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组织与领导力课后心得延伸阅读 官员开博成时尚

延伸阅读 官员开博成时尚

        很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在网络上写日记,然后与众多网友一起分享,这就是博客(英文名Blog或eblog)。

        如今,写博客已经成为时尚,不仅各类明星追捧,普通百姓也乐此不疲,纷纷通过写博客来展示自己,或与他人交流沟通。与时俱进,近年一些官员也开起了博客。“涉官无小事。”网友说得好,明星开博没人说,草根开博也没人说,官员开博则引来各方纷纷评说。有人说,这是在作秀。更多的人说,这是一个低成本、零距离、更直接的官民互动交流平台。

        

官民沟通新“桥梁”



        从政府建立网站、人大代表公开邮箱、官员上网和网民互动,到官员开博客,网络正成为——官民沟通新“桥梁”。

        第一个投身网络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我近5年提交给全国人大的上百件建议和议案中,有相当多来自网友的建议和启发。”据他所述,这一系列集结了民间感情和智慧的建议包括———“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免费的再建议”、“关于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关于制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保护法》的建议”等。

        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带头,宿迁81名官员开博客,访问量达76万人次。山西省政协常委、吕梁市副市长成锡锋在其个人博客中发表公开信,欲借互联网这一新型平台,向广大网民征集有利于山西发展的真知灼见。

        

官员开博之历数高官



        越来越多的高级官员直接在网上开设博客,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河北省邯郸市委书记孙瑞彬、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树清、河南省郑州市物价局局长陈军安、辽宁省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北京市海淀副区长于军等不少政府官员都加入了“开博”行列。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每日更新,点击率也很高,网友留言积极、互动良好。外界普遍认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新互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元素。

        

从“听领导说”走向“听百姓说”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郑永廷认为,政府官员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主动“触网”倾听民意,与民交流,从“听领导说”走向“听百姓说”,这一态度转变,本身就体现出官员“公仆意识”的增强,可谓是一种民主新气象。

        

公众希望看到官员的真诚



        不少人把官员博客比作新型的“市长热线”,两者或许在功能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博客作为新媒体上的一种交流形式,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网络是一种互动性最强、也最难掌控的媒体。可以说,“草根”和“民本”是这个网络时代的大精神原则。因此,政府的声音、官员的声音,在网络上总是稍显微弱。“开博”可算是政府官员主动出击,争取占领网络正面舆论阵地、树立官员良好形象的一种有益尝试。

        中山市府副秘书长等8名官员开博,全部实名制,政府官员“开博”,有把博客定性为私人空间的,也有定性为办公辅助手段的,不同的博客,其命运也不同。“电子民主”并不仅指“电子政务”。完善政府部门网站的功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官员博客的意义。官员“开博”,可以以执政者的身份,结合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向公众宣传政策,这也是官员博客应当发挥的职能。

        

网友评说:对话体现智慧的交锋



        网友和官员的对话,也体现出智慧的交锋。一位政府官员在博客中替高空作业的玻璃幕墙清洁工发出感慨,一位网友留言表示,清洁工走出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按时领到工资。“这个留言对我启发很大,提供了一个更新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外来工的命运。”这位官员感慨地说。

        

专家评说:更愿意看到官员的真诚



        “公众希望看到的,不仅是官员的政绩,更是官员的真诚。”中山大学教授郑永廷认为,我国政府官员与民众的直接沟通联系还不是很紧密,除了报纸上、电视里的工作新闻,民众对党政官员群体的了解不是很多,官员往往有种神秘感。特别是某些官员腐败渎职行为,对整个公务员群体形象造成很大伤害,负面影响突出。官员通过博客,有机会及时与民众交流观点、看法,在促进官民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上,有着明显的作用。

        官员开博是好是坏,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在官民沟通渠道还不完全畅通、网络舆论导向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官员开博无疑是一种网络时代全新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官员与百姓的沟通,也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的网络主流舆论。我们不可抹杀官员开博的种种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期待官员博客在内容、形式、要求及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其实,无论博客也好,政府网站也好,“市长热线”也好,都只是一种工具,能不能收到实效,需要有人正确地运用它,看开设者是否真心服务民众,这才是最关键的。

        “互联网执政”并不足以支撑起一套行之有效、一以贯之的规则。近年来汹涌于网络上的公共事件表明,互联网与其说是观点平台,不如说是博弈工具,它一次次见证了原本可以在法院解决的问题,却不得不首先经过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媒体审判”或者“互联网审判”才能推动;原本可以在日常行政中解决的问题,却要通过互联网上风起云涌的声讨“定纷止争”。不难发现,在中国互联网担负了“不可承受之重”。

        或许,网民无节制地赞美官员开博更在于给现在的官场陋习投一张反对票。如果民众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官员同样善于倾听,相信中国当下的转型进程会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民意如果是真实的,对于官员来说,言语表达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执政者真实的母语。一句话,民众要多说,政府要多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