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诸葛亮死后的灵异事件诸葛亮交友三原则

诸葛亮交友三原则

        对于诸葛亮来说,襄阳是他一生当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从襄阳走上刘备集团总参谋长的工作岗位,从襄阳获取了“可安天下”的“卧龙”的职称。还有一点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他从襄阳拉走了一大批人才,这批人作为诸葛亮年轻时的朋友,成为日后蜀国的重要领导干部。比如庞统,是襄阳人吧,通过诸葛亮的推荐,担任了刘备所辖三军的副总参谋长。马良、马谡哥俩也是襄阳人,还有向朗、及其向朗的侄儿向宠、向充等,均入仕蜀汉。

        诸葛亮在襄阳交朋友时注意了两点,一个是广交,二是有选择的重点结交。广交就是广泛接触。襄阳的八大家族,只要有机会接触,就尽可能多接触。在襄阳景升学院的师生当中,只要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的人,也要尽可能的接触,以便了解对方的观点,了解对方的知识与才华,看之能否成为进一步深交的朋友。

        对于社会的三教九流,如果可能,也是尽可能的接触了解。与这些朋友喝个小酒,扯个闲篇,弹琴下棋,摆摆龙门阵,消磨一些时间,也是必要的。如在研究气象学的时候,他就从农夫的经验中,从乡人的谚语中得到很多的启示。

        卧龙岗的邻居,有不少成为了诸葛亮这样性质的朋友。诸葛亮广泛结交朋友以后,让他可以较快地了解相当多的信息,掌握了众多资讯的来源渠道。这就为他扩大在襄阳的活动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来,诸葛亮在自己的著述中说,交朋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集思广益”。据说这条成语的形成就来自诸葛亮的语录。而要“集思广益”,则必须具备“集”与“广”的条件。这个条件怎么实现?就靠广交朋友。

        关于结交朋友问题,诸葛亮在他成名以后所写的文章《论交》当中提到了。他讲:“势力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交,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可见对交友方面的得与失,他是深有感触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讲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观点,有共同语言的朋友群体。君子之交淡如水,则是讲没有厉害冲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接触。

        广交朋友是一般性的接触和结交。即使算是朋友,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另一种朋友就是有选择的重点结交的朋友,这一类朋友不说是志同道合,也是在某个领域有可以谈论的话题,有可以讨论的观点,有可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有所教益的朋友。这种朋友就是谈得来的朋友。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确认可以对自己有所帮助,可以取长补短,可以相互信任的朋友,就可以称之为至交,铁哥们了。

        有人或许要问:诸葛亮在襄阳有没有铁哥们,他们都是谁呢?

        诸葛亮在襄阳有意识地重点结交的朋友,或是说有选择地经常往来的至交很少,或许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诸葛亮在选择至交时,范围很窄,他的标准是,第一是有共同语言的朋友,第二是能够彼此交流学问的朋友,第三是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的朋友。

        这样结交朋友对不对?也应该一分为二地说。这样的一个朋友群体,对诸葛亮的研究课题和他的知识层面的深入与扩展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集思广益”,就是在这个范围内的集思与广益。但另一方面的结果是,诸葛亮的那几位朋友,跟他关系不错的所谓至交,基本上没有一个与他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或者说都没有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问题,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诸葛亮在《与群下教》中谈到自己在襄阳有4位至交:“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与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从这我们应该可以看出这几位应当就是诸葛亮当年的铁哥们了。

        先说崔州平吧。这是诸葛亮在襄阳最初结交的狭义层面上的朋友。诸葛亮讲,通过与崔州平的交往,让他受益匪浅,“屡闻得失”。然而,崔州平是诸葛亮当年研究经国之道的朋友当中,惟一一位没有走上仕途的,也是诸葛亮多年之后,依然怀念的故交。

        为什么诸葛亮对崔州平交情如此之深呢?《崔氏谱》载文:“州平,太尉烈子,钧之弟也。”也就是说,崔州平的父亲崔烈曾经官至太尉,太尉相当是东汉三军总司令的职务。不用说,崔州平是高干子弟。那么,崔州平为何没捞个一官半职,终生未出仕呢?

        崔州平没有走父亲所走的仕途,原因在于他对官场感到厌恶,认为一辈子混在官场,远不如隐居山林舒坦。生活在官宦家庭中的人,对当官的好处已经麻木,感受不到什么好处,相反,对官场的蝇营狗苟,龌龊肮脏十分明了。难怪诸葛亮从崔州平的交流当中得到的是“屡闻得失”。

        刘玄德三顾茅庐时,曾经在路上遇到崔州平。崔州平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面对误以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刘备,自我介绍:“吾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从其穿着打扮和兴趣爱好上,可以看出崔州平与诸葛亮有很多共同之处。

        刘备一看遇到世外高人了,哪能轻易放过?“乞即席地权坐,请教一言。”崔州平也不客气,针对刘备欲求安邦定国之策,高谈阔论:“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乎?”

