不是好东西。”

        晋军则以为,冯玉祥固执己见,不将最有力的部队使用于柳河,却用于洪水泛滥、行动不便、无法充分发挥战斗力的宁陵,可谓是“以有用之师,用之于无用之地”。

        按照晋军方面的意见,如果当初冯玉祥肯将西北军主力用以柳河,石友三攻至柳河边缘便不致退回,晋军也不致停止追击。要是双方再进一步,乘胜联手向归德进攻,则宁陵以北、归德以西的蒋军必然会被全部围歼,陇海战事将胜利在握。

        杨爱源恨恨连声:“冯玉祥不分轻重,只顾自己,不顾友军,私心太大,这样的队伍,就应了徐次宸(徐永昌字次宸)所说的‘以后没有好戏唱了’。”

        与前两次形成对峙不同的是,这次反蒋联军特别是津浦晋军所面临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和危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