        大概是看破红尘。当刘备邀请崔州平同至新野时,他表示“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崔州平不欣赏政界的风光,而是向往道家的山林,向往天地人合一,甘愿将自己融入大自然。

        后来,即使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归附曹操之后,他仍然恬淡隐居,不肯抛头露面,因而史籍中没有留下他的一点痕迹,竟然不知所终。诸葛亮对他高远的见识,正直耿介的人品十分钦佩,多年以后还经常谈起,念念不忘。

        诸葛亮在襄阳所结交的四君子当中,除崔州平以外,其他三位都步入政界,不过,没有一位与诸葛亮同事,也没有与诸葛亮成为盟友,而是投奔了与诸葛亮对垒的曹操帐下,可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同学,学友未必就是志同道合者。

        就说石广元吧,名韬,字广元。据《魏略》讲,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领荆州后,他与徐庶一起来到北方,“至黄初中,韬历仕郡守、典农校尉”。诸葛亮眼光不错,在隆中时就预见石广元可官至郡守,即太守。同时,也说明当时的魏国在干部管理上,还是量才使用的;在考察干部的德才上,是公允的,跑官、买官的人大约不会很多。

        《魏略》一文中特意谈到:“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真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的,你没出山就给人家定了前程,现在怎么又感叹人家没有高升和重用呢?

        他就不想一想,人家魏国的吏部尚书是吃干饭的吗?档案上肯定写得清清楚楚,曾经与蜀国的丞相是铁哥们。就这一条人家能被重用吗?不说受了诸葛亮的牵连,也是清楚石广元的才学当在诸葛亮之下,若让石广元与诸葛亮分庭抗礼,那还不让魏国吃败仗啊。

        再看孟公威,名建,字公威。据《三国志》记载:“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魏略》云:“建字公威,少与诸葛亮俱游学。亮后出祁山,答司马宣王书,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也。”这说明,诸葛亮唯恐魏国的将领不知道孟公威与自己曾经是铁哥们。如果从为官看,孟公威在凉州刺史的岗位上干得不错,有点口碑,因而升至征东将军,大约属于省军级干部。其官运要比徐庶和石广元强一些。

        最后说一说徐庶徐元直。诸葛亮在四位少年朋友中,对徐庶尤其看重,评价甚高。他在成名之后多次提到徐庶,并在谈交友的时候讲,“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可见徐元直对诸葛亮的帮助最大。

        徐庶为人侠肝义胆,是四个人当中最够哥们的一位,是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为诸葛亮出山甘做铺路石。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难道仅仅因为母亲成为曹操的人质就投了吗?让我们看一看徐庶的履历表吧。

        徐庶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年——172年)。徐庶自幼习武,喜欢打抱不平,且嫉恶如仇,行侠仗义,因而有“少年侠士”的名声。

        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中原大地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徐庶与同乡石韬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到襄阳。徐庶结识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庞统等人,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在与诸葛亮的交往中,徐庶被诸葛亮渊博的学识和清晰透彻的见解所折服。

        诸葛亮为了引起社会关注,不但“抱膝长啸”,还以管仲、乐毅自诩,很多人闻言认为诸葛亮不知天高地厚,太狂妄了。而徐庶却对世人讲:“我看诸葛亮不是狂妄,而是有些谦虚呢。若论诸葛亮的才学本领,和管、乐相比,一点不逊色。”

        徐庶学业有成以后,也面临一个选择工作单位的问题。因为客居荆州的首府襄阳,首选的工作单位,自然是管理荆州地区的最高权力部门。荆州牧刘表对徐庶也有耳闻,专门写信给徐庶,表示愿意聘请徐庶出仕。徐庶在荆州政府大院观察了几天,觉得刘表不是自己理想当中的领导,便留下一封辞职书走人了。

        徐庶去了哪儿?他到了司马徽的水镜山庄,让司马徽给他推荐个好领导。在司马徽的建议下,他前往新野,投奔了刘备。徐庶卓越的军事才能,令刘备大喜过望,盛赞他有王佐之才。徐庶极力谦让,在因曹操挟持了母亲而不得不去往曹营后,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称自己的才学远远无法同诸葛亮相比,得其则能安天下。在中罗贯中先生对这一段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描写。

        按照《魏略》说法,太和年间(魏明帝曹睿年号,公元227年-233年),徐庶还在世,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为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